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佛门

皈依佛门
皈依佛门

皈依佛门

[因果故事]发表时间:2014-03-28 13:52:26点击:1246放大字体正常缩小关闭笃信佛教的父亲有五个儿子,他希望儿子都能接受佛法皈依佛门,谨守不饮酒、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杀生的五条戒。

受到父亲多年的影响,四个儿子都听从父亲的教导,遵守佛门五戒,唯有大儿子不肯受戒,他想:“我这辈子绝对不做坏事,又何必要接受佛门的清规戒律呢?我比较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苦口婆心地规劝他皈依佛门,但大儿子依旧想按自己的想法过日子。

“随缘吧!”父亲说:“如果真的与佛有缘,待因缘成熟时,不需要我叨念,他也会自动去接触的。”

一天,大儿子拿了五枚铜钱到外面找了一个占相师,占卜一下自己的命运。

占相师仔细端详着面前的年轻人,然后对他说:“你以后将得到大富大贵,但是近日会有大灾难。你若能躲过此劫,必将长命百年。”

大儿子心中十分恐慌:“请问先生,我有什么灾难?应该要如何躲过此劫?”

“从今天起,十三日后,你将有大劫难。”占相师摸了摸胡子,皱着眉头说:“此劫不是世间凡人所能解除的,我的道行不够。在前面不远的山中,有一个出家人,在山中修行已久,你赶快去请他救你吧!”

于是,大儿子急忙前往山中拜见占相师所说的出家人。

“你命中注定有此劫难!”出家人看了看他,说道:“若想免此灾难,必须接受佛门五戒,皈依三宝才能免于灾难。”

“但是我这辈子并没有与人结怨啊!”大儿子感到相当疑惑。

“这是前世与你有仇之人要来索取你的性命。你这辈子不做恶事,不代表上辈子没和人结恶缘啊!”

“那?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从今日起到第十三日,你必须点燃蜡烛,设香案,供奉佛像,日日焚香祈祷。到第十三天,你必须整日整夜诵读佛经,口念‘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不停的默念,过了这第十三天,你就会平安无事了。”

于是,年轻人听从出家人的教导,当下皈依了佛门、受了五戒。

当他回到家中后,急忙按照出家人的指示,点起长明蜡烛,设香案,供奉佛像,每日早晚焚香,祈祷佛菩萨的保佑。到了第十三天,他整日不离佛菩萨像前,双手合十,口诵:“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

天黑后,屋外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敲打着门窗。屋里的蜡烛一阵跳动,人影摇晃,情境十分恐怖。

“扣扣扣!扣扣扣!”忽然传来剧烈的敲门声。

“我们来接你了!别躲了!”从门外传来一阵恐怖的话语,那绝不是人类喉咙能发出的声音。

大儿子在门内听到了两个鬼正在交谈。

两个鬼大声地对门内叫着:“我们是奉你前世仇人之令来索命的,你快快就擒吧!”见门内无任何反应,两个鬼便穿过门板,想要带走大儿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大儿子心中愈紧张,念佛的声音也就越紧凑大声。

二鬼进入房子,只见里面灯烛明亮,佛像前香烟缭绕。

“那人正在念着南无佛的名字。”鬼一听到佛名,顿觉头痛难忍,连忙后退百步,说道:“这个人我们碰不得他,佛正保佑他性命。”于是二鬼就逃走了。

天亮后,大儿子走出门外,只觉精神清爽,心中安宁。

“怪不得父亲要我们皈依佛门呢!”大儿子经由此事后,也和其它四个兄弟一样诚心敬佛、守戒,从此过着清净安稳的生活。

解释皈依佛门

皈依佛门是佛教用语。

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门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区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附之意,也就是盼望投靠三宝的气力而得到掩护与摆脱。三宝指佛、法、僧:佛为醒悟者,法为教义,僧

