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区别

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区别

(PLC)基本知识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编程控制器

PLC的硬件主要由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通信接口、扩展接口(电源)、编程器及软件等部分组成。其中,CPU 是PLC的核心,输入单元与输出单元是连接现场输入/输出设备与CPU 之间的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用于与编程器、上位计算机等外设连接。对于整体式PLC,所有部件都装在同一机壳内;对于模块式PLC,各部件封装成模块,各模块通过总线连接,安装在机架或导轨上。无论是哪种结构类型的PLC,都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配置与组合。

PLCJ基本组成结构图

一、电源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

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二、处理单元(CPU)——PLC的核心

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对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三、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四、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

集成,作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五、编程器及软件

实现用户控制程序的编写、运行调试。

六、功能模块

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七、通信模块

PLC组成

一. 扫描技术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一)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二)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 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三) 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 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同样的若干条梯形图,其排列次序不同,执行的结果也不同。另外,采用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结果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硬逻辑并行运行的结果有所区别。当然,如果扫描周期所占用的时间对整个运行来说可以忽略,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PLC工作原理

PLC编程语言

语句表(STL)

LD I0.0

OR Q0.0

AND NOT I0.1

OUT Q0.0

功能块图(FBD)

功能块图

梯形图(LAD)

梯形图

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区别

1.组成器件不同

继电器控制线路是由许多真正的硬件继电器组成的。而PLC是由许多“软继电器”组成的,这些“继电器”实际上是存储器中的触发器,可以置“0”或置“1”。

2.触点的数量不同

硬继电器的触点数有限,一般只有4至8对;而“软继电器”可供编程的触点数有无限对,因为触发器状态可取用任意次。

3.控制方法不同

继电器控制是通过元件之间的硬接线来实现的,因此其控制功能就固定在线路中了,因此功能专一,不灵活;而PLC控制是通过软件编程来解决的,只要程序改变,功能可跟着改变,控制很灵活。又因PLC是通过循环扫描工作的,不存在继电器控制线路中的联锁与互锁电路,控制设计大大简化了。

4.工作方式不同

在继电器控制线路中,当电源接通时,线路中各继电器都处于受制约状态,该合的合,该断的断。而在PLC的梯形图中,各“软继电器”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接通中,从客观上看,每个“软继电器”受条件制约,接通时间是短暂的。也就是说继电器在控制的工作方式是并行的,而PLC的工作方式是串行的。

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区别

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区别 (PLC)基本知识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编程控制器 PLC的硬件主要由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通信接口、扩展接口(电源)、编程器及软件等部分组成。其中,CPU 是PLC的核心,输入单元与输出单元是连接现场输入/输出设备与CPU 之间的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用于与编程器、上位计算机等外设连接。对于整体式PLC,所有部件都装在同一机壳内;对于模块式PLC,各部件封装成模块,各模块通过总线连接,安装在机架或导轨上。无论是哪种结构类型的PLC,都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配置与组合。 PLCJ基本组成结构图 一、电源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

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二、处理单元(CPU)——PLC的核心 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对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三、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四、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

电气控制和PLC应用_知识点汇总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_知识点汇总 1、低压电器一般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机构和执行机构。感受机构感受外界信号的变化,做出有规律的反应;而执行机构则根据指令信号,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P8 2、直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心不发热、只有线圈发热,所以其铁心通常由整块铸铁铸成,线圈匝数多、导线细,制成细长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心直接接触,便于线圈的散热。P8 3、交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心存在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其铁心和线圈均发热,所以其铁心通常用硅钢片叠成以减小铁损,而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制成短粗型,且设有骨架,使铁心与线圈隔离,有利于铁心和线圈的散热。P8 4、在可靠性要求高或操作频繁的场合,一般不采用交流电磁机构。P9 5、直流电磁机构适合于动作频繁的场合,且吸合后电磁吸力大,工作可靠性高。P10 6、当直流电磁机构的励磁线圈断电时,会在励磁线圈中感应生成很大的反电动势,易使线圈电压过高而损坏。为此必须增加线圈放电回路,一般采用反串联二极管并加限流电阻来实现。P10 7、根据电流性质的不同,电弧可分为直流电弧和交流电弧。由于交流电弧有自然过零点,所以容易被熄灭。而直流电弧没有过零点,故电弧不易熄灭。P12 8、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指电器的额定值,额定值即电器长期正常工作的使用值。P14 9、通断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在给定的电压下,接通和分断的预期电流值。接通能力是指开关闭合电路不会造成触点熔焊的能力,断开能力是指开关断开时电路能可靠灭弧的能力。P15 10、主令电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布信号或命令来改变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电器。主令电器应用十分广泛,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和主令控制器等。P16 11、按钮在控制电路中通过手动发出控制信号去控制继电器、接触器或电气联锁电路等,而不是直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控制按钮触点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5A。p16 12、复位功能按钮的颜色为蓝。P17 13、在机床行程通过路径上不宜安装直动式行程开关而应选用滚轮式行程开关。P19 14、要对导电材料和非导电材料均能实现可靠检测应选用电容式接近开关。P20 15、容量在10 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P23

