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聿铭苏州博物馆的理念

浅析贝聿铭苏州博物馆的理念

英才学院 6121810519 张雍淋

江南湿润的自然特质孕育了灵秀细致的苏州文化,也成就了江南民居粉墙黛瓦、清新雅致、青黛秀逸的建筑特色。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具有苏州民居的尺度和古韵,俨然一座几何式的现代主义建筑,但其中难以剥离江南园林的“园冶”手法和意境,堪称一座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清新、简约的创新山水庭园。

一、苏州博物馆的“形美”

苏州博物馆的造型、空间布局、设计意趣塑造了其鲜明的建筑风格。博物馆屋顶部分的三角形体取自苏州老房子屋顶的比例,竖边为1、横边为2,这是水乡江南瓦顶木结构椽梁的基本模数屋顶和屋面不在同一个斜坡,而是形成一个折角,好比江南民居“老虎天窗”的外部形态结构。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然环境在东方人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超出建筑物本身。园中大面积水体就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的基本原则,不仅有效地扩展了空间,也意趣优雅。

二、苏州博物馆的“色美”

中国画墨色讲究分五彩:“焦、重、浓、淡、清”。墨色变化中最看重“淡”墨的衬托作用,认为淡墨比较具有神采和味道,是烘托主题的关键,最能代表笔墨的韵味。博物馆主庭院的基调就是淡灰色的,映衬凸显了景观中的绿植、游鱼、天色等元素,产生一种辽阔的视野。花墙漏窗、远山近水,真正让空间显露出勃勃生机的自然之色。

三、苏州博物馆的“意美”

在中国古代造物设计技巧层面,崇尚“虽由人做,宛如天工”的技术境界,所谓“天工意匠”是中国古代造物在涉及技术的价值判断方面的最高境界。

走进苏州博物馆的大门过前院,禅意扑面,汉唐“枯山水”造势,少有绿植,鹅卵石子平铺庭院,引入寂寞之美的内心体验。走进中央共享大厅,在厅中央往南看就是走进的入口方向,博物馆的洞门式方圆的视角圈出街面一幅苏州老街河巷的画面,往北是与拙政园一墙之隔的主庭园,东面是长廊尽头的“紫藤院”,西面便是“荷花落水庭”了。

在苏州这块文化圣地,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用“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阐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参考文献:

[1]罗冰. 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解读与思考[J]. 艺术探索,2007,03:123-125.

[2]万书元.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漫评[J]. 艺苑,2008,09:12-14.

[3]张琪,钟晖. “新”和“旧”的诠释——解读苏州博物馆的美学内涵[J]. 华中建筑,2011,03:155-158.

[4]臧勇,钱珏,汤洪泉.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州博物馆的“形”“色”“意”[J]. 美术研究,2013,03:108-111.

贝聿铭的设计方法及启示

贝聿铭的设计方法及启示 Leoh Ming Pei 's Way of Design and the Inspiration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吴典洋Wu Dian Yang 摘要该文介绍了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生平和设计作品,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阐述了他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和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贝聿铭设计方法原则苏州博物馆启示 贝聿铭是现代建筑最重要的大师之一,也是比 较少有的一直坚持现代主义建筑原则,避免使用任 何历史装饰的建筑家之一。他直接受第一代现代建 筑大师的影响,他在哈佛大学期间的老师是格罗皮 乌斯和马谢·布鲁尔,而他本人于阿尔托、密斯、 菲利普·约翰逊、柯布西耶都是朋友,与几乎所有 现代建筑的第一代的大师有密切的私人关系,而他 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使他对于西方建筑的精髓和图1(贝聿铭) 问题更加敏锐,他不局限在主义之中,而能够在现代主义建筑中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高度,在当代建筑师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因此,不少建筑评论家和设计评论家都视他为当代最伟大的建筑大师。 贝聿铭是最典型的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自己也毫不犹豫地肯定自己的这个地位。1978年他在访问北京清华大学时,曾经说:“如果格罗皮乌斯和密斯是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那他就是第二代的代表”。他从来坚持现代主义的道路,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则中进行完善、提高,而不趋于时尚的潮流。比如从来不参加后现代主义的热闹,也从不对解构主义感兴趣,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反复推敲,不断提高,因此,在西方和国际建筑界具有很崇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一个最具有自己原则,而又能够发展现代主义的大师。菲利普·约翰逊1992年在一次与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的访谈中称贝聿铭是当今最伟大的建筑大师,是代表了西方建筑界的流行看法的。 1 生平简介

(完整word)谈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理念

摘要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选址紧连忠王府,并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一墙之隔,在这个如此微妙、敏感而复杂的历史街区中,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以对传统的传承和创新,追求和谐的尺度,“不高不大不突出”,精益求精,使之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的,并在各个细节上都体现出丰富人文内涵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本文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粗浅地分析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现代主义;设计。

