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对外关系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对外关系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对外关系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对外关系

第一节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缓和和对话

一、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战略构想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在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发表讲话,在谈到关于苏联的对外政策时,他说,苏联要始终不渝的奉行和平与进步的方针,永不放弃本国及盟国的利益,希望同美国停止军备竞赛,建议冻结核武库和停止继续部署导弹。两天以后,3月13日,戈尔巴乔夫在红场为契尔年科举行葬礼时讲话,重申苏联愿意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保持睦邻关系,以后,戈尔巴乔夫形成了一套关于苏联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总构想,被称之为“新思维”。

新思维的概念是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1月15日关于销毁核武器的声明中首次提出的。他说“新思维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哲学”它“经受了现实主义和理智试金石的考验”,结束了冷战,消除了直接的军事威胁,使苏联在国际社会中占有应有的地位。同年7月14日,戈尔巴乔夫在会见争取禁止核试验国际学术会议代表时,再次提出了“新思维”的概念。他说,大家都生活在核宇宙时代,我们或者生存下去,合作和保护土地、海洋、天空和整个环境,或者给文明造成灾难性后果,“必须在国际事务中努力建立新型关系。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不能指挥世界,所以,需要有新思维。实际上,“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对当代世界的认识,构建新的国际体制的设想,以及苏联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构想。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对新思维的内容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随后的一些讲话又作了修正和补充。

对20世纪晚期当代世界特点的认识,是戈尔巴乔夫对外政策总构想的出发点,他对当代世界有三点基本估计:

第一、战争已经不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手段,国际格局应该是所有国家利益的综合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在不长的时间里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一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有比较长远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有了新的发展。战后40多年里,诞生了一大批“第三世界”,其中的一批国家已经跻身于新型工业国的行列,这是谁都无法否认和改变的现实世界。这近180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不分大小,都有各自的利益,所有这些利益都应该在世界政治中得到合理的体现。过去的国际格局,实际上就是几个大国的平衡结构,这样的时代永远成为历史了,戈尔巴乔夫说“过去,一切都很简单,有着几个大国,如果达到了平衡,他们就确定并平衡自己的利益,而如果达不到,就交战,国际关系就建立在这几个大国利益平衡的基础上”。今天,武力甚至不能抹煞任何小国的利益,国际格局应该平衡所有国家的利益,再也不能用战争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手段,“克劳塞维茨公式——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已经过时了”

第二、世界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整体

戈尔巴乔夫认为,当今世界尽管矛盾重重,各国之间也有着重大的差别,然而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是一个固定的整体。1987年7月15日戈尔巴乔夫同拉美著名作家加、马克思谈话时说道:“人类已经到了大

家都相互依存的阶段,不能使一个国家脱离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脱离另一个民族,更不能把他们对立起来”。

使当今世界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辩证法造成的,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不仅增进了彼此的联系,同时也使人类面临一系列全球性的共同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某几个国家造成的,而是人类文明发展所造成的。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几个大国,而是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戈尔巴乔夫把当代世界比作“在山坡上的一队栓在一起的登山运动员”。说:“从宏观上说,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被共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在这里发现了我们的相互依存性,发现了世界的整体性。第三、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核战争危及的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核战争不能成为达到任何目的的手段。

戈氏认为人类社会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夺取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使无数城市和乡村变成一片废墟。但是,无论战争多么惨烈,都没有危及人类自身的繁衍。核战争就不同了!目前,一艘战略核潜艇拥有的毁灭性力量就相当于几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旦爆发核战争,一切生灵都将从地球上消失”。如果爆发核战争,既不会有胜利者,也不会有被战胜者,毁灭的将是整个人类。戈氏进而认为,在军备竞赛中谋求优势同样是荒谬的。

基于以上三点对当代世界特点的基本估计,戈氏认为当今世界面临者全面的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经济、原料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尖锐、信息科学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界;是一个空前的发展和进步潜力同极度贫困、落后和野蛮并存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广阔“紧张区域”的世界。戈氏关于苏联对外政策的总构想是: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及任何目的的手段,通向安全的唯一道路是政治解决的道路;安全的唯一基础是承认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的利益,承认他们在国际政治中的平等地位;军备竞赛本身就是和平的敌人,对话是实现政治解决的基本手段。戈氏总结说:“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的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根据这样的总构想,戈氏提出苏联对外政策的原则:建立全人类价值观,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必须从对抗走向合作,由斗争转向为实现和平、改善生活等“人的普遍价值”方面合作,对东欧实行不干涉政策,对西欧争取建立“全欧洲大厦”;继续与美国就裁军、削减核武器、限制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谈判,争取达成协议;和中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加强彼此合作;争取阿富汗、柬埔寨、安哥拉、尼加拉瓜等问题的政治解决。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对戈氏的外交新思维曾很好的做了诠释:“不要让国家为维持防御能力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对外利益而多花钱;大力帮助国家机关在经济、科学、贸易、生态方面建立能大大促进经济改革获得成功的国际合作;更多的考虑经济方法,提高对外政策的盈利,在同其它国家的关系中尽量少给本国经济增加负担;为使苏联人能安心工作建立稳定的心理环境。”

