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洼特大桥专项测量方案

下洼特大桥专项测量方案
下洼特大桥专项测量方案

下洼特大桥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内业资料;

4、对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现场踏勘;

5、《DK365+929.44~DK366+491.16下洼特大桥施工图》(图号:京沈施桥-127)

6、《17-32m双线简支箱梁桥墩施工图》(图号:京沈通桥(2013)2322A-Ⅱ—1)

二、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情况

下洼特大桥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乌兰和硕乡境内,主要为跨越下洼河、耕地和道路而设,中心里程为DK366+210.30。孔跨布置:下洼特大桥孔跨布置为17孔32m简支箱梁,桥全长822.6m;第3、8、13、15、18孔跨越所在乡村土路,第12孔梁上跨乡间土路及羊草沟。本桥设计为正线双线,桥台采用双线一字形桥台,京方台、1-3#、5#、6#、8#、9#、12#、23#、24#墩基础采用钻孔桩柱桩基础,其中4#、7#、10#、11#、13#-22#墩、沈方台采用钻孔桩摩擦桩基础,2#墩柱采用双线圆端双固定实体桥墩,1#墩柱、3#-24#墩柱采用双线圆端形桥墩。本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于钻孔桩、桥墩台位置施工。

2、各专业工程概况与设计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

3、工程特点、重点

该桥4个墩台的基础为挖井基础,挖井基础的最小挖深4.5m、最大挖深5m,基础开挖均需护壁施工。基础的土质构造为上部细圆砾土下部粉砂岩,必须采用竖直开挖,严禁敞口放坡开挖,避免破坏土侧抗力。测量要求严格控制桥墩、挖井基础的位置和高程。模板组拼过程中的方向测量、标高测量及墩台施工完成后的纵横中线测量成为本测量方案中的重点。

三、施工测量工作程序

四、仪器的配备及人员的组成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表3—1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2.测量人员组成

组长:李鹏飞

组员:龚雕雄、郑玉强、刘洋、王喜超等

依据设计院交付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五.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GPS加密点的选布

加密桩选点时充分利用设计单位的CPI、CPII控制点,并结合施工放样的要求,加密点按少而精的原则选择选布。

加密点选埋在便于施工放样和保存的地方,在设计单位的CPI或者CPII控制点间进行加密,两相邻加密点间的距离在300左右;为便于全站仪测量,相邻点之间应通视。加密点埋设在开阔地带,远离高压线、发射塔、树木、房屋等遮盖物。因选点位置直接影响GPS测量的观测质量,点位选在高度角15°以上无障碍物遮挡的地方。

2、GPS加密点的埋设

根据冻土线的深度分布,加密点的埋设应参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的埋设深度进行埋设,具体埋设深度要求如下表:

根据下洼特大桥施工工期,为保证控制点长期保存,加密点标石采用高速铁路观测标,标石采用C20混凝土现场浇注,标石面规格为30cm × 30cm。

3、GPS加密点名命名原则

为防止加密点点名命名重复,在使用时造成混淆,平面施工加密控制点号由“JM”加工区号,再加3位流水号组成,如“JM1-xxx”、“JM2-xxx”;高程施工加密点号由“JMB”加工区号,再加3位流水号组成,如“JMB1-xxx”、“JMB2-xxx”,自北京至沈阳方向连续编号。当二等水准基点与平面控制点共桩时,桩号采用平面控制点号编号,桩号唯一。编号使用不易褪色的油漆规范写在混凝土面上。点名应标示清楚,便于识别和保存。

4、GPS测量方法

采用GPS测量的方法进行平面控制点的加密测量。按四等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复测。

5、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天线的对中精度为1mm,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差不大于2mm,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6、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7、GPS接收机的精度指标

a—接收机固定误差(mm);b—接收机比例误差系数。

8、GPS测量网形设计

应在相邻CPI、CPII控制点间布设加密点,不得中间跳开设计单位布设的CPI、CPII 控制点,避免点位误差分布不均匀。控制网以大地四边形或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组成带状网。每个控制点至少有3个以上的基线方向。

9、GPS测量作业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投入作业的GPS接收机台数和控制网网形设计,提前一天编制作业计划。

(2)根据控制网技术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预制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3)作业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4)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天线应利用脚架直接对中。

②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

10、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1)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作业计划规定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当某个测站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各测站,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对时段作必要调整,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2)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项连接正确,接收机预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3)每个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测值互差不得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当误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记入测量手簿。观测中,作业员应逐项填写测量手簿。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记录在手簿上。同时应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5)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关闭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

(6)静置和观测期间应防止仪器震动,不得移动仪器,要防止人员或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

(7)在作业过程中,不应在天线附近使用无线电通讯。当必须使用时,对讲机、手机应离开天线10m以上,车载电台应距天线50m以上。

(8)经检查,调度命令已执行完毕,所有规定的作业项目已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和资料完整无误后方可执行下一个调度命令。

11、GPS数据处理与平差

GPS平面控制网采用GPS随机后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处理;基线处理时删除观测条件差的时段和观测条件差的卫星不让其参与平差,基线处理合格后在WGS-84坐标系内进行无约束平差。控制网约束平差时,中央子午线经度、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投影面与设计成果保持一致,确保坐标基准一致。

加密点约束平差时,以经过复测确认正确无误的CPI、CPII控制点为固定点。

12、流程图

13、水准点加密测量技术要求

(1)加密水准点的布置

加密水准点应埋设稳固,位置应避开大型车辆碾压的地方,水准点加密测量应按附合水准路线在设计水准基点间进行加密。

(2)水准点加密测量技术要求

①并按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其标准为4L,设计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1mm。