目录 摘要 0 目录 (1) 一、引言 (2) 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述 (2) 三、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思想 (2) (一)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 (3) (二)古典园林式建筑艺术的探索 (3) (三)用现代建筑方式演绎传统建筑元素 (3) (四)让光线来做设计 (4) (五)布灯设计的技巧 (5) (六)对参观者的尊重 (5) 四、结语 (6) 参考文献 (7)

一、引言 当今的博物馆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文化,它不再是对历史陈 迹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了.它的设计师由聿铭先生用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历时五年,完成了他的圆梦之旅:“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的确,苏州博物馆新馆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合,同时这一崭新的建筑也与为之度身定做的陈列设计融为一体。曾有著名评论家称“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一座国际一流水准的博物馆,在不是太传统就是太现代的众多中国博物馆中,这座与园林相伴的博物馆是一个难得的‘例外’”。 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概述 创建于1960年,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是著名的国内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3年11月由国际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新馆奠基开工,历时三年,2006年10月6日中秋节落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投资3.39亿.其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系列的常设展览,以苏州地区的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新馆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园;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色调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用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建筑构造采用玻璃、开放式钢结构,特别是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而且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型难题. 三、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思想

苏州博物馆分析

苏州博物馆分析报告 课程:材料工艺学 班级:10级环艺4班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先生:美籍华人建筑师,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是苏州市“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多方努力,85岁高龄的世界著名建筑大 师贝聿铭先生欣然接受市委、市政府的盛情邀请,亲自担任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并于2002年4月30日正式签定了设计协议。贝聿铭先生以擅长设计博物馆而享誉全世界,他曾 应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的邀请设计过肯尼迪图书馆 应密特郎总统之邀设计过卢浮宫博物馆,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贝先生在中国设计博物馆是第一次。正 因为如此,贝聿铭先生在家乡苏州设计博物馆引起了全球传媒的关注。 聿铭先生的设计思想和专家组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经过一年

的紧张工作,先后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 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 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 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 过去的木粱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

贝聿铭建筑艺术赏析

贝聿铭建筑艺术赏析 贝聿铭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的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赢得了世界的赞誉。贝聿铭的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和创新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贝聿铭的设计理念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他认为建筑应该是人类生活的舞台,而不是冰冷的混凝土结构。他的建筑作品总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力求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空间。在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二、贝聿铭的建筑风格 贝聿铭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他善于将东西方文化融汇贯通,创造出既具有东方韵味又具有西方现代感的建筑作品。他的建筑作品既有古典的优雅,又有现代的简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贝式风格”。 1. 东方韵味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方元素的影子。例如,他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将山水景观与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建筑仿佛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则运用

了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将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等元素融入其中,展现出浓厚的江南风情。 2. 西方现代感 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不仅具有东方韵味,还具有很强的西方现代感。他的建筑线条流畅、造型简洁,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审美特点。例如,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等作品,都是典型的现代建筑风格。在这些作品中,贝聿铭运用了大量的玻璃、钢结构等现代建筑材料,使建筑显得通透、轻盈,充满动感。 三、贝聿铭的创新精神 贝聿铭的建筑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创新精神。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建筑形式和技法,勇于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使他的建筑作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创新性。 1. 结构创新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结构的创新。他善于运用新的结构技术和材料,打破传统的建筑形式,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例如,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中,贝聿铭采用了大胆的悬挑结构,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悬浮在空中的感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中,贝聿铭则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使金字塔与周围的古老建筑完美地融合在