戈氏当政以后,以“新思维”为指导,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相比,苏联的对外政策有很大的转变。

二、苏美对话和限制军备谈判

自1979年6月勃列日涅夫与卡特在维也纳会谈以来,苏美两国争夺核优势的角逐愈演愈烈。这种激烈的争夺造成苏美两国关系持续紧张,连维也纳会谈签订的苏美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也未能正式生效,难怪有些评论家把80年代初期称作“冷战以来两国关系的最低点”。1985年3月11日,戈氏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表示,希望同美国停止军备竞赛,冻结核武库,停止继续部署导弹。美国总统里根迅即做出反应,愿意与苏联重开首脑会谈。此后戈氏在当政期间与美国共进行了7次首脑会议,开始了苏美对话的新阶段,并且最终签订了苏美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

苏美关系的转机,从戈氏来说,首先是出于稳定国内局势的考虑,希望在保持已经取得的核均势的基础上,把精力集中于部署国内的改革。其次也想减轻核竞赛造成的经济负担,苏美庞大的核武库中估计大约有5万枚核弹头,总当量超过100亿吨,从理论上说足以毁灭人类数十次。假如发生大规模的核冲突,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无法确保自己的生存,从军事战略上说,苏联和美国都没有有效的战略防御手段。因此,适量的核进攻和还击能力已经可以保证足够的威慑效能。过量的超杀能力反而成为储存和保养的沉重的军费负担。无论是苏联和美国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1985年7月,苏美两国商定,于同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首脑会谈,主要议程是武器控制问题、地区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戈氏举起“和平”和“裁军”两面大旗,力争主动。同年8月6日,是美国原子弹轰炸广岛40周年,戈氏借机向美国发起外交攻势,戈氏发表声明宣布:“从8月6日至明年1月1日暂停一切核爆炸,呼吁美国也从8月6日起暂停一切核爆炸,当遭到美国拒绝后,戈氏给广岛原子弹受害者组织委员会的信中重申这一声明,并在8月13日再次呼吁美国暂停核试验,并谴责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是“十分危险的计划”。说苏联一定能找到应对的措施,到那时所有谈判将被葬送。而美国总统里根在随后举行的大型记者招待会上重申,美国将继续进行星球大战计划,建立一个战略防御系统,以应对苏联的核进攻力量,断然拒绝苏联的呼吁。

10月3日,戈氏在访问法国时又提出裁军新建议:苏美双方全面禁止发展、研制和部署进攻性太空武器;双方各自把能打到对方领土的战略核武器裁减50%;苏联愿意与英国、法国单独就中程导弹问题达成协议。苏联还单方面把部署在欧洲的SS—20导弹减少到243枚。作为对苏联新建议的回答,里根又一次拒绝。

1985年11月19日—21日,戈氏和里根在日内瓦会晤,会谈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限制军备竞赛、(星球大战计划无果而终)关于地区性问题、(无果)关于双边关系问题(有果)

1986年10月11日,戈氏和里根在冰岛首都雷克亚维克举行会晤,两国在削减战略核武器和欧洲中程导弹问题上达成意向性协议,双方再次确认削减50%的战略核武器原则,但在太空武器和停止核试验问题上仍有分歧。

1987年12月7日—10日,戈氏访问美国。戈氏和里根签署了《苏美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消除部署在欧洲的1000多枚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还规定,苏美双方在条约生效后三年后都不再拥有中程导弹及发射装置,条约生效18个月后都不再拥有中短程导弹及发射装置。

中导条约的签署,打开了自核武器问世以来苏美两国真正裁减核武器的通道;

中导条约的签署也是戈氏贯彻“新思维”的方针,缓和欧洲局势、构筑“欧洲大厦”的格局迈出的重要一步。

1988年5月29日—6月2日,里根访问苏联。双方互换了中导条约的批准书,使该条约正式生效,但是拟议中的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条约未能签署。里根用了一句俄罗斯谚语:“要足月分娩,不能匆忙催生”。

1989年,东欧局势发生巨变。12月2日,戈氏和布什在马耳他海域苏联的一艘客轮“高尔基”号上会晤,双方讨论了东欧局势等问题。戈氏向布什保证不干涉东欧内政。

1990年9月9日,戈氏与布什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会谈的主要内容是海湾局势问题和德国统一问题。

1991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访问莫斯科。戈氏与布什进行苏美第七次首脑会谈,此时,苏联国内局势已经非常严峻,会谈主要涉及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西方援助苏联的问题。此外双方还签署了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从而结束了苏美两国自1982年6月开始长达9年的削减战略核武器谈判。根据这项条约,苏美两国都将削减射程在4800公里以上的远程导弹及核弹头:苏联从现在的11000多枚削减到7000多枚;美国从12000枚削减到10500枚。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的签署,标志着苏美两国开始实际削减战略核武器。对于这一次会晤,戈氏说是“苏美友好关系更上一层楼”。布什说是“许多共同的价值把苏美连接起来”。

