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董仲舒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董仲舒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董仲舒义利观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吕永莉(14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自古以来,对于“义利”的争辩乃是中国各大思想学派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时下,就当今社会而言,“义”与“利”观念的探讨,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市场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通过对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的义利观进行阐述和归纳,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董仲舒;义利观;借鉴

一、董仲舒的义利观思想

汉代的董仲舒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巨匠。董仲舒虽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旗帜,使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由百家显学到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转变,但细究起来,董仲舒的思想里不但继承者儒家思想的精髓,也不乏继承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有益之处。尤其在义利观问题上,先秦诸子中儒家重义、墨家尚利贵义、而法家尚功利,董仲舒借鉴先秦诸子的义利思想,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义利观即主张义利两养、义重于利的观点。

(一)天人合一的义利观

董仲舒虽然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但他对自己义利观的论证方式是与前人不同的。“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思想一个显著特征,也就是说他把人及其一切特性归之于天,这是他论证自己观点的重要方式。

董仲舒说过,“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董仲舒认为人的一切特性都是天赋予的。人的好义、欲利的特点也是天赋予的,“义”、“利”同时为人所兼有。“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唯人独能为仁义。”仁义来自于天地之精,是天赐予人,是人与其他物的本质区别。“五谷,食物之性也,天之所以为人赐也。”他认为五谷,乃至于天地万物是天赐于人的利,是为人而生。这从自然规律方面说明利的客观性。“天之常意在于利人。”所以古之圣人君主“君天下,必以兼利之。”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的利,与民以利。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董仲舒把人的好义、欲利也归之于天, 论证了义与利同时为人所有,进而提出来他的义利观。

(二)义利两养

董仲舒从人的身与心的角度进行论证,肯定了道义与利的正当性,从而提出了义利两养的观点。

“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天生人之初就赋予了人求义、求利两方面的秉性,这两种秉性是人人所共有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和人的肉体存在和心理需要相适应的。董仲舒所说的“义”是指他们说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义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义以养心,无义,心不得乐;“利”就是物质利益和生活上的需要,认为没有这些东西人就活不下去。利的功能是维系人的身体存在,利以养体,无利,体不得安。这就肯定了义、利是人所皆有的事实,肯定了义、利对人的实际作用。

1、利以养其体

董仲舒承认“利”的存在,承认人的物质需求,是基于人的机体生存的客观需要和历史、现实的角度提出来的。一定的物质利益是人得以生存的客观条件;而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又使董仲舒认识到如果剥削过重,使农民无利养体,无法生存,势必会招致反抗而危及封建统治;并且在董仲舒看来,人有好恶的欲望才能推行赏罚,“有所好然后可得而劝也,故设赏以劝之。有所好必有所恶,有所恶然后可得而畏也,故设罚以畏之。既有所劝,又有所畏,然后可得而制也”。人不能没有物质欲望,否则无法生存;同时人的欲望不能无度,需要以礼义加以节制,“圣人之治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也就是说,圣人统治人民,使人民有欲望但不能超过限度,使人民敦厚纯朴却并不要求人民没有欲望,有欲无欲都适可而止。董仲舒还要求统治者应当重视人民的物质利益,“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一世为事”。维护天下之公利,为公利作贡献,为公利牺牲,这是符合儒家“义”的原则和要求的。他坚决反对食禄者与民争利,其实就是反对他们追逐自己的私利。他所提出“不与民争利”的道德准则和“盐铁皆归于民”等政策主张,目的就是要保有人民的私利。

2、义以养其心

在承认“利以养体”的同时,董仲舒又从人性和道德教化的角度提出了“义以养心”。“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唯人独能为仁义”。仁义来自天地之精,唯有人才享有天所赋予的仁义之性,这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人受命于天, 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爱,此人之所以贵也。……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知仁谊,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子”。人的价值在于人能受命于天,超然异于群生,以仁义道德立身行世。

儒家认为,“义”的含义十分广泛,凡是符合仁、礼、忠、恕、信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都可以叫做“义”。在董仲舒的理论中,“义”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含义。传统普遍的“义”是基础,是原则;具体的“义”则是这些原则的要求和体现。但无论是从普遍的或具体的“义”来看,董仲舒都不是把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当作“义”,相反“义”是董仲舒对统治阶级人们的要求。

董仲舒特别强调,“义”是用来进行修养自我、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的。他提出从道德上治人的两个方面,即“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这两个方面都重于安人与养体之利。而在这两者中,“正我”又先于“安人”,如果自己不正,还要用义安人,这本身就是不义的。可见在董仲舒的义利思想中,修心养性之义处于最突出的地位。他还明确指出,人之所以追求义,正是人之有别于动物的地方,人不是像鸟兽那样“荀为生荀为利而已”,“天之为人性命”,总还要“使行仁义而羞可耻”。他说“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有的人却缺乏“义”的行为,究其原因,是“利败之也”,就是追求私利从而败坏了道德。

总之,在董仲舒看来,“天两有阴阳之施, 身亦两也”。天之生人,有仁、贪两方面的本性,有身、心两方面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必须义利结合,义是表现、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利是人得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因此,义、利之于人缺一不可。

