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①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④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③②①

2.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③地区地表崎岖,谷深坡陡D.地区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糖料作物为甘蔗B.②地区耕地多为水田

C.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适宜种植茶树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水稻产地5.制约①和④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干旱B.洪涝C.水土流失D.低温冻害

读“我国四地的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四地中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7.①地“溜索”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

A.山高谷深B.千沟万壑C.辽阔坦荡D.波状起伏8.④地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B.东部沿海C.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

9.下列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A.东北三省 B.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地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

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2009年9月8日在吉林长春农博园隆重开幕。历时3天。本届农交会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农村”。展会期间,展出的产品包括全国各地的特色、名优农牧产品。有吉林长春的西瓜王——“女神2000”,有新疆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库尔勒香梨,有山东的特优产品——黄河鲤鱼,有上海崇明土特产——崇明老毛蟹,还有西藏金哈达公司的牛绒制品等。其中宜昌的柑橘就签下了5亿元的大单。结合上述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0.东北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号称中国的“北大仓”,其主要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

11.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12.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牲畜是 ( )

A.细毛羊 B.野驴 C.藏羚羊 D.牦牛

读甲“我国局部地区图”和乙“我国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甲中A山脉的名称是

A.南岭 B.阴山

C.太行山 D.秦岭

14.下列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经过图甲A山脉的是

A.湿润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B.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15.图乙所展现的耕作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图甲中的

A.①地 B.②地区 C.③地 D.④地

16.图甲中④地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中温带、半干旱地区 B.亚热带、湿润地区

C.暖温带、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17.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界线

18.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一月0º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19.下列关于④区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安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20.图中③所在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A.灌溉便利 B.土壤肥沃 C.热量丰富 D.光照强,日温差大

21.有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一月0℃等温线经过此处

22.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产区之一 B.②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

C.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D.④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图中①房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黑龙江漠河

C.吐鲁番盆地 D.台湾火烧寮

24.形成图中②③所示的民居建筑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风俗习惯不同 B.纬度位置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气候不同

25.图中④所示房屋分布区多处于我国的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 D.干旱区

26.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以上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栽培技术不同 B.地形条件不同 C.气候条件不同 D.品种不同

28.下列对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南方地区

B.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北方地区

C.亚洲天然植物园——长江三角洲——南方地区

D.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青藏地区

29.“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积”,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界线是

A.秦岭一淮河 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雪峰山

C.长江 D.400mm等降水量线

30.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气温与降水 B.地形与气候 C.风俗习惯 D.经济发展程度

二、解答题

31.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确定A、B两个区域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A与C的界线大致是以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3)跨经度最广的区域是________,海拔最高的区域是_______。(填字母)

(4)C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

(5)D地区其农业主要以________业为主,主要饲养的畜种有“高原之舟”之称的

_________。

32.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家乡来宾市所在地理区域是南方地区,该地理区域在左图中的字母代号是

________;A、B、C三个地理区域的饮食习惯差异很大,我们家乡的主食是________。(2)区域分界线①线的名称是________;①线大体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右图所示景观主要反映左图中________地理区域(填字母)的自然环境特征。

(3)苹果、香蕉、柑橘等是我们日常食用的水果,其中苹果主要产区位于________(填地理区域名称)。

33.(题文)阅读材料及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5年1月,按照最新城市群编制方案,中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基础上增加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由三扩围至五个。

(1)“中三角”覆盖鄂、湘、①(写简称)、皖四省。

(2)归纳五个城市群的分布特

点:。(3)甲是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山脉山,珠三角城市群位于我国地势第 ________级阶梯。

(4)五个城市群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城市群,该城市群中有我国的政治中心_______(城市)。

(5)成渝城市群位于四川省及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境内,有着拥有成都平

原且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的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作为腹地。(6)长三角城市群是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龙头”,请至少列举1条长江流域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

A B

C D

⑵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一月℃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温度带中,暖温带与带分界线;又是干湿地区中,半湿润与地区分界线。

(3)邯郸市属于什么分区。

3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

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____。

(2)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铁路线①是_____铁路。

(3)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山脉)—___(河流)一线。

(4)丙图中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___。

A、地形以平原为主,沃野千里

B、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C、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

