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结论之终结

历史终结论之终结
历史终结论之终结

历史终结论之终结

章永乐:福山——后知后觉者中的先醒者

字号:小中大

2013-12-17 15:49:36

更多

59

关键字 >> 福山弗朗西斯·福山王绍光历史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政治秩序的起源国家能力迈克尔·曼中国国家制度

2012年10月,因《历史的终结与末人》(以下简称《终结》)而名扬国际学界的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的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以下简称《起源》)推出中文版。福山本人也飞到北京为其新书做宣传。尽管出版者和销售者用“巨著”这样的词来描绘该书,但该书在中国知识界并没有引发热烈的反响。

这一结果绝非偶然。《起源》提出的核心命题——良好的政治秩序由国家、法治以及负责任政府三要素构成——在西方知识界也许有一定先进性,但对中国知识界来说,却绝非什么了不起的洞见。这位在冷战走向终结之际因“历史终结论”而成名的学者,只是从西方世界流行一时的盲目乐观中较早醒悟过来,醒得比多数人更早一些而已,可谓“后知后觉者中的先醒者”。

弗朗西斯·福山

一、从《终结》到《起源》

福山在西方世界曾经是一位“先知先觉者”。1989年,正值苏东阵营岌岌可危,福山在当年夏季号《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论证人类历史结束于自由民主,此后不会有新的替代可能性。此时哪怕是在西方国家的情报界,也很少有人能想到整个苏东阵营会在短短几年内全面崩溃。福山的预言似乎很快应验,西方世界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1992年,福山又将此文扩充为《历史的终结与末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一书,预言书变成办喜事的礼花,一时洛阳纸贵。

然而,如果换一个参照系,福山的“先知先觉”又存在着巨大的盲点。1991年,时任耶鲁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的王绍光发表了一篇题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主国家:兼论‘政体形式’与‘国家能力’的区别”的论文,以尖锐的方式提出了“国家能力”问题。

在王绍光看来,没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作为支撑的民主社会并不是可欲的。威权政府的国家能力未必强,民主政府的国家能力也未必弱,需要的是民主与强国家能力的某种结合。此时的王绍光尚未对“转型”的政体目标提出质疑。但在接下来的一些年里,王绍光不仅在“国家能力”研究上走得越来越深,甚至也对“转型”的政体目标本身发生了质疑,认为完全可以在现有的西方自由民主模式之外探索新的民主模式。王绍光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探索,都对中国政治学研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推动王绍光思考的是两方面的经验:一方面,是中国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经验,这场改革一开始采取中央向地方分权的方式,以调动地方积极性,但到了1980年代后期,已出现了中央财政拮据因而难以号令地方的局面。《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主国家》一文的背景就是关于中国中央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是否岌岌可危的辩论;另一方面,是苏联解体之后的经历。苏联解体并不仅仅是政体的转换,同时更伴随着国家能力的大幅度弱化,但在大部分原成员国,尤其是俄罗斯,“转型”之后并没有出现大繁荣,反而出现了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社会混乱、腐败盛行的局面。同时代的一些西方学者尽管没有看到中国1980年代的探索,但对俄罗斯的转型经验产生了深刻印象。如史蒂芬?霍尔姆斯(Stephen Holmes)与凯斯?R. 桑斯坦(Cass R. Sunstein)这两位美国学者于1999年出版了The Cost of Rights:Why Liberty Depends on Taxes (《权利的代价: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一书,质疑对“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经典区分,认为所有自由的保护其实都依赖于国家的税收。由此看来,在对“国家”的研究上,1990年代的福山不仅远落后于王绍光,甚至也落后于史蒂芬?霍尔姆斯与凯斯?R. 桑斯坦这样的西方“先知先觉者”。

但福山是一个具有较强反思能力的学者。在长期政策咨询实践中,他接触到了许多“失败国家”的例子,而9?11袭击背后的恐怖主义根源更引发了他的思考。在出版于2004年的State-Building: 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21st century (《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一书中,他将国家作为自己的直接研究对象,区分“国家活动的范围”与“国家权力的强度”,并批评在这两个维度之间的混淆。与王绍光相比,这样的区分是“后知后觉”的,但对福山来说,却是其思想创造活动中迈出的重大一步,并且为其写作《起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起源》的雄心与成就

《起源》的基本观点是,良好的治理需要三个因素的结合:国家、法治及负责任政府(民主是问责方式之一,即政府对大多数人负责;但一个贵族或寡头政府也可能存在问责)。《起源》的努力方向是追溯这三个要素的历史起源及其在世界不同地区的组合。比如在讨论国家时,福山将中国作为国家建构的经典例子,认为中国国家的发育远早于西方国家。而在讨论法治与负责任政府时,福山主要以欧洲为例子。伊斯兰世界、印度与日本在福山的体系中也有自己的相应位置。

《起源》的雄心是建构一个关于“政治发展”的理论体系。该书文风明白晓畅,可读性强。作者虽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但用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对许多常见史料进行重新解释,当能让世界史研究者们从中获取许多新的启发。

然而,作者建构的这个理论体系,从很多方面来看,却给人以某种“急就章”的感觉,对之前的学术研究成果缺乏较为系统的吸收和批判。试举一例:

“统一中国的秦朝做出雄心勃勃的努力,想把中国社会重新整顿为一种原始极权主义国家。这个工程最终失败了,因为国家没有工具或技术来实现这个野心。它没有激励人心的意识形态来为自己辩解,也没有组织一个党派来实现它的愿望,凭借当时的通信技术还无法深入中国社会。它的权力所到之处,它的专制是如此暴虐,以致激起了导致自己迅速灭亡的农民起义……后世的中国政府学会收敛雄心,学会与现有的社会力量并存不悖。在这一方面,它们是专制的,但不是极权的。”(页145)

这段论述是比较笨拙的。福山以所谓“现代极权政体”为参照,审视了秦朝的脆弱之处,但这只是描述了现象,并没有对这些现象进行较为精细的理论解释。引文中所提到的国家的“工具”或“技术”,其实在迈克尔?曼(Michael Mann)发表于1984年的论文“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国家的自主性权力:其起源、机制与结果》)中就已有相当系统的理论化。迈克尔?曼对“专制性权力”(despotic power)与“基础性权力”(infrastructural power)作出区分,前者指的是国家精英可以在不必与社会各集团进行例行化、制度化讨价还价的前提下自行行动的范围(range),是“强加于社会的权力”(power over society)。后者指的是国家事实上渗透社会,在其领土范围内有效贯彻其政治决策的能力,即通过社会获得的权力(power through society)。用这一对概念来分析,秦朝无疑具有强大的“专制能力”,但却缺乏足够的“基础性权力”作为支撑,尽管秦朝的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努力标志着国家“基础性权力”某些方面的惊人飞跃。

