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规划设计说明

中学规划设计说明

一、中学规划设计内容

1、内容

中学课室设计:课室应满足课堂教学、个性行政管理、少数社会活动和不同学科实验室等多种功能的要求,需符合学校学生特点和用户习惯,合理安排教室内的动线,并要考虑节能减排等要求,满足学校教学管理及社会安全需求。

2、功能

教室功能要求:室内灯光要足够明亮,卫生情况要干净整洁,排风设施及通风要合理,充足的座位容金,安全的设施防护,以及实用的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系统等。

3、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要求:地面平整、坚实,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外墙要有良好的外观,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屋顶要有良好的防水、抗渗能力,符合国家抗震规定;室内结构要合理设置,应根据实际功能需求进行细分;管线布置要得当,满足正常运行要求。

4、装修材料

装修材料要求:采用环保耐用的装修材料,室内装修要使用环保无毒的材料;室内地面砖要采用耐摩、耐温、耐磨、耐水的办公地板;室内灯具采用节能环保的LED灯,使用不锈钢等耐腐蚀的金属制品。

二、中学规划设计原则

1、安全稳定原则

要满足学校安全需求,在设计中,要考虑室内环境安全因素。

上海市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方案说明

上海市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方案说明 一、背景介绍 上海市新奉贤中学是一所知名的高中学校,位于上海市奉贤区。该学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新奉贤中学计划进行规划和建筑方案的更新,并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二、目标和原则 1.提供先进的教育设施: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教育设施,使学生能够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发展他们的潜力。 2.保留历史特色:尽管进行更新和扩建,新奉贤中学仍将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特色,以尊重学校的过去,并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一个温馨的校园环境。 3.符合可持续性原则: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方案将采用可持续性的原则,包括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等,以确保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建筑方案的主要内容 1.教学楼:将建议建设新的教学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该教学楼将配备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2.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资源中心,将被重新设计和扩建。新的图书馆将提供更多的阅览空间、数字资源和独立学习区域,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3.运动场:学校规划建设新的运动场,包括足球场、篮球场和田径场等。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4.学生宿舍: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宿舍也需要适当的扩建。新 的学生宿舍将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必要的生活设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5.行政办公区:学校的行政办公区将得到改善和扩建,以提供更好的 工作环境和办公设施。 6.校园绿化:学校将注重校园绿化工作,包括种植草坪、树木和花卉等,以提供一个美丽宜人的环境,增强师生的生活质量。 四、预期效果 1.提高教学水平:新的教育设施将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促进 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2.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将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 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秀的教育设施和完善的校园配套将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4.增强师生凝聚力:优化的校园环境将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 五、建设方案的实施 1.集思广益:学校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师生代表参与规划和建设计划 的讨论,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专业意见。

宁波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1.1 项目名称:宁波中学 1.2 项目性质:本项目是宁波高等教育园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园区内拟建本科大学三所,大专两所,中专一所,全日制重点高中一所 本项目是整个园区内一所中学,新校区的规划是依据宁波市政府“科教兴市”的战略思想以“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全面规划、分片实施”全新思路的办学道路指导下进行的。它是高等教育园区中的第一年进行规划设计的校园,园区的规划要达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有利服务、便于管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目标,作为园区内的一所学校,具规划的质量及对整体园区的控制执行将对园内的环境有着先导性的影响。 2、主要设计依据 2.1主要批文 。 2.1.2 用地红线图:宁波市(鄞县)高等教育园区总体规则设计文件及用地红线图2.2 甲方要求 2.2.1 设计任务书 2.3 有关规范 2.3.1 国家、浙江省、宁波市有关现行规范、规定 2.4 气象、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2.4.1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 基地主要为农田和农民住宅,有若干小河溪纵横分布,地势平坦。(更详尽资料待初样结果) 2.4.2 本工程所在地地震烈度6度。 2.4.3 基本风压为0.50KN/m2,雪压0.25KN/m2 2.4.4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历年最高气温摄氏38.8度,全年风向为东南,平均风速2.9m/s,年降雨量1444.3mm,最大雨量235.09mm,宁波市历年最高洪水位(黄海高程)为 3.08。 2.5 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 2.5.1 根据鄞县中心区和高等教育园区总体规划,基地周围燃气、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设施主要考虑考虑从鄞县大道接至学校用地红线边,(待补充提资料后,确定接入基地的方法及位置)。 2.5.2 根据园区整体现划,进入园区的主要入口为园区林荫主干道路 3、设计的规模和范围 3.1 规模 总用地面积158000平方米(不含共公绿地);1 总建筑面积53470平方米; 3.2 范围