为延续佛的慧命者。“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在现实社会中,信仰佛教的人也可在各寺庙中举行皈依仪式。

首先,希望皈依佛门的人,可以去寺庙中与庙中的法师(高僧)交流,与法师讲述希望皈依佛门的缘由。若在法师的开导后,法师会判断是否适合皈依。如若适合,会在不久之后举行皈依仪式。

皈依分为两种。一种即在庙中剃度出家。但法师一般不会建议希望皈依的人剃度,一般都会建议对方皈依佛门,一心向佛,但又不脱离正常的社会生活。皈依后的俗家弟子被成为居士,并颁发皈依证。寺庙中会给居士指定师傅,并根据俗家姓名取法名。俗家弟子在正常生活中并不必从事各种教内活动,只需定期去庙中找自己的师傅,接受开导。

由于不少老人信仰佛教,他们会在儿孙出生的时候直接将其皈入佛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经过以上的步骤,不过这种儿童一般在佛教气氛中长大,也可能会重复上述过程。

持有皈依证的俗家弟子,在一般的非国家级文化遗产的寺庙中,可以免收门票。

习佛教的人不是特别多,但真正能够给今

1、真正从人类所占的比例来讲,学习佛教的人不是特别多,但真正 能够给今生来世带来真实利益的,唯一是佛教。 ——《中观庄严论解说》65课 2、对于前世后世、业因果的存在产生怀疑会断尽相续中的很多善根,因此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前世后世和业因果存在的世间正见。这一点都不具足的话,即使灌顶、传窍诀也没有太大意义,这个问题一定要牢牢记住。 ——《中观庄严论解说》65课 3、现在很多人认为:随学哪一个宗教都无所谓,反正都是做好人好事。从世俗的某种概念来讲,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真正去分析的话,里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别。 ——《中观庄严论解说》66课 4、实际上,学习外道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外道的观点以后,真正具有智慧的人就会详细辨别佛教与外道的不同,也就不会舍弃自己纯正的观点和行为。 ——《中观庄严论解说》66课 5、有些在家人或出家人,表情、言行举止中经常对上师三宝,流露出纯正的信心,这样的话,什么事情都好办,不可思议的无形加持自会融入心田。 ——《前行广释》84课 6、世人在遇到危难时,要么皈依人,要么皈依非人,要么皈依山川等,但这都不是究竟的皈依。究竟的皈依唯有三宝,《得无垢女经》中也说:“更无异归依,能救护众生,唯有佛法僧,三宝能救护。” ——《前行广释》84课 7、有些人就算已皈依佛门,皈依证都办十几年了,但对佛陀的

信心仍没有从内心生起,这样也只是表面上的皈依。 ——《前行广释》84课 8、有时候我们常会怨天尤人:“怎么回事?我天天都祈祷,但什么感应也没有!”其实你或许只是口头上祈祷、身体上顶礼,但内心的信心还不够,这样一来,上师三宝无比的功德、悲悯、加持,你就不一定能获得。所以,大家要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信心提升。 而若要做到这一点,听闻佛法相当重要。 ——《前行广释》84课 9、有人常说:“某某人在佛学院呆了那么多年,在上师面前听了那么多法,怎么还会做这样的事,还会生起这样的念头?”其实这也跟他的根基和信心有关,没有信心的人,不要说一般的善知识,就算是在如来跟前,也不会看到任何功德。 ——《前行广释》85课 10、一个人学佛、听经的时间再长,但始终没有信心的话,也不见得有多大收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油子”。 ——《前行广释》85课 11、在任何一个地方,佛陀都无不遍及,屋子里、火车上、飞机上、公共汽车上……都遍满了佛身乃至佛的事业和功德。只要你虔诚祈祷,就像水器清净会映现月影一样,佛的加持自然而然也会现前。 ——《前行广释》85课 12、佛陀的加持永远都不会离开。可是我们自己,有时候因恭敬心、清净心不够,把佛看成是无有加持的普通人,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得不到加持了。这不能怪佛陀,而是自己的无明愚痴所致。

