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体

歌行体
歌行体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其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特点:一、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四、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呜呼”),也有九言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其一)忆江南(其二)忆江南(其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日出江花红胜火,山寺月中寻桂子,吴酒一杯春竹叶,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春来江水绿如蓝,郡亭枕上看潮头。吴娃双舞醉芙蓉。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能不忆江南?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

《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歌行体承载下的初唐城市诗

歌行体承载下的初唐城市诗 摘要:唐代城市诗在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着唐诗的繁荣走向鼎盛。初唐城市诗喜用歌行体形式,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歌行体在唐初得到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歌行体本身采用铺叙的手法、篇幅长、气势壮大以及多用对偶、杂以律句、整齐划一的诗歌美学特征特别适宜表现城市风貌。对歌行体与初唐城市诗之间内在联系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初唐城市诗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初唐;城市诗;歌行体;审美 初唐城市诗就是描写初唐城市建筑及城市生活,表现居住生活于城市中的诗人所思所想所感的一类诗。初唐城市建设发达,出现了许多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城市,而长安作为唐代都城,规模宏大,气象雄伟,成为众多城市中的典型。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众多文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唐太宗即位后,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一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1]几乎所有的文人都体验过长安的城市生活,在长安城中,诗人们或赏玩、或交游,留下了无数璀璨的篇章。在赵俊玠等人编写的《唐代诗人咏长安》一书中,收入了大量关于长安城的诗歌。这些诗歌从内容的角度分为风貌、四时、宫阙、名胜、郊野、山川、古迹等七类,单从这些类别即可想见长安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诗人们对于这种生活的热衷。 早期的城市诗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两汉文学以赋为主,对于长安城的描写大多集中于汉赋中,但是从现存不多的古诗和乐府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城市诗的影子。古诗《青青陵上柏》中“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2]可以算作是诗歌对城市面貌的较早表现,诗中的长衢、夹巷、两宫、双阙都是城市中特有的景观。乐府中《相逢行》中有“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3]说明汉代的城市道路建设还不够发达,道路比较狭窄,多为单行道,车辆不能并行。《长安狭斜行》中写到“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适逢两少年,夹毂问君家。”[4]则是直接点明长安城道路“狭斜”。此外,《妇病行》、《孤儿行》、《陇西行》等诗也从侧面反映了城市中人们或喜或忧的生活。 两汉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城市描写的诗以南朝的宫体诗最具代表性。《艺文类聚》中所收录的有关居处的诗,内容包括城、宫、阙、楼,差不多都是南朝的作品。梁简文帝的《从顿还城》、《登城诗》、《新成安乐宫》、《登烽火楼》、《水中楼影》,宋文帝的《登景阳楼》,陈朝孔奂的《名都一何绮》,陈朝阴铿的《新成安乐宫》,周明帝的《过旧宫》,隋朝江总的《咏双阙》,等等,都是这个时期典型的城市诗。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客观描述为主,主观意向不明显。如梁简文帝的《新成安乐宫》:“遥看云雾中,刻角映丹红。珠帘通晓日,金花拂夜风。欲知弦管处,来过安乐宫。”[5]整首诗只是为了铺叙安乐宫的富丽堂皇而进行渲染,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主旨既单薄,便不能给人以情感共鸣。但它作为一种对城市建筑的描绘手段,对唐代城市诗的形成很有影响。尤其是初唐,当长安城以严整、宏伟的布局呈现在世人面前时,诗人们无以抒怀,很自然地选择了城市建筑为自己描摹、赞叹的对象。李世民《帝京篇》“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七言歌行的体式与李白歌行的特征

