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1同步作业

选修3-1同步作业
选修3-1同步作业

人教版物理【选修3-4】13-3《光的干涉》课时作业及答案

1.以下光源可作为相干光源的是( ) A.两个相同亮度的烛焰 B.两个相同规格的灯泡 C.双丝灯泡 D.出自一个光源的两束光 【解析】相干光的条件,必须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故只有D正确. 【答案】 D 2.(多选)(2018·青岛检测)对两列光波在空中叠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的色光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B.不同的色光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C.光的强度不同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D.光的强度不同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解析】两列光波叠加是否发生干涉现象关键看两列光波是否是相干光,即是否满足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条件,不同的色光频率不同,所以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故B项正确;光的强度不同,但仍有可能满足相干条件,也就是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故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BC 3.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产生彩色条纹,若在两个缝上分别安装红色和绿色滤光片,则屏上将出现( )

C .黑、白相间的条纹 D .无干涉条纹 【解析】 在两缝上分别安装红色和绿色滤光片后,到达屏上的两束光分别是红光和绿光,由于红光和绿光频率不同,不是相干光,不会出现干涉条纹,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4.(多选)(2018·洛阳检测)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 A .在距双缝的光程差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 B .在距双缝的光程差为n λ的点形成明条纹 C .在距双缝的光程差为n λ2 的点形成明条纹 D .在距双缝的光程差为(n +12 )λ的点形成暗条纹 【解析】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某处距双缝距离之差Δδ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δ=n λ,n =0、1、2、3…这点为加强点,该处出现明条纹;当距离之差Δδ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即Δδ=(2n +1) λ2 ,n =0、1、2、3…这点为减弱点,该处出现暗条纹.B 、D 正确. 【答案】 BD 5.(2018·上海高考)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 ) A .传播速度不同 B .强度不同 C .振动方向不同 D .频率不同 【解析】 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D 选项正确. 【答案】 D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理科)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同步练习C卷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理科)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3.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同 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A . 1 B . C . 2 D . 2. (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不存在,则曲线在点处没有切线 B . 若曲线在点处有切线,则必存在 C . 若不存在,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 D . 若曲线在点处没有切线,则有可能存在 3. (2分)函数有(). A . 极大值5,极小值-27; B . 极大值5,极小值-11; C . 极大值5,无极小值; D . 极小值-27,无极大值

4. (2分)已知函数f(x)=ax+4,若,则实数a的值为() A . 2 B . -2 C . 3 D . -3 5. (2分)已知函数在x=1处的导数为1,则() A . 3 B . C . D . 6. (2分)已知f(x)为R上的可导函数,且对?x∈R,均有f(x)>f′(x),则有() A . e2016f(﹣2016)<f(0),f(2016)<e2016f(0) B . e2016f(﹣2016)>f(0),f(2016)>e2016f(0) C . e2016f(﹣2016)<f(0),f(2016)>e2016f(0) D . e2016f(﹣2016)>f(0),f(2016)<e2016f(0) 7. (2分)若f(x)=x4﹣4x+m在区间[0,2]上任取三个数a,b,c,都存在f(a),f(b),f(c)为边长的三角形,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 m>3 B . m>6 C . m>8

人教A版数学选修2-1同步导练作业: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作业18

课时作业18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基础巩固 1.抛物线y 2=4x 上一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3,则点M 的横坐标x 等于( ) A .1 B .2 C .3 D .4 解析:x +p 2=3,p =2,∴x =2,选B. 答案:B 2.过定点P (0,2)作直线l ,使l 与曲线y 2=4x 有且仅有1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l 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解析:一条切线,一条y 轴,一条平行于x 轴. 答案:C 3.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P (x 1,y 1),Q (x 2,y 2)两点,若x 1+x 2=6,则|PQ |的值为( ) A .10 B .8 C .5 D .6 解析:如图1,F (1,0)由定义知|PQ |=x 1+x 2+2=8.

