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Solo题分析

高考历史Solo题分析
高考历史Solo题分析

高考历史材料与Solo题

1.(2009 浦东新区高考预测)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

这次运动有三种精神,关系中华民族存亡:(1)学生牺牲精神。青年学生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斗,这样的牺牲精神永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元素。(2)社会制裁精神。这次学生虽没有把卖国贼一个一个打死,但他们在社会上的偶像打破了!以后的社会制裁更要多!(3)民族自决精神。这次学生不向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国中华民族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求政府,直接惩办卖国贼,是对内自决的第一声。

——1919年5月26日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

材料三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1939年5月1日毛泽东《五四运动》

材料四

右图是毛泽东为“五四”题词。

材料五:

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

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

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

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

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他在深刻阐述了五四运动爆发

的历史必然性和这场伟大运动的重大意义后说,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9年5月4日新华社北京电

请回答:

(1)万国和会历史上又称作什么?

(2)从史料价值的角度看,材料一、材料二有何不同

(3)从材料四看,当时建设新中国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4)评述

..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三项重大事件或历史现象。

(5)有人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件伟大的事件,但每一时代的人都按适合于该时代的特定需要的方式重新解释‘五四’、纪念‘五四’,通过纪念的方式表达对过去的理解与对现实的确认,乃至对未来的设想。?

你对上述观点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时代背景,加以说明。

2.(2007徐汇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材料一欧洲的现代化进程早在文艺复兴中已经开始,这引发了一种以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这些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划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4年材料三近来《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胡锦涛同志早在2003年11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历史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更好地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大国崛起》序言

要求:

1.用历史事实揭示大国崛起的规律性趋势。

2.把握中国近代化(亦指现代化)的特殊背景和强国御辱的探索及留下的历史思考。

3.用全球眼光和全球视野为中国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

4.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字数在700字左右。

注意:

1.文章必须围绕主题展开。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中外比较。3.论点应有材料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4.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3.(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

2008开年大剧《闯关东》,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人类迁徙,其中‘闯关东’历经的时间最长、经历的人数最多。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有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活动”。

(1)列举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中国发生的大的历史事件?(要求8件以上)华北贫苦农民闯关东的原因?闯关东已成历史,要了解这段历史,可能有哪些渠道?

(2)世界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规模人口流动,原因不尽相同。试列举四种不同的人口流动原因并举例。

(3)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人口迁移对美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请举出人口迁移的重大事例并简要评述其历史作用。

4.(2005 第一学期松江区高三历史期末)

材料一: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材料二: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商榷。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请回答:

(1)评述材料一中军机处设置的实质。

(2)材料二中,康有为所建议的“制度局”的实质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的什么变化?

(4)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基本趋势?

(5)请你结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就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谈谈个人的看法。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600字。

注意:1.突出个体理解,紧扣主题。

2.结合中外史实,注重分析。

3.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

5.(2005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卷I)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4)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6.(2008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高三年级历史学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作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近代史》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7.(2008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透视老新闻中的历史

以下是1934年10月23日登载于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赣匪弃巢西窜》。

香港: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云都、瑞金老巢西窜。(二十二日专电)

南京: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长河残匪,我军挺进后,知难立足,内部已感恐慌,不难直捣巢穴。(二十二日专电)

(1)上述新闻内容与我党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如何?

(2)此文代表何方立场,为什么?

(3)此文是否研究该历史事件的原始材料,并说明判断理由。

8.(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考期中试卷)历史长河中的壮丽画卷是由先辈们共同描绘的,从林则徐到孙中山,从李大钊到邓小平,一代代伟人前赴后继,共同探索一条救国、建国、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重视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将所得外文资料,就地翻译,编成《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后来魏源受林则徐委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

——《历史必修第三册》材料二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1)结合材料一用一句话评价林则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他和林则徐都主张向外国学习什么?

