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

*六、政治经济周期

*七、当代中国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buchanan)认为,公共选择是一种对政治的看法,它把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扩大应用于集体的或非市场的决策过程。

*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认为,公共选择基本上是运用经济学工具来研究政治学传统问题的一门学科。

*丹尼斯.C.缪勒(Dennis C.Mueller)认为,公共选择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学。

*公共选择(Public Chioce)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

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的研究对象: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

*公共选择的研究工具: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尤其是价格理论,它把政治舞台理解为市场,把选民、官僚和政治家视为政治市场中的博弈者,把选票看成是货币。

*公共选择的研究重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局限以及政府失灵问题,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找使政府最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制

约体系。

*公共选择的主要贡献: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一、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的目的:保证政府按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

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公共选择的方法:投票及其他民主形式和程序。

*公共选择的机制:各参与主体通过交易来谋求自我利

益最大化的实现。

*公共选择的过程: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

*公共选择的因素:中位选民、利益集团、官僚集团、

政治经济周期等。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18、19世纪,一些数学家,如孔多塞(Condorcet)、拉普拉斯(Laplace)、卡罗尔(Carroll)等对投票过程发生了兴趣,发现了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的投票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不过他们的研究成果逐渐被淡忘了。

*20世纪50年代,威克塞尔(K.Wicksell)、林达尔(Lindal)、唐斯(Anthony Downs)、伯格森(Anram Bergson)、阿罗(K.Arrow)、布莱克(Duncan Black)和布坎南对前人的研究予以重新发现,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首推布坎南。

*1957年,布坎南和沃伦·纳特(W.Nutter)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创办了“托马斯·杰斐逊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研究中心”,其目标是促进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这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的正式发端。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1963年,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在弗吉尼亚州创立了“非市场决策选择委员会”,随后出版了《非市场决策论文集》

*1968年,“非市场决策选择委员会”改名为“公共选择学会”,并正式出版了协会的刊物《公共选择》期刊。

*1969年,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建立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新的中心侧重于对政治过程的理解,以此加强对市场过程的理解。其目的是把40年来人们用以检查市场经济缺陷的不足的方法,用来研究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

1.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

*整个20世纪7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公共选择作为“新政治经济学”出现在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

*1982年,公共选择研究中心移交给乔治·梅森大学,此后,乔治·梅森大学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大本营

*1986年,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布坎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

2.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人们认为,市场本身能有效地配置各种资源,并引导微观经济主体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政府应采取放任主义的态度,其主要职责是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市场经济所固有的一系列弊端如失业、贫富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这促使了凯恩斯学派的兴起。二战后,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政策,保证了战后二三十年里世界经济的繁荣。

*但是如同市场会失灵一样,政府也会失灵,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好,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这就促使人们通过分析非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来探讨国家干预失误的原因,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3.公共选择的前提:

* A.经济人假设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

利的最大化。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

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市场经济中的人是

一样的,都是“经济人”,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

化为目标。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

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

最大化。

3.公共选择的前提:

* B.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即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出发点的个人同样作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将个人的选择或决策当作公共选择或集体决策的基础。公共选择理论注重分析集体行为中个体(投票者、政治家、官员等)的行为,力图揭示个体行为是如何通过政治过程而对集体行为及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

3.公共选择的前提:

* C.经济学交换范式

*经济学交换范式将经济学看作是一门交换的科学,用经济学交换范式来最后塑造政治模式,将政治和政治制度唯一或主要地归因于复杂交换、契约和协议,简言之,把政府-政治过程看作一种类似于市场的交换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就是这样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公共选择的全过程,它的程序、规则、机制以及整个社会的法律制度。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 4.切入点

将政策环境划分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

4.切入点

*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的政治市场三级结构

*初级政治市场

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

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

*政策供给市场

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

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

*政策执行市场

官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选民向政府纳税

5.理论特点

*不在于作出价值观和道德上的判断

*公共选择理论不在于研究选择结果的好坏,而是研究作为集体的国民为什么选择这样而不是选择那样。没有价值观的判断,而是对普遍规律的总结。

*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其贡献是运用研究个人主义的方法来研究集体行为。其逻辑起点是经济人的概念。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相对独立性

6公共选择的三个阶段(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和司法)

*(1)立宪

立宪阶段实际就是在游戏正式开始之前,确定游戏规则.

一个重要的规则是要决定按何种原则将社会各成员的偏好加总起来,形成社会对公共物品的总偏好。

一般这种规则有诸如全体一致、少数服从多数、直接民主、间接民主

*(2)立法或议会过程

根据游戏规则,确定公共物品的数量、质量等的过程,这通常以各种提案、议案的形式表现出来。

*(3)行政和司法阶段

就是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过程,也就是将议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7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选票在政治市场就相当于经济市场中货币,投票规则就相当于经济市场中的市场规则,投票者可以看作是市场中的消费者,而政治家则是政治市场中的企业家,官僚机构就是政治市场中的企业,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决定了政治市场是如何运行的。

8公共选择中的参与者

*(1)政治市场里的经济人分为三类:

*作为投票者(选民)的经济人(其手中的选票类似于经济市场上消费者手中的货币)

*作为选民代表的经济人(政治家)

*作为政策的职业执行者(官僚)的经济人

*(2)投票人

*在政治市场里,作为投票者的经济人只是在比较了投票的成本与收益、并确认存在投票的净收益(即投票的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投票的边际成本)之后才进行投票的

*投票人的目标通常是双重的:一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二是他所在团体的利益最大化

*这两个目标中,自身利益是最根本的,第二个目标仍是为第一个目标服务的,是实现第一个目标的手段之一

*他拥护集体的利益,只是因为他认为或者预期集体利益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他自己的利益。当这两个目标存在冲突时,也就是维护集体利益将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时,他将优先满足自己的利益。因此,这一假定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的排列次序完全相反投票者参与投票的动因

*投票者是否参加投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1、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

*2、其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

*参加投票的效益来自投票者从行使公民权利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利益。

*参加投票的成本,则是指为投票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在参加投票有净效益(MB-MC≥O)的情况下,投票者会乐于参加投票。

*很多人会因确信其投票不会对投票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而不愿参加投票。在投票者人数相当多的社会,由于每个投票者参加投票的成本是正数,而其按对投票结果的影响力来衡量的效益接近于0,投票者选择弃权策略是合乎理性的。

政治家(政党)与选票极大化

*经济学家们用追求选票极大化来解释政党的行为。

*投票过程中,在有关政府的作用和其他问题上意见一致或相似的人们,往往会组合成一个势力集团,形成政党。

*当有关提案的信息相对稀缺时,政治家们政治行为通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最终达成的实际政治均衡。

*政党在投票过程中的作用,类似于促成投票者之间达成投票交易的经纪人。政党的纲领通常由一系列分别迎合少数投票者利益的项目所组成,通过将这些利益项目进行组合,并将其成本分散到多数人身上,政党可以赢得选票。