②二等水准测量使用的水准仪类别为DS1,测量时应使用配套的因瓦水准尺,测量过程中应使用尺垫立尺,扶尺时应使用尺撑,使水准尺上的气泡居中,水准尺竖直。

③水准测量观测时,按照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进行。

④晴天观测时,应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

⑤一组往返测宜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

六、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施测原则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准备工作

(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2)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桥梁坐标计算书,根据复核批准的桥梁坐标计算书进行桥梁细部放样工作。

(3)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位置、标高,对比承台、墩台身及上部结构之间轴线的位置,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七、施工测量工作

1、桥梁施工放样的主要工作内容

(1)墩台纵横轴线的确定;

(2)墩身结构尺寸、位置放样;

(3)墩帽及支承垫石的结构尺寸、位置放样;

(4)各阶段的高程放样采用符合水准测量的方法。

2、桥梁下部结构测设方法及精度要求

(1)根据设计图纸给定基础数据计算现场放样所需数据(纵横轴线及桥墩四角),数据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方可使用。

(2)基础施工完毕后根据轴线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对墩台进行施工。

(3)桥梁墩台施工时,应测定其中心的实际坐标及桥墩的实际距离,同时进行水准测量,测量墩台各部分的尺寸,编制墩台中心间距和墩台顶水准点高程一览表,为架设上部结构提供资料。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

(4)墩台施工放样

工区测量队支立模板前对墩身位置进行精确放线为支立模板提供依据,模板加固后测量队对模板平面位置进行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本循环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再次对墩身平面位置进行复核,以调整下一循环模板的支立位置,如此循环进行墩身施工。为了防止测设过程中出现意外,每次墩身测量工作均要求两人进行换手复测。以14#墩为例,承台施工完毕后,测量班用全站仪放出桥墩四角,墨线弹出模板内边缘线,支立模板,利用倾斜度仪检测模板倾斜度,随时调整直至符合要求。模板翻升后及时跟进测量,以保证墩身位置准确、线性顺直。

墩身测量放线示意图见下图:

(5)墩身线形控制

桥墩线形控制是桥墩施工的重中之重,线形的好坏直接影响桥墩的受力和线路的平顺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实心墩的线形控制主要通过施工测量来进行的。实心墩施工测量控制内容包括:空实心墩中心定位测量、实心墩高程测量、实心墩垂直度测量。

①支立墩身模板时,采用平面坐标法(与导线点联测)准确测放出模板轴线的平面位置,采用三角高程法测放出模板顶面高程,然后利用铅垂线测量模板的倾斜度,墩身倾斜率≯H/2500且≯30mm(H为墩身高度)。

②平面位置控制,将全站仪架于控制点,用极坐标法通过控制模板位置来控制墩柱平面位置,由于温度对模板、仪器影响较大,每次固定观测时间定为温度变化不大的早上7:00

左右,测量时先观测大气压、温度计读数,输入到全站仪,通过仪器自动改正。

桥墩施工至顶部后,采用全站仪将标高引至墩顶,用于垫石、支座及桥梁上部施工。

桥梁施工测量选择早晚温度低、风力小、日照弱的时段进行,每次测量选择环境温度在仪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时间进行测量。

翻模拼装技术要求

3、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进行。

(2)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3)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4)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5)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6)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7)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8)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4、竣工测量

(1)主要包括桥梁贯通测量、桥梁结构竣工测量。

(2)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

(3)竣工测量时,对于施工中无变动的项目应采用调查和检测的方法。对于已变更

施工设计的项目应按实际位置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应与施工测量相同。

(4)竣工图应正确反映竣工工程物的位置、高程以及形状、材质等内容,并能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技术资料。

(5)竣工测量成果超过设计限差时,除应在现场明显标示外,还应上报项目部。

(6)竣工测量完成后提交下列成果:

竣工测量成果表。

竣工图。

竣工测量报告。

(7)竣工测量作为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按规范实施,确保其准确性、标准性。

八、施工注意事项

1、测量工作应定人、定仪器进行观测。

2、施工控制组织在掌握设计文件要求基础上,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情况,认真仔细收集、分析实测资料,使施工控制工作顺利进行。

九、资料整理归档

1、测量工作各项记录要求记注明显,没有涂抹,计算成果和图标准确清楚,所有测算资料要签署完善,未经复核和验算的资料不得使用。

2、一切观测值与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核对清楚,不得凭回忆补记测量成果。控制测量应至少两人同时记录。

3、测量记录应用统一表格,并注明页次、观测者、记录者、日期、天气及测量仪器。

4、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应收集管理齐全并按类、按项派专人管理,以备查阅。

5、各种重要放样记录。交接桩记录及竣工测量资料应随竣工文件统一移交。

十、测量仪器管理

1、工管部要按贯标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帐。

2、测量队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仪器的完好性,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定期进行保养。

3、测量仪器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检验合格证,鉴定周期满后,要及时送检校验。

4、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某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准备 (1)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3) 5质量标准 (10) 6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 (10) 7施工管理措施 (11) 8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2) 9 沉降变形观测 (12) 10 附图 (13)

1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XXX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 (3)施工图纸 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市某小区16号楼 (2)工程地点:位于xx市xx路与xx路的交叉处 (3)建设层数:地上5跃6层,建筑高度18.235m (4)建筑占地面积:19221.6㎡;建筑面积:24925.4㎡ (5)设计年限:50年 (6)抗震设防烈度:Ⅵ度 (7)消防类别和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8)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9)结构类型:框架;基础类型:桩基础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工作。 3.2测量仪器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测量器具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使用时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93)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测量设备台帐如下。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3.3 技术准备 3.3.1施测组织 1)项目部成立测量小组,根据邢台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测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复测,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 2)测量人员及组成: 测量负责人: 1名。测量技术员: 2名,其它4名。 3.3.2 技术要求 1)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应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