PLC 的工作原理以及与继电器的区别

PLC 的工作原理以及与继电器的区别 最初研制生产的PLC 主要用于代替传统的由继电器接触器构成的控制装置,但这两者的运行方式是不相同的: 继电器控制装置采用硬逻辑并行运行的方式,即如果这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继电器所有的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在继电器控制线路的哪个位置上都会立即同时动作。PLC 的CPU 则采用顺序逻辑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方式,即如果一个输出线圈或逻辑线圈被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 为了消除二者之间由于运行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100ms 以上,而PLC 扫描用户程序的时间一般均小于100ms,因此,PLC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这样在对于I/O 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PLC 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1扫描技术 当PLC 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 的CPU 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1)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 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 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 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 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 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 映象区或系统RAM 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3)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 的真正输出 2.PLC 的功能 (1) 逻辑控制

关于Plc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的综述

关于Plc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的综述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数字化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PLC产品结合类计算机产业中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理论,在其性能指标及功能上进一步完善并丰富,打破了传统的PLC概念,在电气控制领域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大。 关键词:PLC;电气控制;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Plc in electric control Abstract: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LC products combined with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and an important theory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control, further improve on its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and is rich, have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PLC, scope of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 control is more and more big. Key words: PLC; Electrical control; application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主要以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的应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控制器。虽然PLC由较为复杂的微处理器组成,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完全不必了解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最初,PLC还仅是作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替代品,而自从进入电气控制系统领域后,凸显了其独有的优越性,以其自身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自诊断功能等,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基本解决了普通继电器及接触器中常见的故障问题,经过调试后可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本文将对PLC的特点对本工作过程、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plc的产生与发展 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于1969年。6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的汽车制造工业非常发达,竞争也十分激烈。各生产厂家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汽车型号,这必然要求相应的加工生产线亦随之改变,整个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也就必须重新设计和配置。这样不但造成设备的极大浪费,而且新系统的接线也十分费时。在这种情况下,仍采用继电器控制就显得有过多的不足。正是从汽车制造业开始了对传统继电器控制的挑战。1968年美国GeneralMotors公司,为了适应产品品种的不断更新、减少更换控制系统的费用与周期,要求制造商为其装配线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程序控制器,并提出10 项招标指标: 1) 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 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 3)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 4) 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5) 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 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 7) 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 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等; 9) 在扩展时,原系统只需很小变更;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PLC考试试卷(A)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PLC》考试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输入接口电路一般由电路和电路组成。 2.输出接口电路一般分,,三种形式。 3.PLC采用工作方式,其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通信处理,输入采样,,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4.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重要区别是工作方式不同。继电接触器是按“并行”的方式工作的;而PLC是方式工作的,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继电接触器控制的和问题。 5.评价PLC的常用技术指标有输入输出点数,,,内部继电器配置,等。 6.按结构形式分类,PLC可分为式和式两种。 7.PLC的指令结构一般由,操作码和组成。 8.插入NOP指令时,程序容量,但对算术运算结果没影响。 9.ST和ST/的操作数包括_____________。 二、根据梯形图写指令表、补全时序图并说明其程序功能。 1. 2. 3.

