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

绿色化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废弃物的缺点是 C .

A引入新污染 B设备费高 C速度慢且不彻底 D劳动强度大

2.我国化工行业比较通行的“无废少废工艺”又被称作 B .

A 绿色工艺

B 清洁生产工艺 C源消减工艺 D生态工艺

3.催化技术中最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是 B .

A 均相催化

B 非均相催化

C 相转移催化 D酶催化

4.清洁生产过程包括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毒性以及不再

..使用 B .

A废弃物 B有毒材料 C不可再生资源 D生物质资源

5.在原子经济理论中,AU值表示 D .

A 排放因子 B产品收率 C 原料转化率 D 原子利用率

6.下列不属于

...绿色化工原料的是 D .

A 乙醇

B 纤维素

C 碳酸二甲酯 D光气

7.城市垃圾治理要真正做到的目标除了减量化和无害化外还有A .

A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B彻底零排化 C垃圾完全粉碎化 D垃圾全部焚烧化

8.使用化学法处理废弃物的主要优点是 D .

A成本低 B适用范围广 C 不引入新污染 D速度快,彻底

9.现代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 B .

A三大类 B四大类 C五大类 D六大类

10.臭氧空洞对人体健康所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 .

A大量紫外线辐射 B臭氧中毒 C 氧气稀薄 D空气中物质易被氧化成有毒物

11.21世纪各国都追求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趋于 C .

A 缓慢增长

B 快速增长 C零增长 D负增长

12.根据原子经济理论,AU值越大,则副产物 A .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不确定

13.E—因子为每产出1Kg产物所产生副产物的 D .

A 摩尔数

B 毫升数 C克数 D千克数

14.绿色涂料是指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 C .

A再生料 B金属离子 C有机物 D 水

1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主要是脱除水中的 C .

A重金属污染物 B无机物污染物 C有机物污染物 D 生物污染物

16.欧洲现行的汽油标准中硫含量低于 B .

A 30×10-6

B 50×10-6

C 80×10-6

D 100×10-6

17.目前应用最多的超临界流体是 B .

A 超临界水

B 超临界二氧化碳

C 超临界乙醇

D 超临界甲烷18.目前生物脱硫的最大优点是 B .

A无二次污染 B费用低 C可副产单质硫 D可提高十六烷值19.绿色催化剂选择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催化剂的 B .

A毒性 B选择性 C活性 D耐久性

20.目前人类使用的三大能源是 A .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石油,煤炭,生物质能

C石油,煤炭,核能 D石油,太阳能,核能

21.目前常用来代替酚醛树脂的低甲醛含量树脂是 A .

A脲醛树脂 B酮醛树脂 C醇醛树脂 D乙二醛树脂

22.化工反应过程使用超声波设备有可能的负作用是 A .

A减慢反应速率 B收率低 C 操作困难 D选择性差

23.酸雨主要是因为人为排出的B .

A CO

2和H

2

S B SO

2

和NO

x

C CH

4

和SO

2

D Cl

2

和SO

3

24.目前科学研究最活跃的超临界流体是超临界 D .

A 甲烷 B乙醇 C二氧化碳 D水

25.目前的四大基础能源为C .

A石油、煤、天然气和太阳能 B石油、煤、核能和风能

C石油、煤、天然气和生物质能源 D石油、煤、太阳能和风能

26.污水处理方法中的生物法主要是脱除污水中的 C .

A 重金属 B无机盐 C 有机物 D氯化物

27.按目前

..技术水平,生物质能主要是利用生物质资源成分中的D .

A蛋白质 B 纤维素 3木质素 4淀粉

28.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是 A .

A 研究新反应体系

B 研究污染源

C 研究环境承受能力

D 研究人类承受能力

29.京都协定书中所指的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气体主要有 B .

A 7种

B 6种

C 5种

D 4种

30.未来最大的生物资源是利用植物中的 D .

A蛋白质 B淀粉 C几丁质 D纤维素

二、多项选择题

1.以绿色化学的原则判断,有害的化工原料的是 AD .

A光气 B 碳酸二甲酯 C 乙醇 D氢氰酸 E双氧水

2.作为绿色精细化学品,水处理剂主要有 ABCE .

A 缓蚀阻垢剂

B 生物合成多功能剂

C 杀菌灭藻剂

D 防冻剂

E 絮凝剂

3.二恶英的主要危害有 BC .

A 放射性

B 致癌

C 致畸

D 破坏臭氧层

E 导致酸雨

4.生物化学反应中,酶催化的特点是 ABCDE .

A条件温和 B自动调节活性 C 高效率 D高选择性 E 酶易变性失活5.相对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是 ABC .

A用再生资源作原料 B对人体刺激小 C易生物降解 D亲油性能强 E亲水性强

6.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 ADE .

A抽提剂 B带水剂 C絮凝剂 D稀释剂 E 反应介质

7.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好发展与 BCD .

A经济的关系 B 人口的关系 C资源的关系 D环境的关系 E社会的关系

8.干法脱硫的主要优点有 AC .

A无废水排放 B脱硫效率高 C无废酸排放 D设备简单 E操作容易9.以下可作为汽车替代燃料的有 ABCDE .

A 液化石油气 B液化天然气 C甲醇和乙醇 D液氢 E燃料电池10.有害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大气污染主要有 BDE .

A台风频繁 B酸雨 C沙尘暴 D臭氧层耗损 E温室效应

11.处理废气中的SO

2

一般采用 ABCDE .

A 氨法 B钠碱法 C 钙碱法 D活性炭吸附法 E 催化氧化物法12.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目标是 BCD .

A 无排化

B 减量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E 零增长

13.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 ABCD .