以苏州博物馆设计为例浅谈贝聿铭建筑设计手法

以苏州博物馆设计为例浅谈贝聿铭建筑设计手法 摘要:建筑设计手法是落实设计构思,解决设计矛盾的技巧或手段,具有很强 的可操作性,是建筑师创作的必经之路。在建筑创作中运用合适的建筑设计手法,有助于建筑师更有效地解决特殊的设计问题,表达特定的建筑创作理念。本文在 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贝律铭的作品为例,从建筑设计技法的视角,对苏州 博物馆中极具特色和借鉴意义的设计手法进行研究与分析,论述这些设计手法所 达到的影响与效果。 关键词:贝律铭;传统观念;苏州园林;留白;自然光线;材料 前言 苏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人们对它的印象旧印象依然停留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苏州的传统园林设计对苏州现代设计影响深厚。贝律铭设计建筑 的苏州博物馆,对传统苏州的形象在扬弃的基础上做了新的诠释,以下在几个特 定的角度之上,对他的设计手法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阐释。 一、“留白”的设计手法 留白是一种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手法,绘画中的留白可以使画面构图 协调,减少压抑感,并留有想象的余地,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在中国画中, 留白有着深远的历史,是画家在创作过程自觉形成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的出现 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发展于唐朝,宋代达到盛期。山水画和中国建筑设计本是 同根同源的关系,中国的建筑随山水画的演变而发展。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参照,当绘画的技法被衍生成为了建筑的设计手法,留白作为中国画中重要艺术 手段,在中国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1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留白手法。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中的典范,“留白”也是苏州园林设计中最为精妙之处, 无论是拙政园还是网师园,狮子园,园林中都有留白设计的体现。最为常见的是 把白墙用做一张宣纸,远看那些山水庭阁都像是画在纸上一样。此外是苏州园林 中的水池,也是很有智慧的留白,水池这类地方虽然没有布置一些实体的物件, 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水不仅可以调节园中的气候,而且水面的空使空间开 朗疏阔。若缺少了水,也缺少了许多诗情画意。苏州园林的另一个特色是门洞留白,门洞是景与景之间的过渡,门洞一般是开在白墙之上,视觉上白墙又变成了 背景,墙上的黛瓦框定了背景的范围,门洞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但他却可以使后 面的景观为他添彩。这种留白比单体墙面的留白更为巧妙。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所谓“虚实生白”换一种说法来说就是“留白”。 1.2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留白手法。 第一,环境相对于建筑的留白,在苏州博物馆入口的设计上,贝律铭没有用 过多的景观进行装饰,而是利用了南侧的步行街,将博物馆的入口和街道连接起 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相对馆内建筑来说,外部入口的留白设计增强了空间感和 神秘感。第二,庭院作为馆内空间的留白。贝律铭的苏州博物馆对传统的造园方 法有一定的继承性,将庭院设计在博物馆内,以一个主庭院为中心,周围环绕着 小的建筑。庭院中设计了许多水景,大面积水面相对于建筑形成了视觉上的留白,使得馆内空间更加开阔。第三,墙面的留白。每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都可以看作 是多个二维空间的组合,苏州博物馆建筑群的整体是以白墙为背景,留白的墙体 是留给景观的舞台,不同的光线环境下,都有不同的效果。立体意义上的留白是 环境与建筑之间形成的色彩上的空白,立体的留白拓宽了平面留白的深度,加强

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故事

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故事 贝聿铭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师,他在苏州设计的博物馆也是他的杰作之一。苏州博物馆坐落在苏州古城内,是一个展示苏州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充满了敬意和独特的理念。他以苏州园林的风格为基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整座博物馆采用了传统的园林布局,通过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呈现出苏州独特的景观美。 设计之初,贝聿铭深入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他通过与当地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的合作,深入研究苏州园林的构造、意义和传承。他还亲自参观了苏州的著名园林,如拙政园和留园,从中汲取灵感。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建筑外观采用了传统园林的瓦片屋顶和雕花窗户,展示了苏州建筑的独特韵味。内部空间则采用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通过灯光、音响和展览布局,展现了苏州的历史和艺术精髓。 在苏州博物馆,游客可以欣赏到丰富而多样的展品,包括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文物和现代艺术作品。这些展品展示了苏州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繁荣以及艺术的演进。同时,博物馆也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苏州和中国文化的机会。 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建筑设计,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他的设计不仅体现了苏州的独特之美,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苏州博物馆成为了苏州文化的象征,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总的来说,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文化传承和建筑艺术的故事。他通过对苏州园林和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打造了一个展示苏州独特魅力的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苏州历史和文化的场所,也是一个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平台。

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观点

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观点 介绍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Ieoh Ming Pei)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享有“现代建筑大师”的美誉。他的建筑作品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其中包括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集古代文化、苏州文物和艺术品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 贝聿铭在他的设计中注重将建筑融入当地环境,同时兼顾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他一直致力于通过建筑来传达文化和历史的内涵。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充分展现了贝聿铭设计理念的典型案例。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特点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苏州园林元素,并融合了现代设计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以下是苏州博物馆的几个建筑特点: 1. 园林式布局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布局呈现出典型的园林式风格,其中包括曲径通幽、精致的花园和人工湖泊等。这种布局使得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诗意。 2. 玻璃穹顶 苏州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采用了玻璃穹顶的设计,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足够的自然光线,还使得室内外环境相互交融。同时,玻璃穹顶还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呼应,使整个建筑更加和谐。 3. 融合传统与现代 贝聿铭将传统的苏州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使整个建筑既展现了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注入了现代的艺术气息。这种融合给人以全新的视觉体验。

苏州博物馆对贝聿铭的意义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在中国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代表了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成就,还成为了苏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 引领当地建筑发展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引领了当地建筑的发展方向,激发了更多建筑师对苏州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创新。 2. 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发展 苏州博物馆作为一个集古代文化、苏州文物和艺术品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它为苏州市的文化旅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城市的文化发展。 结论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在中国的代表作之一,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苏州园林与艺术气息,成为苏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通过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贝聿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建筑的杰作,还为苏州市的文化旅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观点不仅在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为中国的建筑设计注入了新的思考和灵感。