*在多数规则下,如果政党可以在实现选票极大化方面获得成功,就可以赢得选举。选票极大化是多党制社会中成功地获得政治权力的先决条件。

9.交易概念的运用

*在公共经济学看来,交易可分为简单交易和复杂交易。简单交易是指基本的直接的交换,一对一的银货两讫。复杂交易则指多个各主体之间多重反复交换。政治决策过程即是多个“经济人”相互交易的过程。

*交易是指经济人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出发,在各主体之间进行自愿交换,从而得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交易的本质是帕累托改善过程,交易的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实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人民币不贬值--复杂交易

*尽管政治过程也可以看作交易过程,但是非市场决策和市场决策存在很大的不同。非市场决策中存在强制因素,而市场决策包含非强制因素。非市场决策一旦作出,尽管其中牵涉的某

些经济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但他们不能取消交易,不能改变决策结果。非市场决策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各方的决定权力是不均等的,由此体现了政府的决策权力。

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 1.投票的定义

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之一,是现有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改善其处境或提高其福利水平。

* 2.投票中的个人偏好

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

支配个人偏好的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个人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个人偏好有偏差:隐瞒个人偏好(对公共产品成本负担的恐惧)、策略性投票、无意参加投票、偏好显示程度差异等。

三、投票机制和中位选民

* 3.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的转化

多数决策是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多数决策的过程是投票加总的过程,也即是个人偏好加总的过程。

4.投票规则的原则

*肯尼斯·阿罗(K.J.Arrow )的五原则:

(1)理性原则:备选项的完整性和可递性;

(2)帕累托改进原则:对现有状态的改善;

(3)独立原则: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

(4)非限制原则: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

区,社会选择顺序的产生,应当包括所有

逻辑上可行的个人顺序;

(5)非独裁原则: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全社

会的可能性.

5.投票的悖论

*梅氏定理(1952年,肯尼思·O·梅)(决定性、中立性、匿名性、正向反应)表明,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只有多数投票原则。而在考虑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时,多数投票原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的现象。

*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这种现象被

称为投票悖论。

5.投票的悖论

*假设有甲乙丙3人通过投票来决定政府优先发展一项产业,备选的产业有:电子计算机业(计)、汽车业(汽)和电讯业(电)。每个人都对三个选择方案进行排序,最后运用多数投票规则决出一个产业。

5.投票的悖论

*为避免投票悖论的出现,布莱克提出单峰偏好理论。单峰偏好理论是对阿罗第四原则(无限制区域)的修正,对投票者的选择进行限制。而一旦限制投票偏好,运用多数投票原则得出一个均衡的结果,实质上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即对少数人而言,他们的投票自由受到限制,投票意愿不是为了选择他们认为的最佳方案,投票变成了为了产生一个投票结果而进行的行为。

*单峰偏好指每个选民的偏好只有一个峰值。

*与单峰偏好相对的是多峰偏好,即选民的偏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峰值。多峰偏好是导致

投票悖论的原因。

5.投票的悖论

改变投票悖论—

将多峰偏好改为单峰偏好

6多数规则下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1)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形和多峰形之别。

*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对于这个唯一的最理想目标的偏离,无论是正的方向,还是负的方向,都是坏事情。

*多峰偏好(mutiple-peaked preference)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最初,当人们偏离其最偏好的选择目标时,境况会因此变坏。但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其境况则会最终变好。

*在某些情况下,依据简单多数规则所取得的政治均衡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量提案,均获得多数赞成票。

*只要有一人的偏好呈多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可能出现循环现象。

(2)配对投票下的循环

*当有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的投票,便是所谓“配对投票”。

*每一项被否决的提案,当与另一种可以选择的提案配对时,都有可能变成胜利者。按照进行的配对投票中的次序不同,三种可以选择的提案都可以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胜。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们称作“循环性”。

*一旦出现循环,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不具有确定性,政治均衡也就不存在了。这时,没有任何一种提案可以战胜其它所有可供选择的提案。

(3)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蜂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循环现象,那就说明,在所有投票者中,至少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只有一个。这就是,中间偏好峰即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提案获胜。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蜂形,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7.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

*阿罗不可能定理由投票悖论演化而来,它揭示了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它强调无论在哪种规则之下,政府决策都是可能产生偏差的。民众对政府提出的各种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为了解决投票悖论而对投票前提进行限制表明,多数决策不一定能够引出正确的决策,而民主政治不一定完美无缺。

*单峰和多峰偏好之间的矛盾证实了民主政治的内在缺陷:要么循

环投票,要么多数人暴政,要么进行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包括:互投赞成票和操纵投票,结果是选民利益受损,全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8 投票交易

* 1.互投赞成票与投票交易

*投票者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投票,其中既有投赞成票,也有投反对票。如果投票者对这些方案具有不同的偏好强度,他们会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方案进行投票交易。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这种投票交易过程被称为“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

*例如:A、B两方案,A可给石油厂商带来利益,B会给食品厂商带来收益。设这两种方案都代表少数投票者的利益,任何一项方案均没有单独获得通过的可能。

*如果石油企业从A方案中获得的收益大于B方案通过后自己所受的损失,他将愿意为B方案投赞成票,以换取食品厂商对A方案的支持,于是两项分别代表对方利益的方案同时获得了多数票,交易双方也同时获得了净收益。

*2投票交易发生的条件:

*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3隐含的投票交易(Implicit Logrolling)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提案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例如:将对纺织品的进口限额提案和新型战斗机的研制经费提案放在一起,此时,投票者将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两者都要,要么都不要

*由于这两个提案都只代表少数投票者的利益,单独投票时不会通过

*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时,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就加大了,因为此时,每一个处于少数地位的特殊利益集团,为了获得对自己有利的方案,是愿意对组合在一起的一揽子项目的提案投赞成票

*每一特殊利益集团对组合性提案是否投赞成票,取决于其对这些项目的相对偏好强度。如果从对其有利的项目中获得的效益,与从对其它特殊特殊利益集团有利的项目中蒙受的损失相等,他们就不会具有对此类提案投赞成票的动机

*只有在这样的提案可给其带来正的净效益的条件下,人们才愿意以互投赞成票的方式进行这种隐含的投票交易

*4投票交易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投票交易导致公共支出的浪费,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9.中位选民定理

*尽管在投票过程中会出现以上各种影响投票结果的不确定因素,经济学家也发现了影响投票行为的普遍规律,即中位选民定理。

*中位选民指处在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中位选民所选择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往往是多数决策机制下可能得出的政治均衡。中位选民并非一定是中产阶级。

*政治均衡指在一个社会里按一定规则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成本分摊(税收)达成协议。

唐斯(A. Downs)的政治竞争模型:

*在代议制民主中,各党派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去赢得选举。政客理性表现在追求选票最大化而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上。在多党政治中,谁抓住了中位选民的偏好就赢得了选举。

*唐斯提出“政党所感兴趣的并不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反,每个政党所追求的只是通过获得最多的选票从而再次被选上。因此,如果政府确有能力使社会向帕累托效率移动,这也只有通过同别的政党的竞争才能达到,所以,关键在于政党之间的竞争是否总是迫使政府向一种帕累托最佳状态努力。”

*唐斯的模型的含义:

