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堂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C.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山脉与乙河构成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7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该线以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

5.下列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A.秦岭—淮河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黑河—腾冲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①②两地区的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7.③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和下列哪条线基本吻合()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我国各地物产不同,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结合石家庄和南昌两地的美食,可以判断两地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水稻、玉米

D.玉米、青稞

9.到新疆旅游,羊肉串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新疆畜牧业比重较大的原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气候干旱,草场众多

D.河湖密布,水源丰富

10.读我国地理区域示意图(甲、乙、丙、丁代号分别代表四大区域),回答问题。

(1)秦岭和①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①河是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词中“江南”位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填代号)。

(3)写出一种丁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__________。

(4)图中某一区域是中国的主要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该区域是______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5)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乙地区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华北平原缺水严重的社会原因是

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理差异显著。表现为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D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故选D。

3.答案:D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是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D。

4.答案:D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线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无结冰期;该线以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以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该线以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以南是一年两熟至三熟;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故选D。

5.答案:D

解析:A、秦岭一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故A不符合题意;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故B不符合题意;C、青藏高原边缘线,是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故C不符合题意;D、黑河一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北方地区、②为西北地区、③为青藏地区、④为南方地区。从北方地区到西北地区,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景观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北方地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丰富,西北地区距离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稀少。故选C。

7.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北方地区,②是西北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①北方地区和②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A不符合题意。①北方地区与④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一致,B、C不符合题意。③青藏地

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和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基本吻合,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D符合题意。故选D。

8.答案:A

解析:火烧原料为小麦,米粉原料是水稻。石家庄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昌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A。

9.答案:C

解析:新疆的地形: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起伏大;沙漠面积大,A错误。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众多,B错误,C正确。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数量少且多为内流河,水源不足,D 错误。故选C。

10.答案:(1)淮河

(2)甲

(3)藏羚羊

(4)C

(5)耕地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解析:(1)秦岭和①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词中“江南”位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中的甲南方地区,该地区气候比较湿热。

(3)丁是青藏地区,该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4)图中丁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主要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

(5)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乙地区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华北平原缺水严重的社会原因是:人口与城市密集,耕地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自然原因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2.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图中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了这一地区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地区D.地势高峻的高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西侧秦岭山脉与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是( ) A.珠江B.淮河 C.长江D.黄河 4.该线是我国一月多少度等温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 A.-5C B.0C C.5C D.10C 世界最长高铁﹣京广高铁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营北京至广州最短运营时间可控制在8小时.读图,回答下题.

5.京广高铁自北向南沿线途经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正确的是()A.京、冀、鲁、豫、湘、粤 B.京、晋、皖、武、湘、穗 C.京、晋、皖、闽、赣、穗 D.京、冀、豫、鄂、湘、粤 6.京广高铁自北向南沿线途经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途经主要的地形区依次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B.途经干湿区依次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C.途经温度带依次是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 D.途经地区分别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7.下列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B.乙区植被有温带常绿阔叶林 C.丙地区平均海拔最高 D.丁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8.我国地理分界线较多,其中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吻合的分界线是A.黑河—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1月0℃等温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月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大致相 当。”这条地理分界线是() A ?黑河一腾冲 B ?秦岭一淮河 C.天山 D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 2?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3?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A ?秦岭一淮河 B ?南岭一长江 C.秦岭一黄河 D .南岭一珠江 4?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低,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描述的是我国( ) A .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 B ?西北地区的景观 C ?南方地区的景观 D ?北方地区的景观 6?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依据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气候 ②地形 ③人类生产活动 ④行政区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优于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 D ?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广大 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是青藏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北方地区 (%> r BR 0! a $ ? 瞰血 人口 耕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①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④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③②① 2.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C.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③地区地表崎岖,谷深坡陡D.地区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糖料作物为甘蔗B.②地区耕地多为水田 C.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适宜种植茶树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水稻产地5.制约①和④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干旱B.洪涝C.水土流失D.低温冻害 读“我国四地的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四地中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7.①地“溜索”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 A.山高谷深B.千沟万壑C.辽阔坦荡D.波状起伏8.④地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B.东部沿海C.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 9.下列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A.东北三省 B.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地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 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于2009年9月8日在吉林长春农博园隆重开幕。历时3天。本届农交会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谐农村”。展会期间,展出的产品包括全国各地的特色、名优农牧产品。有吉林长春的西瓜王——“女神2000”,有新疆适应干旱地区生长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库尔勒香梨,有山东的特优产品——黄河鲤鱼,有上海崇明土特产——崇明老毛蟹,还有西藏金哈达公司的牛绒制品等。其中宜昌的柑橘就签下了5亿元的大单。结合上述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0.东北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号称中国的“北大仓”,其主要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 11.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12.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牲畜是 ( ) A.细毛羊 B.野驴 C.藏羚羊 D.牦牛 读甲“我国局部地区图”和乙“我国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甲中A山脉的名称是 A.南岭 B.阴山 C.太行山 D.秦岭 14.下列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经过图甲A山脉的是 A.湿润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南沿海湿润,西北内陆干旱 B.海南岛长冬无夏,黑龙江长冬短夏 C.地势自东向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逐渐降低 D.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下面是小云和她的同学暑假期间到我国不同地区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问题正确的是() A.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B.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青藏高原,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和“旱”青藏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 C.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是我国蒙古族的聚居区 D.小刚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当地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四个地理区域中,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与两个国家接壤B.乙地区屋顶坡度较大,墙体厚 1/ 9