4. 5. 三、将下列指令语句转换成梯形图。(每小题5分,共10分) 1. ST XO 2. ST X0 PSHS OT Y0 AN X1 ST X1 OT Y0 MC 0 RDS ST X0 AN X2 OT Y1 OT R0 ST X2 POPS OT Y2 AN X3 MCE 0 OT Y1 《PLC应用技术》精品课——自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PLC的输出接口类型有、与。2.PLC的软件系统可分为和两大部分。 3.S7-200型PLC的指令系统有、、三种形式。 4.已知表格如图1所示。分析执行 FIFO指令后, VW4中的数据是——————。

5.高速计数器定义指令的操作码是。 6.CPU214型PLC的晶体管输出组数为。 7.正跳变指令的梯形图格式为。 8.字节寻址的格式由、、组成。 9.CPU214型PLC共有个计数器。 10.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最多可连接________个模拟量输入信号。 11.PLC的运算和控制中心是________。 12.S7-200系列PLC的串行通信口可以由用户程序来控制,这种由用户程序控制的通信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3. 数据发送指令XMT的操作数PORT指定通讯端口,取值为___________。 二、选择题(40分) 1.AC是哪个存储器的标识符。() A 高速计数器 B 累加器 C 内部辅助寄存器 D 特殊辅助寄存器 2.在PLC运行时,总为ON的特殊存储器位是() A SM1.0 B SM0.1 C SM0.0 D SM1.1 3.CPU214型PLC数据存储器容量为() A.2K B.2.5K C.1K D.5K 4.定时器预设值PT采用的寻址方式为() A.位寻址 B.字寻址 C.字节寻址 D.双字寻址 5.世界上第一台PLC生产于() A.1968年德国 B.1967年日本C.1969年美国 D.1970年法国 6.CPU214 型PLC有几个通讯端口()。 A 2个 B 1个 C 3个 D 4个 7.S7-200系列PLC有6个高速计数器,其中有12种工作模式的是()。

plc题库

1.PLC的每一个扫描周期内的工作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即输入采样阶段、读入现场信号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 A) 正确B) 错误 参考答案:B 2.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不同。 A 工作原理 B 工作方式 C 工作要求 D 工作环境 参考答案:B 3.PLC的扫描既可按固定顺序进行也可按()规定的可变顺序进行。 A 系统程序 B 过程数据 C 用户程序 D 功能 参考答案:C 4.当PLC处于工作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程序输出处理,进行()扫描工作。 A 周期循环 B 单循环 C 一次 D 中断 参考答案:A 5.PLC内部控制部分将输入信号采入后,根据程序进行处理,然后产生(),驱动输出设备工作。 A 输入信号 B 输出信号 C 逻辑信号 D 程序 参考答案:B 6.PLC的每个扫描过程可分3个阶段进行,即输入采样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 A 与编程器通信 B 程序执行阶段 C 自诊断 D 读入现场信号 参考答案:B 7.PLC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工作要求不同。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B 8.继电器控制电路工作时,电路中硬件都处于受控状态,PLC各软继电器都处于周期循环扫描状态,各个软继电器的线圈和它的触点动作并不同时发生。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A 9.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速度取决于()速度和扫描周期。 A I/O B C C T D CPU 参考答案:D 10.可编程序控制器是采用()来达到控制功能的。 A 改变硬件接线 B 改变硬件元件 C 改变机型 D 软件编程 参考答案:D 1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的元件符号是相同的。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B 12.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可与机械系统上的触点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等直接连接。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A 13.梯形图是一种类似于计算机中汇编语言的主机符指令编程语言。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B 14.输入继电器只能提供两对“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给用户编程时使用。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B 15.可编程序控制器只能使用梯形图编程语言进行编程。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B 16.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的原则设计。 A 工业控制系统 B 现场设备 C 传感器 D 执行机构 参考答案:A 17.可编程序控制器一般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及编程器5部分组成。 A 电源

PLC控制与继电控制电路差异解析

PLC控制与继电控制电路差异解析 PLC控制和继电控制电路是两种常见的工业控制电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们进行对比和解析。 1. 控制方式: PLC控制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进行控制,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不同的控制逻辑。而继电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和触点的布线来实现控制。PLC控制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控制,并且可以在控制逻辑改变时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修改,而继电控制需要人工修改电路布线。 2. 可扩展性: PLC控制电路的可扩展性更好。采用PLC控制时,可以通过增加输入输出模块来扩展控制点数,满足不同规模的控制需求。而继电控制电路需要增加继电器和触点来扩展控制点数,继电器数量过多时会增加电路的布线复杂度。 3. 可靠性: PLC控制电路的可靠性较高。PLC控制器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故障诊断和自动纠错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而继电控制电路需要依靠人工检修继电器和触点,故障诊断和修复时间较长。 4. 空间占用: PLC控制电路在空间占用方面更具优势。PLC控制器体积较小,可以集成多个输入输出模块在同一设备中,节省空间。而继电控制电路需要安装大量继电器和触点,需要较大的空间。 5. 程序修改: PLC控制电路的程序修改较为方便。PLC编程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可以通过软件修改控制逻辑,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而继电控制电路需要人工修改电路布线,修改时间和成本较高。 PLC控制和继电控制电路在控制方式、可扩展性、可靠性、空间占用和程序修改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PLC控制电路在控制复杂逻辑、扩展性、可靠性和空间占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在成本方面较高。继电控制电路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但在控制复杂逻辑、可靠性和空间占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控制方式。