*(1)政党或政治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而不是追求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或者公共利益的;*(2)政党或政治家是凭选票的极大化才能实现自我利益的;

*(3)政党或政治家是以其提出的竞选纲领或可供选择的提案来争取选票的;

*(4)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四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 1.利益集团的定义

*具有同样偏好的个人群体

* 2.利益集团形成的必然性

*降低信息成本

*增强偏好的显示的稳定性

*提高投票中的交易效率

3利益集团发挥作用的途径

*(1)与立法机构联系

*(a争取议员群体和集团的支持;b直接参与立法程序;c在投票中争取多数选民)

*(2)与行政机构联系

*(a充任民意代表;b控制有关部门的官员人选;c参与法律制定的前期工作)

4特殊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特殊利益集团是公共选择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特殊利益集团指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它本身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却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或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特殊利益集团通常采用的手段:

*第一,让集团成员投票反对他相威胁;

*第二,对支持于其有利的提案或反对于其不利的提案的政治家,提供竞选资金。

*特殊利益集团的活动可以左右税收负担水平及其分布、政府财政补贴的去向、政府支出项目的设置,并对政治均衡的最终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特殊利益集团在获得来自于政府支出的增加的效益的同时,必然

要以其他人的境况因此而变坏为前提。因为政府用于增加对某一特殊利益集团有利的项目支出的资金来源要么是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或全体社会成员)征收的税收;要么就是是减少对其他社会成员有利的项目的支出。

5利益集团内部关系(成本——收益法则)

*(1)相容性利益集团:

一个人的收益不影响同一集团中他人的收益,在成本——收益法则支配下,成员具有扩大集团利益的动力。

*(2)排他性利益集团:

个人收益的获得会影响同一集团中他人的收益,在成本——收益法则支配下,成员缺乏扩大本集团利益的动力。

*(3)个人对利益集团的参与和退出:

收益大于成本——进入;收益小于成本——退出

*(4)集团内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

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成正比——扩大;个人收益与集团规模成反比——缩小

6利益集团与寻租

*我们大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上学时有些同学很会讨老师欢心,从而获得当班干,三好学生,甚至助学金,奖学金和毕业分配的好处。

*Tullock举过一个极端的例子:49年前后的中国,有人不惜以自残的方式获取伤残不足和别人的施舍。

*亚柯卡领导克莱斯勒时寻求的政府巨额资金支持。

*国内的一些贫困县每年会得到国家一笔扶贫款,于是有些县为了得到这笔扶贫款,甘愿戴上贫困县的帽子,而戴上帽子的更舍不得脱贫。

*1)寻租者(Rent-seeker)可以是个人,企业和政府。

*2)为了得到寻租的好处,寻租者需要花费成本。Tullock的例子里,寻租者的成本是他们的身体,他们本可以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当然更累更苦些)。

*3)寻租是寻租者的主动行为。

*4)必须有一个能够控制资源分配或影响资源分配的作为管治者的个人或组织。

6利益集团与寻租

*(1)寻租(rent seeking):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己谋利的行为。*寻租与寻利的区别:

*寻利是对生产性利润的追求,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技术和制度安排的创新以及人民从事的生产活动、研究和开发活动、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等等。这类活动是生产性的、增进全社会福利的活动。

*寻租即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irected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包括谋求特权与优惠的游说活动,权钱交换的腐败行为,偷漏税金、走私放私等非生产性的、有损于社会福利的活动。一旦政府开始干预经济活动,人民就会积极行动起来,以使政府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从而使政府所创的租金流向从事这些活动的人们。这类活动没有生产出任何商品和劳务,反而白白消耗了社会的经济资源,最终导致的是经济停滞而不是增长。

寻租与寻利的区别:

* 1.寻利是作为生产者的经济人通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获取高于生产成本的收入的活动,不需要借助政府的干预,是“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人去从事有利于自也有利于社会的活动;寻租是力图使“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或利用“看得见的手”去

*抑制“看不见的手”的损人利己的活动,如果离开了政府的干预,没有政府干预所提供的特殊垄断地位,租金便无从寻求。

* 2.寻利是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实现的;寻租是在既定财富量下的分配与再分配。

* 3.寻利以生产过程为基础,因而必然对决定生产的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创新等极为重视;寻租的基础在于“差额”和特惠等,因而凭借的是宣传、吹嘘、奉承、说服、哄骗、“后门”和贿赂。

* 4.寻利在创造财富中既实现了自己获利的目的,又以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多而有益于社会;寻租只有益于寻租者和给租者,对整个社

会来说是有害的,影响了人民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投入量。

*谁最先提出的Rent-seeking概念?虽然Gordon Tullock被称为寻租理论之父,在他发表于1967的著名论文 'The Welfare Costs of Tariffs, Monopolies and Theft' 中,并没有使用Rent-seeking一词,直到1974年Anne Kreuger 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一文 , Rent-seeking一词才风靡起来。

*1974年克鲁格提出“寻租”概念,1976年塔洛克第一次系统的讨论了寻租行为。1982年巴格瓦蒂提出“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UP),之后的文献中, DUP或寻求额外收益之类的概念便成了经济学家的共同用语。

*DUP的典型事例有:

*1。寻求关税好处的院外游说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改变关税以及要素收入来获得金钱收入;*2。寻求收入好处的院外游说活动,其目的是要把政府收入引向用于自己,是自己成为收入的接受者;

*3。寻求垄断利益的院外游说活动,其目标是创立一种人为的、产生租金的垄断;

*4。逃避关税或者走私,这种活动实际上是减少或取消关税(或限额),并通过利用交纳关税的合法进口品与不交纳关税的非法进口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而获得利润。

租金的来源

* 1.政府的“无意创租”。即政府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干预经济生活时产生的租金,由于干预的方式方法不当,造成了协调失灵,使该租金无法消散。

* 2.政府的“被动创租”。即在市场经济的发达阶段,在民主政体下,政府受利益集团的左右,成了某些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为其所利用,通过并实施一些能给特殊利益集团带来巨额租金的法案,客观上为这些利益集团服务。

* 3.政府的“主动创租”。即在市场经济的不发达、不成熟阶段,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办法来增加某些行业或企业的利润,人为地

制造租金,诱使寻租企业向他们进贡(准赞助)作为获取这种垄断租金的条件。

寻租活动的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的寻租活动:

*通过向政府行政官员进行游说、疏通、“走后门”、行贿等手段促成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从而产生租金并获取该租金的活动*第二层面的寻租活动:

*由于第一层面的寻租活动给政府官员也带来了好处,使他们看到了权力的含金量,从而吸引人们耗费精力和钱财去争夺政府行政官员职位的活动

*第三层面的寻租活动:

*当政府采取措施将暗租变为明租(如征收资源垄断税等),使部分或全部租金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而这些租金收入尚未归还财政预算或尚未以某种无差别的或随机的方式通过预算分配时,各个社会利益集团为了这笔财政收入的分配有利于自己而展开的竞争。

