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1.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更加具体的来说,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城市体系为依托,经济发达、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以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通过支撑、示范、关联和磁场作用,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也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从功能上看,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比较发达、功能设施相对齐全完善、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

1.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

施等集聚程度较高,分工发达,科技先进,交通运输便捷,文化制度领先,主要表现在实力强、功能多、辐射性强、开放性等特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与一般城市相比较,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口、资本、企业和基础设施。

1.2.1 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实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人口、要素、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枢纽,规模大,整体实力强,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高于区域内的一般城市,生产总值占所在区域比重大,人均生产总值也要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这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的基础。

1.2.2 产业结构高级化,社会分工发达

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高级化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大,是区域的经济、金融、信息、贸易中心;中心城市在区域内部通过与其它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控制区域产业链,主导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间以城市经济专业化为基础,参与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1.2.3 科技力量雄厚,人口素质高

区域中心城市是高等素质资源的集聚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交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人力资本的培育基地。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创新能力,在引进区内外先进技术和向周边扩散过程中,发挥着呈上启下、消化创新的作用。

1.2.4 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便捷的城市内部及与外部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快速的通讯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交通通讯中心的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优化了中心城市内部的运行条件,并为与其它城市联系提供了通畅渠道,使中心城市的生产能力、科技进步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等能够高效的传递,增强其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

1.2.5 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

区域中心城市由于经济聚集程度高,交通通讯设施发达,是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发挥着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网络空间的作用。中心城市以具有一定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区域城市体系为空间载体,通过交通运输、信息交流、商务流通、产业合作等内在经济联系,不断与外部进行能量、物资、信息的交换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对流”,使区域形成相对稳定、联系紧密的多层次经济网络体系。

1.2.6 区域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中心

区域中心城市,往往是行政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所在地及其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并且其CBD 经济活动和商务机构高度云集,是区域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中心。其经济力量与社会文化力量相辅相成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水平总是与

城市经济发展相一致。区域中心城市是生产、传播、应用、储存各种社会文化产品的重要基地,是区域文明的辐射中心。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分类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纽带、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体系。按照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和辐射范围,我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2.1 全国区域中心城市

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其市区人口达500万以上,在整个国家和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比如我国的上海和北京。

2.2 跨省域区域中心城市

在跨省域二级经济区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其市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在地区性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骨干作用,能带动周围邻近省区的发展,如重庆、广州、武汉、西安、南京等。

2.3 省域区域中心城市

在省域三级经济区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一般市区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通常为省(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如郑州等,也有个别为省内的其他重要城市,如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浙江的宁波、福建的厦门等。

2.4 省内区域中心城市

也可以称地区中心城市。在省内局部地区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一般为地级市,是省域内的地方经济中心,在省内局部地区担负着经济中心的功能。

从其中的分类可以看出巩义市属于省内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

一个城市要成为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点和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它通常应具备下列条件:

3.1 具有区位优势

区域中心城市相对于区域内其他城市而言,要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同时也应具备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是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优越的区位条件更为重要。只有当这个城市具备了区域中心这个优越的区位条件,它才能吸引企业、产业、资本、教育、科技、文化、人口、信息等要素等不断的向中心集中,并向外辐射真正发挥中心城市功能。

3.2 城市规模大

一个城市的规模主要反应在城市的人口以及城市的面积两方面。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通常它在人口数量以及城市的面积上要大于周边的其他城市,只有当这个城市具备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它才能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口和生产要素转移到该城市来,从而获得发展。

3.3 经济集中程度高、综合实力强

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它的经济规模与区域内周围的城市相比相对要大,整个的经济实力应当是比较雄厚的,在所属的区域内,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应当占有较大的比重。整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要大于周围的城市,因为中心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讲,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因此大量的人口能够被吸引到城市中来。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它的产业规模要比周围的城市大,部门也比较齐全,通常拥有较多的金融机构,也是所处区域的物资集散地,是一个区域的金融、信息、商贸、运输中心。

3.4 优化的产业结构

通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具有较优化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通常提高很大,从而对产前和产后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发

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对一个城市来讲,第三产业的发展,通常可以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增强工农业生产的后劲,提高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5 科教文卫实力强

区域性中心城市通常有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因此是一个区域人才、科技、教育、文化集中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卫生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卫生机构人数及从业人员与周围城市相比数量较大。城市的创新能力强,能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备、新的产品以及新的制度、新的文化。总之,中心城市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交流和传播先进技术和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区域文明和进步的辐射源。

3.6 综合服务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备

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能够成为人口和经济的集中地,通常是因为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基础设施也相对比较完善,从而能够吸引人口和经济在此聚集。具体而言,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它在城市的内部联系以及城市对外的联系上都应非常方便,具有较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在通讯方面,快捷高效;有较方便的服务,有比较发达的商业方便居民的生活,商务体系、信息传播处理及传播媒体等具有较高的效率。

4.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4.1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理论

4.1.1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的含义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指它通过提供空间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集聚、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城市文明发展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比其它城市更具有集聚、争夺、占有和使用资源的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与“城市质量”相联系,任何城市都有“城市质量”。城市质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城市质量的核心层次,即城市本身的发展程度,二是城市质量的区域层次,即是城市经济集聚扩散能力以及与其所在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发展力是中心城市发展的区域体现,城市发展力是区域发展力存在的基础和根源,其要素有人口、空间、资源、管理、技术等,由这几个变量形成发展力的约束条件:一是经济的发展水平,二是自然资源、历史发展与文化积累,三是当今国家政策机遇和国际环境条件。

4.1.2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的构成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包括自身定位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其中竞争力是核心,是几种能力的合力。

图1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的构成

4.1.3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发展力与国家发展力或区域发展力相似,是宏观意义上的发展能力,城市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四个直接发展力(经济综合实力发展力、基础设施发展力、国民素质发展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力)指标构成一个系统。企业发展力是城市发展力的直接体现,由企业发展力集合而形成产业发展力;涉外发展力是产业发展力和企业发展力的合成部分,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力在国际市场环境中的体现。当然,直接发展力要依托于经济综合实力的发展力、基础设施发展力、国民素质发展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力。其中,经济综合实力发展力和基础设施发展力更体现近期的支撑性发展力,而国民素质发展力与科学技术发展力更体现长期发展力。

