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考试题

1.试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答: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2.孔子论君子人格有哪些主要思想和观点?

答:首先,君子品德高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对于道德,时时放在心上,每遇事都要想是否符合道德。君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注意符合“义”,而小人却常常见利忘义。“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象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别的什么也不会,那样不能适应社会。其次,君子修身养性。“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胸怀宽广,为人坦荡,不忧不惧。再次,君子勤务实。孔子曰:“君子务本”。即君子不在小问题上斤斤计较,而是抓住根本问题。另外,君子善处世。君同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

3.孔子教育思想述评?

答: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习过程、人生修养等等,“有教无类。”的思想,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人人都应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孔子的这种思想切合当时的庶民的利益,对于改变以前受教育权利为贵族子弟所独享的状况具有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即便在今天,对我们推进教育公平仍旧有指导意义。

4.略论孔子的义利观?

答: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孔子一方面认为"义以生利",但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

5. 了解现代社会实际,试析孔子的“德治”思想?

答:德治是一种以道德自律手段的政治理论。它不但对于梳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而且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都有莫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由孔子开创的“德治”思想,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的,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德治追求的是和谐安宁的社会,它是以民为本,这与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推崇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均源于儒学文化。

6.我对孔子其人的新认识?

答: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首倡私人办学,广收弟子,以其博学多能、声名远播,有圣人之誉,孔子还是大艺术家、大音乐家,他在器乐方面的造就也是很突出的,孔子的情操极其高尚,他看待事物的立场是“天下人”。

7. 孔子论学思想及其本人学习态度和精神对今人的启发和激励?

答: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8. 孔子荣辱观探析?

答:《论语》全书正是通过对“耻”、“辱”的表达和论述,通过教导人们要有“耻感”,才使孔子鲜明的“耻感”立于世人面前,从而使其荣辱观得以清澈的表达。《论语》全书正是通过对“耻”、“辱”的表达和论述,通过教导人们要有“耻感”,才使孔子鲜明的“耻感”立于世人面前,从而使其荣辱观得以清澈的表达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意思是说,花言巧语、伪善嘴脸、十足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内心隐藏着怨恨却要与他人结交朋友,这样的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简而言之,虚伪的人是可耻的。孔子的一句话:“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这更加说明孔子将“耻感”与个人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不知耻则无以修身。孔子将“耻”的观念视为人格修养的一种重要标志,它不仅涉及到个人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修炼自己坚毅的品格,也关系到个人如何为学、处世以及如何使个人的修养日臻完善,可以说,孔子强调“耻感”是要让人们树立一种“耻感”意识,深深植根于自己的意念之中并付诸实践。

9.孔子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答:孔子作为对孝道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孝道观自建立起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情感、思维方式以及中国社会的进程,直至今日,孔子的孝道观仍具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孝”是“仁”的基础和根本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有识之士相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传统孝道,而传统孝道又是以孔子的孝道思想为基础。因此,对孔子的孝道思想,应给予应有的重视。孔子孝道的核心是仁,它的具体内容是指以人为本的爱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人有了孝心,社会就能更加和谐安定。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春秋时代,他的以人为本的孝道思想不单对协调当时的人际关系,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有着积极意义,就是在今天,读起来也依然感到十分亲切新鲜。他的至理名言中,依然放射着博大精深的思想火花,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10.孔子人际关系思想对今人社会交际的启示意义

答: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人和”。他力图用这一原则处理好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按照“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次序,孔子践行“人和”思想分天下、国家、家庭、个体四个层次进行。孔子一以贯之之道是“忠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孔子“人和”思想在国内关系上,要求在上下、左右之间实行有原则的和谐。上下关系包括君民关系和君臣关

系。在君民关系上,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师生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孔子主张师生相处也要坚持“和而不同”。

11.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当今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意义?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人际和谐。这方面,我们面临着众多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弘扬孔子的“人和”思想。在国际上,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要按照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所指出的:“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总之,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示,认真吸取包括孔子人际和谐思想在内的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可以计日功成

12.我读“君子不器”?