D、气候冷湿,沼泽广布

(5)丁图阴影部分是中国的____(行政区名称)。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A 6.B 7.A 8.C 9.B 10.C 11.B 12.D 13. D 14. A 15. D 16. B 17.B 18.A 19. A 20. D 21. C 22.A 23. C 24. D 25. C 26.C 27.C 28.C 29.A 30.B

31.气候 400 C D 水源畜牧业牦牛

32.A 米饭秦岭——淮河线 800 A 北方地区

33.(1)赣

(2)沿海沿江

(3)巫山三

(4)环渤海北京

(5)重庆市四川盆地

(6)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等

34.(1)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0℃ 800 亚热带湿润

(3)北方地区

35.干旱轮南一青藏秦岭淮河 AB 香港特别行政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B.青藏“高寒”的自然特征,多大河发源地 C.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常绿阔叶林 D.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2.跨经度最广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长城 C.太行山 D.贺兰山 4.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A.秦岭—淮河 B.南岭—长江 C.秦岭—黄河 D.南岭—珠江 5.与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大致吻合的是()A.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6.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7.如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A—B—C—D四地完成了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丙: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 D.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8.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 1月0℃等温线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D.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9.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①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④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③②① 2.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③地区地表崎岖,谷深坡陡D.地区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糖料作物为甘蔗B.②地区耕地多为水田 C.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适宜种植茶树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水稻产地5.制约①和④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干旱B.洪涝C.水土流失D.低温冻害 读“我国四地的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四地中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7.①地“溜索”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 A.山高谷深B.千沟万壑C.辽阔坦荡D.波状起伏8.④地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B.东部沿海C.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 9.下列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A.东北三省 B.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地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 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2009年9月8日在吉林长春农博园隆重开幕。历时3天。本届农交会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农村”。展会期间,展出的产品包括全国各地的特色、名优农牧产品。有吉林长春的西瓜王——“女神2000”,有新疆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库尔勒香梨,有山东的特优产品——黄河鲤鱼,有上海崇明土特产——崇明老毛蟹,还有西藏金哈达公司的牛绒制品等。其中宜昌的柑橘就签下了5亿元的大单。结合上述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0.东北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号称中国的“北大仓”,其主要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 11.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12.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牲畜是 ( ) A.细毛羊 B.野驴 C.藏羚羊 D.牦牛 读甲“我国局部地区图”和乙“我国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甲中A山脉的名称是 A.南岭 B.阴山 C.太行山 D.秦岭 14.下列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经过图甲A山脉的是 A.湿润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南沿海湿润,西北内陆干旱 B.海南岛长冬无夏,黑龙江长冬短夏 C.地势自东向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逐渐降低 D.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下面是小云和她的同学暑假期间到我国不同地区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问题正确的是() A.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B.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青藏高原,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和“旱”青藏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 C.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是我国蒙古族的聚居区 D.小刚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当地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四个地理区域中,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与两个国家接壤B.乙地区屋顶坡度较大,墙体厚 1/ 9