中学建筑方案说明

中学建筑方案说明 中学建筑方案说明 一、引言 中学建筑方案是为了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具有时代气息的学习环境。本方案旨在对中学建筑进行规划和设计,以便实现这一目标。 二、设计原则 1.充分利用空间:在中学建筑方案中,我们会充分利用每一寸 空间,确保每个功能区均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2.注重功能性:我们将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等功能区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 3.强调安全性:中学建筑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安全是首要考 虑的因素。我们将设计出安全通道、防火设施等,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4.考虑可持续性:本方案将考虑可持续性设计的原则,包括利 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的设计,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建筑布局 中学建筑将根据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及办公楼组成。教学楼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布局,每个班级拥有自己的教室、办公室和实验室。图书馆和办公楼将作为中心区域布局,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使用。

四、教室设计 1.教室布局:教室将采取坐席式布局,每个学生有足够的空间 进行学习。教室内将设有电子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室设施:教室将配备液晶显示屏、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同时,教室内将设置空调和自然通风设施,以确保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五、实验室设计 实验室将根据各个学科的需求进行设计。实验室内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仪器,以满足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需求。 六、图书馆设计 图书馆将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阅览区、借阅区和自习区。图书馆将配备现代化的图书馆设备和大量丰富的图书资料,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七、办公室设计 办公室将设置在校园中心区域,以方便教职员工的工作和交流。办公室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软件,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八、校园环境设计 本方案将注重校园环境的设计,包括景观绿化、庭院设计等。校园内将设有休闲设施,以提供学生休憩和活动的场所。 九、安全措施设计 中学建筑方案将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设施、安全通

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当地学生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我们计划在市建设一所新的中学。该中学将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教学团队,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设计理念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我们将注重以下几点: 1、空间利用:我们将合理规划校园空间,确保学生能够在便捷的路 径下到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 2、环保节能:我们将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和材料,降低能源消耗,提 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3、文化传承:我们将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传承学校的文化特色, 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4、科技创新:我们将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实验室,鼓励学生探

索科技领域,培养创新精神。 三、设计方案 1、校园布局:我们将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教学区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澡堂等设施;运动区包括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 2、建筑风格:我们将采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简洁明快的设计为主,同时融入当地传统元素,彰显学校的个性与特色。 3、景观设计:我们将注重校园绿化,种植本地植物,营造宜人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们将在校园内设置水景、雕塑等景观元素,提升校园的艺术氛围。 4、安全设计:我们将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我们还将设置安全监控系统,保障校园的安全与秩序。 5、建筑材料:我们将选择环保、耐用的建筑材料,如绿色建筑涂料、节能窗户等,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寿命。 6、室内设计:我们将注重室内空间的利用和采光,为学生提供明亮、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说明 ___教学楼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条件: ___位于XX市XX区XX路,学校较为宽敞,教学楼位 于学校中心线上。 2.现状条件: 基地现状较为平整,可利用空间较大。 3.规划条件: XX一中地块内建设教学楼,学校总用地面积为.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0平方米,设计总投资额为35万元,总投资额为2000万元。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 5.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 1.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 2.合理原则: 该教学楼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原则上,形成单体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 3.以人为本原则:

合理的组织整个教学楼的人流关系,教师和学生入口的相对独立,体现人性化。 四、规划指导思想 1.本教学楼的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建筑、路网结构及 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教学楼的人性化设计,突出建筑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教学楼。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当地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1.规划结构: 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形成教学楼前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两中心一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教学楼处在学校的最中心位置。

靖江中学新校区规划设计说明

靖江高级中学新校区规划设计 说明书 一、概述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作为泰州市第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在江苏普教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继92年通过省重点中学复查验收后,先后进入省立重点中学、国家示范高中,省模范学校的行列,一直是省级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 由于历史原因,省靖江中学目前用地仅不足40亩,而且校园被商业街一分为二,学校至今尚无一个独立的田径场。学校建筑密度较大且比较零乱,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现校舍结构简易且标准偏低。校园周围也没有可供发展的空间。为了能适应靖江市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一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中学拟定易地新建校园。 根据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新校区位于靖江开发区内,位于南京路与扬州路交叉口的东北侧,总用地约13公顷,用地比较完整。 新校址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条件良好,交通方便,环境设施与公共设施易于完善,因九圩洪即将封闭,所以周边无污染源。校区远离工厂区,近域内无集贸市场以及其他不利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场所。其周边环境对办学十分有利。 在用地范围内,场地平整,在南边和西边各有一路高压输电线,但不影响建筑物布置。需拆迁47户农户,但拆迁与建设可同步进行。新校区建设规模为高中十六轨,共设四十八班,学生总数为2880名,规划用地13.39公顷,其工程投资总额约为1.2亿元。 二、规划依据 1、教育部《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标准》。 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3、《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实施方案》。 4、《江苏省普通高中基本实现现代化校舍建设标准》(试行)。 5、《江苏省普通中学基本实现现代化装备条件建设标准》(试行)。 6、《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建设银行靖江市支行) 8、靖江市中学新校区规划方案设计要注。 9、靖江中学新校区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招标书。 三、规划设计基本构思 1、学校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合理,交通流线便捷,为师生提供最大的方便,教学、运动、生活三大功能分区相对独立,同时注重各分区的有机结合,使校园空间有明确的序列感和关联性,形成一个分合有序、自然融合的整体形象。 2、建筑造型新颖而不失庄重,色彩不落俗套,体现出现代化气息。以富有艺术活力的建筑群体设计来体现校园建筑的文化氛围和青春朝气。 3、空间形式多样化,广场、庭院、绿地、连廊等多种空间可形成若干师生交流的场所。努力创造富有时代感和人情味的校园环境,以满足21世纪教学中多层次的要求。 4、校园绿化率约40-50%。校园内建筑小品、花卉树木、喷泉、浮雕、画