图1 答案:B 4.设抛物线y 2=4px 的焦点弦的两端点为(x 1,y 1)、(x 2,y 2),则y 1y 2的值是( ) A .p 2 B .1-p 2 C .4p 2 D .-4p 2 解析:F (p,0)设弦方程? ???? y =k (x -p )y 2=4px 消去x 得 ky 2-4py -4kp 2=0. 由韦达定理y 1y 2=-4kp 2 k =-4p 2. 答案:D 5.若抛物线y 2=2px 的焦点与椭圆x 29+y 25=1的右焦点重合,则 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椭圆x 29+y 2 5=1, 故它的右焦点坐标是(2,0), 又y 2=2px (p >0)的焦点与椭圆x 29+y 25=1相同,

高中物理选修3-3课时作业3:7.5 内能

题组一分子动能 1.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分子总动能越大,因而物体温度也越高 C.一个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大,该分子的温度越高 D.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答案 D 解析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而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变大,故A错.物体宏观运动的速度对应的是机械能(动能),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无关,与物体的温度无关,B错;温度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是统计、平均的概念,对单个分子无意义,C错.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相同,任何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 B.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定向运动具有的能 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 答案 A 解析温度相同,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A正确;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而具有的能,B错误;物体内能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对于10个分子无意义,故C错误;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大(相同物质),但具体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是不确定的,可能大于平均运动速率,也可能等于平均运动速率,也可能小于平均运动速率,故D错误. 题组二分子势能 3.关于分子势能和物体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物体体积增大时,其分子势能必定增大 B.当物体体积增大时,其分子势能不一定增大 C.当物体体积减小时,其分子势能必定减小

D.当物体体积不变时,其分子势能一定不变 答案BD 解析物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不是单值对应的关系,分子势能相同,体积不一定相同,而体积不变,分子势能一定不变. 4.下列分子势能一定减小的情况是()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 B.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且分子间距离增大时 C.分子动能增大时 D.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时 答案 B 解析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所以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A错误;当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且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正确;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没有关系,C错误;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D错误. 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 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答案 B 解析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r增大,分子势能E p增大;当r=r0时,分子力为零,此时分子势能最小.故选项B正确. 6.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高中数学选修2-2 同步练习 专题1.2 导数的计算(解析版)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2 导数的计算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2cos 2f x x x =+,则函数()f x 的导函数()f 'x = A .2sin 2x - B .sin 2x x - C .sin 2cos2x x x + D .cos22sin 2x x x -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cos 2(cos 2)cos 22sin 2f 'x x x x x x x x ''=+=-,故选D . 2.已知e e ()x f x x -=+的导函数为()f 'x ,则1()f '= A .1e e - B .1e e + C .11e + D .0 【解析】因为1e e (e )e x x f x x x -=+= +,所以()1e e x 'x f =-+,所以1e (1)e f '=-+,故选A . 3.已知函数3()f x x =在点P 处的导数值为3,则P 点的坐标为 A .(2,8)-- B .(1,1)-- C .(2,8)--或(2,8) D .(1,1)--或(1,1) 【答案】D 【解析】由3 ()f x x =可得2()3f x x '=,令233x =,则1x =±,故P 点的坐标为(1,1)--或(1,1).故 选D . 4.下列函数求导运算正确的个数为 ①333l ()og e x x '=;②21()g ln o 2l x x '?= ;③(e e )x x '=;④1( )ln 'x x =;⑤e e e ()x x x x x '=+. A .1 B .2 C .3 D .4