4.2 区域性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理论

4.2.1 发展极理论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之一

佩鲁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主要来源。他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1950年)和《略论发展极概念》(1955年)等著述中,以“发展极”为标志、以“不平等动力学”或“支配学”

为基础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他最早提出“发展极”概念,认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可能均匀的分布在一个区域内的每一个点上,经济增长是在不同地区、部门或产业,按不同速度不平衡的增长的;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不平衡现象,主要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最优先集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集团,从而形成“磁场极”式的多功能经济发展极。

4.2.2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之二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经济学中的价值观点与地理学中的空间观点结合起来,用抽象演绎的方法揭示了一定区域内中心地等级、规模、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他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了概括。他认为中心的职能是为所在地区服务,提供所需的商品。而各个中心地的等级规模与它所服务地区的规模是一致的。根据服务范围大小,服务半径越大,中心地的等级则越高,规模就越大,提供服务和供应的商品种类就越多,而规格也越高。但是,越是高级的中心地,数量就越少,通常一个地区最高级的中心地只有一个,越基层的中心地,数量越多。中心地理论可以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很重要的理论基础。

4.2.3 区际分工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极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之三

所谓区际分工是指区际经济分工,即所研究的经济区域之间的生产性分工。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总是由若干个异质经济结构的更低层次区域整合而成,而不可能由若干个同质经济结构的更低层次区域集合而成。区际分工实质上表现的是所研究区域的经济区域之间的分异和依存关系。它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区域经济专门化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决定着各经济区域的经济优势,决定着区域经济联系的内容、性质和规模等。所以,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区域发展的本质。

4.3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序理论

发展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极化发展,同样的也可以从序化角度来说明中心城市的发展。经济要素流动有序的城市不仅率先形成“发展极”而实现极化发展,还形成“发展序”而实现序化发展。如果说中心城市极化发展解释的是城市受制于集聚效应条件下的因中心城市从规模扩展到功能扩充引发的质变,那么中心城市序化发展就可以解释城市受制于扩散效应条件下因中心城市从结构调整到功能升级出现的序变引发的质变。

在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进程既可以从无序转化为有序,也可以从有序转化为无序。正如宇宙演化的趋势,在两个明显相反的方向上交替进行:一个是在膨胀期中各种非均匀性、有组织的秩序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方向;另一个是在其收缩期中各种非均匀性、有组织的秩序性不断耗散和相互融合,最终归于均匀的、无组织的混乱状态的方向。城市的发展具有相似性。

国内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与经验启示

5.1 国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5.1.1 依托大城市的模式

这一发展模式是指依靠大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分担主城的部分功能,与主城相协调发展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这种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伴随大都市地区的出现和形成,由在大城市周围上规模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卫星城的大量出现而形成的,其中这些上规模的卫星城就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主要是受大城市功能的重新整合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世界著名的3大都市绵延区:波士顿—华盛顿大都市绵延带、芝加哥—匹兹堡大都市绵延带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大都市绵延带。在这三大都市绵延带内均分布有具有独立性的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主要的工业区多分布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周围,承担着区域内主要的产业职能,有力的分散了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在欧洲,著名的大都市绵延带有德国的鲁尔地区。区内有100多座城镇,基本没有大城市,主要是中等规模的区域中心城市。还有英国南部以伦敦为中心的城镇群,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高度发达的工业制造带。在日本,著名的南部太平洋沿海城市工业绵延带,分布有近百座城市,经过几次国土综合整治后,大城市周围的工业集中区多已搬迁至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带内的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成为日本制造业的集中区。

5.1.2 依托小城镇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由中小城市组成的城镇群中,由具有比较优势的中等城市所发展起来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它们在区域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不断从周边区域获得发展的动力。德国南部城镇群主要由区域性中心城市群所组成,是在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地指导下建设起来的。克氏的中心地理论要义是:按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等三个方面对城镇体系的分布、等级和规模提出了理想的正六边形的城镇体系模型。20世纪70年代,德国南部的拜恩州运用中心地理论,将全州分为最小中心、低级中心、可能的中级中心、中级中心、可能的高级中心和高级中心6级,其中对可能的中级中心和中级中心给予了最大的重视,形成了以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镇群。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将城市发展的重点转向了所谓的次级城市。

5.1.3 组合发展模式

组合式发展是指区域性中心城市以若干处于中间层次的城市形成相互分工合作的紧密关系,与周围的其它小城镇构成城镇体系的一种发展模式。在这种城镇体系中各级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发展模式以荷兰的西部地区最为典型,这就是著名的兰斯塔德马蹄形环状城镇群。荷兰德三座主要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都分布在这个城镇群内,这三座城市都是欧洲城市体系中处于中间层次上的城市。该城镇群是西欧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面积占全荷兰的18.6%,人口占45%。主要城市除以上三座外,还有Utrecht、Haarlem 和Leiden等。该城市群的主要特点是,把一个全国性或国际性城市的多种功能,分散到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去,形成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相互分工协作的有机整体。如海牙是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阿姆斯特丹是全国的金融经济中心,鹿特丹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Utrecht是荷兰的交通枢纽等。

5.2 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模式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两大经济活跃区,改革开放以来,两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后进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5.2.1 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并发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历史形成的基础优势,社会经济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区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苏州、无锡、常州、绍兴、嘉兴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城市,成为了江、浙两省培育财源的主要集聚地。纵观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以“苏南模式"为特色的自下而上型和以围绕上海为龙头打造中心城市建设的自上而下型相结合的并发式。

5.2.2 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外资推动模式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沿海开放区中最有生机的地区,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广州一佛山、深圳一东莞两个经济轴心的“双轴驱动”模式。所谓外资驱动模式主要是通过外资的引进来促进地区经济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的

