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

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
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

历史孔子的职业是做殡葬(转)

中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祖师,唯独殡葬礼仪业祖师位置空缺。难道在最讲究厚葬的中国,居然找不到一个殡葬业先驱或领袖人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殡葬业人士都知道自己的祖师是谁,只是一直不好公开(偶尔也有人说走嘴)。这不是因为那位祖师默默无闻,而恰恰是因为他的名头太大。如果公开认师拜祖,不但皇帝会不高兴,还会招来千夫所指!这个祖师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说开山鼻祖,这一点没有争议。要了解儒家,应先了解“儒”字含义。“儒”者,人之需也。这个“需”字,其中就包含丧事的概念。原始的儒家,正是靠给人操办红白喜事谋生的。中国婚丧嫁娶的礼仪,也主要是儒家编制的(如《礼记》。过去农村秀才几乎都懂红白喜事操作流程,坊间邻里的红白喜事也多由他们操办。今天的儒家学者,都试图把自己包装成国学大师。所以,他们都不愿提当年儒家创业的那些事了。

导致儒家的职业身份被遗忘,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多由儒家弟子编撰,明显带有描红的成分。有关孔

子的记载,每到关键之处就“语焉不详”,让人老是觉得犯迷糊;第二点,也是最可怕的是,过去读《论语》和儒家著述的书生,一律被告知:书上沒有写,或可疑的,要「存而不论」。一句话就把怀疑的通路堵死了。这一句话实在是高,也符合儒家尊卑观!即使浅白无误的记载,也不就再被怀疑了。

其实,即使是在今天,只要稍加分析,也还是可以从儒家著作和有关史料中,看出孔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幼年是这样写的: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这段话说明,孔子小时候就表现出祭祀礼仪天分。别的小朋友,可能只知道玩“过家家”、“捉迷藏”之类的童戏,而孔丘小朋友却特立独行,喜欢摆供碗供碟和焚香磕头之类祭祀礼仪。要知道,即使是当时的成年人,对这些礼仪也未必都在行。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有关孔子参与殡葬礼仪活动的描述,一直贯穿在孔子生平介绍资料和相关著作之中,成为一条不可或缺的主线。有关资料的字里行间,常涉及这方面的史实。

也是《史记》记载:“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主张一切名位器物应立制度,不得陨越”。这段话说明孔子对祭祀器物的认识,比小时候大有长进,已经可以整章建制了。

《礼记·檀公》记叙了孔子给人看风水选墓地的一件事:“子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夫子相,说的就是孔子看风水选墓地(下葬的前期工作了)。

《论语·子罕》中的一段谈话中,

“不留神”让孔子自己把办丧事的经历“插播”进来。孔子如是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听清楚了没有?我上班为王公效劳,回家照顾父亲兄弟,给别人做丧事也一丝不苟,无论为公、居家还是给人发丧,都不贪杯。

孔子这段话,不仅表白了自己为官为人的品行,也透漏自己从事过殡葬业,而且做丧事和为官为人一样习以为常,更非常注意讲究殡葬职业道德。他在这方面,不但业务精益求精,还注意兼顾丧户的利益和感受。办丧事喝酒,一律点到为止,绝不多饮,更不过量。如此讲究殡葬业职业道德的人,应该是深受丧户欢迎的。

《论语·述而》第七·九中的一段话,说得就更具体了:“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在有丧事人家,从不吃饱。哪一天要是哭了,就整天不再唱歌。这段很容易被理解成一般意义上的参加丧礼,其实不然。儒家办丧事,有一项叫“儒子哭丧”,也就是“替哭”。哭丧后,一天不唱歌,也是优秀职业丧事工作者才能做到的。大多数“替哭”者低头哭、抬头笑,如同职业演员了。

孔子老师是谁,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孔子的老师,有据可查有四位,分别是老子、苌弘、师襄和郯子。这四位老师都很有名。但是,孔子向他们学习,都是短期请教,而不是正规的师承传授。另外,孔子向这四位老师学习的,也主要是殡葬方面的学问。一般认为,孔子和老子谈过玄,论过道。而据考证,孔子从老子那里学的主要是葬礼。作为高级公务员(国家图书馆馆长)和博学之士,老子经常兼职做殡葬义工。孔子向老子求教后,才在殡葬业有了名气;孔子向苌弘主要学习的是《韶乐》,向师襄学的是弹琴等。这两次音乐之旅,也都属于学习祭祀音乐。比如《韶乐》,虽为中国宫廷经典古乐,但常被用于祭天。秦二世用《大韶》、《五行》祀庙,汉用《文始》(一种《韶》舞)祭高祖太宗。孔子向郯子请教的少昊时期官吏制度、官吏名称(为何以鸟作名)

