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TT的计算方法

图一:精益屋

为消除企业的muda、mura、muri等现象,大野耐一提出精益生产理论。精益生产理论的核心是“精益屋”(如图一所示)。精益屋的三大骨干(JIT,JIDOKA,HEIHUNKA)以Heijunka(平衡生产)为最基层应用, Heijunka box(生产均衡柜)说明了混排生产的生产平衡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要达到精益生产首先要先完成生产线平衡。所谓生产线的平衡,是指生产线工作地之间的生产时间都要趋于一致而达到没有瓶颈工作地存在。生产平衡要达到下列三个目标:

1、总数量平衡:

这取决于生产线的产能,不管生产什么产品,什么数量都不能超过该生产线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

2、产品品种均衡:

精益生产的生产线大都是多任务生产线,所以生产线的平衡生产不仅是达到单一品种的均衡,也要达到多品种之间数量的均衡。

3、混排生产:

混排生产是多种产品同时生产时,要达到品种之间的混排,如某条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A,B,C,D四种品种产品,混排生产不是按A,B,C,D依序生产而是以A(2),B(2),D(1),C(3)为一循环的方式生产,混排生产不仅考虑客户的需求品种,也要考虑品种之间的生产的相似度来达到客户需求与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一、生产线平衡理论(一)节拍

1、节拍计算

节拍(takt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节拍计算的公式:

R=T效/Q

公式中: R—节拍(分/件)

T效: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

Q: —计划期制品产量(件)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

计划期制品产量: 除计划中规定的任务外,还包括不可避免的废品

如果R很小,且加工制品的体积小重量轻,不适于按件传递,则可以按批传递。顺序出产相邻两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就称为节奏。

节奏的计算公式如下:

即:Rg=R·n 其中Rg: 节奏n: 批量

节拍的决定有下列三种方法:

(1)依照客户的需求来决定节拍

在精益生产环境下,节拍计算是要依客户的需求量来决定。

例如:顾客每天需求900个产品,每天生产时间为450分钟。

生产节拍=450/900=0.5分钟

(2)根据设备能力确定生产节拍。

例如:顾客每天需求900个产品,但是,有一台车床每天只能车540个产品。

生产节拍=540/900=0.6分钟

(3)根据人员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节拍。

例如:顾客每天需求900个产品,但是,其中一道焊接工序要求很高,只有三名工人能够完成这项操作,三人每天能加工630个产品。

生产节拍=630/900=0.7分钟

2、节拍计算的影响

节拍会因生产线只生产单一产品或生产多种产品或是混合生产多种产品的节拍计算会有所不同。

3、单品种节拍计算

[例]某制品流水线计划年销售量为20000件,另需生产备件2000件,废品率2%,两班制工作,每班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95%,求流水线的节拍。(年生产天数为:254天) [解]

T效= 254×8×2×60×95% = 231648 分钟

Q = (20000+2000) / (1-2%) = 22449 件

r = T效/ Q = 231648 / 22449 = 11(分/件)

这种节拍的计算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由于生产线只生产单一产品,所以节拍不是按流水生产线的产能就是按客户的需求量来决定节拍。

4、多品种拍计算

设某种可变流水线加工A、B、C三种零件,其计划年产量分别为QA、QB、QC;流水线上加工各零件的单件时间定额为TA、TB、TC。

节拍计算有两种方法:

(1)代表产品法

代表产品法是在流水线所生产的制品中选择一种产量大、劳动量大、工艺过程复杂的制品为代表产品,将其它产品按劳动量换算为代表产品的产量,尔后以代表产品来计算节拍。

假设A为代表产品,则:换算后的总产量为

Q = QA+ QBe B+ QCe C

其中:e B = TB/ TA,eC= TC/ TA

则各零件的节拍为:

RA = T效/Q

= T效/ (QA+ QBe B+ QCe C)

RB= RAe B

RC= RAe C

[例]设可变流水线加工A、B、C三种零件,其计划月产量分别为2000、1875、1857件;

每种产品在流水线上各工序单件作业时间之和分别为40、32、28分钟。流水线按两班制生产,每月有效工作时间为24000分钟。用代表产品法和劳动量比例法计算每种产品的节拍。

【解】:

选A为代表产品,用A表示的计划期总产量:

Q = QA + QBe B + QCe C

=2000+1875×32/40+1857 ×28/40=2000+1500+1300=4800(件)