PLC与电气控制

PLC与电气控制 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30年来,可编程控制器从无到有,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其功能从弱到强,实现了逻辑控制到数字控制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从小到大,实现了单体设备简单控制到胜任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各种任务的跨越。今天的可编程控制器正在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设备,在世界各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在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

plc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图的区别

plc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系统图的区别 通过plc梯形图与继电器掌握系统图的对比,可以看到梯形图中的图形符号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符号非常相近,两图的结构也非常相像,所表达的规律关系全都,这是由于梯形图是从继电器掌握图演化而来的,但是在使用中又有肯定区分,因此梯形图与继电器掌握系统图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区分如下。 ①继电器掌握图中使用的继电器都是实际物理继电器;在PLC梯形图中,仍旧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但这些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而是PLC的内部寄存器,称为“软继电器”。 ②继电器掌握图中电器元件间的连接必需通过硬接线连接,要转变掌握功能,必需转变掌握电路的实际接线;而PLC的接线是通过程序实现的“软连接”,只需转变用户程序,不需转变外部接线,就可以转变掌握功能。 ③继电器掌握图中触点的个数是有限的,使用寿命也有限;而PLC 每一个编程元件对应一个内部寄存器,其状态可以在程序中反复读取,可以认为PLC的继电器触点个数无限,没有使用寿命的限制。 梯形图主要由母线、触点和线圈组成。 ①母线:梯形图的左侧竖直线称为起始母线,右侧竖直线称为终止母线(终止母线可以省略)。母线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线,梯形图从左母线开头,经过触点和线圈,终止于右母线。

②触点:梯形图中的触点有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两种。这些触点可以是外部触点,也可以是内部继电器的状态,每一个触点都有一个标号,同一标号的触点可以反复使用。触点放置在梯形图的左侧。 ③线圈:梯形图中的线圈类似于接触器与继电器的线圈,代表规律输出的结果,在使用中同一标号的线圈一般只能消失一次。线圈放置在梯形图的右侧。

PLC控制与继电控制电路差异解析

PLC控制与继电控制电路差异解析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继电控制电路是工业自动化中常见的两种控制方式,它们分别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本文将从原理、结构、可编程性和应用等方面对 PLC控制与继电控制电路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 一、原理的差异 继电控制电路是利用继电器进行控制的一种电气控制方式。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 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继电器的触点产生吸合或断开的动作,从而 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而PLC控制是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实现的,它采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程序控制 技术,将数字信号处理、逻辑控制、计时计数等功能集于一体,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自 动化控制。 二、结构的差异 继电控制电路主要由继电器、控制按钮、控制开关、继电器触点等组成,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 PLC控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操作面板、存储器等组成。中央处理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程序控制各种输出动作,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 三、可编程性的差异 继电控制电路的控制功能是固定的,只能通过更换继电器或重新布线来改变控制逻辑,可编程性较差。 PLC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控制逻辑的修改,具有很强的可编程性。用户可以 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不同的控制逻辑,满足不同的控制需求,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较强。 四、应用范围的差异 继电控制电路通常应用于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如开关控制、电机启停、照明控 制等领域。 而PLC控制系统具有灵活的编程功能和强大的控制能力,可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流水线控制、机械设备控制、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适用范围更广。 PLC控制与继电控制电路在原理、结构、可编程性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PLC控制系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正在逐渐取代继电控 制电路成为工业控制的主流方式。