戈氏当政期间与美国总统一年一度的举行了7次首脑会晤,使苏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苏美关系的缓和也是戈氏承认苏美两极对峙格局变化、苏联已力不从心的反应。1990年7月,戈氏在苏共28次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的一段话,可以看做是苏美关系的总结:“仅在同西方进行意识形态对抗的最近20年,用于军事对抗的费用就增加了7000亿卢布。这个数字超过了取得同美国和西欧的军事平衡的需要。我知道,对外政策和我本人都受到指责,直率的说是受到了咒骂,这无非是在安全问题上做出了让步”。戈氏的这句话,既是苏美关系的真实写照,又是无可奈何的哀叹。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作者:安.哈扎诺夫网站编辑:安艳燕来源:《中共党史研究》日期:2013-04-13 斯大林继任者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也许只有从苏联50年代中期整个对外政策的前后变化上才能看清。斯大林的去世,是减少苏联集权制度内外政策中最不受欢迎的方面的信号;苏联在核武器及运载工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缩短了它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并造成这样一种形势:避免世界核战争的唯一可能性是寻求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谅解。 对于世界格局中这些根本的变化,苏联领导人的回应是:提出了“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赫鲁晓夫将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基础。应当说,还是列宁论证了两个体系共存的必然性,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必然要求有一个两种制度暂时共存的时期。 斯大林作为列宁的追随者,他没有对列宁的这个推论提出反对意见。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尝试改变国际关系的性质,建议用“和平共处”这个词来代替在列宁的著作中可以看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敌对共存”的表述。事实上,正是这一点,是赫鲁晓夫在发展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方面作出的主要的创造性的贡献。“和平共处”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是对“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思想”的简单发展。这一思想是由列宁提出,由斯大林付诸实践的。而赫鲁晓夫则进一步将“和平共处”规定为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由于赫鲁晓夫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政策有自己的目的,这首先是为了避免能够导致人类毁灭的核灾难。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同资本主义作斗争,另一方面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为了统一这两个明显互相矛盾的任务,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试图论证“和平共处”是国际间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赫鲁晓夫希望:苏维埃国家令人神往甚至是热爱,而不是害怕它。同时他也想把经费从军事领域转到农业和消费品的生产方面。总之,他的主要外交思想表明他希望冷战解冻。 斯大林逝世的时候,苏联的国际地位,客气一点说,是不高的。当时朝鲜战争持续了3年,战争陷入了困境,各参战国都认识到,这场战争不可能由某一方取得胜利。因此,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谈判达成停战协定。这个停战协定是斯大林逝世后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定的。关于朝鲜半岛停战的消息使世界各国松了一口气。这无疑提高了苏联新任领导的威望。结束印度支那8年战争的1954年日内瓦协议,可以说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至于苏中关系,其法律基础是《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个条约是于1950年2月在莫斯科签定的。为阐释这个条约,还签定了许多协定,规定苏联给予中国巨大物质援助。然而,50年代的后半期,苏中关系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赫鲁晓夫和毛泽东两个人角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地位是关系冷漠的主要原因。苏中关系的恶化发端于1956年,而其后的两年又进一步发展。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米高扬和其他一些苏联领导人对斯大林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毛泽东对苏联领导人事先不同他商量,并自认为可以单独决定这样重大的问题非常生气。赫鲁晓夫还是一个新的、缺乏经验的领导人,毛泽东认为,在作出关乎世界革命运动命运的决定之前,应该同他这样老的、比较有经验的领导人商量一下。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1)分析

案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1.“老人政府”的政治经济遗产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于1922年成为苏联成立后的第一任领导人。此后74年间,苏联更换了7位领导人。他们是列宁(1917-1924)、斯大林(1924-1953)、赫鲁晓夫(1953-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安德罗波夫(1982-1984)、契尔年科(1984-1985)、戈尔巴乔夫(1985-1991)。而后,戈尔巴乔夫先后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苏联总统职务,苏共解散、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被叶利钦取代,苏联的遗产被俄罗斯继承。 一部苏联史,也是一部后一代否定前一代的历史。斯大林否定了列宁的战友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布哈林;赫鲁晓夫否定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否定了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勃列日涅夫、叶利钦又否定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苏联、否定了苏共。 苏共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要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说起。 戈尔巴乔夫是在人们对安德罗波夫以来的“老人政府”的一片怨怒声中升起的年轻新星。他生于1931年,1952年入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1980年起任苏共政治局委员,1985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给人的印象是接近群众、富有口才、见解新颖、励精图治。但他上台后面对的是体制僵化、生产停滞、国库空虚、农业连年歉收、商品紧缺的棘手形势。苏联自1975年以来,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到戈氏上台时,已经延续10年整了。 2.成效不彰的改革:经济领域 到1986年,苏联的党政军高层充实了许多新干部,所有部长以上的高级官

