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处理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处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处理

饲料分析分析的第一步是采集样本.从大批原料或饲料中抽取一部分以供分析的操作过程称为采样,所抽取的这部分原料或饲料称为样品.用于分析的样品总是少量的,但却要用其分析结果来代表大量原料或饲料的成分,因此,所采集的样品一定要有代表性.如果采样不准确,缺乏代表性,则分析工作进行得再准确也没有意义.由于饲料的种类繁多,来源、组成复杂,均匀程度差异很大,采样的方法要根据其性质、均匀程度、数量和分析项目来确定.正确采样应该从有不同代表性的区域取几个样点,然后把这些样本充分混合,使成为整个饲料的代表样本,然后再从中分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样本之用.

由生产现场如田间、牧地、仓库、青贮窖、试验场等大量分析对象中采集的样本叫原始样本.原始样本应尽量从大批或大数量饲料或大面积牧场上,按照不同的部位即深度和广度来采取,保证每一小部分的成分与其全部的成分完全相同.然后,从原始样本中制备分析样本.采取具有代表性样本的原则是,尽可能地

考虑到采取被检饲料的各个不同部分,并把它们磨碎至相当程度,以便增加其均匀性和便于溶样.由于饲料种类各异,分析目的不同,因此采样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下面将对常见饲料的采样方

法及制备处理做一概述.

1、样本的采集

1.1粉料和颗粒料

这类饲料包括磨成粉末的各种谷物以及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预混料等.这类饲料的采集由于贮存地点的不同,又分为散装、

袋装、仓装三种.所选用的取样器探棒,可以是有槽的单管或双管.

散装的原料应在机械运输过程中的不同场所如滑运道、传送带等处取样.如果在机械运输过程中未能取样,那么可用探棒取样,而且应多选几个采样点,以确保选取样本的代表性.

袋装原料采样时应从麻袋垛的上、中、下各部位,先取出有

代表性的麻袋,取袋数量至少为总袋数的1/2.然后,将取出的麻袋平放,用采样锥沿每只麻袋的对角线取样,原始样品在一千克

以上.

对于贮藏在饲料库中的散状产品的原始样本,采样是在料层

以下时用探针选取,料层在以上时使用有旋杆的探针.采样前先

将层表面划分六个等份,在每一部分的四方形对角线的四角和交叉点五个不同地方采样.料层厚度在以下时,从两层中选取,即从距料层表面10~15㎝深处的上层和靠近地面的下层选取.当料

层厚度在以上时,从三层中选取,即从距料层表面10~15㎝深处的上层、中层和靠近地面的下层选取.在任何情况下,原始样本

都是先从上层,然后是中层、下层选取的.颗粒状产品的原始样

本是用长柄勺或短柄大锥体探针,在不少于30㎝深处选取的.

将所抽取的原始样本包括散装、袋装、仓装混合搅拌均匀,

使用四分法采取500g样品,以粉碎机粉碎通过1㎜筛网,混合均匀后盛于两个样品瓶中,一份供鉴定或分析试验用,另一份供检

查用注意封闭,放于干燥洁净处保存一个月.如为不易粉碎的样品,则应尽量磨碎,尤其是对添加剂预混料,由于其粒度小,故制

备时应避免样品小颗粒的丢失.原始样品中的土块、石块、杂物,须在取样后用镊子取出并称重,求出混杂物的百分含量.若是供

测定的平均试样,应保留夹杂物在内,以保持其实际饲用状态.

新鲜青绿饲料

事先调查饲料的生长阶段、俗名和学名,主要包括天然牧草、蔬菜类,作物的茎叶和藤蔓.一般取样是在天然牧地或田间,在大面积的牧地上应根据牧地类型划区分点采样.每区选取5个以上的采样点,每点一平方米.从植株的平均高度具有代表性的点上剪取可食部分并立即称重,而后送实验室制样.如果采集样品的对象是单一品种时,须注意勿混入其他杂草,如果采集样品的对象是混合牧草,则应测定各种草类所占的比例.藤蔓类的叶子极易脱落,采集时要特别注意茎叶的比例,要有代表性.采集来的原始样品要抖掉泥沙.

块根、块茎和瓜果类

这类饲料的特点是含水量大,由不均匀的大体积单位组成的样品,由多个单独样本中取样以消除每个样本间的差异.取样方法为从大面积收获现场或贮藏窖中的各部位,随机采取新鲜完整的原始样本15㎏,按大、中、小分堆称重求出比例,按比例取5㎏.先用水洗干净,洗涤时注意勿损伤样本的外皮,洗涤后用布拭去表面的水分.然后,从各个块根的顶端至根部纵切具有代表性的对角1/4、1/8、1/16……直至适量的分析样品,迅速切碎后混合均匀取300g左右测定初水分,其余样品平铺于洁净的瓷盘

内或用线串连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2~3天,然后在60~65℃的恒温干燥箱中烘干.