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本文旨在介绍一项针对中学教育的方案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该方案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期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方案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方案设计 1、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本方案将引入更多与生活相关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增加更多的课外读物和在线课程,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2、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本方案将推行“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讨论和课后反思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此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手段,如在线问答、小组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3、评估体系改革 评估体系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贡献度和课外拓展阅读等。这种综合评估方法将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激励学生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预期效果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4、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总结 本方案从实际出发,针对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通过实施本方案,相信能够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

也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是最终成果的前身,相当于一幅图的草图,一般做设计的在没有最终定稿之前的设计都统称为初步设计。下面是案设计说明,请参考! 中学方案设计说明项目名称:宁波中学 项目性质:本项目是宁波高等教育园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园区内拟建本科大学三所,大专两所,中专一所,全日制重点高中一所本项目是整个园区内一所中学,新校区的规划是依据宁波市政府“科教兴市”的战略思想以“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全面规划、分片实施”全新思路的办学道路指导下进行的。它是高等教育园区中的第一年进行规划设计的校园,园区的规划要达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有利服务、便于管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目标,作为园区内的一所学校,具规划的质量及对整体园区的控制执行将对园内的环境有着先导性的影响。 主要批文 用地红线图:宁波市 本工程所在地地震烈度6度。 基本风压为/m2,雪压/m2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历年最高气温摄氏度,全年风向为东南,平均风速/s,年降雨量,

最大雨量,宁波市历年最高洪水位为。 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 根据鄞县中心区和高等教育园区总体规划,基地周围燃气、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设施主要考虑考虑从鄞县大道接至学校用地红线边,(待补充提资料后,确定接入基地的方法及位置)。 根据园区整体现划,进入园区的主要入口为园区林荫主干道路 规模 总用地面积1580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53470平方米; 范围 总平面含建筑总平面布置、道路、广场绿化、水面设计,室外体育设施的规划设计,行政办公楼、图书馆、综合教学楼、宿舍食堂、风雨操场,校大门及其他附属用房。 交流空间对于特殊的设计意义,学生生活最大的知识渴求除了在教室外,更多地在于与他人的交流,基于此,教学区整体布局利用外廊和天桥把教室连接起来,在结点处放大,附之于特定的交流空间。 行列式布局,保证所有教室都朝南,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局部东西风的房子,作为洗手间和部分教师休息室。同时也加强了院落的围合性。

xx中学校园整体规划设计说明

xx中学校园整体规划设计说明 一、规划指导思想 1.充分考虑跨世纪、新型高中的全面素质教育和现代化开放教育的需求,力图塑造一个功能分区清晰、合理、经济可行、环境优美的高品位新校园。 2.总体布局力求满足各功能分区的使用要求,处理好各功能分区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使用功能、育人功能、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实现各功能分区间整体美、 自然美、功能美的和谐统一。 3.建筑分割新颖、和谐,具有现代气息和校园建筑的特征。 4.因地制宜、顺应地形、尊重自然,充分注意校园和自然和谐以及新老校区的自然结合,使校园有机地融入城市环境中,为城市景观环境增添光彩。 二、规划原则 1.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相互之间联系方便。 2.“动”、“静”分区明确,减少外界和内部的干扰。 3.集中不知体育场地,便于统一管理。 4.突出科技兴校和以教育为中心地整体形象,塑造统一和谐地校园空间环境。 5.建筑物场地布置的方位和县城总体规划的道路相协调,使之和县城有机地融入为整体。 三、功能区分 校园西侧为教学区,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图书馆、1-6号教学楼共七幢建筑。西主干道之间,为整个校园中心地带,是科技试验活动和行政办公区,其中心轴线垂直于县城主干道,中心线贯穿校南大门、中心广场、科技楼、行政楼、试验楼。校园东侧为运动区,由体育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单双杠池、联合器械场地、支撑跳跃场地、120米直道组成。北部为生活区,由学生公寓、学生餐厅、锅炉房、浴室等组成。在新校区南侧和新老校区地结合部分分别设置两块绿化休闲去。其幽静地环境既是学生休憩、读书地好地方,也可作为远期发展地预留用地。 四、道路交通 1.出入口,沿县城泗洲大街建设两个主入口,西侧为校园主入口,东侧为体育馆 出入 口,便于不同性质地人流疏散。 2.道路系统