答:表面上看起来,这四个字的意思很简单,君子不是东西。再深点就是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用途)。再深点就的为政的君子是要什么都懂的通才,而不是只知一方面的专家。细细品来。其中意蕴所谓深藏。第一,君子不能只是“器”。器,就是东西。孔子不正面去说为政的君子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才算合格,只是打了个比方,就是器,为政的君子,如果像器皿一样的话,那只有固定的用途,不能把工作中的其他方面了解起来,进行全面的思考。当然事情就不会做得很好了第二、君子如何摆脱“器”,就是要求为政的君子,要自己解放思想,不要把自己约束于某一方面,要有全局的眼光和了解全局的知识面。要做通才,不只能做专家。这也就是《论语·为政》中说的“允文允武”。

13.读《论语》,《弟子规》,谈谈你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理解?

答: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自我觉醒、自我认知、自我选择和自我创建的一种状态。因此,认知并找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对整个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我们党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强调文化自觉,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强调文化自觉,有助于解放文化生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坚信自身文化理念的正确性,由此而产生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肯定,以及长期积淀的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与这种文化本身是否先进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如果不能顺应先进文化发展潮流,不能主导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那么,就将无法绵延恒久地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一盏从未熄灭并永远照亮人类的明灯,这无疑传达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自信。特别是近代以来,经过数度求索、反复比较,中国人民最终选定马克思主义作为争取国家独立、迈向民族复兴的指导思想,使得中华文化浴火重生,从而开启了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文化自强,文化自强,就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自我努力,积极向上,不断凝炼核心价值观,增强自身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始终保持一种文化生命活力的实践过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文化自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要找准文化发展方位,处理好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之间的关系,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文化自觉之路、文化自信之路、文化自强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全

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文化强国之路,从理论到实践,都要解决好文化建设中躲不开、绕不过又相辅相成的三个问题,即文化意识、文化态度和发展路径。为此,要树立以自觉推动自强的文化意识,要坚定以自信推动自强的文化态度,要走以创新推动自强的文化发展路径。

14.试述你对孔子“仁”“礼”关系思想的理解?

答: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构建。

15.请写出十句你最感兴趣的论语原文,并谈谈你个人的理解?

答: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7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尔雅通识课论语导读2020年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礼与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 A、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B、施行刑罚成本高。 C、刑法更有效。 D、礼仪更有文化内涵。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自《尚书》。错 1.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之谓也。”这一文本出自哪一部文献?(B) A、《尚书》 B、《大戴礼记》 C、《论语》 D、《孝经》 2.“信以结之,则民不倍”。“倍”如何理解?(B) A、加倍 B、通“备”,完备 C、通“背”,背叛 D、准备 3.孔子做过的最大的官职是?(A) A、大司寇 B、中都宰 C、司空 D、乐正 4.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反对使用刑狱治国。(错) 1下列哪些选型符合儒家执法时的原则?(AC) A、哀矜勿喜 B、鼓励告奸 C、原心定罪 D、慢令致期 2.在对待犯罪问题上,儒家和法家遵循的原则的不同点在于(BCD)。 A、儒家反対用刑罚,法家主张用刑罚。

B、儒家主张扼恶于未然之时,法家主张惩恶于已然之际。 C、儒家反对检举揭发,法家鼓励检举揭发 D、儒家主张执法从宽,法家主张执法必严 3.孔子认为,为了达到杀ー儆百的效果,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错) 1.下列哪一选项能够体现孔子的政治思想?(A) A、不能将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全体人类的利益之上。 B、国家稳定的基础在于合理的制度。 C、以德治国固然重要,但费时久,见效缓慢,远不及依法治国。 D、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孔子的思想?(AD) A、以人为本 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重农抑商 D、反求诸己 3.孔子认为,唯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可能实现。(错) 《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下列选项中,哪--部经典不属于“四书”?(C) A、《论语》 B、《孟子》 C、《孝经》 D、《中庸》 2.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C) 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 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 D、销量永居榜首 3.《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错) 1.“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C) A、《论语》 B、《孟子》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教务处