油饼类

事先了解油饼、油粕的来源及出厂规格、产地、浸提溶剂、压榨工艺、出油率等.油饼样不宜过夏,应直接从榨油厂采取.

小片饼采样,应从油饼堆的各部位中选取大小厚度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饼片,每吨至少取25~30片.

机榨大饼至少取5片,每片均按圆心角5℃切取作为原始样品送实验室制样.

青贮饲料

取样前应对青贮饲料做详尽记载.青贮饲料的样品一般在圆形窖、青贮塔或长形壕内采样.取样前应除去覆盖的泥土,秸秆以及发霉变质的青饲料,从茎叶比例、色泽、含水量等外观性状有代表性的五个以上采样点取样.井窖采样部位,应从青贮窖中心引一圆,距窖壁30~50㎝.然后由圆心及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与圆相交的各点进行采取.采样时用利刀切取边长20㎝的立方形饲料块.

沟式窖采样的部位,应从青贮沟一端,除去最外层的草层,同

样由表层50㎝处采样.采样的部位为距青贮沟两壁及沟底与草

面各30~50㎝处作一方形,并将对边中点连接成田字形.采样时要求与井型窖相同,切忌摘取,打乱原青贮饲料的组成与结构.

粗饲料

这类饲料包括秸秆及干草类.取样方法为在存放秸秆或干草

的堆垛中选取五个以上不同部位的点采样即采用几何法取样,每点采样200g左右,采样时应注意由于干草的叶子极易脱落,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含量,故应尽量避免叶子的脱落,采取完整或具有

代表性的样品,保持原料中茎叶的比例.然后将采取的原始样品

放在纸或塑料布上,剪成1~2㎝长度,充分混合后取分析样品约300g,粉碎过筛.少量难粉的秸秆渣屑应尽量捶碎弄细混入分析

样品中,充分混合后装入样本瓶中,一定不要丢弃.

液体饲料

对动物性油脂,在一批饲料中由10%的包装单位如桶装中采集平均样本,最少不低于三个包装单位.在每一包装单位至少选

择三个部位取样,由一批饲料中采取的平均样本应为600g左右.所使用的取样工具是空心探针,采样时先打开装有饲料油脂的桶,

然后在距油脂层表面深约50㎝处取样.油脂样本应放在清洁干燥的罐中,通过热水浴加热至油膏状充分搅拌均匀.

对于浓稠液体饲料如糖蜜等,一般可在其卸料过程中采样,可定时用勺等器皿随机取样500g.例如,分析用糖蜜平均样本可直接由工厂的铁路槽车或仓库采集.用特制的采样器通过槽车和仓库上面的舱口在上、中、下三层采集.所采样本的体积为每吨糖蜜至少1L.原始样本用木铲充分搅拌后即可作为平均样本.

2、样本的制备

送至实验室中的平均样品较粗、不均匀,因此,在分析前都需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装瓶、贴标签等,这一系列操作过程称为样品制备.根据原始样品含水量的不同,制样又分为风干样品制备和新鲜样品制备.

风干样品的制备

饲料样本中不含游离水,仅含有一般吸附于饲料蛋白质、淀粉等的吸附水,而且吸附水的含量在15%以下称为风干样本.例如籽实、糠麸、油饼、干草、秸秆、血粉、肉骨粉等.先将平均样本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250g左右,取约50g在粉碎机上粉碎清洗粉碎机弃去,其余样品全通过40目或以上筛,混匀,装入磨

口广口瓶,注明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及制样时间.剩下的平均样品也装瓶袋,注明送样单位、样品名称和采样时间,保存.饼粕饲料则应先捶碎、混匀,其他制备步骤相同.

新鲜样品的制备

新鲜样本含有大量的游离水和少量的吸附水,两者的含水量约占样本重的70%~90%,这类饲料包括青饲料、多汁饲料水生饲料、青贮饲料等.鲜样采集后必须迅速制备,因为许多维生素在样品放置和受热后易破坏,某些元素如铁、锰、钼等易发生价态变化.按照“四分法”和“几何法”,由新鲜样本中取得分析样本,先除去初水分,制成风干样品,然后再按风干样品的制样方法制成分析样品.