图7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旧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什么?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3)“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十月革命后,

积极发表文章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材料四“边界红旗子不倒,不仅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图8

(4)上述材料中的“不倒的红旗子”首先插在哪个地区?材料表明,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五“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5)结合材料五回答,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共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南方谈话和该会的召开有何意义?

(6)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以来的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建国、强国道路上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9.(浦东新区200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中西文化论战则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论战中心论题的变化和时间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材料一:

(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为论争的第一阶段)。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杜亚泉认为:以儒家为主体的固有文化,是中国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破坏了这种统一的标准……。因此,?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当今,?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国固有之文明?。

———《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材料二:

(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20年为论争的第二阶段)。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固有文明不仅不能?革除?,而且还应该与西方文明调和折衷,把西方文明融合于中国文明之中。……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材料三:

(从1921年到1927年为论争的第三阶段)。(梁启超在《欧旅心影录》中借一位法国人的话说)?西方文明已经破产,正要等到东方文明来救我们,你何必又到我们欧洲来找药方呢?……?(梁漱溟认为)人类文化要发生?由西洋态度变为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

———冯天瑜《中国文化发展轨迹》材料四:

对梁漱溟文化理论提出批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胡适、张东荪等人坚持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之路,而瞿秋白等则提出应该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以取代封建宗法文明和开始走下坡路的资产阶级文明。

———《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回答:

(1)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高举的大旗是什么?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2)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西文化论战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论争重点分别是什么?综合材料三、材料四,中西文化论战第三阶段的论争重点表面上是什么问题?实际上主要在论争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西文化论战。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四个步骤,即:读、找、思、答。 一、读——是解题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非子·有度》所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容。第二遍细读,正确

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

【强烈推荐】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大揭秘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大揭秘 一、历史材料题的特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的格式是由“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设问”组成。材料解析题作为一种考察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不管有几个材料,总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也可以说是命题者的意图:命题者往往想通过这一题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一般的命题意图思路是:材料一指出了……;材料二指出了……;材料三指出了……;几个材料,分别从_、_、_等方面提供了关于_的信息;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题是想考察考生的_知识,这就是命题者的意图,这就是题眼。因此,我们就可以结合教材中有关的知识来回答题后所提到的问题。把握题眼,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2)先阅读题后的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3)答题要简练,为什么答什么,不要过多解释。历史材料分析题按选择的材料可以分为:(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2)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等);(3)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地图);(4)混合型(文字、数据、图片的综合)。这四种形式的设问结构可以分为:提炼观点(归纳材料的要点)、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等。 二、历史材料题的类型及分析: 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等) 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材料解析题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史料文本的解读。目前学生比较难以把握的有以下几种文本:(1)古代文言文,尤其是先秦的。但高考命题者一般避开这个问题,难以读懂的都加上注释,但对文言文水平较差的同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2)国际关系条约文本。主要存在语法上的把握问题。(3)近代文言,这类材料高考比较多。(4)一些难懂的名词。回答此类题目,除了打好基础外,还应注意两点:第一,认真阅读,理解史料,抓住题眼。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弄明白。将原文不妨看个两三遍,对似懂非懂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再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第二,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问题。这一步的关键是扣紧问题,语言要简练,高度概括。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鸦片战争》 材料二: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闻报纸报道:“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口所得最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鸦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鸦片战争》 材料三:“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何关系?简要说明之。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解题分析:这道题的题眼实际上是鸦片走私的危害(主要是对中国政治产生的危害)。前面这个设问都是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用的相关信息,最后一问是关键也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专项训

训练历史评价影响类 1.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 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2.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此现象() A.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B.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 C.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 D.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 3.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他评价的应是()A.孔孟的仁义之道B.老子的辨证思想C.韩非的重刑理论D.墨子的非攻主张 4.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5.有学者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时指出:“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最新高考历史图片题设计