重庆建新中学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太平村,为了完善该地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该区域的城市形象,解决该片区居民的就学问题,决定迁建重庆市建新初级中学。本着发展城市教育硬件设施、扩大办学规模,节约资源的思想,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学校。计划班额80个。地块总用地面积为39567.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共有69444.77平方米。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规划图及地形图; 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3.《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4.《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国家及重庆市相关现行规范及规定。 三、基地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太平村,四周均为城市规划道路,交通方便,但目前周边道路均未建设。用地内地形较复杂,但起伏高差不大。 四、规划设计思想原则 1、阳光·成长·校园 阳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对中学生就更为重要了。我们这里的“阳光”,一方面指太阳本身,教室应该充满阳光;另一方面指人的思想和心情,应该给中学生营造欢快和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设计时让所有普通教室全部向南,几幢教学楼之间间距较大,保证教室获得充分的光照时间,建筑色彩上注意用活泼的颜色,反映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2、因地制宜 尊重地形、依山就势是本设计的一个立足点。基地西南角低,东北角高。设计根据地形,使整个场地自然分为两个台地,由高到低分别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和300米跑道的运动区。 3、亲近自然、交融共享 当今社会强调自然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作为供中学生使用的中学校尤其应该重视。设计时,注意室内外空间的融合与穿插,通过大量的地面绿化、空中花园平台以及屋顶绿化活动平台地设计,强调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 4、活泼明朗、空间多变 建筑形象能反映出建筑性格,正如商业建筑需要繁华热闹,政府建筑应沉着冷静等一样,中同时也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坡屋面的运用,朴实建筑色调,变化的建筑空间,极力极力营造一种外观简洁、活泼明朗、有时代感同时又有文化沧桑感的建筑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学生自立、自强、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 五、总平面设计 1.布局整体,分区明确 通过向内道路、水体的设置,非常自然,明确的把学校分成了功能独立,动静明确的四个区域。(一)教学区(二)生活服务区(三)运

贵州某中学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

贵州某中学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项目概述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为是松桃苗族自治县(东经108°35′42″—109°23′30″,北纬27°49′40″—28°30′20″)北部新城新规划的一所初级中学,占地面积约110亩,学生规模为2400人。本项目地形复杂,平均海拔403米,最大高差为35米。北面和南面为规划道路控制红线14米宽的城市支路,东面为规划道路控制红线24米的城市干道.南面道路连接西南面的湿地公园入口。整体交通便利,学生出行方便. 2、现状分析 1)学校用地范围是根据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提供的地形图和划定的用地 范围进行设计. 2)项目地形复杂,高差变化大,用地最大高差为35米,中间地势最高,西北角为峭壁,其余三面也存在较大坡度。场地内有一组高压电线穿过,位于地块西南角.根据国家中小学设计规范第4.1.8条规定:(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因此,作为学校校园用地,该组高压电线必须迁移。 3、设计依据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建规字333号文发布) 2)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平面图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4)《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准【2002】102号 5)其它相关规范

第二章规划设计 1、设计理念 聚散有致、层次分明、校园清新、励志向上 2、设计原则 1)尊重环境的原则.该设计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周边环境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与北部新城景观和谐,同时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优美舒适空间. 2)塑造简约现代的建筑形体,建筑设计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建筑形式在严谨中不乏轻松活泼,从而满足中学建筑的精神追求。 3)校区规划紧密结合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东面地形低洼需填土改造,不宜修建建筑,规划为运动区。南面自然环境优越规划为生活区,中部核心区域则规划校园主体建筑. 4)以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合理布局校园内各栋建筑,适当考虑发展需要,使之规划设计成为:各功能分区明确、动静有别、聚散有致、联系方便、满足使用要求、环境优美、凸显校园文化、层次分明、适应发展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2、设计构思 1)根据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功能布局和道路设计,校园主入口设置于正北面,以大门主入口为场地主轴线,把学校的主体建筑设置于场地中心位置,教学区则沿主轴线布置在南面,充分利用地形,合理设计标高,全面发挥每块场地的功能。 2)场地西南面为湿地公园规划用地,且交通车辆相对较少,结合场地地形情况,把生活服务区布置在西面。这样可以减少周边环境对校园生活及学习的影响。充分利用地形,制造一个安静,视野开阔的学习生活环境. 3)场地地形复杂,设计紧密结合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节约建设成本。 3、总平面设计 该项目充分结合基地现有地形条件,整体规划呈现”一核”、"两区”、”三轴”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从大门主入口连接教学区,以操场和教学楼形成场地区域核心 两区:以教学区域为核心组成两边对称分布的生活区和运动区 三轴:从大门主入口连接到教学区作为主轴线,两侧辅以相对对称的次要轴线。 以校园主入口作为场地主轴线,规划校园的主体建筑,突出校园重点,主次分明.营造舒适,开阔的文化环境。主入口处设计一个长84米,进深27的校前弧形广场。可以满足家长接送学生时产生交通问题.并且把校园的主要停车场地规划在校前广场,减少校内车辆穿行,直接减少车辆对校内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进入校园设计一个大型操场连通教学区.操场作为学生出操休憩,活