A 物理法

B 化学法

C 物理-化学法

D 生物处理法

E 放射处理法

14.当酶作为一般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时,其主要缺点是 BE .

A反应条件温和 B易失活 C选择性低 D效率低 E价格昂贵

15.绿色化工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ABCDE .

A原料绿色化 B 产品绿色化 C 催化剂绿色化 D溶剂绿色化 E 助剂绿色化

三、填空题

1.到 2040 年,我国将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零增长的目标. 2.依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废气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 .

3.燃烧生物质燃油不会增加大气中CO

2的含量是因为其来源于 CO

2

的光合作用 .

4.绿色化学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

5.欧盟现行的车用柴油标准中硫含量低于 50×10-6 .

6.E-因子可以衡量化工过程的排弃量 .

7.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主要有厌氧发酵法和堆肥化 .

8.原子经济性可用来估算不同工艺路线的原子利用率 .

9.依照原子经济理论,化工行业产品越精细复杂E-因子越大 .

10.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最根本措施是使发展与环境保持同步与协调. 11.目前发挥能源作用排第四位的是生物质能 .

12.末端处理是指必要的污染物处理环节的零排放 .

13.人类可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两方面内容. 14.耗竭性资源又称有限资源 .

15.环境治理的绿色技术可简单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复合法 . 16.目前使用最多的超临界流体是超临界CO

2

.

17.“白色污染”——废塑料解决的主要途径有回收利用和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

18.超声波对各类化学反应几乎都有促进作用 .

19.温室效应的最大的危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 .

20.“绿色”溶剂相对于传统溶剂的主要优点是无毒无害 .

21.垃圾焚烧发电成为近年处理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及无害化利用的热点.

22.多氯代三环芳香化合物大部分具有强烈致癌致畸的特点.

23.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 . 24.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协调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25.相对于传统催化剂,酶的主要缺点是易失活.

26.科技进步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

27.除尘是从废气中将颗粒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回收的过程.

28.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有作为抽提剂、反应介质以及稀释剂 . 29.环境可降解塑料可分为光降解、生物破坏性和完全生物可降解塑料. 30.环境友好的润滑剂一般是指其可以生物降解的润滑剂.

四、名词解释

1.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

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化成产物,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2.环境污染

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3.有机废物的厌氧发酵

有机物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进行分解,使有机废物无害化.同时,使碳素物通过厌氧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4.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是指在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需求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无污染、清洁生产和后续产品资源化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其工艺要求.

5.末端处理

在推行化工生产清洁工艺所进行的全过程控制中,还应包括必要的污染物处理环节的零排放,被称为末端处理.

6.可再生资源

主要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可以逐渐地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

7.可降解塑料

是在普通塑料中加入填充物质,增加其再自然环境中的降解能力的一种塑料. 8.废塑料的热裂解

使大分子的塑料聚合物在高温下发生分子链断裂,生成分子量较小的混合烃,经蒸馏后分离成石油类产品.

9.理想的化工过程

是指用最简单、安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廉价、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

10.绿色表面活性剂

由天然再生资源加工而成的对人体刺激小、易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

11.好氧生物处理法

利用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各种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氨、硫酸盐和磷酸盐等的方法.

12.污水生物净化法

微生物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并将其转化成稳定无机物的能力,被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这就是污水生物净化法.

13.清洁生产

是从生态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以至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化工生产技术

是指化工生产中利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料、催化剂、溶剂、助剂、副产品.

15.不可再生资源

一般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且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五、简答题

1.简述绿色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及包含的内容.

核心科学问题是研究新反应体系,其中包括新合成方法和路线,寻求新的化学原料,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探索新反应条件、环境无害的介质以及设计和研制环境友好产品.

2.简述生物化学工程将生物质资源作为研究重点的原因.

生物质资源作为化工原料材料,不但原料丰富以及可再生,而且生产过程无毒无害,其产品有可能也是对环境友好的.因此以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资源作为化工原料材料是我们生物化学工程研究的重点.

3.简述使用生物质燃油可实现“零排放”的原因.

原因是生物质来源于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但不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即其碳循环是闭循环链,理论上可实现二氧化碳对大气的“零排放”.

4.简述化工生产中的无废工艺.

将未反应的、未转化的物料重新返回到原料流程中,或使生产第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并以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废物再生产第三种产品,如此循环和回收利用,最后只剩下极少量甚至为零的废弃物进入环境,以取得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5.简述绿色化工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原料的绿色化,选择无毒、无害原料,以及替代性和可再生性原料的利用;化学反应绿色化,目标是实现“原子经济反应”;反应介质绿色化,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溶剂和助剂;产品的绿色化,生产对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

6.简述化学产品的绿色设计方法.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化学产品进行设计,使其对人类和环境更安全.设计更安全

的化学产品,就要认识分子结构对其功能的贡献以及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通过对结构的修饰使其有用的功效最大化,同时使其固有的危害最小化.

7.简述清洁产品的范畴.

指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稀缺原料的产品;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的产品;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致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的产品;合理包装的产品;报废后易处置、易降解的产品.

8.简述清洁生产所谋求的目标.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2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9.简述理想经济性反应及其特点.

理想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化成产物,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特点: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2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10.简述源消减技术包括的内容.

1工业生产采用清洁工艺,根本不存在污染排放问题,这是最理想的环境治理方案;2处理废弃物的绿色工艺,即对生产、消费化工产品过程中的废弃污染物处理完全化,不伴生新的污染,杜绝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转移.

11.简述烟气脱硫方法中湿法脱硫及其优缺点.