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工具,福山的研究只能描述作为制度的“国家”的兴起,而无法为分析国家的能力强弱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而在“国家能力”研究方面,王绍光在迈克尔?曼的基础上提出的由认证能力、强制能力、汲取能力、濡化能力、监管能力、统领能力、再分配能力、吸纳能力、整合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构成的国家能力理论体系已经具备相当的成熟度。这一体系能很好地描述和解释“国家”兴起之后的演变。但很遗憾,我们看不出福山对如此系统的成果有什么借鉴。

即便在描述和分析国家的兴起时,福山的视角也较为简单。《起源》非常强调国家“去血缘化”的维度,因为这是国家区别于部落社会的核心特征之一。由此,福山将中国的国家发育历史描述为一个不断脱离家族关系影响的历史,而他所关注的汉隋之间的政治衰退,其表现也在于退回到家族政府。他批评马克斯?韦伯忽视中国国家制度所表现出来的“去血缘化”的特征,这无疑具有某种纠偏作用。然而,需要看到的是,中国治理制度中的“去血缘化”和儒家意识形态中对亲族关系的强调是同时进行的。福山笔下那个“几乎符合现代官僚机构的全部特征”的西汉政府是讲“以孝治天下”的;在福山非常重视的宋朝,士大夫在主动维护科举制的同时,也在基层进行宗族自治的建设。在该书第21章,福山解释说“也许因为中国社会如此重视家庭,国家建设者认定,他们的特别任务就是在政府中杜绝腐败根源的家族或裙带的影响”。但这恰恰忽视了中国社会对家族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统治者有意推动和维护的结果。只看到“尊贤”而看不到“亲亲”,只看到“忠”而看不到“孝”,看不到中国处理“忠”、“孝”冲突的诸多制度实践,就无法全面地理解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福山和韦伯虽然各执一端,但恐怕都存在有片面化的问题。

《起源》把中国作为国家建构的经典例子,认为中国国家的发育成熟远远早于西方国家。福山也有意把对中国历史的论述放在前面,仿佛西方道路是对中国道路的偏离,这在叙述模式上与马克思、韦伯等经典作家恰恰相反。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这看起来是一种更为“友好”的叙述模式。但是,叙述模式的突破并不等于理论上的突破。在福山看来,中国虽然有强国家能力,但没有法治与负责任政府,直到今天仍然如此。而西方的国家建构进程虽然较晚发生,但三个要素发展较为均衡,在英国那里实现了第一次成熟的结合,然后又在其他国家陆续实现。福山对西方历史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讨这三个因素在不同的历史关节点如何逐步发展。但在分析中国的时候,他的关注点几乎都在第一个因素上,并致力于论证后两个因素的缺失。

这一分析进路是失衡的。在探讨欧洲的时候,福山能够用细致的历史分析,展现三个要素从低到高的发展光谱,在其中法治与负责任政府无疑存在高低、强弱之分。在《起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修辞性十足的表述:“欧洲法治的基础始建于12世纪,其最终巩固还得有赖于数世纪的政治斗争。”(页282)而所谓“基础”,实际上是在“有”、“无”之间的模糊表述。但在分析中国时,尽管国家维度呈现了强弱之分,但在另两个维度上,问题就变成了有无问题,而非强弱问题,仿佛中国还根本没有达到谈强弱、高低的门槛。但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福山指出,中国存在能支撑经济发展的“足够好的产权制度”;中国虽然缺乏正式制度来迫使统治者负责任,但统治者往往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这些表述提示出了在中国案例上发展出更为精细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可能性。但很遗憾,我们并没有看到福山这方面的努力。

也许我们可以因为古代中国的遥远而忽略福山在这个问题上的粗糙处理,但当福山将其对古代中国的判断原封不动地用到当代中国身上时,我们就不能不怀疑其理论的敏锐性了。众所周知,许多美国政治学家一直用“威权主义”来称呼中国的政治体制,不管是慈禧太后的政府、袁世凯政府、蒋介石政府、还是当代中国政府,都被万能的“威权主义”概括了。在他们的眼里,一百年来的中国就像是在原地踏步而已。但这展现的其实只是理论的贫困:这些学者没有足够的概念工具来分析一百年来中国巨大的政治变迁。这种对差异性反应如此迟钝的理论指导美国政府的外交实践都不够,更不用说舶来指导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了。

与前面对“国家”的论述相比,福山对“法治”的论述甚至更弱。熟悉欧洲法制史的读者可以看出,福山对西方法治的论述,高度依赖于苏联法专家伯尔曼在《法律与革命》一书中提供的叙事:(1)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在11世纪启动的改革,迫使世俗统治者倾向于承认自己不是法律的最终来源;天主教统一教会法规,并通过发展行政官僚机构,向领土型国家提供了官僚和法律的样板,并刺激了世俗君主之下的集团组织的成长;(2)在中世纪欧洲独特的条件下,在不同治理体系的竞争中,法治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建制化。福山自己加上了(3):在近代以来,尽管天主教会衰落,法治却通过负责制政府的兴起而得以继续发展。

苏联法专家伯尔曼的《法律与革命》一书,本身就是一部将欧洲历史描述成为“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的西方“主旋律”作品,其提供的历史叙事相当平滑。福山又对《法律与革命》进行了高度浓缩的概括和进一步的发挥,这就难免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比如在讨论教会与罗马法的关系时,福山的叙事给人的印象是,教会是罗马法运动的全力推动者,而且教会是为了与世俗统治者辩论而推动这场运动的。这就忽视了罗马法与教会法之间的竞争关系,忽视了世俗君主在罗马法中看到的推动君主主权建设的利益,以及在与教廷的辩论中对罗马法的大量引用。以一种非常类似的方式,罗马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张力,在福山的笔下也消失了。教廷职业官僚体制的建立,在福山的叙事中仿佛是推动法治的积极因素。但在他讨论中国更早建立的职业官僚制时,却将其与“法治”截然分离开来。职业官僚制究竟是有利于法治还是不利于法治?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此也是模糊的。