代表产品A的节拍:RA = T效/Q=24000/4800=5(分/件)

产品B的节拍:RB= RAe B=5×32/40=4(分/件)

产品C的节拍:RC= RAe C= 5×28/40=3.5(分/件)

(2)劳动量比重法

劳动量比重法是指按各种制品在流水线上总劳动量中所占的比重来分配有效工作时间,然后据以计算各制品的节拍。

设ABC的加工劳动量在总劳动量中的比重分别为αA 、αB、

αC,则αA = QATA/ (QATA+ QBTB+ QCTC)

αB= QBTB / (QATA+ QBTB+ QCTC)

αC= QCTC / (QATA+ QBTB+ QCTC)

三种零件的节拍分别为:

RA=αA T效/QARB=αBT效/QBRC=αC T效/QC

以上例为例,劳动量比重法的计算为:

产品A劳动量占总劳动量的比重:

αA = QATA / (QATA + QBTB + QCTC)=200*4/(200*40+1875*32+1857*28)=41.67%

产品B劳动量占总劳动量的比重:

αB = QBTB / (QATA + QBTB + QCTC)=1875*32/((200*40+1875*32+1857*28)=31.25%

产品C劳动量占总劳动量的比重:

αC = QCTC / (QATA + QBTB + QCTC)=1857*28/((200*40+1875*32+1857*28)=27.08

5、多品种混合流水线节拍计算

流水线节拍计算以这种方式最为复杂, 因为生产线的平衡不仅要达到产量上的均衡,而且还要保证品种、工时和生产负荷的均衡。所以,它实际上是均衡生产的高级阶段。

【例] 设某混合流水线成组地生产A、B、C三种产品,计划产量分别为3000、2000、1000件。

如何设计混合排产?

排产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用仿真排法,有的用制约排法,但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生产比倒数法,其规则如下:

(1)求取生产产品的最大公约数来确定一个循环流程的产量

(2)计算各产品生产比倒数mj,

(3)按计算过程的顺序逐行从全部品种中选出生产比倒数值最小的品种先投;如果有几个品种的生产比倒数都同为相等的最小值,则最晚出现生产比倒数最小值的品种先投,应尽量选择与前次不重复的品种,以防某一品种连续投入.

(4)更新生比倒数值mj,选定后续品种。在已经选定的品种的生产比倒数上,再加上一个该品种的生产比倒数,形成该品种的新的mj值。将该新mj值与其他品种的mj值相比较,并按前述规则确定本轮应投入的品种。如此逐次逐行进行下去,直到将一个循环流程的产品全部安排完毕。

【例】:设某混合流水线成组地生产A、B、C三种产品,计划产量分别为3000、2000、1000件。

则三种产品的混合生产顺序如何?

1 )确定生产比和构成

找出三种产品产量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即为零件组的组数。

本例为1000。然后用组数去除各产品产量,得生产比。即:

XA = 3000/1000 = 3; XB = 2000/1000 = 2; XC = 1000/1000 = 1。

这样即可确定一个零件组有6件产品,其中有3个A产品,2个B产品,1个C产品。

2 )计算生产比倒数

MA = 1/XA = 1/3, MB = 1/XB = 1/2, MC = 1/XC = 1

3 )确定组内产品顺序,如表一

表一

结果是按照ABABAC方式来混排生产

(二)确定工作地

确定工作地是工序同期化的一个很重要概念,工序的同期化是在决定多少工作地让工地间彼此的节拍趋于一致从而达到生产线的平衡。工作地与节拍息息相关,节拍长表工作地少,节拍短表示工作地多。

理论工作地数=产品的总生产时间/节拍时间.

如产品的总生产时间为130秒,节拍为30秒,则理论上工作地(人或设备数)=130/30=4.333,取整数为5个。

1、工作地调整(ECRS)

对于可变流水线可以透过下列方法来调整节拍与工作地的平衡。

2、消除(elimination):

可以将某工作地的任务转给它工作去执行,从而达到各工作地的节拍趋于一致。

3、分派(reassign)

可以将某工作地的部份工作重新分配给工作地或重新增加一个工作地去完成。

4、简化(simplicity)

可以透过将某工作地的任务予以简化来减少该工作地的时间接近节拍。

5、合并(combine)

可以将两个工作地的任务予以合并来减少工作地达到工作地的节拍趋于一致.