C.丙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一阶梯D.划分乙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降水5.下列语句中,描述乙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重要地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地理界线中与该线大体一致的是()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⑥冬季0℃等温线 A.①③④⑥B.①③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④⑤7.我国的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以南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 8.下列界线中,与秦岭-淮河一线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9.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A.秦岭—淮河 B.南岭—长江 C.秦岭—黄河 D.南岭—珠江 10.秦岭--淮河一线,大约与我国多少毫米的年降水量线和1月平均气温多少摄氏度的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依据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气候②地形③人类生产活动④行政区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绿洲农业B.北方地区畜牧业为主C.西北地区河谷农业D.南方地区水田种植为主 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5.读我国重要地理界线位置图,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②线以西以南的C地区是具有高寒特征的青藏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高寒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低、气温高、风力小、水源充足的河谷地带 B.①线以西以北的B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由草原逐渐变为荒漠

C.③④两线北段界线是大兴安岭,该山脉以东有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两熟,主要种植春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 D.⑤线以南地区房屋多用砖瓦、竹木材料建造,因降水多,屋顶坡度大 6.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优于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 D.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广大 7.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比较,以北的河流显著的特点是() A.水量更丰富B.含沙量小C.汛期更长D.有结冰期 8.如图为“2008年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面积、人口、GDP值百分比统计资料图”(注:不含港、澳、台地区)。我国四个地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总值最高的分别是() A.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9.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 A.民居屋顶坡度更小B.冬季气温更低C.水稻种植面积更小D.河流水量更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面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的是() A. 暖温带与亚热带 B. 中温带与暖温带 C.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 D.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 读中国地理四大分区图(如图),完成2-3题。 2.关于图中Ⅰ、Ⅱ、Ⅲ三条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确定Ⅰ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B. 确定界线Ⅱ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C. Ⅲ线与二、三阶梯的界线相一致 D. Ⅰ线与Ⅱ线分别与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关于图中四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B. ②地区不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C. ③地区水稻、油菜、甜菜广泛分布 D. ④地区的河流流量大、汛期长 4.擅长溜冰与游泳、龙舟赛的群众运动项目分别是四大地理区域哪个() A. 南方、北方 B. 北方、南方 C. 青藏、西北 D. 西北、南方 5.读下面两幅图,读图完成第5题。 下列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与秦岭无关的是() A. 主食-南米北面 B. 交通-南船北马 C. 房屋-南尖北平 D. 生产方式-东耕西牧 6.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狂,将中国分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 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12-13题. 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 “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C. “金色中国”-一茫茫戈璧,黄沙漫漫 D. “黄色中国”一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7.下列是对我国地理区域事物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江、黄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水能资源丰富,都集中在上游 B. 雪峰山是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也是我国湖南省与贵州省分界线 C. 港、澳、台发展经济共同有利条件是海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D. 四大地理区域因位置、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8.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 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限大致吻合的是 A. 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 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9.“橘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的是() A. 气候与农业 B. 地形与农业 C. 气候与工业 D. 地形与工业 10.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①②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图,完成11-12题。 下列属于②地区的地形区是() A.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C.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东北平原 12.下列对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我国长寿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长寿乡大多分布在()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长寿乡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有知名旅游资源() A.布达拉宫B.桂林山水C.平遥古城D.丽江古城3.东北的老年人到海南长寿乡疗养,最可能选择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下表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人口、水资源占全国的百分比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4.表中四个地理区域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表中四个区域的分界线和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两区域划分主导因素是气候 B.丁与其他区域分界线大致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乙丁两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甲区域为水田农业,乙区域为灌溉农业 6.关于图中四地区的地形和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水源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B.乙区域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C.丙区域各类土地资源丰富D.丁区域能源丰富 7.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A.旱地麦浪大豆香B.山清水秀稻花香 C.雪山青稞奶茶香D.椰林婆娑菠萝香 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秦岭—淮河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土壤D.热量 9.图中①所在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0.图中甲界线确定的依据主要是() A.气温B.降水C.海拔D.政区 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锦绣山河。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读“驴友”提示的旅行路线图,如图;路线1:阿勒泰—拉萨;路线2:喀喇昆仑山口—连云港;路线3:包头—五指山;路线4:漠河—广州,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堂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C.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山脉与乙河构成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7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该线以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 5.下列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A.秦岭—淮河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 D.黑河—腾冲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①②两地区的自然景观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7.③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和下列哪条线基本吻合()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 C.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我国各地物产不同,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结合石家庄和南昌两地的美食,可以判断两地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水稻、玉米 D.玉米、青稞 9.到新疆旅游,羊肉串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新疆畜牧业比重较大的原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气候干旱,草场众多 D.河湖密布,水源丰富 10.读我国地理区域示意图(甲、乙、丙、丁代号分别代表四大区域),回答问题。 (1)秦岭和①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①河是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词中“江南”位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填代号)。 (3)写出一种丁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__________。