皈依的涵义、本体及目的

皈依的涵义、本体及目的--慈城罗珠堪布 一、皈依的涵义 有关皈依的涵义,在经书中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一个弱小的小孩子,若被狗或者其它动物追逐的时候,小孩子会感到恐怖,然后他就会呼唤妈妈,并跑到妈妈跟前寻求庇护。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对这些动物有畏惧感,他相信他的妈妈能够救他,所以他不去别的地方,而是跑到妈妈跟前。 皈依也是同样,我们感觉到轮回非常可怕,如何从轮回里逃脱呢?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有希望。其他世间的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让我们得到解脱。即使其他宗教有一些神通、神变,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不承认无我。从两三千年之前的外道经典,到现在这些外道的经典里,始终找不到宣讲大空性的书籍,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之上,无论修行也好、行善也好,由于没有证悟空性,就只能被束缚在轮回当中。即使我们修学外道,也没有办法真正从轮回中跳出来。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安全地到达彼岸,趋向涅槃。所以,如果我们对轮回感到怖畏,就只有皈依三宝。如果我们对三宝建立了这种信任感,就叫做信仰。这是皈依的基础。信仰必须要以智慧而信仰,而不能盲目地信仰。如何以智慧而信仰呢?首先,就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是我们在外加行中已经讲过的;第二,就是要知道断除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缘,既不是烧香也不是拜佛,而是通过智慧——所向披靡、不可摧毁的无我智慧才能够断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本来就不是因为其它的某个原因,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一个愚蠢的念头—我执。现在要断除轮回,就必须培养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以后,我们就可以用佛教的无我智慧推翻多世累劫当中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所以,只有佛法才能解决轮回的根源。这样理性地思维,就能对佛法建立这样的信任感,这叫做正信。

佛教是一种生活方式 (惟善副教授专访)