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观点

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观点 贝聿铭,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给世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建筑作品。其中,苏州博物馆是他在中国的杰作之一。贝聿铭 对苏州博物馆的观点集中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建筑融合的 独特看法。 1. 对于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定位,贝聿铭认为保护与传承是首要任务。 他表示,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传统建筑和园林资源,如何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成为他设计的核心课题。贝聿 铭在设计之初就借鉴了苏州园林的布局和元素,将博物馆与周边环境 融为一体,使其成为整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在建筑风格上,贝聿铭主张“无为而治”的设计理念。他注重建筑 的简洁、纯粹,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 设计中采用了大量的白色、灰色和木材等素材,使建筑本身成为一件 艺术品。他巧妙地利用光线和空间的变化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使参观者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之中。 3. 贝聿铭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展现了对功能性的关注。他强调建 筑应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使参观者能够舒适地欣赏艺 术品和展览。他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注重了展览空间的布局和流线,

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人流量和安全性等因素。贝聿铭的设计使参观者可以有序地游览博物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4. 贝聿铭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体现了他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他在设计中采用了许多环保节能的措施,如利用天然光线、雨水收集系统和地源热泵等。这些设计既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又为建筑提供了更好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来说,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观点充分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独到见解。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建筑作品。他对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具有良好空间环境和可持续性的现代博物馆。贝聿铭的设计思想不仅影响了建筑界,也为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1.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功能性的极致关注。他强调建筑应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使参观者能够舒适地欣赏艺术品和展览。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他注重展览空间的布局和流线,以确保参观者能够有序地游览,并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他充分考虑了人流量和安全性等因素,设计出了一个既具有美感又实用的博物馆空间。 2. 贝聿铭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体现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他采用了许多环保节能的措施,如利用天然光线、雨水收集系统和地源热泵等。这些设计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还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

苏州园林设计(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封刀之作 苏州博物馆新馆总投资人民币3.39亿元,位于拙政园西侧,设计遵循“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和“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使新馆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成为苏州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和标志性建筑。

建筑——粉墙黛瓦,瓦成石 粉墙黛瓦,几乎成为人们认识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常识。然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不难发现,粉墙似乎还是那堵粉墙,而黛瓦却成了一块块菱形的“黛石”。据介绍,这是一种“中国黑”花岗石片,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贝聿铭的助手林兵解释:“我们现在看到的石质屋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屋顶,而是墙体的延伸,而贝老在设计中屋顶色彩采用了传统的中国黑。”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在参观后也表

示:“博物馆里,构成空间的三角形式就是根据苏州传统建筑屋顶的三角形而来的,但是显得更加洗练。博物馆的1:2坡顶,完全符合苏州民居屋顶的坡顶比例。” 作为一座21世纪的博物馆,中国传统屋顶并不符合其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贝老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石片屋顶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的采光问题,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虽然屋顶看似简单,其实结构非常复杂。从石材层往下数,还有金属板、木板、保温板、钢体结构、面板、吊顶。而特别的是,博物馆屋面泄水不再全部依靠传统的瓦楞铺流排出,而是通过屋面将雨水渗透至金属板,借助金属板的泄水系统处理滞留积水。难怪建筑工人在做屋顶的时候曾传出这样一句话:“做贝老的作品,就像是用钢筋水泥绣花。” 园林移景,走新路

苏州博物馆新馆赏析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分析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中国文化南方地域文化的代表。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需要新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气息。新世纪的苏州需要一个新起点和新的标志,这个标志应该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和谐: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现代与传统兼顾,“苏味”与现代并存的现代主义特征。苏州博物馆新馆正是以这种审美要求进行建筑艺术设计探索的典型。 和谐之美 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数的和谐”。一语切入了美的本质,“数的和谐”实际上是“信息的和谐”。美是一种信息现象.美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和谐的信息,是信息的有序组合。序生美,美是序的显示。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与狮子林之间,被浓郁的传统苏州园林气息所笼罩,贝聿铭深谙美是和谐之道,没有选择另辟蹊径,而是沿袭传统的中国风,与周围的环境连成一片,融为一体。中国人讲求顺其自然,崇尚山水相依的和谐之美,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山水亭台,花草木石,应有尽有,且其排列与摆放没有像现代风格那样追求个性,而是选择了“道法自然”,精心布置,却似天成。个人觉得这就是贝聿铭所追求的和谐之美。 有用之美 苏格拉底认为“美即有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贝聿铭则可谓是用上了一切能用的元素。贝聿铭被誉为光与影的魔术师,而对光和空间的利用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理念。在结构上,棚顶由过去的木梁、木