龙崖特大桥工程测量方案[1]讲解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9标段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_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 ZNTJ-19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四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3) 3.控制测量 (3) 3.1平面控制测量 (4) 3.2高程控制测量 (4) 4.施工测量 (6) 4.1 一般要求 (6) 4.2桥梁施工测量 (7) 4.3桩基础桩位放样 (7) 4.4承台的放样 (7) 4.5墩身墩帽的放样 (8) 4.6桥台锥坡放样 (8) 4.7悬臂浇注梁部的测量及线型控制 (9) 5.变形位移监测 (10) 5.1水平位移监测 (13) 5.2垂直位移监测 (14) 5.3提交资料 (14) 6.竣工测量 (15) 7.测量人员及仪器保障 (16) 7.1测量人员 (16)

7.2测量仪器 (16) 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山东省沂源县龙崖村南侧。龙崖特大桥越田庄水库上游龙崖段,此河发源于大张庄镇,流入田庄水库。此河曾下挖过,下挖大概两米,据现场观察还有挖沙情况。河中常年有水且水量不大,河底多卵石,河岸两侧有树木。龙崖特大桥位于 DK1090+028.8~DK1091+275.15里程段, 36-32m简支T梁,全长1192.35米,本桥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台顶斜置,1 号~35号桥墩采用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本桥7号~13号和22号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余均采用扩大基础。地面标高313.1~351.5m,相对 高差约38.4m,主要为林地、耕地,局部为草地。此工程地处中纬度区,属暖湿带亚湿润气候区,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天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天秋高气爽多日则寒风凛冽。极端最低气温-21.4 C极端最高气温38.6 C;年均降 水量668.3mm瞬时最大风速27.9m/ s,主导风向为北西向;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0.40 m。龙崖特大桥桥尾段1043.02m位于R=2800m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竖曲线半径R=10000m桥址范围 内为变线间距4.0 ~4.126m。 可用于控制该桥的导线点有7个:ZN106 ZN107 ZN108 ZN109 ZN110 ZN111 ZN112四等水准测量加密控制点6个:ZN107-1、ZN108-1、ZN109-1、ZN110-1、ZN111-1。

某住宅小区测量施工方案(优.选)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①一期四标区工程设计图纸 ②龙控制测量资料 ③住宅区放线成果图 ④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工程概况 2.1地理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北部新区人和镇新南路168号,华新街分流道西侧与新南路北侧处龙湖西苑C区一期工程四标区。建筑面积42939m2。 2.2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一类住宅建筑,1-6、1-7栋住宅三十一层。结构总高度99.3m。主体结构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 2.3建筑概况: 本工程1-6、1-7栋住宅±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72.30m,建筑面积共42939m2。 3.工程测量方案 3.1轴线控制网的测设及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a.平面控制 根据规划局及建设单位测定后交的坐标控制点及建筑施工总平面图,用角度、距离交汇法及角度交汇法测设出建筑物纵、横各两条主

控制轴线网,并把轴线控制点设置于周边不易损坏的部位,并作好保护及标识。基础阶段采用外控法上升结构采用内控法。 b.标高测设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龙湖·水晶郦城一期控制测量资料中高程控制布点图及施工现场条件,在建筑物周围设4个半永久水准点,用于建筑的高程控制及变形测量,沉降观测。 3.2原始数据的了解及检验 3.2.1定位坐标点的检核 市规划局及建设单位测定后在施工现场定的坐标点: 1-6座为(V/1)(74053.156,57601.090);(E1/10)(74052.139,57617.144);(F1/32)(74038.110,57632.668);(D/2)(74040.325,57589.174)四点为原始控制点作为测设1-6栋主控制网的基准点。 1-7座为(J/36)(73993.158,57601.254);(A0/1/3)(73977.830,57633.398);(V/1)(73959.756,57617.396);(F1/32)(73974.802,57585.818)四点为原始控制点作为测设1-7栋主控制网的基准点。 分别对1-6、1-7栋原始控制的四个点进行检核,采用角度、距离复核,符合规范要求,其检验方法如下: ①1-6栋:将仪器安置于V/1点,校平对中,后视F1/10点,旋转照准部前视F1/32点测得角度,将仪器安置于E1/10点,校平对中,后视F1/32点,旋转照准部前视D/2点测得角度,将仪器安置于31/F1

某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某工程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1、施工测量依据 ①设计图纸 ②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及现场实际情况。 ③工程测量规范等 2、施工测量原则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测量原则。先测设平面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经监理单位验线认定之后,以之作为以后各部位投测的依据。 3、平面控制网布设 ⑴布网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设计要求,确定以下的布控原则: ①控制点的位置不与现场的临时设施发生矛盾,合理选择布设点位。 ②控制点远离基坑挖土区域。 ③为了便于通视,控制点设在离开轴线一米且位于建筑物以内的一侧。 ④需埋设的控制点可用现浇水泥墩,其内设置一根长1500毫米螺纹20毫 米的钢筋。 ⑤控制点均设在不易被破坏的地方,易于被破坏的地方要砌800mm*800mm见方,500mm高120mm宽的保护墩。