和等周朝旧事。虽和祭祀有直接关系,但显然与他的圣人学说扯不上边儿。

孔子没有老师,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他有师傅,但因为学的是殡葬,不好对外说。即使有,控制话语权的弟子们也未必允许见诸文字;再是殡葬行业可无师自通,多留心观察就可以学会。后者,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的一段话,恰恰可以佐证:“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自己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主要是敏于观察学来的。孔子周游列国忙乱之余,也不忘观察“偷艺”。一次遇齐人下葬,他带着弟子们,坚持观看了全部操作过程。

孔子一生为“克己复礼”而努力,希望国民像周朝那样讲究礼仪。我们不妨看看“周礼”包含哪些内容?周朝以前,“礼数”繁杂,概括起来有“五礼”,即:祭祀礼仪之吉礼,结婚礼仪之嘉礼,接待外宾之宾礼,军队操练和检阅之军礼,丧葬之凶礼。五礼中的宾礼和军礼并不常用,孔子也较少有提及。剩下的,就是祭祀、婚礼和葬礼了。这三者,均属于红白喜事范畴,只不过祭祀还包括皇家祭祀大礼。孔子说的最多,做的最多的,也正是这三件事。

有句话叫做英雄不问出处。本文也无意拿孔子从事过殡葬业

来说事儿。但知道孔子是做什么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学说。关于孔子的诸多疑问,也可以一个个得到合理的解释。这些解释,也正可以反过来证明孔子的职业生涯。

孔子为何弟子三千?你不觉得不可思议吗?何况很多学生

还是长期住校的外国留学生,难道他的学生都是家境盈实的“富二代”、“富三代”?古代通信条件落后,没有现代强势传媒可以帮你制造粉丝,因此很难出现名人效应(圣人往往后世才被承认)。释迦牟尼、耶稣等圣贤在世时,也并没有被太多人所尊崇,连出色的弟子也不过十几个人而已。那么,孔子的巨大号召力从何而来?难道于丹没上电视也能红得

发紫?脑黄金不做广告照样能蒙人?怎么可能?

首先,孔子有特别的之处。孔子办学几乎不收学费,拎点什么腊肉之类“束修”表示表示,就可以免住宿费、学杂费。这一点太超前了,简直是古代版的“超级希望工程”。孔子不收学费,其实另有原因。学生可以给他做殡葬义工帮他赚钱。学生已经享受包吃包住的待遇,有没有什么补贴也就不重要了。孔子设教办学,实际上是一个殡葬职业培训学校。除了最基本的殡葬礼仪,还有殡葬音乐,以及纸车马、经幡等葬品制作等,从培训加工,到售后服务一条大龙,学生自

然是多多益善。

另外,别的老师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学完也就走了。孔子这里“学问”高深。“专业课”学完了,还有圣人之学,知识烟波浩渺,无边无际(不着边际?),保你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孔子的学生只能越聚越多!学生们不差钱还有钱赚,也就只能说老师好了!古代人口不多,三千学生的口碑,绝对不亚于今天的央视传媒,孔子也就这么成了今天的于丹了!

也许你还对孔子办学内容表示怀疑,不是“传道,授业,解惑”吗?说人家教殡葬岂不是太过分?那么,不妨看看孔子的教学内容到底是什么。《

论语·述而》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里的文,主要是指殡葬文书,参加过一次农村葬礼就明白了。无外乎路引、悼词写作之类;行,就是跑殡葬业务能力了。丧户痛失亲人,一时不知所措。这时专业殡葬团队找上门,只要收费合理也就成交了;忠,就是殡葬业者的信条,即急丧户所急,把丧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信,就是心无旁骛,树立信心,把殡葬作为终身事业追求,持之以恒不改行、不跳槽。另外,具体殡葬礼仪,也包含其中,极其繁杂。对照儒学殡葬礼仪书籍一比较,今天的殡葬全都是山寨版!

第三条的那个忠字,孔子做的太扎眼了。据台湾国学者考证,孔子的身高是1.92米。孔子个子高饭量大,本来每顿饭要吃四碗。但在丧户家,每顿只喝半碗稀饭,喝酒也是表示表示而已。这种职业精神,你说哪个丧户看了,能不感动?