(三)义重于利

董仲舒虽然承认“义利两养”, 但是在个体的道德实践中,却不主张两者平列,更不主张“利重于义”,而是相反,强调“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甚至认为两者是互相排斥的。“利者,盗之本也”。在董仲舒看来,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是有义而不是为利。他说:“人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可耻,非若鸟兽然,苟为生,苟为利而已。”所以“体莫贵于心”而“养莫贵于义”。人如果以“为生”、“为利”作为行为方针,那就如同鸟兽,“虽甚富而羞辱大恶”,并且“恶深,祸患重,非立死其罪者,即旋伤殃忧尔”。反之,以“行仁义”为行为方针,则“虽贫与贱,尚荣其行,以自好而乐生”。故而“义之养生人大于利矣”。把“义”说成是人性之所在,这不同于荀子所讲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在董仲舒看来“行仁义”不仅是应当提倡的,更是顺乎人性的,是发扬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而“谋利”是违背人性的,是违背“上天之理”和“太古之道”的。“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如果忘义争利,弃理争财,必将遭到天的惩罚,以害己始,以害家终,这必然会破坏“为义行善”。显然,董仲舒探讨个体道德行为的时候主张“重义轻利”,认为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有义”比“有利”更可贵。

董仲舒之前的诸子,一般只是就义利本身的轻重得失来谈,而没有更多更深地谈及人为什么有义利、为什么需要义利。而董仲舒一方面承认人兼有义利,“义利两养”,另一方面,阐述“义重于利”,两者在董仲舒的思想中有其想通之处。董仲舒的义利观对后人的影响深远,他重视人民利益,并构建理论进行论证。同时,他的思想还体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后世有着教育与启发意义。

二、董仲舒义利观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由于受政治、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各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彼此间不同的义利观念发生碰撞,其中充斥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现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因此,构建当下中国社会主义的义利之道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

(一)树立正确旳义利取向

董仲舒的义利观虽强调“重义轻利”,但应该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孔子的“因民之利而利之”、孟子的“制民之恒产”、荀子的“生而有好利焉”、董仲舒的“利以养其体”等都说明“利”是人得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是无可厚非的,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在维护社会大义的基础上,关心个人

的正当合理的利益,可以促进人们形成合理的谋利意识。儒家承认个人私利,但更加注重不能任其发展,一方面要求加以约束,做到“见利思义”,另一方面通过理想人格的修养,消除人们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和行为。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何生存的压力使很多人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人文精神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淡化。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如贪图享乐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使一些人产生了对金钱的崇拜和欲望的追求,淡化了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即私利与公利的关系。当二者在发生的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一定要服从国家利益,不能违背集体原则,因为国家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个人的利益才能被满足。

(二)引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元,部分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重义崇德的道德观念已经过时,价值观念转向崇尚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甚至有些人出现利己主义极端化的价值取向,而事实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见利忘义为耻”,这与董仲舒义利观是相吻合的。现代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大力倡导和弘扬儒家“义以为上”、“以义制利”、“重利轻义”的义利观,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摆正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抑制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以此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形成整体利益至上的观念。这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现实社会是非常必要的。

(三)树立“义利两养”与“义利统一”的道德准则

在董仲舒的义利思想中,并非是不要利,而是义利兼顾的。董仲舒在肯定“利以养其体”之后,同时指出“义以养其心”。认为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都各有其用,“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所以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秉承着义利兼顾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中,我们不仅要合法经营,更要以道德的手段去谋利。在面对利益时,首先要考虑其是否合乎道德,然后行。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应该端正价值观,以合法且道德的手段去换取富贵的生活。与此同时,要正确认识“义”与“利”的矛盾关系,二者并非是两个完全相对的对立面,而是辩证统一,相互包容的两个方面。在市场经济中,讲道德、行正义是推动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市场经济虽然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但是在交易过程中也蕴涵着公正、正义、平等等道德原则,否则社会市场经济将无法进行。

可见,儒家董仲舒义利观可以激励和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其义利观告诉我们,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通过价值选择而决定去取。虽然物质利益是基础,但不能缺乏道德作为支撑,不能将追求利益作为人之根本而忽略道德的存在。董仲舒的义利观构建和谐社会及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虽有局限及不足之

处,也不能起到根本改善之功效,但仍可作为对当今人们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有所借鉴。因此,运用董仲舒的义利观引导我们的价值选择,对于转型期我国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和和引导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颖. 儒家义利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D].延边大学,2014.

[2]邓朦. 儒家义利观与当代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D].大连交通大学,2014.

[3]邓橙. 董仲舒义利观之探析[D].湖北大学,2012.

[4]王永,秦绍奎. 儒家义利观的实质及现代意义[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04:26-31.

[5]杨克明. 董仲舒的义利观[A]. 福建省董仲舒杨震学术研究会.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

[C].福建省董仲舒杨震学术研究会:,2004:2.