⑵控制基准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要严格控制工程的平面投测。本工程±0.00米以下的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即由坑外的平面控制点向坑内投点进行控制;±0.00米以上的部位采用内控法,对地上结构采用内控法,用激光铅垂仪竖向投测,基准点选在距轴线内偏1 米的交叉位置布设时要注意尽量避开混凝土墙柱,以便于通视。 依据施工前布设控制网基准点将内控点埋设在首层偏离轴线1米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板焊牢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首层基准点四周设护栏并挂警示牌保护,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φ200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⑶施工控制网的测设 工程平面控制:±0.00米以下的平面控制由坑外的平面控制点向坑内投点进行控制;±0.00米以上的部位由下一层底板上的控制线经过上一层顶板预留孔向上传递,但每三层均要用经纬仪进行校核。 在施工中以建筑物的两个方向的长主轴线为基准线。根据各轴线间关系,经过测角、量距、平差,调整后成建筑放线网。经校核精度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需要。加密方法是在主控线方向上,用直线内分点法,精密量出各点,形成控制网的加密。 每段施工放线时要保证控制线投测纵、横方向不少于两条,形成井字线,便于相互闭合校测。所以由建筑物四边轴线分别向外测引线交汇形成平面控制网点,根据平面施工段划分,南北方向3条控制线,东西方向5条控制线。如果某段控制线不能满足此条件可借用相邻段的控制线进行校合。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本工程施工工期紧张,施工精度要求高。为确保工程的平面位置正确,路 面高程的精确,拟在规范精度要求范围内,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以及科学的测试手段,建立合理的检测网络进行施工总平面控制及测量工作。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确定道路中心控制点;并将所有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适当位置,且采取混凝土加固保护措施。整个定位工作由我公司专职测量师完成,并确定以下测量原则: (1)以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基准,使用经纬仪及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用水准仪进行高程引测。 (2)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施工区域设置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利用平面控制网中的某一点(满足通视和方便的要求),建立场地控制网。 (3)标高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点(以业主提供的最新数值为准),施工高程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 (4)先总体后局部的控制原则。 一、测量人员及设备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项目将配备1名测量工程师,2名专业测量员,组成项目测量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工程监测工作,负责日常施工中的定位放线、水准基点的测设、复核、交接以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测量仪器的计量送检工作。具体配备如下表: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二、平面控制 根据本工程的形状及特点,本着先总体后局部的原则,轴线控制点将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尽量避免过多地依赖离基坑较近,受影响较大的控制点,并用离基坑较远,受施工影响小的控制点来控制较近的控制点。 根据本工程现场的周围环境情况,沿道路中心线建立轴线定位控制网,为了减少尺寸误差及提高测量精度,道路中心线采用激光全站仪精确布设,控制线及控制点用钢筋混凝土标桩标识并严格保护。在一定周期对控制网进行校核。 三、高程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和规划院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现场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沿着道路方向,每隔100米设置一个控制点,标注其绝对标高值。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高程的引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3mm。闭合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建设单位所提供水准点及标高复测点应有书面记录,并应有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证。 四、测量的精度控制及误差范围 我们定下的测量精度目标是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控制在1mm以内。 为保证既定的测量精度目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实施科学周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复核方案,力求使实际测量精度完全控制在要求范围以内。 (1)测量:采用全站仪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2"以内,总误差2mm 以内; (2)测距:采用全站仪进行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进行温度修正。 五、测量监控及验线 1、监控制度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计量法》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报监理备案。 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测量方案交底,并经技术部、监理审定同意后方可实施。做好原始点位的保护工作,以便在施工中进行校核。 2、验线制度

跨黎湛铁路特大桥重难点工程测量方案(10页)[优秀工程方案]

目录 一、概述 (2) 1.1桥址概述 (2) 1.2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概述 (2) 二、测量技术依据 (3) 2.1执行主要技术标准 (3) 三、施工测量的目的及原理 (3) 3.1施工测量的目的 (3) 3.2施工测量的原理 (4) 四、施工测量作业方案 (4) 4.1连续梁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4) 4.2测点布置及观测方法 (5) 4.2.1测量控制点 (5) 4.2.2梁体测点布置与埋设 (6) 4.2.3 测量方法与控制过程 (7) 4.3数据整理、分析 (8) 4.4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9) 五、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9) 六、测量组织管理 (10) 6.1测量人员 (10) 6.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制 (10) 6.3安全、质量措施 (10)

一、概述 1.1桥址概述 新建铁路湛江东海岛线跨黎湛铁路特大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黄略镇附近,处于周屋村与坭洋村之间,主要跨越X688、既有黎湛铁路、茂湛线下行联络线、G325、雷州青年运河而设。桥址起讫里程为:DK78+461.18——DK81+720.32;跨黎湛铁路特大桥中心里程:DK80+090.75,孔跨类型2【(2-32+3-24+48-32+3-24+4-32+3-24+1-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9-32+2-24+20-32)m预应力简支T梁】,桥全长:3529.14m。 该桥在DK78+520附近采用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跨越X688,与公路夹角46°,既有X688为双向2车道沥青路面,宽6.0m,桥下净空不小于5.5m;在DK79+970附近采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跨越黎湛铁路,与铁路夹角67°,黎湛线为双线,线间距为5.0m,此处为矮路基,并且黎湛线正在电气改造,梁底距既有轨面净空不小于6.75m;在DK80+271.3处跨越茂湛上行联络线,夹角73°,茂湛上行联络线此处为单线电气化铁路,以32m简支梁通过,且正在修建,梁底距茂湛上行联络线轨面净空不小于6.75m;在DK80+600附近采用(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G325、雷州青年运河,与公路和雷州青年运河夹角均为64°,G325为双向6车道混凝土路面,全宽23m,规划全宽38m,雷州青年运河主要为湛江市供水运河,河道宽8m,每天供湛江市用水20万吨,规划供水每天70万吨。此处也被列为本桥施工及测量上的重难点工程。 1.2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概述 工程所在地为洪冲积平原地貌及海积平原地貌,地形略有起伏,地面