员均受过大学教育、比较年轻又有一定工作经验。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根本性改革”仿真,并提出实行“人民自治”。在戈氏1987年的文稿中可以看出,戈氏起初改革主要是两个主题:其一,苏联经济制度的民主化,如分散管理、工人自我管理、工人参与管理、企业账面平衡、绩效工资制等;其二,引进市场经济成分,甚至允许扩大私人和集体所有制。 改革还包括一些私有化进程。 1985年,戈氏采取有限的措施允许市民以个人劳动者或者协作劳动者进行私人商业活动。 1986年《私人劳动法》和1988年《合作法》扩大了私人商业活动,允许个人手工业或服务业以及合作企业从事私人商业活动。 1988年《关于国有、合作和其他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决议》允许私人公司直接和外国公司进行贸易往来。 1990年国家的监管迅速减少,资本主义企业越来越公开地发展起来。 改革未见成效。到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解体时,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3%,预算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货膨胀严重。莫斯科街头,人们还在排着常常的队伍,苦苦等待一片面包、一根瘦的皮包骨的鸡腿、一些蔫掉的蔬菜。 经济体会改革的成效不彰,使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可以再激进些。”3.刹不住车的改革:政治领域 为了推动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被提上议程。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实行政治公开化、民主化、自由化。 公开化改革导致对苏联历史的大讨论,苏共的阴暗面在新闻媒体上大曝光,大量历史档案解密,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斯大林的大清洗、大屠杀、大恐怖和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个人专制。 自由化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游行自由等内容。最初,戈尔巴乔夫还强调“不允许利用公开化反对社会主义”,到1988年,他已经主张“毫无限制地公开化”,提出“意见多元化”、“舆论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戈尔巴乔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时发表的辞职演讲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时发表的辞职演讲 2010年03月21日— PS

WP Greet Box icon
Hello there! If you are new here, you might want to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updates on this topic.
来源:百度空间 戈尔巴乔夫演讲:解体苏联(U.S.S.R) –1991年圣诞日 [注:中文翻译编者在原文基础上做出一些修改] 此份1991年圣诞日演说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一职。这一行为和平解体了1917年十月诞生的这个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性质)国家。这份完整的演讲稿 于1999年圣诞节公布。 亲爱的同胞们,朋友们: 面对独立国家联合体(编者注:在苏联几乎解体的同时由加盟共和国协调成立的一个国家联盟)建立这个新的政治局面,我宣布辞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的职务。做这个决定是我坚持一些基本处事原则的结果。我一直以来坚决支持加盟共和国独立自主的主权,但同时也支持维护苏联的政权联合,国家统 一。

抗战结束后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

抗战结束后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国民党政权的影响 摘要: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之下,外部因素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共两党的决策。国民党过分迷信和依靠美国,以致在解放战争后期,当美国政府放弃国民政府后,国民党陷入了外交绝望之中。同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判断失误直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实行彻底的反共反苏政策,对苏断交导致了在东北的失利。 关键词: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外交政策;美苏对华政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民党政权在抗战结束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土崩瓦解,看似偶然,其实必然。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问题偏重从国民政府内部进行考察分析。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处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国际背景之下,美苏对华政策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共两党的决策。本文试图要阐述的就是美苏对华政策变化对国民党政权丧失的影响。 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决策的影响 二战结束,伴随着日本战败,中国一跃成为远东唯一的大国。因此,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并使之成为维护美国在远东利益的工具,成为美国战后对华政策的必然选择。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布:“保卫中国即是保卫美国的关键。”①而要想真正保卫中国,首先必须使中国从战争中恢复过来,成为远东的强国。正如美国国务卿赫力在他的《回忆录》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援助中国,使他强大和稳定……如果远东要保持稳定的话,那么在做任何安排时都要保证中国处于舞台的中心。”②其实,从波斯坦会议开始,美国就在全球积极谋求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的命运因此一度被美国所左右。战后美国对国民党的援助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的,这就决定了美国的援助底线是决不在中国大陆上使用美国地面部队执行战斗任务。换言之,尽量避免内战,实行国共谈判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首要内容。美国作出如此选择也是经过通盘考虑的: 第一,美国的在华利益不值得为之一战。马歇尔上台后,他努力达成国共停战,督促建立联合政府,限制美国军事顾问团的活动范围,拒绝扩大军事援助的计划。所有这一切都基于一种广泛、共同的看法:美国的在华利益不值得诉诸武力。美国的战略重点自始至终在欧洲。马歇尔曾私底下跟顾维钧说“美国并不是非帮助中国不可”③。 第二,美国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介入。二战结束后,美国面临大批军队复员的压力。1945年,美国陆军只有400多万人,1946年陆军只剩100多万,其中只有12000名士兵驻在中国。④即使美国愿意全力支持蒋介石,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共产党情报局:冷战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