PLC梯形图控制程序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两者之间的区别

PLC梯形图控制程序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两者之间的区 别 plc梯形图控制程序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却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由于PLC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不同,因而梯形图控制程序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1) PLC采用梯形图编程是模拟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表示方法,因而梯形图中各元器件也沿用了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的叫法,称之为“(软)继电器”。但是梯形图中的“软继电器”并非真实的物理继电器,每个“软继电器”各自均为PLC存储器中的一个“位寄存器”,有两种相反状态,相应位的状态为“1”时表示该继电器线圈“得电”,状态为“0”时则表示该继电器线圈“失电”,因此称其为“软继电器”。用“继电器”表示PLC中的元器件就可以按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形式来设计梯形图程序。

(2)梯形图程序中流过的“电流”也并非真实的物理电流,而是“能流”,它只能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则流动。“能流”不允许倒流。“能流”到达则对应线圈得电接通。其实“能流”只是用户程序运算中满足输出执行条件时的形象表示方式而已。“能流”流向的规则是为了顺应PLC扫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而规定的。但是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电流则是真实的物理电流,是可以用电流表测量出来的,其流动方向也是可以根据外加电源的实际情况自由流动。 (3)梯形图程序中的常开、常闭触点不是实际的物理触点。它们只是反映与现场物理开关的状态相对应的输入、输出映像寄存器或数据寄存器中的相应位的状态,在PLC中认为常开触点是对位寄存器状态进行“读取”操作,而常闭触点则是对位寄存器进行“取反”操作。 (4)梯形图程序中的线圈不是实际物理线圈,无法用它来直接驱动现场元件的执行机构。输出线圈中的状态会直接传输到输出映像寄存器的相应位中去,然后用该输出映像寄存器位中的状态“1”(高电平)或“0”(低电平)去控制输出电路中相应电路,并经功率放

PLC代替传统继电器在机械设备控制系统中的优势应用研究

PLC代替传统继电器在机械设备控制系 统中的优势应用研究 摘要: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升级,对机器装备的自动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具有结 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好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简单的机械装置,但是对于某些大规模、高复杂性的工业过程,其对其控制性能的 影响越来越大。为公司探讨PLC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所带来的不可替代的优点,并提出了一些借鉴意义,促进了公司加速 PLC 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进程,这对公司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的智能化和过程控制自动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继电器;控制系统;优势 1 PLC概述 1.1 PLC简介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与革新。在工业控制方面,为了能够与生产流程相匹配,使生产的自动化和流程的智能化, 需要对新的控制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对新的控制体系提出了更高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PLC的研发与应用,完成 了从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跨越,在随后的发展中, PLC的功能也由弱变强,完成了从简单的逻辑控制到复杂的数字控制的发展。目前, PLC的产品已经涵盖了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所有方面,其使用范围非常广。 1.2 PLC应用 对于简单的逻辑控制,仍然采用继电器来进行控制,这也表明 PLC适合于复杂的逻辑控制,只有在这种情况下,PLC的作 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体现出其优越性。在工控系统中,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范围有三大类: (1)中小型单机电气控制系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塑料机械、压型机械以及在金工车间里所看到的组合机床、磨床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 的电梯,其中都有PLC的运用,这些设备的控制系统所要实现的控制需求主要是执行逻辑顺序控制。 (2)制造业自动化 在我国,制造业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工业类型,例如,在电机制造业中,对电机转子进行落线、压型、形状加工、组装、 检测等,其主要是以位置、形状、力、速度等物理量和逻辑控制为主要内容。从而使PLC在生产自动化中也占有了大中型控制系统的绝对优势。 (3)流程工业自动化 电力、化工等流程工业是工业中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其主要对以气体和液体为主的 连续加工。流程中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调整和控制是必要的。在具有非常高的控制需求的场合中,要想达到准确的过程 控制,PLC可以对大量的过程参数展开控制和 PID调节,除此之外, PLC还配备有很多的位置控制的智能模块,能够完成对位 置控制的所有工作,因此, PLC控制系统在过程控制领域中得到了非常普遍的使用。 2控制系统分析 2.1继电器控制系统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优缺点 作为电气工作者,PLC、继电器是大家常接触的控制元件,两者作为控制产品,其作用有相同之处,但其控制逻辑却大不相同。PLC控制的优点是功能比继电器控制的多,像模拟量的控制,微积分的控制等等,还有就是可以方便的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法和控制对象。继电器控制只能实现一些简单的逻辑控制。 如果详细罗列PLC与继电器控制的不同,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①?控制逻辑:继电器控制逻辑采用硬接线逻辑,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及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成控制逻辑,其连线多而复杂,体积大,功耗大,一旦系统构成后,想再改变或增加功能都很困难。另外继电器触点数目有限,每只一般只有4~8对触点,因此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差。而PLC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故称为“软接线”,其连线少,体积小,加之PLC中每只软继电器的触点数理论上无限制,因此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PLC由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功耗小。 ?????②?工作方式:当电流接通时,继电控制线路中各继电器都处于受约状态,即该吸合的都应吸合,不该吸合的都因受某种条件限制不能吸合。而PLC的控制逻辑中,各继电器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接通之中,从宏观上看,每个继电器受制约接通的时间是短暂的。 ?????③?控制速度:继电控制逻辑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触点的开闭动作一般在几十毫秒数量级。另外机械触点还会出现抖动问题。而PLC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的,速度极快,一般一条用户指令的执行时间在微秒数量级。PLC内部还有严格的同步,不会出现抖动问题。?????④?限时控制:继电控制逻辑利用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进行限时控制。时间继电器一般分为空气阻尼式、电磁式、半导体式等,其定时精度不高,定时时间易受环境湿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调整时间困难。有些特殊的时间继电器结构复杂,不便维护。 ??????? PLC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定时器,时基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相当高,定时范围一般从0.1 s到若干分钟甚至更长,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程序中设定定时值,然后由软件和硬件计数器来控制定时时间,定时精度小于10 ms且定时时间不受环境的影响。