初水分的测定

新鲜样本由于水分含量高,不易粉碎和保存,因此通常需要先测定其中的初水分.测定初水分时用已知重量的搪瓷盘在台秤上称取200~300g新鲜样品精确到,将有鲜样的搪瓷盘置于60~70℃烘箱中,烘5~6h后取出搪瓷盘,放于室内空气中冷却2~4h,使样品中水分与室内湿度取得平衡,称搪瓷盘与样品重量精确至.然后,继续于60~70℃烘2h,室内冷却2h,称重,直至相

邻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此法烘干后得到的样品为风干样品.风干过程中失去的重量为新鲜样品中的初水分的含量.

3、样品的保存

制备好的样品应装入磨口瓶或密封塑料瓶袋中.易腐烂的样品在盛夏时节,应当低温保存.某些液体样品,特别情况下可适当加入防腐剂、抗氧化剂或防霉剂,但所加的物质不能影响分析结果.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存2~3个月,以备复查.保存期应以检验报告单签发日期算起,保留样品应加封存放,并尽可能保持原状.

参考文献:

1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家畜饲养试验指导,1988

2杨诗兴,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1982

3顾君华,饲料分析,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4杨胜,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1993

5董志远,贾新建,饲料采样及样本制作方法简介,新疆畜牧业J,19984:24-25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实验一、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学会各种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和保存的方法。 2、学会仪器的使用 二、教学重点:样本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方法:操作指导 四、课时分配:4学时 五、仪器与用具 饲料样品、分样板、粉碎机、标准筛、瓷盘、塑料布、粗天平、恒温干燥箱等。 六、方法步骤 (一)样本的采集 采样是饲料检测的第一步。样本包括原始样本和化验样本。原始样本来自饲料总体、化验样本来自原始样本。 四分法:将原始样本置于一块塑料布,提起塑料布的一角,使饲料反复多动混合均匀,然后将饲料展平、用分样板或药铲、从中划“十”字或以对角线连接,将样本分成四等分,除去对角的两分,将剩余的两分,如前述混合均匀后,再分成四等份,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剩余样本数量与测定所需要的用量相接近时为止。 (二)化验样本的制备 饲料中的水分有三种存在形式:游离水、吸附水、结合水、风干样本是指导饲料或饲料原料中不含有游离水,仅有少量的吸附水的样本。 将所得化验样本经一定处理后,用样本粉碎机粉碎,将粉碎后的化验样本全部过筛(40目筛)粉碎完毕的样本约200-500g装入磨口广口瓶内保存。 (三)样本的登记与保存 制备好的样本应置于干燥且洁净的磨口广口瓶内,作为化验样本,并在样本瓶上登记如下内容: 1、样本名称(一般名称、学名和俗名)和种类(品种、种类等级) 2、生长期(成熟程度)收获期,茬次。 3、调制和加工方法及贮存条件 4、外观性状及混杂度 5、采样地点和采集部位 6、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 7、重量。 8、采样人、制样人和分析人的姓名。 实验作业: 在实验室,按“四分法”将饲料样品缩减成化验样本,并制备风干样本,作好登记、保存工作,以备以后分析检测。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处理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及处理 饲料分析分析的第一步是采集样本。从大批原料(或饲料)中抽取一部分以供分析的操作过程称为采样,所抽取的这部分原料或饲料称为样品。用于分析的样品总是少量的,但却要用其分析结果来代表大量原料或饲料的成分,因此,所采集的样品一定要有代表性。如果采样不准确,缺乏代表性,则分析工作进行得再准确也没有意义。由于饲料的种类繁多,来源、组成复杂,均匀程度差异很大,采样的方法要根据其性质、均匀程度、数量和分析项目来确定。正确采样应该从有不同代表性的区域取几个样点,然后把这些样本充分混合,使成为整个饲料的代表样本,然后再从中分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样本之用。 由生产现场如田间、牧地、仓库、青贮窖、试验场等大量分析对象中采集的样本叫原始样本。原始样本应尽量从大批(或大数量)饲料或大面积牧场上,按照不同的部位即深度和广度来采取,保证每一小部分的成分与其全部的成分完全相同。然后,从原始样本中制备分析样本。采取具有代表性样本的原则是,尽可

能地考虑到采取被检饲料的各个不同部分,并把它们磨碎至相当程度,以便增加其均匀性和便于溶样。由于饲料种类各异,分析目的不同,因此采样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下面将对常见饲料的采样方法及制备处理做一概述。 1、样本的采集 1.1粉料和颗粒料 这类饲料包括磨成粉末的各种谷物以及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预混料等。这类饲料的采集由于贮存地点的不同,又分为散装、袋装、仓装三种。所选用的取样器探棒,可以是有槽的单管或双管。 散装的原料应在机械运输过程中的不同场所(如滑运道、传送带等处)取样。如果在机械运输过程中未能取样,那么可用探棒取样,而且应多选几个采样点,以确保选取样本的代表性。 袋装原料采样时应从麻袋垛的上、中、下各部位,先取出有代表性的麻袋,取袋数量至少为总袋数的1/2。然后,将取出的麻袋平放,用采样锥沿每只麻袋的对角线取样,原始样品在一千克以上。