人教版八下地理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____________差异显著。 2、秦岭---______________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____________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 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4、综合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地理区域。 5、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在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6、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7、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____________、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891011121314151617 答案 题号18192021222324252627 答案 8、我国降水各地不同,下列各地区降水最少的是()。 A.东南沿海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9、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10、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11、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 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该山脉与淮河共同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 分界线。该山脉是()。 A.太行山脉 B.南岭 C.秦岭 D.天山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 ) A.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B.地理位置、人文地理特征 C.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D.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众多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秦岭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地位于中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 B.甲地和乙地的河流多为外流河 C.乙地年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 D.乙地的房屋高大宽敞,比较注意通风和散热 4.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天山——阴山一线 D.长白山——武夷山一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①、②两区的分界线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大致400mm年等降水量线、降水 B.一月0℃等温线、季风气候 1/ 9

C.大致800mm年等降水量线、海陆位置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地形地势6.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区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黑土地”和“黄土地”之称 B.②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③区农业生产以河谷农业为主,其地势高峻,成为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④区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有我国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下图“我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 C.北方以水运为主,南方以陆运为主 D.1月00C等温线与400mm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8.我国的种植业中,旱地主要分布在( ) A.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B.青藏高原地区 C.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D.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 9.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绿洲农业B.北方地区畜牧业为主 C.西北地区河谷农业D.南方地区水田种植为主 10.祁连山以北的地理区域是(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如左图,Ⅰ、Ⅱ、Ⅲ、Ⅳ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卷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一位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1~2题。 1.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为“干旱”的区域是( ) A.金色中国 B.黄色中国 C.银色中国 D.绿色中国 2.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北纬30°中国行》节目展现了从浙江舟山群岛到西藏阿里北纬30°纬线经过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和社会发展全景式图画。读图,完成3~4题。 3.北纬30°纬线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4.摄制组在B地区品尝到的当地特色美食是() A.云南的过桥米线 B.陕西的羊肉泡馍 D.西藏的糌粑 C.新疆的羊肉串 读图,甲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乙图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据图完成5~7题。 5.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甲图中A山脉(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C.暖温带与寒温带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6.乙图所展现的耕作场景(插秧),最可能在甲图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7.甲图中③地的温度带、干湿地区、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A.中温带、干旱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B.暖温带、半湿润区、两年三熟 C.亚热带、半湿润区、一年三熟 D.亚热带、湿润区、一年两熟到三熟 8.小明从上海出发,先后沿四条路线游览各地。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①路线所经地区的主要运动项目为游泳 B.②路线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③路线可见到牦牛 D.④路线所经地区森林常绿 9.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白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 1.秦岭—准河一线大致是() A.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B.中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如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分别表示() A.旱地水田B.林地旱地C.草地耕地D.林地水田3.下列关于图示土地利用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分界线大致为干旱与半干旱的界线 B.℃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 C.℃℃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 D.℃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大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形成“银色中国”与其他几个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B.纬度高低C.降水多少D.距海远近5.下列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C.“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读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完成下面下列各小题 6.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1月0℃等温线℃800㎜年等降水量线 ℃人口地理界线℃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A.℃℃B.℃℃C.℃℃D.℃℃ 7.“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A.冬季南北温差大B.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夏季东西温差大D.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2021年1月6日~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风降温,部分地区出现寒潮天气。我国参考前苏联的“全年日平均气温不高于5℃的天数多于90天的地区才集中供暖”的标准,结合我国当时国情将我国(大陆)划分为三类“供暖”地区。读“我国(大陆)供暖类型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