最新高考历史图片题设计 [1]名桥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是力与美的展现。每一座名桥上都铭刻着让人无法忘记的历史。 材料一赵州桥(安济桥) 材料二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始建于1189—1192年,原名广利桥) 材料三钱塘江大桥(茅以升设计,1937年建成,为铁路公路两用桥) 材料四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建成)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赵州桥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它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此桥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2、材料二所示卢沟桥是由哪一个王朝修建的?该王朝为什么要在今北京西南修筑这样一座大型桥梁? 3、简述1937年7月,在卢沟桥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4、依据材料三、四,说明钱塘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使用功能上的相同之点。 5、钱塘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所用建筑材料与赵州桥和卢沟桥所用建筑材料有何本质差别?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说明形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 6、本题材料展示的四座桥及其相关故事,昭示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隋朝李春主持修建。世界现存时代最早的大型石拱桥。科学性:主拱跨度大;大拱套小拱既减轻了桥自身的重量,节省了材料,又便于排水泄洪;桥面平缓,便于人车通行等。艺术性:线条优美,体态轻盈,如长虹卧波。 2、金朝。1153年,金以燕京(今北京)为中都。为加强中都与外地的联系,修建了此桥。 3、7月7日夜,日军借日士兵失踪,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还击。从此,日本全面侵华,中国进入全国抗战时期。 4、同为铁路、公路两用桥。 5、赵州桥、卢沟桥使用天然材料(主要是石头)建成,钱塘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主要使用人造材料(钢铁和水泥等)建造。前二桥建造于农业文明时代,后二桥建造于工业文明时代。 6、创造(创新)、自力更生、勇于反抗侵略等精神。 [2]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口号:“扶清灭洋” 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劳工神圣” 材料三:口号:“打倒屠杀上海工人的蒋介石” 材料四:口号:“自已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书写) 材料五:口号:“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恩来书写) 材料六:口号:“反内战,反饥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谁提出的?试分析此口号提出的原因 及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导因、性质 和特点。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的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 4、简要说明材料四中的口号提出的原因及其所起到的历史 作用。 5、材料五中的口号书写于民国三十四年,折算为公历应是哪一年?当时,周恩来为什么要 题写这一口号? 6、材料六中的口号,什么时间响彻于哪些城市? 7、作为历史的印记,本题材料提供的口号,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 要且相当系统的信息? [参考答案] 1、义和团。提出原因: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危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是要矛盾。局限性:“扶清”容易让人民群众放松对清王朝的警惕;“灭洋”有明显的笼统排外色彩。

SOLO试题应对策略

SOLO试题应对策略 1、读材料、理思路:Solo讲求结论出自材料,讲求思维层次的点—线—面—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1)找出每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要点 (2)对所有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类:并列层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逆向层面:利/弊、积极/消极、推动/阻碍…… 2、作答: (1)亮明观点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2)最好能用两个以上材料证明一个观点。不仅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能说明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及至上升到理论层面追述其原因或影响。 3、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4、答题的结构: 第一种:论述题(史实+评论); 第二种:论证题(观点判断+论点+史实+理论分析) (论点+史实+结论); 第三种:材料评论题(判断+史实+理论分析) 5、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SOLO分类评价法的五个层次 量变 (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 ,P):指基本没有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答题时逻辑混乱,只简单地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答案没有论据支撑。 (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 ,U):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缺少对问题的论证,答题时,只凭一个线索、一点论据就跳到结论。 (3)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 ,M):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并组织材料简单论证,但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 质变 (4)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 ,R):能联想联系多个事件,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解决较复杂的具体问题。 (5)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 Abstract,EA):能对问题抽象概括,从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结论具有开放性,表现出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试题举例 【2011年江苏?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辆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型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天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 ——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评分标准: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6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69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附参考答案) (10年新课标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10年新课标卷)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材料提供新情境,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考查。概括背景时从战争形势、美国、日本多角度思考;第二问分析原因,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考虑;评价时注