形成主要是和珠三角地区良好的地区条件及有利的国内外环境相联系的。

5.3 国内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经验启示

发展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经验启示,二是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经验启示。在政策方面我们主要要做到:在区域性中心城市适当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尽快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调整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着力激发小城镇的活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做到: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积极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竞争力。

6.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的思考

6.1巩义市为什么要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巩义位于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雄厚的工业基础、相对完善的城市功能以及丰厚的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人文资源,比较优势十分突出。近些年来,巩义市交通条件日益改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位于我国百强县前列,城市聚集辐射功能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中等城市的发展框架,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巩义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于提升巩义在中原经济区中的聚集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6.1.1 巩义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郑州打造特大中心城市的需要

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社会经济功能,可以概括为多方面的“中心”,如经济金融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贸流通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等等,中心城市就是通过若干个“中心”的功能发挥产生作用。郑州要打造成特大中心城市就必须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相匹配的城镇体系,以发挥特大中心的功能,巩义位于郑州的西部,夹在郑州和洛阳之间。基于其特殊的区域环境、重要的地位作用、良好的城市基础、迅猛的发展势头、认为巩义具备条件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只有通过若干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打造,才能真正构建起郑州这个特大中心城市。

6.1.2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和巩义科学发展的需要

把巩义建设成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于巩义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和加快巩义科学发展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呼应和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论,区域内部的各个部分的发展是非均衡的,原因在于各个部分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发展基础上的不均衡。各个城市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及劣势,必须与其他城市相互作用,形成大范围内的协调,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据此,巩义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与周边县市的分工协作,形成功能互补与产业集聚的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通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充分发挥我市的光伏业、铝及铝加工业、金属业、耐材业、市场流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文化、旅游等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开放化程度。强化中心功能,辐射、带动小城市、小城镇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影响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1.3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巩义区位优势明显。把巩义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利于与郑州、洛阳、温县等周边县市的边缘地区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上的有效对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巩义市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个战略机遇,吸纳更多优质生产要素向我市聚集,使巩义市成为郑洛产业走廊的重要支点城市;尤其是,有利于形成旅游大市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我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通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能够扩大同周边县市著名风景区的联系互动高效对接,扩大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能更好的承接和吸纳优质生产要素,提升巩义在周边县市地区的聚集带动作用,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对提升区域竞争力有战略意义,是提升区域竞争

力的必然要求。

6.1.4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推动巩义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

把巩义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遵循了城市化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这是转变发展方式、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目前,巩义市的发展仍以工业为主导,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主要依赖资源开发,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一弊端在当前区域竞争中影响突显,不利于持续发展。借助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个战略机遇,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铝及铝加工业、耐材业、煤炭、水泥、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链条经济。转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业、服务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转型发展。同时还有就是巩义市人多地少,“三化”发展很不协调、不平衡因素较多,可以抓住巩义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这个机遇来加快城镇化进程和解决土地、环境、群众利益等问题。

6.2 巩义市是否具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分析

巩义市在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生产要素供给紧张的严峻形势下,保持了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多重压力下,保持了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全省领先;在铝及铝加工、光伏、金属制品、耐材等主导产业遭受严重冲击下,保持了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建设,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框架已经形成,新型城镇化格局持续优化;在注重普惠民生的前提下,不断加大投入,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巩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工业进入调整期,新型城镇化进入加速期,民生改善进入攻坚期。

6.2.1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主要分为三个: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位置优势和经济、产业位置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以嵩山为冠,黄河为裙,域内邙岭屹立,洛河萦绕。东与荥阳为邻,西和偃师、孟津接壤,南与登封、新密依嵩山为界北和孟州、温县隔黄河相望。2010年被省政府省发改委确立为河南10个省直管试点县市之一。并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成为省直管县(市)。城市规模位居河南首位。

交通位置优势:巩义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交通优势明显。东距郑州市82公里,西距洛阳76公里,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穿境而过,豫31线、焦(作)巩(义)黄河大桥纵贯南北,有6条铁路专线与国铁相连,紧邻郑州国际机场和洛阳机场。通讯设施齐全,网络功能完备。众客商纷纷落户巩义,多家外商投资巩义,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巩义以公路建设为中心,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91.3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国道、省道为骨架,城乡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有力推动了巩义经济发展。经济产业、位置优势:巩义市形成了以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巩义市(回郭镇)产业集聚区、巩义市民营科技创业园区、巩义市耐火材料产业集聚区、巩义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等五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为骨干,以乡镇特色园区和重点企业园区为支撑的三级园区发展格局。全市拥有河南省级产业集聚区2个,郑州市级产业集聚区5个,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和豫联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巩义市(回郭镇)产业集聚区还被评为“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销售收入720亿元,工业项目投资完成134亿元,占到全市工业项目投资的65.7%,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亿元。

6.2.2 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巩义市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几大产业:

铝加工行业:精深加工项目不断涌现,主导产品、拳头产品逐步成型。万达铝业的宽厚铝合金板项目、明泰铝业电子箔项目、PS板项目、CTP版基项目、鑫泰铝业辊涂彩卷项目,顺源

铝业亲水箔项目、天成彩铝的彩铝板等项目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明泰铝业电子箔附加值8000元/吨,年产3万吨,占到国内市场的70%左右,PS板、CTP版基年产7万吨,占到国内市场的40%左右;顺源铝业空调箔、亲水箔附加值6000元/吨左右,年产8万吨,占到国内市场的40%左右,是格力电器的最大供应商;万达铝业高合金宽厚板(产品主要用于高铁隔音板)附加值13000元/吨;鑫泰铝业彩铝板、幕墙板附加值8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比普通铝板大幅提高。

耐火材料行业: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除传统的窑炉改造、工艺调整外,新上了一批结构调整项目。如:耕生集团的陶粒砂项目,金岭耐材、卓立瓷业、艾米克公司新上的中高档特种陶瓷项目、通达中原水泥窑用无铬化高档耐材项目,投资额均在亿元以上。这些项目使耐材产品从钢厂、铁厂用户延伸到石油化工、卫生陶瓷、建材等领域。截止目前我市主要耐材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省内市场占有率60%左右。