共产党情报局:冷战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 【摘要】:自共产国际建立以来,作为国际共运的领导者,苏(俄)共对共产党国际联合组织——共产国际和共产党情报局的态度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都反映了苏联领导人在对外政策上的深刻考虑。出于与西方大国进行合作的需要,二战后期,苏联领导人作出了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战后,在苏联的大国合作战略面临挑战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重又建立起了具有协调职能的统一的国际共运中心——共产党情报局,尽管它的成员只限于欧洲个别国家的共产党,但它们都在苏联战后的安全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苏联领导人积极利用共产党情报局为自己的对外政策服务,并在1950—1951年进行了扩大情报局职能和建立东方情报局的尝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国际局势的新变化,苏联领导人最终放弃了这些尝试。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对欧政策面临挫折、两大阵营对抗加剧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重又进行了建立国际共运中心的尝试—企图以建立四个区域性的共产党联合组织来取代共产党情报局,并为此付诸了重大的努力。但最终苏联领导人的这一目的也没有达到。尽管共产党情报局存在的时间不长,并且在1950-1951年苏联领导人扩大其职能的尝试失败之后,它实际上就已经开始陷于衰落。但是,共产党情报局存在的时期正值苏联对外政策发生急剧转变的时期,也是冷战爆发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以及苏联领导人两大阵营理论的提出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苏联领导人通过共产党情报局开展的反

对南斯拉夫的运动及其对共产党情报局成员的整肃加速了苏联和东欧集团的形成。共产党情报局发起的和平运动及其机关报对和平运动进行的大规模的宣传不能不对当时人们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共产党情报局的解散对苏共与东欧各国共产党关系的发展、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共产党情报局在冷战的起源和发展进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关于共产党情报局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档案材料的限制,学者们对共产党情报局的研究都是非常有限的,甚至陷入了一些误区。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相关档案材料、特别是俄国档案材料的解密,学者们对共产党情报局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相继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关于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共产党情报局组织机构和编辑部的建立、1950—1951年苏联领导人扩大情报局职能的尝试以及关于情报局第二次、第三次会议进行的研究,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揭开了长期以来共产党情报局的神秘面纱,并逐步廓清了人们以往对共产党情报局的一些错误认识。但是,关于共产党情报局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共产党情报局与和平运动问题、苏联领导人建立东方情报局的尝试问题、以及共产党情报局的解散等问题尚未出现专门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最新解密的档案材料,在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弥补在共产党情报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空白,并试图通过对共产党情报局在其整个历史时期从事的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来考察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考察冷战的起源和发展。并对这一时期相关的国际共运问题、苏共与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

高中历史课时练习(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版

(17)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的报告中提出:提高某些农产品征购和收购价格,降低私有牲畜向国家义务交售的标准,支持集体农庄社员发展私人畜牧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这表明赫鲁晓夫认识到( ) A.工、农业的发展极不协调 B.新经济政策出现严重弊端 C.农业集体化存在问题 D.优先发展重工业决策失误 2、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缴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予奖赏,拉开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 ) A.—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 C.彻底颠覆了斯大林模式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3、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斯拉夫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 A.决心摒弃斯大林模式发展资本主义 B.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 4、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引起了社会动荡 B.仍旧在旧体制内徘徊 C.面临巨大的阻力 D.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5、勃列日涅夫时期曾经建立农工综合体。农工综合体一般是由生产农产品的农庄、农场同加工农产品的企业、销售农产品的企业联合而成。它们相互间或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或是把资金联合在一起,共同管理。下列对农工综合体理解合理的是( ) A.激发苏联市场经济的活力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与美国争霸,苏联处于相对优势 D.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6、1979年7月,勃列日捏夫出台改革措施,要求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计划体系,使企业经营有较大的余地;把企业的物质利益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相挂钩。这些举措( ) A.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B.调动了企业的自主性 C.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 D.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苏联经济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 2011/12/15 1991年,戈尔巴乔夫被“赶”下了台。在此后的20年里,这位前苏联的“末代”领导人,体会着本国的冷遇和西方的热捧。他屡次政坛东山再起不得,却成功地经营自我,成为一名游走于政治之外的明星。

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这位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一上台便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这个政策导致了1989年“东欧剧变”的发生。图为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开幕式上。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局势日渐紧张,并公然违反中央的命令。1991年8月19日,强硬派害怕改革会使苏联分裂,便将戈尔巴乔夫软禁使其远离权力中心。尽管3天后便被释放,但戈尔巴乔夫面对的是形势的剧变。8月23日,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迫使戈尔巴乔夫宣读政令,将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资产移交俄管理。戈尔巴乔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议会禁止了苏共在俄的所有活动。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我将要终止我担任苏联总统这一职位所履行的一切行为。”说完,他把讲稿猛地一扔。伴随着“扔稿子”这一动作,苏联的69年历史宣告终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命运也有了巨大的转折。

