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出示下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语言表达、算式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出示下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学具边说边摆一摆。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剩下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 教师:这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也就是剩下了1个,多了1个。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请你们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出示学生资源):这是咱们班同学的想法(呈现下面3种方式)。请大家仔细看看,你同意用哪一个表示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针对①):剩下的1个草莓不表示出来行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针对②和③):后面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清楚地表示出刚才分的过程吗?7、2、3、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看来大家都认为需要把剩下的1个草莓表示出来,后面两种表示方法都对,只不过在数学上规定这样表示(板书如下)。 7÷2=3(盘)……1(个)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7、3、2表示什么,余数表示什么?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师: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随学生回答呈现并完善下表。 分的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6个每2个一盘分了3盘,恰好分完6÷2=3(盘) 7个每2个一盘分了3盘,还剩一个7÷2=3(盘)……1(个)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 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要求: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问题:1. 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 手摆一摆。 2.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 意思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目标】 1.了解除法的概念和符号。 2.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检验是否相等。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2.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新内容: 教师问:“你们都会算除法了吧?除法有什么应用呢?” 学生回答:“算商和余数。” 教师补充:“除法还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有余数的除法。” 2.讲授新知识: 教师先帮助学生复习一下除法的概念和符号。 教师说:“除法的符号是÷,读作‘除以’。除法的含义是把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的大小一样。被除数÷除数=商。” 教师继续讲授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拿出一些物品,例如饼干、糖果等,让学生分别拿到相同的个数。接着,教师说:“如果这些物品分成若干份后不能每份大小一样,就会有剩余,这时就需要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 让学生举例子,然后教师将学生的例子展示给全班学生。教师说:“如果有100个糖果,要分成5份,每份大小一样,那么每一份应该有多少个呢?” 学生回答:“20个。” 教师继续问:“那么最后还剩余多少个呢?” 学生回答:“还剩余0个。” 教师强调:“如果不能整除,会有余数。例如,有15个饼干,要分成4份,每份大小一样,那么每一份应该有多少个呢?” 学生回答:“最多每份有3个,也就是12个。” 教师继续问:“那么最后还剩余多少个呢?” 学生回答:“还剩余3个。” 教师因此引入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师解释道:“用算式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教师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些有余数的式子,并核对答案。 3.练习: 教师将一些有余数的算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计算,并核对答案。 样例: (1) 15 ÷ 4 = ____ …… ____ (2) 24 ÷ 3 = ____ …… ____ (3) 43 ÷ 5 = ____ …… ____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看教室里同学们学的多认真啊! 出示主题图 问:用11根小棒摆出黑板上的图形.各能摆几个? 根据摆的过程写出除法算式 指名学生汇报:11÷4 11÷3 11÷5 问:怎样能求出这些算式的商?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新课 出示例1:

余数( 表示分完之后剩下的数 )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写法:首先在等好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归纳: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所以余数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总结: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书p60 第1题:让学生用圈一圈的方法完成,最后填一填。集体订正是说一说思考过程。 第2题:让学生动手分一分,理解题意后,在填一填,最后订正. 四、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老师准备了6朵小红花,项奖励给2名表现好的同学, 每人奖几朵? 怎么算出来的?6÷2=3(朵)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这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 是多少。) 2.还是这6朵小红花想奖给表现好的同学每人3朵,能奖给几 人? 怎么算出来的?6÷3=2(人) 3.如果,我今天准备了7朵小红花,还是奖给2名同学,平均 每人能得到几朵?(每人能得到3朵,还剩1朵) 师:这个剩余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余数”,今天我们 继续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二)。(板书课题) 二、新课:出示例2图: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任务卡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诀。 2、说出算式里各数的名称,算式的读法和算式的意义 15÷5=3 3、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还有一些小同学,他们也很聪明,你

们看,他们学得多认真啊!请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摆图形) (2)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我们也来摆一摆吧! (3)学生利用11根小棒拼摆图形后汇报结果。 用11根小棒,每()根摆成一个()形,摆了()个,还剩()根。 (4)质疑:根据我们刚才摆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摆完图形后小棒都有剩余。摆的图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数不相同。 4、揭示课题 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剩余,恰如我们平常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一)动手操作探究意义。教学例1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出示图片: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么摆? (1)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收集数学信息。 (2)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代表6个草莓,摆一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集体交流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 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列式为 6÷2=3(盘)(板书) (3)指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 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3盘。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出示:有7个草莓,每2个一盘,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新课标教案篇一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教材简介: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这部分内容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法的联系,同时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操作、观察活动的教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5课时。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任务卡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诀。 18÷2=30÷6=49÷7= 2、说出算式里各数的名称,算式的读法和算式的意义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2能够比较熟悉的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逐步养成书写工整,计算仔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0÷4 30÷6 24÷6 35÷7 注意: (1)被除数除数和商在竖式中的位置; (2)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3)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必须规范。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第六页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野营时都做了些什么?在他们分工合