举例

*一个城市的政府以防止市内交通拥挤为由,用限额发放营业执照的办法人为地限制出租汽车的数量,则市场上的出租汽车数量就少于自由竞争市场的均衡水平,出租汽车业主就可

以赚取超额利润(即租金)。

*人们受这种超额利润的吸引,就会想方设法从主管执照发放的政府官员那里获取营业执照。如果执照的发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寻求执照的人们就会争相讨好、贿赂这些官员,从而产生第一层面的寻租活动。

*由于这些活动使官员们享受的特殊利益,又会吸引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争夺主管官员的肥缺而发生第二层面的寻租竞争。

*如果部分或全部的出租汽车超额利润以执照费的形式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如拍卖),则社会上各个利益集团又有可能为了这笔财政收入的分配而展开第三层面的寻租活动。

寻租的后果

* 1.社会资源的浪费

* 2.经济效率的下降

* 3.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

* 4.造成社会公害

寻租活动的治理

* 1.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运用道德制约力量,使经济人不愿为;

* 2.在公务员中进行人事工资改革,实行裁员加薪,简政精官,使经济人不必为;

* 3.健全法制,加强法治,制定出反寻租的政策和法律规章并严格加以执行,公开政府官员的收入和财产,使寻租者难逃应有的惩罚,从而加大寻租成本,使经济人不敢为;

* 4.制度创新,杜绝创租,消散租金,使经济人不能为。

寻租与腐败

*腐败不完全等同于寻租

*腐败首先是一种政治腐败,公职人员在运用权力过程中的不法行为;

*其次是经济腐败,即用政治权力换取金钱;

*第三是作风腐败,即用政治权力达到个人超常的享乐。

*腐败与寻租的共性:经济人运用公共权力主动创租或寻租。

*腐败与寻租的区别:所有无权者的寻租都不在腐败之列;所有合法的寻租(如游说活动等)也不在腐败之列;腐败者皆为掌权者,而寻租者中有权者、有钱者、有关系者兼而有之;寻租的内涵更集中,其目标仅在于租金,而腐败的内涵更宽泛,其目标除租金外,还有权力、名位、女色等非货币性对象;腐败皆为非法,而寻租则合法与非法兼而有之。(比如,当租金出现在寻找癌症的一种治疗方法,并给了这种方法以专利权的时候,这种寻租活动是合法的.)

6利益集团与寻租

*(2)利益集团

* a.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标的利益集团(如环保、动植物保护组织等);

* b.以福利再分配为目标的利益集团(如行业协会、工会等;在再分配性公共决策中取得或维护其垄断地位)

*价格自由竞争条件下价格会平衡供需关系

*垄断条件下生产者以垄断价格获得租金

*

*

*

* G

* Pm

* R L

* Ps

*边际成本

* O

*数量

*(Ps)为竞争价格,(Pm)为垄断价格,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为(G+R+L)。

*在垄断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为(G),(L)为消费者剩余损失,(R)为垄断者获得的租金,也即垄断的社会成本。

*寻租成本:由取得和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政府部门为这类支出作出的反应、寻租行为引起第三方行为扭曲的支出三种构成。

利益集体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导致三种社会成本的付出

*中央政府考虑在A市或者B市投资铺设一条新的铁路线。铁路运输能够弥补A市的运输不足状况,提高农产品外销的利润。为了使铺设铁路的想法付诸实现,A市的农产品利益集团对中央政府的官员展开游说工作,必要时还会进行贿赂。

*利益集团投入的资金和精力是第一种成本。

*议会和政府官员接受贿赂后,本来已经基本确定的线路会被改变,官员中有人提议铁路线

应该经过A市而不是B市,其他官员参与到讨论中,论证这项提议的正确合理性。这项决策的进度被放慢,这些是政府部门付出的成

*第三方付出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上盛行贿赂的不良风气,人人都试图用非正规途径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

*利益集团的存在降低了社会福利。垄断所获得的租金被付出的社会成本所抵消,甚至于造成了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对于利益集团而言,集团的福利可能获得了提高,而对于社会而言,则福利降低。

五公共选择中的官僚集团

*1政治家与官僚

*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人员的组成包括:

*政治家:通过选举获得职位,经常更换,与选举周期相关,对选民负责。

*文官(官僚):凭借技术受到雇用,基本上终身制,与政治波动无关,只对上级负责。

*2文官(官僚)的作用

*文官是公共决策的执行者,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和维护者。主要发挥两个作用:第一,向政治家提供信息和选择方案;第二,执行政治家的决策,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3文官(官僚)的特征

*缺乏竞争性:不存在同类产品提供者的竞争。

*缺乏激励机制:稳定性和程序性排斥了激励。

*非利润化:公共产品只保证供给,不计利润。

*缺乏敏感性:对公共产品评价的非市场化。

*个人影响力较大:政府信息不公开,官僚个人的好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公共产品地供给水平。