关于李白歌行的特征,学者们的论述有不少精辟见解,但总的来说,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都有些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对歌行这个概念认识模糊,将它界定过窄,认定为齐梁后具有乐府体调特征的七言古诗而不包括乐府及别的诗体。依照这样的界定,李白集中乐府卷60多首七言乐府不属于歌行,属于歌行的只有歌吟卷中那30余首七言古诗。以这样的范围、这样少的作品来分析李白歌行的特征,自然会造成差误。 句式、韵式、修辞手法(指字法、句法、章法)是构成歌行体裁的三个基本要素,加上后出的声律,歌行的体裁特征即体现在这些要素上。这些体裁要素在歌行发展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形态,它们的结合形式也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体式。李白的歌行吸收了之前各种歌行体式的特征,接受了各种体式的深刻影响,研究其特征应特别重视与以往各种体式的比较对照,通过比较对照看其如何在吸收、接受中形成有别于前人及时人的体式特征。 一、七言歌行的五种体式 从七言歌行发展史考察,唐代之前的歌行体式可以确定为古七言体、骚体、乐府杂言体、齐梁体、赋体等五种。 (一)古七言体。这里所说古七言体是指齐梁前七言诗的体式,它在句式、韵式上的总体特征是:通篇七言,句句入韵。这样的七言诗汉代即已产生,除诗外,镜铭和别的七言韵语采用的也是这样的句式、韵式。 古七言体分转韵、不转韵两类。不转韵一类以汉武帝时《柏梁诗》篇幅较长、出现较早,后人即以其为句句入韵、一韵到底七言诗体体式的代称。柏梁体还有两个附带特征,一是押平声韵,二是有奇数句,汉魏时柏梁体皆具这两个特征,晋宋后有所改变。转韵一类出现也较早,转韵句子多少不等,有两句、三句、四句及四句以上的。两句、三句转韵又称短韵或促句转韵,这样的转韵以二句较多见,东汉张衡《思玄赋系辞》全篇12句,二句一转,以后一些乐府题诗如《乌栖曲》、《东飞伯劳西飞燕》皆通篇如此。三句转韵最奇特,较少见,东汉王逸《琴思楚歌》(见《古诗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未收)是较早的一篇,全篇15句,三句一转,略早于王逸的崔骃有一首三句一韵七言诗被《太平御览》采辑,可能是三句一转的古七言体的残篇。在各种转韵形式中以一篇混用多种转韵句数的较常见,如宋鲍照《代白纻曲二首》之二,全诗7句,三次转韵,其句数分别是二、二、三,《代鸣雁行》全篇6句,两次转韵,其句数是四、 七言歌行的体式与李白歌行的特征 ◎汤华泉 [摘要]七言歌行产生于汉魏,发展于齐梁,依其句式、韵式、修辞手法和后出的声律诸种构成要素,形 成了古七言体、骚体、乐府杂言体、齐梁体、赋体等体式,各体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李白在歌行创作中全面吸 收了之前歌行创作的艺术经验,接受了各体式的深刻影响,从而使他的歌行形成了有别于前人和时人独特的体式 特征。 [关键词]七言歌行歌行体式李白歌行歌行史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5-0133-06 作者简介 汤华泉,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徽合肥,230039) 。2007年第5期