C.丙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一阶梯D.划分乙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降水5.下列语句中,描述乙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重要地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地理界线中与该线大体一致的是()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⑥冬季0℃等温线 A.①③④⑥B.①③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④⑤7.我国的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以南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 8.下列界线中,与秦岭-淮河一线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9.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A.秦岭—淮河 B.南岭—长江 C.秦岭—黄河 D.南岭—珠江 10.秦岭--淮河一线,大约与我国多少毫米的年降水量线和1月平均气温多少摄氏度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我国长寿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长寿乡大多分布在()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长寿乡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有知名旅游资源() A.布达拉宫B.桂林山水C.平遥古城D.丽江古城3.东北的老年人到海南长寿乡疗养,最可能选择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下表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人口、水资源占全国的百分比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4.表中四个地理区域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表中四个区域的分界线和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两区域划分主导因素是气候 B.丁与其他区域分界线大致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乙丁两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甲区域为水田农业,乙区域为灌溉农业 6.关于图中四地区的地形和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水源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B.乙区域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C.丙区域各类土地资源丰富D.丁区域能源丰富 7.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A.旱地麦浪大豆香B.山清水秀稻花香 C.雪山青稞奶茶香D.椰林婆娑菠萝香 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秦岭—淮河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土壤D.热量 9.图中①所在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0.图中甲界线确定的依据主要是() A.气温B.降水C.海拔D.政区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锦绣山河。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读“驴友”提示的旅行路线图,如图;路线1:阿勒泰—拉萨;路线2:喀喇昆仑山口—连云港;路线3:包头—五指山;路线4:漠河—广州,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堂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C.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山脉与乙河构成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7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该线以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 5.下列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A.秦岭—淮河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黑河—腾冲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①②两地区的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7.③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和下列哪条线基本吻合()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我国各地物产不同,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结合石家庄和南昌两地的美食,可以判断两地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水稻、玉米 D.玉米、青稞 9.到新疆旅游,羊肉串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新疆畜牧业比重较大的原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气候干旱,草场众多 D.河湖密布,水源丰富 10.读我国地理区域示意图(甲、乙、丙、丁代号分别代表四大区域),回答问题。 (1)秦岭和①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①河是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词中“江南”位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填代号)。 (3)写出一种丁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①和区域②的分界线,同时也是() A.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下列说法都符合区域①的是() ①冬季河流结冰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④农田多以旱地为主⑤主要种植小麦﹑柑橘等⑥民居屋顶坡度较小⑦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 A. ①④⑥⑦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⑥⑦ D. ①③⑥⑦(3)下图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 区域① B. 区域② C. 区域③ D. 区域④ (4)区域①和区域③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 行政因素 B. 地形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气候因素 (5)我国南方地区部分省份有时受到雪灾的影响,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区域②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2.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纵川”,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1)桐城市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桐城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 小麦 B. 玉米 C. 油菜 D. 水稻 3. 读图区域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B. 乙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冬季有结冰现象 C. 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为外流河 D. 乙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 (2)下列属于甲区域代表性农产品的是() ①棉花②柑橘③葡萄④椰子⑤天然橡胶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③⑤ 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A. 200 B. 400 C. 800 D. 1600 5.划分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依据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历史 6.在我国,下列活动与地区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北方地区﹣﹣滑冰 B. 南方﹣﹣游泳 C. 西北地区﹣﹣赛龙舟 D. 青藏地区﹣﹣赛牦牛 7.下列分别是北方与南方居民主食的是() A. 大米、谷子 B. 高粱、玉米 C. 面食、谷子 D. 面食、大米 8. 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低 B.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C.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D. 自东南向西北,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D.路线Ⅳ 2.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大漠孤烟直B.小桥、流水、人家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丙所在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D.滑坡和泥石流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更是涵养八百里秦川的一道生态屏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秦岭南北两侧区域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北腰鼓威猛,山南锅庄欢快B.山北茶园遍野,山南麦浪滚滚 C.山北银装素裹,山南落叶纷飞D.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5.“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A.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B.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 C.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6.下列景观与所属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甲——东北三省B.乙——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丙——成渝地区D.丁——黄土高原 7.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分有不同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 C.秦岭——淮河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下列语句中描述西北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国山脉纵横分布,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也往往是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9.秦岭一直被视为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分界线,它的地理意义错误的是()A.1月00C 均温线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800mm等降水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10.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 1.秦岭—准河一线大致是() A.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B.中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如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分别表示() A.旱地水田B.林地旱地C.草地耕地D.林地水田3.下列关于图示土地利用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分界线大致为干旱与半干旱的界线 B.℃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 C.℃℃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 D.℃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大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形成“银色中国”与其他几个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B.纬度高低C.降水多少D.距海远近5.下列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C.“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读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完成下面下列各小题 6.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1月0℃等温线℃800㎜年等降水量线 ℃人口地理界线℃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A.℃℃B.℃℃C.℃℃D.℃℃ 7.“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A.冬季南北温差大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D.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2021年1月6日~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风降温,部分地区出现寒潮天气。我国参考前苏联的“全年日平均气温不高于5℃的天数多于90天的地区才集中供暖”的标准,结合我国当时国情将我国(大陆)划分为三类“供暖”地区。读“我国(大陆)供暖类型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有答案)