机械行业:宇泰、建设机械、昌通科技、正程铁路等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这4家企业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已通过郑州市政府认定。同时,依托企业专利技术,催生了一批新项目。建设机械厂投资7.6亿元,新上一条烟草设备生产线,正程公司投资1.1亿元新上一条高速车辆制动系统配件生产线,昌通科技投资超亿元新上年产12万吨热卷法兰加工项目。

新兴产业发展旺盛,新能源产业基地具备雏形。众多企业家把目光转向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义鑫威公司,率先引进一条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项目,目前项目一期生产线已投产,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了一条新路,起到了引领作用。2011年初,恒星科技和益丰耐材的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等光伏项目相继上马,与其相配套的耕生绿化硅超细粉项目、恒星科技超精细钢丝项目已经投产;华西耐材拟投资20亿元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于近期签约,这一系列新能源及配套项目的建设投产,为我市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6.2.3 社会基础

近年来巩义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巩义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还有就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这些都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要基础。

6.2.4 资源基础

巩义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28种,主要矿产有煤、铝钒土、耐火粘土、高岭土、硫铁矿、石灰岩等。其中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21种。矿种虽然不多,但优势矿种较多,如铝土矿、耐火粘土等储量均居郑州市第1位。分别占全市总储量的47.03%、82.65%。而水泥配料用粘土、冶金用白云岩等矿产也远高于全省单位国土面积的资源蕴藏量。

6.3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机遇和挑战

6.3.1 机遇

6.3.1.1国家、省、郑州市相关规划编制及政策措施的出台

(1)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2)中原城市群战略;(3)郑州都市区战略

6.3.1.2 巩义城镇建设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1)巩义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2)城镇发展主轴逐步形成,城镇体系框架初步构建;(3)公共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4)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喜人,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升;(5)城市功能渐趋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6.3.2 挑战:周边县(市)竞争日趋激烈

实施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和郑州都市区发展战略以后,巩义周边县市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都市区建设,重新各自城市的定位。而巩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体制的原因,有

被郑州边缘化的危险。同时,虽然巩义市多年来一直雄踞全国百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河南全省一直处于排头兵位置,经济规模长期以来全省领先。但近期以来周边县(市)抓住机遇,奋起直追,和巩义的差距越来越小,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巩义。6.4 巩义如何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6.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科教兴巩、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提升工业,优化农业,强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着力打造郑洛产业走廊重要支点城市,努力建设富裕、生态、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可以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1)突出抓好项目建设;(2)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4)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6.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具有较好的配套基础设施,因此,如果要把巩义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就应该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加快主城区骨干道路网络建设。二是,加快供暖、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6.4.3 优化空间结构

一个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应体现一定的生长性、生态性和经济性。巩义市在我国中部浅山丘陵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巩义市是我国中部地区典型的以资源强力开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县域地区,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空间结构的经济性凸显,而忽略了生长性和生态性。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成为巩义的发展瓶颈,而巩义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任务,重新进行空间结构的优化配置,因此,对巩义市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并以生态功能区划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功能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不但有利于巩义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为中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6.4.4 强化生态功能

着眼改善人居环境,巩义市还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改善环境和城镇面貌,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着力在推进城镇化中凸显生态优势;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倡导人居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城市生态化、生态宜居化,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林茂的现代宜居城市。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加强赤泥、电解槽废内衬以及高铝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高效利用。

6.4.5 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

在巩义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同周围城市的合作和交流,这样可以提升巩义在郑州西部这一区域的中心性。与周边城市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加强和周边城市的交通建设,形成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这样可以更好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建设成一个以巩义为中心的城市体系。

2021年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把××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城市建设事关“争得××应有地位”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 ___门,如何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用城市化的杠杆撬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带动××经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一、加快城市建设,必须拉大城市框架。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必须开拓新城区。××中心城区东临鄱阳湖,南依庐山,北靠长江,区内水系交错众多,城市发展受限,从地理位置看城市主要发展趋势是向西发展。八里湖水质优、环境好、空间大,是建设新区的首选之地,××城市建设要实现从甘棠湖、南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目前之急的是首先做好三大工程:一是为了改善八里湖地区的交通条件,开辟新、老城区快速通道,建设好长虹西大道。二是为了营造八里湖周边景观、提升八里湖品位,为新城区的文秘杂烩网建设做好铺垫,推进环八里湖岸线的环湖路工程。三是根据城市防洪排涝需要和为了改善八里湖水质,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自然环境,推进十里河改造工程,尤其是截污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这三项工程均是新城区建设的铺垫工程,将对全面推进八里湖新区的建设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加快城市建设,必须强推项目建设。项目是城市建设的抓手,抓城市建设就要推进项目。今后每年必须新开工10~20亿元的城建项目建设,按照一个项目、一个 ___、一个责任人、一个工作班子、一个施工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六个一”机制,做到开工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按照市委、市 ___统筹部署,我局负责长虹西大道项目建设。为此,我局成立以局长为项目责任人、分管副局长为项目负责人的长虹西大道工程推进管理办公室,从全系统抽调最精兵强将,成立项目征地拆迁、前期手续、综合保障、实施.管理等若干小组,集中办公,每两日一调度,一日一汇总,发现问题当天上报,解决问题不过夜。与此同时,市建设局充分发挥城建系统主力军作用,积极配合相关责任单位做好八里湖环湖路、十里河改造等其它项目的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包括施工计划本文:,施工方案,协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确保各个项目顺利推进。 三、加快城市建设,必须狠抓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安全问题是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速度。认真抓住项目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把关。建立健全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狠抓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关,狠抓工程质量监督关,加大对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监管力度,把每个工程、每个项

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湖北十堰)