关于第三个要素——负责任政府——的论述,是三个部分中学术上最为成熟的。在这一部分,历史叙事突然变得比较精细,也较能展现出许多惊心动魄的断裂和冲突,而不是展示“从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之所以能有这一提升,可能跟几个因素相关:第一是福山是从民主理论起家的,对负责任政府的主题自然会更熟悉一些;第二是他用的例子基本上都是欧洲国家或者欧洲殖民地(如拉美),可用的文献较多,驾驭起来也较为得心应手。但这也提醒我们,如果福山要在三个要素的论述上都达到同样的水平,还需要做多少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但对于笔者来说,最难接受的还是福山将三个不在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并列为良治三要素。国家本身是一个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就需要诸多软硬件。尽管在中世纪,法治未必是国家的法治,但在现代,法治和负责任政府无疑都是国家这一平台上运作的软件,将这个巨大的平台与运作其上的软件并列,总是给人以极强的失衡感。在这方面,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与王绍光的“国家能力”给人的观感至少更加平衡一些。

三、《起源》与《终结》的关联

在分析完《起源》的内容之后,我们也许可以来评估一下它与《终结》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起源》在一些方面否定了《终结》,但又在一些重要方面保持着与《终结》的连续性。

被否定的是自由民主终结历史的观点。按照《起源》中的看法,世俗主义并不是三要素模型中的必要要素。由于其宗教传统,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都存在法治。那么,一个建立了某种负责任政府的伊斯兰国家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样的模式肯定不可能是自由民主模式。在2012年10月与福山共进晚餐时,我问福山伊斯兰民主是否也能符合其要求,福山表示认可。而这就意味着他从实质上放弃了“历史终结”的想法。(当然,在接受一些中国智库学者采访的时候,福山有过“坚持《历史的终结》基本观点”的表态。但这种表态很难排除现场修辞的考虑,其权威性不如白纸黑字的作品。)

连续性则体现在《起源》三要素隐含的排序中。谈国家时论强弱,谈民主法治时论有无,这一谈法本身就体现出福山对后两个西方国家引以为豪的要素赋予的特殊份量。这一解读也得到了与福山谈话的证实。我问福山,如果苏格兰公投独立成功,从英国分离出去,这是否表明英国的国家能力存在问题?福山的回答是“NO”,他认为在英国这样的民主社会里,这是一个身份认同问题,而不是国家能力问题。我再问他,南斯拉夫的分裂,是否表明南斯拉夫存在国家能力问题?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原因是南斯拉夫本来就是把一堆不情愿在一起的地方单位捏在一起,因此能否继续把大家hold住,就构成一个国家能力问题。到这里,他的标准似乎就比较明确了:在民主社会里按照民主程序发生的分离主义不是国家能力问题,但在非民主社会里发生的分离主义就构成国家能力问题。而用王绍光式的眼光来看,一个国家缺乏基本的凝聚力,导致部分地区独立出去,不管是在英国还是在南斯拉夫,都构成国家能力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福山大谈“国家能力”这个看似具有“价值中立”色彩的分析性概念,他仍将这个概念置于自由-民主的规范笼罩之下。或许在他看来,如果一个政治共同体很友好地以符合自由民主的方式解体了,我们就不该提出国家能力问题,将不愿在一起的单位强捏在一起。但我个人担心这一视角连解释美国内战都有困难。内战前的美国南方蓄奴州完全符合福山提出的良治三要素,而南方的分离又是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分家方式非常符合自由民主的理念,林肯却居然采取“三光政策”,对同胞痛下狠手,制造了19世纪西方内部最血腥的战争,怎么理解?

《起源》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福山告诉我,该书的第二卷正在写作之中。不管上面提出的问题与批评是否会在新的一卷中得到某些回应,可以肯定的是,福山的历史社会学很难达到迈克尔?曼的理论高度,他对“国家能力”的研究也不可能超越中国学者王绍光。

但福山又是不可取代的:只有福山才具有引领西方社会大批仍沉浸在“历史终结”幻梦中的精英们集体醒来的能力,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媒体知名度,更因为他作为梦的制造者,更清楚那个梦的精神构成。

如何看待福山历史终结论

如何看待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裔美籍学者福山曾经提出了“历史终结论”,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就到达终点,从此之后,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现代体制已经超越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矛盾,但其他的世界角落还在追赶历史。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除了自由民主制和资本主义,人类社会没有别的进化可能,这就是历史的终结。 福山的理论引起了很多质疑,一些学者认为,以西方社会为代表的民主体制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距离一个理想社会尚差很远,其中的一个根本矛盾就是代议制政府软弱无力效率低下,经济活动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一矛盾造成了经济活动的盲目性,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以及不断发作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从而导致经济的停滞和衰退,甚至自身社会的动乱。美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走向衰弱,以及最近英国法国的骚动就是一个例子。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对于这个理论更是严加痛批,声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日薄西山走向衰亡,而社会主义制度正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全面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也破除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西方至上

观念,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创举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发展模式”推动了世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选择的再认识,证明了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 但是,从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现状来看,福山的理论并非毫无道理,而近年来的某些最新的发展更提出了进一步的论据,证明了自由民主制度真的可能是人类最后一种政治体制了。 一个明证就是,人类的意识形态进化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从古代开始,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未来的预测和想象,像是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中国孔子的天下为公,康有为的大同世界等等,这些设想悲天悯人,用心良苦,规划细致,设想周全,的确让人心动。但是自从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在二十世纪逐渐风行世界以后,尽管各个国家各个领域不乏思想大师,但是再也没有人提出关于未来的理想,再也没有人致力于规划将来的宏图了。这一方面说明人类的意识思维变得更加实际,更加理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代自由民主制度虽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已是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体制中最好的,再也没有人能够设想出更好的了。 近代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未来大师或预测学者对于未来社会的政治发展也有不少的见解,比如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政治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臧峰宇fengyuphilosophia 熟知非真知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此时此刻是对过去的超越,这件事是合乎理性的(基础:历史不断发展的) 出勤(10%) 论文(30%)1000-3000可以多于3000 期末考试(60%)开卷 终结:新的开始停车场出口→地铁 苏联哲学:恩格斯晚年文本 西方马克思:早年文本,1844手稿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 如何理解德国古典哲学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包括认识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主要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他们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黑马,康马,海(海德格尔)解释马