(三)负荷率

又称流水线的负荷率,用来判段该流水线的节拍是否平衡的一个重要依据,平衡率越高,表示工作地节拍越趋于相同。

计算公式为=理论工作地/实际工作地

流水线设备负荷系数应在0.75~1.05内表示该生产线可以做为流水线生产,若低于0.75以下,表示该生产现工作地之间有严重不平衡。

(四)平衡率

可以根据已经设计好的流水线来计算各工作地彼此之间的平衡度.

计算公式为:各工作地的工时总和/(最大工作时间(瓶颈工作地)*工作地数)*100%

平衡损失: 各工作之间由于作业量的不公平导致的作业要素时间的不均衡程度的比.

计算公式为:(各工作地数*节拍-各工作地时间总合)/节拍时间*100%

一般来说, 生产线平衡率在90%~100%之间,为理想;生产线平衡率在80%~90%,为良好;生产线平衡率在70%~80%,需改善。

二、生产线平衡设计步骤

生产线平衡设计是生产线平衡重要工作,我以下列例子说明生产线平衡设计步骤

【例】:生产某J型玩具小车要在一个传送带上组装,每天需生产500辆。每天的生产时间为420分。表4-3列出了J型小车的装配步骤及其定额时间,请根据节拍和作业次序的限制,求使工作站数量最少的生产线平衡方式线平衡释例。

步骤

列出产品所有任务

任务是最小的工作单元,任务要耗费时间的,任务要注明先后之间关系

表二:玩具车的作业任务

2、绘制车的工艺流程图

图二:玩具车的工艺流程图

3、计算节拍

节拍=每天的工作时间量/每天产量=(6*430)/500=50.4秒(辆)

4、计算理论工作地

工作地:产品的生产总时间/节拍=195/50.4=4

5、选择作业分配规则

研究表明,对于特定的问题有些规则会优于其他规则。一般来说,首先安排有许多后续作业或者持续时间很长的作业,因为它们会限制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实现。这种情况下,我们选用如下规则:

规则一:按后续作业数量最多规则优先安排作业;

规则二:按作业时间最长规则优先安排作业;

规则三:按该项作业元素时间与后续作业元素时间的总和最大规则优先安排作业(阶位法),从而尽量减少工作地数。

6、平衡装配生产线,将所有作业分配到各工作站

平衡方案A:

选用规则一,按后续作业数量最多规则来平衡装配生产线。各项作业的后续作业数量如表所示。根据后续作业最多规则给工作站1,2.安排作业,在规则一遇到问题时,采用规则二,直至所有作业安排完毕。

表三: 各项作业的后续作业数量

表四:按后续作业最多的规则来平衡生产线结果

7、计算流水线的负荷率

负荷率= 195/(5*50.4)= 77.38%

表五: 各工作地的负荷率

77.38%的负荷率意味着该装配线不平衡或闲置时间达22.62%(有57秒闲置),最空闲的是工作站5.显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平衡方案B:

如果我们另外一种平衡方式, 选用规则三(阶位法),即按该项作业元素时间与后续作业元素时间的总和(阶位值)最大规则优先安排作业。

表六:作业元素阶位表

表七:按阶位表分配作业元素过程

最后得到的工作地数为5个,与平衡方案A相同,负荷率为77.38%,该装配线平衡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平衡方案C:

选用规则二,按作业元素时间最长规则安排作业,并用规则一作为辅助规则,以达到装配生产线的平衡。

表八:各项作业的后续作业

表九: 按最长的作业时间先排

表十:各工作地的负荷系数

则得到的结果,最大的工作地为4个,负荷率为96.73%,是所有平衡方法中最接近节拍的生产线平衡设计。

图三:为XXX公司装配流水线的工作地与节拍之间的关系

图三

三、ERP设计

目前除了oracle的ERP软件有类似流水线生产的模块,市面上没有看到全面的流水线的

生产软件,但Oracle软件也有其缺陷。

(一)解决场景

一个好的流水线生产的软件要能解决下列客户常用的场景

1、重复制造多批模式流水线生产制造;

2、流水线生产制造混合模式流水线生产制造;

3、精益制造生产单原的流水线生产制造;

(二)系统流程

图4

在此扼要说明每个子功能的目的

1、流水线设计

流水线的设计是一般的ERP制造软件没有的,我们传统的就把产品依造工序顺序来排列,在每个工序间输入所须的固定与变动时间,就完成了工艺的设定,这在流水线生产是做不到的。