禄苑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襄汾?悦荣园居住小区项目,场地位于襄汾县观象路北侧,滨河西路东侧,文化街西侧、尧风四街南侧,交通十分便利。该项目共有18?33层住宅楼10 幢,1~4层商业配套用房10幢,设地下车库(含人防工程)一层;1~3层幼儿园一所。场地南北长约362m、东西宽约248m,总用地面积81686.34m2,合122.5 亩。 本工程为板式一类高层住宅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地上建筑总高度为96.6M,室内外高差-0.75M,± 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784.57M。建筑外形尺寸为81.25X18.9M。A-1#楼工程建筑总面积43539.7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0716.19 m2,地下建筑面积2823.57m2。 编制依据 1、襄汾?悦荣园8#住宅楼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总设计及地下室施工图。 测量准备 1、甲方提供桩基础施工单位实测放线资料,报设计院认可文件 2、人员配备:每栋配备从事测量放线工作中级工2名。 3、仪器配备仪器经过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四、测量方案 1、工程定位: 根据襄汾?悦荣园8#住宅楼施工图纸及地下室施工图,另外桩基施工单位移交的实测资料,经设计院业主认可后开始襄汾?悦荣园8#住宅楼结构设计定位依据。 在开工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一同进行复验,确认无误以后,三方签字。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的性质,平面控制网和测定的桩点,将桩点引至即将开挖的基坑3m以外加以保护,定位交接桩必须填写交接桩记录表,存入工程技术档案。 2、标桩保护: 标桩点安设在基坑3m以外,为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和方便施工,由现场测量负责人对标桩加以保护,永久性的桩一定要设置牢固,并设明显的标志,注明“测量标桩,注意保护”字样,必要地方加设护桩。施工范围内需要搭设临时 建筑物或堆放材料时,要现场量员商量,以免损坏测量标桩或影响测量视线。 3、制定轴线控制网:

水利工程测量习题

第一章:绪论 1.测绘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测绘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3.土木工程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4.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哪些特点?在测绘工作中起什么作用? 5.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常用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有哪些? 6.测绘工作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7.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和数学上的笛卡尔坐标有何区别?为什么这样规定? 8.确定地面点位置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什么? 9.在高斯投影中,采用分带投影的目的是什么?分带的方式有哪几种? 10.已知某点的地理坐标为L=118°54′,B=32°07′,试求该点所在6°带和3°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和投影带带号。 11.如何根据我国某点的高斯直角坐标判断该点坐标所对应的分带方式及所处的带号? 12.何谓绝对高程?何谓相对高程?何谓高差?两点之间的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否相等? 13.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4.水准面和水平面有什么区别?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测量工作有什么影响? 15.测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3km,试求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和高程的影响。 16.简述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进展。 第二章:水准测量 1.什么是高程测量?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按仪器精度分,水准仪可分为哪几种型号?按仪器性能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4.微倾式水准仪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5.望远镜的作用是什么?何谓望远镜的放大率? 6.什么是视准轴?什么是水准管轴?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7.微倾式水准仪的水准器种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8.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步骤有哪些? 9.什么是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 10.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哪几种? 11.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在测量过程中能否碰动?碰动了怎么办?

阿蓬江特大桥高墩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阿蓬江特大桥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一、概述 阿蓬江特大桥是为左右分离式桥,其中主桥采用变截面预应力连续钢构箱梁,两岸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钢构。本桥主桥墩最高95m。主桥墩墩身形式为双肢变截面矩形空心高墩;墩顶尺寸为350×750cm,壁厚均为70cm。墩身除配备必要的护面钢筋和纵向主筋外,在四角部分另外配有断面劲性钢骨架,骨架为四肢角钢组焊而成的桁架结构,签于墩身重心偏高、柔度较大,底支撑面积相对较小;在施工中,受日照温差、大气对流、机械振动及荷载偏心等影响,容易造成轴线的弯曲和摇摆,直接影响墩身轴心施工精度。因此对超过60米的高墩,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上述因素对施工测量的干扰。为此对阿蓬江特大桥高墩施工测量控制作专门的技术报告。 二、影响施工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1、日照温差 日照温差造成墩身整体向背荫面弯曲。同时,有研究表明,对于空心薄壁墩而言,升、降温还会造成内外壁的环向应力差值,直接威胁墩身本身安全。 附:日照温差引起的偏离统计 2、大气对流 由于高墩施工地处跨越阿蓬江河谷,属“V”型狭谷,风力强劲。墩身会在风力作用下发生摆动,这种摆动,不仅有顺风相应,还有横风向相应。假如阵风的频率恰巧与墩身自振频率接近时,会发生共振。威胁到墩身安全。同时,摆动的墩身对于高精度的测量本身就造成一定的干扰。 3、施工偏心荷载 假如墩身断面上某方向的施工荷载长期对墩身保持偏心力矩,则当施工完毕,荷载撤除后,墩身轴线势必会回应这种撤除而发生弯曲偏移。 三、主要采取的对策 1、应对日照温差的对策 对于墩身因日照温差而发生的变形,一方面,我们通过设置墩身通风口,加强内外对流降低温差加以解决,同时,设计上增加环向构造钢筋,布设防裂钢筋网片,以控制温度应力和裂缝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墩身采取养护液养护,墩顶设置喷水系统,使日照时间长的墩身混凝土表面形成水幕,降低日照升温

某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

**高速公路 测量方案申报批复单 承包单位:****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A2 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月

****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A2 标 桥 梁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高速A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3月