采用吸收剂溶液洗涤含SO

2的烟气,通过吸收去除其中的SO

2

.湿法脱硫所用设

备简单,操作容易,脱硫效率高.但脱硫后烟气温度较低,于烟囱排烟扩散不利. 12.简述废物转化利用的途径.

1物质转换,即将废弃物通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途径转化制取新形态的物质;2能量转换,即从废物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

13.简述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的种类.

1混合废塑料的直接再生利用2加工成塑料原料或塑料制品3热电利用4燃料化5热分解制成油

14.简述废弃催化剂的由来.

催化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活、老化和中毒,使催化剂活性、选择性降低,这时就要定期或不定期报废旧催化剂,补充新鲜催化剂,因此就会产生大量的废催化剂.

15.简述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是利用微生物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并将其转化成稳定无机物这一功能,采用一定的人工措施,营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以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从而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净化.

16.简述京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38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消减%.其中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分别消减7%、8%、6%、6%.

17.简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质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措施.

目标:经济增长、环境平衡和社会进步;

实质: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最根本措施:使发展与环境保持同步与协调.

18.简述绿色催化剂选择的原则.

在绿色化学中,人们把催化剂活性放在次要的地位,首先考虑的原则是催化剂对反应所具有的选择性,即催化剂对反应类型、反应方向和产物的结构所具有的选择性.

六、论述题

1.试述为何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业.

1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都离不开化学制品,但是化学制品的生产、加工、贮运、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各环节都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化学制品的生产和使用造成了影响巨大的全球环境问题.

2这些环境和生态问题以及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靠化学和化工技术提供替代产品、处理技术和环境生态适应型技术及产品的开发推新.

因此,未来的化学工业一方面要从技术上减少和消除对大气、土地和水域的污染,另一方面要从工艺改革、品种更替和环境控制上解决全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

2.试述我国对绿色环保的态度.

绿色环保是指在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需求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无污染、清洁生产和后续产品资源化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其工艺要求.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经济改革发展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绿色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顺应这种国际趋势,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和无公害化清洁能源生产的法规与评价标准,并在开展绿色环保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3.试述绿色化学的总原则.

1从源头上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

2合成方法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尽量使参加过程的原子都进入最终产物;

3在合成方法中尽量不使用和不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

4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环境毒性的化学品;

5尽量不使用溶剂等辅助物质,不得已使用时它们必须是无害的;

6生产过程应在温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而且能耗应最低;

7尽量采用可再生原料,特别是用生物质代替石油和煤等矿物原料;

8尽量减少副产品;

9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10化学产品在使用完后应能降解成无害的物质,并且能进入自然生态循环;

11发展适时分析技术以便监控有害物质的形成;

12选择参加化学进程的物质,尽量减少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4.试述实现资源和能耗速率趋于“零增长”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1生态环境压力及工业污染的加剧,迫使人们不得不从资源和能源的过分消耗中觉醒,寻求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途径;

2世界各国都注重了人口计划生育,人口数量增加的压力正在逐步趋缓,为寻求资

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下降拿之达到“零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321世纪知识经济形态的被认识和被接受,使人们具有相当的智力水平去实现这一目标.

5.试述绿色化学与环境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它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对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的使用和产物、副产物的产生,力求使化学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因此,绿色化学是发展生态经济和工业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化学与环境治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环境治理是对已经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使之恢复到被污染前的面目,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形成的新策略,即所谓污染预防.既然没有污染物的使用、生成和排放,也就没有环境被污染的问题.因此,只有通过绿色化学的途径,从科学研究出发发展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工技术,才能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6.试述化工清洁生产的目标及其具体内容.

目标: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2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内容:

1清洁能源.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

2清洁的生产过程.包括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采用反应助剂或分离溶剂;保证中间产品的无毒无害;减少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因素;运用经济原子概念,采用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进行物料再循环;使用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完善管理等.

3清洁的产品.指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的产品;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的产品;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致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的产品;合理包装的产品;保费后易处置、易降解的产品.

绿色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绿色化学期末考 学院##学号 一、单选题〔10×1分=10分〕 1、在臭氧变成气体的反应过程中,氟利昂中的氯原子是〔〕 A 、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D、催化剂 2、原子利用率最不经济的反应类型是〔〕 A、重排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除反应 3、以环己烯为原料,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应得到己二酸〔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 行〕.下列氧化剂中可称为绿色化试剂的是〔〕 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重铬酸钾 D、硝酸 4、下列关于农业革命、绿色食品等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两个级别 B、提高粮食产量和加强粮食保障,是能够与保护生态同时进行的 C、农业专家对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评价是功过参半 D、绿色食品在我国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它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质量认证 5、下列关于瓦尔堡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瓦尔堡醛的分子式是C15H22O3,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1mol瓦尔堡醛可以与2molH2加成二饱和 C、瓦尔堡醛是农药,对人体有害 D、瓦尔堡醛可以被还原,也可以作为还原剂 6、下列关于绿色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特大城市积极建设路轨交通 B、大城市积极鼓励个人汽车消费 C、中等城市合理规划公交路线 D、小城市充分完善自行车到建设 7、〔〕标准是绿色标准 A、ISO 14000 B、ISO 9000 C、ISO 8000 D、ISO 6000 8、《人口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A、马寅初 B、蕾切尔·卡逊 C、马尔萨斯 D、丹尼斯·米都斯