附件1:学生网上选课操作步骤 一、登录教务系统 1.网址: (1)https://www.360docs.net/doc/4f19206894.html,/jwweb/; (2)学校官网首页“快速通道”→“师生综合服务平台”→“教务系统”;页面如图: 2.登录系统 身份——学生;输入学号;初始密码为学号(首次登录必须修改密码后重新登录);输入验证码,然后点击登录,进入教务系统; 二、选课 1. 选择“网上选课”→“选课程”→“正选”进入选课;如图:

2.根据课程类别检索可选课程 (1)语言类课程为“主修(本年级/专业)”;(2)通识选修课程为“主修(公共任选)” 3.选课: (1)点击所选课程右侧“选择”,出现如下页面:

(2)选择上课班级,选定老师和上课班级,点击上课班级右侧“选定”,并点击右上角“确定”;返回选课页面; (3)再次确认所选课程及上课班级,点击选课页面右上角“提交”,方为选课完成。 如遇显示人数已满、时间冲突等情况,则须重新按以上步骤选课。4.确认选课结果, (1)点击教务系统主页面左侧“网上选课”-“正选结果”,将出现所选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等信息; (2)点击教务系统主页面左侧“教学安排表”-“教学安排表”,将出现学生本人学期课表。 5.根据选课结果及教学安排上课。

附件2: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2017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列表 德语17-1、法语17-1、西班牙语17-1、国贸17-1有规定的通识课程,不需进行此类选课。 1.若有调整,以系统内安排为准。 2.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需在不同类别课程内修满应修学分。本学期系统内设置每位同学可选4学分(2门课),请各位同学安排好自己的学业。

论语导读复旦版章节测试答案

论语导读复旦版章节测试答案 1.1《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部经典不属于“四书”?() A、《论语》 B、《孟子》 C、《孝经》 D、《中庸》 我的答案:C 2、【多选题】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A、经受了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B、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拥戴 C、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出类拔萃 D、销量永居榜首 我的答案:AC 3、【判断题】《论语》为孔子亲手所写。() 我的答案:X 1.2研读《论语》的现实意义 1、【单选题】“内圣外王”最先出自哪部文献?()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道德经》

我的答案:C 2、【多选题】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这里的“时”有哪些意思?() A、孔子平日里做事都很准时 B、孔子思考着时代的根本问题 C、孔子能根据时代的需求回应时代的问题 D、孔子为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无可无不可 我的答案:ABD 3、【判断题】孔子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我的答案:X 2.1孔子的生平 1、【单选题】“知人论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曾子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孔子的祖先是哪里人?() A、安徽 B、陕西 C、山东

D、河南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从“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可以看出,孔子只是把俎豆当作很普通的玩具来玩耍。() 我的答案:X 2.2孔子治学 1、【单选题】孔子几岁有志于学?() A、12 B、15 C、18 D、20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孔子读哪一部经典时韦编三绝?() A、《诗经》 B、《尚书》 C、《周易》 D、《春秋》 我的答案:C 3、【判断题】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并不存在作为一门职业的儒生团体。() 我的答案:X 4、【判断题】孔子区分了“君子儒”与“小人儒”,赋予了“儒”

《论语导读》考试题

1.试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答: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2.孔子论君子人格有哪些主要思想和观点? 答:首先,君子品德高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对于道德,时时放在心上,每遇事都要想是否符合道德。君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注意符合“义”,而小人却常常见利忘义。“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象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别的什么也不会,那样不能适应社会。其次,君子修身养性。“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胸怀宽广,为人坦荡,不忧不惧。再次,君子勤务实。孔子曰:“君子务本”。即君子不在小问题上斤斤计较,而是抓住根本问题。另外,君子善处世。君同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 3.孔子教育思想述评? 答: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习过程、人生修养等等,“有教无类。”的思想,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人人都应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孔子的这种思想切合当时的庶民的利益,对于改变以前受教育权利为贵族子弟所独享的状况具有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即便在今天,对我们推进教育公平仍旧有指导意义。 4.略论孔子的义利观? 答: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孔子一方面认为"义以生利",但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 5. 了解现代社会实际,试析孔子的“德治”思想? 答:德治是一种以道德自律手段的政治理论。它不但对于梳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而且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都有莫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由孔子开创的“德治”思想,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的,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德治追求的是和谐安宁的社会,它是以民为本,这与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推崇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均源于儒学文化。 6.我对孔子其人的新认识? 答: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首倡私人办学,广收弟子,以其博学多能、声名远播,有圣人之誉,孔子还是大艺术家、大音乐家,他在器乐方面的造就也是很突出的,孔子的情操极其高尚,他看待事物的立场是“天下人”。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单元测试题(一) 成长的节拍