叶利钦许诺给戈尔巴乔夫每月4000卢布的退休金和高级吉尔轿车等,并要求戈尔巴乔夫在1月8日之前腾出办公室、住宅和别墅。然而在交房期限到来前的某一天,戈尔巴乔夫别墅里的物品被人强行搬走,一家被迫搬到了一过由警卫人员居住的80平米小房间。在之后数年中,由于卢布贬值,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曾只相当于1.5美元。图为戈尔巴乔夫一家于1976年至1991年的住所。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经济学家与苏联新经济政策 刘长江 2012-10-29 16:13:49 来源:《唯实》(南京)2006年8/9期作者简介:刘长江,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4 刘长江(1951— ),男,湖北宜昌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阶级政党与国家政权。 内容提要: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变化,经济学家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中的作用在我国的研究中仍然是一个空白。实际上,在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终结的过程中,苏联的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苏联面临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农村经济问题的设想方案,对苏联共产党的政策选择都发挥了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苏联经济学家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我国已经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集中在苏联共产党特别是领袖人物的社会主义观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和终结所起的作用,比如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分析,一般都强调斯大林的错误,当然有的研究也提出当时的客观环境的作用。这些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当时苏联的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的政策制定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新经济政策却不研究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和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显然是一个缺陷。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苏联经济学家在苏联共产党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对新经济政策的形成与终结提出一个基于经济学分析的解释。 一、恰亚诺夫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最初选择

1921年3月,苏共第10次代表大会期间,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暴动,这促使大会决定取消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苏联正式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已有的研究都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内战造成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不能继续忍受余粮征集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已有研究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苏联共产党在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曾经面临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苏共并没有凭主观想象或者自己的理论认识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政策,尽管苏共当时的领导人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但他们仍然向经济学家征求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选择的意见,而这恰恰是我国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都没有注意的主要环节。苏联经济学家的意见对于苏联农村经济政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苏联共产党对于在各个经济领域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政策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作为世界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苏共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仅仅通过政策调整转变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苏联农村的发展问题,不能解决在农村中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基础的问题。所以,当内战还在继续时,苏联共产党就委托当时苏联最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李托森科和恰亚诺夫分别提出可供党进行选择的农村发展方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并非仅仅是对农民不满做出的应急反应。 李托森科方案建议在苏联农村建立拥有大片土地,使用雇佣农业工人的大型农场主经济。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斯托雷平改革的继续和变种。恰亚诺夫方案认为,苏联农业应该依靠家庭农户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家监督和引导,逐步实现农业合作化。恰亚诺夫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在苏联农村发展小农经济的方案,他的合作化设想也不同于对合作化的一般理解。这两个方案于1920年6月被送到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前身)和农业人

中国改革开放至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及外交政策(2020年整理).pdf

改革开放到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及中国外 交政策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美苏争霸。不过,如果再作进一步观察,人们就会发现,就在美苏两国激烈争夺,战争危险严重存在的现象背后,一种新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趋势,也在这一时期孕育和发展起来,这就是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第一,在70年代后期,尽管美苏两国争霸造成的战争危险异常严重,但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主要任务却是恢复或发展经济。甚至连超级大国自己也不能不把克服经济困难摆在首位。第二,尽管当时世界上一些地区战火不断,尽管超级大国手里拥有并还在增加着足以毁灭世界的战争武器,但真正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并无马上到来的迹象,因为主要来自经济方面的诸多因素,限制了超级大国使用其战争力量。第三,发展经济需要以和平的环境为前提,和平的维护又需要有经济的实力作保证。所以,当时多数国家都把恢复和发展经济同反对霸权、维护和平一起,并列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第四,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以及超级大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困境,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把握住这一机遇,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就可以争取并利用和平的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就可以利用发达国家为克服萧条而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市场的时机,使本国的经济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如美苏争霸转入僵持,对外开放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明显加深。特别是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发生有利于中国变化,为中国外交带来更大的回旋余地。第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势头得以维系。中美关系因为里根政府对台出售军火出现一些波动,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第二,美国对苏联推行全球性进攻战略。苏联入侵阿富汗,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里根政府上

勃列日涅夫外交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 1964年10月中央全会后,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的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期:60年代末是苏联继续推行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及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政策的时期,也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准备阶段;整个70年代是苏联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并大肆对外扩张的时期,也就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实施阶段;80年代,苏联战略收缩时期。 一、“和平共处”总路线的维持和“缓和”政策的推行 勃列日涅夫在其执政初期,其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对外政策,而是继续维持了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力图与西方缓和紧张局势和改善关系,尤其的与美国的关系,并争取解决欧洲边界、东西德国、柏林等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苏联所受的西部威胁。于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不久,便宣布他将继续执行二十大、二十二大制定的对外政策,并认为“和平共处”这一路线“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苏联GCD和苏联政F对内对外政策的唯一的、不可动摇的路线”。 勃列日涅夫继续推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原因主要是:第一,当时的苏联经济与西方的差距不小,希望通过与西方的合作,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改造苏联经济,缩小与西方的经济差距。第二,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仅是证明了赫鲁晓夫“火箭战略”的非现实性,还说明了这时美苏之间军事力量的差距,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对“火箭战略”的修改和前军事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平静的国际环境,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生冲突。 美国同样也不希望与苏联搞出什么问题来,毕竟苏美双方在核武方面的“恐