十七年的诗歌

第三章十七年的诗歌 第一节十七年诗歌概述 一、诗人情况 1、创作队伍 50、60年代中国诗坛两类诗人共同支撑着诗坛: 一类是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经过淘汰、选择和诗人自身的调整,陆续发表了新作。 —类是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 2、对诗人的划分 新诗的“革命传统”的代表:郭沫若、臧克家、蒲风、艾青、田间、袁水拍、李季、阮章竞等。 “和当时革命文学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派别:从胡适的《尝试集》开始,包括新月派的徐志摩,象征派的李金发,“现代派”的戴望舒,以胡风、阿垅为代表的‘七月派’等。 二、诗歌创作的发展变化 1、诗歌观念。 诗服务于政治,诗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2、诗体的基本模式 1)“写实性”的诗:强调从对写作主体的经验、情感的表达,转移到对“客观生活”、尤其是“工农兵生活”的“反映”。代表:李季、闻捷、张志民等。 2)政治抒情诗:直接呼应现实政治运动的要求,以理性思辨和激情宣泄为主。代表:郭小川、贺敬之等。 3)意象哲理诗:从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出发,达到向某种观念、意态的升华,或将其意旨、情绪寄寓于具体的描绘之中。代表:公刘、流沙河、绿原、曾卓等。 3、诗歌创作的发展变化情况 1)建国初颂歌的繁荣 如李季的《玉门诗抄》和《生活之歌》、田间的《马头琴歌集》、顾工的《在世界屋脊上》、闻捷的《天山牧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等。 2)双百方针后,诗歌题材的扩大。 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国际题材的诗也出现了。但是,“双百”方针之后的繁荣局面是非常短暂的。 3)反右扩大化后的诗歌萧条。 一批诗人被错误地划为右派,直接导致了诗歌创作说假话、说空话的虚假诗风的抬头。“七月派”诗人和“九叶派”诗人相继退出了诗坛。 4)60年代,诗歌面貌的重大转变。 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分化整合的过程。政治抒情诗迅速发展成为诗歌主潮而独领风骚于60年代的诗坛。 由于政治抒情诗的兴起和风行,60年代的诗歌与50年代的诗歌相比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4、本时期诗歌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于春的古诗100首(精华版)

《关于春的古诗》 关于春的古诗(一): 1、《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3、《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4、《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6、《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韦应物歌行体诗歌

韦应物歌行体诗歌 本文是关于韦应物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韦应物是中唐前期歌行体诗歌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下面我们就针对其歌行体诗歌进行分析。 韦应物成长于开天盛世,经历了“安史之乱”,乱后多任地方中下级官员,对社会的盛衰巨变和民生疾苦有深刻体认。他在中国诗歌史上以平淡自然的山水田园诗著称,被视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和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继承者,如明代何良俊说:“唐人中五言古诗有陶、谢遗韵者,独韦左司一人。” 韦应物描写山水田园的五言古诗的确取得了很大成功,以致淹没了他在其他诗体、其他题材上的成就。其中,歌行体诗歌就是这样一类作品。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心现实、忧国忧民的韦应物。这正是一个经历战乱、有思想的士大夫更应该具备的品质。而他在歌行“气骨顿衰”的时期选择含有兴讽意味的歌行体诗歌来反映现实,更见出其精神的可贵。这种精神被稍后的白居易发现,他在《与元九书》中指出:“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与元九书》是白居易系统阐述其诗歌理论的文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强调诗歌的讽喻功能。关于唐代的讽喻诗,白居易认为连杜甫

这样伟大的诗人所留的作品也屈指可数,可见他对讽喻诗的标准之高。但他却认为韦应物的歌行“颇近兴讽”。 陶敏先生等校注的《韦应物集校注》收“歌行”两卷,共四十二首(本文韦应物诗歌均引自《韦应物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本文即以该书所收作品为对象,对韦应物的歌行体诗歌进行探讨。从诗题来看,韦应物的歌行体诗歌可分为两类:一是乐府古题及由古乐府衍生出来的新题歌行体诗歌,我们简称为乐府古题歌行体;二是自拟歌辞性诗题歌行体诗歌。 韦应物的乐府古题歌行体诗歌有《长安道》《行路难》《相逢行》;由古乐府衍生出来的新题歌行体诗歌有《横塘行》《贵游行》《酒肆行》,《贵游行》与《酒肆行》类似于古乐府《少年行》。《横塘行》出自古乐府《长干行》,横塘在古乐府中常用来指女性的居住地,如崔颢的《长干曲》中有“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这类诗歌重在社会风情的描写,通过总结社会现象,对老百姓提出教化。对民风的重视,正是汉乐府“观风俗,知薄厚”目的的实践。如《酒肆行》: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四方称赏名已高,五陵车马无近远。晴景悠扬三月天,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他垆邻肆何寂然。主人无厌且专利,百斛须臾一壶费。初?后薄为大偷,饮者知名不知味。深门潜酝客来稀,终岁醇?味不移。长安酒徒空扰扰,路旁过去那得知。 豪家酒商的酒楼占据了有利地势,“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