孔子带弟子们周游列国长达14年,他们的经费从哪里来?总不能不吃不喝吧?要知道他们不是公派外交官,长期处于下岗失业状态。虽然接受过少量的政治捐赠,显然是不够这么多人开销的。实际上,孔子周游列国的团队如同“流动殡仪公司”。孔子忽悠周礼虽不成功,但也搭车推广了自己的殡仪品牌,人们因此知道他对殡葬、祭祀很在行,也就经常有人找他们做丧事。所以,孔子团队走到哪里,都不愁没殡葬业务创收补贴财务亏空。否则的话,他们也只能学当年红军,靠打白条吃饭了。

孔子毕生致力于恢复周礼,为何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五礼”,都是国之皮毛而非国之根本。国富民强可以讲究一些,适逢乱世纷争不止,当务之急乃是富国强兵。战争和饥荒迫在眉睫,还讲什么繁文缛节,岂不是瞎折腾?另外,最致命的一点是,恢复周礼的动议由别人来说,

也许至少有人愿意听;这话出自他的口,他一张嘴别人就会酸得满地找牙。试想:当时的人,怎么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呢?孔子弘扬周礼,岂不就是打包推广自己的殡葬业务不是?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为何屡遭险情,却又屡屡毫发无损?其实,这也还是殡葬那点事儿。很多政治家,包括殡葬的同行,对孔子的殡葬观很反感。孔子出口无忌,还直接得罪的一些丧户。这都不是性命攸关,所以他们只以赶走孔子团队为目的。孔子和弟子们呢,每次及时走掉没有让矛盾激化,自然也就平安无事了。晏婴就是这样一位坚决反对孔子的政治家。孔子一席话把齐景公忽悠蒙了,晏婴一席话让齐景公恍然大悟。晏婴最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孔子“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史记·孔子世家》)。想想看,如果重用孔子,推广“破产厚葬”,齐国老百姓可还有活路?齐国又何谈富强?孔子和弟子在树下习礼(习什么礼?明白了吧?),宋司马桓魋为何平白无故就拔树要杀孔子?其实这是孔子惹恼桓魋在先。孔子嘲讽桓魋在桓山凿石造墓太慢,说“桓魋石椁,三年不成”!桓魋恼羞成怒,所以才做出过激举动。桓山石椁,至今犹在。

孔子死后,弟子们少则守墓三年(子贡6年)。堪称对孔子

无比热爱,无限忠于了!其实,弟子们记叙自己对孔子孝心太吝啬笔墨了。实际的情况是,他们不但为孔子守墓三年继续留在那里,前后断断续续历时三百多年后也没散伙!当年刘邦率兵攻打鲁国时,还看到那里有人在演习殡葬礼仪呢!

其中的奥妙是,孔子的墓地,是他们赚钱的地方,离开这里,就等于自绝财路。孔子死了,孔子集团品牌还在,人们自然要找孔子的弟子做丧事。弟子给孔子守墓的消息不胫而走,找孔子的弟子也就容易了。孔子的墓地,实际成了弟子们办丧事的总部和信息联络中心。孔子墓地,也就如同一块巨幅现代广告,上书写着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语:要找殡仪高手,不必东奔西走,孔子墓地应有尽有!

孔子的一生,正是为祖国殡葬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孔子将永远活在丧户的心中!

尽管孔子对自己长期从事殡葬活动并不避讳,但后来的儒学人士却一直试图给他勾画完美形象。汉人刘歆居然面对众多史实,闭着眼睛做出了“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的论断,儒者孔子的出身,就这么一直伟大着!

以后的儒学者们,也就这么一个个跟着脱掉丧服,换上官袍

朝衣登堂入室,整天满口社稷安危,忠君报国。他们坚决拥护皇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加后宫三千佳丽(也是三千呵呵),自己也好趁机娶二房迎三太睡官妓,外加包二奶!祖师爷当年的创业艰难,早被他们忘到了九霄云外。说来也是,当年先烈艰苦奋斗,可不就是为了后人过好日子吗?只可惜这种好日子,是建立在不公平甚至是残害别人的基础上。

直到五四运动首倡“打倒孔家店”,人们才想起来看看孔子的旧账本儿。胡适先生曾撰文指出:孔子年轻时职业是相丧,即看风水。胡适先生的说法是有所保留的。他是担心道出真相后,会遭尊儒者攻击,给恶意谤儒者以口实。话到嘴边,只吐出了一半儿!倒是近年台湾国学研究者傅佩荣首次指出:“孔子的早期固定职业,就是替人办丧事。”