高考历史经典材料解析题选

高考历史经典材料解析题选——西方世界的挑战 材料一: 第三十四款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 ——《望厦条约》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镑)年份1840年1842年1845年1850年1851年1853年输华商品总值52.4 96.6 239.0 140.0 216.0 100.0 材料三: 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合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25分) (1)材料一中《望厦条约》第三十四款规定了什么原则?(2分) (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内部正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应对西方世界挑战态度的看法。(15分)答案: (1)条约一经签订,双方应遵守;如确因情况变化,须经双方协商而定。(2分) (2)中国人民购买力低下;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没有实现;(3分) (3)对华商品倾销额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中国方面打交道不顺畅;战后商品价格下降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命题特点】试卷中出现一种以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展开评述的题目,也称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改方向。 【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典型例题2、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新课标)41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 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篇一: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txt>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 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 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 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 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 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 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 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Solo题练习

Solo题练习(目标2对历史事件作出价值判断) 解题要求: 1、能从材料中汲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穷尽) 2、能从信息中提炼观点(穷尽) 3、能把相关知识组织起来,并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叙述、论述),在此基础上 对某个历史事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范例: 一、诺曼底人对英格兰的征服 1066年,诺曼底人威廉在黑廷斯抵御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侵略。一个诺曼底士兵写道:“那就像猎狼者和贪婪的人吞吃了这些英国人的肉体……。”但是,这样一种命运对公爵来说似乎很残酷,而且他让所有希望这样做的人来收集尸体埋葬。 诺曼底人很快就征服了英格兰剩余的地方,但是在1069年,北部的英国人得到了丹麦人的援助:丹麦人带着240艘船直航到亨伯。约克被占领了,而且诺曼底要塞被攻陷了。然后丹麦人撤回到丹麦,威廉重新征服英格兰的北部。他对英国人进行了一场惊人的报复。许多房屋和村舍都被烧毁了;畜牲被杀掉或者被驱逐;也许更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人被杀掉了;一些英国人逃亡到英格兰的其他堆,但是这些地方还是大面积饥荒死亡的地方。一个生活在那时候的人写道:“男人、女人和小孩都由于饥饿而死;他们放弃了,死在路上和田野上,而且没有人去埋葬他们……”在约克和达拉谟之间的每座城市都空空如也,而且街道上潜伏着的只有强盗和野兽。 问题:你认为威廉残酷吗? 抽象拓展结构 1、“那取决于你所说的残酷是什么。 2、如果残酷的定义是无论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 杀戮、报复和烧毁,那么威廉是残酷的(引用材料论证)……另一方面,如果你准备接受这是政治上的必要的话,那么威廉的残酷是合理的。对比其他许多封建领主来说,他在本质上是一个好人。他们一般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报复,而且一点也不顾及到普通大众及其土地。如果普通大众配合他的话,威廉公爵似乎已经准备保护他们不让他人报复。然而,如果 他们反对他的话,他似乎就会把它视作蓄意违背忠诚并且会采取相应的行动。3、所以,以他那时候的标准来说,他可能并不是一个残酷的人,而我们并不能以我们的标准来判断。” 二、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2017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读】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gCYST5o6Gm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 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gCYST5o6Gm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读】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

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gCYST5o6Gm 【答案】C 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gCYST5o6Gm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读】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gCYST5o6Gm 【答案】C 1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gCYST5o6Gm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解读】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获得丰富的史料就更能接近真相。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诗歌是特定的时期社会风貌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它可以作为研究的史料,A不准确;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这样的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新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一、总体要求 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啰里啰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5.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的相关要求 (1)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2)文句要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3)在形式上做到“三化”: 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关于评述题(即solo题)的解答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评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需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第二,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多角度的论证。做到逻辑严密、史论统一。(有时还需要分析作者观点的成因。)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题例:(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 2 181、“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指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 B.冯子材领导的镇南关大捷 C.汉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D.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答案:D 182、“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这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个水利工程的称赞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白渠 答案:B 183、《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一记载主要反映了 A.匈奴实现了内部的统一 B.匈奴骑兵南下侵扰中原 C.匈奴统一了北方大草原 D.匈奴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答案:C 184、1938年在慕尼黑会议前夕,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当初……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我会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这一言论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 A.石油是意大利的侵略能否得逞的关键B.英法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C.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军事冒险D.国联对意大利实行了有效的经济制裁 答案:B 185、2002年12月5日,新任党总书记胡锦涛前往河北的西柏坡村参观访问。这里之所以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召开了 A.八七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大 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D 186、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187、历史提供给中共具体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机遇是 A.参与并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在华北事变后,发表《八一宣言》 C.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发表 D.领导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答案:A 188、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答案:B 189、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地工业企业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际上()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由国家发展经济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高考历史材料题精选之二(附答案)