中小学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篇概述 一、项目概况 1、基地位置 项目地块位于,总用地面积平方米(约亩),其中规划建设用地平方米(约亩),代征防护绿地及规划道路用地面积47平方米。 2、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其中初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0班、40人/班;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6班、平均35人/班;小学办学规模为84班、30人/班;幼儿园办学规模为15班、20人/班;合计班级数165班,在校生人数5280人。 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一栋三层幼儿园综合楼;两栋教学楼,分别为五层和六层;两栋行政综合楼,分别为四层和五层;两栋学生宿舍,各六层;两栋学生食堂,各三层;一栋教职工宿舍十四层;一栋礼堂二层;一栋体育馆二层。总建筑面积75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3、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三、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 在这里我们采用三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步行广场、集中式运动区、开放式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一、功能分区 学校布局按照“分区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分别以小学部、中学部、幼儿园和教工宿舍作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管理分区,体育馆、礼堂(多功能教室)等设为共享区域。 小学部 设置于地块的西侧,由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和综合办公区组成。组团以运动区为中心,教学区、生活区采用首层架空,建筑之间通过开放式连廊连接,使各建筑及连廊形成围合空间,供师生在课间活动使用。主入口设置于南侧次要规划路上,位于小学部组团的中间部位,紧挨运动区,人行及景观视野开阔。 中学部 紧邻小学部,位于小学部东侧。以教学区为起点自南向北布置综合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各功能组块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稳重而又不完全对称,围合而又相互渗透的空间特色。主入口与小学部设于同一侧规划路上,入口连接着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视野开阔。 幼儿部 位于地块中学部生活区与运动区之间,独立地块。出入口位于地块西侧规划路,幼儿园生活用房及室外活动场地均位于独立地块南侧,采光通风充足。 教职工宿舍 位于地块西北角,设置独立出入口,地面停车,地下车库范围及出入口设置于其附近,方便满足教职工车行出行要求,且不影响地块内教学人行方向。 体育馆、礼堂 位于地块东南角,定义为小学部、中学部共享区域。体育馆、礼堂这种大公共空间,人流相对活跃冗杂,放置于地块相对独立的一侧,又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与小学部和高中部快捷的联系起来。位于地块规划路转角处,在造型和体量上为整个项目形成良好、活跃的展示面。 二、规划结构及交通组织 在校园空间设计中,设置一直两竖三条主要景观轴线。 小学部和中学部各以一条以学校入口广场为起点贯穿南北的“主轴线”联系起教学区和生活区,以外环一条车行道联系起主入口和次入口。 一条形成校园空间骨架的横向景观步行轴,将几个区域的核心空间加以贯穿。次轴线空间尺度适宜,建筑界面变化丰富收放有致。其间以精心设计的人工园林为主,通过多处花池、雕塑、地面铺装的处理,为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创造出活跃、宜人的环境氛围。 步行人流通过校园两条竖向景观主轴线而进入由教学楼围和的广场空间,自由到达所去的教学楼。小学部与中学部之间又通过横向景观轴相互联系。车行则沿外环路可以到达校园各个建筑单体,满足消防设计。这样实现人、车分流,学生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中。 不规则屋面的连廊增添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场地的围合感。他们共同围合成教学广场区。 三、环境设计 校园的环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考虑到他的生态环境。 在绿化设计中使点、线、面状的绿地相互结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校园绿化系统。 教学区的大片绿化,校前区的中心广场,生活区的生活广场构成校园的“绿荫精华”。浪漫的构图,无形中产生一种张力,凝聚成校园空间中独有的形式美感与场所精神,也成为城市共享的绿色资源。 与空间相融的点,象触角般渗透到各分区的结点绿化,如花坛、教学楼间的庭院绿化、雕塑、小品、水榭、校门构筑物等,从整体到局部的一系列丰富的景观环境。 四、空间设计 设计中注重人经过建筑时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效果,在空间中流动,自由的欣赏建筑的方式。 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 “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使校园建筑既有空间形态上的围合感,又形成有丰富层次的室外空间。 庭院空间:教学楼间25-30米的庭院绿化是学生课间活动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底层架空使庭院间的绿化相互渗透,视线上有通透感。 广场空间:教学区前的广场结合绿化和硬质铺地,乔木行成半围合的广场空间,供集会,露天演出时使用。 连廊灰空间:教学区,生活区的连廊是一种维系动感的要素,将整体串联起来,充满了无限的空间可能性。 第三篇建筑设计说明 一、小学教学楼 1、平面布局 (1)、首层架空,靠北面首层局部设置小学部运动区的更衣室、淋浴间、管理用房。 (2)、二~四层平面 二~四层平面南北向主要布置普通教室,东侧东西向空间布置教师办公室、厕所及专用教室。 (3)、五层平面 五层平面布置一些专用教室及教室办公用房。 2、剖面设计 一层较室外标高高,每层层高。