作安排晚餐和搭帐篷的活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结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收集数学信息以及提出问题。 (1)如果每个人分4条鱼,那么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2)我采了48个野果,平均分给我们小组的9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 教师提议:我们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解决吧! 三你问我说,合作探究。 1请同学把第一个问题完整的看一遍,思考题目意思和解题方法,并列出算式。学生汇报情况预设。 题目意思和解题方法:就是要看22里面包含了多少个4?用除法解决。 列出算式:22÷4 2请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想好后先在小组里交流,看看你想到的办法和别人的是不是一样?谁的方法最简单?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算法,为后面的汇报选好候选人。 (小组交流后,请部分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回忆比较讨论交流,让有余数的除法竖式逐步变得完善。提醒学生: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时,商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2)在用竖式算出商和余数后,还要记得在横式后面把他们写出来。 4思考: (1)在除法竖式中如何试商? (2)在竖式中“商与除数的积”是什么意思? (3)在竖式中从被除数里减去商与除数的积,剩下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后,老师组织汇报比赛。) 5比较22÷4与复习题中20÷4的竖式的不同之处。 6请学生对四种算法进行比较和评论,然后老师再总结发言。 (“摆一摆”“圈一圈”“列竖式笔算”“口算”) 7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学习,自主解决前面提出的“分野果”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二年级数学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1. 引入:了解除法和余数的概念 2.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3. 举例说明:以小学生熟悉的物品为例,让孩子感受有余数的除法 4. 讲解余数的概念:余数是什么?有哪些情况下会出现余数? 5. 实测有余数的除法:让孩子动手进行除法计算,帮助孩子理解余数 6. 常见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数为2、3、4、5、9、10等的求余运算 7. 好玩的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帮助孩子在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获得乐趣 8. 练习:针对不同难度的有余数的除法题目,让孩子更好的掌握运算方法 9. 讲解策略:教育孩子应对有余数的除法时的策略和技巧 10. 总结:提高孩子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引入:了解除法和余数的概念 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除法和余数的概念。并且可以使用一些实例,如“1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5个,这就是除法”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2.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 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讲解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的情况,即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可以使用“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1个,就会有2个苹果剩余”等例子来帮助孩子理解。 3. 举例说明:以小学生熟悉的物品为例,让孩子感受有余数的

除法 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并拿出相同数量的物品,然后根据分组份数来执行有余数的除法。例如,将24个小球分成5组,然后计算每组有多少个和剩余多少个小球。 4. 讲解余数的概念:余数是什么?有哪些情况下会出现余数?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余数的含义,并描述有余数的除法中如何计算余数。教师还可以给出一些例子,例如,在将20个块糖平均分成3份的情况下,若每份块糖为6个,则有2个块糖剩余。 5. 实测有余数的除法:让孩子动手进行除法计算,帮助孩子理解余数 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例如,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概念计算24除以7等有余数的例子。 6. 常见的有余数的除法:除数为2、3、4、5、9、10等的求余运算 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列举更多的除数为2、3、4、5、9、10的例子,并教授与计算余数的方法。例如,在将13个纸杯装入盒子,每盒5个纸杯的情况下,有3个纸杯剩余。 7. 好玩的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帮助孩子在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获得乐趣 在这个部分,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份有余数除法练习工作表,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糖的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在分糖过程中,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试商)。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教师:糖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包糖(14块),彩笔,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欢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

生:是糖。喜欢! 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4块糖,如果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 生:可以分给14个人。 师:对吗?好,咱们一起分一分。(课件演示:14块糖,一人一块,我们就一块一块的圈起来,最后分给了多少人?) 生:14个人! 师:如果每人分2块呢?能分给几个人? 生:如果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你想的真快!咱们来看,(课件演示:14块糖,每人分2块,一起数!) 生:分给了1个人,2个人,3个人…… 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 生:有14块糖,每人分两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回答的真完整! 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3块,4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 生a:我想每人分4块。 生b:我想每人分7块。…… 4、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

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开始吧! 5、学生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 6、学生分小组汇报: (1)、师: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组分的情况? 组1:我们小组有14块糖, 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块,一共分给了4个人,还多着两块。 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5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最后还多4块。 第三种分法是,每人分7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正好分完了! (2)、师:听了他的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种分法还多着2块? 生答:因为,每人分3块,剩下的2块不够分给一个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的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生2:那你第二种,还剩4块呢,怎么也不分了? 生答:那是每人分5块啊,所以剩下的4块也不够给一个人,否则就不公平了! 师:有道理吗?老师把你们分的情况展示出来。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刚刚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问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事例地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学习难点]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导入口算(出卡片,说得数) 2、解决问题。 (1)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 (2)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装3筐,

平均每筐装多少?还剩多少棵?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5,出示教材。(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从教材的题目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有效信息呢? 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师:同学们,想一想,“至少”是什么意思呢? ( 就是最少的意思,要想租的船最少,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 师:该怎么解答呢? (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22÷4=5…… 2 4 2 师:竖式中的2 2、 4、 5、2各表示什么? 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5表示船的条数,单位写条,2表示剩余两人,单位是人。小结:商和余数的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5课时单元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5课时单元教案〕共21页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开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刚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2〕教师板书标准写法:7÷2=3〔盘〕……1〔个〕。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拟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答复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 6个草莓每2个一盘分了3盘,正好分完6÷2=3〔盘〕 7个草莓每2个一盘分了3盘,还剩1个7÷2=3〔盘〕……1〔个〕【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比照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确实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局部?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1〕学生独立先在图中圈一圈,再说一说,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2〕比拟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确实定。 三、观察比拟,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一、激情导课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吧?请看屏幕,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们可以任意说出其中一个五角星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试试? 生:……… 师:神奇吧?你们想不想学到这个本领? (生齐答:想。) 师: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学到这个本领了。 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先从分东西开始吧…… 二、新授: 师:请看这里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生:可以摆3盘。