古诗的文体常识

汉代乐府诗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艺文志》记: 「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 除为考察民隐外, 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 以供娱乐.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两者区别:歌行体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二者名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统称"歌行体".<唐音审体>谓:"歌行本出自乐府,然指事咏物...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行",有"乐曲"的意思. 它属于古体诗。 ——古诗从时间上说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分类,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2 代表作 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

车行》等; 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3 特点 一、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诗歌鉴赏方法 七、诗歌体裁和题材的区分

诗歌鉴赏方法 七、诗歌体裁和题材的区分 1、文学体载的种类:文学体载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类 2、中国诗歌发展的脉络: 3、诗歌体裁分类 ①诗歌可分为古诗(广义)和现代诗。 ②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广义的古诗还包括词和曲。 ③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 (1)古体诗:句数,字数,押韵,转韵。(时间划分在唐代以前的诗歌为古体诗歌)、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 ①古体诗,包括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四言、五言、四言、五言、杂言)杂言) (2)近体诗:句数,字数,押韵。(律诗、绝句) A:律诗:首、颔、颈、尾四联,对仗,押韵。 每首限定八句,律诗五言、五言七言: 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

十六字 B、绝句:双句押韵,不要求对仗。 绝句共四句,五言、七言。 (3)词:(词牌、题目)牌有定句,句有定数。) (4)曲:(曲牌、题目)散曲和套曲,杂剧、传奇。) 4、诗歌的题材分类 ①按题材可分:田园诗(代表人陶渊明)山水诗(代表人王维)边塞诗(代表人岑参)此外还有讽喻诗、打油诗等 ②按内容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史诗、哲理诗等 ③按形成可分:格律诗、民歌体、自由诗、散文诗等 ④从时间上可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新诗 5、诗歌的四个特点: 诗歌的四个特点: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6、诗歌按表现内容的方法可分: ①赋:直接陈述铺叙。 ②比:即打比方。 ③兴: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来引发所咏之词。 7、词: ①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②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

歌行体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其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特点:一、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四、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呜呼”),也有九言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其一)忆江南(其二)忆江南(其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日出江花红胜火,山寺月中寻桂子,吴酒一杯春竹叶,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春来江水绿如蓝,郡亭枕上看潮头。吴娃双舞醉芙蓉。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能不忆江南?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 《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24 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市优(江苏)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诵并背诵诗。 2、理解诗中“三奇”与诗人希望得到赏识重用,报效国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中“三奇”与诗人希望得到赏识重用,报效国家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请看投影上出示的这句诗“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请你猜猜看这两句诗是写什么的? 提示:凤凰叫是声音,这两句诗是写梨园艺人李凭弹奏箜篌的动听乐声。没有人听过凤凰叫声,也没有人听过昆仑山玉碎声,倒也可想象雏凤清声玉碎清脆。但芙蓉泣露而香兰笑,你听见过吗?诗人非常敢想常人所不能想,发奇想,能得妙句。(有奇想)关于这位诗人有如下描述—— 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有奇貌)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父晋肃,曾官陕县令。(奇出身)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奇作诗法)其母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能苦吟)这位诗人的父亲给儿子取名“李贺”,而字“长吉”,是希望他一生都吉祥。他后来登上诗坛,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人齐名,他就是—— “诗鬼”李贺。他诗中奇特的用语、奇妙的想象、幽奇冷艳的诗境会带我们进入一个别样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歌《雁门太守行》。(板书雁门太守行李贺) 二、初读诗歌。 1、经过预习,相信不少同学已经读过这首诗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为大家试读一遍,注意字音与停顿。 他/她读得挺好,有这样一处我们来一起注意一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黄金/台上意”还是“黄金台/上意”?