[6]庞博.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当代市场道德体系建设[J]. 才智,2014,23:292.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探源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探源 欧式雄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校,上海 200080) 摘 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植根于西汉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它是在摭拾并放大了传统的天命观,继承和发展了思、孟的天人合一论,推演了邹衍的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相结合的五德终始说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系统、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董仲舒;探源 中图分类号:K2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36(2004)05-0079-05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它曾经泛滥古代,涉及近代,乃至今日也不无其影响。 天人感应,并不是董仲舒首创,但他却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特别是他把天人感应精心地编织到神学目的论之中,遂形成较为精致的思想体系,从而把天人感应思想推向了峰巅。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首先植根于现实社会的生活之中,同时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本文的重点在于顺着历史的轨迹,探寻这一思想发生、发展、变迁的线索,弄清其逻辑发展的路向。 (一) 为探其渊源,就不得不把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加以简要地概括。 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之始祖,宇宙中之至尊。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暑四时的更替,国家的兴衰治乱,都是天的意志表现。大千世界纷纭繁复的现象都是天有目的地安排,万物是天创造的,天创造万物是为了养人;伦理道德也是天生出来的,天生出伦理道德是为了规范人心。阴阳的入出,五行的生胜都是天按着一定的目的规定好的。 董仲舒的天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格神。那么天的意志是如何体现的呢?是通过阴阳五行的变化来表现的。因此欲观“天志”,明“天道”,就必须“明阴阳之入出”,辩“五行之顺逆”。他用阴阳四时的变化来论证“天心”和“天志”。他说“天心”是“仁”。“天地之常也,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阴者天之刑。”“阳之出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悬于后而 守空处。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不任刑也。”①因天是好德不好刑的,故曰“天心”为“仁”。天又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之志。“春,爱志也;夏,乐志也;秋,严志也;冬,哀志也。”② 他又用阴阳五行的变化和所谓的阳尊阴卑,来论证天是有伦理道德的。人世间君臣、父子、夫妻的主从关系,是天意决定的。他说“王道之纲,可求于天。”③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有两个理论根据,即天人同类和物同类相动。他说:“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④又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⑤他以音乐上的共振现象和自然界中“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⑥的现象得出物有以类相应的结论。既然物同类相应,天与人又是同类,天人感应则是顺理成章的了。 以上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大体。值得注意的是,董仲舒在论证其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时,借用了阴阳五行学说,使阴阳五行说成为他哲学思想的理论支柱。因此,我们探求董仲舒神学目的论的思想渊源,就得上溯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学说这两个源头。 (二) 天人感应的先决条件是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神,这种天命观念在殷周时已经产生。天人感应正是从这个母体上生发出来的。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把自己说成是天的子孙,统治人民的权力是“天”给予的。夏说:“有夏服天命。”⑦商说:“帝立子生商。”⑧周说:“丕显 作者简介:欧式雄,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校教师。

中国古代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朱熹、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今安徽涡阳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是说我国伟大的哲学先驱,其哲学思想历经几千年仍然熠熠生辉,富有无穷奥妙。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认为,“无”为天地之始就是世界的开始状态,“有”为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墨子,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人权活动家。(约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出生于山东滕州,也有少数学术界人士认为墨子出生于河南鲁山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出生年代(前179~前104)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韩愈一起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在反对骄文、提倡古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较为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指出: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曾出现了许多耀眼的思 想家,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或者具有预见性的主张,而这些主张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董仲舒主要活动于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他是汉初杰出的大儒,他治学严谨,学识丰富,为适应汉初政治上加强封建大一统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他提出了许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张,而且其中一些思想主张对中国后来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的社会形势董仲舒生活在西汉前中期,战国后期以风靡之势统一中国的秦王朝经过二世而亡,西汉在农民浪潮以后得以建立,汉代建立以后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作为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在汉代封建剥削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汉代的封建剥削主要有:其一是领户制即所谓的封建领主制;其二是豪强地主实行的租佃制。汉承秦制,继续实行奖励军功的食邑制度,这一方面是刘邦为自己夺取天下招揽人才,另一方面是解放奴隶,实行封建制,更好的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此外汉初尤其注重对暴秦短命而亡的总结,对农民起义尤为重视,因此汉初轻徭薄赋,于民生产。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

矛盾,封建富商和封建政府之间的矛盾,豪强宗族地主和封建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而这三个矛盾整体上还是中央集权政府一方与富商、宗族地主以及地方割据势力一方的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汉初社会中超过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 阶级这两个敌对阶级的矛盾,成为了汉初的主要矛盾。汉初时,由于刚刚结束秦末战争,汉初几位统治者都实行休养生息,轻租薄赋的政策,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然而到汉武帝使土地兼并迅速膨胀,对封建政权和封建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关系国家生活的盐铁,铸钱很多都未集中在中央,商业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封建中央政权的根基。在汉武帝之前,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中始终存在着儒道法的争论,中国从秦代到汉代在政治经济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的发展也从百家争鸣到一尊法术,再到崇尚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这其中董仲舒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秦朝兴于法术而亡于法术,汉承秦制,然而汉初统治者并未完全照搬秦制,而是以道家的无为作为指导思想,这是当时的学术发展、形势的需要以及统治者选择的结果,实行黄老学说,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史称“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而到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支持对匈作战,急需加强中央对思想的统一,董