高中物理选修3-3课时作业第七章第1作业第七章第1节31

1.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形成油酸薄膜,我们认为薄膜是由________油酸分子组成的,并把油酸分子简化成________.油膜的________认为是油膜分子的直径d,测出油膜的面积S和体积V,则分子直径d=________. 2.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________m,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________ kg. 3.1 mol 的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___粒子数,这个数量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它的数值通常取N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略计算可取N A=________________,它是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它把摩尔质量、摩尔体积这些宏观物理量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 4.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球形的,就像我们平时的乒乓球有弹性,只不过分子非常非常小 B.所有分子的直径都相同 C.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 D.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只有油膜法一种方法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小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 m 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只包含了化学中的分子,不包括原子和离子 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10 kg 6.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材料科学中纳米技术的应用使材料科学日新月异,在1 nm 的长度上可以排列的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 m)个数最接近于() A.1个B.10个 C.100个D.1 000个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哪些假设是实验的前提() A.该油膜是单分子油膜 B.可以认为油膜的厚度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 C.油酸分子是球形 D.在油膜中油酸分子是紧密排列的,分子间无间隙 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溶液中有纯油酸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形状和尺寸如图1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 cm,试求:

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

目录 第一章静电场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75 2库仑定律76 3电场强度78 4电势能和电势80 5电势差81 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83 7静电现象的应用84 8电容器的电容86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88 第二章恒定电流 1电源和电流90 2电动势90 3欧姆定律91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92 5焦耳定律94 6导体的电阻95 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96 8多用电表的原理98 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98 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99 11简单的逻辑电路101 第三章磁场 1磁现象和磁场103 2磁感应强度104 3几种常见的磁场105 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107 5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109 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11 综合检测 第一章综合检测113 第二章综合检测115 第三章综合检测117 期末综合检测119

物理选修3-1配新课标人教版课时作业 第一章静电场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机的玻璃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这是灰尘的自然堆积 B.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2.导体球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球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球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导体球B的带电荷量为() A.-Q B.Q C.2Q D.4Q 3.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布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如图K1-1-1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金属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图K1-1-1 A.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向A端移动 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B端移动,正电荷向A端移动 二、双项选择题 5.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K1-1-2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图K1-1-2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 6.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了电子和质子 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可能是因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产生的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 7.如图K1-1-3所示,a、b、c、d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d,

人教物理选修31课时分层作业3 电场强度 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三)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关于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B.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 C.若放入正电荷时,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则放入负电荷时,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仍向右 D.电荷所受到的静电力很大,说明该点的电场强度很大 C[电场强度是矢量,在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是相同的,但是方向不同,所以不能说电场强度相同,选项A错误;判 定场强大小的方法是在该处放置一试探电荷,根据E=F q 来比较,与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的正负没有关系,选项B错误;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试探电荷无关,选项C 正确;虽然电场强度的大小可以用E=F q 来计算,但E=F q 并不是电场强度的决定 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一个定值,与所放入的试探电荷及电荷的受力情况无关,选项D错误。] 2.(多选)如图所示是某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分布,A、B、C是 电场中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最小 B.B点的电场强度最小 C.把一个正点电荷分别放在这三点时,其中放在B点时受到的静电力最大D.把一个负点电荷放在A点时,所受的静电力方向和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 AC[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强度小,A正确,B

错误;B点的电场强度最大,由F=qE知,C正确;负电荷受力方向与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反,D错误。] 3.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 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所受的电场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C[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是否放入试探电荷、放入电荷的电性、电荷量的多少均无关,选项A、B错误。电荷量一定时,由F=Eq可知,场强越大,所受的电场力越大,C正确。若试探电荷是正电荷,它的受力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若试探电荷是负电荷,它的受力方向的反方向是该点场强的方向,D 错误。] 4.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 B C D D[电荷做曲线运动,电场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应指向轨迹弯曲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 2.1.1.1 归纳推理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选修2-2 2.1.1 第1课时 归纳推理 一、选择题 1.关于归纳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归纳推理是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B .归纳推理是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C .归纳推理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D .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 [答案] D [解析] 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其结论的正确性不一定.故应选D. 2.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 ) A .A , B 为定点,动点P 满足|PA |+|PB |=2a >|AB |,得P 的轨迹为椭圆 B .由a 1=1,a n =3n -1,求出S 1,S 2,S 3,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S n 的表达式 C .由圆x 2 +y 2 =r 2 的面积πr 2 ,猜出椭圆x 2a 2+y 2 b 2=1的面积S =πab D .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 [答案] B [解析] 由归纳推理的定义知B 是归纳推理,故应选B. 3.数列{a n }:2,5,11,20,x,47,…中的x 等于( ) A .28 B .32 C .33 D .27 [答案] B [解析] 因为5-2=3×1,11-5=6=3×2,20-11=9=3×3,猜测x -20=3×4,47-x =3×5,推知x =32.故应选B. 4.在数列{a n }中,a 1=0,a n +1=2a n +2,则猜想a n 是( ) A .2n -2 -12 B .2n -2 C .2n -1 +1 D .2 n +1 -4 [答案] B [解析] ∵a 1=0=21 -2, ∴a 2=2a 1+2=2=22-2,