单元测试题(一) 成长的节拍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在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时说:“我的中学时光是在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度过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他的话很朴实,却蕴含着很深的人生哲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拿这句话来激励自己。”钟南山的经历告诉我们( B )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②中学时代对人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③中学生应该编织人生梦想④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进入中学阶段,意味着我们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迎接新生活的挑战,我们要( D ) ①激发潜能,实现自我超越②走自己的路,开心就好③确立新目标,使自己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④积极进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③ 3.(株洲中考)快递小哥李庆恒,于2020年5月被评为杭州高层次人才。他在杭州从事快递行业5年以来,扎扎实实工作,不断钻研业务,荣获过省级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在建党99周年的当天,他还填写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他的事迹给我们的感悟,不正确的是( D ) A.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B.人生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C.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用奋斗实现梦想 D.只要有梦想,就能得到实现 4.(扬州中考)右图漫画告诉我们,梦想的实现更需要( D ) A.立志 B.想象 C.热情 D.行动 5.(长沙中考)“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作为中学生,我们在追梦路上需要做到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下列名言与这一要求相一致的是( C )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湖南省邵阳市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原卷)

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2019年3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向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赠送了一份特殊礼物﹣﹣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该特殊礼物反映出法国很早就有学者宣传()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2.(2分)“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该材料反映的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3.(2分)圆周率日(3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这一天,很多人会怀念在圆周率值计算上有过杰出贡献的() A.张仲景B.祖冲之C.贾思勰D.宋应星 4.(2分)1859年5月24日至8月14日,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部众数十万围攻宝庆(邵阳)两个多月而未克,只得撤退。据说,石达开临走之前感叹了一句:“铁打的宝庆!” 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国() A.古代史晚期B.近代史前期C.近代史后期D.现代史初期5.(2分)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 A.封建剥削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 C.生产资料私有制度D.君主专制制度 6.(2分)如果你想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场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前往()A.南京B.长沙C.广州D.上海 7.(2分)毛主席曾在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毛主席这番话所指的是()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红军长征 C.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D.挺进大别山

易错点24_学习与受教育—备战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易错题 (1)

易错点24 学习与受教育 【知识点】 1.为什么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习的重要性)? (1)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 (2)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怎样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它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还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我们要终生学习。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能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4.如何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但学习是多方面的,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但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5.如何学会学习? (1)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6.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1)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