椽构架的系统被现代的开放式钢架结构取代,钢架配合木作及涂料生成的效果,让建筑的形式感凸显简洁利落的现代之美。在玻璃屋顶下还有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它们既合理有效地控制并遮挡了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对光线实现漫射或折射,避免产生眩光,又以其结构形式成为一种棚下的装饰构件,一举两得。这种空间的处理手法为苏州博物馆的西廊与西侧展览室前的长廊内带来了绝佳的光环境,被称为是体验“让光线作设计”的至佳场所。这种丰富的的光影变化弥补了苏州博物馆室内空间的举架不能太高的局限,使一层楼左右高度的空间和长廊不觉沉闷。 由于苏州博物馆旁边的拙政园是苏州著名的历史文物,一砖一瓦都不能动,而拙政园诺大的白墙与苏州博物馆周围的景物极不和谐,面对这个难题,贝聿铭匠心独运,变废为宝,以墙为纸,以石为笔,创作了一幅三维的水墨画。如今,当人们游览苏州博物馆时,总是对贝聿铭创造的这种有用之美赞叹不已!

古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古典与现代的巧妙融合—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肖为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东北街和齐门路相汇,地处古苏州历史文化地带,与东侧的修葺一新的太平天国忠王府相连,而距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拙政园也不过是几步之遥。这样一个重要地理位置可以说给设计师提出了一个难题:新馆的设计风格与整体布局怎样融合到苏州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与毗邻的古典园林相得益彰?而它的设计师贝聿铭着实没有让我们失望! 贝聿铭是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师行列的唯一华人,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艺术家之一。苏州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博物馆,被贝聿铭昵称为其设计生涯中最小的“小女儿”。 苏州博物馆建筑群坐北朝南,为充分尊重周边的古建筑,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局部高度16米,均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在布局上,新馆分为三大区域:中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辅展区和行政区。这种具有传统的苏州园林布局风格的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把博物馆主建筑置于院落之间,并在两侧附以相应的建筑,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而新馆传统的布局特色不但与东侧的忠王府布局格调相互映衬,而且与毗邻的拙政园的布局环境也浑然一体,既相互借景,又符合周边建筑环境要求,不仅延续和融洽了拙政园的艺术风格,并且自成园体,自具特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风格有一句话概况可以说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现代风格的巧妙结合。乍一看,它的建筑群是由充满现代感的几何造型构成,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错落有致的几何形坡顶实际上是江南传统屋顶建筑的抽象概况。色彩上主要采用白墙灰顶的苏州传统色系,深灰色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致,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而建筑材料一改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玻璃幕墙。屋顶上用灰色的花岗岩取代了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灰色小青瓦,简化了线条,使整体风格更具时代感。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建筑风貌从色彩、形制、结构上,虽继承了传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美学分析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美学分析 钱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笔者的家乡白居易诗中的江南腹地——苏州,本文着重从建筑美学方面分析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只有在参观完所有室内空间之后,才会真正理解整个空间的设计精神。外立面的形体穿插造就了室内空间的丰富性,而室内空间的多样结构同时也成就了外立面的风格特质。空间也是人为的,贝聿铭先生最新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空间意向:天造与人为的联姻 “希望从中国古代山水书画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这是贝聿铭先生对苏州博物馆,这个被称为自己的“小女儿”的封刀之作的评价。虽然常年生活在海外,有着西方教育背景,但贝聿铭先生的作品中却从来不缺少中国元素,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的方面,苏州博物馆无疑是成功的,它以自己鲜明的空间特征和独树一帜的结构将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塑造出一个立足现代审美的新中式园林空间。 穿过一座由玻璃和不锈钢棚搭建的大门,一个由钢梁和金属百叶构成的入口吸引了来访者的所有目光。通过一个别致的圆形孔洞,人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情调。以借景的手法,设计师将空间的灵性与活力展现给观众,远处的山水园林也成为了联系内外空间的纽带。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 如果说前庭是整个空间乐趣的前奏的话,那么只有在走入室内之后,才会发现整个空间的动人之处。贝先生一改通常的四方形空间,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同时随着层高的递增而变换墙面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的建筑特色。其中,三角形与菱形是主要的造型元素,灰色的涂料强调出各个形体的转折,形成了丰富、充满节奏的空间效果。同时,由于形体多变,透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强调了空间的戏剧性。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透射出的依然是室外的绿色景观,像极了两幅挂在墙上的画。不难发现,简单的几何形是设计师塑造空间的语言,然而这些现代的设计元素通过穿插与组合,创造出来的却是充满传统味道的空间气质。中庭的吊灯也是独立设计的,将传统中式花灯取其形,再利用方形与菱形的结构将传统精神完美地与现代材料结合而成。 连接东西两大展厅的是有着条状木质百叶屋顶的走廊。东面走廊的尽头是提供休息的场所,其中一棵百年紫藤是贝老先生精心挑选的,其蜿蜒曲折的枝蔓与顶部四方大气的花架形成强烈的对比,阳光透过树叶在纯净的墙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顿时给空间增添了活力与激情。传统与现代两种审美在此相互碰撞,展现出贝先生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独特见解。