哲学院惟善副教授专访:佛教是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2015-05-22 作者:哲学院新闻中心 来源:哲学院新闻中心 惟善法师/老师于1989年在广东云门寺出家,于1997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进入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留学近八年,获文学学士、哲学博士。2005年回国,2006年入职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惟善法师同时在中国佛学院教授佛学、梵文。主要研究方向是印度佛教、阿毗达磨、东南亚上座部佛教等。 走进惟善老师的办公室,只见老师身穿一袭浅灰色的僧衣,神色平和。一见我们进来,他热情地起身招呼我们坐下,还为我们泡了两杯普洱茶。在茶香氤氲中,我们轻松愉快的访谈开始了。 【结缘释门】 惟善老师生在一个信仰佛教的家庭,家里有吃素食的传统。尽管如此,当初他决定出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并不情愿,一是由于惟善老师是家中老大,从传统的传宗接代的观念来说母亲接受不了。二是担心儿子以后的养老问题,三是担心民间对出家人有偏见,觉得出家人不太一样。但是惟善老师认为,路是自己选的,父母无法决定自己的一辈子。老师出家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先是阅读大量的佛教书籍,并亲身到寺院考察,体验寺院生活,最终在理性的思考下选择了出家。老师认为,信仰是内心的东西,它不会与国家主流价值发生冲突,都是主张利他精神,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有必要排斥信仰。 【“西天取经”】 中国佛教一直有留学的传统。对翻译产生的怀疑和对学术的追求是古今中国僧人到佛教发源地求学的重要原因。而老师本人喜欢钻研佛理,加上当时在中国佛学院了解到南传佛教的一些知识,产生了兴趣,觉得自己应该出去看看,去了解别的流派。之所以选择斯里兰卡是因为它用英语授课,不需要再学习其他外语。同时,斯里兰卡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佛教国家,保留了很多正宗的南传佛教传统。 斯里兰卡的留学生活给了惟善老师很多收获。首先,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给了老师很多书本难以了解的知识。当时的网络技术还不发达,在出国之前,老师只能从书本的白纸黑字上了解关于南亚的情况。比如说,佛教典籍里面说的“白衣”是指在家居士。一开始并没有过多地在意它,直到老师去了斯里兰卡才发现,那里的在家居士去寺院真的是穿着白色的衣服,这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他们居然保存到了今天。除了开拓视野之外,老师还在斯里兰卡学会了梵文、巴利文。老师认为,没有扎实的古典语言基础很难深入地进行学术研究。这里的古典语言指的是梵文、巴利文,很多南亚的佛教典籍是由这两种语言写成的。在老师看来,尽管译著也可以作为研究材料,但读译著毕竟不能像读原著那样直接准确地了解到原意。就好像小孩咬不动东西,需要大人咀嚼以后再吃,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已经失去了,并且还会增加一些其他元素。另外,老师觉得留学的经历增强了自己的爱国心。人在国外的时候往往会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地位和国力强弱。那时的中国还没有今天这么强大,也有个别大陆过去的人不愿意说自己是中国大陆人而会自称是新加坡人、香港人或台湾人。老师认为人要真实地表达自己,人穷可以,但要穷得有志。所以老师在斯里兰卡始终大方地穿汉传佛教的僧衣,展示自己中国人和大乘的身份。也正是这一份爱国之情促使老师做出学成归国的决定。 【执教人大】 回国后,老师经人推荐来到了人大。当问及来人大教书目的时,老师答道,在人大开设有关宗教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认识佛教,而不是让学生去信教。同时,老师认为由于自己本身是出家人,对佛教生活有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宗教。老师认为,自己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在行持、在实践,根据佛教理论来生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向学生传播行善、乐观、正义的理念,让大家能够减少烦恼、内心平静,同时改变对佛教的偏见。 当问及是否支持有出家意向的学生皈依佛门时,惟善老师说,曾经有学生向他表达过出家的意向。老师鼓励他先到寺院去看看,了解出家有什么意义。说到底,出不出家是由不同人的根性、因缘来决定的。可以尝试性地在寺院住一段时间,因为寺院是开放性的,是让人来看的。而且佛教讲究随缘,不会主动要求人入教,但会向人展示佛教,让人明白什么是佛教,然后再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决定。 尽管大学是一个世俗的环境,但在惟善老师看来,大学相对来说是一块净土,人际关系比较单纯。而且在斯里兰卡,僧人在高等学府执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所以老师并不觉得在大学教书会与僧人身份相冲突。但是,大学毕竟不同于寺院,没有办法像寺院那样为出家人提供理想的生活或修行条件。其中,饮食和衣着是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惟善老师介绍到,出家人的素食不是简单的不吃肉,它还包括不使用动物油、不使用葱蒜等气味浓烈的调料。尽管人大餐厅也售卖素菜,但要它和寺院所提供的一模一样是很困难的。所以,在饮食习惯上只能自己去习惯,只要保持自己的信仰,不必过分在乎一些枝末细节。当年禅宗六祖慧能也曾吃过肉边菜。事实上食素只是汉传佛教的传统,佛陀时代,现在南传佛教僧侣都没有素食的习惯,居士给什么吃什么,葱蒜也不是佛教饮食的禁忌。所以老师在坚持吃素的同时做了一点变通,比如食堂有些素菜放了葱蒜调味,可把葱蒜就放到一旁不去动。在老师看来,坚持素食的意图是不杀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也就不会造杀业。佛教徒吃素是从爱护动物的角度来说的,是利他的,而不是像现在的素食主义者那样从利于自我健康的角度出发,二者的出发点不同。只要心中有佛,有慈悲心,在条件不那么好的情况下吃宽泛的素食也是可以的。 另一个生活上的问题是有关僧衣的。惟善老师对僧衣中褂做了一些改良,并且他不喜欢绑裤腿。他介绍到,中国僧衣历来都在变化,民国时期的太虚大师就改良过僧衣,现在称之为“太虚装”。为了方便日常教学和生活,惟善老师也曾改良过僧衣,穿起来比传统的僧衣