a 3=2a 2+2=4+2=6=23-2, a 4=2a 3+2=12+2=14=24-2, …… 猜想a n =2n -2. 故应选B. 5.某人为了观看 年奥运会,从2005年起,每年5月10日到银行存入a 元定期储蓄,若年利率为p 且保持不变,并约定每年到期存款均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到 年将所有的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回,则可取回的钱的总数(元)为( ) A .a (1+p )7 B .a (1+p )8 C.a p [(1+p )7 -(1+p )] D.a p [(1+p )8 -(1+p )] [答案] D [解析] 到2006年5月10日存款及利息为a (1+p ). 到2007年5月10日存款及利息为 a (1+p )(1+p )+a (1+p )=a [(1+p )2+(1+p )] 到2008年5月10日存款及利息为 a [(1+p )2+(1+p )](1+p )+a (1+p ) =a [(1+p )3 +(1+p )2 +(1+p )] …… 所以到 年5月10日存款及利息为 a [(1+p )7+(1+p )6+…+(1+p )] =a (1+p )[1-(1+p )7 ]1-(1+p ) =a p [(1+p )8 -(1+p )]. 故应选D. 6.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 a n (n ≥2),而a 1=1,通过计算a 2,a 3,a 4,猜想a n 等于( ) A.2 (n +1)2 B.2 n (n +1) C.2 2n -1 D. 22n -1

高二物理选修3-1-欧姆定律练习

高二物理选修3-1 欧姆定律练习 1.一电阻两端电压为6V ,其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若在16s 内通过的电量为32C , 则电阻值为__Ω;16s 内有____个自由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 电子在电阻中的移动方向是由__向__,电阻两端的电势是__ 端比__端高。 2.在一个电阻两端加一个12V 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240mA ,那么通过 它的电流是1.8A 时,它两端的电压是_V ,这个电阻的阻值是_Ω。 3.图所示为甲、乙两个导体的I -U 图线,则导体甲的电阻为__Ω,导体 乙的电阻为__Ω。 4.欧姆定律适用 于 ( ) A .金属导电 B .电解液导电 C .气体导电 D .任何物质导电 5 .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由I =R U ,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 .由U =IR ,对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强度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C .由R = I U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D .对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强度的比值保持不变 6.如果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点间电阻一定为零 B .两点间电阻一定极大,两点相当于断开 C .两点间电势一定相等 D .电路中电流一定为零 7.图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由图可知 ( ) A .导体的电阻是25Ω B .导体的电阻是0.04Ω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 D .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 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V 8.将阻值为R 的电阻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两端,则描述其电压U 、电阻R 及流过R 的电流I 之间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 是 ( ) 0 I /A 0.2

人教版物理选修-课时作业:- 单摆

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MN为半径较大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部分,把小球A放在MN的圆心处,再把另一小球B放在MN上离最低点C很近的B处,今使两球同时自由释放,则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有(A) A.A球先到达C点 B.B球先到达C点 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到达C点 解析:由单摆周期公式可求B球到达C点的时间:t1=T 4= 1 4×2π R g =π 2 R g,对A球,据R= 1 2gt 2得t2= 2R g,t1>t2,故A先到达C点,A 正确. 2.将秒摆(周期为2 s)的周期变为1 s,下列措施可行的是(D) A.将摆球的质量减半B.振幅减半 C.摆长减半 D.摆长减为原来的1 4 3.一个单摆,在第一个行星上的周期为T1,在第二个行星上的周期为T2,若这两个行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4∶1,半径之比R1∶R2=2∶1,则周期比:(A) A.T1∶T2=1∶1 B.T1∶T2=4∶1 C.T1∶T2=2∶1 D.T1∶T2=1∶2 解析:由g=GM R2知 g1 g2= M1R22 M2R21=1,而T=2π l g,