试论苏州博物馆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创意山水

试论苏州博物馆“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创意山水 江西教学点卢小平 这是苏州博物馆庭院内的一处片石假山,切营造出了一幅水墨山水画的意境,引起观者的无限遐思。其独特创新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理解表现绽放出来的新意让人为之赞叹。 苏州博物馆是由著名的华裔现代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也是他的收山之作。1917年出生于广州的贝聿铭,祖辈是苏州的一个望族。他曾在苏州狮子林的叔叔家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对园林韵致有着一份深厚特殊的情感。苏州博物馆选址是在世界遗产拙政园、狮子林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相邻之处。是古城苏州体现吴文化最明显的地方,要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难度非常之大。“中而新”,“苏而新”是贝聿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这就要求设计要体现出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并给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带来新的诠释。主庭院以拙政园围墙的白壁为纸、片石为绘的创意山水假山,正是体现这深厚文化底蕴和诗情画意的“点睛之笔”。 一“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创意山水的蓝本 众多的媒体及博客在评述苏州博物馆主庭院创意山水时的描述都是“高低错落排砌的片山假石,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且看米芾词云:‘奇胜处,每凭栏,定忘还。好山如画,水连云萦,无计成闲.。’”。 从意境上来看,说是出自米芾作品应该没有错。历史上“米芾的画多作江南平远景色,不作雄伟险峻的峰峦,不为奇峭之笔。因为画基用清水润泽,淡水墨漬染,没有轮廓线,加上湿墨点,墨和水的渗合,明显的和模糊的、浓的和淡的交溶。总的给人以‘暗’(浑化而不刻露)的印象,且有朦胧之状,湿润之感。即使不画云雾,也有云雾变幻之象,以及雨后山川的气氛”。【1】所以说,这一片“片石假山”虽然没有云雾萦绕,切一样营造出了笼罩在朦胧的江南烟雨中的水墨山水意境。但是从假山的形式以及山石堆砌的排列图式来看,更像是出自米芾之子米友仁的传世作品《潇湘奇观图》。缘由如下,其一:《潇湘奇观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宽十九点八厘米,长

苏州博物馆分析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的封刀之作;新馆选址在苏州古城内,紧依古典建筑和园林—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 “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以一水池为中心; 二、平面功能分布 苏州博物馆是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西部的展厅分别由两个中心联系起来 ,东部则布置一个方形露天院落 , 围绕它的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房等; 三、周围环境的融合 为充分融入所在街区环境,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苏州博物馆以地面一层为主,采用地下一层,局部安排二层高度;三条轴线的布局与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而且建筑采用院落式与周边相应,从平面看不出什么差异;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着拙政园的补园,新旧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四、建筑结构 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代替了苏州传统的木质材质; 五、建筑内部 1、大门入口 新馆大门为玻璃和金属结构,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

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进入后,前厅以较小的空间压缩视角,与后面进入庭院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有先抑后扬之感;入口有一条明显的路线将游览者引向山水庭院,有玻璃材质的圆形入口,庭院景色若影若现; 2、中央大厅 大厅是博物馆的核 心,连接着前厅与庭院; 是整个建筑群的最高高 度;贝聿铭将中庭设计成 八角形,其中,三角形与菱形也是主要的造型元素,由于形体多变,透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可以看到外部景观; 3、庭院 庭院巧妙地运用水面,全馆的中心池塘 对岸是拙政园的白墙,白墙之下是贝聿铭“以 壁为纸 ,以石为墨”的石片假山,直曲石桥 连着各个建筑,庭院还有一个现代结构的八角凉亭,整个庭院极具苏州园林韵味; 4、廊道 廊道利用其狭且长的特点用来连接散落的建筑使之成为整体,在 引导暗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参观流线的导向性更为明确;廊道中 有六边形的廊窗,由窗取景,使人移步换景,若隐若现,像一幅幅天然装 饰画一样,运用“欲露而先藏,欲显而先隐”的园林技巧;按照设计中的