饲料学实验指导

饲料学实验指导王艳青齐智利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

目录 实验一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 实验二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3 实验三粗脂肪的测定 4 实验四饲料燃烧热的测定 5 实验五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 8 实验六饲料容重测量 9 实验七粗灰分的测定 10 实验八钙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11 实验九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 13 实验十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快速法) 14 实验十一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14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样本的采集与制备的意义 采样-从大量的饲料中采取供分析用少量样本的过程。 制样-把采集的初级样本按一定的方法与要求(如四分法或等格分取法将初级样本缩减,将湿样本制备成风干样,并粉碎、过筛等)进行处理,制成分析样本的过程。 饲料化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化学分析本身的准确性,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样本的采集与制备。饲料的化学成分因饲料的品种、生长阶段、栽培技术、土壤、气候条件以及加工调制和贮存方法等因素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差异也很大。但在一般情况下,均以少量样本的分析结果评定大量饲料的营养价值,所以,采集的饲料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 二、名次概念 1.初级样本:从大量的饲料中,在不同的位置(点)和深度(层次)所取样本的总和。 2.次级样本:初级样本经充分混匀后,按一定的方法缩减为少量,携入实验室供用, 即 为次级样本。其量因饲料而异,风干后一般应有120-200g。 3.分析样本:风干样品经粉碎、装瓶,被作分析用的样本。其量应不小于120g 。 4.分析称样:从分析样本中称取一定量,供测定分析用。其量根据分析项目而定。 三、取样方法 1.四分法取样:多用于将初级样本缩减为次级样本,或将次级样本缩减为分析样本。用于粉状、粒状或切短的粗饲料的缩减。 2.等格分取法取样,适用于青饲料的初级样本的缩减,将初级样本迅速切碎,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分为若干小块,取出的样品为次级样本。 四、采样 饲料的差异越大,使采样具有代表性的手续愈复杂。 1.籽实、糠麸及粉状饲料 (1)饲料堆上采样,至少选5点,每点分布于三层(上层在表面以下10cm处,中 层在中间,下层在地层以上10cm处)。每点取样量为0.2kg以上,总量不少于1kg(初级样本)。 (2)袋中取样,选取5袋以上(每隔2或4或6或8或10袋取一袋),然后从袋子的不同深度取样,每袋取0.2kg以上,总量不少于1kg(初级样本)。 将采集的初级样本用四分法缩减为200g以上,估计含水量大于15%时需取两份,一份测干物质,一份制备风干样。再将次级样本粉碎,制成分析样本,装瓶,待测。 2.青绿饲料 (1)田间采样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1.饲草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原始样品的采集,不同的饲草的采集,因饲草的状态、性质、包装方式和数量的不同而异1)草地牧草,按类型分区采样,选5个以上点天然草地点取1m2,人工栽培草地每点一株式,京地面3cm处割取牧草 2.)秸秆及青干草,由秸秆推或草捆中选5个点,每点采的量约200g,注意要采点 3.)窖贮或堆贮饲料,分上中下取样,每层5-10点,每点取约100g 4.)袋装饲料,用采样器从料袋的头到底以斜对角线插入取样2分析样品的采集,分析样品由原始样品通过四分法得到,四分法:将原始的样品剪碎混匀,铺成四方形或圆形,用器具画十字或四个等分,任意弃对角的两分,将剩下的两份混合,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剩余样品数量接近需要量为止3样品的制备,指分析样品的烘干、粉碎、混匀、装瓶保存等过程,风干样品可直接粉碎,过40-60目标准端,装入广口瓶,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与制样时间、采样人姓名等,对于新鲜的样品还需同时拟定初水分。 2.干草品质的感官评定:1.视觉:观察干草植物的组成(豆科牧草比例越大,品质越好,而杂草数目越多,品质越差)、收获期(豆科:现蕾期到始花期。禾本科:孕穗末期到抽穗始期)、色泽(绿色越深,品质越好)、叶量、有无霉变、虫子和异物等。2.嗅觉:嗅辨干草的气味是否正常,鉴别有无霉臭、腐臭等 3.触觉:将手伸入干草袋或取干草放于手上,用手指捻,通过感触来判断粒度大小、软硬度、含水量等,判断干草含水量的方法是:将干草握紧搓揉时无干裂声,干草拧成草辫松开时干草敞开慢,并且不能完全敞开,用手弯曲茎上部不易折断,此时的含水量为17—18%。当干草的含水量超过20%,贮藏室要注意通风。