1、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 2、质疑: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 看来大家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错,我来出一道稍难一点的:(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比刚才多了1个草莓,是7个草莓。 (1)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 带着问题请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1、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2、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过程。 3、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 (2)接下来,咱们就小组讨论一下,用你们的学具按要求来摆一摆,看哪个组的同学摆得快又对。 我们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摆的? 用老师的草莓摆(课件出示7个草莓,摆好的图) (3)质疑: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的6个草莓正好摆完,7个的草莓没有摆完,有剩余。)师:我们把这种有剩余的除法就叫有余数的除法,那剩余的这个数就是——余数。 师:剩下的这1个草莓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课件出示——7÷2=3(盘)……1(个)我们通常把商和余数之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1、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 2、你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3、谁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任务卡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诀。 2、说出算式里各数的名称,算式的读法和算式的意义 15÷5=3 3、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还有一些小同学,他们也很聪明,你们看,他们学得多认真啊!请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摆图形) (2)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我们也来摆一

摆吧! (3)学生利用11根小棒拼摆图形后汇报结果。 用11根小棒,每()根摆成一个()形,摆了()个,还剩()根。 (4)质疑:根据我们刚才摆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摆完图形后小棒都有剩余。摆的图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数不相同。 4、揭示课题 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剩余,恰如我们平常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一)动手操作探究意义。教学例1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出示图片: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么摆? (1)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收集数学信息。 (2)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代表6个草莓,摆一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集体交流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 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列式为 6÷2=3(盘)(板书) (3)指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 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3盘。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出示:有7个草莓,每2个一盘,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1)和上一题观察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动手摆一摆。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l和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l~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初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按照例1制成可供演示的梨和盘子图片、磁性黑板;每个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出示教科书第1页上的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用竖式计算除法。(出示两道除法竖式) 订正笔算除法时提问:除法竖式里,哪个数是被除数?哪个数是除数?哪个是商?并指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图,说明题意:要把这6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指名学生实际分一分,分两次恰好分完.) 教师;谁会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先列横式,然后用竖式计算.) 计算后,教师指着竖式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的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的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因为6个梨都分完了,一个也不剩。) (2)教师又出6个梨和7个盘子图,说明:要把这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谁会分?(指一名学生分实际分一分,分两次后,还剩一个。) 教师:剩下的一个梨,如果继续分,每个盘子还能再分到1个梨吗?(不能。)这说明7个梨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到2个,还剩1个。 教师;怎样计算呢?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板书:73=) (3)竖式的写法。(指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被除法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教师进一步提问: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那么在被除数7的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

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意义,驾驭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爱。 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P60-P6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筷子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通过视察、比较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比较的实力。 4.渗透借助直观探讨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昨天,杏北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实行了一场美食节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小挚友们要学会共享,在分东西时,他们遇到一些麻烦,我们一起去帮帮忙吧。

二、自主探究,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分筷子: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筷子吗?(小挚友平常在家,也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分给同桌两个孩子,每人一捆小棒。里面分别有6支,7支小棒。请同学们分一分,你手中有几双筷子? (2)生操作,师巡察(其中一人会出现有多余的) (3)汇报展示(先请没有剩余的) 摆一摆,说一说,你手中有几双筷子,你是怎们分的? 生:6支筷子,两支一双放在一起,一共有3双。 师:你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分筷子的过程么? 生:6÷2=3(双) 师:你为什么用6÷2 来计算?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能详细说说吗?(让孩子详细说说6表示有6支筷子,2表示每份分2支,6÷2表示6支筷子,每2支为一双,也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 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 6叫做?(被除数)2叫做?(除数)3叫做?(商)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学问。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摆一摆,教学“余数”。 师:有一些同学似乎在分筷子的时候,遇到麻烦了?(有剩余)请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 今天的草莓特别新鲜,我买了一些准备分给大家。你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 1.6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4.7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 1.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7个草莓磁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 6÷2=3(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 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

除而剩下的数。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学具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更深入地学习、了解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1.相关除法练习。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算算下面这些算式。 15÷4 =3......3 19÷ 6 =3 (1) 25÷9 =2......7 42÷8 =5 (2)

二年级数学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二年级数学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二年级数学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7个草莓磁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 6÷2=3(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 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除而剩下的数。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四课堂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例1。6÷2=3(盘) 7÷2=3(盘)······1(个) 二年级数学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及练习题

1.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 (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 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 (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 (3)10根呢?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 (4)11根呢?12根呢?

11÷4=2(个)……3(根) 12÷4=3(个) 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 (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余数小于除数。(师板书) (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