第一节测量方案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9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 第二节测量组织机构的建立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结构形式,项目部组成配备12人的测量队,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要求,其中主任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4人,另配备民工6名。 测量组织机构框架图如下: 项目总工 ┃ 测量主任工程师 ┃ 测量工程师 ╱╲ 测量员测量员测量员测量员 ┃┃┃┃ *****大桥 *****特大桥 ***大桥 ***大桥 第三节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工程包括*****大桥、*****特大桥、****大桥和****大桥,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采用尼康452C、拓普康GTS332N全站仪,苏光DSZ2、中翰DSZ1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所有仪器均经省级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并出具检测报告。 根据组织机构安排、测量组的设置等情况,为保证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执行,必须配备足够的测量仪器,任何情况下不得因测量而耽误

施工进度。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第四节控制点的复测和加密 工程测量的精度是保证施工成果符合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必须高度重视,因此施工前,首先应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4.1 选点、布网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设计图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并应作为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布网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的顺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可利用工程平面布置图,拟定布网方案。为防止控制点的标桩被破坏,所有布设的点位应画在施工设计的总平面图上,并教育工地上所有人员注意保护。 具体选点时,根据拟定的布网方案进行现场踏勘,对所选点要求达到通视、稳固、攀登方便等各种条件,对结构物较发杂,前道工序施工后会影响后道工序通视的地方,应对控制网加密。每个控制点均能方便地与相邻控制点形成三角网。 选点应遵循以下原则: a.构成三角网的各点,应便于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墩台放样,并使各点之间能互相通视。 b.三角网的各点不可设在可能被河水淹没处、材料存储处、地下水位升降

中建 局某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二期7#楼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方案编制: 方案审核: 方案审批: 日期: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仪器选用 (2) 四、施工准备 (3) 3.1图纸阅读 (3) 3.2测量基准点的校核及保护 (3) 四、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 4.1.基础及地下室部分 (3) 4.2主体结构施工的平面控制 (4) 五、高程控制 (5) 六、沉降观测 (6) 七、测量允许偏差 (7) 八、测量管理制度 (8) 九、测量监控及验线 (8)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公司测量管理制度 二、工程概况 二期7#楼工程位于西安市,建筑面积62836㎡,地下一层,地上三十二层,总高度98.5米,共四个单元。基础为梁筏式基础,为剪力墙结构,一级抗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础类型为梁筏基础。地下室层高3.9米,标准层高2.9米。 三、仪器选用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我们拟选用以下测量仪器,全站仪一台,型号为RTS632,作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和建筑物轴线分隔网的测量所用,J2经纬仪一台,激光铅垂仪一台,作为工程楼层放线所用,水准仪一台,作为工程高程控制所用,50米钢尺一把、钢卷尺若干作为尺寸测量所用。详见下表:

四、施工准备 3.1图纸阅读 测量必须以图纸为依据,在测量作业前必须熟悉图纸,对施工图中结构的形状、尺寸、位置都要了解。 3.2测量基准点的校核及保护 本工程的定位,由甲方给两个定位坐标点及楼房定位控制坐标点及一个水准坐标点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定位坐标: A:X=8841.296,Y=18884.908 B:X=8844.274,Y=18944.077 水准点绝对高程: 430.954m (室内±0.00对应绝对高程431.25m) 引控点:根据甲方给定的两个定位点,利用全站仪在施工现场测定四个新的坐标点C、D、E、F。此四点平行于7#楼的长轴,位于临建混凝土道路上,采取红油漆标注的方法保护起来。 C: X=8819.296,Y=18947.637 D: X=8819.296,Y=18976.347 E: X=8819.296,Y=19005.057 F: X=8819.296,Y=19033.767 使用前,为保证建筑定位依据点的准确可靠,需对基准点进行内业核算与外业校核。 四、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4.1.基础及地下室部分 7#楼地下室垫层放线利用C、D、E、F四点,采用全站仪分别放出一、二、三、四单元的南北方向中轴线,及东西方向E轴控制线,这样每个单元就以此作为放线依据,引测其他轴线及细部线。 全站仪必须经过检测合格,钢尺量距校核,精度要求:角度观测10",边长控制在1:10000。校核无误后,根据轴线和控制线的关系放出轴线,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注明轴线名称,校核精度合格后测设细部尺寸,并弹出梁线、柱位

下洼特大桥专项测量方案样本

下洼特大桥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 ) ; 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 3、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内业资料; 4、对设计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的现场踏勘; 5、《DK365+929.44~DK366+491.16下洼特大桥施工图》( 图号: 京沈施桥-127) 6、《17-32m双线简支箱梁桥墩施工图》( 图号: 京沈通桥( ) 2322A-Ⅱ—1) 二、工程概况 1、工程项目情况 下洼特大桥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乌兰和硕乡境内, 主要为跨越下洼河、耕地和道路而设, 中心里程为DK366+210.30。孔跨布置: 下洼特大桥孔跨布置为17孔32m简支箱梁, 桥全长822.6m; 第3、 8、 13、 15、 18孔跨越所在乡村土路, 第12孔梁上跨乡间土路及羊草沟。本桥设计为正线双线, 桥台采用双线一字形桥台, 京方台、 1-3#、 5#、 6#、 8#、9#、 12#、 23#、 24#墩基础采用钻孔桩柱桩基础, 其中4#、 7#、 10#、 11#、 13#-22#墩、沈方台采用钻孔桩摩擦桩基础, 2#墩柱采用双线圆端双固定实体桥墩, 1#墩柱、3#-24#墩柱采用双线圆端形桥墩。本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于钻孔桩、桥墩台位置施工。 2、各专业工程概况与设计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 3、工程特点、重点 该桥4个墩台的基础为挖井基础, 挖井基础的最小挖深4.5m、最大挖深5m, 基础开挖均需护壁施工。基础的土质构造为上部细圆砾土下部粉砂岩, 必须采用竖直开挖, 严禁敞口放坡开挖, 避免破坏土侧抗力。测量要求严格控制桥墩、挖井基础的位置和高程。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 一施工测量 ㈠、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和复测 工程上场后,由施工测量人员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范围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的移交工作,并按规定作好交接手续;同时在收到基本数据测量资料后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测量工作。 ㈡、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仪器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自己的控制网点,增设的控制网点与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完全吻合,同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2)、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3)、在放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 (4)、施工全过程中,保护和保存好施工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5)、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均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必要时在监理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