*4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

*官僚追求的是预算最大化。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

5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经济学家们用追求公共机构权力的极大化来解释政府机构和政府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作者:杜晓中国政治学 2003-10-13 以詹姆斯、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是本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一学派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对"法律——制度——结构"这一社会框架的研究,试图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侧重个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供求行为分析的片面性,从而解决政治学与经济学长期隔绝的问题。 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原因 1.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主导理论,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西方各国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随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大,政府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这造成了政府机构膨胀,资源浪费等后果,国家干预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复兴的浪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张反对国家干预,恢复自由放任。而公共选择理论则在这股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中应运而生。 2.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转向对资源配置与效率问题的研究。在这同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大量地将数学工具引入经济学,使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在给经济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经济学家过分注重指标分析和模型建立,使经济学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脱离实际。一些不满经济学现状的经济学者主张恢复古典经济学的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分析"交易过程"为核心的方法论,并将这种方法论延伸到对政治市场的分析。 二.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引入对政治体制和政府行为的分析为基础的。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政府与厂商、消费者具有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经济人"的假设只属于厂商和消费者,只有他们才是利己的、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私利及贪欲的驱使下,对经济生活中自己的位置作出最有利于个人的判断和设计,而政府则是超出这一狭隘的个人利益的,政府以其自己的公正与准确超乎众人之上,在追求公众的利益之时,政府以它的公正赢得公众对它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公正与准确是政府固有的一种天赋。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其实,政府官员与厂商和消费者一样,也是具有理性和私利的"经济人",他们也具有自己的动机、愿望和偏好,他们同样关心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在交易过程中他们也同样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样的人不可能仅仅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之后就由仔细求利的自利者转变成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政府官员作为单个的个人在政治市场上会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作出最有利与自己的反应(即公共选择问题)。 在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决策的机制或程序的选择时,这些机制或程序通过直接方式或者指定代表的间接方式,显示公民对广义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偏好。于是,在选民和国家之间就必须插入一个媒介——选举制度。但是,由于所采用的规则不同,影响选民、政治家或政党的有关行为的成本——收益也不同,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结构。而且,不论以何种方式作出公共选择,最终实施社会决策的是官僚和官僚机构,其最终的决策也就很难体现公共利益的最优化。而特殊利益集团、官僚和立法官员追求私利的行为,一方面导致过多的公共物品供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一、定义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 “公共选择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是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要素 (一)经济人假设 1.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官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人一样,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3.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二个基本出发点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 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社会被看作一种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总量 效果,国家被当作个人得以通过它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机构。集体行动是一些个人为了 各自的利益而共同行动,并承诺遵守相应的规则的活动,集体行动不过是个体利益得以 实现的工具。 (三)交易的政治市场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易。经济学是关于契约的学科。政治领域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易,政治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市场过程的交易对象是私人产品,而政治过程交易的对象是公共产品。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一样,基础是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图表1 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皮科克(Alan Peacock)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它是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可以把公共选择理论看作一个政策科学学派,看作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实际上它被称为“政治的经济学”或“新政治经济学”)。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 公共选择理论有不同的名称,如“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集体选择”(collective choice)、“公共选择经济学”(economics of public choice)、“新政治经济学”(new political economy)、“政治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或“政治的经济理论”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s)等。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评而产生的,并且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用其奠基人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把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按照另一个公共选择学者缪勒的说法,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研究,或简单地定义为将经济学运用到政治科学,它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其基本假定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这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体性。单个人自己的决策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集体决策就不可避免,因而公共选择成为必需的;二是规则性。决策就是制定规则,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决定规则以使人们的行为协调起来,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一般人偏好的规则。公共选择研究的集体决策范围包括国家、政府、国防、警察、消防、教育、环境保护、财产权、分配等等政治问题。(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大体上从1948年以来,公共选择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发展起来了”(布坎南语),而它作为一个学派或思潮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1.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理论 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物品间的分配。即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只是明确提出公共经济一般理论的一种努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集体选择方面从事人们长期以来在市场微观经济学方面所做的事情,即用一种相应的尽可能合适的政治市场运转理论来补充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与交换的理论。 2.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 3.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 根据个人是在经济市场还是在政治市场活动,采取不同方式处理人类决定的过程。公共选择理论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对政府决策行为的研究,使政府缺陷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以政治市场领域的和谐运转去弥补经济市场运转不足的目的。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1.个人主义: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同样也被看成是集体行为的出发点。 2.经济理性:该原则认为,人是利己主义的,追求个人利益和效益最大化,其活动受个人利益驱动与导向。 3.交易政治:政治被视为一个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狡猾达成协议的过程,含有交易的性质。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前,许多经济学家都以为政府是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体制,并且认为政府的活动是与那些经济体制里的活动不同的(不过的确有一些经济学家如帕累托在这之前已将国家和其体制列入研究考虑)。 公共选择理论试着从研究官僚和政客的角度上探索政府带来的影响,并且假设这些人都是根据于自己的私利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如他们的个人福利)。 公共选择理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式(通常是博弈论和决策论)探索政治上的决策进行过程,以此揭露在政府体制下必然出现的效率低落现象。 许多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也进行了类似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模型先假设政客们是真心要造福人民的、然而却无法取得足够的经济信息(这个问题又称为「经济计算问题」),由于他们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无法得知充分的经济信息,往往导致政府官员的经济人行为和有限理性决策。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 以下是我为您梳理的《公共经济学》(杨志勇著)第四版的笔记: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概论 -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政府 政策对经济行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的学科。 - 研究的范围:公共选择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公共经济政策 和公共经济制度等。 - 方法:分析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政策评估。 第二章:货币和公共财政 - 货币的功能:交换手段、计价单位、价值储存工具、债务偿 还手段。 - 货币的供给: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 - 公共财政的功能: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以及提 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 公共财政的工具:税收、债务和政府支出。 第三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不完全 信息等。 - 外部性的类型: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 政府干预的方式:修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 收入再分配、实施经济调节等。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个体理性行为、市场失灵、政府 行为和集体决策。 -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模型:混合模型和纯公共品模型。 - 政府干预的限制:信息不对称、政治和利益团体等制约因素。 第五章:资源配置理论 - 资源配置的效率:帕累托效率和康托效率。 - 公共财政目标的选择: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权衡。 - 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 - 超额课税原理和社会保障的经济学基础。 第六章:土地与城市经济 - 城市的特点:外部经济、内部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 土地资源的特点:稀缺性、不可移动性和异质性。 - 土地经济:地租理论、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 以上是《公共经济学》(杨志勇著)第四版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章节内容的简要总结。完整的笔记需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进行详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共选择理论综述

公共选择理论综述 1.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制度结构和运行效率的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支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他们之间交易的对象是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选民和利益集团是政治市场上的需求者,政治家和官员是政治市场上的供给者,他们之间交易的对象是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一个人在菜市场上的行为动机和他在投票箱前的行为动机没有什么两样,一个人无论是做总经理还是当部长或当清洁工,他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① 2.在公共选择理论家们看来,政府不过是一个无意识、无偏好的“稻草人”。因为政府是由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政府决策和政府行动是由这些人做出的,因此,政府行为和政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家和官员的动机支配。政治家也是理性人,他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② 3.尼斯卡兰认为,官员与普通老百姓一样,也是效用最大化者。官员的效用函数包括下列变量:他获得的薪金、他所在的机构或职员的规模、社会名望、额外所得、权力和地位。这些变量的大小又直接和预算拨款规模正相关。因此,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官员必然是预算最大化的追求者。③ 4.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范式是一个简化了的个人范式,这里的“经济人”是一个“有理性、会计算、有创造性并能获取最大利益的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他们的“经济人”范式反映了人的基本行为特征,是社会中所有个体行为特征的统计描述,因而用这个范式,既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市场上当事人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分析政治市场上当事人的行为;既可以用来分析官员、政治家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分析投票者(选民)的行为。④ 5.经济人模式为: (1)经济人是利己的、自利的。人们在经济决策中,首先是从有利于自己的目的出发去考虑问题。正如斯密所言:“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和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⑤。(2)经济人也是利他的、互利的。因为,“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援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是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的目的就容易的多了”。“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⑥也就是说,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虽然从利己出发,但达到目的的途径、手段必须遵循“交相利”原则,通过平等互利的等价交换,满足交易对象的要求,实现互利。(3)经济人是理性的。他们在收集到完全信息的条件下,有能力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最优抉择或决策。 6.首先,在分析对象上,奥尔森与布坎南主要关注的都是同样的行为,即公共行为,即由政府或集体所提供物品的行为。其次,在分析方法上,尽管他们面对的主要是集中于公共选择的问题,但是他们所选择的都是个人主义方法论。做出选择的最终还是个人,没有什么超个人代表的实体的存在。第三,他们认为个人是理性的,即在成本收益的衡量中,他们将会选择他们所想要的事情,只有当他们认为做一件事的收益(直接的或间接的)超过其成本(直接的或间接的)时,他们才会采取行动,当然这里的均是个人的预期收益与成本。 ①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经济学家》2001年第1期,第88-89页。 ②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经济学家》2001年第1期,第89页。 ③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经济学家》2001年第1期,第90页。 ④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经济学家》2001年第1期,第90页。 ⑤亚当·斯密.国富论[M].唐日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3-4· ⑥亚当·斯密.国富论[M].唐日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3-4·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指研究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分配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该理论探讨了在集体决策过程中个体如何做出选择,并如何影响政策结果的问题。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和应用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 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詹姆斯·麦基(James Buchanan)和戴维·美勒(Gordon Tullock)等人提出。其理论基础为个体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选择时会考虑个人利益,追求最大化效用。 二、基本原理 1. 个人理性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体视为理性行为者,在集体决策中注重个体的自私和有限理性。 2. 利益最大化:个体在公共选择中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对利益的权衡和交换来做出决策。 3.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在决策中也会受到利益驱动,存在各种局限和失灵,如信息不对称、选民困境等。 4. 公共财政:公共选择理论关注政府的财政决策,认为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分配会受到个体利益和政治力量的影响。 三、应用方面