明代尼姑的恋世情结及其世俗化

明代尼姑的恋世情结及其世俗化 摘要:尼姑属于一群脱离尘俗、皈依佛门的出家人,理应与世俗隔绝,不再留恋红尘,在庵院中与青灯、佛卷、木鱼为伴,过一种宁静的清修生活。明代尼姑尽管在整个尼姑群体中仍不乏恪守佛门清规之人,但在与世俗民间交往的过程中,尼姑的恋世情结日深,宗教情感日淡,进而出现了超脱佛门樊篱的“淫尼”。这不仅是明代宗教史上的新动向,而且与明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桴鼓相应。 关键词:明代佛教;尼姑;恋世情结 在佛教经典中,一般称尼姑为“优婆夷”,民间则俗称“师姑”。而在明代正统的法律条文或典章制度文书中,则称之为“尼僧”或“尼姑”。如明代的法律条例规定:“凡寺观庵院,除见在处所外,不许私自剏建增置,违者杖一百还俗,僧道发边卫充军,尼僧女冠入官为奴。”①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许为尼姑女冠”。嘉靖六年(1527)奏准,“尼僧道姑,发还原籍出嫁。其庵寺房屋土地,尽数入官。”②这是官方记载称出家皈依佛教女子为“尼僧”或“尼姑”之例。 尼姑属于一群脱离尘俗、皈依佛门的出家人,理应不再留恋红尘,并与世俗隔绝,在庵院中与青灯、佛卷、木鱼为伴,过一种清修的生活。从明代的史料记载来看,在整个尼姑群体中,确实不乏恪守佛门规矩之人。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儒佛道三教合流思想的盛行,乃至佛教的世俗化,③无疑对尼姑的清修生活造成很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则是尼姑不再跼蹐于庵院一隅,而是走出庵院,进入民间,与民间闺房女子或家庭妇女结缘,进而成为民间妇女与外界交通的媒介。更有甚者,尼姑在与世俗民间交往的过程中,恋世情结日深,宗教情感日淡,进而出现了超脱佛门樊篱的“淫尼”。这不仅是明代宗教史上的新动向,更是明代社会演进历程中出现的新的历史转向。 一、尼姑出家:逃避还是宗教虔诚 在论及尼姑出家原因之前,不妨将明代官方对尼姑出家年龄所作的规定稍作梳理。关于女子出家为尼的年龄,明代的法律作了基本的规定,并与男子出家为僧的年龄限制大有差别。洪武六年(1373)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许为尼姑女冠”④。建文三年(1401),更是将女子出家的年龄上升到59岁。⑤与此相应,明朝廷对男子出家的年龄限制却大有不同。如洪武二十二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民年二十以上者,不许为僧”⑥。换言之,男子出家必须是在20岁以下。这是要求幼年或少年方可出家为僧。这种在年龄上的两反规定,究其用意而言,显然就是为了使尼姑、僧人能安于清修,并保持佛门庵院

皈依佛门

皈依佛门 [因果故事]发表时间:2014-03-28 13:52:26点击:1246放大字体正常缩小关闭笃信佛教的父亲有五个儿子,他希望儿子都能接受佛法皈依佛门,谨守不饮酒、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杀生的五条戒。 受到父亲多年的影响,四个儿子都听从父亲的教导,遵守佛门五戒,唯有大儿子不肯受戒,他想:“我这辈子绝对不做坏事,又何必要接受佛门的清规戒律呢?我比较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苦口婆心地规劝他皈依佛门,但大儿子依旧想按自己的想法过日子。 “随缘吧!”父亲说:“如果真的与佛有缘,待因缘成熟时,不需要我叨念,他也会自动去接触的。” 一天,大儿子拿了五枚铜钱到外面找了一个占相师,占卜一下自己的命运。 占相师仔细端详着面前的年轻人,然后对他说:“你以后将得到大富大贵,但是近日会有大灾难。你若能躲过此劫,必将长命百年。” 大儿子心中十分恐慌:“请问先生,我有什么灾难?应该要如何躲过此劫?” “从今天起,十三日后,你将有大劫难。”占相师摸了摸胡子,皱着眉头说:“此劫不是世间凡人所能解除的,我的道行不够。在前面不远的山中,有一个出家人,在山中修行已久,你赶快去请他救你吧!”