他还指出,孔子五十岁前,一直是吹「西索米」(一种乐器)的殡葬业者。

新儒学已经兴起,认识孔子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来。其实,孔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殡葬业者,而是一个祭祀殡葬婚庆礼仪集团的总裁。至于他的实际职位,则比总裁还要高得多,应该叫殡葬集团的董事长兼形象代言人。

孔子为殡葬业做出的贡献,史上无出其右。自然也就是殡葬

祖师首选。然后,他才是儒家开山鼻祖。

从孔子的观点延伸思考如何对待孝道

【论文关键词】孝道孔子《孝道》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子日:“(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不但重视对父母的养、敬、安和终生尽孝,还特别重视对父母的丧葬极其礼记。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但他又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这在《论语·八佾》中体现出来,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礼节仪式而言,与其过分奢侈,宁可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孝道问题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曾经写过《孝经》。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主张父母的葬礼要谨慎对待,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诚,这样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孔子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孔子 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的支撑,占有大量新鲜而独特的作文素材,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素材以表达我们的意图,是作文素材收集运用的最终目的。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人物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一)人物事略 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固穷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陈国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徙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待价而沽

孔子的交友之道1

一、朋友间的交往——“缘” 说到朋友,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温暖,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罗马一位作家西塞罗说过,朋友就像阳光一样,从生活中取消阳光,不堪设想,它有温暖也有光明。人和人相处的缘,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缘有长短,有的人缘很长,一辈子的朋友,有些人可能说不定就是一时之间;第二个是缘有深浅,有的缘很深,有的缘很浅;第三个是缘有好坏,叫善缘和恶缘。我们谈到交友从缘来看,是因为命中注定的事通常是在家庭范围内,父母和子女,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关系;在社会上,朋友往往是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通常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缘就是指条件而言,后面的发展就可以从缘有长短,缘有深浅,缘有好坏来看。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从《论语·季氏》的几段材料可以看出来:首先孔子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和朋友来往的时候价值观好像有点特别,有这么一句话:“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朋友送给我礼物,虽然是车马,古代车马很贵重,只要不是祭祀祖先的肉,我是不会作揖拜谢的,作揖拜谢代表内心和外表是一样的,非常诚恳,送车跟马,我就不拜谢,但是你送我一块祭祀祖先的肉,虽然只有几块钱,但是祭拜过祖先之后,代表你把我当成你家族的朋友,祭拜祖先的时候还想到我这个朋友,就是情意深重,要拜谢。古人有一句话,朋友有通财之谊,从这个情况看孔子交朋友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操。另外一句话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论语·乡党》)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通常这种情况有两个理由,一是家道中落,另外一个是子孙不孝,朋友过世这没有人管,这是很难过的,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他不会说太麻烦了,让我来管,不是要花钱花时间力气吗?孔子听到后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你找到和你自己目标相近或相似的人和你相处,就会感到充实,充满无尽的能量,到任何地方去都不会觉得孤独,所以孔子对于朋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孔子交朋友,不是每一个都有很深的交情,交朋友第一个要考虑道义,第二个考虑礼仪,要有规范。如果讲道义的话,交朋友还是要考虑志趣的,道义作为我们的目标,志同道合;那么礼仪的话就被规范出来了,比如孔子有一个好朋友,他到卫国就住在蘧伯玉家中,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所以有一次蘧伯玉派一个朋友到鲁国看望孔子,孔子和他见了面就问这位来宾,我那位老朋友如何?这位来宾就用了一句话来回答,蘧老先生想要改善自己的过错,没有办法,怎么办?这个使者走了之后,孔子说,真是一个好的使者,替别人传话的使者。