第五章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共25小题) 2.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长白山脉 3.下列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A.阿尔泰山脉 B.祁连山脉 C.太行山脉 D.长白山脉 4.下列山脉中,既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省级行政区大致界线的是( A.昆仑山 B.太行山 C.大兴安岭 D.南岭 5.构成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兴安岭-雪峰山-太行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祁连山-六盘山-雪峰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6.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下列哪一组山脉构成的()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南部 D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 7.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山西省和河北省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雪峰山 8.下列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四川盆地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二、三级阶梯 10.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长白山-武夷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天山-阴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下列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B.横断山脉 C.巫山 12.下列各组出脉是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D.天山、阿尔泰山、喜马拉雅山 1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祁连山、横断山 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具有得天独厚水运条件的是() A .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对应不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平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卷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一位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1~2题。 1.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为“干旱”的区域是( ) A.金色中国 B.黄色中国 C.银色中国 D.绿色中国 2.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北纬30°中国行》节目展现了从浙江舟山群岛到西藏阿里北纬30°纬线经过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和社会发展全景式图画。读图,完成3~4题。 3.北纬30°纬线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4.摄制组在B地区品尝到的当地特色美食是() A.云南的过桥米线 B.陕西的羊肉泡馍 D.西藏的糌粑 C.新疆的羊肉串 读图,甲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乙图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据图完成5~7题。 5.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甲图中A山脉(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寒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6.乙图所展现的耕作场景(插秧),最可能在甲图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7.甲图中③地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中温带、干旱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B.暖温带、半湿润区、两年三熟 C.亚热带、半湿润区、一年三熟 D.亚热带、湿润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8.小明从上海出发,先后沿四条路线游览各地。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①路线所经地区的主要运动项目为游泳 B.②路线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③路线可见到牦牛 D.④路线所经地区森林常绿 9.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白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

选择题 下列是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A.东北三省——红土地B.黄土高原——黑土地 C.塔里木盆地——中华水塔D.三江源——高原湿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东北三省是黑土地,黄土高原是黄土地,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源为高原湿地.依据题意,故选D. 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同一区域的是() A. 新 B. 甘 C. 内蒙古 D. 鲁 【答案】D 【解析】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将我

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题中ABC在我国西北地区,鲁是山东的简称在我国北方地区。 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区域及50元人民币图,回答下题。 【1】图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与其地理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A. ①——四季有花常见雨B. ②——高寒缺氧植被稀 C. ③——大漠黄沙驼铃响 D. ④——青稞美酒锅庄舞 【2】印制在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位于()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3】下列地理界线,与图中①、②两区域分界线不吻合的是()A. 南方、北方的分界线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水田、旱地的分界线 D.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答案】 【1】B 【2】D 【3】D

试题 【1】由图可知,①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南方地区,这里水热条件好,有“四季有花常见雨”的景观;②地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这里地势并不很高,不会有高寒缺氧植被稀的景观,会有“大地麦子翻金浪”的景观;③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有“大漠黄沙驼铃响”的景观;④是我国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这里有“青稞美酒锅庄舞”的景观,故选B。 【2】由图中50元人民币上的图案可以看出,该景观是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该景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也就是④所处的位置,故选D. 【3】由图可知,①是我国的南方地区,②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该分界线同时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而不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故选D。 选择题 接近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的是() A.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200mm年等降水量线 D. 1600mm年等降水量线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检测题 一、选择题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中A,B两区域分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 我国水田农业区与旱地农业区的分界线 D.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下列对A,B,C,D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B——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D——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3.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分布大致与其吻合的是() A. 1月0°C等温线 B.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D. 南方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C. 丁耕地类型为旱地 D. 甲以水路运输为主 11.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区域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为灌溉农业区 B. 乙区域平原广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C. 丙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D. 丁区域多山地丘陵,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 A. 漫山遍野荔枝林 B. 甘蔗扯起青纱帐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旱地麦浪大豆香14.图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中央电视台于2019年5月底开始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图6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练习题(带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5 中国的地理差异(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我国幅员辽阔,甲地区有“苍茫林海”之美,乙地区有“温婉水乡”之美,丙地区有“雄浑大漢”之美,丁地区有“巍峨雪山”之美。下图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甲地区和乙地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一淮河一线B.黑河一腾冲一线 C.干旱区与半干早区的分界线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2.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被称为“红土地”B.乙地区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丙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丁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主要因为其是() A.河流有无封冻期的分界线B.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C.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D.珠江、汉江、渭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4.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冬季汉江无结冰现象,渭河有结冰现象 D.渭河含沙量小,汉江含沙量大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酒泉发射场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A.陕B.青C.甘D.鲁 6.四个航天发射场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①一沙漠广布B.②一雪山连绵 C.③一椰林海岸D.④一麦浪金黄 7.文昌发射场濒临()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特征的区域差异十分显著。读图完成下面8-10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