流水线的设计是让流水线列出产品的所有任务及任务之间关系,透过产品的任务关联图计算理论工作地,及节拍得出实际工作地,并透过工作地排产规则及ECRS技巧,来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使各工作地间节拍趋于一致,减少不平衡损失。

这中间的活动含盖了生产线阶层设定,工步设定,如何透过排成规则将工步分配到各生产在线,并得出各工作地数,及节拍,尽量利用ECRS调整方法尽可能达到各流水线的工作地的节拍平衡。在流水线设计过程中要能提供产品的任务关联图,平衡率查询,并能随时依据ECRS 来随时计算工作地及节拍,平衡率,这在以按单生产的流水线或精益制造的环境里显得相当重要。

2、流水线的排程

流水线的排程是将外在独立需求经过MPS/MRP或直接由MRP排到流水生产在线,依照需求排程所产生的实际节拍与生产线设计的理论节拍往往会有差异,这时要透过流水线的平衡调整来尽量达到理论与实际节拍的平衡,日本的丰田会在每周检查实际与理论差异在15%的需求,并决定如何改善生产线的平衡。

流水线的排程要能随时查看平衡率的查询,及生产线的平衡调整。

在流水线排程要特别注意的是排程调整与辅线的同步排程,排程调整是指在流水在线去修改生产品种的数量及交期或将某部份的数量转移给它流水线或它工厂或委外生产,这些调整都会影响辅线的平衡生产,辅线的同步排程是指流水线的生产调整能同步调整辅线的排程,这在生产线间的平衡生产是很重要的一环。

3、流水线的平衡调整

只要实际的节拍与理论的节拍超过10%以上都可透过流水线的平衡调整来调整节拍,特别是在装配流水在线,工作地是可以依需调整,更是如此,如果实际节拍大于理论节拍,表示产能大于需求,这时可以透过减少工作地来加大理论节拍,如依照需求只要12.5分产出一个产品,但现有流水线是按5个工作地的10分节拍来设计的,这时可以减少一工作地,使理论节拍加大为12.5来满足需求。

流水线的平衡调整是在实现ECRS的应用来增加或检少工作地或重安排工作地的任务或检化任务的等活动。

4、混排生产

按单的流水线生产都会涉及多品种的混排生产,混排生产目前使用的有高级排程(APS)或是混排规则,这种规则依产业依产品有不同的要求,但若从产品生产难易度来决定混排,前面所述的生产倒比法是简单且有效的规则, Oracle 的流水线生产( flow manufacturing)内有内制的七种规则可以供大家参考,但笔者认为都没有生产倒比法好用。

四、结论

总之,流水线的生产是目前制造业供认最有效率且最能实限精益生产的一种生产组织的方式,这与传统的生产订单的生产是完全基于不同理论与方法。生产订单的生产组织是在强调按生产的依序完工,它是每道工序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交给下道工序的生产,而流水线的生产是在强调一条生产线在任何时间都只有一个产品在生产,是一种“单件流”的生产。所谓单件流的生产,是指单件的进行生产,即工人每次只加工一件产品或组件,理想状态下,任何操作工位间和工位内的多余的WIP为零。“大野耐一”认为单件流生产有下列好处:

1. 内建品质管理;

2. 创造真正的灵活弹性;

3. 创造更高的生产力;

4. 腾出更多厂房空间;

5. 改善安全性;

6. 改善员工士气;

7. 降低存货成本。

也唯有在单件流的生产才能大大降低”muri, nuda, nula”等三多的不合理现象。当然流水线的生产要存在以下前提才能发挥效率最大的生产:

1.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高;

2.具有明显的节奏性;

3.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平衡或成比例;

4.工艺过程封闭、单向;

5.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Sap 的line design

2、Oracle的flow manufacturing

3、流水线生产作业管理摘要( 陈建华编制)

4、基于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平衡设计方法研究(机械设计制造期刊:第七期)

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单位

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单位 摘要: 1.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概念 2.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单位 3.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作用 4.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计算方法 5.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优化策略 正文: 1.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概念 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是指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完成一个生产周期所需的时间。生产节拍是衡量汽车主机厂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单位 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单位通常以小时为计,即每小时完成多少个生产周期。生产节拍的单位可以反映出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3.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作用 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缩短生产节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节拍越短,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就越低。降低生