董仲舒著作解析

《董仲舒著作解析》 董仲舒的著作较多,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天人三策》 ,历史上,虽然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认为是董仲舒的作品,近年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天元人三策关于天人三策的作者问题是班固伪造的,而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这种观点以2000年十月在《南京社会科学.历史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文,《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班固伪作》最具代表性,论文的主要观点认为天人三策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而是班固的伪作。当然,天人三策,即使不是董仲舒最原始的作品,可能经历过班固的加工,但也不能草率认为其不是董仲舒的作品。在没有新的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认为《天人三策》是董仲舒的作品。 其次关于天人三策的写作时间问题。先后产生过六种说法。建元元年说,建元五年说,建元元年二月说,建元元年五月说,元光五年说,

学界对对策时间议论很大。司马光提出建元元年说,他在资治通鉴中提出这一说法。建元五年说由齐召南提出。等等,各有所持 综合比较。元光元年说证据比较充分,没有新的资料前提下,基本可以确定是这个时间。 写作背景 当时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统治者吸取秦朝覆灭的教训,实行休生养生息的政策。经过五六十年的修身养息,到了汉景帝末年社会经济极大繁荣。到汉武帝初期。社会却两极分化严重。地主豪强富裕起来,广大农民却处于贫穷中,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汉武帝向社会征求对策。董仲舒在这时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中华文明自盘古时代,经历了漫长的萌芽、积淀期,至春秋战国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论语》作为其中代表流派儒家的经典被流传下来。

公元一九九八年,当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的三分之二在世者于巴黎聚会时,会议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若生存于21世纪,必须回首2500年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里所说“孔子的智慧”应该主要是指孔子和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其代表当然首推《论语》。比如其中的“畏天命”、“和为贵”、“过犹不及”、“其生也荣”、“节用而爱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无不闪烁着浓郁的生态思想。下面我们根据《论语》原文,并结合有关材料,对其蕴涵的生态思想进行阐释。 秦代由于历史原因而采用了法家的思想,儒家思想并未得到重视。至汉代高祖安邦定国,经董仲舒等人的努力及汉武帝的推动,儒学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理论,从而形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沿用的儒外法内的治世模式。自此,由于儒家的特殊地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著作,其意义更为重大。 天本身是在人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决定性,人顺天之性,回应天命,是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天职,对天命的认同和领悟,意味着天人之间积极,亲和关系的建立与确认。这是对天命之性的承接与顺从,是人对其自身使命的自觉。孔子将天命与人为的结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将天命意义的昭显体现为圣人道德智慧的昭显,这种统一是通过“知”的体认和“畏”的实行来实现的。“知”,不仅是认知之知,而且是实践之知。“知天命”即体现天命蕴涵,因为知的转换,天命才能由外在的他律化为内心的自律,踏踏实实在人心寻一个安置处。换言之,天命即人生,天命的意义便体现为人生的意义,天人合一即天命

董仲舒介绍

日志原文:https://www.360docs.net/doc/6c4367263.html,/people/!bHkxOTE5QHNvaHUuY29t/143525738.html 我参与撰著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河北卷》秦汉时期。写出了初稿。关于秦汉时期河北的思想文化成就,董仲舒是一个经典。贴上,供博友批判。 西汉时期,河北地区诞生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尤其是董仲舒,在《春秋》学说基础上成就的“天人合一、独尊儒术”的思想,不仅对西汉政治、文化产生了空前的影响,而且对后世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3-3-1董仲舒画象 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约前198-前108),西汉广川(今河北省景县西南)人。早年与公孙弘一同拜胡母生门下,攻读《公羊春秋》之学。汉景帝时为博士,他深入研究西汉前期政治局势和社会,以儒学为基础,吸收阴阳、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形成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哲学体系,集中国儒学之大成。他利用与汉武帝对策,阐述大一统的思想,说服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董仲舒一生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等著作。《汉书·董仲舒传》说他的著作,“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他的思想是西汉时期河北人文思想的集中代表,也是中国封建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董仲舒发展了《吕氏春秋·十二纪》的理论,把《公羊春秋》以及《尚书》、《洪范》之类学问,组合到他的思想体系中,成为促进儒学转折的新思想。

3-3-2位于河北枣强县的董仲舒石像 大一统思想与天人合一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就是说,“大一统”是天地间普遍的法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董仲舒利用天人感应的理论,诠释“大一统”。就是“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之谓也。”[1]