(2)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3)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7.怎样在实践中学习? (1)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2)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3)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8.什么是受教育权?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有何重要意义? (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3)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01 1.(2020•湖南省怀化市)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杨颖一直坚持观看中法合拍的纪录片《论语导读》,该片以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的第一部法文译本《论语导读》为线索,讲述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相遇、相识、交流、互鉴的历史故事,探索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处共荣之道。一年下来,她对中法文化以及世界相关文化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成绩也稳步提高。这说明() ①学习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定能为世界文化发展做贡献 ②学习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和坚强的意志 ③学习能挖掘自身的潜能,激发前进的动力 ④学习打开了生命视窗,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广阔和精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学习。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卷(含答案) 一、非选择题 1.近年来,微信“朋友圈”深受青睐,成为很多人进行信息交换、休闲娱乐的平台,关于“朋友圈”的话题也被广泛关注。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生活在各自不同的“朋友圈”中。某校组织开展以“扩大朋友圈,一起走出来”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向“宅”说不)“宅男宅女”是新兴的网络语言,指“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厌恶上班或上学”的人,多为“90后”“00后”。而很多中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假期里就将自己关在家,沉溺于虚拟世界。“宅”现象利乎?害乎? (1)“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理由。 (健康择友)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不同的“朋友圈”会对人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成败。未成年人必须重视创建健康有益的“朋友圈”,为自己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2)说两条你的择友标准。并简要说明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什么需要一个健康有益的“朋友圈”? 2.观察下列漫画,探究问题。 (1)小猫对着镜子说:“你是谁?”这表明什么问题? (2)猫妈妈回答小猫“它为什么那么凶”的答案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猫妈妈的话启示我们应该如何与朋友们相处? (3)我们应该怎样呵护友谊? 3.来到新的中学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我们内心有喜悦,也有困惑。我们一起走进中学生活,分享快乐,学会学习,在新的起点扬帆起航。 (新的起点) 今天是入学第一天,军军来到新的学校,有了新的感觉和新的身份。在新的学校,军军很快结识新的朋友,拥有新的友谊。 (1)进入中学,军军拥有新的身份是什么? (2)军军怎样做才能呵护新的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 (学会学习) 上初中后,一些同学一时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而学习成绩优异的琳琳却能游刃有余地在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卷(带答案) 一、非选择题 1.某校七年级(2)班小记者采编了一组生活镜头,编成了主题为“我的朋友,我的圈儿”的专题片,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场景一进入新初一的小丽,总是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意与同学交往。 (1)要想拥有自己的朋友,小丽应该怎么做?(两个方面即可) 场景二放学回到家后,小丽急忙上网会见网友。小丽很庆幸有微信、QQ,可以与相隔很远的朋友倾吐心声与烦恼,并且可以分享趣事。有了网络,小丽感到没有那么孤独了。小丽和网友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后,很想和网友在现实生活中见上一面。 (2)有了网络,小丽没那么孤独了。这反映出互联网______。(两个方面即可) (3)对于小丽结交网友的行为,你认为她应该注意些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场景三小凡带着同学们一起参加了2021年“99公益日”全民公益活动,通过“小红花”“一起捐”等活动方式,为山区孩子捐书捐款。同时小凡也在网络上,看到诸多关于疫情防控的信息,如“保持喉咙湿润,可以预防新冠病毒”“吃洋葱可以预防新冠病 毒”“用吹风机可以杀灭新冠病毒”等等。事实上我国卫健委早已澄清这些说法的非科学性。病毒可怕,但病毒可以防控,谣言却是无孔不入。 (4)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要看使用之人是否守“道”。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你打算如何做。(两个方面即可) 2.来到新的中学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我们内心有喜悦,也有困惑。我们一起走进中学生活,分享快乐,学会学习,在新的起点扬帆起航。 (新的起点) 今天是入学第一天,军军来到新的学校,有了新的感觉和新的身份。在新的学校,军军很快结识新的朋友,拥有新的友谊。 (1)进入中学,军军拥有新的身份是什么? (2)军军怎样做才能呵护新的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 (学会学习) 上初中后,一些同学一时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而学习成绩优异的琳琳却能游刃有余地在学习的海洋里翱翔。她经常跟班里同学说:“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3)如果你是琳琳,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三个科学的学习方法。 (放飞梦想) 班长安排同学们每天搜集名言名句,值日生选取一些抄写在后面的黑板上。下面摘录两则: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广大青年要胸怀理想,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不能把理想信念只当口号喊。(XXX)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上名言对少年实现梦想有什么启示? 3.成长的节拍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第四册同步习题: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2019重庆八中高二下期中)“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应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动文化创新不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实现文化融合只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汪国真说,他的写作风格受我国古代的李商隐、李清照和国外的普希金、狄金森的影响比较大,悟于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练,最终创造出自己的平实、简洁的诗风,深受读者的喜欢。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坚持文化复古主义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摆脱社会实践的束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9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改编)虽然西方现代主义城市雕塑技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中国人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我们要创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城市雕塑作品。这一观点强调了() A.要海纳百川、熔铸百家,充分吸收外来文化