产成本是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 (3)优化生产过程:通过分析生产节拍的构成,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4.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计算方法 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生产节拍= 一小时的生产数量/ 生产时间(小时) 其中,生产数量是指在一小时内完成的产品数量,生产时间是指完成一个生产周期所需的时间。 5.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的优化策略 优化汽车主机厂生产节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生产设备性能: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生产效率,从而缩短生产节拍。 (2)优化生产流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从而缩短生产节拍。 (3)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生产计划和调度,提高生产组织的效率,从而缩短生产节拍。 (4)提高员工技能:通过培训和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提高员工的操作效率,从而缩短生产节拍。

产能、节拍计算

产能、节拍计算 产能与节拍计算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生产效率和产量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产能和节拍计算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产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产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企业或工厂能够完成生产的能力。它通常以产品数量或产值来衡量。产能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 1. 理论产能:理论产能是指在最佳工作条件下,设备或工厂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生产的最大数量或产值。计算理论产能时,需要考虑生产线的设计能力、设备的生产效率、工人的工作效率等因素。 2. 实际产能:实际产能是指在实际生产中,设备或工厂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完成的生产数量或产值。实际产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故障、工人操作错误、原材料供应不足等。 产能的计算公式一般为:产能 =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产值。 二、节拍计算的概念和应用 节拍是指生产过程中,从一个工序到下一个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它是控制生产流程的重要指标之一。节拍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标准节拍和实际节拍。

1. 标准节拍:标准节拍是指在最佳工作条件下,从一个工序完成到下一个工序开始的时间间隔。标准节拍可以通过工时研究、工艺改进等方法来确定。 2. 实际节拍:实际节拍是指在实际生产中,从一个工序完成到下一个工序开始的实际时间间隔。实际节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故障、工人操作错误、协调不到位等。 节拍的计算公式一般为:节拍 = 单位时间内的工序数量或产值。 三、产能与节拍的关系和应用 产能和节拍是制造业中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产能 = 单位时间内的工序数量或产值× 单位时间内的节拍。 产能和节拍的关系在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产能和节拍的准确计算和控制,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产能和节拍的计算还可以用于生产线的优化和改进。通过对生产线上每个工序的产能和节拍进行分析,可以找出生产线上的瓶颈环节,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和产能。 产能和节拍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准确计算和控制产能和节拍,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流水线生产节拍计算公式

流水线生产节拍计算公式 流水线生产是一种快速、高效的生产模式,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流水线生产的节拍计算可以更好地规划生产,并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流水线生产节拍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利用其进行生产规划。 一、节拍计算公式 流水线生产节拍的计算公式为:节拍(BPM)= 60 000/生产周期(m)。 节拍单位为每分钟多少次,也就是每分钟多少次生产(组装、测试、检查等),即BPM(节拍),而生产周期(m)指的是一个工序的生产耗时,单位为分钟,即生产一件产品所消耗的时间。 根据流水线生产节拍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每分钟需要完成多少次生产以及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例如:若需要每分钟完成6次生产,那么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就是10分钟: BPM= 60 000/10 = 6 000。 二、流水线生产计划 利用流水线生产节拍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规划流水线生产,以便提高企业的效率和产量。 首先,对制造技术进行分析,确定生产每件产品的工序及时间,即计算出m的值,确定每分钟需完成的生产次数,计算出BPM (每分钟节拍)。其次,需根据每分钟节拍规划工装,确定每台设备的产能,即确定每台设备每分钟最大能生产多少件产品,并组合各

机台,形成一条完整的流水线,以确定最大产量。 最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看板设置、设备速度等,调整每分钟的节拍,实现企业的最佳生产效果。 三、结论 流水线生产节拍计算公式为60 000/m,可以根据该公式,计算出每分钟完成多少次生产以及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此外,也可以利用该公式,进行流水线生产计划,调整每分钟节拍,以实现企业的最佳生产效果。

产能、节拍计算

产能、节拍计算 产能和节拍是生产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指标,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文将从产能和节拍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产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产能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或提供的服务数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来衡量,如每小时产量、每天产量等。产能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下面以每小时产量为例进行说明。 1.1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产能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进行衡量。假设某工厂每小时生产100个产品,那么该工厂的产能就是每小时100个产品。 1.2 单位时间内提供的服务数量 对于服务行业来说,产能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提供的服务数量来进行衡量。比如一家快递公司每小时能够完成100个订单,那么该公司的产能就是每小时100个订单。 二、节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节拍是指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间隔,是衡量生产效率和工序安排的重要指标。节拍短则生产效率高,节拍长则生产效率低。下面以生产车间为例进行说明。