中学设计说明

xx县xx中学教学办公楼方案设计 xx县位于xx省最北部,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xx一贯重视教育事业,在xx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之际,xx中学成为重要的建设项目。学校用地位于xx三路以北,xx四路以南,新城二路以东,东侧为幼儿园建设预用地。基地现状形状规整,交通发达,具有充分的发展条件。在规划中,从整体出发构思学校布局,同时从具体的功能使用要求出发塑造独具个性的特色校园。 1、坚持以生态、交流、共享、人文为核心的规划理念 学生不仅仅在课堂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成长。校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校园的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校园的物质环境应能满足一个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性的使用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弹性,满足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需求。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精神气质,体现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宗旨。学校类型、地域、历史和规模等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校园文化。校园的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物质环境的规划是培育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校园文化的开端。在此次的校园规划中,我们坚持以生态、共享、交流、人文为核心的规划理念,城市寻求以规划语言来构件特色校园。 1.1坚持生态性校园的概念 生态性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和对地域特征要素的挖掘。在规划中表现为力求使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的绿树环绕的校园环境。 1.2创造交流与共享的现代校园 交流与共享是当前学校的两大特点。 校园是交流的场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同的思想在此碰撞生发。规划应为交流提供适宜的交往空间,并以此促进各种活的交融和人际交流。 共享一方面是指在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的共享,可以是校园和城市之间、校园之间、校园内部不同构成之间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是指为交流提供的一系列的交往空间‘ 1.3塑造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的现代校园 现代教育倡导人文素质的教育,校园环境应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主要是通过校园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基于校园性质出发的建筑特色来表达。 xx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重要的区域,具有深厚的黄河文化传统。因此,作为重要的文化建筑,学校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xx的地方文化特色。 2、现状用地概况 平整的学校用地接近长方形,面积165385.23平方米。位于xx三路以北,xx四路以南,新城二路以东,东侧为幼儿园建设预用地。 3、学校建设规模和要求

上海市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方案说明

上海市新奉贤中学规划建筑方案说明 第一篇概述 一、项目概况 1、基地位置 奉贤中学校址位于奉贤区光明镇庙泾村即南奉公路北侧,金海公路东侧,浦南运河南侧的规划范围内,基地面积250亩,其中50亩作为发展用地。 2、工程内容及规模 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三栋教学楼,各五层;一栋行政办公楼,三层;一栋实验楼,五层;报告厅一个,一层;图书科技楼一栋,五层;女生宿舍二栋,各五层;男生宿舍二栋,各六层;教工宿舍四层,专家楼三层,合为一栋;食堂一个;体育馆一栋;游泳馆一栋(二期)。总建筑面积56427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沪计社(2002)048号,《关于“新 奉贤中学”(暂名)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 3、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及规划法规。 三、经济技术指标 总占地面积:19.98ha 建筑占地面积:2.05ha 绿化面积:13.15ha 道路广场面积:4.78ha 容积率:0.28 绿化率60% 一期总建筑面积:61151平方米 教学区建筑面积:30770平方米,其中 图书科技楼:8376平方米实验楼:4495平方米 教学楼:12426平方米行政楼:1203平方米 报告厅:1584平方米 连廊:2686平方米 生活区建筑面积:25163平方米 学生宿舍:17540平方米教工宿舍:2320平方米 专家楼:516平方米食堂餐厅:4787平方米 体育区建筑面积:5218平方米 体育馆:4499平方米看台:719平方米 游泳馆(二期)建筑面积:4050平方米 篮球场4个;排球场4 个;400米跑道一组。 其他: 学生自行车位:1120个教师自行车位210个汽车库:6个(2个大客车位) 第二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 在这里我们采用三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河道、圆形广场、弧形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一、功能分区 以原有水系作为规划结构的骨架,将基地河流以西区域近金海公路作为体育运动区。一方面可隔离金海公路对校园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同时也为区体育馆的对外开放提供便捷的对外出入口,而不影响到校园的内部。 基地东北区域设为生活区,靠近运河而远离城市干道,为生活区创造安静、优美的环境提供了条件。同时隔水相望便是教学区,联系方便。生活区分设四幢学生宿舍楼、一幢教公宿舍及专家楼、一个学生食堂和教工餐厅及浴室。 基地东南区域为教学区,靠近主入口,与南奉公路有绿化带相隔。 三个主要区域彼此间联系便捷而又有所隔离。食堂位于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使其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又不使其配套设施造成对校园整