实践理性批判 什么是哲学的终结 终结并非全然结束,而意味着新的开始,实际上是“出口”。哲学的终结并非哲学的消解,而是在旧哲学的废墟上确立新哲学的开端,所谓上帝之死,人之死,哲学之死,作者之死都是在扬弃旧哲学的同时展现新哲学的萌芽。德国古典哲学的“哲学”意味着一种庞大哲学体系中僵化、静止的思维方式被扬弃,其中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合理的思维结构将随着新哲学的创立而重生。因而,终结乃是思想史发展的关键节点。恩格斯在。。。。。。中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以辨证哲学和唯物史观 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问题 “劳动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劳动→活动 为承认而斗争 一旦进入就无所谓离开:大学or哲学 惕厉西方哲学史 罗素西方哲学史 文德尔班西方哲学史 黑格尔西方哲学史概论 青年黑格尔派激进博士派(1835-1845)老年黑格尔派保守教授派 想象的共同体想象的→现实的(应然)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文明冲突论 马景阳2130206 一、文明冲突论产生的背景和内容 冷战的结束使得原来为其所掩盖的问题和矛盾,如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边界纠纷、难民流动、恐怖主义等等凸显甚至爆发出来,成为影响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世界处于变化之中,面对这一变化带来的不安与挑战,人们需要为自己和社会寻找方向。 如何认识当前的世界,把握国际关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成为政界和学界思考的主题之一。国际关系界的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即为其中突出的一种观点。 塞缪尔*亨廷顿系美国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该校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美国政治学会会长,曾担任卡特时代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为当时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的左右手,并经常担任美国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部角色,政治上,他以保守出名,曾因支持越南战争及卷入诸多中央情报局研究项目等原因,一度被人斥为“疯狗”。学术上,他以当代马基雅维里自诩,一向以提出极具争议的观点或理论而闻名于学术界。他的十多种学术著作大多探讨当代重大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理论问题,在学术上颇多建树。 亨廷顿1993年在美国《外交》杂志夏季号发表《文明的冲突?》,1993年底又在该杂志的冬季号上发表《不是文明又是什么?》的文章,并于1996年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从而较为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文明的冲突”的世界范式。从他的《文明的冲突?》问世之日起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论争,以至于被视为1947年乔治坎南在《苏联行动的根源》中提出遏制战略以来在外交理论界引起反映最强烈,争论最多的文章。 亨廷顿提出,世界正面临混乱,产生这种混乱和纷争的原因,如果不是基于文明上分歧的因素,那究竟会是什么呢?他认为,文明的冲突作为世界政治的核心因素正在取代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文明的模式比其他任何模式更能准确地解释世界上发生的变化。在这基础上,亨廷顿将当今世界的主要文明分为西方(基

历史终结论

历史终结论 1989 年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宣称西方的民主自由战胜了共产主义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生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实现民主自由原则而导致的,今后人类的一切努力就是要在政治上实现充分的民主自由?冷战结束以后, 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 成为东西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在他看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从此之后, 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福山的这一学说, 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其理论的基础是值得怀疑的。 为了增强理论上的说服力, 福山从历史上为其“历史终结论”寻找论据, 并把黑格尔和马克思引为同道, 认为他们与他一样, 都是历史终结论的倡导者。 他在1989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历史本身的终结,因而具有根本的性质。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变化无可争辩地表明西方和西方思想的胜利,具体说来是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胜利,而这正是“人类思想演进的终点和作为人类最后的政府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遍化”。这并不是说在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事件发生了,但在福山看来,以后发生的事件只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进一步普遍化,因为

他强调,目前自由主义还只是在思想或意识领域取得胜利,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的胜利还很远。撇开福山这里露骨的政治倾向不谈,需要着重分析的是福山自称必须首先加以考察的与当前历史变化性质有关的某些理论问题。 正像福山自己强调的,“历史”对他来说,不是指过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是能把重要事件从不重要事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抽象”,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到历史以外去找一种永恒的跨历史的标准。福山实际上不仅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单一的、连贯的演进过程,而且和黑格尔一样把历史看成是“精神”和意识”展现和实现自我的过程。“精神”一旦得到完全的展现,历史也就终结。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正是福山的主要理论根据。他特别强调两点,一是黑格尔把历史看成是普遍的、有方向的、连贯的、而且是有终结的。但进入20世纪后,西方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大都攻击这种认为历史是连贯的、可以理解的思想。福山认为,本世纪最后25年的变化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历史的普遍性问题。福山主要用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来说明历史的普遍性。他认为,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经济生产发展的可能性对不同国家来说都是相同的,因而它使具有不同历史渊源和文化遗产的国家越来越均质化了。所有国家由于经济现代化而彼此越来越相似: 城市,在中央国家基础上的民族统一,合理的经济组织取代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部落、宗派、家庭) ,向公民提供普及教育。这样的社会又被全球市场和普遍的消费文化联系在一起。然而,福山着重指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可以说明历史变化的特点