饲料分析与检测-课件整理

专题一饲料的质量管理及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目的要求 掌握饲料分析和质量检测的有关概念;了解饲料分析的目的、作用;掌握饲料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了解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概述 (一)概念 质量:一种物质本身固有品质的优劣程度。 饲料质量:用来阐明饲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分析: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对饲料成分进行分析。 饲料质量检测: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目的: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和质量 作用: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生产、质量管理以及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料配合提供依据;(二)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的内容 分析饲料的营养素含量:概略分析和纯养分分析 分析饲料添加剂的成分、含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 分析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饲料本身和外来污染 饲料的物理性状的监控及分析: 饲料的生物学检验: (三)饲料的变异 1、自然变异:变异范围一般在10~15%; 2、加工:加工技术的差异; 3、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过失性混进杂质、漏加贵重成分、故意增减等; 4、损坏和变质 (四)饲料工业的标准化 1. 标准化定义:是以具有重复生产特征的事物为对象,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各种标准的整个活动过程。 主要包括原料标准、产品标准、饲料卫生标准、检测方法标准、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2、标准的等级 国家标准:全国范围内统一要求; 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有了国标后相应废止; 地方标准:没有国标和行标的情况下; 企业标准:根据已有的国标或行标,企业制定的更严格的标准;没有国标、行标、地标的情况下;仅适用于企业内部。 3. 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GB):如《饲料标签》、《饲料卫生标准》) 推荐性标准(GB/T):如饲料原料标准、检测方法标准 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4、饲料法规 国家制订的用以管理饲料质量及其生产销售的有关法令或带有强制性的管理条例。 目的:通过行使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确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品质安全,使饲料的生产、加工、使用、销售、贮存、运输、进口、出口等环节都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确保饲料品质,

食品微生物检验教案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食品微生物检验教案食品检验样品的 采集和处理 How long is forever? Who can tell me

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食品检验样品采集的原则: 1、所采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每批食品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再生产过程中;再不同时间内各取少量样品予以混合..固体或半固体的食品应从表层、中层和底层、中间和四周等不同部位取样.. 2、采样必须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防止一切外来污染 一件用具只能用于一个样品;防止交叉污染.. 3、再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应保证样品中微生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采集的非冷冻食品一般在0—5度冷藏;不能冷藏的食品立即检验..一般在36h内进行检验.. 4、采样标签应完整、清楚 每件样品的标签须标记清楚;尽可能提供详尽的资料.. 在食品的检验中;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即所取样品能够代表食物的所有部分..如果采集的样品没有代表性;即使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准确;其结果也毫无价值;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结论..食品因加工的批号、原料情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保藏条件、运输、销售中的各环节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无不影响着食品的卫生质量;因此要根据一小份样品的检验结果去说明一大批食品的质量或一起食物中毒的性质;就必须周密考虑;设计出一种科学的取样和样品制备方法..而采用什么样的取样方案主要取决于检验的目的;目的不

同;取样的方案也不同..检验的目的可以是判定一批食品合格与否;也可 以是查找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还可以是鉴定畜禽产品是否有人畜共患的病原体..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取样方案多种多样;如一批产品按百分比抽样;才若干个样后混合在一起检验;按食品的危害程度不同抽样等..不管采 取何种方案;对抽样代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最好对整批产品的单位包装进行编号;实行随机抽样.. 一样品的种类 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 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验分析.. 二样品的采集 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采样的工具;如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和开罐器等;必须是无菌的.. 根据样品种类;如袋、瓶和罐装者;应取完整的未开封的;如果样品 很大;则需用无菌采样器取样;检样是冷冻食品;应保持在冷冻状态可放 在冰内、冰箱的冰盒内或低温冰箱内保存;非冷冻食品需在0~5℃中保存.. 1、液体食品的采样 将样品充分混匀;用无菌操作开启包装;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盛样容器.. 2、半固体食品的采样

