部分蚀刻液配方

部分蚀刻液配方:

网上转载 2007-06-12 15:55:00 阅读124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410432.html,/bbs/printpage.asp?BoardID=6&ID=1083
问题对策
不正常现象:
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印刷后感光膜产生气泡或针孔
1、 丝网因素:没有脱脂,没有清洁版面
2、 印刷问题:速度太快,刮刀不锐利,静止时间不够
3、 基材问题:表面不清洁
4、 油墨问题:油墨粘度太高,稀释剂使用不当,油墨有问题与供应商联系

显像不彻底有余胶:
1、 预烘问题:预烘温度太高,预烘时间太长;预烘后放置时间太长。
2、 曝光问题:曝光时间太长,造成网点之间粘连;底片有缺陷。
3、 显影问题:显影液浓度不够,使用时间太长;显影温度太低;压力不够,
4、 油墨问题:产品过期,印刷后未烘,放置时间太长。

显影图象破坏感光膜无光泽有漏底:
1、 预烘问题:温度太低,少量液剂残留;时间不够,印刷墨层太厚。
2、 烘箱问题:无鼓风,导致烘箱内温度不均匀,局部烘烤过头,局部不足。
3、 曝光问题:曝光量太小,曝光不完全
4、 磨刷机问题:水质污染,造成油脂污染版面

无法显影:去膜难
1、 烘烤问题:温度太高;时间太长;烘箱故障
2、 油墨问题:稀释比例不当;油墨过期

表面有粘底片或压痕:
1、 预烘问题:温度太低;时间不够。烘箱无鼓风。
2、 曝光问题:曝光时间太久,产生的热量使得温度太高;曝光机冷却系统出 毛病;真空压力太大

表面因印刷产生斑点弊病:
1、 网版问题:网版未脱脂;封网胶带被溶解,污染网版
2、 基板问题:基板被油脂污染
3、 磨刷机问题:水质污染,有油脂;吸水海绵被油脂污染;刷轮太旧,失去作用

耐蚀刻性能差:
1、 固化膜厚度不够;2、感光时间;3、感光油墨耐蚀性能差,调换油墨。侧蚀

六、油墨技术指标
1、含固量:75%
2、粘度(cps,25℃):4000-4500
3、稀释剂:环己酮

七、固化膜特性:
1、附着力:100%
2、 铅笔硬度(H):1-2H(曝光前),2-3H(曝光后)

八、包装:
1KG,4KG/桶

九、存储期及存储条件:
1、存储期:六个月
2、存储条件:应保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严禁受热 及受光。

附部分蚀刻液配方:
(一) 化学腐蚀 主要用强酸、混合酸、酸+盐或碱+盐的混合物。
黄铜蚀刻液配方:
1 三氯化铁(25-45)°Be 80-85 %
浓盐酸 15-20%
蚀刻温度:30-40度
缺点:腐蚀液无法再生,有污染。用于铝箔
蚀刻时,铝箔上常有少量黄色残留物,难以清洗。
2 氯化铜 5 %
浓盐酸 10%

双氧水 25%
水 60%
蚀刻温度30-40度优点:用双氧水使氯化亚铜氧化再生并可回收

3 氯化铜 15 %
氨水 10-20%
蚀刻温度: 40-60度
PH 9.5-9.8

铝蚀刻液配方:
4 浓盐酸 20-50%
水 20-80%
蚀刻温度: 40-50度
5 磷酸 80-85%
蚀刻温度: 40-60度
6 氢氧化钠 10-20%
水 80-90 %
不锈钢蚀刻液配方:
7 浓盐酸 210克/升
浓硝酸 200克/升
冰醋酸 20克/升
氢氟酸 200克/升
磷酸氢二钠 12个结晶水 12克/升
水 358克/升
蚀刻温度: 30-50度
8 浓盐酸 586毫升/升
浓硝酸 80.5毫升/升
氯化镍 9.6克/升
三氯化铁 344.5克/升
水 加水到一升。
蚀刻温度: 24-60度
9 三氯化铁(45-48)°Be 65%
蚀刻温度: 30-50度
10 三氯化铁(30-42)°Be 67%
双氧水 16%
氢氟酸 17%
蚀刻温度: 30-50度
11 三氯化铁(40-45)°Be 65%
双氧水 10%
氢氟酸 25%
蚀刻温度: 30-50度

注意:不锈钢材料的成份不同所采用的蚀刻液配方也应不同。

钛金板蚀刻液配方: 在腐蚀之前,先用氢氟酸或用氟化钠水溶液少量盐酸擦洗
把表面钛金膜去掉,再用7至11不锈钢腐蚀液蚀刻。


铁蚀刻液配方:
12 硝酸 25%
三氯化铁45°Be 25%
水 50%
蚀刻温度: 30-50度

(二) 电化学蚀刻
13 20%氯化钠或氯化钾水溶解







磷酸三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