B.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世界优秀的文化为营养 C.要科学分析、认真甄别,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D.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题组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4.(2019湖南衡阳八中高二下期中,改编)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中,我国互联网企业曾一度扮演追随者角色。但因互联网政策、环境及消费群体文化需求与国外不同,许多国外的技术和成功经营模式复制到我国后折戟沉沙。如今,我国部分原创的互联网技术和经营模式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吸引国外互联网企业学习借鉴。这一变化对文化企业的启示是() ①学习、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在文化交流互鉴过程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要立足社会实践,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④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向外进行文化渗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0福建泉州十六中高二上期中)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 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这种“本土化”现象()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卷(带答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卷(带答案) 一、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强是某七年级(3)班的学生,他经常出入网吧。沉溺于网络的他无心学习,对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劝告全当耳边风。平时不屑于同学交往,觉得他们太幼雅,没有共同的语言,热衷于在网上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天,一同上网的网友向他发出邀请,一起弄点钱去玩通宵。小强二话没说,竟一口答应。几天后,东窗事发,小强和他的朋友因抢劫被抓进派出所。 (1)你是否赞同小强的交友方式?为什么? (2)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交到真正的朋友? 2.亲情感悟 (1)每个人都来自家庭,没有家庭就没有我们的存在。请你结合“阅读感悟”,分享你的家庭在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阅读“热点聚焦”,说说“00后父子心声”中的父子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化解“热点聚焦”中父子之间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4)家和万事兴,作为家庭的小成员你能为建设和谐家庭做些什么? 3.(大智的成长记录(节选)) 9月1日,开启了我的初中时代,我们到校史展教室接受了入学教育,我觉得挺自豪,虽然建校时间没那么长,但也有一定历史,有一些很令人尊敬的校友。

9月10日是教师节,我想给每位教我的老师写一句表示感谢并体现学科特点的话,给数学老师写的是:感谢老师的严格要求!我虽然基础不好,但会用n次方的努力提升自己。 10月20日,学校的课外活动相当丰富,没想到竟然有摄影社团。每个月有两次活动,有时讲摄影的基本知识,有时在校园或公园里实际拍摄并互相点评。 11月14日,我跟随专业老师到南海子观鸟,终于又看到长耳鸮 (xiāo)。开心!老师戴着手套为我们展示在树下捡到的它吐的食丸,能够看出它曾经吃过些什么。11月25日,升入中学的第一次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典籍博物馆开展的。在这里,有一个“法文版《论语导读》入藏展”,在展览中,还看到(《论语》17至19世纪的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英文等译本。感叹儒家经典当时竟然有如此影响力。回家后,我便开始读《论语译注》。 12月31日,爸妈送我一个特有意义的礼物——《课业纠错》,本子小巧可爱,我想用在自己问题比较多的X学科。 (1)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根据大智的成长记录,概括其至少两个属于学习的行为,并从中任选其一,说明学习的意义。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任课老师,写一句表达感谢的话。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学科,写一句有感染力的话,提升大家对该学科的兴趣。 (4)当你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别忘了停下来回头看看,去发现过去经历的意义,它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你是谁,将到哪里去,如何去那里。分别从学习、生活两个方面各总结一点经验或教训。 4.少年有梦,我们不能浪费大好的光阴。寒假生活就要开启啦,我要好好安排假期生活,让自己生活的更精彩!让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1)以上四张图片是七年级学生小慧的寒假安排。你可以借鉴哪三项?分别说明理由。(2)过年走亲访友,可能会有人夸你这好那好,也会有人说你这错那错。面对这些你怎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 Word版