1. 选民行为:公共选择理论探讨了选民如何决策的问题。个体会在 选举中考虑个人利益,根据对政策的期望、候选人的承诺和政治信念 来投票。 2. 政策制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集体决策机制。个体的利益和影响力会塑造政策的结果,而政治角力和利益博弈决定 了最终决策的形成。 3.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府在决策中可能存在失灵和效率 低下的问题。政府官员受到个体利益的影响,可能偏离社会最优解, 产生政策失灵。 4. 公共财政与税收: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府的财政行为和税收政策。个体的利益和影响力会影响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分配,而政治力量 和政策竞争塑造了财政决策的结果。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公共事务决策的理论框架,注重个 体的理性选择和利益驱动。该理论通过分析个体行为对政策结果的影响,揭示了政府决策中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在实践中,公共选择理 论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思考和分析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和改进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分配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流派与主要理论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流派与主要理论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有三个学派,他们是罗切斯特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弗吉尼亚学派。 罗切斯特学派:赖客是该学派的领袖人物。该学派有两个特点:一是坚持用数理方法来研究政治学,在投票、互投赞成票、利益集团和官员研究中使用数学推理;二是坚持把实证的政治理论与伦理学区分开来。其更多的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政治行为的博弈理论。赖客认为,政治活动是一个博弈过程,政党竞争是一个零和博弈,一方所得是另一方所失,每个政党的最优策略是让对手规模尽可能大,而自己只需保持略有优势(有时甚至是一票之差)就可以战胜对手。因此,在多数票选举制度下,最终将会形成在规模上略有差异,但仍然是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因而,冲突和冲突和解是公共选择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学派始终一贯地把实证的政治理论用来研究选举、政党策略、投票程序控制、政党联盟形成、立法机构和政府官员。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该学派论著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理论性的和抽象的,基本上不涉及制度内容。这一派的成员大多对西方传统的政治学偏好制度主义持反感态度,而注重空间投票模型的研究。同时,该学派的大多数论著不讨论规范问题,他们试图站在中性立场上来研究民主选举中的多数票循环、互投赞成票所造成的缺乏效率、利益集团政治学、官员斟酌权等公共选择论题。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有贝克尔、佩茨曼等。芝加哥学派的自由主义色彩尤其是“反历史”的色彩最为明显。该学派认为,经济学家可以观察、解释和描述历史过程,但是不能影响历史过程;改变这个世界的努力总的来说是枉费心机的,是对本来就稀缺的资源的一种浪费。根据这个基本思想,该学派排除了经济学家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芝加哥政治经济学建立在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强假设前途上,它从价格理论和实证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把政府主要看作是受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的个人所利用的、在社会范围内对财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机制。其否认政府是为公众谋利益的,它认为,政治市场只不过是满足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益集团成员再分配偏好的技术上有效率的机制。它把私人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是指个体在面临选择时,会考虑到其他人的选择,从而影响自己的最终决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运用和影响。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解析公共选择理论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以城市交通拥堵为例。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但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开车,那么交通拥堵就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考虑其他出行方式,比如公共交通或者骑行,那么整体交通拥堵情况就会有所缓解。这就是公共选择理论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其次,我们可以以环境保护为例。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如果每个人都选择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那么整体环境质量就会得到改善。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个体的选择会对整体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为了共同的环境利益做出积极的选择。 再次,我们可以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例。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面临着生活压力大、工作忙碌等问题,导致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那么整体社会的健康状况就会有所改善。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个体的健康选择会影响整体社会的健康水平,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为了共同的健康利益做出积极的选择。 最后,我们可以以教育投入为例。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个家庭都会考虑如何为自己的子女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如果每个家庭都只关注自己的子女教育,那么整体社会的教育资源分配就会出现不公平现象。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家庭都应该考虑整体社会的教育资源分配,为了共同的教育公平做出积极的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通过理性行为者的选择来研究公共部门决策和公共政策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主要由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提出和发展。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公共决策和政策不是基于一方单独决策者或政府的意志,而是通过多个个体之间的互动和选择形成的结果。理性的个体在公共决策中,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标,通过权衡利弊、考虑成本和收益等因素来做出选择。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个体的理性行为受到了一系列假设的限制和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利的个体”假设,即个体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考虑到了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对个体选择的影响以及利益冲突等因素。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和公共决策者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需要考虑不同个体的影响和利益,并通过协商、讨论和投票等过程来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资源来做出选择,并通过参与决策的机制来影响最终的政策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政府运作、公共部门组织、选举、行政决策、利益集团等多个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和框架,帮助解释和理解公共决策中的政治现象、政府行为和社会福利等问题。

然而,公共选择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例如,它假设个体是完全理性的,且个体之间的利益完全独立和互不影响,忽视了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体选择的影响。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面临着实证研究的复杂性和方法上的挑战。 总之,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理解公共部门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它通过分析个体之间的互动和选择,解释了公共决策的形成和影响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在实践中考虑到现实情况和背景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个人在公共 事务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和结果。本文将从理论的基本概念、主 要假设、实践应用等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 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鲍茨和达克索特·布哈南于 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是对个人在政治和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进 行经济学分析的一种方法。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人在做出公共事务 决策时,并不是为了追求整体福利最大化,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投票、游说、政治交易等手段来实现自身目标。 二、主要假设 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基于以下主要假设: 1.个人是理性的:个人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进行权衡和 选择。 2.个人是自私的: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主要是出于自身利 益考虑。 3.信息是有限的:个人往往无法获取到完整准确的信息,导致决策 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4.机会成本:个人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选择某种方案所放弃的 其他方案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三、实践应用 公共选择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以政府决策、选举制度和公共政策为例,说明公共选择理论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1.政府决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是受到政治利益驱动的。政府官员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自身的选民和支持者的需求,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声誉和选举前景。因此,政府决策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并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 2.选举制度:公共选择理论指出,选举制度的设计会影响选民的行为和政治结果。不同的选举制度可能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也会对政治体制和政党竞争产生影响。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为选举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3.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政府官员在制定政策时会考虑自身的利益以及与特定利益集团的关联,导致政策制定的结果可能偏向于某些特定群体,而忽视其他群体的利益。 总结: 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用于分析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和政治的运作。通过对个人理性行为、自私动机、有限信息和机会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个体决策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并为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对我们理解和改善公共事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概念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丹尼斯·缪勒的定义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他们合著的流行教科书《经济学》中的定义是:“这一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社会选择;研究了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还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所导致的政府失灵等问题。”通过这些定义,我们不难对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研究的主题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引言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在政府决策中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方式。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也是由个人理性选择所决定的,旨在解释政府失灵以及通过经济激励措施优化公共政策的可能性。 理论基础 1.个体理性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 在政府决策中也像在市场中一样作出理性的选择。个体会根据个人的利益和期望来评估政府提供的不同政策选项,并选择对个人利益最有利的选项。 2.理性忽视:公共选择理论指出,个体在政府决策中 更关注直接影响个人利益的因素,而忽视了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这种理性忽视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偏离理想状态。 3.政府行为的经济激励: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政 府官员也是个体,他们的行为受到经济激励的影响。政府