董仲舒 儒家传统五行的思想

董仲舒儒家传统五行的思想 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说。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 董仲舒借时学(阴阳五行学)发挥或者说发展《春秋》天人感应思想,其说固然奇伟怪谲,难以思议,但决非无中生有,而是本于《春秋》穷天人之变的精神。 董仲舒继承了儒家传统中《洪范》讲五行的思想,并发扬光大之,建立了一套囊括天人的宇宙学说。董仲舒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组成。此五种不同的属性相生相胜,构成一合理的宇宙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过来看则是火胜木,土胜火,金胜土,水胜金,金胜木。五行相生是一种生成关系,五行相胜是一种变救关系。宇宙按照这种五行相生相胜的关系生成变化,因而成为一可理解的合理的宇宙。如木性主生故为春,火性主长故为夏,土性主养故为季夏,金性主收故为秋,水性主藏故为冬。用五行来解释天时,天时即合乎理性可被理解。在董子看来,不仅天时依五行构成,人事也依五行构成。如木为春生之性宜以农为本劝农事无夺农时,火为夏长之性宜选贤举能赏有功封有德,土为养成之性宜循宫室之制谨夫妇之别,金为秋收拢宜刑有罪伐无道安集天下,水为冬藏之性宜敬四时之祭与谛袷昭穆之序。如此,依五行解人事,人事亦合理而可理解。按照董子的宇宙构成说,宇宙依五行被合理地安排,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山河大地、鱼虫鸟兽皆依五行之性合理地运行生成,故人世间与自然界不应有灾异存在,因人世间之灾与自然界之异 均是不依五行之性合理地生成运行所致。但是,从现实上来看,合理地构成宇宙的五行关系往往会被打破,即五行相生相胜的合理宇宙会因为五行失序处于一种不合理的荒谬状态,这样,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运行就会失序,山河大地、鱼虫鸟兽的生成就会变态,即就会出现灾异现象。也就是说,灾异是破坏了建立在五行之上的合理的宇宙关系所致。故董子在《春秋繁露·治乱五行》一章专门论述了灾异产生的原因是破坏了合理的五行关系。董子曰: “火干木,蛮虫早出,雷早行;土干木,胎夭卵毈,鸟虫多伤;金干木,有兵;水干木,春下霜。土干火,则多雷;金干火,革木夷;水干火,夏雹;木干火,则地动。金干土,则伤五谷,有殃;水干土,夏寒雨霜;木干土,倮虫不为;火干土,则大旱。水干金,则鱼不为;木干金,则草木再生;火干金,则草木秋荣;土干金,五谷不成。木干水,冬蛰不藏;土干水,则虫蛰冬出;火干水,则星坠;金干水,则冬大寒。” 董子虽然用五行学说说明了灾异产生的原因,但要说明天人感应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 说明为什么人的行为会破坏五行(天)的秩序而导致灾异。鉴于此,董仲舒再进一步从阴阳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

四、守“等级” 董仲舒认为,在治国安邦的管理活动中,只有“以义正我”、“以仁安人”并教化百姓,仍不足以完整全面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还必须要有“硬性”的管理规范。而发展到他那时的历史的经验和理论传统使他认识到-一个和谐安定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社会。遵守等级制度本身也是董仲舒所讲“义”的要求之一,但它作为一项伦理制度规范,又与单纯作为思想教化的道德之“义”有所不同。相比完全出于自觉性、诱导性的道德和教化之“义”,遵守等级制度之“义”带有更多的强制性,至少是一种规范和礼的制度。董仲舒所讲的等级规范有两种。 (一)社会人伦关系中的等级规范 董仲舒所讲的等级,开始是作为一种纯粹人伦关系上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三纲”。他明确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并附会上阴阳之意和天意来进一步论述其尊卑关系。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基义》)其间的关系是“阳尊阴卑”(《阳尊阴卑》),即臣民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儿子必须服从父权的统治,妻子必须服从夫权的统治,这样才有“国”和“家”的和谐与秩序可言。他还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春秋》明得失,差贵贱,本之天”(《重政》),“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传》,因此“三纲”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三纲是实现董仲舒理想社会等级秩序的总纲,是他最为欣赏的人伦等级基本公式。三纲概括了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父子、夫妇关系是基础,这种对家族宗法伦常关系的强化,是与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董仲舒认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君臣关系就是家庭伦常关系的扩大,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其中的上下尊卑关系是相同的。倡扬维护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的礼,是儒家的一贯传统,“礼治”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维护等级制。 (二)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规范 董仲舒主张用等级秩序来制约和规范人的求利活动,这样的等级规范就不是上述那种纯粹的道德准则了,而已变成一种经济伦理规范,虽然它的调节对象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重点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和人的经济行为。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并不完全等同于三纲的内容,它反映的是不同阶层(集团)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但它以“三纲”为基础,明确上下、尊卑、贵贱的利益等差秩序,因此与“三纲”中的三种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文已分析过,董仲舒是根据人性求利这一客观情况而提出教化主张的;同样,他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思想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等级规范与教化在功能作用、目标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重视等级伦理规范是先秦儒家的一个传统。荀子曾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认识到若在芸芸众生的求利活动中有一个“度量分界”,就能抑制争夺。而他认为“礼”就是调节物欲的“度量分界”,所以要“制礼义以

莎士比亚-sonnet-18-29-66的中文翻译及评析

18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 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热地照射在繁阴班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停留,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你”是什么?“你”与人类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四四三三体,而是采用了四四四二体: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明主题。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诗人用形象的表达使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生动有趣、曲折跌宕,最终巧妙地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二十九首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爱情,诗人在创作这首诗 时,充分发挥了十四行诗的长处,采用了“先抑后 扬”手法,层层推进,波澜起伏,道出了诗人的思想 感情发展变化过程,开头四句这样写道: When ,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men’ eyes , s I all alone beweep my outcast state , And trouble deaf heaven with my bootless cries , And look upon myself ,and curse my fate , 从这四句我们可以读出,一开始诗人悲悲切切地 唱出自己的悲惨处境“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 men’ eyes (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慨叹自 s )