高考历史最新材料题精选之二(附答案) 1.(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望,更大的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2分)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此外,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主要有哪些?(8分) 材料三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他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来源和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外有识之士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起的共同作用。(1 0分) 【答案】1.(30分) (1)现象:士阶层的崛起。(2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或宗法制的解体); 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 私学的兴起和发展。(8分) 影响: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分) (2)特征:推崇理性。(2分) 法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6分) (3)来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学说;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4分)特点: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共同作用:提倡、宣传新思想,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加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转型。 (4分) 2.(26分)现代化建设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考历史一模上海史材料分析题

2010模拟卷上海史材料分析题汇总 (卢湾 )34、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城市。 材料一青浦崧泽村考古发现的彩陶猪、玉器和陶壶 材料二 清末上海北大门 1907年外白渡桥 材料三上海公共租界筑路情况:(沪西)1864年筑Jessfield Road(万航渡路);1901年筑Brenan Road(长宁路)、Hungjao Road(虹桥路)、Rubicon Road(哈密路)、Robinson Road (长寿路);1903年筑Kiaochow Road(胶州路)…… 问题:(12分) 1)考古发现说明上海在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文明的雏形。材料一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要考证崧泽文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史料进行印证?(4分)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4分) 除此以外,请列举近代上海城市取代老城厢的表现。(4分) (1)上海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文明的雏形。 史料类型:实物史料;还可用的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考古遗址遗迹等。 (2)历史信息:上海开埠,辟设租界;上海的道路建设和交通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海已建立起基本的公共道路系统。说明上海开埠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迈开

了现代化的步伐。道路交通建设的演进使上海城市格局和整体风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一座完全不同于老城厢的近代城市已经崛起。 表现:经济功能与地位发生历史性变化:民族工业创建、贸易导向性经济为主流。跻身于东亚以至世界大都市行列,(或:是国际资本在中国和远东的汇聚点和世界市场的东亚枢纽,同时也成就了繁荣的民族工业。) 城市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完善: 公共照明系统的建立;(也可列举具体相关实例) 城市供水网的初步建立。(也可列举具体相关实例) 市民生活方式变化,衍生出石库门弄堂文化 (嘉定)35、上海开埠与租界 1845年公布的《上海土地章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上海英租界开辟的一个中英地方协定,这个章程既确定了大致界域、外侨和侨民之间在上海的具体租地办法,又规定了界内的一些城市建设、市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行措施。这是近代上海主权将丧,但也是城市近代化的一个历史性的起点。——《上海志鉴》 问题:(9分) (1)简述上海英租界设立的背景。(3分) (2)依据所学知识,在租界内上海丧失了哪些“主权”?(2分) (3)你是否同意开埠及租界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近代化”,并用史实证明。(4分)(1)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上海开埠。1845年,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及颁布,标志英租界的开辟。(3分) (2)领土主权、司法主权、行政主权等。(2分) (3)同意。上海逐渐建立起公共道路系统;交通工具也经历了从人力车到电车的变化;公共照明系统、城市供水系统等渐成规模。(4分) (浦东)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乍一看,上海是五个开放口岸中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地方。……环城修筑的城墙濒临坍塌,已有300年历史了。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