所以他跟蘧伯玉做朋友,两个人通消息的时候说我想改善自己的过错,还没有做到。他的这个朋友每天都在进步,人们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刮目相看是说感觉到,不断在成长,还有一句类似的话是,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可以看出人只有在不断的求知,不断的修德这两方面改进才能不断的改进生命,而孔子和他的朋友也都可以说是志趣相近。 三、孔子的交友原则 1.志趣相近,理想相同 说到志趣,就是志向跟兴趣,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第一》),这个“如”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相似的意思,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相似的人,你们的志趣不相似的话,根本不可能来往,比如今天放假我要爬山你要游泳,我要打球你要下棋,不能结合到一起,志趣如果差别远的话。我们都希望交到好朋友,但是老师希望交到好朋友,你自己不能成为好朋友这不是办法,所以我们这样解释是想把它的范围应用的更广一点,志趣相近。 2.真诚相待 交朋友一定要真诚,所谓的“忠告而善导之”,忠告就是忠言逆耳,你有毛病,别人都不好去讲,我作为你的朋友要像镜子一样来照鉴你,善导就是好好的引导你,用好话设法好好的劝你,又能够用些方法来引导你。那么后面还有话要说,“不可辄止,毋自辱焉”。如果劝你你不听,那就算了,朋友之间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就成了老师和学生,老师一说学生就要听,不然考试过不了关,朋友的话大家如果不平等,志趣不相投,那么改变的越多,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论语》选读一书中,孔子对于其君子描述甚多,至于小人观则很少,大多数都是由与君子关的对比中得来的,可见其厌恶之情。 其实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宁做真小人,不做假君子。” 但是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孔子的君子观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 况且举一个例子,孔子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学说以讲仁\礼为主,在宣扬学术的同时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载体来担负起宣传推广的任务,于是他创造了一类人,名之曰: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把"君子"看作超人似的完美形象的。而且时不时的也以SUPERMAN自居一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当他的弟子们问如何做到有"仁"有"礼"时,孔子就说:"象我这样就行了。" 可这又究竟怎样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一下孔子的君子观了。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论语-雍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第一不能太本质化,那样太粗野。不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不能太重视仪表,那样又太浮夸。只有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成为君子。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多注意就成了。可下面的要求就高起来了。 "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这一点可要命。人人都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争怎么活?孔子倒好,认为君子是虫不是鸟,没必要也不应该早起,那样反而会有被吃的危险。无所争也就罢了,君子还必须看得清时势,分得清利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述而〉)有好处才出来,没好处就躲也来,"君子"是个滑头,孔子是个老滑头。 只有好形象和好眼力是不够的,别人也不见得会为之倾倒。想抬高正面典型,就必须有反面典型来反衬。这时孔子就创造了一个对立面:"小人"。小人一出场,君子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君子是搞大团结,搞全球统一化的。而小人是搞分裂的,搞党派之争的,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八佾〉)。孔子这里说的义,不是黑社会那种向朋友两肋插刀的义,而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看重仁而小人看重利。君子挺伟大的,是吧?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八佾〉)。德仍指仁,而"土"指安乐。这句跟上面提到的一样。而刑指法律,是说君子知法畏法守法。而小人眼里只有利,利之所在是可以奋不顾身的。这样一比,本年度守法专业户的光荣称号不免又要被君子得去了。孔子你就一边偷着乐去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论语-颜渊〉)。成人之美谁都懂啦。不成人之恶就少有人提到,用现代话说就是要见义勇为,不让坏人坏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看看,守法专业户的头衔不够了,孔子又想执法了,起码也是护法吧?唉,君子这么一弄,小人不免要倒霉。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这句就颇有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了。凭什么规定只有君子才能上进,小人就一定会一步步落后?孔子这种种族优越观念十二万分的要不得。坚持它难保不会有新纳粹作乱。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说"是悦的通假。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君子手下做事情比较容易,却难以讨得他的欢心,除非用他所喜欢的道,也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中国传统殡葬观探论