故T 1∶T 2=1∶1,所以选项A 正确. 4.一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 4.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此行星上后,此钟分针行走一整圈 所经历的时间实际上是( C ) A.14 h B.12 h C .2 h D .4 h 解析:由题意知重力加速度g ′=1 4g ,根据T =2π l g 可知T ′=2T , C 正确. 5.一绳长为L 的单摆,在平衡位置正上方(L -L ′)的P 处有一个钉子,如图所示,这个摆的周期是( D ) A .T =2πL g B .T =2πL ′g C .T =2π L g +L ′g D .T =π? ?? ?? L g + L ′g 解析:这个摆的周期可由摆长分别为L 和L ′的两个单摆的半个周期相加,D 正确. 二、多选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6.如图所示,三根细线于O 点处打结,A 、B 两端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距为L 的两点上,使AOB 成直角三角形,∠BAO =30°.已知OC 线长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与 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 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 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 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 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 (三)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 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电势与电势差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B A ??-A ?A ?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全册)同步练习全集 (含本书所有课时)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第4章导数及其应用 4.1导数概念 4.1.1问题探索——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 一、基础达标 1.设物体的运动方程s=f(t), 在计算从t到t+d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 其中时间的增量d

() A.d>0 B.d<0 C.d=0 D.d≠0 答案 D 2.一物体运动的方程是s=2t2, 则从2 s到(2+d) s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增量爲 () A.8 B.8+2d C.8d+2d2D.4d+2d2 答案 C 解析Δs=2(2+d)2-2×22=8d+2d2. 3.一物体的运动方程爲s=3+t2, 则在时间段[2,2.1]内相应的平均速度爲 () A.4.11 B.4.01 C.4.0 D.4.1 答案 D 解析v=3+2.12-3-22 0.1=4.1. 4.一木块沿某一斜面自由下滑, 测得下滑的水平距离s与时间t之间的方程爲 s=1 8t 2, 则t=2时, 此木块水平方向的瞬时速度爲 () A.2 B.1 C.1 2 D. 1 4 答案 C 解析Δs Δt= 1 8(2+Δt) 2- 1 8×2 2 Δt= 1 2+ 1 8Δt→ 1 2(Δt→0). 5.质点运动规律s=2t2+1, 则从t=1到t=1+d时间段内运动距离对时间的变化率爲________. 答案4+2d 解析v=2(1+d)2+1-2×12-1 1+d-1 =4+2d. 6.已知某个物体走过的路程s(单位: m)是时间t(单位: s)的函数: s=-t2+1. (1)t=2到t=2.1;

(2)t =2到t =2.01; (3)t =2到t =2.001. 则三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分别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估计该物体在t =2时的瞬时速度爲________. 答案 -4.1 m/s -4.01 m/s -4.001 m/s -4 m/s 7.某汽车的紧急刹车装置在遇到特别情况时, 需在2 s 内完成刹车, 其位移 (单位: m)关于时间(单位: s)的函数爲: s (t )=-3t 3+t 2+20, 求: (1)开始刹车后1 s 内的平均速度; (2)刹车1 s 到2 s 之间的平均速度; (3)刹车1 s 时的瞬时速度. 解 (1)刹车后1 s 内平均速度 v 1=s (1)-s (0)1-0=(-3×13+12+20)-201 =-2(m/s). (2)刹车后1 s 到2 s 内的平均速度爲: v 2=s (2)-s (1) 2-1 =(-3×23+22+20)-(-3×13+12+20)1 =-18(m/s). (3)从t =1 s 到t =(1+d )s 内平均速度爲: v 3=s (1+d )-s (1)d =-3(1+d )3+(1+d )2+20-(-3×13+12+20)d =-7d -8d 2-3d 3 d =-7-8d -3d 2 →-7(m/s)(d →0) 即t =1 s 时的瞬时速度爲-7 m/s. 二、能力提升 8.质点M 的运动方程爲s =2t 2-2, 则在时间段[2,2+Δt ]内的平均速度爲