对,书上注释把“黄金台”放在一起,这是一个词,在之后才停顿。那么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之前我们学律诗的时候说过律诗很注意节奏和韵律,尤其颔联、颈联一定对仗工整。这首诗呢,三四句和五六句对仗吗?它是律诗吗? 不是,它是一首歌行体古诗,是乐府诗的一种,平仄韵律字数都比较自由。清代王琦评价李贺的“其源实出自楚骚,步趋于汉魏古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下面我们来齐读一遍,把字音和停顿读准了。 3、很好,接下来给大家一点时间自由朗读,结合给出的注释理解诗歌,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标出来,等会儿举手提问。 4、提问解答,没有问题了我来提问—— 1)黑云是什么,是天上的乌云吗? 指敌军如黑云一般翻腾滚滚而来。给人以严酷阴沉的侵压感。 2)甲光是什么? 是我军。我们的战士身穿铠甲,阳光下闪金光。 3)敌“黑”而我“金”有没有暗示些什么? 虽然大敌压境,来势汹汹,守边壮士有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4)半卷红旗是兵败了还是兵胜了呢? 我们来看王昌龄《从军行》里的“红旗半卷”——“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这里红旗因何而半卷?追击敌军,便于行动而半卷。所以两军对阵后经过血战,我军夜间袭击敌人。 5)黄金台是故事的发生地吗?我们还在哪首诗中学过它,表达什么?不是。《登幽州台歌》,招揽贤士与知遇之恩相关。 5、好,现在再看一看,带着你对诗的理解,一起齐读一遍。三、再读诗歌。1、陆游曾评价李贺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请你选择两句诗,结合其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描绘画面。一二句黑云金鳞 说得很好,写诗如作画的话,这里诗人泼墨而下,敌军兵临城下,十分地——危急。以颜色写情势。金色是金红的日光的折射,视觉上冲击极强,两者对比,

中考必备:文体知识(诗歌、散文、小说、词、曲等)

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一、古代文体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经典古诗词大全100首

经典古诗词大全100首 导语:爱国不是一句空话,从珍爱祖宗墨宝开始!芊芊学子,你的肚子里装载多少经典古诗词呢?以下是经典古诗词大全100首值得学习:1、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2、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辞》3、魏子安·《花月痕·第十五回诗》4、欧阳修·《玉楼春》5、《诗经·小雅·鹤鸣》6、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一》7、白居易·《浪淘沙》……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经典古诗词大全100首 1、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余续曰:垂死病中惊坐起,此恨绵绵无绝期;垂死病中惊坐起,再说一句我爱你;垂死病中惊坐起,黄泉碧落等着你;垂死病中惊坐起,无人知是荔枝来;垂死病中惊坐起,爱人窗外独徘徊;垂死病中惊坐起,横陈玉体裸于怀;垂死病中惊坐起,围观群众最有才,所以由你们来接吧。 2、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辞》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点评:最为最经典的情诗之一,竟然被人遗忘了。当然我知道,这个快餐时代,爱情不必生死,自然认可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追求的是,想约就约,想走就走,结婚了也可以随时离婚,甚至有时候,不需要理由。 据说大雁一生忠于伴侣,我久居城市,早已不见“南来飞燕北归鸿。”但童年时,的确见过这样一幕,一个顽童用弹弓打落了电杆线上的一只燕子,另一只燕子,盘旋其上,叽喳鸣叫,其声凄咽,几次扑腾着翅膀欲下来查看,又碍于那顽童。当时虽年少,但也有恻隐之心,我就把那个顽童赶走了。被打落的燕子并没死,但是打断了翅膀,再也不能飞了。

经典古诗词100首

经典古诗词100首古代童谣(1) (1)一去二三里(景)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汉乐府(2) (28)江南(情趣)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4)长歌行(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国(1)(85)七步诗(咏物抒情)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北朝民歌(1)(17)敕勒歌(景)敕勒川, 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代(56) 1、李白(5)静夜思(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赠汪伦(送别/友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8)望庐山瀑布(山水/景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5)古朗月行(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玉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47)望天门山(山水/景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0)独坐敬亭山(山水/景色)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4)早发白帝城(山水/景色)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李绅(6)悯农(节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3)悯农(忧国忧民)