004富阳市场口中学-说明建筑方案设计新

场口中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关于富阳市场口中学场地迁建项目建议书的批文》; 2、《富阳市场口中学易地迁建工程建筑方案设计招标任务书》; 3、《富阳市场口中学易地迁建工程各类用房测算表》; 4、规划用地利用图(电子文件); 5、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二、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富阳市鹿山新区,西北临鹿山大道,东北及东南为规划道路,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地形呈西北、东南走向,东侧为一条茂密树林带,场地平整,周围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 设计项目为省一级60班重点寄宿制高级中学,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宿舍等功能。场内布置400米的环行标准田径场,十个蓝、排球场,一个网球场及一个软塑器械活动场。 三、总体构思 1、场地逻辑关系 场地逻辑关系的确定受三方面影响。 △地理逻辑:受纬度、气候、通风、采光、日照等因素影响,建筑布局形成一种清晰的以南北向为指向的布局肌理,我们称之为地理逻辑。 △城市逻辑:城市的规划确定了使用地块周围的道路网格布局,这种城市秩序性我们称之为城市逻辑。 △自然逻辑:地理逻辑和城市逻辑又是依托于大地而存在,它以自己特有的山丘、河流、植被等地景地貌所赋予的表情构成了自然逻辑。 仔细分析用地及项目性质,我们最终以正南北向的地理逻辑来确定场地的逻辑关系,形成总的建筑网络格局,以保证运动场地的标准性及各类用房以南北为主,东西为辅的布局关系。 2、轴线关系 我们以对应入口处一条20米宽的步行绿廊南北延伸,作为设计的主要轴线,以此组织各节点与核心空间并联系各功能区,将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运动空间与看台山体构成的绿化景观带联为一体,既创造了场所精神又使总图功能布局协调有序。 3、庭院空间 在主要教学区和生活区,我们设计了半围合的庭院空间,它启示于传统书院闹中取静的院落形式、客家土楼立体中央院落模式以及西方学堂所发展成的丰富的院落环廊空间,创造出现代书院的庭院空间。另外间隔在各用房之间的放大廊道空间构成了空中院落,彼此穿透互相观望,形成了立体的院落体系,使庭院空间更加开放和生动。 4、交通连廊 针对新的教学生活建筑群,我们提出新的交通模式,使建筑群本身就是一个多种行为的集合体。在教学生活的同时也容纳了交通行为,各组群既有独立性又有连通性。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交通压力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我们把交通和景观结合,行径的同时又有

学校建筑--漯河中学总体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漯河中学总体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体规划设计 一、项目规划设计要求 根据业主的要求以及规划局的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要求: 1、校园整体布局与规划; 2、校园主要绿化景观构思设计。 3、主要建筑单体设计; 二、设计依据 1. 漯河中学项目设计任务书 2. 规划主要部门提供用地指标及地形图 3. 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中小学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4.国家及地方相关设计规范及条例。 三、设计等级 1.建筑等级 根据建设部(1999)09号《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表》规定,各多层建筑的建筑耐久年限为二级。 2.防火等级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学校建筑均为多层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3.抗震等级 根据国家抗震裂度划分区域表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漯河为六度抗震设防城市,本工程按六度抗震设计。 四、设计规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3390㎡。 主要包括图文信息中心、艺术中心、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男女生宿舍,体育馆、食堂等单体建筑。 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规划指导思想 (1) 领先性与高起点:规划设计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以建设全国一流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花园式中学校园为目标,设计应具备超前性、先导性,体现新理论、新手法。 (2) 把握中学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的总体方向。教育民主化、教育职能多样化、教育结构多元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的内涵由注重知识技能传播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教学为重,知识传授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化,这一趋势是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3) 以人为本:校区规划强调人、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目标,创造更多人性化空间,充分考虑在校师生的活动需求,力求各功能区使用便捷。 (4)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校园:营造生态型校园,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校园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建设,设计应具有弹性与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可根据建设实施情况灵活应变,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规划原则 (1) 现代化:教育建设的设置应体现出前瞻性,符合21世纪中学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技术方法的变化,通过高层次的文化意念、高水平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功能配置体现现代化特色。 (2) 网络化:中学教育学院建设应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教学手段、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应适应网络化教学的发展,在学校建筑的功能配置上充分考虑网络信息的交换和流通。 (3) 园林化:中学校园环境应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建筑与园林互为背景,相互渗透和融合,寓诗于园,创造优美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4)人文化:充分发掘环境优势,营造学术气氛,激励学生进取精神,宏扬中原文化