2.1 单个工序的节拍 在生产车间中,每个工序都有自己的节拍。假设某个工序需要10分钟完成,那么该工序的节拍就是10分钟。 2.2 整个生产过程的节拍 整个生产过程的节拍可以通过各个工序的节拍之和来计算。假设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包含5个工序,每个工序的节拍分别为10分钟、5分钟、15分钟、20分钟和10分钟,那么整个生产过程的节拍就是10分钟+5分钟+15分钟+20分钟+10分钟=60分钟。 三、影响产能和节拍的因素 产能和节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几个主要因素。 3.1 设备和技术水平 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产能和节拍。高效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节拍时间,从而提高产能。 3.2 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 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也是影响产能和节拍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生产节奏,提高产能。 3.3 原材料供应和物流配送 原材料供应和物流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会对产能和节拍产生影

设备节拍计算

设备节拍计算 设备节拍计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生产需求,通过计算得出设备每分钟可完成的生产数量。设备节拍计算是生产计划和生产效率评估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节拍计算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设备的运行时间、设备的运行速度和设备的可利用率。运行时间是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运行时间,不包括停机、维护和故障等非运行时间。运行速度是指设备在运行状态下每分钟可完成的生产数量。可利用率是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真正起到作用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设备节拍的计算公式为: 设备节拍 = 运行时间× 运行速度× 可利用率 需要确定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时间可以通过设备的生产日历和生产记录进行统计。生产日历记录了设备的运行时间段,而生产记录记录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这些记录进行统计,可以得出设备的运行时间。 需要确定设备的运行速度。设备的运行速度可以通过设备的生产规格和生产记录进行计算。生产规格记录了设备每分钟可完成的生产数量,而生产记录记录了设备实际完成的生产数量。通过对这些记

录进行比较和计算,可以得出设备的运行速度。 需要确定设备的可利用率。可利用率可以通过设备的生产记录和维护记录进行计算。生产记录记录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而维护记录记录了设备的停机和维护时间。通过对这些记录进行统计,可以得出设备的总运行时间和停机维护时间,从而计算出设备的可利用率。 设备节拍计算的结果可以用于生产计划和生产效率评估。在生产计划中,可以根据设备节拍来确定生产的数量和时间安排,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效率评估中,可以通过对设备节拍的计算和实际生产情况的比较,评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生产效率,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设备节拍计算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计算设备节拍,可以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设备节拍计算也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生产效率,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设备节拍计算是生产计划和生产效率评估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计算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速度和可利用率,可以得出设备每分钟可完成的生产数量。设备节拍计算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的设备节拍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tt打法计算公式

tt的计算公式 1、节拍计算 节拍(takt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节拍计算的公式: R=T 效/Q 公式中:R-节拍(分/件) T效:一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 Q:-计划期制品产量(件)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x时间利用系数 计划期制品产量:除计划中规定的任务外,还包括不可避免的废品 如果R很小,且加工制品的体积小重量轻,不适于按件传递,则可以按批传递,顺序出产相邻两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就称为节奏。 节奏的计算公式如下: 即:Rg=R·n其中Rg:节奏:量节拍的决定有下列三种方法:(1)依照客户的需求来决定节拍 在精益生产环境下,节拍计算是要依客户的需求量来决定。例如;顾客每天需求9 00个产品,每天生产时间为450 分钟。生产节拍=450/900=0.5 分钟 (2)根据设备能力确定生产节拍。 例如:顾客每天需求900个产品,但是,有一台车床每天只能车540个产品。生产节拍=540/900=0.6 分钟 (3)根据人员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节拍。 例如:顾客每天需求900个产品,但是,其中一道焊接工序要求很高,只有三名工人能够完成这项操作,三人每天能加工630 个产品。

生产节拍=630/900=0.7 分钟 2、节拍计算的影响 节拍会因生产线只生产单一产品或生产多种产品或是混合生产多种产品的节拍计算会有所不同。 3、单品种节拍计算 (例某制品流水线计划年销售量为20000件,另需生产备件2000件,房品率2%,两班制工作,每班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95%,求流水线的节拍。(年生产天数为:254 天)