9、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觉醒的、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 召开于〔〕年,它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1968 B、1972 C、1975 D、1978 10、每年的〔〕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环境日〞 A、6月5日 B、7月7日 C、8月15日 D、9月18日 二、多选题〔10×1分=10分〕 1、化学物质由〔〕等组成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光子 2、化学反应可能向〔〕的方向进行 A、能量降低 B、熵增大 C、能量增大 D、混乱度减小 3、〔〕是温室气体 A、H2O B、CO2 C、NO X D、CH4 4、全球变暖的结果,导致〔〕等现象的产生 A、海平面上升 B、高山雪线上移 C、厄尔尼诺现象 D、非典型肺炎〔SARS〕 5、〔〕是形成酸雨的重要污染源 A、SO2 B、NO X C、CH4 D、CO2 6、绿色化学是〔〕 A、更高层次的化学 B、可持续发展化学 C、环境友好化学 D、清洁化学 7、绿色化学技术〔绿色化学工艺〕又称〔〕 A、绿色技术 B、环境友好技术 C、洁净技术 D、干净技术 8、原子经济性在数值上用〔〕衡量 A、E因子 B、EQ C、原子利用率 D、产率 9、下列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中绿色合成的是〔〕 A、使用绿色原料 B、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 C、使用绿色催化剂 D、使用酶催化聚合 10、下列关于隐患性高分子材料用于后处理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部回收利用 B、全部填埋 C、全部堆肥 D、全部焚烧 三、是非题〔20×1分=20分〕

化工导论题

第二章无机化工 简答题 1、无机化工包括哪些类产品? 无机化学工业的原料来源很广,大致可分五大类:空气、水、化学矿物、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及工业农业副产品。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硅酸盐材料包括哪几种? 硅酸盐材料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四种。 3、烧碱是用什么方法生产的? 电解食盐的水溶液 4、三酸两碱都包括那些酸和碱? (1)硫酸(H2SO4)、硝酸(HNO3)、盐酸(HCl); (2)烧碱(氢氧化钠,NaOH)、纯碱(碳酸钠,Na2CO3); 5、最重要的氮肥是什么?其氮含量大约是多少? 尿素氮含量大约是46.6% 论述题 1、简述硫酸生产的主要步骤和每个步骤的目的,写出主要反应方程式。 接触法生产硫酸工艺 (1)二氧化硫的制备 (2)含二氧化硫原料气的净化 (3)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 (4)三氧化硫的吸收 2、简述合成氨生产的主要步骤和每个步骤的目的,写出主要反应方程式。 1、原料气的制备 造气过程以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将原料煤或焦炭气化得到混合气(即水煤气); 2、脱硫 脱除对合成氨催化剂有害的硫化 氢、二硫化碳、硫醇、硫醚、噻吩等。 3、CO变换 通过变换工序使得原料气中的一氧 化碳与水蒸气作用变为氢和二氧化碳; 4、脱CO2 采用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方法,脱除 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 5、氨的合成 在高温(400℃)、高压(30MPa)和催化剂(Fe等)作用下,进行合成反应。

第三章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 简答题: 1、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列举5种。 石油炼制主要产品:汽油、溶剂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轮滑油、石蜡石油化工主要产品: 2、石油炼制的一次加工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燃料油主要包括哪几种? 3、原油减压蒸馏的目的是什么? 减压操作的目的是降低物料的沸点,避免在高温下蒸馏发生分解。 4、石油二次加工的目的是什么? 炼油产品需求量较大的是轻质油(如汽油),但直接蒸馏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含量很少。 另外,直馏汽油主要含直链烷烃,辛烷值(衡量汽油在汽缸内抗爆性的数字指标)较低。 5、举例说出三种乙烯的下游产品及获得该产品时所经历的反应类型。 6、简答生产乙烯的原料和方法是什么? 7、石油芳烃的两个主要来源是什么? (1)催化重整制取芳烃(2)烃类裂解副产芳烃 论述题: 1、简述烃类裂解生产乙烯过程中,裂解气净化与分离的几个主要步骤和每个步骤的目的。 2、试论环氧乙烷生产的主要步骤和每个步骤的目的,写出主要反应方程式。 乙烯制环氧乙烷 乙烯在银催化作用下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练20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专练20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形成酸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NO x 、SO 2的烟气和酸雨的分散剂相同 B .酸雨沉降到地面后酸性还会有所增强 C .机动车尾气中的NO x 来自燃油中的含氮物质 D .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消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2.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②CO 2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③燃煤时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④含磷的合成洗涤剂易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②④ D.②③ 3.“煤制油”的关键技术是煤的气化,而目前煤的气化主要是煤中的碳和水蒸气的反应: C(s)+H 2O(g)――→高温CO(g)+H 2(g),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所需能量是由间歇进行的碳的燃 烧(氧气用空气代替)来提供的:C +O 2=====点燃CO 2。下面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的气化可以减少煤直接燃烧对环境造成的粉尘污染 B .第一个反应需要吸热,所以煤的气化从能量角度来看,得不偿失 C .煤气化后作为燃料,燃烧充分,热利用率高 D .上述两个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除去CO 、CO 2后主要就是合成氨的两种原料气体 4.[2020·全国卷Ⅱ]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水酸化能引起HCO-3浓度增大、CO2-3浓度减小 B.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 C.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HCO-3H++CO2-3 D.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5.[2020·山东德州检测]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B.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超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C.用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可用作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D.葡萄酒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通常添加微量SO2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6.“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①实验室中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人们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