饲料采样规程

饲料采样规程 1.目的 规范饲料大宗原料、添加剂、半成品与成品的采样原则、方法、频率及分样方法,以确保采取的样品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2.适用范围 不同包装、数量、形态的饲料原料、添加剂、半成品与成品的采样作业均适用。3.参考文件 《GBT146991-2005饲料采样》和《检化验样品留存与定期处理管理规定》4.定义 4.1原始样本:由生产现场、仓库等大量分析对象中采集的样本。 4.2商业样本:由卖方发货时,送往买方的样本。 4.3工作样本:指对原始样本混合制备后分出的,送往化验室或检验站分析的样本。 5.职责 5.1化验员:样品的检化验、保存及处理。 5.2质检人员:采样。 5.3采购部:商业样本的索取、采集与送交。 5.4营销部:客户投诉、客户服务样品的采集与送交。 6.作业内容 6.1采取具有代表性样本的原则 尽可能地考虑到采取被检饲料的各个不同部分、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和广度,多点取样,按随机抽样原则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使最终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整批对象;并通过正确的分样方法制备工作样本。 6.2不均匀采集物料对象的采样方法 对于不均匀的物料,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均匀样品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操作。可用“几何法”,按一定程序自物料的各个不同部位,取出一定数量的独立样本,取出的份数多则均匀度高,对这些取出的多量样本再重复取样。具体方法:把整个一堆物料看成具有规则的几何立体,如立方体、圆椎体,取样时先将该立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部分(或在想象中将其分开),这些部分必须在全体中分布得均匀,而不是在表面或只在一面。从这些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本,称之为支样,将这些支样混合后重复取样多次,得出一连串逐减的样本,即为“初级”、

饲料添加剂样品测试方法

饲料添加剂样品测试方法 一、引言 饲料添加剂是指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以及微生物制剂,用于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目的。为了确保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对其进行样品测试。本文将介绍饲料添加剂样品测试的方法。 二、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是饲料添加剂样品测试的第一步。在采集样品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即能够准确反映整个批次的饲料添加剂。 2. 样品应该符合实验要求,并且能够满足测试所需的样品量。 3. 样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三、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是饲料添加剂样品测试的关键步骤。在制备样品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处理: 1. 样品应当充分混匀,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2. 样品应当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溶解、稀释等,以便于后续的测试操作。 3. 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的损失和污染。 四、测试方法

饲料添加剂样品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化学分析法:通过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其中的成分和含量。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2. 生物学测试法:通过对样品进行生物学测试,评价其对动物的影响。常用的生物学测试方法有细胞毒性测试、动物实验等。 3. 物理测量法:通过对样品进行物理测量,确定其中的性质和特征。常用的物理测量方法有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等。 五、数据分析 在完成样品测试之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样品的性质和特征,以及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统计分析、图表分析等。 六、结果验证 为了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结果验证。结果验证可以通过重复测试、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只有经过验证的结果才能够被认可和应用。 七、质量控制 在进行饲料添加剂样品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参加质量评比、建立质量标准等方式进行。只有具备良好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粮食工程技术《技能训练三 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

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 一、仪器设备 样品粉碎机一台,鼓风烘箱〔60~70℃〕。 二、材料与工具 干草〔垛〕,8~10g粉碎玉米,样品粉碎机1台,剪子,秤,多样筛〔孔径1~〕,广口瓶,标签,天平〔1/100〕,刀或料铲,方形塑料布〔150cm×150cm〕,小铡刀,搪瓷盘〔2021×15cm×3cm〕,坩埚钳,普通天平〔感量〕。 三、原理与知识 分析饲料成分时,不可能对所有的饲料进行全面检测,只能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样品是否代表分析的饲料总体,要看是否从分析的饲料中取出足够的样品;取样的角度、位置和数量是否能够代表整批饲料;取出的样品是否搅拌均匀等因素。对于不均匀的饲料或大批量的饲料,为使取样有代表性,应尽可能取到被检饲料的各个局部。最常采用的方法称为“几何法〞。对于均匀性的饲料或混合完全后的原始样本,它们每个局部的成分与其他全部的成分完全相同,可以采取其任何一局部作为分析的样本,可以采取“四分法〞采样。 饲料中水分存在有三种形式,即游离水、吸附水〔吸附于蛋白质、淀粉及细胞膜上的水〕和结合水〔与糖和盐结合的水〕。风干样本就是在样品中不含游离水,含有15%一下的吸附水,含有结合水的样本,如:混合粉料、子实、干草粉、血粉等。样本的含水量在70%~90%,含有多量的游离水和少量的吸附水的样本称为新鲜样本。如青饲料、多汁饲料、青贮饲料、鲜蛋、鲜肉等属于水分多的样本。水分含量较多的新鲜饲料不好保存,要先测定初水分得到半干样本,然后半干样本〔同风干样本〕制备成分析样本。 四、操作方法与步骤 1样本的采集 〔1〕“几何法〞采样 将成垛的干草分成假设干等分〔假想〕,从各个部位分别取出相等体积的干草〔每个点取左右〕,将这些支样本混合,然后,再用上法从混合样中抽取样本,使样本量到达1g左右为止,这就形成了原始样本。用小铡刀将这个原始样本草铡成长度1cm碎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01 采样的目的 采样是饲料分析的第一步,采样的根本目的是采样得到具有代表性样品,以便对样品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客观反映受检饲料原料或产品的品质。 样品分类: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分析样品。 02 采样的要求 2.1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样品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分析结果能否为生产实际参考和应用。 2.2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 >从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区域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混合得到数量较大的原始样品,然后按照“四分法”等方法将原始样品缩减到一定数量的待测样品。>做到随机、客观,避免人为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2.3样品必须有一定数量 采样的数量取决于以下因素:>饲料原料和产品的水分含量;>颗粒大小和均匀度:颗粒大、均匀度差,则采集的样品应多;>平行样品数量的影响:平行样品数量越多,则采集的样品应多。 2.4采样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采样技能