育才中学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 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校园历史与发展 .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依据 三.规划设计思想 .保护现状建筑及自然生态格局 .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突出体育、文脉特色 四.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生态优势,创建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公共活动综合区,体现包融性与以人为本 .古典风格,院落空间 五.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功能分区与布局 .道路交通组织 .绿地景观系统 .建筑群体设计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规划 .排水规划 .电力规划 .电信规划 .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七.环境卫生保护 八.经济技术指标 附表: 附表现状建筑面积统计一览表附表校园现状建筑面积汇总表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校园历史与发展 育才中学位于湘乡市东山新区(东山国际科教园),书院路北侧,与毛泽东同志早年就读的母校(东山学校)隔路相望。 学校创建于年,是湘乡具有雄厚实力的一所名办学校,同时也是一所以体育特色见长的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 建校年来,育才中学始终秉承校训精神,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现有学生余人,个班级。 .现状基地与评价 东山国际科教园是湘乡市教育长足发展的良好平台,更是各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它能够促进园区各大学校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各个学校、各种专业之间的资源互补。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打造湘乡教育品牌。 东山国际科教园包括东山学校、育才中学、湘乡一职等中高等学校。各大学校围绕城市中心绿地呈发散式布局,成为东山新城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 育才中学位于科教园“绿蕊”的西北部,书院路的北侧,文运路的西侧,与东山学校隔路相望。 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基地内地势主体平缓,略有起伏,基地内最大高差约1.47M。零星散布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环境较好;南面的城市绿地为基地提供了难得的景观资源。 但学校现状规模较小,用地较为紧张,功能布置混乱,道路系统不明显,建筑间距过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建筑风格缺乏统一,古典与现代并存,没有与东山书院外部环境相协调。 现状用地汇总表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利用地形,结合现状,合理学校功能分区 、协调与周遍学校的共同发展,同时体现自身“精髓” 、实现与其它学校的资源互补,功能置换。 、与东山书院的文化衔接及保护 、借用得天独厚的城市“绿蕊” 二.规划设计依据: ①湘乡市总体规划() ②东山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③东山国际科教园规划 ④育才中学校园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

某中学设计说明

厦门市某中学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条件: XX中学位于厦门市XX路与XX路交汇处,整个地块较为狭小,其中包括实验楼和行政楼等。 2.现状条件: 基地现状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发展空间不大。 3.规划条件: XX中学地块主要建设教学楼、行政楼及体育馆;总用地面积为24254.492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17700平方米,地下(地下车库)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总投资额:4700万元。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3/106-2007); 6、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三、规划原则: (一)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好的教学环境源于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规划和园林生态学在本项目中得以体现。 (二)合理原则 本地块的总体规划设计原则,主要建立功能合理分区原则上,形成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的中学。

(三)人车分流原则 合理的组织整个学校的交通关系,机动车和人行流线的相对独立,提升安全性。 四、规划指导思想: 1、本地块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住宅及绿地系统。遵 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学校的人性化设计,突出绿化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人文环境,强调教学环境的人情味与亲切感。 2、规划与公建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特色的中学。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从规划布局到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排布注重闽南地区气候、教学需求。 五、规划结构及组织: 一中心两轴线 (一)规划结构:根据中学的总体布局形态,结合中学内部规划路上两个不同方向的出入口及各栋楼围合的广场与内庭院行成“一中心两轴线”的规划结构特点,使中学结构明晰、简洁,充分显示中学的便捷合理性。 (二)观景布局、点状布局:中学的布局均为南北向,为学生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栋楼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六、总平规划布局: 本地块在南部与实验楼交接的位置设置教学楼,结合现有实验楼,形成一条教学通栏,方便学生学习。 本地块的主出入口位于地块东北角原校门主入口处,主入口直接与中学内部大广场形成对景,开阔的林荫大道把人流引入。在地块北部设计体育馆和行政大楼,充分利用地块面积,实现资源共享。而在道路的设计手法上,用简介的设计语言表达环境意境,简洁的路网结构更显示出新世纪的中学的明晰和安全。 七、交通流线组织: 本地块主要的人流入口设置在校门处,伴着大气的入口广场,便可进入各栋楼,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