绿色化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废弃物的缺点是 C . A引入新污染 B设备费高 C速度慢且不彻底 D劳动强度大 2.我国化工行业比较通行的“无废少废工艺”又被称作 B . A 绿色工艺 B 清洁生产工艺 C源消减工艺 D生态工艺 3.催化技术中最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是 B . A 均相催化 B 非均相催化 C 相转移催化 D酶催化 4.清洁生产过程包括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毒性以及不再 ..使用 B . A废弃物 B有毒材料 C不可再生资源 D生物质资源 5.在原子经济理论中,AU值表示 D . A 排放因子 B产品收率 C 原料转化率 D 原子利用率 6.下列不属于 ...绿色化工原料的是 D . A 乙醇 B 纤维素 C 碳酸二甲酯 D光气 7.城市垃圾治理要真正做到的目标除了减量化和无害化外还有A . A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B彻底零排化 C垃圾完全粉碎化 D垃圾全部焚烧化 8.使用化学法处理废弃物的主要优点是 D . A成本低 B适用范围广 C 不引入新污染 D速度快,彻底 9.现代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 B . A三大类 B四大类 C五大类 D六大类 10.臭氧空洞对人体健康所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 . A大量紫外线辐射 B臭氧中毒 C 氧气稀薄 D空气中物质易被氧化成有毒物 11.21世纪各国都追求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趋于 C . A 缓慢增长 B 快速增长 C零增长 D负增长 12.根据原子经济理论,AU值越大,则副产物 A .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不确定 13.E—因子为每产出1Kg产物所产生副产物的 D . A 摩尔数 B 毫升数 C克数 D千克数 14.绿色涂料是指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 C . A再生料 B金属离子 C有机物 D 水 1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主要是脱除水中的 C . A重金属污染物 B无机物污染物 C有机物污染物 D 生物污染物 16.欧洲现行的汽油标准中硫含量低于 B . A 30×10-6 B 50×10-6 C 80×10-6 D 100×10-6 17.目前应用最多的超临界流体是 B . A 超临界水 B 超临界二氧化碳 C 超临界乙醇 D 超临界甲烷18.目前生物脱硫的最大优点是 B .

绿色化工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绿色化工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2、超临界流体 通常把处于温度超过临界温度而不论其压力和密度是否超过临界值状态的流体都归之为超临界流体。 3、生命周期评价 从原材料采掘到废弃物最终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的跟踪与定量分析。 4、可降解塑料 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塑料。 5、超声空化 指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在超声场的作用下振动、生长并不断聚集声场能量,当能量达到某个阈值时,空化气泡急剧崩溃闭合的过程。 6、绿色产品 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 7、杂多酸 由不同的含氧酸缩合而制得的缩合含氧酸的总称,是强度均匀的质子酸,并有氧化还原的能力。 8、生物炼制 利用农业废弃物、植物基淀粉和木质纤维素材料为原料,生产各种化学品、燃料和生物基材料。 9、生物农药 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10、环境商 环境商EQ,是化工产品生成过程中产生废弃物量的多少、物化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用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也是环境效益的一个评价指标。 11、绿色化学 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或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 12、原子经济 指有多少反应物原子转化为目标产物的概念,某一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高低可由原子经济百分数来衡量。 13、酶 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在酶的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分子被称为底物,底物通过酶的催化转化为另一种分子。 二、简答题 14、目前正实用化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分为哪两大类? 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两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是由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甲壳质)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或合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当前主要包括淀粉改性(或填充)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15、酶的固化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①吸附法:通过物理吸附或静电引力将酶吸附在活性炭、氧化铝、离子交换树脂等具有活泼表面的载体上。优点是简便。缺点是结合不牢,使用中容易脱落。 ②共价法:通过酶分子上的官能团,如氨基、竣基、经基、酚基、琉基、咪哇基,将酶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于天然或合成高聚物载体上。优点是酶与载体结合牢固,酶分子不会脱落。缺点是反应条件较剧烈,酶的活性较低。 ③交联法:利用双官能团试剂如戊二醛等,将酶分子交联起来,使之成为网状结构而不溶于水。 ④包埋法:将酶分子包埋在凝胶的网格中或微型胶囊中。 16、光化学反应中,哪种试剂可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反应试剂,它们能活化反应,

高考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B.空气中的SO2主要来自于含硫的煤和石油的燃烧 C.SO2属于大气污染物 D.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答案】A 【解析】A项,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A错误;B项,含硫的煤和石油的燃烧会产生SO2,故B正确;C项,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故C正确;D项,NO2会形成硝酸型酸雨,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故D正确;故选A。 2.下列物品的俗名、有效成分和用途都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3)2,做消毒剂B.小苏打,NaHCO3,做发酵粉 C.碱石灰,Ca (OH)2,做干燥剂D.铝热剂,Al 2O3和Fe,冶炼金属 【答案】B 【解析】A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 (ClO)2和CaCl2,漂白粉可生成HClO,做漂白剂或环境消毒剂,A错误;B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受热分解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做发酵粉,B正确;C项,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含Ca (OH)2,可做干燥剂,C错误;D项,铝热剂是Al和Fe2O3,用于冶炼金属,D错误;故选B。 3.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港珠澳大桥路面使用了沥青和混凝土,沥青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As2O3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线药物,我国首次实现其仿生递送,As2O3是碱性氧化物C.北京冬奥会采用光伏发电以减少CO2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 D.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的头盔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属于有机高分子【答案】B 【解析】A项,沥青主要成分是含有C原子数多的烃,是石油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的烃, A正确;B项,As2O3与碱NaOH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As2O3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C 项,北京冬奥会采用光伏发电既满足了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还同时能够减少CO2产生与排放,因此有利于实现碳达峰,C正确;D项,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的头盔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聚碳酸酯是高聚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故选B。 4.“树立健康新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下列不属于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是( ) A.适度参加体育运动B.暴饮暴食 C.正确使用药物D.多吃蔬菜水果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习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深度解析) A.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从化学角度,可用含氯的消毒剂、75%酒精、过氧化氢来杀灭病毒 B.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C.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pH=5.6 D.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有效防治酸雨 3.(2020江苏南通高一期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汽车尾气中含NO、NO2、CO2、SO2和固体悬浮颗粒等。用活性炭还原处理氮氧化物是一种实用的氮氧化物转化方法:C(s)+2NO(g)N2(g)+CO2(g),可实现氮氧化物无害转化。下列环境问题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无关的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PM2.5超标 D.白色污染 4.(2020浙江杭州高一期中)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C.农田秸秆直接焚烧既省时又省力,应大力推广 D.燃煤烟气脱硫的石灰石—石膏法,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 5.(2020江苏扬州高一期中)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人类活动对该主题有积极作用的是()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将废旧电池深度填埋 C.加大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 D.改进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初中九年级化学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复习题及答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下作业 1、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C.减少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 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3.(广东汕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4、(江西)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下列各项不能成为反方观点论据的是() A.病菌导致流感 B.汽车鸣笛产生噪音 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 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 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B、“绿色化学”是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C、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的 6.(镇江)“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课下作业 1.D 解析:杜绝污染源符合“绿色化学”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这一主旨。 2.B 解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因此A、C、D都与化学有关,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选答案B。 3.C 4.C 5.A 解析白色污染是指不能降解的塑料等形成的污染,而不是白色粉尘。解答此题,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记忆概念,还要多吸收一些新闻或报纸上的知识,只有这样,在解题时,才能左右逢源。 6.D 第1页共1页