试题

社会学理论 布莱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贝斯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社会学研究方法 戴维·K·希尔德布兰德等:《社会统计方法与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诺曼·K·邓津:《定性研究》1、2卷,重庆大学出版社 艾尔.巴比(Earl Babbie):《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 德尔伯特·C·米勒《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生入学考试题 系别:社会学系 专业:社会学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炫耀性消费 2、社会排斥 3、工业主义 4、区隔 5、流动表分析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2、简论1949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分化。 三、论述题(共40分) 社会分层研究方法述评。 (提示:可就社会分层研究方法的使用做一般性论述与评价,也可就某一方法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但都要写出自己的观点。) 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生入学考试题 系别:社会学系 专业:社会学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2 二元劳动力市场 3 权力精英(米尔斯) 4 失范 5 基尼系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 2 简述韦伯有关开放的于封闭的社会关系的论述。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试从社会阶层或阶级的角度对目前中国“农民工”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2 试论制度背景对中国社会流动的影响。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内容提要:福山所说的历史终结指的是,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历史本身的终结,因而具有根本的性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正是福山的主要理论根据。福山强调指出,马克思也承认历史的普遍性、一致性,也认为历史有终结,即共产主义的普遍实现。但马克思把黑格尔头脚颠倒了,即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福山认为,后世人们往往透过马克思主义来看待黑格尔,从而丢掉了黑格尔主义的真话。 关键词:历史终结,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 福山(Francis Fuknyama 1953),日裔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司”副司长,现为华盛顿知名智库兰德公司高级社会科学学者。其主要代表作有:《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信任:社会美德和繁荣的创造》《大断裂:人类天性和社会秩序重构》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1992年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它是福山在1989年美国新保守主义期刊《国家利益》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历史的终结?”的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充实而成。“历史的终结?”文章刊出特别是《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著作出版以后,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译成多国文字,在荷兰、英国、以色列、意大利、巴西、冰岛等地转载。该书扉页的两句话表达了它的主题:自由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福山向人们宣告:目前的世界形势不只是冷战的结束,也是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西方的自由民主已是人类政治的最佳选择,也是最后的形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福山不是就政治而论政治,而是从理论的高度来论述,也就是说他阐发了一种理论,即历史终结论。 首先,福山所说的历史终结指的是什么?他在1989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历史本身的终结,因而具有根本的性质。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变化无可争辩地表明西方和西方思想的胜利,具体说来是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胜利,而这正是“人类思想演进的终点相作为人类最后的政府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通化”。这并不是说在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事件发生了,但在福山看来,以后发生的事件只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进一步普遍化,因为他强调,目前自由主义还只是在思想或意识领域取得胜利,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的胜利还很远。福山自称必须首先加以考察的与当前历史变化性质有关的某些理论问题。正像福山自己强调的,“历史”对他来说,不是指过去发生的—系列事件,而是能把重要事件从不重要事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抽象”,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到历史以外去找一种永恒的跨历史的标准。说得明白些,福山实际上不仅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单一 的、连贯的演进过程”,而巳和黑格尔一样把历史看成是“精神”和“意识”展现和实现自我的过程。“精神”一旦得到完全的展现,历史也就终结。

试析文明冲突论

试析“文明冲突论” 摘要:"文明冲突"与"文明和谐"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烈话题,有的从文化角度进行探讨,有的从国际政治关系角度进行探讨等。本文则从价值角度对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塑造世界"文明和谐"的可能及中国面对"文明冲突"和"文明和谐"应择之路。 关键词:文明文明冲突文明和谐 "文明冲突论"的始作俑者,乃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冷战刚结束、苏联解体不久,亨廷顿就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ofCivilization)。1993年夏季号《外交》(ForeignAffairs)季刊发表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The ClashofCivilization?》一文,并引起学术界广泛而激烈的竞说争鸣;亨廷顿本人随后也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进一步为自己的观点进行申辩和解释,其中包含了作者对自己个别观点的修改。这些观点集中在《不是文明,又是什么?》(IfNotCivilization,What?)(《外 (The WestCivilization:Unique,交》季刊1993年冬季号),《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 NotUniversal)(《外交》季刊1996年冬季号),以及专著《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TheClashofCivilizationandtheRemakingofWorldOrder)。亨廷顿还就文明冲突问题,在不少国家、大学、学术机构作过专题演说,但主体观点仍未突破他在上述学术文献中表达的思想。 我国学术界对亨廷顿的观点的反应是敏感而及时的,且经历了并仍在经历着复杂的论争,以至于"文明冲突论"在中国学术界的争论,已大有从一个"敏感"的学术命题,转变为一个" 敏感"的国际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之势。正因如此,我们打算从亨廷顿的观点本身和哲学、国际政治学方法论的角度谈以下三点。 一、对亨氏"文明冲突论"之价值评析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亨廷顿教授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他研究国际政治的方法论,在学术上有其独到之处,并承认,亨氏所讨论的问题,在现实国际关系中,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具有重大潜在影响的问题,但同时强调,亨氏文明冲突论的结论有失偏颇,且有为美国当权者谋划称霸世界之嫌。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CrossingBoundaries)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CompetitiveCoexistence),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