于是,大儿子急忙前往山中拜见占相师所说的出家人。 “你命中注定有此劫难!”出家人看了看他,说道:“若想免此灾难,必须接受佛门五戒,皈依三宝才能免于灾难。” “但是我这辈子并没有与人结怨啊!”大儿子感到相当疑惑。 “这是前世与你有仇之人要来索取你的性命。你这辈子不做恶事,不代表上辈子没和人结恶缘啊!” “那?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从今日起到第十三日,你必须点燃蜡烛,设香案,供奉佛像,日日焚香祈祷。到第十三天,你必须整日整夜诵读佛经,口念‘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不停的默念,过了这第十三天,你就会平安无事了。” 于是,年轻人听从出家人的教导,当下皈依了佛门、受了五戒。 当他回到家中后,急忙按照出家人的指示,点起长明蜡烛,设香案,供奉佛像,每日早晚焚香,祈祷佛菩萨的保佑。到了第十三天,他整日不离佛菩萨像前,双手合十,口诵:“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 天黑后,屋外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敲打着门窗。屋里的蜡烛一阵跳动,人影摇晃,情境十分恐怖。 “扣扣扣!扣扣扣!”忽然传来剧烈的敲门声。

吕洞宾皈依佛门

吕洞宾皈依佛门 我国佛教禅宗有许多公案,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够领会到许多禅理禅机。唐朝末年吕洞宾归佛,便是其中一则。吕洞宾,道家祖师,京川人,三举进士不第。有一次,他在长安的小酒馆里,偶然遇到了钟离权。钟离权精于丹道,授吕洞宾延命法术。此后,吕洞宾神秘莫测,无人知晓他的行踪,后来有人在庐山钟楼的墙壁上,发现了他的题诗: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有一次,吕洞宾游历了江西黄龙山,看见山上紫云成盖,知道山上有不同寻常的人,便去拜访。上山后正好碰上黄龙禅师击鼓升堂,他就混在人群中,打算听听黄龙讲些什么。此时黄龙已经看见了他,知道他就是吕公,正想启发他一下,便厉声问道:“座中有偷法人”。吕沿宾听到黄龙的呵诉,于是便毅然站出来,问黄龙禅师说:“一粒米中藏世界,半升锅里煮山川,你说说这是什么意思?”黄龙指着他说:“你这个守尸鬼!”吕洞宾说:“奈何不得我的长生不死药。”黄龙说;“就算你活千万载,终落空亡。”吕洞宾听了大惊,于是飞剑直刺黄龙,但剑却刺不进去。吕洞宾当下跪拜,请求指示。黄龙说:“半升锅里煮山川,我就不问了,什么是一粒米中藏世界?”吕洞宾听后大悟,于是作了一首诗曰: 摔掉瓢囊摔碎琴,从今不炼汞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知从前错用心。 禅宗自六祖慧能后,便分支为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脉,后来又发展成为五宗,所谓“一花现端,五叶流芳”即指此。黄龙和扬歧二位著名禅师,在五宗之一的临济宗中,各创一家,谪属南岳一脉。黄龙大师,法名慧南,乃黄龙派之始祖。吕洞宾乃道教一代宗师,工夫见地已臻玄境,但仍然着相,贪着这个未死的躯壳不舍。因此,亦未出离三界,不得究竟,难免轮回。纵使得到大福报,升无色界天,成大神仙,亦犹如仰箭射空,力尽还坠。黄龙启发吕公,意在教他千万不要执着物相,执着肉身的长生与享乐,即使再长的寿命,再大的福报也还在六道的桎梏之中。心中不着一尘,才是生命超越的最高境界。吕公的态度和修法,集中表现了我国道家的思想。然而,以吕洞宾的修练功力,只须黄龙稍加点拨,便得开悟。吕仙之贤,当年尚且不能放下,何况我辈。由此可见,看破放下是须要智慧,亦是须要下苦功的。