大学化学概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 1、简述波尔原子模型的主要论点。(其局限是什么?) 答:波尔1913年 波尔的主要论点:1)稳定轨道的概念(有确定的半径和能量):电子通常在稳定轨道上运动,且不辐射能量;2)离核最近的轨道能量最低,成为基态,离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激发态。3)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可以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同时释放能量。(波尔的局限:1、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2、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 2、A、B、C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 3、7,原子序数按A、B、C 顺序增大。已知A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C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判断A、B、C分别为哪几种元素? 答:A为K B为Ca C为Br 3、简述离子键的特点。 答: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同样适用分子间力) 4、简述价键理论的要点及共价键的特点。 答:1)两原子接近时,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的价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2)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以对称性相同的部分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最大重叠原理。共价键的特点:有饱和性,有方向性。(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空间构型,影响分子的性质) 5、在SbH3和H2Te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1、2、3): 答:1、色散力2、诱导力3、取向力4、共价键5、氢键 第二章 1、P35例题2,1 2、状态一定,则每个状态函数也就有定值,状态改变后,相变的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对吗? 答:对(状态函数的单值性)。其改变值取决于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与系统变化的具体步骤无关。 3、热和功与过程有关,所以q+w只取决于过程,对吗? 答:热(也称热量)和功分别用符号q和w表示,它们不是状态函数,它们的值与过程有关,但总和q+w与热力学的改变量ΔU相等,只与过程的始终态有关,与具体的途径无关。 4、木炭燃烧必须加热,为什么?放热还是吸热?其ΔH正值还是负值? 答:因为周围环境的温度没有达到木炭所要燃烧的着火点的温度,加热是为了增加原子活化能。放热反应。ΔH是负值。 5、盖斯定律在热化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盖斯定律能由已知的反应热求未知的反应热。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像普通代数一样进行运算方便地从已知反应的热效应间接求出难于测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相关反应热效应。 6、J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将J和K(T)比较时,是否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答:J主要代表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或压力商。将两者比较,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正相反应自动进行;大于时,逆向反应自动进行;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7、反应速率式中某物质浓度的级数越大或越小,能说明什么? 答:反映了某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物质的浓度分级数为正值,说明浓度越大,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为负值时,该物质的存在将降低反应速率。 8、反应速率式中的速率常数K的含义是什么?他与温度的关系如何?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提高培优)

一、选择题 1.化学在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沿海人民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其主要成分为NaCl B.蒸制面食时使用的纯碱属于酸式盐 C.“新冠抗疫”中,用于消毒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氯的含氧酸盐 D.制造“后母戊鼎”的青铜和举世轰动的“超级钢”均属于合金 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B.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 C.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 D.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3.“绿色化学”提倡,设计制备物质的方案时,要从经济、环保和技术等方面考虑,以下由铜制取硝酸铜的四种方案中,比较符合“绿色化学”概念且可行的方案是 A.Cu → Cu(NO3)2B.Cu → CuO →Cu(NO3)2 C.Cu → CuCl2 →Cu(NO3)2D.Cu → CuSO4 →Cu(NO3)2 4.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金属镁 B.工业溴中含少量Cl2,可用NaOH溶液除去 C.富集溴元素过程中,空气吹出法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 D.若提取1mol工业溴,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44.8L的Cl2 5.金属材料的制造与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下列文物不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陕西西安秦兵马俑B.山西黄河大铁牛 C.“曾侯乙”青铜编钟D.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饼 6.古籍中记载的下列事实或现象的形成,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本草纲目》:“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俗称鬼火”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梦溪笔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 D.《本草经疏》:“丹砂(HgS),味甘微寒而无毒……若经伏火……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江苏高考)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PM2.5 B.O2 C.SO2D.NO 2.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 C.温室效应D.白色污染 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词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 ⑨水华 A.①③④⑨B.⑦⑧ C.⑥⑦⑧D.②⑤⑦ 4.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以下反应不符合原子利用率为100%的要求的是 () A.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B.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C.以苯和溴为原料生产溴苯 D.乙烯聚合生成聚乙烯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化学角度,可用含氯消毒剂、75%酒精、过氧化氢进行病毒的杀灭 B.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2、SO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pH=5.6