无节奏流水节拍

异节奏,等节奏:用公式T=(M+N-1)*K+工艺间歇+组织间歇-提前插入 M为流水段,N为流水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数,K为流水节拍 无节奏:用累加数列相减取大差法。 简单的说一下,你就可以理解了 1、等节奏:T=m*k+(n-1)*k+工艺技术间歇+组织间歇-搭接时间 2、成倍节拍:需把原来的施工过程数n转换新新的施工过程数n',T=T=m*k+(n'-1)*k +工艺技术间歇+组织间歇-搭接时间 3、无节奏: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计算出步距之后,就可以计算出工期了 无节奏流水节拍,采用流水施工,怎么缩短工期,并计算计划总工期 作业时间 1 2 3 4 5 A 8 6 3 5 6 B 3 4 1 2 3 C 3 4 1 3 2 D 5 5 4 4 6 题出的不明确,我先假设A、B、C、D为施工过程,1、2、3、4、5为五个施工段,给你将题做一遍,无论具体的施工段和施工过程是多少,道理还是一样的。 一、施工段数:5; 二、施工过程数:4; 三、首先我们来求流水步距: 1、根据所给出的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可以看出,这是个典型的无节奏流水节拍,其流水步距的计算方法为所谓的大差法。 2、A、B之间的流水步距为18天:(累加值向后错一位相减,因为无法打公式,我将A、B之间的流水步距计算方法给你发个图片,其它两个参照计算);B、C之间的流水步距4天;C、D之间的流水步距为3天。 3、则计算总工期:Tp=(流水步距之和)+(最的一个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之和)(18+4+ 3)+(5+5+4+4+6)=49天。

关于等节奏流水施工的工期计算 某工程划分ABCD四个施工过程,按四个施工段组织施工,其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为3天,计算该工程的工期 这是固定节拍专业流水,工期T=(施工段数m+施工过程数n-1)×流水节拍t 该工程的工期为21天。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工期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工期,有间歇时间的固定节拍施工的计算 t=mK t ——持续时间;K ——流水节拍;m ——施工段数。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 某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A、B、C,其流水节拍分别为2天、4天、6天,B与A之间有平行搭接时间为3天,C与B之间有组织间歇时间为4天,这三个过程组成异节奏流水施工,计算总工期()天。 异节奏的话,KAB=2,KBC=4,总工期=2+4+3X6-3+4=25天 成倍节奏的话,K=2,N=6,M=3,总工期=(6+3-1)X2-3+4=17天 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公式T=(M+N-1)K+G中G代表什么? G是工艺间歇时间。 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公式T=(M+N-1)K+G中的各个字母代表什么? 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公式T=(M+N-1)K+G中的各个字母代表什么?其中的,M 和K是否能公式计算出来? M=施工段数。施工段数一般题意里面都有说明,比如:划分为X个施工段。 N=专业工作队队数。 K=流水步距。用Kj•j+1来表示,流水步距不包括搭接时间和间歇时间,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流水步距=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G=组织间歇时间。用Gj·j+1来表示。 另外,还有: C=平行搭接时间。通常用Cj·j+1来表示。 Z=技术间歇时间。通常用Zj·j+1 来表示。

时间节拍的计算方法

时间节拍的计算方法 节拍是指音乐中的时间单位,它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和节奏感。在音乐中,节拍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乐手和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计算节拍的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节拍。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时间单位,它以均匀的方式划分音乐的节奏。通常,每个小节都有一个固定的节拍数,最常见的是4/4拍,也就是每小节有四个节拍。其他常见的节拍有 3/4拍、2/4拍等。 在计算节拍时,我们可以通过数音乐中的脉动来确定。对于4/4拍,我们可以用手指敲击桌面的方式来计算。每敲击一次,就代表一个节拍。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的速度,以及每小节的节拍数,来确定敲击的频率。 假设一首音乐的速度是每分钟120拍,而每小节有4个节拍。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每秒钟的节拍数来确定敲击的频率。首先,将每分钟的拍数除以60,得到每秒钟的拍数。对于120拍,每秒钟的拍数为2拍。然后,将每秒钟的拍数除以每小节的节拍数,得到每秒钟的小节数。对于4/4拍,每秒钟的小节数为0.5小节。最后,将每秒钟的小节数除以每小节的节拍数,得到每秒钟的节拍数。对于 4/4拍,每秒钟的节拍数为0.125节拍。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每秒钟0.125节拍的频率。在实际敲