高中物理选修3-1欧姆定律教案

2.3、欧姆定律(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2、要求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应适当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分析的正确思路如通过 探索性实验去认识物理量之问的制约关系,用图象和图表的方法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以及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重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及其适应条件 三、难点:对电阻的定义的理解,对I-U图象的理解 四、教具: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阻、导线、电池组、小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电动势概念,电源的三个重要参数 (二)新课讲解-----第三节、欧姆定律 问题:电流强度与电压究竟有什么关系?这可利用实验来研究。 1、欧姆定律 演示:如图,方法按P46演示方案进行 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 流表读数。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R 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把所得数据描绘在U-I直角坐标系中,确定U和I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这些点所在的图线包不包括原点?包括,因为当U=0时,I=0。这 些点所在图线是一条什么图线?过原点的斜直线。即同一金属导体的U-I图象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把R换成与之不同的R,重复前面步骤,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斜直线。 结论:同一导体,不管电流、电压怎么样变化,电压跟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比值的物理意义就是导体的电阻。引出-------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第二章 恒定电流 2.1电源和电流 word版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第二章恒定电流电源和电流 一、选择题 1.关于电源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不断地搬运到正极,从而使两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B.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正极不断地搬运到负极,从而使两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C.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电源实质上也是一个用电器,也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无电流的原因是其内部的自由电荷停止了运动 B.同一个金属导体接在不同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往往不同,电流大说明那时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大 C.由于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比电荷定向移动速率大得多,故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形成的电流也就大得多 D.电流的传导速率就是导体内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 3.(多选)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源供电的外部电路中,电流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 B.电源内部,电流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 C.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 D.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从负极板流出,流入正极板 4.电解池的主要应用是工业制纯度高的金属,它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如图所示,某电解池接入电路后,在t时间内有n1个一价正离子和n2个二价负离子通过溶液内截面S,设e为元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A指向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B指向A B.当n1=2n2时,电流大小为零 C.电流I=(n1+n2)e t D.电流I=(n1+2n2)e t

5.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个数是() A.IΔl eS √m 2eU B.IΔl e √m 2eU C.I eS √m 2eU D.ISΔl e √m 2eU 6.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是S,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自由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为v0,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I,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0 B.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I neS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真空中的光速c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I ne 7.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通过电流为I。已经知道铜的密度为ρ,铜的摩尔质量为M,电子电荷量为e,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设每个铜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A.MI ρN A Se B.MIN A ρSe C.IN A MρSe D.IN A Se Mρ 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长为240 m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为10 mA时,若电子的速率为光速的十分之一,则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 A.5×1011个 B.5×1019个 C.1.0×1013个 D.1.0×103个 9.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时间内沿相反方向通过溶液内某横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为e,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n1=n2时电流大小为零

1.3电场强度-选能力课时针对练习—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3电场强度选能力课时针对练习 1.在电场中的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其电荷量为q ,受到的电场力为F ,则该点的 电场强度为E =F 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移去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0 B .若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变为4q ,则该点的场强变为4E C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 D .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 ,则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方向均不变 2.下列各电场中,A 、B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3(多选)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硬橡胶圆环上带有均匀分布的负电荷,总电荷量为Q ,若在圆环上切去一小段l (l 远小于R ),则圆心O 处的电场( ) A .方向从O 指向A B B .方向从AB 指向O C .场强大小为klQ R2 D .场强大小为klQ 2πR3 4.直角坐标系xOy 中,M 、N 两点位于x 轴上,G 、H 两点坐标如图.M 、N 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置于O 点时,G 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 量用k 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 点,则H 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3kQ 4a2 ,沿y 轴正向 B.3kQ 4a2 ,沿y 轴负向