新诗的基本格式

新诗的基本格式:一、白话新诗(白话新律诗、自由诗、押韵的半自由诗); 二、拟古新诗(拟古新律诗、拟词新诗、拟曲新诗、拟古杂言新诗、拟古散文新诗、民歌体新诗、新自度词、曲)。 (一)白话新律诗(一般白话律:以句子长短划分3种、以分节状况划分2种、以有无标点划分3种、以规模划分4种,以排列状况划分2种;白话排律:二排律、四排律、多排律;白话单元律:一般单元律、特殊排列单元律、回荡式单元律;商籁即十四行诗。) 1、白话新律诗:指用现代通行的白话写成的新律诗。新律诗的“律”经过百年探索沉淀有三点共识:顿数的要求;押韵的要求;排列、组合的要求。 “顿”是指依照现代白话的自然习惯由若干字组成的语辞单位,是白话新诗最基本最小的节奏单位。通常体现为朗读的停逗,一般由二至四字组成,个别也有一个字或五个字以上的。即闻一多、徐志摩、胡适、卞之琳等人称的音尺。对于单元律对顿的要求是每单元、每个组合细部顿数大体一致。《venus》郭沫若 押韵的要求:1、可只押脚韵、押现代的韵,可以不论平仄,也就是可以根据现代普通话来押韵。2、要求双句尾字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死水》3、可以一首诗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可以四句换韵,也可以六句、八句或一节一换韵,一章一换韵。 排列、组合的要求:1、每一行大致一样长,每一节行数大致一样多。2、每一节的排列组合大致一样。《季候》邵洵美 2、排律:用排比对仗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白话新律诗,主要有两方面要求:1、遵循一般律的要求,即每行(句)顿数大致一样多,每节行(句)顿数大致一样多,双句尾字押韵,每节排列组合大致一样;2、主体采用排比、对仗句。 二排律:是指两个两个排比句组成的排律。严阵《双堆集颂》 四排律:是指四个四个排比句组成的排律,严阵《英雄碑颂》 多排律:是指由四个以上排比句组成的白话新诗律。闻捷《思念北京》 单元律:是指由一个个经过特殊组合处理的小单元同格反复而组合的白话新诗律。朱湘《梦》,余光中《乡愁》,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单元律的基本要求:1、由几个句子组成一个和谐的小单元,进行同格反复。即以同一种单元格式重复两次以上。2、每单元顿数、字数大致一样,单元内每个细部的句式组合大致一样。3、在单元内的节奏韵律点押韵,这个节奏韵律点可以是单元尾字,也可以是单元律制造停逗、韵律美的关键部位。 (二)自由诗(以句子长短划分:短句、中句、长句、长短句错落;以排列状况划分:常规排列、特殊排列;以分节状况划分:不分节、分节、标号分节;以句子停断划分:句跨行、句中停、行中起;以有无标点划分:有标点、无标点、有无相间;以规模划分:小诗、短诗、中长诗、长诗;以语言方式划分:一般诗文语、散文语、口语。) 1、自由诗:就是用白话,不押韵,可任意确定句式及长短、停断、章节及排列组合,可以相对自由地写作的诗。是与纯白话律诗相对而言。 以句子长短来分: a短句自由诗:即由短句子组成的自由诗。每行三顿七字以下的自由诗称为短自由诗。管管《古刹》 b中句自由诗:是指由中等长度的句子组成的自由诗。将三至五顿七字至十二字的自由诗称为中句自由诗。郑愁予《错误》,唐湜《遗忘》 c长句自由诗:是指由较长的句子组成的自由诗。将五顿十二字以上的自由诗称为长句自由诗。商禽《长颈鹿》,阿垅《营》