政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按照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的分析,,而应称为() 按照阿尔蒙德和维巴的研究,美国的政治文化类型是().公民参与型文化占主导缺少臣属政按照“文明冲突论”的提出者亨廷顿的说法,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把人定义政治动物,把政治规定为公民“至善”活动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这样定义政府:,政府是().国家的权威表现形式被誉为“上层建筑理论家”的葛兰西提出。这个概念是().文化领导权 从学术团体、专业杂志、教育培训尤其是大学相关专业的教育最晚是在()世纪年代 传统政治理论的核心是().行为研究.国家理论.政治系统的研究.政府研究 传统的政治研究和当代的政治研究相比,在方法论上的重大区别是前者主要采用 ().经验研究查尔斯?泰勒认为,市民社会不仅作为国家合法性的来源国家之间的().正和博弈关系 从西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可以看出( ).市场至上和政府至上都不是完美的模式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呈现出一种见仁见智的多元主义即市民社会必须是().法治社会 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既不是国家以社控制这一概念的创造者是().约翰?基恩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兴起的最深刻根源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当代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是与世纪年代以来使().政府活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 制对于共和主义来说,使私利服从于公益的首要手段是( ) .培育美德 对于宪政主义来说,要解决政体运作中发生的问题,使私利服从于公益,其首要途径是 (). 法治当今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最大来源是().党的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把这三者有机统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政府。逐渐由机构设置转向() .政府职 能 “共和意味着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权力的渊源是人民”以上观点出自( ).路易斯?亨金共和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古典共和主义和( ) .自由共和主义 关于宪政与民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宪政与民主应保持一定的张力与不断的平衡 官僚制在中国的境遇是双重的,一方面,即“立官僚制”和().去官僚制 黑格尔既肯定了社会的历史意义在黑格尔看来().国家在逻辑上高于市民社 会哈佛大学教授普特南提出了 一个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是().社会资 本 ??穆恩把政治研究的模式分成两大类,即自然主义模式和().科学模式年,中国高校中政治学系科被取消,后来恢复重建的时间是()世纪年代将社会资本看作市民社会黏合剂的美国学者是(). 罗伯特?普特南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内容提要:福山所说的历史终结指的是,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历史本身的终结,因而具有根本的性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正是福山的主要理论根据。福山强调指出,马克思也承认历史的普遍性、一致性,也认为历史有终结,即共产主义的普遍实现。但马克思把黑格尔头脚颠倒了,即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福山认为,后世人们往往透过马克思主义来看待黑格尔,从而丢掉了黑格尔主义的真话。 关键词:历史终结,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 福山(Francis Fuknyama 1953),日裔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司”副司长,现为华盛顿知名智库兰德公司高级社会科学学者。其主要代表作有:《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信任:社会美德和繁荣的创造》《大断裂:人类天性和社会秩序重构》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1992年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它是福山在1989年美国新保守主义期刊《国家利益》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历史的终结?”的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充实而成。“历史的终结?”文章刊出特别是《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著作出版以后,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译成多国文字,在荷兰、英国、以色列、意大利、巴西、冰岛等地转载。该书扉页的两句话表达了它的主题:自由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福山向人们宣告:目前的世界形势不只是冷战的结束,也是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西方的自由民主已是人类政治的最佳选择,也是最后的形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福山不是就政治而论政治,而是从理论的高度来论述,也就是说他阐发了一种理论,即历史终结论。 首先,福山所说的历史终结指的是什么?他在1989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不仅仅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历史本身的终结,因而具有根本的性质。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变化无可争辩地表明西方和西方思想的胜利,具体说来是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胜利,而这正是“人类思想演进的终点相作为人类最后的政府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通化”。这并不是说在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事件发生了,但在福山看来,以后发生的事件只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进一步普遍化,因为他强调,目前自由主义还只是在思想或意识领域取得胜利,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的胜利还很远。福山自称必须首先加以考察的与当前历史变化性质有关的某些理论问题。正像福山自己强调的,“历史”对他来说,不是指过去发生的—系列事件,而是能把重要事件从不重要事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抽象”,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到历史以外去找一种永恒的跨历史的标准。说得明白些,福山实际上不仅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单一的、连贯的演进过程”,而巳和黑格尔一样把历史看成是“精神”和“意识”展现和实现自我的过程。“精神”一旦得到完全的展现,历史也就终结。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正是福山的主要理论根据。他持别强调两点,一是黑格尔把历史看成是普遍的、有方向的、连贯的、而只是有终结的。但进入20

福山《历史终结论 》

福山《历史终结论》 风啸关山 来源于百度 福山《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最早源于法兰西斯·福山1988年所作的一次题为“历史的终点”的讲座。随后,他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论文——《历史的终结?》。1989年,美国新保守主义期刊《国家利益》发表了这篇文章,标志“历史终结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式出笼。 名字由来 冷战结束以后,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成为东西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 “共产主义失败论”, 是由日裔美人福山提出,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 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 种统治形式”。 新自由主义最强调的一点是没有替代现状的其他选择。另外,当今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技术如此惊人,除现状外别无选择

的说法在今天比在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牵强。的确,我们如何建立一个可行的、自由的、高尚的后资本主义秩序尚不明确,这一愿望本身带有乌托邦的色彩。但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必须在某一方面战胜所谓以前未做就不可能做到的观念。正如乔姆斯基所指出的,有组织的政治行动主义造成了我们今天拥有的民主的程度,带来了成人普选权、妇女权利、工会、公民权以及我们享有的自由。人类政治活动可以使我们生存的世界更高尚,即使后资本主义社会看似不可能建成,我们也应把建立基于合作、平等、自治和个人自由原则的政治经济制度作为出发点来思考问题。 为社会变革而斗争并非凭空假设的问题。现代新自由主义秩序已造成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从东亚到东欧到拉美都在经受这一危机。欧洲、日本和北美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是脆弱的,这些社会也处在混乱之中。在即将来临的岁月中有产生剧变的可能性。这种剧变的结果尚不明确,但没有理由相信动乱会自动朝向民主、人道的解决途径发展。一切取决于我们,取决于人民怎样组织、回应和行动。正如乔姆斯基所言,如果认为没有趋向更好前景的变革的可能,并按照这种想法行动,那么一定不会得到变革。对未来的选择权掌握在我们大家的手中。 我的小结:无疑福山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学中的思想巨擘。这

文明冲突论的评析

文明冲突论的评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国际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重要历史时期。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轰然坍塌,世界历史进入冷战后时代。地区争端、宗教纷争和民族冲突时有发生,成了冷战后世界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1993年夏天,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号发表哈佛大学着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从理论的高度,提供了“文明冲突论”的判断,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沸沸扬扬的关于文明冲突论的讨论热潮。 第一部分分析了文明冲突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梳理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主要理论内核:文明是文明冲突的基本单位;世界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线重组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未 来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文明冲突爆发的最可靠的保障。本文认为,文明冲突论通过引入文明这一概念,赋予文明一种“文化实体”的角色,并将此作为国际政治分析的一个基本单位,让文明运动起来,实现了对全球政治的逻辑勾画。因此,文明冲突论可以说是冷战结束以来少有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一,它不仅打开了长期以来被国际政治学界所忽视的一扇重要的“研究窗口”,而且提供了透视冷战后全球政治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文明冲突论存在的问题:文明能否成为国际政治分析单位?文明之间是否必然导致冲突?是否应把冷战后世界文明结构作阵营 化理解?世界文明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本文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或者思想上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这种体验在冷战后能否发 展成为现实的国际冲突,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关注文明冲突论的学术价值。本文认为,尽管文明冲突论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还是不能抹杀亨廷顿在理论上的贡献。文明冲突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创性思考,它提出了一个人们长期以来没有研究、事实上急需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文明冲突论对于冷战后的国际现象在文明视角下进行了新的思考,开始研究冷战结束以来众多地区冲突的深层根源,这对加深 对冷战后国际冲突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明冲突论从全球政治范式的角度重新对国际政治进行思考,对文明冲突的可能性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提高了 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注意力,使得该理论本身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历史终结论之终结