电气控制与PLC

1. 短路环的作用:为了消除交流电磁铁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2.熔断器结构:主要由熔体(俗称保险丝)和安装熔体的熔管(或熔座)组成。工作原理:熔断器的熔体与被保护的电路串联,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熔体允许通过一定大小的电流而不熔断;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熔体中流过很大的故障电流,当电流产生的热量达到熔体的熔点时,熔体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3. 低压断路器:由触点系统、操作机构、保护元件三部分组成。过电流、过负载、失电压、分励脱扣器。其功能为:①过电流:与主电路串联,当发生短路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被吸引使自动脱扣机构动作。②过载:电路过载时,~元件产生的热量增加,使双金属向上弯曲,推动自动脱扣器构动作③失电压:电路失压时,~的衔铁释放,使~④分励:用于远距离分断电路。 4. 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能耗制动控制、反接制动控制、机械制动控制。区别:能耗制动作用的效果与通入直流电流的大小和电动机转速有关,在同样的转速下,电流越大,其制动时间越短;而反接制动是在电动机转速接近零时,及时切断交流电源,防止反向又起动。 5.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组成: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O)、外围设备、电源。 6.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PLC执行程序是以循环扫描方式进行的。扫描过程三阶段: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 7.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①元器件不同②工作方式不同③元件触点数量不同④控制电路实施方式不同。 8.CPU224型PLC结构特点:有两个 DC输入点,两个输出点(DC和继电器)。 9.基本逻辑指令:是指构成基本逻辑运算功能指令的集合,包括基本位操作、置位/复位、边沿触发、定时、计数、比较等逻辑指令。 10. PLC常用的基本指令:位操作指令,梯形图指令有触点和线圈两大类,触点又分为常开和常闭两种形式;语句表指令有与、或以及输出等逻辑关系,位操作指令能够实现基本的位逻辑运算和控制。基 本位操作指令操作数寻址范围:I,Q,M,SM,T,C,V,S,L等。 11.基本逻辑指令的语句表:由指令助记符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操作数由可以进行位操作的寄存器元件及地址组成。 12.常用位操作指令助计符的定义如下所述:①LD(Load):装载指令,对应梯形图从左侧母线开始,连接常开触点。②LDN(Load Not):装载指令,对应梯形图从左侧母线开始,连接常闭触点。③A(And):与操作指令,用于常开触点的串联。④AN(And Not):与操作指令,用于常闭触点的串联。⑤O(Or):或操作指令,用于常开触点的并联。⑥ON(Or Not):或操作指令,用于常闭触点的并联。⑦=(Out):置位指令,线圈输出 13. 置位/复位指令:①S(置位):将从操作数的直接位地址(Bit)开始的N个逻辑位置1。②R(复位):将从操作数的直接位地址(Bit)开始的N个逻辑位置0。 14. 定时器指令:可分为通电延时型(TON)、有记忆的通电延时型(保持型)(TONR)、断电延时型(TOF)三种类型;按照时基标准,定时器可分为1ms、10ms、100ms三种类型。 15. 计数器指令:利用输入脉冲上升沿累计脉冲个数,S7-200系列PLC有递增计数(CTU)、增/减计数(CTUD)、递减计数(CTD)等三类计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复习知识点