眉山市高中2021届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卷共12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随行车方向变化而转动。据此回答1~2题。 1.车载导航仪利用的技术是 A.GIS和GPS B. GPS和RS C.RS和GIS D.数字地球和GIS 2.汽车在前方右拐后,导航仪面板上指向标箭头的指向是 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 读我国某平原中某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回答3~4题。 3.关于该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B.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D.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4.气候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最主要是 A.冬季低温冻害严重 B.春季春旱严重 C.夏季滑坡、泥石流频繁 D.秋季阴雨绵绵光照不足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示意图(图2)。读图完成5~7题 5.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6.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模拟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交网络连接了天南地北的人们,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生活不止眼前的网络,还有跳出方寸之外的世界。与其在网络上流浪,不如在现实世界里奔跑,如果人生有恢复出厂设置这个按钮,请大胆的按下,找回那个真实世界的你吧! 材料二:漫画“诱骗” (1)“社交网络连接了天南地北的人们”,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网络交往带来的影响。 (2)为了避免“诱骗”在我们身边发生,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具体的建议。 (3)网络交往终究不能取代现实的交往。请你为建立诚挚友谊设计两条标语。 2.与友同行 步入初中,我们走进友谊的新天地,但是与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七年(1)班的同学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一起探讨友谊之路 (1)请你告诉小闽朋友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2)请你帮助小鼎想想呵护友谊的方法。 (3)如何正确使用微信理性交友,请你给小桐一些建议。 3.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水恒的话题。步入初中,为了让同学们走进友谊的天空,探寻友谊的真

谛,缔结真挚的友情。七(3)班班主任决定在班上开展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话说友谊) (1)请你写一句话来赞美友谊。 (友谊的力量) 学生时代的同桌友谊让很多人都记忆深刻,同桌是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陪伴“同桌”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2)在你与同桌的相处中,他(她)给了你哪些令人难忘的帮助? (友谊的澄清) 故事一:小明和小华是好朋友,他们两人在学习上彼此竞争,你追我赶,共同成长,令其他同学无比羡慕。 故事二:七年级学生赵某结交了一群社会上的朋友后,学会了吸烟,参与打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来,这群朋友约他打群架,他为了所谓的“哥们儿义气”,将他人打成重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3)结合故事一谈谈你对竞争和友谊关系的认识。 (4)故事二给你什么警示? (交友需谨慎) 故事三:13岁的小梅在网上聊天时认识了一位网友,她常常和网友讲述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小梅对网友越来越好奇,正巧对方发出邀请,约在周末和她见面…… (5)小梅该不该和网友见面?请说明理由。 4.(大智的成长记录(节选))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材料与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答 一、非选择题 1.(核心素养、助我成长)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六大核心素养,其中之一是健康生活。要真正培养学生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就应该对学生开展认识自己和友谊教育。下面是小徽同学的生活片段,请你参与探究讨论。 (片段一)虽然我不了解自己,身边有很多人也不了解自己,但是我们的生活并未受影响啊! (1)请你谈谈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片段二)我埋头苦干,不爱管班级的事;我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琴棋书画样样在行;学校纪律自觉遵守。然而,老师批评我不关心集体,同学们也不爱搭理我,还说我是独行客,我很不服气! (2)小徽应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片段三)今天引用了一则谚语:“有朋友的人像平原一样宽广,没有朋友的人却像窄狭的手掌”。我很受启示,生活中不能没有友谊。结合对自己的认识,建立友谊,我准备:开放自己。无论怎样,敞开心扉,①,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要持续的行动。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不意味着自己不好。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馁,只要②,就有机会找到朋友。 (3)请你帮助小徽补充完整关于建立友谊的两处学习笔记中的空白。 (4)参与探究讨论小徽同学的生活片段,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请你说说。 2.探究友谊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015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77.9%的受访者坦言身边真正的朋友很少,期中6.7%的人表示自己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仅1.1%的人表示身边的知心朋友“非常多”。 (1)这一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真正的友谊应该是什么样的?调查中,69.2%的人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朋友之间“互相扶持,共同进步”;67.5%的人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谊不应该建立在利益关系上”;60.8%的人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直接指出对方的不足,给予建议”。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友谊应具有怎样的特质? 材料三:当前,网络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某中学七年级学生王某由于在网络微博上添加了一个陌生人为好友并发布自己的照片,陌生男子根据他签到的地址和相貌找到了他,王某险遭抢劫。针对当前学生上网的现状,有专家指出,未成年人不应该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结交朋友。 (3)关于网上交友,你会对专家说些什么? (4)针对王某的遭遇,我们使用互联网时要加强哪些自我保护? 3.走进生活,学会交往。 《我的微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