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十堰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添加日期:11年06月20日 一、主动应对国家城市圈(带)发展趋势,明确十堰未来的发展走向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逐步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国际化大城市圈及武汉、东北、山东、成渝、西安、中原、海峡等七大国家级城市圈(带)。十堰从地理位置上处于武汉、成渝、西安、中原等四大城市圈(带)的中心位置,距离在300公里左右,从十堰的人口产业、辐射范围等方面来看,十堰无论与襄樊、南阳、安康等市怎样联接融合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圈。所以,十堰在区域性大城市建设中,要主动应对上述四大城市圈发展趋势,一方面接收上述城市的辐射,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十堰的城市功能,放大其辐射效应。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十堰要坚持东进西出、南依北靠的发展思路,尤其是要以东进为主,首先就是要依靠武汉城市圈,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同时西连西安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南依成渝、北靠中原,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积极争取京津等受水地区的对口支持,把十堰建设成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在此基础上,主动融入上述四大城市圈(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为此,特建议十堰市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从宏观上要充分考量上述四大城市圈(带)尤其是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规划,做好未雨绸缪、主动应对工作。 二、在城市空间拓展上,要坚持靠山近水的原则 随着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十堰市城区发展空间已基本饱和,拓展发展空间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市委、市政府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问题十分重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立足十堰、郧县发展实际,提出了推进市县对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7月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市县对接发展工作会议,对推进这项工作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我们认为,十堰在城市空间拓展方面要坚持“靠山近水”原则,体现东进、北联、西扩的发展思路。靠山,也就是靠近武当山,向东拓展发展空间,切实发挥武当山的龙头作用,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另一方面要近水,也就是向北发展,靠近汉江、靠近郧县县城发展;向西靠近黄龙镇及堵河下游发展,从而使十堰成为依山傍水、既有山的凝重、又有水的灵性,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在的问题是向北发展、与郧县对接扎实推进,而向东发展则动静不大,形成强烈反差。建议市委、市政府对东向发展问题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解决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既要做好十堰市与郧县的对接,也要做好十堰市与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规划上的对接工作。

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

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

划片包村指导的基础上,与农村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型服务关系。签约后,家庭医生将免费提供上门访视、电话咨询、健康体检、孕幼保健、预防接种、慢性病管理、健康宣传、保健指导、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双向转诊10个项目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启动,不仅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还使医务工作者的服务观念由被动变为主动。”永川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共签约20万余户,累计签约人数63万余人,签约覆盖率56.4%。 在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全区新建居民健康档案9507份,更新居民健康档案23万余份,新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755人。此外,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数量也大幅上升——10月全区村卫生室就诊39839人次,较3月全区村卫生室就诊35754人次上升了4085人次。 亮点3 看病就在家门口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按照《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10年至2011年,永川区财政投入1782万元,新建村卫生室252个。2011年底,永川区率先在全市实现所有镇卫

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有力推动了基层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带来村卫生室的软硬件建设提档升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三级卫生“网底”作用也得到充 分发挥。 2012年,永川区再投入187.4万元,为全区318个村卫生室配置了清创缝合包、诊查床、中(西)药品柜、健康宣传板、资料柜、担架、血糖仪、移动紫外线灯、票据打印机等基本设备设施,规范了村卫生室标识标牌、工作制度框。 亮点4 提高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乡村医生上挂培训大学生也来当村医 彭成亮是永川区南大街大南村的一名乡村医生。细心的村民发现,最近一周,彭医生“不见了”。“彭医生也生病了?”“他是不是走了哟!”……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 论着。其实,彭成亮既没离职也没生病,而是到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上挂培训去了。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财政支持政策

促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财政政策选择 江羽翔 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仅需要改革创新,而且需要财政发挥其基本职能,在筹集发展资金、加强收支管理、争取和落实财税优惠政策等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为建设国家中心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撑。 一、壮大财政收入规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筹集所需财政资金 近几年来,我市财政收入虽然快速增长,但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财政收入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 2009—2011年武汉与五个国家中心城市财政收入对照表 单位:亿元 收入 年份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 2009 地方财政收入2678.77 3365 1210 1165.7 1107.7 535.54 一般预算收入2026.81 2540.3 821.4 681.8 702.7 316.07 2010 地方财政收入3810.9 5129.2 1977.6 1990.6 1399.1 814.04 一般预算收入2353.9 2873.6 1068.8 1018.3 872.6 390.19 2011 地方财政收入4359.1 5238 2384 2908.8 1535.7 1194.3 一般预算收入3006.3 3429.8 1454.9 1488.2 960 673.26 从近三年地方财政收入看,2009年,武汉市地方财政收 入仅为上海的1/6、北京的1/5,不到天津、重庆、广州的

1/2,2010年,与差距较小的广州市相比,相差585亿元; 2011年,仍较广州少341亿元。 从近三年各城市的一般预算收入看,2009—2010年,武汉仅为上海的1/8、北京的1/6、不到天津、重庆、广州的1/2;按省财政体制调整后的新口径计算,2011年,武汉市一般预算收入为上海的1/5、北京的1/4、天津和重庆的1/2,较广州较少287亿元①。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家创新中心,改善城市发展软硬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因此,要想方设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壮大财政收入规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财力保障。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契机,打破常规,改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引进具有发展前景、财税贡献率大的项目,培养壮大新兴财源。二是要进一步提速工业倍增计划。要扩大工业有效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抓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承载工业大发展的战略平台;着力推进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钢铁、家电、食品等9大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加强配套能力建设,完善产业链。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财政担保、贴息和奖励,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设计咨询等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创业和引进具有竞争的电子商务企业;要 ①以上数据来自2009—2011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六城市预算报告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哪些发展趋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至2018年,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这些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促进中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引领国

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这些城市要代表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要带领所在区域的城市群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的“顶端”,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网络,抢占我国在全球城市体系和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制高点。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9大国家中心城市都是所在区域城市群的核心龙头城市,要强化区域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这些中心城市建设除了关注自身功能提升以外,还需要充分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人口、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市场要素和体制机制一体化对接,建设高效联动、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区域整体均衡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9大国家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文化的渊源、发展、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对外要展示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对内要保护城市的文化根脉,加大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的正面宣传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对于国家中心城市来说,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在质量。未来一个时期,在面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进行系统思考和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