苏州博物馆的传统与创新

苏州博物馆的传统与创新 中国的设计,在今天所呈现出来的,到底是怎样一种姿态? 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国际接轨的设计理念,发达城市的设计者不断汲取着西方建筑的精华,把它们搬到中国来,导致近几年来“洋设计”成风,虽然那些高楼大厦带着本土的中国人不曾见过的新意,可是说到底,在国际上中国的设计还只是后来者,建筑具有民族性才具有世界性,具有民族价值才有世界价值。中国当前需要自己新的建筑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外来文化冲昏头脑,不能放弃创新,但也要适当回归传统。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就很好的诠释了在中国该如何发展设计这一问题。 1、造型布局 苏州博物馆坐北朝南,平面功能布置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按功能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即中部为入口门廊前庭院,中央大厅和山水庭主庭院;西部为院落式的主展区,东部为办公、商店、休息服务区,以及部分临时展厅。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地下部分为博物馆辅助功能用房。 从外观来看,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矩形、三角形、菱形相互组合,丰富之极,体现了贝老一贯的个人风格,极具现代特征,但第一眼看上去却并不给人现代建筑的时尚感。从建筑结构看,现代几何体构成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简洁、抽象、有力度,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徽派民居建筑高大封闭的墙体,显得静止呆板,因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从而显示出动态的美感。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在苏州博物馆的墙体设计上,也采用了传统马头墙的元素,虽然在形式上已和传统的马头墙不太一样,但通过这种手法组成错落有致的叠落山墙,形成了高低起伏层次分明的韵律感。 在苏州园林里,假山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苏州园林的假山注重的是山的体量感和立体感,它们虽然不是真的山,但厚重而通透,可供游人攀爬玩耍。而贝聿铭的假山却另辟蹊径,他的灵感来自于水墨画,将假山作为一幅水墨画的元素,用假山片石在白墙前表现“以壁为纸”,将石头嵌入水池的时候,墙壁上出现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图景,将原本平面的意象生动展现在人们眼前,这面墙也成为苏州博物馆的点睛之笔,体现了设计师在运用传统元素上的创新。

解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艺术贝聿铭苏州博物馆设计

解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艺术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设计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于1991年宣布退休之后,在经历了德国历史博物馆、日本美秀博物馆、卢森堡现代艺术博物馆之后而为家乡贡献的“封刀之作”。博物馆满载着贝聿铭先生浓浓的乡情,虽然早年接受西方包豪斯教育,并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华裔的血统、东方文化的烙印、叶落归根的夙愿都使得苏州博物馆新馆呈现出与大师以往作品的极大不同。“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使博物馆既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苏州地域特色,又不仅仅是单纯地继承传统。在设计上,苏州博物馆极富创新地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辅以最为擅长的几何造型、玻璃金字塔、光影效果、剪力墙和钢结构,谱写了一曲欧美乐风中融合了东方神韵的美妙的旋律。“中而新,苏而新”的“苏”系主要体现在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上,而“新”则主要体现在材料上,新材料的不同组合,使得“新”充满了“苏味”,变成了创新的“苏”和创新的“中”。 “中而新,苏而新”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用玻璃、钢结构、花岗石片、粉墙等材料塑造的建筑空间辅以姿态优美、线条柔和的文竹和紫藤树,在刚柔相济的对比中,和谐之美油然而生。 一入口空间 苏州博物馆新馆坐落在古城历史街区的齐门路与东北街交叉口上,从这两条街口望去,建筑造型突出:与当地传统民居粉墙黛瓦遥相呼应的灰白色调;钢和玻璃材质的时代感;镶嵌花岗岩片的新颖屋顶;与周围环境基本接近的尺度,所有这些,都勾画出建筑形态上强烈的轮廓线条,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而沿着东

北街自东往西、街边高大的梧桐树也换成了花台中细小的柳树,与西侧外墙简洁的城市空间共同为主入口打下伏笔,这种斩进式、具导向性的入口空间处理手法,可谓独具匠心。 入口通常是很特别的地方,所有建筑的喜悦和悲伤,以及期待和不安都集中在这里。 入口大门将入口空间划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空间则由大门、新建的仿古商业街、南边的小河及对岸民居围合出门前广场,适宜的尺度,富有苏州水城传统的空间格局,玲珑剔透中彰显着不俗的大气。 入口大门是一个钢与玻璃构成的通透的门楼,在这个门楼的设计中,既含有中国传统建筑门文化的造型元素――重檐,又加以现代材料――玻璃和钢构架,并赋予其崭新的风格。但是由于入口大门其整体尺度不大,二重檐的大门顶部在比例上稍显过大。迈进钢和玻璃构成的通透的门楼是入口庭院,十字形的铺地明显地具有导向作用:东、西向的是卖品部和票务处,正对面是入口大堂,在庭院的西北和东南耸立的松树有着迎客和送客的分明寓意。小小的入口庭院与入口大门围成的内部空间尺度宜人,传统而现代。 二院落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是单体建筑形象融于群体序列之中,讲究建筑群体的整体感和完整性,单体建筑之间既相对独立,又通过院落空间进行流动,并依靠院落空间来完成其功能的联系与转变,孤立的单体建筑尚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整个群体建筑的序列来完成。 院落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苏浙地区,院落空间除了上述所示的功能作用之外,在文化传承、园林景观塑造甚至在改善局部小环境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苏州博物馆新馆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在总体布局上

基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论”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解读

