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自考

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自考
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 自考

第二章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

1. [识记]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的制定宗旨是什么?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的制定,其宗旨是明确制定通过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以保证某一经济主体的财务报表与其自身不同时间的财务报表及不用行业或经济主体的财务表别的可比性,在第1号准则中说明了财务报表报告的整体要求,规定财务报表结构及财务报表的基本标准。

2. [识记]核心会计准则的含义是什么?

核心会计准则就是指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财务报告披露、编报为目标,开展会计准则制定工作而产生相关的一系列会计准则。

3. [领会]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使用的范围有哪些?

(1)用于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所有通用的财务报表的列示。

(2)通过财务报表的含义是指为无特定要求的使用者编辑的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列表准则也适用与银行、保险等在内的企业。

(4)财务会计列报准则是反映以经营为目的,并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盈利性企业,其有关术语是盈利企业财务报表为对象。

4. [识记]因对财务会计目标定位的不同,形成了哪些流派?

(1)受托责任学派;(2)决策有用学派。

5. [领会]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不同利益集团包括哪些?

(1)政府;(2)普通投资者;(3)债权人;(4)经营者

6. [识记]利益集团的含义是什么?

对会计信息产生需求的内在因素是需求者的利益,而这些利益者我们称之为“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一般是指外部集团。

7. [识记]企业外部利益集团,主要包括哪些?

一、企业外部投资者。

二、企业债权人,包括:

1、资金债权人

2、商品债权人

8. [识记]债权人可以分为哪几类?

(1)商业债权人:商业债权人是企业的供货商。

(2)资金债权人:资金债权人可以是金融机构、银行、企业债券的持有人。

9. [识记]在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的不确定事项包括哪些?

(1)决定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包括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为维持和提高经营业绩而采取的投资政策和公司的股利政策;

(2)企业融资来源、负债经营政策及风险管理策略;

(3)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未能包括在内反映企业价值的资源。

10. [识记]财务报表列报前提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财务报告列报前提,是指财务报告编制的条件、基础和框架,在这个前提下,规定财务报表的列报及结构,在使用财务报告时,必须考虑财务报告这些前提是否存在并对此进行判断。

11. [识记]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前提包括哪些?

(1)持续经营

(2)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12. [识记]怎样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进行判断?

一般是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判断的。

13. [领会]企业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

只有企业持续经营的存在,才能对企业资产科学分类。

一、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形态下,资产才能分为:

1、流动资产

2、固定资产

3、无形资产

4、其他长期资产

二、而对于负债来说,只有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可分为:

1、流动负债

2、长期负债

三、在清算状态下,企业的资产都只是流动资产的形态,以用于偿还债务和清算使用。

14. [领会]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标准包括哪些?

(1)易理解性,有利于使用者使用;

(2)相关性,指会计信息与决策的关联;

(3)可靠性,指信息的真实性;

(4)可比性,可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以评估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动。

15. [领会]在哪些情况发生时,可以改变财务报告项目的列报及其分类?

(1)当企业经营项目及性质发生重大变动时,如企业经营业务进入新的领域,企业经营性质发生变更,财务报表(报告)列报的适当改变更能说明问题或反映会计事项和交易。

(2)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解释需要改变列报方式的其他原因。

(3)当企业发生重大的购买或对财务报表列报审查时,需要用其他方式列报或只有经过修改后的列报方式才更能反映企业持续经营状况时,可对企业报表项目进行重新分类。

16. [领会]在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中,一般不能对其抵消,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抵消处理?

(1)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抵消处理的。

(2)反映企业交易或事项实质结果的。

(3)企业会计期未现金净流量的评价。

17. [领会]国际会计第1号在说明抵消问题时,还规定财务报表列报中,还应对哪些内容进行呈报?

(1)报告经济主体名称、企业名称;

(2)财务报告会计主体是某一企业还是母子公司关系;

(3)资产负债表所代表的会计期间、年度;

(4)报告货币、币种;

(5)财务报表列报数据单位、货币单位。

18. [领会]资产负债表列报要素是如何划分的?

一、按流动性标准对资产划分为:

1、流动资产

2、长期投资

3、固定资产

4、无形资产

5、其他资产

二、按有无实物形态,可以把资产划分为:

1、无形资产

2、有形资产

三、按是否拥有货币性可以把资产分为:

1、货币性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

19. [领会]流动资产的含义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不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能够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

(1)现金

(2)银行存款

(3)短期投资

(4)应收及预付款项

(5)待摊费用

(6)存货

20. [领会]非流动资产的含义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才能变现的资产称为非流动资产,包括:

(1)长期投资

(2)固定资产

(3)无形资产

(4)其他资产

21. [领会]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解释,流动资产包括哪些要义?