20XX级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复习知识点 1、电磁式继电器与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则是起信号检测、传递、变换或处理用的,它通断的电路电流通常较小,即一般用在控制电路(与“主电路”对比)。 接触器主要作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主电路的。所谓主电路是指一个电路工作与否是由该电路是否接通为标志。主电路概念与控制电路相对应。一般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比控制电路大。因此,就如一楼的朋友说的,容量大的接触器一般都带有灭弧罩(因为大电流断开会产生电弧,不采用灭弧罩灭弧,将烧坏触头)。 2、S7-200跳转指令的特点。 3、s7-200子程序和中断程序的特点。 4、两线式和三线式接近开关的接线方法和导线颜色描述。 NPN二线制:棕线与负载连接,再与电源正极,蓝色与零电位 NPN三线制:棕色和黑色接负载两端,蓝色接零电位。 5、s7-200寻址方式。 根据访问数据存取的方式不同.可划分为直接寻址 (1)位寻址方式(2)字节、字、双字寻址方式和间接寻址。 6、时间继电器的各种类型触点的图形符号。 7、自锁和互锁的定义。 自锁定义:交流接触器通过自身的常开辅助触头使线圈总是处于得电状态的现象叫做自锁。互锁,几回路间利用某一回路的辅助触点,去控制对方的线圈回路,进行状态保持或功能限制。一般对象是对其他回路的控制。 8、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工作原理,当被保护设备!或电源设备出来过载或短路时,主开关中的热磁脱扣器完成延时或瞬时脱扣动作。从而切断电源起到过载或短路保护作用。 当被保护电路中有漏电或人身触电时,只要剩余电流达到整定动作电流值,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就输出一个信号,并通过漏电脱扣器动作,从而切断电源起到漏电和触电保护作用。 9、实现顺序控制的三个阶段的操作码。 编制梯形图方法顺序功能图法(SFC)Pet 网分析法 10、梯形图的设计规则。 1水平不垂直梯形图的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 2 线圈右边无接点不能将 接点画在线圈右边,只能在接点的右边接线圈 3左大右小,上大下小有串联电路并联时, 应将接点最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最 上面. 有并联电路相串联时, 应将接点最多的并 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边. 4双线圈输出不可用如 果在同一程序中同一元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 多次,则称为双线圈输出。这时前面的输出无 效,只有最后一次才有效,一般不应出现双线圈输出。 11、PLC定时器的动作条件和最大计数值。 1、定时器编号 2、定时器时间 3、使能寄 存器为16位二进制存储器。其最大值乘以定 时器的计时单位值即是定时器的最大计时范 围值(32767)。 12、电动机电动和自锁控制的实现电路原理。 1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1、改变转差率调速2 .改变磁极对数调速3、 利用变频器改变电源频率调速 14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和熔体的额定电流的区 别。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指的是安装熔断体的基座 能够安全地连续运行的允许电流。 而熔断体的额定电流则是指熔断体在不熔断 的前提下能够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 15、PLC的工作方式及一个扫描周期的三个阶 段。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一) 输入采样 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 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二) 用户程序执行 阶段(三) 输出刷新阶段 16、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当被保护电路中出现漏电事故时,由于有漏电 的存在,三相交流电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零 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有感应电流产生,当剩 余电流脱扣器上的电流达到额定漏电动作电 流时,剩余电流脱扣器动作,使漏电断路器切 断电源,从而达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7、晶体管事件继电器的接线柱和定时时间旋 钮的含义。 18、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共同点和区别。 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要靠电磁铁驱动,一 个线圈,和一个动磁铁。当线圈通电后产生磁 力,吸合上边的动磁铁接通电路。 不同点是:他不的在电路中的分段能力不 同,继电器是较小分断,接通较小的电路中一 般在控制电路中。使用回路区别:中间继电器 的触点和线圈一般都用于控制回路,而接触器 线圈在控制回路。结构上的区别:中间继电器 一般没有灭弧装置,而接触器通常有。 3)小功率、轻负载的电动机。 19、温度继电器和热继电器在电机保护中的区 别。 热继电器是电流过大的情况下,热继电器内部 的热元件积累到一定的温度,就会动作。温度 继电器检测到的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立即会 动作。 20、用计数器实现灯的控制PLC程序。 21、实现PLC程序中断的各部分的含义,即会 读懂他人编写的程序。 22、小车往返运动的程序实现。 23、熔断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图形符号。 24、定时器的三种定时时基。 接通延时定时器、有记忆接通延时定时器和断 开延时定时器 25、低压电器中电弧对电路分断的影响。 26、低压电器的定义。 控制电器按其工作电压的高低,以交流1200V、 直流1500V为界,可划分为高压控制电器和低 压控制电器两大类。交流1200V及以下、直流 1500V及以下的均称为低压电器。 27、主令电器的定义。 主令电器是用作闭合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出 指令或作程序控制的开关电器。它包括按钮、 凸轮开关、行程开关、指示灯、指示塔等。 另外还有踏脚开关、接近开关、倒顺开关、紧 急开关、钮子开关等。 28、按钮颜色的规定。红色异常情况或警报 黄色警告绿色准备、安全 29、PLC加法指令,一个字中高、低字节存放 数据的顺序。 存放数据先放低位,再放高位 30、PLC中断的优先级顺序。 中断优先由高到低依次是:通信中断、I/O中断 和定时中断 31、额定电流和约定发热电流的定义。 额定电流(In)是指,用电设备在额定电压下, 按照额定功率运行时的电流 约定发热电流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验 时,开关电器在8小时工作制下,各部件的温 度升高不超过规定极限值所能承载的最大电 流。 32、电机的顺序控制的程序实现。 33、电动机减压启动的方法。 1、串电阻或电抗减压启动 2、星型-三角形减 压启动3、自耦变压器减压启动 34、电动机启动过程中热继电器是否会动作? 正常电动机启动不应该动作 35、会用时序图描述计数器指令的工作原理。 36、工件往返运动的实现方式。