官员会根据自身的个人利益来选择决策,比如争取选票、提升政治地位等,而不一定是为了实现最优的公共利益。 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分析个体理性选择和政府官员的经济激励,解释了政府失灵的原因和机制。 1. 政策失效:个体的理性忽视以及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可能导致政策的偏离理论上最优的状态。政府官员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可能推动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制定,导致政策失效。 2. 肯定的外部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会倾向于提供产生正面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因为这样政府官员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争取选民支持。然而,政府官员更可能过度提供公共物品,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扭曲。 3. 负面外部性:同样地,政府官员也可能忽视负面外部性,因为他们对个人利益更感兴趣。这可能导致政府对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不足关注。 优化公共政策 公共选择理论也提醒我们,通过适当的经济激励措施,可以优化公共政策。 1. 激励约束:政府可以通过激励约束来改变政府官员的行为。例如,引入绩效奖励制度可以使政府官员更倾向于追求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2. 市场机制: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引入市场机制可以促使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1.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理论之源的,因为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涉及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消费。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他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中的其他分支区别开来。经济学理论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财政学则把公共经济引入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19世纪末,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提出了政治自愿交易学说和一致性原则。他认为,没有个人利益就没有任何利益。人们正是基于自身利益,通过自愿的交易来形成所需要的政治过程的结构。在市场上,个人用一种物品交易另一种物品;在政治上,个人交易他们同意的公共需要的成本份额。由于政治行为人是在一定的规则内做出选择的,所以规则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判断规则是否重要,就需要确立某种标准来进行检验。用全体一致的原则来检验政府活动的效率是最好的检验原则。在维克塞尔之后,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提出了公共产品理论。林达尔在1919年发表的《公平的赋税》一文中,根据维克塞尔的自愿交易学说,认为公共产品的生产同私人产品的生产一样,都是社会成员各自交易的获益的行动。人们通过公共产品的消费获得满足,人们缴纳的税款则是为公共产品的生产支付的成本价格。政府在一定时期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不是任意的,而是由不同利益的社会成员进行相互交易的均衡点来决定的,并由此确立了公共产品市场与政治市场相均衡的理论基础。 19世纪的社会契约理论家们认为,人类曾经生活在一种没有法律和政府的自然状态中,并且由于这种自然状态缺少一个公正的、强有力的裁判者而相互为敌。于是人们便通过相互订立契约,把部分自然权力让给社会,从而产生了国家和政府。政府的权力不是无边无际的,它受宪法的制约;统治者也必须遵守社会契约,否则选民有权推翻他。这种自然法思想和有限政府学说构成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国家学说的基础。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致力于分析市场的缺陷,强调政府干预的合理性,把纠正市场失灵的希望寄托于政府,把政府看成是一部超级机器,是集体利益的体现。公共选择理论并不认为政府就是公共利益的直接代表,而是只有通过政治程序或在“一致同意”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公共利益目标。塔洛克发现,资本主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区别在于个人在其中的表现不一样,而在规定他们追求个人目标时自治程度的行为准则和制度约束在私人企业中要比在政府部门中严格得多。由此产生了一个反常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而在行政机构中,人们却有可能恣意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这不但为“政府失灵”提供了微观分析基础,而且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特征。 公共选择理论是布坎南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出发, 根据“控制官僚主义特权的蔓延滋长”的需要而创立的。它是一种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或政府———政治行为及过程的“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现, 不仅对现代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都具有一定创新和方法论意义, 而且对我国政府如何更好的进进行管理,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启发。 2.公共选择理论 它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集体性,单个个人的决策不在考虑范围内, 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必须要有集体决策。二是规则性,为使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偏好差异行为能够有效的协调起来, 必须进行集体决策以制定能够满足一般人偏好的规则。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范围是: 国家、政府、国防、教育、分配、环境等国家各个方面。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政治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供方是政府,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公众, 购买或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基本行为单位都是独立的个人。同一个人,如果在经济领域是自私自利的,不可能在政治领域发生彻底的改变, 不可能仅仅因为他的政治角色而变得大公无私。再次,由于其逻辑起点是“经济人”的概念, 因此认为政府机构不再是具有强烈独立倾向的集体,而是由一个个“经济人”组成的。无论是作为个体的

公共选择理论文献综述

公共选择理论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理论渊源、对经济学界的影响、方法论基础、基本内容以及在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选择基本理论综述 尽管公共选择理论为世人知道的时间并不久,但是它当今已经成为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主要流派;同时,它也被列为当代十大经济学派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把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于研究西方政治过程。这样,它既为人们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为政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应该再继续采用凯恩斯的研究思路,他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将经济分析进行扩大并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过程。同时,他通过研究美国的政治制度,最终找到了其经济处于困境的原因:是由于政治制度的失败而并非市场制度的失灵。本文就具体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相关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选择问题,公共选择就是指人们通过民主决策的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是把私人的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机制),是利用非市场决策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所以说,公共选择在本质上,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过程。公共选择作为一种政治过程,有着不同的方面,即要经过立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过程。在第一阶段即立宪阶段,所进行选择的是制定根本性的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第二阶段即立法阶段,主要是在现行的规则和法律范围内展开集体活动;而第三阶段即行政和司法阶段则是个执行阶段,它将立法机构通过的法案具体付诸实施,并且执行各项决策。在这三个阶段中,问题最多的是行政和司法阶段,这个阶段的操作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通常认为这个阶段是公共选择理论最为重要的阶段。如果从行政的角度来研究和阐述公共选择理论的相关问题,这无疑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 公共选择理论既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涉及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领域。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看,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的是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而从政治学、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它分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我们密切相关的政治个体(包括选民和政治家)的具体行为特征,同时包括由此引起的政治团体(尤其是政府)的行为特征。因此,学术界常常把公共选择理论称为“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有时候又叫“官僚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