对某项资产如何确认为流动性资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解释,流动资产有以下要义:

(1)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持有、消耗并能实现的;

(2)以出售为目的短期持有,其时间在一年内;

(3)没有任何约束或限制条件的货币资金及其等价物。

22. [识记]流动性负债的含义是什么?

(1)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清偿。

(2)清偿期限为12个月。

23. [领会]长期负债的要义有哪些?

(1)清偿期限超过12个月;

(2)准备长期为某一负债进行再融资;

(3)再融资计划是在资产负债编制日前完成的。

24. [领会]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解释,什么是决定二级分类的条件?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解释,准则的要求及会计事项涉及金额大小是决定二级分类的条件。

25. [领会]资产负债表内项目的二级分类包括哪些?

一、有形资产可分为:

1、不动产

2、厂场资产

3、设备

二、应收账款可分为:

1、商业客户应收款

2、集团公司内应收款

3、关联方应收款

4、预付款

三、存款可分为:

1、商品

2、生产物资

3、原材料

4、产成品

四、准备项目可分为:

1、福利费提取准备

2、其他项目准备

26. [识记]收益包括哪些?

收益包括:

(1)收入

(2)利得

27. [领会]收入包括哪些?

收入是企业对外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其在企业经营中产生的,具体包括:

(1)销售收入

(2)劳务费收入

(3)股利收入

(4)费用收入

(5)租金收入

28. [识记]费用的含义是什么?

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包括发生的损失。

29. [识记]收益表的编制模式有哪些方法?

(1)费用性质法

(2)销售成本法

30. [领会]收益表编制模式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1)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在行业的性质、企业组织的性质。

(2)选取哪一种方法,其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允列报企业经营业绩的构成要素。

31. [领会]费用性质法和销售成本法有何不同?

(1)费用性质法有利于对预期现金净流量的反映和评估;

(2)采用销售成本法编制收益表时,应做补充或增加披露内容处理,增加附加披露。

32. [领会]资产负债表中包括哪些会计要素?

(1)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控制,有可能导致预期经济利益产生的显示性资产。

(2)负债

负债是由于以往事项而发生的企业的现有义务,这种义务的结算将会引起含有经济利益的企业资源的外流。(3)权益

权益是指所有者对企业资产抵减负债后的剩余权益的所有权和要求权。

33. [领会]现金流入企业的方式包括哪些?

(1)独立使用或与其他资产结合使用,生产供销售出去的产品及提供的劳务;

(2)换取的其他资产;

(3)用于偿还债务的资产;

(4)用于分配业主的资产。

34. [领会]简述现实义务与未来承诺之间的区别?

现实义务与未来承诺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前者是在实际上已形成的,交易业务本身不产生义务,如在商品已经交付后,需承担的保修责任而需支付的费用,或企业已签定不可更改的采购合同时便形成了义务;

(2)而后者如是一种签有不可撤销条款的规定,若不执行则需要赔偿一定的罚金,从该角度讲,也是一种义务,当然不可避免地使得资源从企业中流出。

35. [领会]现实义务的执行方式有哪些种?

现实义务的执行方式有以下几种:

(1)现金

(2)以资产支付

(3)以劳务支付

(4)以其他义务代替

(5)以该项义务转为权益

(6)调减债务或放弃其权益

36. [识记]资产负债表内的权益金额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资产负债表内的权益金额的多少取决于资产与负债的计量金额。

37. [识记]资产的确认的含义是什么?

资产的确认,是指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正式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38. [领会]资产负债表列报项目的会计计量标准有哪些?

(1)历史成本计价

历史成本是指经济事项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或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

(2)市价计价标准

市价计价是指以其市场购买价或销售价作为计价标准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指资产在正常清理条件下的变现价值或“现时现金等值”。

(3)可实现净值计价标准

可实现净值也称为未来脱手价值,它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但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4)重置成本计价标准

重置成本计价标准是指同类商品或物品在目前市场购入的价格,并以此作为对非流动资产计价的方法。

(5)现值计价标准

现值只是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结合,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估计值,折现率也可以是某个随意的利率,这样得出来的现值不可能个个同决策有关。

39. [领会]历史成本在会计历史上之所以重要的理由有哪些?

(1)投资者、债权人与企业内部管理层都以历史成本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2)历史成本的计量是根据实际交易而不是估计的交易所判定的,发生的交易额是以双方承认为前提,其信息可靠性较(3)传统的成本计量方法在会计实务上依然是主要的计量方法;

(4)在市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历史成本虽然不能反映市价的变化,但在会计上可采取表外披露的方法补充其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

40. [领会]历史成本法的局限性表现为那些方面?