区域性中心城市与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区域性中心城市与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十堰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具有的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如何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心城市;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在2012年2月25日举行的十堰市、县、镇三级干部会议上,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把十堰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上升为省级战略,这对十堰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必将为十堰市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与活力。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对十堰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给十堰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随着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为湖北省省级战略以后,省委、省政府将全力、尽力、倾力、竭力支持十堰市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十堰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多种优惠政策叠加效应的影响下,各种有效资源必将向十堰区域内加速配置,为十堰汽车产业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汽车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综合优势明显,对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能够迅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广泛的吸引人才、资金和信息,促进优势产业的集群效应,提升重点产业的发展优势,发挥其强大的辐射能力和集散功能,并使得区域内资源、技术、人才、信息进一步向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加速集聚,使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得到全面的整合、提升,使其核心竞争力得以体现出来,进而带动区域内各种产业的整体发展,不断完善和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 湖北省十堰市作为“东风汽车”的诞生地,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和全球三大商用车基地之一。十堰市目前有规模以上整车及零部件企业228家,从业人员20万人,已具备年产各类整车生产能力80万辆,拥有100多种车型、1000多种总成、4000多种零部件品种,汽车生产经营已辐射到25个省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具备的各种基础条件的不断完善,汽车产业开始获得迅速发展,随着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以后,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整合汽车产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培植自主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壮大零部件巨人企业集群,把十堰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商用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二)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会放大十堰汽车产业的主导效应,提高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提升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堰正处于全面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做大、做强、做专、做精。从十堰汽车产业发展的状况来看,既有先进的大型企业——东风商用车公司的存在,又有大批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的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产业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实力、活力、潜力和能力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没有完全体现出通过增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崛起,没有能够通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挥,促进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加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0701104班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古代部分 绪论 一、城市的起源 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捉奸产生了原 始的固定的居民点; 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 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的) 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 期;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 城廓——城郭:城墙 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 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 4、现代城市的定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要求相对集中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 态环境 *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 转的社会实体 *有继承和延文化传统的使命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位置: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2、规模: 3、建筑组合 4、一定的功能分区 5、原始居民点初步且有城市最基本的“集中”的特征(城市最大特征是聚集)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 元前2000年) 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 河南偃师市二里关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 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 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 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内容、解释、影响,要深入到中建史书的具体章节, 下面红字的部分还要补充,很重要) 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观,这在城建制度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1、政治上“分诸侯、建藩卫”——西周成为 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朝代

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中共山西省侯马市委书记:王醒安) 山西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强调,要抢抓机遇,明确思路,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实现科学发展。更好地推进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把全省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这既是省委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也是对建设新山西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要求。我们要按照省委的新要求,从侯马的实际出发,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科学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新的一届侯马市委,站在更高、更远、更开放的位置,重新审视侯马、认识侯马,认为与周边县市比较,侯马具有五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交通优势。境内同蒲、侯西、侯月铁路和大运公路、108国道以及大运高速、晋侯、侯禹高速公路在市区交汇,距运城飞机场仅60公里里程;二是区位优势。侯马地处太原、西安、郑州三大城市经济圈和临汾、运城、晋城三个中等城市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也是山西省南部黄河旅游精品线路必经之地;三是人文优势。春秋时期的晋国曾在此建都209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境内有一大批地属以上企业和团建制以上的驻军及军工企业,集聚着大量的人才;四是生态优势。境内基本没有重工业污染,空气质量良好,蓝天碧水,绿树成阴,并且有丰富的地下温泉;五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侯马虽是县级市,但设有海关、商检、口岸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第二大移动呼叫中心,山西省最大的邮件分拣中心,华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也落户在侯马。但是,市域面积小,没有矿产资源,也是侯马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将现有的五大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我们认为,需要“全方位、高起点、大跨度地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精品农业示范中心、先进制造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大力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努力建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巩义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1.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更加具体的来说,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城市体系为依托,经济发达、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以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通过支撑、示范、关联和磁场作用,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也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从功能上看,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比较发达、功能设施相对齐全完善、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 1.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 施等集聚程度较高,分工发达,科技先进,交通运输便捷,文化制度领先,主要表现在实力强、功能多、辐射性强、开放性等特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与一般城市相比较,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口、资本、企业和基础设施。 1.2.1 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实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人口、要素、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枢纽,规模大,整体实力强,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中心。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高于区域内的一般城市,生产总值占所在区域比重大,人均生产总值也要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这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的基础。 1.2.2 产业结构高级化,社会分工发达 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高级化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大,是区域的经济、金融、信息、贸易中心;中心城市在区域内部通过与其它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控制区域产业链,主导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间以城市经济专业化为基础,参与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1.2.3 科技力量雄厚,人口素质高 区域中心城市是高等素质资源的集聚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交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人力资本的培育基地。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创新能力,在引进区内外先进技术和向周边扩散过程中,发挥着呈上启下、消化创新的作用。 1.2.4 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 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便捷的城市内部及与外部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快速的通讯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交通通讯中心的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优化了中心城市内部的运行条件,并为与其它城市联系提供了通畅渠道,使中心城市的生产能力、科技进步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等能够高效的传递,增强其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 1.2.5 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 区域中心城市由于经济聚集程度高,交通通讯设施发达,是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发挥着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网络空间的作用。中心城市以具有一定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区域城市体系为空间载体,通过交通运输、信息交流、商务流通、产业合作等内在经济联系,不断与外部进行能量、物资、信息的交换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对流”,使区域形成相对稳定、联系紧密的多层次经济网络体系。 1.2.6 区域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中心 区域中心城市,往往是行政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所在地及其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并且其CBD 经济活动和商务机构高度云集,是区域经济的控制和管理中心。其经济力量与社会文化力量相辅相成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水平总是与

一带一路桥头堡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大都市(4)