采样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采样时,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不弄虚作假和谋取私利,及时发现和报告一切异常情况。采样人员应通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应技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5重视和加强管理 主管部门、权威检测机构和饲料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采样和分析的重要性,加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原料、加工工艺和产品;对采样方法、采样操作规程和所用工具提供相应规定;对采样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 03 采样工具 3.1探针采样器 也叫探管或探枪,是最常用的干物料采样工具。其规格有多种,有带槽的单管或双管,具有锐利的尖端。 3.2袋式取样器 该种取样器是用不锈钢制作的,特点是具有一个尖头、锥形体和一个开启的进料口。 3.3自动采样器 自动采样器可安装在饲料厂的输送管道、分级筛或打包机等处,能够定时、定量采集样品。自动采样器适合于大型饲料企业,其种类很多,根据物料类型和特性、输送设备等进行选择。 3.4其它采样器 剪刀(或切草机)、刀、铲、短柄或长柄勺等也是常用的采样工具。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验一饲料样品(de)采集与制备 一、实验目(de)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饲料原始样品(de)采集方法,掌握分析样品(de)制备及保存方法,掌握相关(de)基本概念. 二、仪器与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方法步骤 (一)基本概念 从受检(de)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de)部分,称为样品.采集样品(de)过程叫采样.样品一般分为原始样品和分析样品.从一批受检(de)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de)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原始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实验室分析,称为分析样品,分析样品一般为500g.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de)样品具有代表性. (二)原始样品(de)采集 不同饲料样品(de)采集因饲料(de)状态、性质、颗粒大小、包装方式和数量(de)不同而异.

1、袋装 用采样器随机从不同袋中分别取样,混合后即得原始样品,每批采样(de)袋数取决于总袋数、颗粒大小和均匀度.可以根据下表(表-2)计算得出. 表-2 袋装饲料采集方案 饲料包装单位取样包装单位(袋) 10个以下每袋取样 10~10010袋 100以上10袋为基础,每增加100个,多取3个包 装单位 2、仓装 可根据饲料层厚度,按高度分层采样.料层>米时,取三层,上(10~15㎝)、中、下(20㎝);料层<米,取两层,上(10~15㎝)、下(20㎝).每层至少分5个采样点.见下图: 3、桶装 桶装饲料多为液体或半固体,应根据桶(de)数量确定取样桶数(见表-3).每桶应取3点,取样前应混匀. 表-3 桶装饲料采样方案 7桶以下不少于5桶

饲料常规检验方法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 (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测 第三章饲料的显微镜检测 第四章饲料分析的基础知识 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 实验二饲料粗蛋白的测定 实验三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饲料粗灰分测定 实验五饲料钙的测定 实验六饲料总磷的测定 实验七饲料盐分的测定 实验八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实验九能量的测定 实验十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样品一般分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 1、原始样品 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 2、平均样品 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少于1㎏。 3、试验样品 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试样样品。 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一、采样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采样 (一)基本方法 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 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园柱体、园锥体),取样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四分法: (1)散装颗粒或粉状饲料或原料的采样 仓装 按面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0平方米,分为5点。 料层>0.75米,取三层,上(10~15㎝)、中、下(20㎝) 料层〈0.75米,取二层,上、下。