基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论”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解读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博物馆给我们展示了一副上述 诗词一般的意境,它是贝聿铭先生为自己的家乡苏州设计的一座家庭园林式博物馆,典型的 贝式风格,“中而新,苏而新”。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运用了很多中国古典园林 设计手法,例如:借景、对景、漏景、障景等。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发展、创新提供了非常先锋的指导与启示。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古典园林设计发展创新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走进苏州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个精致的园林,亭台楼阁,花 鸟树木与苏州博物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苏州博物馆创建于1960年,位于苏州古城北部的 历史街区中心,是著名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借鉴吸收了苏州传统建筑艺术的表 现方式,达到了“中而新,苏而新” 的境界。 贝聿铭先生在苏博的设计中运用了许多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借景、对景、漏景、障景等。进 入中央入口的拱门应用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漏景,在对墙上开设的方形漏窗用来透视主庭院 内的景色,造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意境界。游览完毕进入主庭院又进入了另一片精致的 园林,顿时被曲榭游廊、小桥流水萦绕,用借景的设计手法把拙政园内的树景引入庭院,扩 展了内部有限的空间。 除了以上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直接应用,苏博的设计中更多的是将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巧妙地 融入博物馆设计,比如进入苏博的时候我们能通过拱门看到主庭院景色的一角,拱门与对面 的方形漏窗遥相呼应,这种漏景的手法常用于古典园林设计中;在进门右手处有一扇覆盖着 半透明材质布料的窗户,透过这层布我们看到主庭院中如山水般的景色,这种手法在古代园 林设计中称做隔景,通过简单的布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深入苏博,我们会路过一条“光影走廊”,这条走廊贯彻了贝先生“用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走廊最外部是玻璃外层,下面是 疏密适当的木条结构,外界的自然光通过木条对进行调节,巧妙地将光线洒满走廊,不管是 有阳光时斑斑驳驳的光影还是细雨绵绵时层次丰富的光线,都毫不突兀的融入了苏博。 贝先生对上文提到的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了然于胸,在苏博的宏观和微观角度都有长足的运用,我们不一一探究,仅选取上文提到的三个手法来进行分析。 “借景”在毗邻苏博的拙政园内就有非常多的运用,拙政园最典型的借景莫过于园林西部地区“别有洞天”旁边的宜两亭,拙政园主人为了将山池景色引进中部,便将这座小亭子建在较高 的假山上,由于游客在假山上,中部和西部的景色可尽收眼底,这种手法让园林的景色呈现 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景色。“借景”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提出来,始见于明末著名造园家 计成所著《园治》一书。计成在“兴造论”里提出了“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基本原则, 历史非常悠久。 除了借景,在苏博中运用的很好的还有“隔景”,这种手法同样在拙政园中有很多应用,只不 过在拙政园中它使用的是“山石隔”、“花木隔”、“亭廊隔”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 遮面”,这和苏博中的山水画窗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山水画窗户是用半透明的丝布来遮挡,拙政园是用疏密有致的花木山石来遮挡,最终都能让人产生探索的欲望。贝聿铭先生也很擅 长“利用光线做设计”,比如说留园中的入口部分廊道通过不同大小的开窗,将光线均匀的撒 到廊道中,使得原本冗长无趣的廊道瞬间变得明暗相间、虚实相生,这和苏博的过渡廊道一样,只不过苏博采用的是斜坡屋顶使自然光巧妙地透过天窗散射到地面上,通过百叶窗样式 的金属条的调节使光线更加柔和,二者都是通过不同的光线明暗对比,让整个无聊的走廊充 满了生机。 大量的园林旧址证明,只有提取民族的精髓和现在的结合才能使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真正 的走向未来。苏博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比如说上文提及的“框景”与在古代园林中运用的体 验完全不同。在苏博中,入口处有两扇重叠的门。这两扇门开启在一个最能展现后庭院的角度,有一种画卷舒展开的体验,在古典园林中因为技术和材料的限制无法考虑和观众的互动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摘要: 一、引言 二、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特点与设计理念 三、苏州博物馆的展品及文化内涵 四、个人对苏州博物馆的观后感悟 五、结尾 正文: 【引言】 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充满韵味的博物馆,深感其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窗口。本文将分享我的观后感,以期让更多读者了解这座充满魅力的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特点与设计理念】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建筑设计出自我国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之手。博物馆建筑风格与苏州传统的园林建筑相融合,既体现了传统江南水乡的特色,又彰显了现代建筑的韵味。贝聿铭运用“借景生情”的设计理念,将馆内外的景观相互融合,使参观者在欣赏展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美景。 【苏州博物馆的展品及文化内涵】 苏州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各类文物。其中

包括瓷器、书画、玉器、金银器等,展示了苏州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馆内,我还看到了一些反映江南水乡特色的展品,如船模、渔家器具等,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个人对苏州博物馆的观后感悟】 参观苏州博物馆,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江南水乡的建筑之美,还让我对苏州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座博物馆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苏州古城的沧桑变迁。同时,苏州博物馆也让我意识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应当珍视这些文化遗产,让后人继续领略祖先的智慧。 【结尾】 总之,苏州博物馆是一处集建筑艺术、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胜地,值得每个人去感受和品味。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韵味,也可以深入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