一带一路桥头堡昆明--- 打造区域性国际大都市二OO九年,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云南时曾对昆明的区位优势及未来发展潜力做出过高度评价,胡锦涛称:“昆明是亚洲5小时航空全覆盖的中心,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南欧和非洲五大区域开发的前沿通道。” 当“未来经济看亚洲”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发展方向,“国际化”概念成为很多城市发展战略中抹不开的噱头说辞,昆明得天独厚的不提概念就已经自带“国际化”标识。虽然目前关于“国际化大都市”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定义,但是国际上有代表性世界城市都应具备以下特征:①主要金融中心、银行所在地;②国家贸易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各类人才聚集中心;④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⑤集中相当比例富裕阶层人口中心、第三产业高度发达;⑥具有国际意义的制造业中心、娱乐业随之为世界城市的主要产业之一﹔⑦港口与国际航空港为世界交通重要枢纽。 打开世界地图,云南无疑是亚洲的绝对地理中心,昆明作为云南首位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区位优势一目了然。将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必然是一路一带经济发展思路下起到桥头堡的作用。 一、科学规划引领昆明发展,实现智库成果转化

充分利用城市现有资源、科技人才,全方位谋划50至100年以上的战略目标。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坚持“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导向,规划破解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多规合一”统领昆明城市发展。深入细致的研究昆明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同时守住城市建设发展的底线和边界,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在规划编制中进一步明确城市内涵和发展定位,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凸显自身的鲜明特色。 1.明确老城区和新城区发展功能定位,以及昆明和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关系。老城区发展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以滇池水域生态承载能力为依据,防控漫无目的破坏自然资源,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着重保护文物、传承文脉、打造精品。不符合老城区城市功能定位且尚在老城区的产业,在充分调研周密谋划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疏解人口、产业、服务等城市功能,向新城区和周边城市转移。新城区规划突求承接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品质,后续发展建设严控规划行事,强化统领规划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规划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土地供给等方面需要超强约束力和控制力,防范部门利益驱动或者行政决策者个人意志驱使,各级领导干部以及行政部门尊重和强化规划的科学性,以法治思维保证规划顺利进行。 2.实施步骤:(1)整合资源,成立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智库;(2)广泛调研,设立规划项目课题组;(3)将课题组研究成果与实践相结合,发现问题及研讨应对策略;(4)课题组人员跟踪落实。保证规划与项目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

区域医疗中心发展思路

******** 关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缩小区域间医疗技术水平差距,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2009年,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原卫生部编制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按照医疗机构服务的地域范围和医疗辐射能力可设置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医疗中心。建设综合性医疗中心突出临床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建设专科性医疗中心突出专科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主要包括心血管、传染病、儿童、妇产、眼科、耳鼻咽喉科、肿瘤、口腔等专业。 2016年12月份,河南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推进“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工作。讨论通过了《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规划》,决定打造心血管、脑血管、肿瘤、儿童、器官移植和中医骨伤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除以上6个中心外,还将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建设进展情况,积极推进区域综合及其他相关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并积极引导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体单位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建设,具体制订相关区域医疗中心

专项实施方案。同时,进一步引导妇产科、眼科、传染病、口腔、精神卫生、呼吸、老年医学等优势学科发展,促进形成区域专科医疗中心。 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为年度卫生计生工作的重点进行了部署。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变化与发展,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释放,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释放速度加快,患者跨领域就诊问题将更加凸显,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大型城市使得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建设医疗区域中心,调整优质医疗资源布局,能极大的缓解区域内患者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使患者能够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也能够为实现分级诊疗创造条件。 二、医院概况及优势 (一)医院概况。********始建于1949年,原为平原省人民医院;1953年更名为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986年更名为********;2013年在保留原名的基础上,被新乡医学院发展为新乡医学院附属****及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目前是豫北地区唯一一所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第二周期等级评审,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健康体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省县(市)妇幼保健机构骨干医师培养“512行动计划”培训基地。河南省肿瘤诊疗网络新乡分中心、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新乡分中心、****抗癌协会、****肿瘤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我市位居第76位,在省内仅次于武汉市。在鄂豫陕渝四省毗邻地市中,十堰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竞争力趋优。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应是: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省(直辖市)直属的7个行政区,即陕西安康市、商洛市、重庆巫溪县、河南南阳市、湖北十堰市、襄樊市、神农架林区等5市两县(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00万人。 坚持生态第一、开发第二,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提升交通、信息、物流三大要素功能,强化开放先导、人才强市、创新推动三大战略,建立市场配置、区域合作、协调服务三大机制,突破性发展汽车、旅游、水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努力把十堰建设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有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几个概念 (一)关于“区域”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划分:一是从地理学上来看,是指围绕一个城市的毗邻地区,就是我们说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这一片。二是从经济学来看,主要指一个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和协配的区域性关系。三是从社会学来看,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与周边区域相联系、生活方式的相近性以及社会交往的密切度,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个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关系。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半径一般为100一150公里,形成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若干个地域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相关的卫星城和城镇群相包围的经济发展圈。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关联度不强,一般把中心城市势能辐射半径调整为30-200公里。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应是: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省(直辖市)直属的7个行政区,即陕西安康市、商洛市,重庆巫溪县,河南南阳市,湖北十堰市、襄樊市、神农架林区等5市两县(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00万人。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十堰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在某些方面的辐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地区,我们的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性影响。 (二)关于“中心”的概念。所谓“中心”,从地域上看,它的位置居中;从经济学和社会学来讲,它主要是经济文化的社会中心。“中心”必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资源配置功能,就是对区域内各种发展要素的集聚和配置能力;二是经济社会辐射功能,就是对区域内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辐射能力。 区域性中心城市有三大类型:一是综合性中心城市,就是特大型城市,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综合实力特别突出,如长三角的上海;二是特定区域内城市功能十分突出的大城市,如深圳市,就是沿海开放城市这一典型。三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某些方面特色的城市。 不管哪一种类型,都要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互补共荣的产业纽带,二是科技金融服务的深层次协作,三是辐射与被辐射的能量相互转换。因此,我们可以把区域中地理位置居中、综合实力较强、资源配置和辐射作用力较大、对周边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力的城市称之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独特的区位,每个城市的主要功能往往不尽相同,从而也就构成了