D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6.(2020·全国卷 Ⅱ)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水酸化能引起HCO -3浓度增大、CO 2-3浓度减小 B .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 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 C .CO 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HCO -3H ++CO 2-3 D .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7.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光学化学过程,在清洁空气、污染空气中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涉及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光照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C .污染指数越高,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 D .优化能源结构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 8.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 ) A .工业冶炼: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B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aO +H 2O===Ca(OH)2 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应用了氧化铝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B.过程②中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 C.过程③发生的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过程④也可以用热还原法代替电解法冶炼铝 2.下列关于煤的综合利用、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既能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B.煤的干馏,煤的液化,煤的气化都是化学变化 C.煤中含有苯可以通过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得到苯 D.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其燃烧热会发生变化 B.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一样 C.使燃料充分燃烧,要有足够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小的接触面积 D.新能源的优势,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少 4.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钢铁制品在空气中被腐蚀B.高炉炼铁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D.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流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B.纯碱和小苏打都可以作食品添加剂 C.向某些食品中添加少量还原铁粉可以达到补铁的目的 D.CO2是温室气体,是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6.金属材料的制造与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下列文物不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陕西西安秦兵马俑B.山西黄河大铁牛 C.“曾侯乙”青铜编钟D.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饼 7.绿色化学助力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 ...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A.利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 B.开发光、电催化技术用H2O和O2直接合成H2O2 C.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D.发展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物质制备的分散介质 8.实验室中,从海藻里提取碘的部分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合格考达标练 1.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赤潮等已经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造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A.C O2 B.硫和氮的氧化物 C.含氟化合物 D.化肥和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及其污水的排放 2.(2021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实行垃圾分类,关系生活环境改善和节约使用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收厨余垃圾用于提取食用油 B.对废油脂进行处理可获取氨基酸 C.回收旧报纸用于生产再生纸 D.废旧电池含重金属须深度填埋 ,不能作为食用油,可以制取肥皂等,A错误;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不能获取氨基酸,B错误;废旧电池中含重金属,深度填埋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要集中回收处理,D错误。 3.(2021河北邢台高一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大气质量的是() A.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B.燃煤时向其中加入石灰石减少SO2的排放 C.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发展洁净煤技术 D.增加汽车排气管的长度降低CO和NO的排放量 ,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能有效减少SO2、固体颗粒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A正确;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可将SO2转化为CaSO4,从而减少SO2的排放,B正确;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发展洁净燃煤技术,可使其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正确;增加汽车排气管的长度,不能降低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排放量,D错误。 4.常见的污染分为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二次污染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2NO+O22NO2中,二氧化氮为二次污染物。下列三种气体: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氮;③硫化氢。其中能生成二次污染物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①②③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复习(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煤的综合利用、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既能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B.煤的干馏,煤的液化,煤的气化都是化学变化 C.煤中含有苯可以通过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得到苯 D.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2.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中的“石脂水”为油脂B.“凡石灰经火焚……风中久自吹化成粉”中的“粉”为氧化钙 C.“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中“矾”为五水硫酸铜 D.“土鼎者……入砂于鼎中,用阴阳火候飞伏之”中“土鼎”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流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B.纯碱和小苏打都可以作食品添加剂 C.向某些食品中添加少量还原铁粉可以达到补铁的目的 D.CO2是温室气体,是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4.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这三大类合成材料,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B.煤可以直接液化,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C.乙烯、丙烯、甲烷等主要化工基本原料都可以由石油分馏得到 D.聚乙烯塑料的主要成分聚乙烯是由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 5.“共享单车”方便出行,低碳环保。下列关于单车的制造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制造车轮钢圈的材料是合金B.铝合金制造的车架较钢制造的重 C.制造轮胎用的橡胶属于无机物D.制造反光板的有机玻璃属于硅酸盐 6.绿色化学助力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 ...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A.利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 B.开发光、电催化技术用H2O和O2直接合成H2O2 C.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D.发展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物质制备的分散介质 7.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氯气通入苦卤中,溴元素被氧化

绿色化学题库

绿色化学的内涵: 定义:采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并产生最小的污染排放的工艺过程。 目标:化学过程不产生污染,即污染消除于其产生之前 基本思想:可应用于化学工业的所有领域,既可对一个总过程全面的绿色化学设计,也可对一系列过程中的某些单元操作、化学品进行绿色化学设计。 概念:把化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所有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减少直到消除对人体健康和对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的使用、反应过程的利用、反应产物的生产和使用、反应溶剂的使用,尽可能不生成副产物,充分利用资源,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原理和应用复习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氟利昂中的氯原子是(D)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原子利用率最不经济的反应类型是( D ) A、重排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除反应 3.以环己烯为原料,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反应得到己二酸(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氧化剂中可称为绿色试剂的是( B) 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重铬酸钾 D、硝酸 4.形成酸雨重要污染源是( A ) A、SO2 B、NO C、CH4 D、CO2 5.原子经济性在数值上用(C)等衡量 A、LD因子 B、EQ C、原子利用率 D、产率 6.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类型是(C ) A、重振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除反应 7.下列属于绿色溶剂的是(A)

威海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培优专题)(1)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其燃烧热会发生变化 B.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与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一样 C.使燃料充分燃烧,要有足够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小的接触面积 D.新能源的优势,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少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化油”可以用来制肥皂,也可以用于生产人造奶油 B.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和裂化 C.催化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CH4·nH2O,是可再生能源 3.“绿色化学”提倡,设计制备物质的方案时,要从经济、环保和技术等方面考虑,以下由铜制取硝酸铜的四种方案中,比较符合“绿色化学”概念且可行的方案是 A.Cu → Cu(NO3)2B.Cu → CuO →Cu(NO3)2 C.Cu → CuCl2 →Cu(NO3)2D.Cu → CuSO4 →Cu(NO3)2 4.“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的能源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煤、石油、潮汐能B.氢能、生物质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D.地热能、沼气、核能 5.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①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②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 燃料 ③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 二号”火箭燃料 ④开采可燃冰,将 其作为能源使用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