进行对照测量。 二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 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基坑开挖、降水施工对地层产生扰动,有可能引起地表、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变形或沉陷,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控量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变更施工方法,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 ㈠、监控量测的目的 工程上场伊始,组织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监测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以达到下列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的推进。 2、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优化设计,使围护结构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效果。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工程施工对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以确保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及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通过监控量测,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 6、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

某小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腾冲翡翠小区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xx工程处 2007-12-20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3) 1、工程管理目标 (3) 2、施工组织管理 (3) 3、施工准备 (6) 4、施工顺序和验收安排 (9) 5、施工流水段划分 (9) 6、协调管理 (10) 7、劳动力安排 (10) 8、施工进度计划 (12)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12) 1、施工平面规划 (12) 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3) 五、施工方案 (13) 1、主要施工方案选择 (13) 2、施工工艺流程 (14) 3、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15) 3、1施工测量放线 (15) 3、2土方工程 (17) 3、3桩基工程 (18) 3、4钢筋工程 (21) 3、5模板工程 (24) 3、6砼工程 (29) 3、7二次结构施工 (33) 3、8屋面工程 (35) 3、9门窗工程 (37) 3、10装修装饰工程 (39) 3、11脚手架工程 (46) 3、12安装工程 (47) 六、施工技术措施 (56) 七、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65) 八、质量保证措施 (67) 九、工期保证措施 (75) 十、安全施工措施 (78) 十一、文明施工措施 (84) 附图: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编制依据 (1)x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建筑施工图纸; (2)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施工规范、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图集等; (3)各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文件。 (4)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以及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 (5)施工现场实地踏勘资料、周边环境情况以及腾冲县地区有关气象资料; (6)公司以往施工过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编制说明 (1)本施工组织设计着重改虑了施工组织部署、施工组织管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机械配备以及质量、安全、工期方面的保证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力求做到方案合理可行、重点突出,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由于编制时间仓促,难免存在考虑不周或深度不够的问题,将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特大桥施工测量方案

设计内容 1 工程概况 西柏坡高速是联系省会城市石家庄和革命圣地西柏坡的快速直达高速通道, 在实现西柏坡与市区快速直达的基础上、 与石家庄周边旅游景区快速联系, 构建 华北地区红色旅游, 绿色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重要通道。 西柏坡高速是对河北省高 速公路网的补充和完善,是构筑“南北通 X ” “东出西联”大通道的需要,同时 作为石家庄市高速公路网络布局的重要组成,增强了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是西北部山区经 济发展的纽带及沿线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 田家庄互通立交设计范围起自西柏坡高速 K2+177.422,终至西柏坡高速 K3+334.937,共长1157.515。立交范围依次跨越古城西路(三环),太平河,石 太高速(含 石太高速单喇叭互通) ,京广铁路货运线(铁路石家庄枢纽货迁线西 环线段)。本立交在石太高速北侧跨越的铁路为石家庄枢纽货运铁路, 共2股道。 新建田家庄互通为自京昆高速去往石家庄方向和自石太高速去往北京方向的车 辆提供了快捷,方便,无需出收费站换道的交通通道。 主要工程量: 钻孔桩 81 根,墩柱 44根,现浇箱梁 40+35.3+30=105.5m , 30m 预制小箱梁10片,40m 预制小箱梁10片。 桥梁工程分为主线左幅桥,主线右幅桥,Z3, Z5和ZB 匝道,一期工程桥梁 总面积为 52538.6 平方米。 2 工程技术要求 ⑴设计依据 河北省工程咨询研究院 2010 年 11 月 30 日《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至霍寨段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论证会》会议精神。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石家庄交通勘察设计院《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至霍 寨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路至霍寨段工程建设方案咨询会》专家意见 2010年 12月8日。 《西柏坡高数公路三环路至霍寨段工程上跨京广铁路货迁纠方案审查会》 会 议精神。 《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路至霍寨段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2010年 10月30 日,河北 省交通运输厅。 《西柏坡高速公路三环路至霍寨段工程初步设计》 审查会会议纪要, 河北省 发展改革委 员会 2011 年1 月 21 日。 《西柏坡高速公路上跨石家庄铁路西环线初步设计评审会》 会议精神, 2011 年 3月 17日。 《西柏坡高速公路二环路至霍寨段工程初步极端防洪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2011 年 2 月 16 日。 特大桥施工测量