怖平衡”,足以让任何头脑正常的人做出一个正常的决定。此时的美国本就有些自顾不暇,60年代中期之后的越南战争已让美国深陷而不能自拔,巨额的战争费用,经济危机的一再出现,美元危机频频发生,都使得美国同样希望与苏联改善一下关系,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在欧洲与苏联百万大军对峙可不是好玩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东西方关系开始出现一定改善。例如:苏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签订;苏联同西方的贸易额上升到等等。但在美国日益加强对越战争的时候,苏联也于1965年开始加强了对越南的支持和援助,而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苏美关系的改善;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事件更是让苏联上外交陷入困境。 1969年,勃列日涅夫为了摆脱“布拉格之春”事件给苏联外交带来的困境,初步提出了关于“欧洲缓和”的设想和主张。到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召开时,勃列日涅夫正式提出了6点“和平纲领”,并宣布要“把缓和摆在巩固和加强苏联‘和平共处’外交的首位”。 在“缓和”政策正式确立之后,苏联利用当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淖、国内“新孤立Z義”思潮兴起及西方发生经济危机等一系列有利于苏联机会,大搞“缓和”外交,不但顺利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问题,还成功组织召开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形成的“赫尔辛基精神”更是勃列日涅夫“缓和”外交取得的巅峰之作。 “缓和”政策实施的原因有:第一,苏联经济通过60年代的高速增长之后,由于粗放式的经济的影响,在70年代开始减速,苏联领导层认识到“效益和质量”重要性,希望改善同西方的关系,达到引进西方技术与资金的目的。第二,苏联在东欧的权利并不被西方国家所承认,而东欧问题一日不解决,苏联西方的威胁就一日不会消失,而通过“缓和”的外交政策达成法律上的欧洲战后现状不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1.背景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长期没有克服,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形势恶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2.内容 经济上,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外交上,开展“新思维外交” 3.结果: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的趋势加强。 4.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例题1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D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答案D。 例题2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C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答案C。 1. 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 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3.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④苏联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及其对外活动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85271931.html,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及其对外活动初探 作者:康佳 来源:《活力》2015年第23期 [关键词]勃列日涅夫;苏联;外交政策;对外活动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外交战略主要以“进攻”为主,其政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是“进攻”战略的准备阶段,在继续执行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的基 础上,开始推行勃列日涅夫提出的“缓和”政策;整个70年代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实施阶段,这一时期苏联开始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并大肆对外扩张;80年代是“进攻”战略的收缩阶段。本文以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交战略变化为主线,就这一时期苏联外交政策及主要外交活动进行初步探析。 一、“和平共处”总路线及“缓和”政策的维持与推行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其在执政初期沿袭了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旨在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缓和关系,并争取解决欧洲边界纷争等历史遗留问题。1969年,受“布拉格之春”事件的影响,勃列日涅夫初步提出了关于“欧洲缓和”的主张,以打破外交僵局。到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召开时,勃列日涅夫则正式提出了六点“和平纲领”,并强调外交活动应以“缓和”为中心。 可以说,在“和平共处”和“缓和”政策的指导下,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改善了同美国的竞争环境。苏联与美国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等多项军备控制协议,从美国方面争得了平等的地位。 二是缓和了同欧洲国家间关系。签订了苏联西德条约(1970年)和苏美英法关于西柏林 等问题的“四方协定”(1971年),缓和了苏联同联邦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签署了《欧洲安全与合作最后文件》(1975年),确认了战后欧洲边界,从而巩固了苏联战后在欧洲西 部边陲取得的地位。 三是发展了同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同西方国家签订了大量的科技协定和合作项目,从西方获得了大量贷款,从而利用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促进了本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抗日战争后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摘要抗日战争后期,由于欧洲形势的日益紧张,苏联对华政策迅速发生逆转。1945年2月苏联与美国秘密签订《雅尔塔协定》,为了兑现它在《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所取得的在华利益,以及不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全国胜利,采取了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的政策,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关键词苏联对华政策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形势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治形势。1937年前后,由于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步步紧逼苏联,苏联面临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性逐渐增大,为此,苏联确定了援华抗日的对外政策。但随着欧洲形势的更加紧张,特别是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对华政策发生逆转,与此同时,罗斯福与斯大林在维持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方面取得了一致。1945年签订的《雅尔塔协定》是美苏互相妥协而产生的重建世界秩序的全盘方案,划分了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范围,为了进一步落实其协议,1945年8月14日又与中国国民党签订了《中苏有好同盟条约》,不顾中国的民族利益与领土主权完整,支持蒋介石压制共产党,客观上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一、秘密签订侵犯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发展,苏、美两国各自勾画着世界格局的蓝图,中国是他们蓝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苏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既有争夺,又有妥协,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全局地位。 美国根据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策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确定了一个近期的军事目标,即利用中国拖住日本南进的力量,减少美军在对日作战中的牺牲;一个长远的政治目标,即在战后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成为美国可以用来抗衡亚洲共产主义和反美势力的主要力量。对此,美国政要们是直言不讳的。然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还必须得到苏联的支持与承诺,否则是办不到的。赫尔利在给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说:“我们相信,苏联的影响将支配中国共产党的行动”,他认为只要“苏联应允支持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则“将与国民政府达成协议”,“如无苏联支持,则中国共产党终将以一个政党的地位参加国民政府”。 美国在军事上、政治上都依赖于苏联的支持,使苏联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鉴于美国需要苏联出兵对日作战,苏联借此提出条件,谋取在中国和远东的“优越权益”。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就远东问题单独会谈。罗斯福允诺了斯大林提出的对日作战条件,并写成书面形式。这样,1945年2月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在没有中国人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