历史成本计量固然是会计的主要计价方法,但仍然具有局限性,其表现如下:

(1)当市价出现变动时,而表现为不同时点的价值的历史成本的计量其不具有可比性;

(2)发生的费用以历史成本计量,而其收入以现行价格计量,形成收入与其费用的配比失去一致性;

(3)当市价上升,费用按其历史成本计量而无法划分管理层的真实业绩及由于市价上升而带来的持有资产的增值;

(4)当市价上升,在以历史成本为根据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货币性资产的实际贬值外,非货币性资产及其负债都会出现低估的现象,其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将大打折扣而不能客观反映实际财务状况,影响会计信息对决策的相关性。

41. [领会]用市价计价的好处有哪些?其缺点有哪些?

一、用市价计价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

1、用市价对资产计价可以反映资产负债表与资产的真实价值;

2、用市价对资产计价可以反映在不同时期同一资产的市价波动,区别分析不同时期不正常情况的应对;

3、用市价对证券性资产计价可以判断理财决策的正确性与否。

二、市价这一计量属性也存在缺点:

1、现时变现价值对企业预期使用的资产是不相关的,现时价格与未来的价格是没有必然的联系。

2、现时价格是反映现时交易事项的价格,如某些资产或负债(如无形资产或专用设备或厂房)不存在现时交易或很少交易,它们的脱手价值难以恰当地确定。

3、现时价格计价的使用,使得商品销售未发生就确认价值实现,假定企业资源随时处于变现状态或处于清算状态,其违背企业继续经营的基本假设。

4、现时价格计量并未考虑一般购买力的变动情况,因而不能消除通货膨胀带给资产的影响。

42. [领会]可实现净值与现行计价的异同点有哪些?

可实现净值和现行市价(脱手价值)这两种计量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反映资产的变现(脱手价值)。

(2)不同点在于变现的时间,现行市价属性基于当期的脱手价值,即在当期正常清算情况下的处置变现价值,而可实现净值属性属于预期的未来销售或其他未来事项。

43. [领会]重置成本包含哪些涵义?

(1)重新购置同类新资产的市场价格;

(2)重新购置同类新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扣减持有资产已使用年限的累计折旧;

(3)重新购置具有相同生产能力的资产的市价;

(4)重新购置或制造同类资产的成本;

(5)重新生产或制造同类资产的成本扣减持有资产的累计折旧。

44. [领会]重置成本计量属性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重置成本计量属性的主要优点是:

(1)可以避免在价格变动时虚计收益,确切反映企业维持再生产能力所需生产耗费的补偿。

(2)期末财务报表提供以重置成本为基础的现时信息,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信息。

45. [领会]现值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包括哪些?

(1)现值只是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结合,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估计值,折现率也可以是某个随意的利率,这样得出来的现值不可能个个同决策有关。

(2)现值要成为一种计量属性,必须能够反映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某些可观察的计量要求;自愿交易的双方是持续经营的,交易的对象不是通过清算或强迫的交易,所达成的金额是交易双方自愿接妥的,这样,这种现值就变成了公允价值。(3)借助于现值计量,应能捕捉到形成公允价值的各项要素,这些要素导致不同类型的未来现金产生经济差异。

(4)用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流量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它取决于所涉及的资产或负债从一种情况到另一种情况的环境。

46. [领会]不同类型的未来现金流量存在差异,主要存在哪些因素?

(1)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或者在较复杂的案例中,对一系列未来现金流量按其发生的不同期间估计;

(2)对这些现金流量的金额,与时间安排的可能变量的预期;

(3)用无风险利率表示的货币时间价值;

(4)内含于资产或负债中的价格上的不确定性;

(5)其他难以识别的因素,包括不能观察和市场不完善。

47. [领会]在计量资产或负债时还有哪些原则适用于现值技术?

在计量资产或负债时,还是有下列四条一般原则可用于现值技术:

(1)在可能的范围内,对未来现金流量和流量的估计应当反映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市场参与者在决定是否通过“一项公允的现金交易去取得一项或一组资产时所必须考虑的。

(2)用于现金流量的折现率的内含假设,应当同估计现金流量时所内含的假设相一致。否则,一项假设的影响将被重新考虑或者被忽略掉。

(3)现金流量与利率的估计应当中立而无偏见,被估计的资产、负债或一组资产或负债总会有无关的干扰因素影响客观估计,我们要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否则,计量将不可能公正。

(4)估计的现金流量或利率应反映一系列可能的结果(即考虑到每一个估计数及其出现的概率),而不只是反映单一的、最可能的、最小或最大的可能金额。

48. [识记]现值计量有哪些方法?

在使用未来现金流量来估计现值时,有两种现值的计量方法:

(1)传统法。

按照传统法计算现值,通常使用独立的一组与估计现金流量呈正比的利率。

(2)预期现金流量法。

按照预期现金流量法,在计算未来的现金流量时,应当考虑到每一种可能的现金流量的发生概率,加权平均,以求得可能的现金流量的平均期望值。

49. [领会]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公允价值的过程主要包含哪些步骤?

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公允价值的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步骤:

(1)估计未来现金流量;

(2)计算现金流量的现值;

(3)确定现值是否可反映公允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