县级区域医疗中心怎么建

区域医疗中心怎么建 卫生部发布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试行)》和《国家医疗中心评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从中我们了解到国家设定的区域医疗中心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服务均等化。设置区域医疗中心是深化区域医疗机构规划内涵,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落实卫生服务公平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设置区域医疗中心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国家规划支撑区域医疗中心 通过国家规划对医疗技术、设备、药品实行管理,在世界各国是一种普遍通行的做法,但统一规划建立区域性医疗中心,除英国外,少有国家和地区有此先例。在我国,现阶段卫生服务规划的重点应该是保证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可分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区(县)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教学医院)四级。从卫生资源配置看,最需要扶持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尤其是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市(县)级医疗体系的建设。因此,卫生服务的重点不在增加高端医疗服务上,而是提供初级卫生保健,这样可以合理分流病人,双向转诊,让省级以上医疗机构能够有更多的人力和资源,就近解决居民的疑难病症。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与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是点与面的关系,没有完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病人不能够合理分流,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将很难成为其中心。反之,没有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就缺乏支架作用。我国市(县)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客观上存在,如市(县)中心医院就一直起着这种作用,只是专科医师队伍不足,制约了其辐射能力。 区域医疗中心核心工作是救死扶伤 区域医疗中心是区域内学科齐全、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能力在划定的服务区域内整体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医院。病人救治、医学研究、人才培养是现代医学中心的三个主要功能。然而,我们确定医院水平时,常偏好科研、SCI论文、经费,把所谓专家、医院收入等作为衡量医院技术先进的标志,甚至把博士生导师也作为诱导病人的借口,其实这些与病人治病关系不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应该更多考虑医疗质量及绩效,如手术量、门诊量、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天以及重点疾病的关键指标等。无论是衡量医院还是医疗中心,其核心工作是救死扶伤,而我们现在医院更像医学院,医务人员尤其是高年资医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基础性研究,一方面居民看医生难,另一方面医生在做科研,争经费,跑项目。因此选定区域医疗中心需要进行医疗技术评价,要用数据说话,开展实证决策,这需要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临床医学专家的配合。国外医院管理引入制造业(质量管理)、服务业(病人满意)、航天领域的指标(病人安全)对医院医疗服务进行评价,值得国内借鉴。 区域医疗中心应解决固有积弊 病人过剩、医务人员和服务人员短缺、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服务、过度商业化、科室布局与建筑设计迷宫化等等,是目前省级医院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真正的所谓技术缺乏是相对的。省级医疗机构病人现阶段人满为患,在面积、人员、设备等方面不可能再提供更多的服务。有竞争优势和区位优势的部级、省级、县级医院,影响政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11期2011年第1期Serial No.111 No.1,2011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一线”和 “西南一片”的衔接点,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H ”形发展战略构架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全国一级综合交通枢纽[1]。重庆周围集聚了诸如成都、西安等具备较强实力的城市群。重 庆入选 “国家中心城市”在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既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也是中央对重庆直辖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不过,由于重庆直辖之后的发展起步较晚,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仍相对弱小,它作为西部开发“领头羊”和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快速崛起的“引擎”,既需要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及带动作用。这对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及成渝经济一体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城市化正在迅速向前推进,已然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趋势,而城市的发展尤以中心城市为重。中心城市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居于社 会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是自然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 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的统一体。国家中心城市则是指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这 些城市能够在全国具备引领、 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 2010年2月份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说明重庆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重庆的发展提振了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重庆应该把国家中心城市当做一种责任,通过未来 的发展使自身与这种定位完全相称。这就需要重庆确立自己 的核心,提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2010年初,重庆同时拥有了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两大开放平台———西永综合保税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也意味着以“内陆开放高地”为目 标的重庆,将从此迈入 “双核”驱动时代:东边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依托水港、空港,侧重保税物流,辐射重庆市本地及周边省市;西边的西永综合保税区,依托西永微电园高科技项目集群,侧重保税加工,为全球电子信息类企业在渝落户、发展,提供全面的平台服务。两个保税区完全可以错位发展、相互呼应,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这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以及西部重要增长极的重庆,抓住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机遇以及发挥出辐射西部、服务西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及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及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有了明显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战略方针表述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 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 。把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 凝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结构有序、 优势互补、功能配合、共生共进、和谐高效的城市化体系。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也是适应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包括成渝经济区在内的整个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域经济尚处于早期单纯的集聚发展阶段,城市的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较小,且相互作用较弱,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大带动作用、较强功能的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区域条件下,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为充分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培育中心城市成为经济增长极,成为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地,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以及外资投资增长的密集地,从而带动成渝经济区乃至西部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为在西部实现率先小康奠定了坚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陈国富(1971-),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陈国富,王伯承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重庆401220) 摘要: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作为西部大开发“领头羊”及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增强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裂变力。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凝聚成渝经济区在中西部的向心力,而且还可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向前发展。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01-0159-02 159——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区域性中心城市4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区域性中心城市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到2016年把XX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阶段性宏伟目标,这既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强化在鲁南经济带中龙头地位的现实需要,更是立足区位特点、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内在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客观体现。把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概念。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的城镇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起关键作用,带动该区域共同发展的大中型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最大、最集中的经济活动和商贸流通场所,是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中心,通过较强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发挥龙头带动和引领作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区人口要达到50万以上,三产占GDP的比重在 50%以上。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可分为交通运输中心、商品流通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 (二)基本特征。一是经济集中度高,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中心城市核心区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经济势能、经济总量占比、人均发展水平均高于周边,形

成对区域经济的集散效应。二是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社会大生产程度高,是专业化分工协作最强的地方,既发生在中心城市的核心区,也延伸辐射到周围区域。三是科教力量雄厚,人口素质高。中心城市生产要素集约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是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和科技进步的发源地,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四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中心城市是大市场、大流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枢纽,具有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讯设施,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区域经济网络的核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构成开放型的经济循环系统,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内空间流转的集中点,是区域性的经济活动与资本集聚地或制造中心。 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条件。一是区位人口优越。我市地处淮海经济区和鲁南经济的带中心位置,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XX总人口170万,其中城区人口60万,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泰安、徐州等城市之间惟一城区人口过50万的城市。二是立体交通体系完善。104国道、京台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纵贯南北,特别是京沪高铁的通车,XX东站成为全线三个、全省惟一的县级高铁站,我市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融入长三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