6.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SO、Ca2+),加入药品的顺序:NaOH溶液→Na2CO3溶液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2- 4 →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因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冷却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时,可选择氮气C.反应⑥所用的气态氧化剂可从本厂生产烧碱处循环利用或从本厂生产镁单质处循环利用D.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7.铝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制备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又称铝热反应,可用于野外焊接铁轨 B.反应②、③都有氢气生成,产生等量的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常用反应⑥制备Al(OH)3,方法是向A12(SO4)3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 D.工业上用反应⑦制备铝时,常加入冰晶石以降低氧化铝的熔融温度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 A.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B.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C.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9.保护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造纸厂污水没经处理直接排放B.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 C.电动汽车代替部分燃油汽车D.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10.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单选题 1.我校本月提出“节约用水用电,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路远的小伙伴们拼车上学B.少用修正带、涂改液 C.将化学实验室的废水直接排入水池D.将食堂产生的“地沟油”制成肥皂 2.以下处理废塑料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制备垃圾袋等产品B.用于发电 C.催化热解形成小分子有机物D.直接填埋 3.某气体由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一定是纯净物B.该气体一定是CO、CO2的混合物C.该气体中所含的物质最多只有2种D.该气体的组成情况至少有3种组合4.各种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七个名词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层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A.①③B.⑥⑦C.②⑦D.④⑤ 5.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及常识,下列说法正确有几个( ) ①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②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催化重整均可获得芳香烃 ③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④氢能具有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等优点,目前氢已用作火箭和燃料电池的燃料

⑤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 ⑥推广乙醇汽油可以减轻环境污染,降低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⑦溴被称为海洋元素,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溴离子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⑧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A.4B.5C.6D.7 6.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2=CH2合成CH3CH2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有() A.CO和CH3OH B.CH3CH2OH和CO2 C.CO和CH4 D.H2和CO2 7.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的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中原子利用率不能达到100%的是() A.化合反应B.加聚反应C.取代反应D.加成反应 8.下列垃圾或废弃物的处理不符合环保节约理念的是() A.废纸、塑料瓶、废铁回收再利用B.厨余垃圾采用生化处理或堆肥 C.稻草、一次性餐具露天焚烧D.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回收 9.近几年,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针对“吸烟”而言,下列活动中,属于实施绿色化学活动的是( ) A.减少有毒物:使用过滤嘴、低焦油烟B.杜绝污染物:禁烟、戒烟 C.处理废弃物:烟灰、烟蒂D.治理污染点:通风、排除烟雾10.下列行为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 A.含氮、磷化合物的废水大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C.实现煤的清洁利用,大力开发新能源D.使用含有甲醛、氡等的材料装修房子

《绿色化学》思考题参考答案

绿色化学思考题 1.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是什么?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2臭氧层空洞○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成灾○5森林锐减○6土地沙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污染○9海洋污染○10垃圾围城—最严重的城市病○ 11核冬天(核污染) 2.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 定义: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特点: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 与环境化学和环境治理的区别: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运行、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环境治理则是对已被污染了的环境进行治理,即研究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治理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学科,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预防污染,不让污染产生,而不是处理已有的污染物。 1.什么是原子经济性及如何计算原子利用率。 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概念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原子经济性与环境效益的相关性. ○1原子利用率越低,环境因子就越大,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就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就越大。○2产品越精细复杂,E值越大。因为产品越复杂,生产步骤越多,原子利用率越低。○3原子经济反应是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3.提高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途径有哪些? ○1开发新型催化剂;○2简化合成步骤;○3采用新合成原料。 1.光气和氢氰酸是生产哪些产品的原料?他们 对人有什么危害? ○1光气(COCl2)又称碳酰氯,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也是生产染料、医药、农药和矿物浮选剂的原料。光气对人的危害:剧毒,吸入微量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发炎、粘膜充血、呕吐等;重症时,引起肺部淤血和肺水肿;深度中毒时,引起血管膨胀、心脏功能丧失,导致急性窒息性死亡。 ○2氢氰酸主要用于生产聚合物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系列产品、己二腈等。前者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也用于制造涂料、胶粘剂、润滑剂、皮革整理剂、乳化剂、上光剂和防锈剂等;后者是尼龙-66的重要中间体。 氢氰酸对人的危害:无色液体或气体,极易挥发,能迅速被血液吸收,口服致死量一般在0.1-0.3g之间。当空气中氢氰酸的浓度达到300毫克/立方米时,可使人立即死亡。急性中毒时,氢氰酸在血液中立即与氧化性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使细胞色素失去传递电子能力,结果使呼吸链中断,出现细胞内窒息,引起组织缺氧,呼吸衰竭。慢性中毒则发生帕金森综合症。 2.举出几个采用低毒或无毒原料代替光气或氢氰酸生产有机化学品的成功例子。 (1)○1用二氧化碳代替光气生产亚氨酯,○2用CO 代替光气制碳酸二甲酯,○3用CO代替光气制异氰酸酯; (2)○1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2取代氢氰酸路线制造己二酸,○3生产除草剂,○4取代氢氰酸路线合成苯乙酸。 1.试举出催化剂在绿色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实例。○1分子筛代替三氯化铝催化剂合成异丙苯,○2固体酸代替氢氟酸合成十二烷基苯 2.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时,催化剂有哪些重要作用? 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并且可以使一些不易发生反应的物质促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但催化剂无法改变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只能是反应的速度加快,促使反应快速达到平衡状态,缩短污染物污染环境的时间,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