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 1. 泰勒士(Thales,约前624—前55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命题。他也被看作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先驱。 2.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00)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毕达哥拉斯派的创始人和首领。该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他们认为数目是最智慧的,和谐是最美好的,并认为灵魂不朽。 3.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其核心观念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4. 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前485)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印度人。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主要著作有《论语》。 6.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40—前470)生于爱利亚,爱利亚派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论自然》一书。他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是者”就是真理的对象。 7.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5—前475)出生于爱菲斯王族。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8. 苏格拉底(Socrates,约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几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他是把哲学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人类的伟大哲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要由他的学生整理在《回忆录》中。 9.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学说和思想收录在《墨子》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②天志明鬼③尚同尚贤④节用。

北京大学哲学系作业:董仲舒讨论材料

第七次讨论课材料 主题:人性论对比 1、什么是人性?——不同概念包涵下的具体内容。(天生、人所通、不 待事、人区别于禽兽的)孟子从广义人性讲,不再区分性命之别, 董仲舒这一点相同。但孟子有对人性更小的定义。 2、概念澄清之后再讨论性之善恶——现成的还是有待实现的?——由 此导致的教化或修养何以必要?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今谓性已善,不几于无教而如其自然!又不顺于为政之道矣。且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质无教之时,何遽能善?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故曰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岂敢美辞,其实然也。天之所为,止于茧麻与禾。以麻为布,以茧为丝,以米为饭,以性为善,此皆圣人所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故不可谓性。正朝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圣人。圣人之所名,天下以为正。今按圣人言中,本无性善名,而有善人吾不得见之矣。使万民之性皆已能善,善人者何为不见也?观孔子言此之意,以为善甚难当。而孟子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也。善所自有,则教训已非性也。是以米出于粟,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而璞不可谓玉;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其比多在物者为然,在性者以为不然,何不通于类也?卵之性未能作雏也,茧之性未能作丝也,麻之性未能为缕也,粟之性未能为米也。《春秋》别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真其义也,真其情也,乃以为名。名霣石则后其五,退飞则先其六,此皆其真也。圣人于言无所苟而已矣。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质而不以善性,其名不正,故不受也。 二、参考材料 (一)《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来自于莎士比亚对于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莎士比亚不愧为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对英语的纯熟运用竖立了由中世纪英语过渡到伊丽莎白时代近代英语的一座里程碑。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独特的语言创造能力和普于操纵及发展语汇意义的能力。他的作品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比喻,一词多义形成的戏剧性俏皮滑稽的双关语,对俗语、但语、行话和切口画龙点睛式的运用,生动而极富生活气息,特色突出,对近代英语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者早就注意到莎士比亚语言中的这种现象。因此,他们对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关系,莎士比亚语言的结构,语法,修辞,用词特色.时r} t`} :}}言特点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中国莎士比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多年来对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的成果却疏于总结。为此笔者在占有较全面资料的前下,拟对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做一个较为<2 };地梳理,弄清中国莎学研究在这一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凸显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对中国莎学乃至世界莎学所做出的独特贡吠。 歌德昏经说过:莎北比亚是用生动的字眼来感染人的。作为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坛上的戏剧巨子,莎士比亚使中世纪的典雅华丽语盲特色与都铎王朝以来聚积的新语言相结合,一切生活范围内的丰富语言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突出的表现,精致入微地描绘了适合于剧情的人物性格和诗歌中奔放而又细腻的情感特征。 劳允栋认为莎士比亚作品中比较典型的语言现象,表现为词类转换,即古英语中屈折词尾已经大量消失,词类间基本消除了形态区别的标志,使许多词类可以转换使用;形容词在意义上的绝对化,使原有的性质概念转化成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的概念;性质形容词主、被动意义的自由转化;莎氏作品中常见的混合式形容词;副词作形容ip-J,或取代形容词;形容词的级、名词、代词、关系代词、动词、独立分词、虚拟语气、介词、句子等18个方面指出了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差异之处。。赵毅衡指出:莎士比亚作品是形象语言的宝库。形象语言技巧是一种修辞手段。比喻、夸张不一定有形象,甚至很可能完全没有形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早期静态为多,后期动力性为多;早期堆砌排列为多.后期以形象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简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董仲舒 董仲舒“仁”“义”论探析 赵墨 (渤海大学历史系辽宁,锦州120013) [论文摘要]:“仁”“义”思想是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伦理史上的重要思想,本文通过分析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们在“仁”“义”方面的继承与发展,从历史学与伦理学相交叉的学科研究方法中找出其创新之处,使其在道德实践中的优秀思想呈现出来。[关键词]:“仁”;“义”;人性论[作者简介]:赵墨(1982-)女,渤海大学历史系06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秦汉史研究。 董仲舒在社会教化上的认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的时间并不长,先辈们

往往从政治理论范畴解读《春秋繁露》中的相关思想,而常常对其书中《仁义法第二十九》略加述之即过,台湾新儒学代表徐复观在提到此事时,意味深长的说道:“仲舒发挥《春秋》仁义之旨,而参以己意,用心恳笃,切近政治人生,欲有以求救其偏弊,即在现在,仍富于极大启发性,而又未尝违反先秦儒家本义的,莫要于《仁义法》第二十九。但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发生影响最小,甚至不曾发生影响的,也是这一篇”。从中可以看出,徐复观对于《春秋繁露》此章节被历代研究者们所忽视的痛心程度之深。董仲舒对于人在社会中的道德伦理的思想论述,一方面体现了先秦儒家们的作品中的伦理观念,另一方面也包含着董仲舒在社会教化理念上的创新与发展。 一、董仲舒“仁”“义”理论的学术渊源 1、孔子“仁”“义”思想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虽然他在人性论方面只是以“性相