饲料采样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进厂原料、生产过程中半成品与产成品的采样原则、方法、频率及分样方法,使所取样品尽可能客观真实反映原料、中间品及成品质量。 2.适用范围 不同包装、数量、形态的原料、半成品与成品的采样作业均适用。 3.参考文件 《GBT146991-2005饲料采样》 《粮食、油料检扦样、分样法》 《GB/T 5524-2008 油脂采样》 4.术语 4.1 份样:一次从一批产品的一个点所取得样品。 4.2 总份样:通过合并和混合来自一批次产品的所有份样得到的样品。 4.3 实验室样品:由缩分样分取的部分样品,用于分析和其他检测用,并且能够代表该批产品的质量状况。 5.职责 5.1化验员:所有接收到实验室样品的检化验、分类保存及处理,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测结果负责,将检测信息及时上报品控分部经理。 5.2品控员:所有进厂原料与生产中半成品、成品的及时正确采样,依标准作出感官判断,对判断结果负责,对不合格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红牌’标识。 5.3 品控分部经理:综合感官检测结果和理化分析数据依标准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作出判定,负责对外样的接收。 5.4仓储科:负责对合格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分类、入库、标识和仓储管理,对不合格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隔离。 5.5采购部:原料外样样本的索取、采集与送交,负责对技术中心判定为不合格原料处理。 5.6营销部:客户投诉、客户服务样品的采集与送交。 6. 人员及设备 6.1采样人员要求:采样应该由受过适当培训,有采样经验的人员执行,而且采样人员应意识到采样过程可能涉及到的危害与危险,熟悉公司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感官验收标准。 6.2采样设备要求:与产品颗粒大小、采样量、容器大小和产品物理状态等特征相匹配,采样设备应清洁、干燥和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7.采样方法和频率 7.1产品分类 以集团现用物料为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固体饲料—散装饲料和袋装饲料,如散装玉米、袋装磷酸氢钙等 b)液体饲料,如豆油等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釆集与制备 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样品一般分 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 「原始样品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 2 kg 。 2、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立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 少于1 kgo 3、试验样品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试 样样品。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 代表性。 一、采样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 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杆样玻璃管、杆样简(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采样 (一)基本方法 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 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I 记柱体、园锥体),取样 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 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四分法: 散装颗粒或粉状饲料或原料的采样 按而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 0平方米,分为5点。 料层X ). 75米,取三层,上(1 0r5cm )、中、下(20cm ) 料层<0.7 5米,取二层,上、下 按高度分层,每层按仓宜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人外(距仓边30cm )三 圈。 %% 中小颗料料如玉米、大 麦抽样的袋娄不少于总袋数的 5%,粉状饲料抽样的袋数不少于3%也可以 总袋数 根据寸—-—汁算得出。 表1・1袋装饲料采集方案 取样包装单位(袋) 每袋取样 10袋 (1) 仓 园仓 直径V8米,每层分别设1、2、4共7点采样。 直径>8米,毎层分别设:L 、4、8共13点采样。 (2)袋装 饲料包装单位 10个以下 10~ 1 00

动物营养实验指导Word版

实验一样本的采集与制备方法饲料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因此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方法是饲料分析和检测的重要环节。 一采集样本的目的与要求 由一种物品中采集供分析用的样本称之为采样或取样。采样是饲料分析的第一步。采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理化指标的分析,客观地反映受检饲料原料或产品的品质。因此,所采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即能够代表全部被分析的原料物品。否则即使以后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无论多么严谨﹑精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都毫无科学性﹑公证性和实用价值。对饲料加工业而言,采样正确与否将影响其多方面的决策,例如:配方设计时对原料的选择;原料供应商的决策; 对一批原料的取舍与对加工程度的确定;对产品的鉴定-产品是否符合其规格要求与保证值;对全部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期限内是否稳定以及加工条件是否控制与官方检验的必要性等。显然,饲料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的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以采集样本的指标为依据。因此,正确的采样应该是从有不同代表性的区域取几个样点,然后把这些样本充分混合,使之成为整个饲料的代表样本,然后再从中分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样本之用。其最后分析的结果就作为整个被采取样本饲料的平均值。 要使采样合乎规范化,则必需加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原料﹑加工工艺﹑产品;必须严格规定各种采样方法的步骤以及采用特定的仪器设备。管理人还须指导采样人员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及了解采样原料的基本特点。 对采样系统的要求包括二方面:其一是对采样人员和教育与培训;其二是对采样工具(包括手动和自动)的正确设计与安装。 采样人员应通过专门培训,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采样技能方能上岗。在采样过程中,要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到随机,客观,避免人为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及时发现和报告一切异常的情况。 采样工具的制造原料要求耐磨损而且是不易损坏的材料(如不锈钢)。 二、样本采集的方法与原则 (一)常用样本类别与定义 (1)标准样本:是指由权威实验室仔细分析化验后的样本。如再由其它实验室进行分析化验,可用标准样本来校正或确定某一测定方法或某种仪器的准确性。 (2)商业样本:是指由卖方发货时,一同送往买方的样本。 (3)参考样本:指具有特定性质的样本,在购买原料时可作为参考比较,或用于鉴定成品与之有无颜色﹑结构及其它表现特征上的区别。 (4)备用样本:指在发货后留下的样品,供急需时备用。 (5)仲裁样本:指由公正的采样员所采取的样本。然后送仲裁实验室分析化验,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