刘冲 (赤峰学院图书馆,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殡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是民众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反映。在中国传统殡葬观念中,厚葬与薄葬交织更替,构成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两条主线。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殡葬与殡葬文化不可或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殡葬习俗人文化特征,逐渐与现代文明日相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殡葬;殡葬观念;殡葬改革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2-0127-02 殡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在殡葬观念上以及具体的殡葬行为方式上,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殡葬观念(以儒家、墨家为主),并且厚葬与薄葬交织更替,使中国的殡葬习俗成为文明传承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一、殡与殡葬 殡葬,即殡殓埋葬。周制:利用“属纩”方法确认亲人生命终结,次日举行“小殓”仪式,即在卧室为死者净身着寿衣。第三天举行“大殓”仪式,即在堂前东阶上(即主位)进行入棺仪式。亡人入殓后要停柩待葬,迁柩于西阶(客位),即“殡”。《礼记·檀弓上》记载,“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西阶之上”[1]。《说文》:“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2]停柩待葬期间要举行一系列社会性活动以表达人们对于死者的感情。“殡”还可以理解为“埋葬”,如《荀子·礼论》:“三月之殡。”此处的“殡”就有“埋葬”的意思[3]。“葬”有“藏”的意思,如《礼记·檀弓上》:“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4]狭义的殡葬一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的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殡葬活动并不是从人类之初就有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5],这种比较原始的埋葬方式,谈不上殡葬。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们对待死者便由无意识的处理转变为有意识的安葬,殡葬观念逐步形成。当时的殡葬非常简陋,人死后用荒草包裹好后,埋入土中即可,不用棺椁,不起坟堆,无任何标志。 真正意义上的殡葬活动和是在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以后由于“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生而产生的。考古发掘证明,在当时的遗址中,对死者遗体有了“化妆”处理(如将遗体染色),死者有了随葬品。这说明氏族社会的人们开始对血缘关系有了认同,对死者的遗体有了保护意识,对祖先有了追念意识。“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6],当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性活动来对待死者时,殡葬就具有了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也就产生了殡葬伦理观念。 最早的职业殡葬始于西周,当时从事殡葬工作的人是国家一级的官吏“冢大夫”和“墓大夫”。汉代皇帝指派官员来“典丧事”,东汉时已经有了专门制造棺椁的机构,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载,洛阳“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槨为业,赁輀车为事” [7]。不过当时的殡葬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来操作。殡葬的进一步专业化和火葬与佛教在中国的流行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火葬很快得到汉族人认可,寺庙承担殡葬事宜,僧人诵经,为死者超度灵魂。“焚尸之所”,就是寺庙经营的火葬场。由于佛教的日益传播,丧葬活动在民间推广开来。 二、殡葬观念的发展 殡葬文化是传统文明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在殡葬观念上一直承袭着儒、墨两家的两种殡葬观念。儒家所倡导的“礼”和“孝”,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殡葬观念的基本内核,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厚葬的殡葬观,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普通民众。孔子主张“慎终追

孔子人生价值观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

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名言nn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孔子认为:"义以生利"。即先有了"义",才能生出利。《易传·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这是把对立的"义"和"利"两者统一了起来。这种思想很符合孔子的主张,《左传·昭公十年》记载晏婴说:"义,利之本也。"义是利的根本。与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孔子反对片面追求功利。他认为在"利"的面前,必须时刻以"义"来衡量是否应该取。他说,符合道义然后才去取得,这样人们就不会厌恶他的取得。相反,"放于利而行,多怨"。①即片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的君子观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务治,小人务力”。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拥有身份和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儒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那么到底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法畏法守法。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当然也是孔子心目中正人君子的美德。所谓孝,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在封建时代,这是构成人际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所以孔子把他看做做人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而忠是臣子对君王的正确态度,信是对朋友的正确态度。孔子认为有了这种正确的态度才可以称为君子,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安身。对君王不忠,对朋友无信,便是小人。 而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孔子认为,做一个仁人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陶冶情操,修炼性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刚正的人。另一方面,君子还要学习知识,培养才干,造就治国经邦的本领。修身养性需要研讨学问,研讨学问为的是修身养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又比如孔子教导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做个品德优秀的知识分子,而不要做人格庸俗的知识分子。为此,孔子把得意门生颜回看得很高,认为他粗茶淡饭,褐衣简居,也能不迁怒,不忧愁,安贫乐道,也是君子式儒者的典型。“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说的也就是颜回能恒久地遵守仁义道德,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另外《论语》中还提到智、仁、勇,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 孔子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孔子 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的支撑,占有大量新鲜而独特的作文素材,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素材以表达我们的意图,是作文素材收集运用的最终目的。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人物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一)人物事略 尽善尽美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固穷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陈国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徙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苛政猛于虎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待价而沽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大声叹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为: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 (二)名家点评 孟子(战国):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司马迁(汉):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唐玄宗(唐):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槛奠,当与梦时同。《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朱嘉(明):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顾炎武(明、清):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志,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侩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谒夫子庙》 钱穆(现):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 (三)素材运用 话题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材料加工: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