一、布坎南的生平 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940年毕业于中田纳西州师范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芝大期间,布坎南受教于芝加哥学派创始人之一的着名经济学家F.H奈特,奈特属于自由派经济学家,布坎南受其影响很深,并曾为之撰写传记.1949年,布坎南接受田纳西大学的聘请,成为该校的教授,并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55-1956年,布坎南靠富布赖特奖学金在意大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受到了欧洲财政学派的影响,从而使他对政治决策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意大利回国后,1956-1968年,布坎南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麦金太尔讲座经济学教授,并于1958-1969年担任杰斐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68年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1969-1983年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任教授,并兼任公共选择中心主任.1983年后到乔治·梅森大学任教.布坎南一生多次获得荣誉奖,并在多个重要机构任咨询职务.1962年创立公共选择学会,并于同年任美国南部经济学会主席.1967-196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执行委员,1972年任该学会副主席.1977年获迈阿密大学法学经济学中心颁发的法学经济学奖.1980-1981年当选蒙特·佩策林学会执行委员.1982年任美国西部经济学会副主席.布坎南的着作甚丰,主要有:财政理论和政治经济1960年;赞同的计算: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与塔洛克合着,1962年;民主进程中的财政1966年;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1968年;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在政治方面的应用与R.托尼逊合着,1972年;自由的限度1975年;赤字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与查理德·瓦格纳合着,1977年;凯恩斯先生的结论:对于把经济理论滥用于政治投机活动的分析以及对宪法纪律的建议1978年;自由、市场和国家:八十年代的政治经济学1986年. 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 经济是现实的产物,经济理论也是为现实服务的,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有其存在的价值,

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 一、公共选择理论阐释乡村关系失范 公共选择理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狭义的公共选择理论是作为行政管理学的 一个流派而存在,它将公共选择的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选择即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市场制度中人的行为与 政治制度中政府的行为纳入同一分析轨道,即经济人模式。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是: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即理性的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家基于这个出发点,分析了公共管理组织的行为,他们认为,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组织者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充满公益心,相反他们的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人效用最大化

的理性经济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们首先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和组织机构的利益,然后才会照顾公众的利益。公共选择理论假定适用于不同的领域,既适用于政府部门组织也适用于非政府部门的自治组织。 乡村关系失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政府的越位侵权,具体说主要集中在对村委会人事权、财政权以及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非法干预上,体现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各个环节之中;二是村委会的过渡行政化和“过渡自治化”,前者指村委会成为乡镇政府的一个下属办事机构或一级“准政权组织”,后者指村委会单纯从本社区利益出发,不愿接受乡政府指导,对承担的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职责抱着消极、冷淡的态度。 从乡村关系失范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 看出,作为两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公共管理组织都力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将 自身权益影响或扩展到对方。当然,在追求自身组织利益而努力去影响或限制它组织 利益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组织中的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节投票理论 一、一致同意规则 1、一致同意规则:又称为全体一致投票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投票者都同意,或 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方式。 2、一致同意规则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按照该规则取得的集体决策能够满足全部投票人的偏好,也 就是该决策可以满足至少一个人的偏好而又不损害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偏好。 3、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 a)选择结果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对选择结果的任何改动,都会使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 损害到至少某一个其他参与者的利益。 b)所有投票人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保障。C)可以有效地避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d)需要全体参与者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协商与讨价还价才能最终达成。 4、一致同意规则的缺陷 a)这种制度的交易成本很高。C) 该规则忽视了投票人的偏好显示难题 b)对于每一个投票者来说,最后一个投票者的否决权给予了他过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二、多数票规则 1、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经至少一半以上投票人同意才能通过和被采纳的一种投票 规则。 2、多数票规则又可分为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按简

单多数票规则,只要赞成票超过半数 集体选择方案就可以通过。按比例多数票规则,赞成票高于半数以上的比例(如2/3,3/4等),方案才能获得通过。 3、多数票规则的特点 (1)具有节约集体决策成本的优点。因为,顾及大多数人的偏好总比照顾全体参与者的偏好容易得多。 (2)会导致“多数人强制”。“多数人强制”可能会把某些规则强加于少数人而使他们遭受损失。布坎南和塔洛克把这种损失即集体决策结果与个人愿望不一致时对个人的损失称之为决策规则的“外部成本”。 三、投票悖论 1、投票悖论:多数票规则下存在的导致议案相互循环、最终结果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公共选 择理论中被称为“周期多数现象”或“投票悖论现象”。 2、它表明在运用多数票规则进行集体选择时,如果议案能在投票人中做出修改,将会出现投票的结 果随投票次序的不同而变化,导致这些选择方案在分步骤的部分方案比较过程中都有机会当选。 3、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提出了有关社会选择普遍认可的公理, 然后用逻辑推理方法给予公理以数学论证,以寻求满足这些公理的规则或条件,最后却证明一个相反的结果:不可能存在满足这组公理的投票规则。阿罗的证明被人们称为“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提出的公理: ◆公理1:连贯性(完全性) 在x和y两项选择共存时,下面的某种情况将永恒成立:x大于或等于y;y大于或等于x。即在每两个选择中,总有一个比另一个更理想或两者没有差别。选民的选择的任何一种排序都是允许的。 ◆公理2:可递性 在有x、y、x三项选择时,若x>y;y>z,则x>z。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线索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social choice或者collective choice)发端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Arrom)的经典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 alue, K.A.Arrow,1951)。阿罗证明,简单加法不足以在个人偏好中间排出一个一致的共同次序。假如大家没有对自己的偏好进行分门别类地设定共同的标准,又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投票人和两个以上的选择,则人们就不可能制定出达到一致的集体选择的投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一项合理的共同的决定只能来自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这时,政府就不单是负责代表个人潜在的共同偏好的估价人了,因为所谓共同偏好是非常含糊不清的,有时又极不协调一致,所以,政府在集中和协调它们时拥有很大的主动行动余地。 以上就是称为“阿罗悖论”的思想。这个结果证明:真正的民主政体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阿罗不可能定律之所以被引入公共财政学,就是由于它促使人们对于国家干预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国家干预是否可能产生更有效或更好的结果?而所谓“更有效”和“更好”,究竟指什么?后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规范的考察,前一个问题属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考察。因此,后人在两条不同的路线上继续阿罗纳工作,其中一条路线偏重于逻辑的、数字的分析,属于规范的、形式的研究,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森(Sen);另一条路线侧重于对国家干预的实证的、行为的分析,这就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所做的工作。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政治市场”学说,把国家的预算决策过程看成是类似市场的由公共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这个学说的中心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其中特别是对“中间投票人”等定理作了论述。“中间投票人”定理的发现者邓肯·布莱克(D.Black)在1948年指出,多数选举制度最终会使人们选择的政策成为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政策。该定理表明,对社会来说,该选举制度远远不是最合适的解决办法。从理论上讲,可行的选举中最好的选举法是一致通过法(Lidahl均衡就贯穿了该法),而由于寻求一致,会要求人们付出极高的“交易费”,所以该法是很难实行的。1962年出版的布坎南与塔洛克(G.Tullock)合著的《一致的计算》(《Calculation of Consents》)就是论证这一论点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另一个研究成果是对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塔洛克发现,资本主义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区别不在于个人在其中的表现不一样,而在于规定他们追求个人目标时的自治程度的行为法则和制度约束在私人企业中要比在政府部门中严格得多。由此产生了一种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最有可能符合公共利益,而在行政机构中,人们却最有可能恣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公共选择理论所关心的主题始终是:在国家或社会中的个别成员的偏好与政府作出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在个人与政府机构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许多种可能性:(1)习惯或宗教法典,即依靠共同接受的习惯或宗教法典作出有关共同事务的决定,我们可以在原始部落中发现这种集体选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