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一、 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1 控制方式:继电器的控制是采用硬件接线实现的,是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极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形成控制逻辑,只能完成既定的逻辑控制。 PLC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是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即可,称软接线。 2 控制速度继电器控制逻辑是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毫秒级,机械触点有抖动现象。 PLC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速度快,微秒级,严格同步,无抖动。 3 延时控制继电器控制系统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实现延时控制,而时间继电器定时精度不高,受环境影响大,调整时间困难。 PLC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定时器,时钟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高,调整时间方便,不受环境影响。 一、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1 控制方式: 继电器的控制是采用硬件接线实现的,是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极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形成控制逻辑,只能完成既定的逻辑控制。 PLC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是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即可,称软接线。 2 控制速度 继电器控制逻辑是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毫秒级,机械触点有抖动现象。 PLC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速度快,微秒级,严格同步,无抖动。 3 延时控制 继电器控制系统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实现延时控制,而时间继电器定时精度不高,受环境影响大,调整时间困难。 PLC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定时器,时钟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高,调整时间方便,不受环境影响。 对此问题的相关回复: 1、PLC和继电器逻辑控制在欧洲70年代-现在从来没有抵触过。 PLC和继电器在控制系统中是相辅相成,直到现在继电器从来没有停止进一步的发展,包括SIEMENS在内从来没有承诺普通PLC是安全的,如:设备的安全控制(停电、重起、人身防护)都是由专门安全继电器来保证,所以至今欧洲还有许多专门生产商在生产、研发。 2、本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PLC是好,但不能包罗万象,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或一台单机来说,你要怎么选择是主要的,要考虑到生产的成本。如果用800元能解决,你非要2000多元的PLC,那老板会炒你的。如果加几块控温仪表能解决的事,你非要花高价把它集成在PLC里也是不合适的,总之,不是绝对的。要针对具体的情况来使用。 3、不错,PLC和继电器,各有好处就看他们的利用环境和变量,继电器经济实惠,但有他工作的局限性,PLC也一样,用什么还是看情况而定。PLC不是完全顶替继电器电路,只不过是顶替多设备电路中的连锁及关联关系的这一部分,单台设备的手动(现场)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靠继电器回路控制才是更好的选择,PLC的厂家似乎也从来没想过去替代这些继电器设备。 与继电器线路比较PLC有何优势 1、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 一台小型PLC内有成百上千个可供用户使用的编程元件,有很强的功能,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与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可篇程序控制器可以通过通信联网,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2、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 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