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摘要:自孔子诞生两千五百多年以来,星转斗移,然而,迄今为止,唯一不变的似乎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或爱或憎、或敬或恨、或褒或贬的“孔子情结”,中国人敏感的心弦不时地被它触动、撩拨而激荡。孔子与我们有着不解之缘,挥之不去的孔子始终是摆在我们中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其原因究竟何在?这无疑是一个最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而又不易回答的问题。不过,让我们简略地回望一下历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也许对于进一步思考和回答这一问题大有裨益。 “孔子”之名的三层含义 所谓“孔子”之名的三层含义,是说当人们谈论“孔子”时,并不只是指涉孔子本人这唯一的含义,事实上“孔子”之名所指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对于他这个人,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他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前479年之间,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而他通过其一生的所言、所行、所思,究竟向我们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具体的个人形象,一般人们主要是依据《论语》一书来予以概括、描述和说明。如果人们能够做到足够中立、客观而允当贴切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从这种概括、描述和说明中获得一种有关孔子

本人的真实的形象。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诚如傅伟勋先生所言,“原原本本地去了解原来思想家原原本本的思想”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纯粹客观的诠释是个神话”。据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真实的孔子”可能只是一个诠释的神话。正因为如此,所以历史地形成了“个个心中有仲尼”或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的现象,乃至各各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孔子观念或孔子形象在历史上彼此竞立并存或此消彼长。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的符号。作为纯粹符号化的“孔子”,他既可能是拥有绝对权威的至圣素王,也可能是被历代帝王盗用的“专制之护符”;既可能是绝对真理或天理良心的化身,也可能是坏人心术的邪恶妖魔;既可能是是非善恶的绝对标准,也可能是“道德不必求其是,理想亦不必求其是,惟期于便于行事则可矣”的乡愿人物;既可能是人们惯常借助或使用的用来“作为掩盖无数富于创造精神的个人的新观点的手段”,也可能是人们常常用以代表中国文化的“活的传统”或独特异彩的象征。因此,人们运用“孔子”这一文化符号所表达的可能只是他们自己对于权威的态度,对于真理的看法,对于是非的选择,对于中国文化的立场,甚至只是为了追求实现专制统治的目的或者其他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各种意图及意图背后的利益。 看待“孔子”的四种眼光

读论语 看人生 —孔子人生观

https://www.360docs.net/doc/542573650.html,/s/blog_605cf41f0100fgsf.html 读《论语》,学做人(4)——孔子的快乐人生观。 ——生命、健康、快乐—— 生命,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和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从现代生物科学角度看;生物的寿命应该是自身生长期的7倍,人的生长期平均是18年,7 倍就是120年左右,也就是说,人要活过120年才算是寿终正寝。其实,人一般是活不到这个生物寿命的,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植物能达到?为什么多数动物也都能活到这个生物寿命,而人就不行呢?原因是很多的;遗传、环境、饮食、污染、疾病诸等因素妨碍了人的寿命。生命是宝贵的,俗语说“好死不如恶活”,由此而知,生存之可贵啊!假若一个人忍受着种种疾病的痛苦而活着,生命又是显得多么地悲哀! 生命是宝贵的,那末,呵护生命的就是健康,而呵护健康的又是什么呢?是财富?是名利?是权势?是随心所欲的放纵?不,不。呵护健康的是;人自身的心情、心态、心境,也就是快乐!只有自身快乐了,心情快乐了,种种疾病才会远离你,你的身体内才有足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古《易经》中的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物及必反的道理告诉我们;如果说人体内一种疾病因子的产生,必有相克的因子伴其存在,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像一棵树被砍伤了,树干里会渗出粘汁来保护自身一样,这是生物的本能。就人而言,只有在人的心情快乐状态下,这种相克因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战胜疾病。例如;癌症是一种令人可畏的疾病,但癌症有其自愈率,统计表明;大约有10%患癌症人在自己根本不知情的状况下自愈了,也就说以前得过癌症现在自愈了。现今很多癌症又是在体验时发现的,原本不知情,一旦告知有了癌症,首先带来的是恐惧、忧虑、紧张和不安,正常的生理防线被突破,心境和生理都进入了异常状态之中。况且现今治疗癌症的医疗;无论是手术、放射、化疗,也都是破坏性、摧残性的手段和方法。人体被七治八治之后,最后化疗又化疗,化化就了了。难怪有人说;癌症病人的三份之一是自己被恐吓死的、三份之一是因疾病而致死的、三份之一是七治八治而折腾死的。此话说得虽然过分了点,但也是不无道理。 快乐是健康的呵护神,心地神悦是健康的保证。那末,快乐又从何而来呢?又怎样才能快乐呢? 读读《论语》看看孔子是怎样快乐的,也许对我们很有启发。 ——孔子的快乐人生观—— 《论语* 学而》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读];孔子说,“学过了的知识,能经常地温习温习和品味品味,必能得到更新的知识,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你到远方去访友,朋友相聚、促膝相谈,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自己不知别人在说你什么,也不在意听到,也不发怒,毫无怨恨和猜疑,你不就是成了快乐的君子了吗?” 《论语》的编者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及其门生,有子等在编《论语》时,在第一篇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编了,孔子说的让他快乐的三件事; 一是,学习,二是,朋友来了,三是,所知不多。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说”通“悦”的意思。国外有句名言;“最美好的风景在读书中”。当然学习不仅是读书,有着很多很多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学习真的很快乐吗?我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个辨别对和错、真和假、积累知识的过程。但学习又不是为了单纯