谈谈我对佛教的认识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一、求佛祖保佑的人,求的并不是真正的佛法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就一定能保佑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于是现在有一种时髦就是烧香拜佛。 朋友们若有时间不妨到寺庙走一走,看一看。一到那里就会发现:不管什麼时候,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烧香的、上供的、拜佛的、求签的。有想请佛保佑去病驱灾的;有想请佛保佑永结良缘的;有想请佛保佑升官发财的,甚至贪官也想求佛保佑免除牢狱之苦,永葆荣华富贵。天下之大,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我想佛祖释迦牟尼在西天灵鹫峰上见到此情此景也会哭笑不得! 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解救人们脱离苦海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与生俱来的那颗智慧的本心。 二、佛是什么东西? 佛是什麼?佛是觉悟了的人;佛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佛是心明眼亮具有大智慧的人。佛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佛是人们的慈父和兄长。佛是你;佛是我;佛是他;佛是我们大家。 佛和我们一起思考人生;佛和我们一起探索宇宙的真理。 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如果说学佛有什么密诀,学佛的密诀就是实践。 读破万卷佛经,不如在普通的生活中为一位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切莫因善小而不为。切莫口是而心非。切莫空谈而不去实践。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中国人,你对佛教的误解有多深 1)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宗教迷信”、“太消极”,“太保守”。 而把佛教作为教育、作为智慧,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心灵自在的佛教,教人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佛教,如何落到这步尴尬境地? 中国社会对佛教的误解,竟是如此之深! 把佛教看成消极的,会说佛教提倡“四大皆空”。这是误解佛教中“空”的含义。佛教所谓的“空”,其实并非“空空如也”的意思。其一个意思是指世上没有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所谓的缘聚缘散。 如同宇宙之空旷,才有星河之灿烂。也犹如越虚心的人才会学到越多的东西。这样的“空”,不知道为何被理解为“消极”呢? 2)一些人因为生活的挫折,心灰意冷,于是想到逃避想到了出家做和尚。这于是又被看作佛教是“消极”的一个“罪证”。你可以到山里到寺院里出家去图清净,但那并不是佛教的真正精神。 实际上,真正的“出家”有着无比积极的意义。出家的僧人担负着传承佛法、帮助天下人破除烦恼的责任。成为和尚住进庙里,是因为可以心无旁骛地真参实悟,学到真本事,最后是需要把佛法普及开来的。就如同埋头做实验,实验成功之后

宗教习俗--佛教文化

宗教习俗--佛教文化 一佛教起源 二佛教教义 佛教中认为,人生是无常的,充满痛苦的,只有信奉佛教,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磐境界。这种道理是通过佛教中的“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教义表现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就不再深入研究了。 信奉佛教,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才能得成正果。那么,怎样修炼成佛呢?佛教认为,坚持“戒、定、慧”三学,靠“经、律、论”三藏。三学中,戒为戒律之学,定为禅定之学,慧为智慧之学,这些都是指如何学习佛理的问题。三藏中,经藏为释迦牟尼说法言论的汇集,律藏是佛教戒律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则是佛主几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阐述的汇集,总称为三藏。坚持三学,精通三藏,便可成正果。例如,中国唐代西天取经的玄藏法师,他精通三藏,所以被称为三藏法师或唐三藏。 三佛教历史 佛教分大乘教和小乘教两大派系。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佛教内部因对教义和戒律的认识产生分歧,逐渐形成了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系统。公元前1世经,印度南部的大众部产生了大乘教。“大乘”即“大的运载物”意思是可以运载众生到达涅磐的境界,即人们常说的“普渡众生”。而坚持“四谛修行”