历史终结论之终结 章永乐:福山——后知后觉者中的先醒者 字号:小中大 2013-12-17 15:49:36 更多 59 关键字 >> 福山弗朗西斯·福山王绍光历史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政治秩序的起源国家能力迈克尔·曼中国国家制度 2012年10月,因《历史的终结与末人》(以下简称《终结》)而名扬国际学界的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的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以下简称《起源》)推出中文版。福山本人也飞到北京为其新书做宣传。尽管出版者和销售者用“巨著”这样的词来描绘该书,但该书在中国知识界并没有引发热烈的反响。 这一结果绝非偶然。《起源》提出的核心命题——良好的政治秩序由国家、法治以及负责任政府三要素构成——在西方知识界也许有一定先进性,但对中国知识界来说,却绝非什么了不起的洞见。这位在冷战走向终结之际因“历史终结论”而成名的学者,只是从西方世界流行一时的盲目乐观中较早醒悟过来,醒得比多数人更早一些而已,可谓“后知后觉者中的先醒者”。 弗朗西斯·福山 一、从《终结》到《起源》 福山在西方世界曾经是一位“先知先觉者”。1989年,正值苏东阵营岌岌可危,福山在当年夏季号《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论证人类历史结束于自由民主,此后不会有新的替代可能性。此时哪怕是在西方国家的情报界,也很少有人能想到整个苏东阵营会在短短几年内全面崩溃。福山的预言似乎很快应验,西方世界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1992年,福山又将此文扩充为《历史的终结与末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一书,预言书变成办喜事的礼花,一时洛阳纸贵。 然而,如果换一个参照系,福山的“先知先觉”又存在着巨大的盲点。1991年,时任耶鲁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的王绍光发表了一篇题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主国家:兼论‘政体形式’与‘国家能力’的区别”的论文,以尖锐的方式提出了“国家能力”问题。

历史终结论

历史终结论1989 年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宣称西方的民主自由战胜了共产主义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生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实现民主自由原则而导致的,今后人类的一切努力就是要在政治上实现充分的民主自由?冷战结束以后, 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 成为东西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在他看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 从此之后, 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福山的这一学说, 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其理论的基础是值得怀疑的。 为了增强理论上的说服力, 福山从历史上为其“历史终结论”寻找论据, 并把黑格尔和马克思引为同道, 认为他们与他一样, 都是历史终结论的倡导者。 他在1989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 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并不仅仅 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历史本身的终结,因而具有根本的性质。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变化无可争辩地表明西方和西方思想的胜利,具体说来是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胜利,而这正是“人类思想演进的终点和作为人类最后的政府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遍化”。这并不是说在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事件发生了,但在福山看来,以后发生的事件只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进一步普遍化,因为他强调,目前自由主义还只是在思想或意识领域取得胜利, 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的胜利还很远。撇开福山这里露骨的政治倾向不谈,需要着重分析的是福山自称必须首先加以考察的与当前历史变化性质有关的某些理论问题。 正像福山自己强调的,“历史”对他来说,不是指过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是能把重要事件从不重要事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抽象” ,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到历史以外去找一种

文明冲突论

5.请通过对下面两段话的理解,谈谈你对“文明冲突论”的认识和对当今世界国际秩序的看法。 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指出,导致未来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文化的差异,人类在经历了君主冲突,民族国家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后,将进入文化冲突的阶段。 这种观点是有着其现实依据的,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国家与国家间,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正逐渐演变成一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文化正以着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跨时间,跨空间的传播。近半世纪以来,恐怖袭击接二连三,中美冲突时隐时现,这些都无不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世界范围内大肆宣传其民主的普世价值观与的文化入侵紧密关联。 然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也存在着片面性。当今世界,除了文明之间的文化冲突之外,更多的是文化的融合交融。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日韩的崛起,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在猛烈碰撞间不断交融,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崇尚于西方的民主文化思潮,也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关注与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 我认为,文明冲突最终导致的是文明的融合,而非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在科技的推动下,文化与思想的交换正在不断冲破文化间的隔阂,走向文化多元化与一体化并存的稳定局面,即文化在保留自己特性的同时更具包容性,文明与文明之间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当今世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印的崛起,这些无不挑战着现有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主义国家建立的国际秩序。这种国际秩序是建立在西方自由民主的普世主义基础之上的,这种价值观认为,西方文化是世界正统文化,一切与其相悖的文化都是错误的,这是种明显的大国沙龙主义。然而这种片面的主义却主宰着当今国际秩序,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当今世界的复杂与不稳定。随着西方经济的衰退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一种新的基于多元文化的国际秩序正在逐渐浮出水面。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评析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自问世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从1993年《文明的冲突?》一文发表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出版,亨廷顿对他关于“文明的冲突”的论断完成了一个系统的阐述。他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在学术界引起极大的争议,并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掀起讨论的热潮。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对冷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一种分析和预测。他把“文明的冲突”作为理解后冷战时代世界局势的范式,认为冷战后世界范围的冲突将主要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文化或文明将成为国际上合作或分裂的基础。学者们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对“文明冲突论”作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学者则针对文化之间是否只有冲突、文化冲突的实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文明冲突”的争论似乎已经过了它的热议期,那么,现在再来谈论或分析“文明冲突论”是否还有价值?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发展,全球化已由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延伸,文化的全球化也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的冲突与共生问题成为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明冲突论”作为一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对其进一步分析研究对于深化认识文化全球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试从全球化的角度对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进行剖析,以期深化对这一全球化文化理论的认识。 一、“文明冲突论”的背景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前言中,亨廷顿就明确指出:“这本书不是也不打算成为一本社会科学著作,而是要对冷战之后全球政治的演变作出解释。它渴望提出一个对于学者有意义的和对于决策者有用的看待全球政治的框架或范式。”①因此,冷战的结束是学界关于“文明冲突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拆除和1991年苏联的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结束了,覆盖全球的东西方对抗终止了。战后国际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后冷战时代”成为当时人们描述冷战后世界最常用的词汇。“文明冲突论”即是亨廷顿对后冷战时代世界局势的分析与预测。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在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以后经济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市场不再受国家边界的限制,资本可以在国际上自由流通,跨国公司为寻求更廉价的劳动力和更低税率的市场将资本从一国转向另一国;再加上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巨大扩张,给人们造成时空急剧压缩的感觉,世界正变成“地球村”,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化。关于全球化,研究者出于学科背景的不同对它的理解也不相同。目前,学术界一种狭义的观点通常将全球化视为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全球化”开始,然后逐步向经济贸易、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扩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市场规模和范围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而扩大至整个世界;一些可观察到的社会趋势,如个人取向的行动正在蔓延、青年人生活方式的国际化、老龄人口的急遽增加等,正在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据此,西方发达国家以经济领域为代表的关于全球化的后果有三个假设:在高新科技压力下人民需求的同质化;价格竞争的同质化;贸易经济的同质化。以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历史终结论”为代表的观点,则把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极大地向社会政治领域延伸。他认为,苏联的解体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标志了冷战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今后的世界将是一个不再有意识形态对立的世界,从而进入了一个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等欧美式理念渗透整个地球的时代,“战斗圈内