幼儿古诗词100首(1000字)

[唐]骆宾王 【正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正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 [唐]李白 【正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唐]孟浩然 【正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唐]柳宗元 【正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悯农 [唐]李绅 【正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唐]李绅 【正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梅花 [宋]王安石 【正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相思 [唐]王维 【正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绝句 [唐]杜甫 【正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正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王维 【正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正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正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秋浦歌 [唐]李白 【正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塞下曲·其一 [唐]卢纶 【正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正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正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所见 [清]袁枚 【正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七步诗 [三国]曹植 【正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正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竹里馆 [唐]王维 【正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什么

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什么 导读:诗歌的题目中包含着很多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情感,还有诗歌的内容、类型与体裁等。可以说,诗歌的题目就是鉴赏诗歌的向导。如果说鉴赏诗歌是“画龙”的话,那么对题目的分析就是“点睛”。鉴赏诗歌时,对诗歌的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能窥见诗歌中蕴涵的丰富信息,提高鉴赏的准确性。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诗歌的类型 许多诗歌的题目都能告诉我们诗歌的类型。比如,王昌龄的《送魏二》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储光羲的《咏山泉》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咏物诗;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怀古诗。 不同类型的诗歌在表情达意与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各的特点。按内容分类,诗歌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等,每一种类型的诗歌都有其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能很好地鉴赏诗歌。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简析:由诗题可知这是一首怀古诗。主旨方面,怀古类诗歌往往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发出咏叹,诗人一般都会融进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借古伤今,或以古讽今,或吊古伤己,或感慨个人的遭遇,或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构思方面,怀古类诗歌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借助典故叙事抒怀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由议论引发感慨的,如李商隐的《贾生》就对汉元帝的统治与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章法方面,怀古类诗歌或作盛衰之对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或侧面烘托,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利用怀古诗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快速读懂《春日秦国怀古》,进而按照答题模式轻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1.这首诗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当年的秦国是何等强盛,如今的唐王朝却国势日衰,诗人眼前一片荒凉,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命题人:杨子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褴褛雄大滂礴媲.美(bǐ)差.强人意( chā) B.镶嵌深奥莫测晕.眩(yùn )衮衮 ..诸公( gǔn ) C.脚踝荒涎无稽狡黠.( xié)怦.然心动( pēng ) D.座落黄发垂髫亘.古( gèn )安土重.迁( chó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路靠近市中心,路两旁大大小小的商店鳞次栉比 ....,最受欢迎的是那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格子铺。 B. 要使我省成为一个经济、文化强省,还需要一个邯郸学步 ....的过程。 C.现在的青年人激情四射,冲劲十足,做事缺少经验,犯点错误是无可非议 ....的,要热情的帮助他们改正才是。 D.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的那一刻,中华巨龙在水中喷火应该是一大奇景有种空中楼阁 ....般的梦幻美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郭沫若的《天狗》一诗中“天狗”形象既显示了个性解放,又是叛逆的诗人自我的真实写照。 B.闻一多是很重视诗的音乐美的。他认为,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造成的。 C.周涛的散文在叙事、写景中除了饱含浓浓的爱憎、褒贬之情,显示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外,还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启人深思。 D.当林俊杰凭专辑《江南》击败了候选名单上的劲敌周杰伦后,成为当晚大赢家,并最终获得包括“港台地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在内的四项大奖。 4.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成就为最,其中长篇小说《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B.闻一多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提出新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诗集《红烛》是他的代表作。 C.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动人的北平》以白描的手法写出北平的宏阔与丰富,体现其文笔清雅、闲适的特点。 D.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他是“语丝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5.下列关于诗歌和散文特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A. 一首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 B. 诗歌同其他文学艺术不一样,从根本上说它来源于想象而不是来源于生活。 C. "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神”指散文取材和行文方式,“形”主要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等。 D. 现代散文阅读时常会遇到“实”与“虚”的关系问题。一般的“虚”指可见可感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