小区住宅楼测量工程施工方法

小区住宅楼测量工程施工方法 小区住宅楼测量工程施工方法 1.1测量依据 业主提供的现场红线桩的桩点位置及控制位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9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等. 1.2测量设备及人员配备 (1)所用测量仪器如光学经纬仪TDJ3E 3台,精密水准仪DES3 6台等进场前应有经业主认可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的检验合格证,现场专职计量员随时对检测仪器进行抽查;项目技术组必须制定所有测量器具的检测计划,把施工测量的客观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2)项目经理部设有一名测量工程师全面负责施工测量工作,并制定施测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定,工程项目主任工程师审批。施工测量成果报业主及监理公司工程师,经复测无误后办理签字验收,方能使用。 1.3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3.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网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依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 1.3.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该控制网按Ⅱ级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出基础外轮廊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轴线加密方法,布设场区平面矩形控制网。 1.4高程测量: (1)水准点引入采用往返测量,即由一个水准点出发,将标高引入施工现场内的高程控制点,控制点测设完毕后,测至另一个水准点,用另一个水准点校核;再原路测回第一个水准点。测量结束后,校核这几个点的控制点标高,引入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标高统一使用±0.000。 (2)水准点引入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即用水准仪中丝读数,塔尺双面读数,每站观测顺序为”后一后一前一前”。每站前后视距离在50m左右。 (3)场区内至少设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不小于25m,距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m。 (4)主体结构标高传递: 主体结构标高控制线全部采用+50cm线,在每层柱筋上抄+50cm线,用红油漆标识,作为墙体钢筋绑扎和焊接的控制依据及顶板支模标高的控制依据。首层拆模后,由室外高程控制网点,上返50cm,在主体墙体上抄测+50cm标高控制线,用另一个控制点校核,以此类推。 1.5沉降观测设计 1.5.1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位置布设沉降观测点,分布于外墙上,其中布置在±0.000m 的沉降点为永久观测点;基础采用封闭的二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15~2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 1.5.2沉降观测的步骤:

某电厂厂区工程测量方案

1项目概况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1×747MW,装设2套9F燃气轮机,配2套余热锅炉和1台蒸汽轮机,组成1套S209FA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根据***年***月版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图(33-F6311C-Z-01)及****电力设计院***年***月提供的《测量技术报告》,燃机房室内设计地坪标高为80.60m,厂区场地平均设计地坪标高为80.30m;从《测量技术报告》知厂区首级控制网共布设8个控制点(其中一个为临时控制点,未留标石)。以坐标恢复测量引出的临时控制点P1和首级控制点G2为首级控制网的起算点。观测完毕后,GPS网外业观测数据由传输软件传入计算机,然后由GPS随机平差软件完成基线解算、无约束网平差、约束网平差,平差后网内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14mm,满足工程需要。本期坐标系统为电厂恢复建筑坐标系统。 2 编制依据 3作业程序、方法 3.1施工方案 在开工前,收集厂区坐标首级控制网和水准网成果,在使用前进行实地检测;按照施工需要,依据***年***月版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布置建(构)筑物的施工控制桩,对相应的建(构)筑物应布设控制桩,以便对该建(构)筑物的定位及高程控制。精确测定控制桩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检查验收和沉降观测工作。对测设的控制桩必须定期与首级控制网点进行复核检测,以保证控制桩点位的准确性。 3.1.1现有资料 ***设计院***年***月版提供的《测量技术报告》,其坐标、高程值如下表:

3.1.2成果点的布设 如下图:

3.2施工工艺流程 控制桩选点→草测控制点桩位→控制点制作→安装点标记→精测点位→施工放线→检查验收→精密水准测量→施工高程测量→检查验收→沉降观测 3.3施工方法及要求 3.3.1厂区控制网加密 由于厂区内布设的7个首级控制点中,G1控制点正好位于500kV屋外配电装置构筑物中央,为了便于使用和永久性保护,将G1点引测至构筑物西侧道路边。但为了保证各点位之间的通视,在500kV屋外配电装置东侧加密测设控制点,以便测量工作的需要。 3.3.1.1测设准备工作 1)依据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和便于使用保存的原则,确定控制桩的位置和坐标; 2)选靠近主厂房、且相距稍远的两个方格网点作为控制点,在一点上安置仪器,另一点作后视方向; 3)全站仪安置在方格网点上后,先检测方格网点间的距离和角度,比较其实测值与理论值; 4)全站仪不加投影改正,需要加温度和气压改正;实测值与理论值差别较大时,要检查仪器的光学对中和棱镜对中三脚架的垂直度。 3.3.1.2草测桩位、控制点桩基施工 1)用全站仪放出控制桩,打上木桩。 2)为确保桩位的准确,打桩前每个木桩用工程线引出四个小木桩,待做好点后再恢复原点; 3)控制桩保护框的尺寸详见附录1。 3.3.1.3精确测定控制桩位置 1)在选定的基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对中整平,后视作为基准方向的另一方格网点,依次放出控制桩; 2)在四个角上分别安置仪器,检测四条边、对角线和四个直角,经调整合格后,确定点位; 3)在对角线上的两点安置仪器,按上述方法,放出所有控制桩的位置,并100%检测后,确定点位。 3 .3.1.4编制控制桩成果表 其它建(构)筑物的控制桩测设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施工测量】

1.编制依据3 2.工程概况3 3.施工准备3 3.1场地准备3 3.2测量仪器准备4 3.3技术准备4 3.3.1施测组织 4 3.3.2技术要求 5 3.3.3施测原则 5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6 4.1座标及高程引入6 4.1.1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 6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7 4.1.3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7 4.2.1轴线控制方法10 4.2.2高程传递方法10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0 4.3基础测量放线12 4.3.1轴线投测12 4.3.2标高控制12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13 1

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3 4.4.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14 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15 4.6测量注意事项15 4.7细部放样的要求16 5.质量标准16 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16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17 6.2护坡桩的位移观测18 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18 8.施工管理措施19 8.1保证质量措施19 8.2安全技术措施19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20 1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2北京市第一测绘分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2004普测0668号 1.3**家园住宅小区施工图纸 1.4**家园住宅小区施工组织总设计 2.工程概况 北京市**家园住宅小区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桥路**号,地处四环以外。总建筑面积109271m2,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车库),主楼地下二层,车库地下一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抗震剪力墙结构,地基为CFG桩复合地基,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0.55m。 地上结构:1#楼地上21层,建筑檐高为65.3m,主楼长57.98m,宽25.2m。2#、3#楼地上20层建筑檐高为62.4m,长70.5m,宽34.9m。 标准层高均为2.900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5.10m,室内外高差0.3m。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3.2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