击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个频率来进行敲击。以4/4拍为例,我们可以在每个小节的第一个节拍敲击一次,然后在第二、三、四个节拍分别敲击一次。 当然,不同的音乐可能有不同的节拍和速度,因此计算节拍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有些音乐可能采用不规则的节拍,比如5/4拍或7/8拍。在计算这些节拍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乐谱来确定敲击的频率。 除了手指敲击桌面,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计算节拍。比如,我们可以用脚踩地板的方式来敲击节拍,或者用鼓棒敲击鼓面。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节拍。 总结一下,节拍的计算是音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节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在计算节拍时,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的速度和每小节的节拍数,来确定敲击的频率。通过手指敲击桌面等方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体验和表达音乐中的节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节拍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产节拍计算公式

生产节拍计算公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的生产不断提高,生产节拍也成为电子工业技术的核心问题。生产节拍的计算式是一个对电子行业中用户及时了解产品生产节奏、节拍数量和控制产品节拍之间关系的有效方式。 生产节拍是一种生产活动的完整性,它可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并减少工作量。生产节拍可以简化生产活动,有效地提高效率。可以确保机器生产中的工作正常,从而减少产品加工中的误差。 计算生产节拍的公式如下: 节拍(BPM)=六十秒/(间距) 以下是如何计算“生产节拍”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工作的完成时间; 第二步:计算机器在工作中运行的时间; 第三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所需的BPM; 最后:根据计算出的节拍,按照响应时间进行生产。 因此,在机器生产中,用生产节拍计算公式可以确保机器在生产中的运行效率,减少操作误差,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加工效率。 生产节拍的计算公式有很多,最常用的一个就是“六十秒除以间距”的公式,它可以根据机器的间隔时间、完成时间以及生产活动的总时间等要素计算出生产节拍数量。这是一个基础的生产节拍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器生产中,以保证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产品加工效率。 然而,单纯地使用生产节拍计算公式是不够的,在计算中要考虑

多种因素,例如产品的运转或故障,设备的维护以及机器的特性等等,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节拍数,从而提高产品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节拍管理的技术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生产过程,使企业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调整节拍,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加工及质量控制能力。 总之,生产节拍是计算产品加工效率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在机器生产中,通过使用“六十秒除以间距”的计算公式,可以有效地计算出准确的节拍数量,并结合技术支持,实现节拍管理,有效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和质量。

生产节拍计算范文

生产节拍计算范文 生产节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所花费的时间和产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生产节拍,可以有效地评估生产效率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下面是关于生产节拍计算的一些内容,以及如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 效率。 1.如何计算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生产节拍=生产周期/生产数量 其中,生产周期是指完成一批产品所需要的总时间,包括工序间的停 机时间和调整时间等;生产数量则是指完成一批产品的产量。 举个例子,假设一些工序完成一批产品需要5小时,产量是100个, 那么生产节拍就是5小时/100个=0.05小时/个。 通过计算生产节拍,可以了解到每个工序完成一个产品所需要的平均 时间,进而评估工序的效率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同时,也可以比较不 同工序的生产节拍,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2.如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2.1瓶颈分析:通过计算每个工序的生产节拍,找到生产过程中的瓶 颈环节。瓶颈环节是指生产过程中产能最低的环节,一旦优化,整个生产 效率就会得到提升。对瓶颈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产能瓶颈的原因,制定相 应的改进措施。

2.2流程改进:分析每个工序的生产流程,找出可能的浪费和瓶颈点。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生产流程改进方法,例如精简生产流程、优化作业方法、合理调配资源等。消除浪费和瓶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2.3自动化技术: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例如,使用机器人代替一些重复性劳动,提高生产速度和精度;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自动化调度等。 2.4培训和管理:注重培训员工的生产技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员工的 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优化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3.生产节拍计算的意义和应用 3.1评估生产效率:通过计算生产节拍,可以了解每个工序的生产效率,评估生产过程的整体效率。生产节拍越小,说明产能越大,生产效率 越高。 3.2制定合理生产计划:通过了解每个工序完成一个产品所需要的平 均时间,可以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节拍,安排工序的次序和生 产数量,合理调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3.3优化生产流程:通过计算生产节拍,可以找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 环节,进一步进行流程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3.4提高质量管理:生产节拍的计算还可以用于质量管理。通过比较 实际生产节拍和理论生产节拍,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总结:生产节拍的计算是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 计算生产节拍,可以评估生产效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优化生产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