俄罗斯外交

俄罗斯外交政策 【摘要】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瓦解,新生的俄罗斯改变其对外政策,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和叶利钦前期,苏联一改冷战时与西方的对抗,采取“新思维”的政策。在叶利钦时代后期,俄罗斯为维护国家利益调整亲西政策,采取“多极化”外交政策。普京执政时代又将国家对外政策调整为“大国实用主义”。本文将介绍以上提出的三种主义。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外交政策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俄罗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难的国内环境下开始了国内的经济政治建设,以及调整俄罗斯外交的进程。本文将对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叶利钦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普京时期的外交政策作出介绍并简要分析。 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代的外交政策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推行“新思维”外交政策,借以助苏联逐步摆脱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苏联在第三世界进行军事政治扩张等因素而背负的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新思维”外交政策的实施,表明戈尔巴乔夫回归到自彼得大帝以来俄国传统的以西方为重点、与西方合作、获取西方认可的外交方针。“新思维”外交政策的成果颇为可怜:1987年签订《苏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但却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消极作用:对东欧放任政策使得东欧国家纷纷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也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1。 叶利钦前期基本上延续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叶利钦执政初期,采取“亲西方”政策,寻求西方大规模经济援助,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放弃传统立场,盲目地迎合西方。叶利钦政府所主张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1)以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为范本,推行民主政治改革,将俄罗斯建成自由的、民主的和法治的社会。(2)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在俄罗斯建立起发达的市场经济。(3)回归西方“文明国家大家庭”。其途径是建立与西方的伙伴关系,加入西方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机制——欧盟、北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税贸易总协定、七国集团等2。(4)获取西方国家与国际组织的1柳丰华:《‘梅普组合’的外交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Подред.A.п.цыганкова,п.a.цыганкова,Российскаянаука

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991年年底,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脱离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戈尔巴乔夫本人在1990年引入的总统一职并当任了苏联总统。1991年12月25日独联体成立后,他宣布离职,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领导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中和各种外界原因下解体。苏联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资源丰富,人民的文化素质很高,但眼看着解体了,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历史因素;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的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过分依赖西方的援助,放弃了独立自主;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族问题在错误政策的诱引下全面爆发;戈尔巴乔夫个人妥协动摇、优柔寡断的决策风格。这些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历史因素苏联的历史遗产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这份遗产主要是的社会主义。其特点是: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排斥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经济结构畸形,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政治上,形成了一党专政、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政治局面,最高领导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个人崇拜风气盛行。这种状况无论是赫鲁晓夫时代,还是勃列日涅夫专政,又或者是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短暂执政,都是如此。虽然他们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所谓的改革,但都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只是在其内部的小修小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正如曾担任过苏联人民代表、苏共中央委员的麦德维杰夫所说的那样:1985年之前,还没有一位国家或党的领导人真正卓有成效地进行过改革,苏联国内的弊病被耽搁得太久了。的确,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的弊端暴露无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矛盾上:一是过“左”的路线及高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健康快速发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 一.背景(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触及到农民利益(根本原因);1921年俄国政治经济危机(主要原因)。 二.目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祖国,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根本目的)。 三.政策出台的标志: 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具体标志 四.评价标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新经济政策: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遵循经济规律 五.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六.内容 (1)农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触犯了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工业方面 A.相同点-国家强制干预经济 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监督,压制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兴办小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3)流通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遵循经济规律。 (4)分配领域 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平均主义配给制,压制了人民劳动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按劳分配,调动了人民劳动积极性。 七.核心 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八.实质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在坚持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前提下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 九.与生产力关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