文明冲突论

《文明冲突论》 “如果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新东西要说的话,他就应该保持沉默。”——塞缪尔·亨廷顿 一、倍受争议的亨廷顿 塞缪尔·亨廷顿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物。和他接触过的人总爱用“腼腆”、“学究气”、“不善言辞”这类语言形容他,而读过他书的人却会发现另一个亨廷顿,他思想犀利、咄咄逼人、似乎总想挑起争论。 塞缪尔·亨廷顿1927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他的外祖父是当时美国颇有名气的“掏粪刊物”(专门揭发政界、商界丑闻内幕的杂志)《麦克卢尔》的合作编辑。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出了自己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才华,他16岁考入耶鲁大学,两年半之后因为“成绩特优”而提前毕业。随后他在美国陆军服了一段时间兵役,接着又从芝加哥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在1950年,年仅23岁的亨廷顿又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便留校任教。 1957年,刚到而立之年的亨廷顿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士兵与国家》。在这本书的第一篇书评当中,批评家就指责这本书有军事主义色彩,让人联想起墨索里尼“信仰、服从、战斗!”的口号。在60年代,哈佛大学一些激进的学生在得知亨廷顿曾经在约翰逊政府内任职的消息后,占领并焚烧了他办公的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有人甚至在他的寓所门口涂上了这样的标语:“战争罪犯居住于此。” 尽管在亨廷顿的同学之中有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这样的政界名流,他的学生之中也不乏福山、扎卡里亚这样的当代精英,但是他本人却不愿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人们很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看到亨廷顿的身影,他不是那种“媒体学者”,他的学术声誉是靠着17本著作和一系列论文建立起来的。他毫无疑问是学术界的圈内人,他曾经出任美国政治科学学会主席,又是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的创办人之一。但是他在写作的时候却宁可把自己当成一个圈外人,故意以一种刺激那些最终会评判自己著作的专家们的方式讨论问题。亨廷顿曾经说,“如果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新东西的话,他就应该保持沉默。对真理的探求与学术争论是一回事。”而在他的全部著作中,最为著名、最有争议的莫过于那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了。亨廷顿在这本书以及一系列相关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冷战后的世界将以“文明”划线,文明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这无疑是一种观察国际政治现象的新“范式”。 二、亨廷顿的范式观 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当旧的范式日益无法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的时候,能用更令人满意的方法来说明那些事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而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就是思想和科学进步的过程。一种理论要想被接受为一个范式,必须看上去强于其竞争对手,但它不必要,事实上也从来没有解释所有它可能遇到的事实。从一定意义上说,所谓范式就像一张地图。只有在地图的引领下,人们才能穿过未知的地区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但是地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标注出地面上的所有景物,它必然有所取舍,但是只要它能够最简单明确地帮助路人到达目的地就是好地图。一个好的范式应该:1、理顺和总结现实;2、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3、预期未来的发展;4、从不重要的东西中区分出重要的东西来;5、帮助人们弄清应该选择那条道路来实现目标。 在亨廷顿看来,自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40多年来,支配大多数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于世界事务的“冷战范式”。这一范式简单明了又非常实用。诚然,它无法解释这段时期内世界政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有时还会发生一些偏离这一范式的重大事件,比如中苏关系的破裂。但是,作为思考全球政治的简单模式,它比其他任何竞争对手都更能说明最

对文明冲突的理解

对文明冲突的理解

对文明冲突的理解 我们要想理解文明冲突,首先要搞清楚文明的概念。文明是什么呢?文明这一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动态的历史现象,具有阶级性、民族性。亨廷顿认为文明是“人群文化上的最高层的组合,是人们拥有的除了那种区别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认同的文化认同的最广泛的水平”实际上他在谈论文明的冲突时,文明这一概念包括三大要素。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是文明的原义。二是文明的主体——人,即有共同的文化认同的人群。三是人和文化的载体——区域。 我们理解文明之后,再来探讨一下对文明冲突的理解。在世纪更替、千年交接的新时代,世界正逐步走向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而与此同时,各种文明之间的局部冲突和动荡此起彼伏,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摩擦以及以两种不同的文明模式、文化传统、民族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及冲突更为明显地凸现出来。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以一个有分量、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的姿态进入新世纪,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21世纪初,中国继续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正在进行复兴大业的中华民族必须顺应新的历史潮流,把振兴中华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结合在一起,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的实践,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良性发展与融合。冷战结束后,美国干了三件大事:解放科威

特、干预科索沃及报复阿富汗,成功巩固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落后民族及下层平民以和平的经济战争来对抗西方领先的全球化潮流根本不可能,只能以暴力的恐怖行动来孤注一掷。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以及随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对中东和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与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首当其冲,面临严峻考验。有杂志评论说:“在美国城市遭袭两个多月后,国际关系乃至整个国际新秩序变得同以前不一样了”。在此之后美国连续发动的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恐战争,更让原有的冲突进一步升级。但对美国反恐的实质,有阿拉伯媒体指出:西方将某个行动谴责为恐怖主义,并不是因为该行动本身,而是因为它是阿拉伯人所为。“他是恐怖分子,因为他是阿拉伯人,他所进行的暴力活动,即便是合法的也是恐怖主义。”因此,美国的恐怖主义定义具有宗教和民族属性。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美国将阿拉伯世界的抵抗运动认定为恐怖主义,对于以色列对阿拉伯领土的占领、对平民的屠杀,则视而不见。 “9?11”恐怖袭击和之后的反恐斗争都使大家想到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他曾在1993年发表在美国《外交》杂志上的《文明冲突》一文中提到:“如果说19世纪的特点是美国的国内冲突,即南北战争,20世纪的特点是意识形态的冲突,那么21世纪的特点将是文明的冲突”。随后他在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中又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这一理论。亨廷顿的论点很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