近,习相远”一言以蔽之,并无多论,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后继者以解释与发挥的空间。在社会教化方面,孔子认为统治者要通过对“仁”与”义”真正涵义的理解与实践,从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周礼为道德理论基础,以“爱己”与“亲亲”为先提条件的道德行为原则,从而形成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伦理政治体制。 “如果说,仁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那么义则是仁的落实,是仁涉及于存在世界后被 [][] 具体化了的原则规范”7。“义者宜也”2,此处之“宜”,表适当,合理之意,既强调适度性,又强调其合理性。孔子将“义”定义为君子达到“仁”时应该具备的内在素质,从而使“义”成为孔子的“仁”学中的一项具体的道德实践标准。在道德实践理论中形成了以“仁”为道德实践总标准,“义”作为道德具体实践方法的理论体系。2、孟子“性善论”与“仁”“义”论

第七讲董仲舒

第七讲:董仲舒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董仲舒简介 ◆汉代的经学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 ◆掌握汉代经学的入门知识,董仲舒的崇天神学和崇天道德论。 ◆教学重点: ◆董仲舒的崇天神学和崇天道德论。 ◆阅读书目: ◆董仲舒:《春秋繁露》。 ◆思考题: ◆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 ◆谈谈董仲舒的刑德理论? ◆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 ◆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一、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汉书·董仲舒传) 二、汉代的经学 ?1、经学 ?《释名·释典艺》曰:“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篇》曰:“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是统治者对因大

一统的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法定的儒家书籍的通称。 ?汉代经学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儒学在先秦虽为“显学”,但仅作为诸子百家的一派而存在。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号称“经学”。 ?公羊学大师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用阴阳五行学说改造传统儒学,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经学体系,对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六经 ?《易》、《诗》、《书》、《乐》、《礼》、《春秋》 ?3、今、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立五经博士,使儒学独尊,从而使今文经学特别是《春秋公羊》学盛极一时。 ?今文经学中又分很多派别,如《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诗》有鲁、齐、韩三家,《礼》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严、颜二家。 ?今文经学注重和现实结合,阐发经书中的微言大义。 ?古文经学用战国时候的六国文字写成。 ?古文经书出于孔子壁中。 ?西汉末年,刘歆发现古文经传。他曾经请求建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春秋左氏传》博士,但是遭到当时儒生的反对。 ?古文经学在汉代没有立入学官,他们注重训诂和文字解释,把经传当做历史来研究。 三、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董仲舒的崇天神学思想 ?董仲舒的崇天道德论 (一)董仲舒的崇天神学思想 ?董仲舒的大一统理念是通过其崇天宗教哲学来支持的。 ?在董仲舒的“公羊学”里,“天”成为一个最高的概念: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春秋繁露·郊义》)

董仲舒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董仲舒义利观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吕永莉(14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自古以来,对于“义利”的争辩乃是中国各大思想学派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时下,就当今社会而言,“义”与“利”观念的探讨,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市场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通过对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的义利观进行阐述和归纳,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董仲舒;义利观;借鉴 一、董仲舒的义利观思想 汉代的董仲舒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巨匠。董仲舒虽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旗帜,使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由百家显学到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转变,但细究起来,董仲舒的思想里不但继承者儒家思想的精髓,也不乏继承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有益之处。尤其在义利观问题上,先秦诸子中儒家重义、墨家尚利贵义、而法家尚功利,董仲舒借鉴先秦诸子的义利思想,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义利观即主张义利两养、义重于利的观点。 (一)天人合一的义利观 董仲舒虽然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但他对自己义利观的论证方式是与前人不同的。“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思想一个显著特征,也就是说他把人及其一切特性归之于天,这是他论证自己观点的重要方式。 董仲舒说过,“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董仲舒认为人的一切特性都是天赋予的。人的好义、欲利的特点也是天赋予的,“义”、“利”同时为人所兼有。“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唯人独能为仁义。”仁义来自于天地之精,是天赐予人,是人与其他物的本质区别。“五谷,食物之性也,天之所以为人赐也。”他认为五谷,乃至于天地万物是天赐于人的利,是为人而生。这从自然规律方面说明利的客观性。“天之常意在于利人。”所以古之圣人君主“君天下,必以兼利之。”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的利,与民以利。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董仲舒把人的好义、欲利也归之于天, 论证了义与利同时为人所有,进而提出来他的义利观。 (二)义利两养 董仲舒从人的身与心的角度进行论证,肯定了道义与利的正当性,从而提出了义利两养的观点。 “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天生人之初就赋予了人求义、求利两方面的秉性,这两种秉性是人人所共有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和人的肉体存在和心理需要相适应的。董仲舒所说的“义”是指他们说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义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义以养心,无义,心不得乐;“利”就是物质利益和生活上的需要,认为没有这些东西人就活不下去。利的功能是维系人的身体存在,利以养体,无利,体不得安。这就肯定了义、利是人所皆有的事实,肯定了义、利对人的实际作用。