孔子孝道观今析

孔子孝道观今析 摘要:孔子孝道观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上“能养”,精神上“敬”、无违与谏诤、子承父志、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体现了内在亲情,包含了礼和仁。孝和礼、仁的特殊关系使孝道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孝道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感恩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家庭美德建设和社会和谐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孝”最早出现在“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尚书·商书·太甲中》),其主要含义是尊祖祭祖,后来逐渐加进了孝亲的伦理内涵。到西周时期,孝已是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由虔诚祭祀祖灵、祈求佑护逐渐向善事活人、孝敬父母的方向过渡。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经过孔、孟的理性提升及《孝经》的理论化、系统化,孝逐渐上升到百德之首、百善之先的地位。汉代以后,出现“以孝治天下”、“举孝廉”、“九品中正”之类,孝被赋予了政治化的内涵。 一、孔子关于孝的基本观点 “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给孝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孝”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孔子的孝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家庭伦理道德,其具体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子女对父母“能养”且“敬”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能够伺候父母,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并关心父母的年龄和身体健康。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子女要紧随父母身旁多加伺候,不要使年迈的父母担忧自己。更重要的是作为儿女,还要做到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的身体。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从内心尊敬父母,让父母心情愉悦。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如果孝仅仅是够养活爹娘变行了,而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诚心诚意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对母的孝包括物质和精神二个层面,物质层面是基本的,精神层面是更高要求。孝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要从内心去尊敬他们。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竞可认为是孝吗?关键在于在侍奉父母时态度要好。 2.无违与谏诤 孟懿子问孝有明确记载。子日:“无违。”(《论语·为政》)无违就是不违背礼节,顺从父母的意志。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但无违并不是听父母所有的话。父母错了,要谏,不谏就是陷父母于不义,这种谏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之上的谏。孔子对孝的规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谏亲,就像君臣关系一样,当父母有错我们要谏,这是大孝。谏诤也是为了维护家庭总体的利益。子女对父母的错误的正确态度是谏诤,但要讲究方方式,态度要好,不要伤害亲情。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

历史名人孔子的故事汇总

历史名人孔子的故事汇总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 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验的形成却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论孔子孝道观的时代价值_对_论语_中_孝_的解析.

第 20卷第 1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Vol. 20No. 12011年 1月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an. 2011 孝道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关于孝道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全面 , 对当下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论语》中孝的内容 1.1行孝要怀仁 “ 仁” 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 , 也是其伦理学说的根本内容。孔子认为 ,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必须有仁爱之心。孔子的“ 仁爱” 思想 , 不仅是指“ 爱亲人” , 而且还指“ 爱众人”, 即泛指爱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 可以是地位显赫的人 , 也可以是平民 ; 既可是好人 , 也可是坏人。同样 , 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 , 就会真心实意地孝敬父母。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 , 而好犯上者 , 鲜矣 ; 不好犯上 , 而好作乱者 ,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 其为仁之本也! ” 由此可见 , 孔子把行孝作为是否为仁的前提条件。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 是不太可能去冒犯长辈和上级的 ; 一个人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 , 反而喜欢犯上作乱 , 那也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孔子认为,“ 仁” 是从孝悌开始的。在儒学的教材中就有这种观点:“ 夫孝 , 天之经也 , 地之义也 , 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可见 , 孝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孝 , 就没有君臣之义 , 就没有家庭和睦。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 是知恩图报的 , 我们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兄长的关怀之情。同理 ,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 没有贤臣的忠孝 , 一个国家就不可能繁荣强盛 , 甚至有走向灭亡的境界的可能。 1.2行孝要守礼 孔子所说的“ 礼” , 指的是当时社会的伦理规范和政治秩序 , 对个人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一面。孔子讲“ 克己复礼”, 就是用“ 礼” 的规范约束自己。如孟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