C.5kQ 4a2 ,沿y轴正向 D.5kQ 4a2 ,沿y轴负向 5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选项中的( ) 6.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飞过,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除受电场力外,所受的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 B.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 C.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 D.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 7.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8.[多选]如图甲所示,真空中Ox坐标轴上的某点有一个点电荷Q,坐标轴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 m和0.7 m。在A点放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B点放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静电力的方向都跟x轴正方向相同,静电力的大小F跟试探电荷电荷量q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直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 1.1.2 导数的概念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选修2-2 1.1 第2课时 导数的概念 一、选择题 1.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是( ) A .在该点的函数值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的比 B .一个函数 C .一个常数,不是变数 D .函数在这一点到它附近一点之间的平均变化率 [答案] C [解析] 由定义,f ′(x 0)是当Δx 无限趋近于0时,Δy Δx 无限趋近的常数,故应选C. 2.如果质点A 按照规律s =3t 2运动,则在t 0=3时的瞬时速度为( ) A .6 B .18 C .54 D .81 [答案] B [解析] ∵s (t )=3t 2,t 0=3, ∴Δs =s (t 0+Δt )-s (t 0)=3(3+Δt )2-3·32 =18Δt +3(Δt )2∴Δs Δt =18+3Δt . 当Δt →0时,Δs Δt →18,故应选B. 3.y =x 2在x =1处的导数为( ) A .2x B .2 C .2+Δx D .1 [答案] B [解析] ∵f (x )=x 2,x =1, ∴Δy =f (1+Δx )2-f (1)=(1+Δx )2-1=2·Δx +(Δx )2 ∴Δy Δx =2+Δx 当Δx →0时,Δy Δx →2 ∴f ′(1)=2,故应选B. 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若它所经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 (t )=4t 2 -3(s (t )的单位:m ,t 的单位:s),则t =5时的瞬时速度为( ) A .37 B .38 C .39 D .40

[答案] D [解析] ∵Δs Δt =4(5+Δt )2-3-4×52 +3 Δt =40+4Δt , ∴s ′(5)=li m Δt →0 Δs Δt =li m Δt →0 (40+4Δt )=40.故应选D. 5.已知函数y =f (x ),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Δy =f (x 0+Δx )-f (x 0)叫做函数值的增量 B.Δy Δx =f (x 0+Δ x )-f (x 0) Δx 叫做函数在x 0到x 0+Δx 之间的平均变化率 C .f (x )在x 0处的导数记为y ′ D .f (x )在x 0处的导数记为f ′(x 0) [答案] C [解析] 由导数的定义可知C 错误.故应选C. 6.函数f (x )在x =x 0处的导数可表示为y ′|x =x 0,即( ) A .f ′(x 0)=f (x 0+Δx )-f (x 0) B .f ′(x 0)=li m Δx →0[f (x 0+Δx )-f (x 0)] C .f ′(x 0)=f ( x 0+Δx )-f (x 0) Δx D .f ′(x 0)=li m Δx →0 f (x 0+Δx )-f (x 0) Δx [答案] D [解析] 由导数的定义知D 正确.故应选D. 7.函数y =ax 2+bx +c (a ≠0,a ,b ,c 为常数)在x =2时的瞬时变化率等于( ) A .4a B .2a +b C .b D .4a +b [答案] D [解析] ∵Δy Δx =a (2+Δx )2 +b (2+Δx )+c -4a -2b -c Δx =4a +b +a Δx , ∴y ′|x =2=li m Δx →0 Δy Δx =li m Δx →0 (4a +b +a ·Δx )=4a +b .故应选D. 8.如果一个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处处为0,则这个函数的图象是( ) A .圆 B .抛物线 C .椭圆 D .直线 [答案] D [解析] 当f (x )=b 时,f ′(x )=0,所以f (x )的图象为一条直线,故应选D. 9.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是s =3t -t 2,则物体的初速度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