浅议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的戏剧观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代表了人类戏剧艺术的巅峰。几百年来,他的戏剧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并对中国的戏剧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十分明确地谈到的,是戏剧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熟悉他作品的读者都知道,他爱把世界或人生比喻为舞台。把世界或人生比作舞台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又把舞台比作人生。强调戏剧是人生或时代的缩影。莎士比亚把戏剧视为人生的“一面镜子”,把现实生活看作戏剧的本源,这是在时代精神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之下,通过创作实践和学习古代名家的见解形成的看法。世界是舞台,舞台时人生的反映,这无疑是莎士比亚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他的不朽巨作能够如此真实与丰富的根由所在。 联系莎士比亚的各种剧作,我们可以认为莎士比亚对于两个相关的问题相当明确:(一)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戏剧艺术是最贴近人生现实的。(二)戏剧是空间艺术,需要三维空间的条件。他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见解,一方面是因为近代黎明的到来产生了生活和思想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新型世俗戏剧出现了并引发了具有反映论倾向的新的戏剧观念。随着近代黎明的到来,出现了世俗的、非教会的文化思想;新兴市民、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潮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极大。莎士比亚相信“人性论”,然而他决不是抽象孤立地描绘人性本质,而是展示具体的、处于某种情景之中生活着、行动着的人们,因此也是处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感受、唱和或斗争着的人。他也有理想的“爱”或“忠贞”等德性的化身以及“邪恶”的体现者,但总能给他们足够的“生命力”,使他们活跃起来。 一、关于“人”的新观念 生活在近代黎明的莎士比亚,看到了人的复杂性。人的性格往往是多侧面的,而不仅是简单的“更好”、“更坏”、与“一般人一样”。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不只是受一种激情或愿望所支配;他的反面人物,如夏洛克,可以有引人同情的方面。莎士比亚又看到了人性或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可以发展的、变化多端的。莎士比亚看到除外在环境、生活遭遇和黑暗势力等影响外,人还有内心世界,埋藏着往往连本人都不知道的“恶”的种子。而这,一遇适当的气候、情景,就会滋长、膨胀起来。人的精神世界常有复杂微妙、深不可测的意识被动。莎士比亚看到了一种令他吃惊的现象:人可以用某种完全不符合自己本质和愿望的言行作为“面具”,来演示内心的肮脏和邪恶。这一切都可以包含在“反映自然”之内。 二、同“人”的观念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善与恶的新标准。 莎士比亚在第十四首十四行诗里表明:“真美善,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美善,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他在各种戏剧里是根据这种真美善的标准塑造理想人物,写他们同假恶丑的抗争。“真美善”的提法有如“人性”的提法一样,是抽象的,但在莎剧与诗中也并不抽象,而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对于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的理想与要求。十四行诗中的“爱友”之美,他对朋友的友谊与崇拜,若按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标准来看,则纯粹是世俗的、亵渎神灵的,因为那种友爱超过了对“神”之爱。又比如苔丝德梦娜的爱情向往,使她根据“心灵慧眼”的选择,和黑皮肤的异邦人私奔,这在新兴的资产阶级是美德,而贵族布拉邦德则认为是莫大的逆行。莎士比亚不可能清楚,他的人文主义理想,比如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和谐等,只能是为一小部分人,而不是一切人宣扬争取的,其实质上个人主义的。它有反对封建的进步性,却可以发展变异为极端的自私自利或自我扩张。 三、关于世界的崭新观念 恩格斯说过:“数千年来的传统的中世纪的思想方式的范围也随着旧的狭隘的故乡界限而一起崩溃了。在人的对外的和对内的实现面前,都展开了无限广大的视野。”当时人们还相信“超自然”,在那以外是真正看的到的大自然,因此地球之外还有巨大无垠的宇宙;地球之上,又有多少邦国社稷、登记阶层、崇高卑下和极乐极悲啊!难怪莎士比亚的剧院就起名“环球”,在入门处以赫库力斯背负地球的形象作为标志。莎士比亚戏剧不局限于一个地点、一个行动,不截然划分悲喜的界限,总是广阔复杂地反映现实,塑造有世界性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这完全不是偶然的。 四、关于时间和时代的崭新的感觉与观念。 莎士比亚对于时间的感受极其敏锐,他决定了戏剧的形式和运用时间的手法。他对时间的观念和感受是和时代意识密切相联的。他的剧作第一个特点是反映时代精神,人类、民族大跃进的欢乐奔放的进去精神、极大的能动性和冒险性以及要求迅速发展的心情。第二个特点是在封建主义解体、资本主义上升的历史过渡阶段的大动荡、大骚乱,各种新旧势力的激烈斗争乃至战争,各种悲惨惨酷的社会现象以及人民的重大灾难,都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大悲剧和问题剧中表现得极为充分和惊人。第三个特点是出现于文艺复兴末期、英国16、17世纪之交人们的怀疑、彷徨的情绪和思索的精神。 莎士比亚作为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剧作家,以超人的艺术天赋“忠实地撰写自然”,从而使其悲剧成为“真实地反映人生”的“完美典型”。从现代艺术的视角来看,莎士比亚对传统戏剧的超越更体现在他对人类自身心灵世界的关注。 浅议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的戏剧观 唐山师范学院左春雷李景峰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陈翼龙 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