的原始佛教,便被大乘教称为小乘教。小乘教修炼的重点在于“自我解脱”和立地成佛。在中国,大部分的信徒都信奉的是大乘佛教,只有云南地区的傣族等少数民族信奉小乘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印度经中亚,沿着古“丝绸之路”,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由古印度高僧带到中国来的。另一条则是通过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传入了中国的云南一带。史料中记载,公元64年,汉明帝派使 臣蔡惮等人前往天竺取经,在途中遇见了天竺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迎到了佛像与佛经,于是便一同返回洛阳。于公元67年到达洛阳,朝廷以接待贵 宾的专馆――鸿胪寺来接待。在这之后,凡是僧侣传教的住所便称为“寺”。 因当时驮运佛经回洛阳的是一匹白马,于是便将洛阳的鸿胪寺改建为白马寺。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庙。 四佛教寺庙 佛教的寺庙,是供奉佛像,存放佛经和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也是僧人们生活居住的处所。在印度,寺庙被称为“僧伽蓝摩”,简称“伽蓝”。中国的 寺庙,最初受印度“伽蓝”的影响,主要是石窟的塔院寺。唐朝以后,受中国祖庙、宗庙、祠庙殿堂等建筑的影响,逐渐由以塔为中心过渡到了现在的以大殿为中心。由唐代开始,到了明代,中国佛寺的建筑格局基本定型: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安排着几重大殿。一般情况下,依次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两侧分别设有钟楼、鼓楼、禅堂和斋堂。特意设置的还有观音堂、药师殿、罗汉堂以及僧房等。在中国也还保留有许多

佛教僧人头顶香疤起源

佛教僧人头顶香疤起源
2015-01-04 07:30:00 我要分享
14 条评论
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某人看破红尘,落发受戒为僧的环节。只要看到 头上有香疤,人们知道这个人出家了,香疤,是出家人的标志。
香疤,又称戒疤。一个人入佛门前,为求受净戒,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剃 光头发,用燃着的香火在光头上烧九个香疤,称为烧戒,表明正式出家,苦修行 的开始。通常,这一仪式由方丈来主持。
关于香疤起源的说法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香疤的起源,有几种版本:
一、源于唐代为防止俗人假冒僧众
据说,佛教传播到中国后,僧侣很受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就有了假冒 僧人的情形。 为了防止俗人假冒僧众,唐代朝廷敕令僧众于受戒时应燃烧戒疤以 为识别。
后来, 佛教徒为了表明自己皈依佛门的决心, 就将烧戒疤作为了必经的环节, 香疤也就成为了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
二、源于忽必烈、雍正的规定
相传, 元明清三代的僧人受戒之时一定要烧香疤, 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规矩, 后来这一规矩又经清朝雍正皇帝的重申。他们之所以重视这个规矩,是为了更好 的区分哪些是真心受戒、真心向佛的真和尚,哪些是滥竽充数、逃税逃役的假和 尚。香疤,因此成为合法僧人的标记。
据 ‘中国和尚受戒烧香疤考证’一文记载,烧香于顶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 五年(1288),沙门志德住持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以为终身之誓。 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
三、源于梁武帝对大赦死囚的监督
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三次出家三次被大臣重金赎出。 为了弘扬佛法, 普济世人, 他大赦天下死囚, 让他们多行善事, 减轻自己的罪孽, 希望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了民众对这些犯人进行监督,也为了这些 犯人心中有所畏惧,就给他们剃光头并烧些疤作标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