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报告

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报告
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报告

廊坊冠霖奥斯油脂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报告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建造组织的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

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在人类食物的诸多成分中,油脂作为生命能源的价值最高,其发热量为37.7KJ/g,高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一倍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而粮油市场的开放,更使食用油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世界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按世界10种主要食用油的消费量排序依次是,第一位中国,第二位印度,第三位美国。这一顺序与人口排位相一致,人口是决定消费量的首要因素。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产也是名列前茅。但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断增加的食用油消费量,国内食用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现今不得不进口大量的大豆、大豆油、棕榈油、菜籽等。2011年仅大豆一项进口就达5300万吨,比我国2005年全年植物油加工量还要多。

2006年1月,我国取消食用植物油关税配额,植物油进口环境更加宽松。2006年至今国内食用油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年平均增幅为4%。其中大豆油、棕榈油进口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位居各种植物油进口的前列。

此外,食用油的消费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小小的转变将造就一个市场容量超过2000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而我国油脂产业总体增长大约在5%-6%,小包装油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散装油的平均增长。

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的多巨头,出现了“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以及“益海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中国的食用油消费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下去。中国食用油市场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投资时期,既具有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空余的大好形势,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大豆油是大豆经过压榨法或浸出法提取出的产品,通常来讲成熟的大豆含17—21%的豆油和78%—80%的豆粕,也就是说,1蒲式耳大豆可以生产出11磅豆油和48磅豆粕。大豆经过初榨形成大豆毛油,因其中含有亚麻酸、亚油酸,有腥味;另外,在未精炼的毛油中含有1%—3%的磷脂、0.7%—0.8%的植物甾醇类物质以及少量蛋白质和麦胚酚等物质,易引起酸败,所以豆油必须经过预处理、氢化、蒸发水分和去除杂质等工序才能制成食用油。

豆油和棕榈油是国际市场上的两大植物油。棕榈油和大豆油占全球可食用油量的68%。全球豆油的产量在过去的20年中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大豆主产国产量的增加、提炼技术的提高和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了豆油消费和产量的增加。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些大豆主产国是豆油产量增加的主要力量。

目前,每年生产的大豆中约有82%—85%的大豆用于压榨制成豆粕和豆油,剩下的部分则直接食用或制成高附加值的大豆食品。美国作为世界上豆油的主要生产国,年产量为850万

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9%。巴西和阿根廷年产量分别为510万吨和410万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17%和14%。美国国内市场消费旺盛,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大豆,豆油的比重很少;而阿根廷和巴西绝大部分是以大豆毛油的形式出口。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基于国内的饲料业,对于豆粕和大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仅出口豆油,在世界豆油市场上起着主导作用。中国和印度尽管每年的生产量很大,但国内需求量远大于生产量,因此每年需要进口豆油,不过中国同时进口大豆和豆油,印度仅进口豆油。

从豆油消费来看,2000/2001年度到2010/2011年度,世界豆油需求旺盛,生产过剩局面得到缓解,并在2002/2003年度和2005/2006年度两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2005/2006年度为甚。引发豆油消费大增的是生物柴油题材的炒作。

最近高盛公司研究报告反复强调,能源价格可能在3至4年中继续上涨,能源价格高涨导致谷物生产成本上升,而且通过生物柴油需求扩张其他途经,使更多谷物用于燃料生产。由于预计生物燃料产业对于植物油需求强劲,世界植物油产量相对于需求赤字将会扩大,这将支持植物油价格走高,预计引领价格上涨的将是棕榈油和豆油。因此,后期只要能源价格上涨,豆油的消费需求就会不断增加,豆油消费显著增加的地区和国家是欧盟、中东、俄罗斯、埃及、美国、巴西、墨西哥和中国。

廊坊冠霖奥斯油脂有限公司简介:

廊坊冠霖奥斯油脂有限公司座落于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河工业区,公司占地8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总投资额1.5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完成投资额1.1亿元人民币。

公司距北京CBD核心商务区40公里,距通州新城仅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廊坊冠霖奥斯油脂有限公司是京、津、冀经济圈唯一一家生产非转基因大豆油的民营科技公司,一期设计标准为年产3万吨非转基因大豆食用油,年销售额3亿元以上。廊坊冠霖奥斯油脂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先进,设备和检测设施都属国内一流。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完备的理化实验室,高标准的储运设施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

公司严格控制原材料来源,只选用东北黑龙江三江平原特产的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为保证食品安全,从原料到加工、精炼、灌装、储运、销售全程监控,从而保证所售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现主要产品有:

680ml 有机压榨非转基因一级大豆油;

5L 非转基因大豆一级油;

2L 非转基因大豆一级油;

10L 非转基因大豆一级油;

20L 非转基因大豆一级油;

5L 非转基因大豆三级油。

(完整版)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及鉴别方法

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及鉴别方法 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清单 一、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1、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说。 “目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谢家建表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2、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小番茄也叫圣女果、樱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

用方便,口味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说,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仅仅是未充分成熟的南瓜和黄瓜。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黄瓜。 关于大个儿彩椒,吴刚表示,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萝卜也有红萝卜、绿萝卜、白萝卜等。“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但与常规甜椒相比,转基因甜椒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3、我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木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转基因食用油,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来源主要是从美洲,尤其是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的大豆所生产出来的食用油。 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木瓜,因为木瓜容易得一种农药很难治的病,用基因的技术能够控制,转基因木瓜也是我们能够吃到的转基因食品。除此之外,我国很少能够见得转基因种类的食品。

(完整版)中国现在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中国现在有哪些转基因食品、物品 中国农业部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有:甜椒、西红柿、土豆; 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 今后可能陆续批准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薯、谷子、花生等。 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子油、大豆等。 目前只有花生油不是转基因的。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基本全部是转基因的。猪、牛、鸡饲料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 食用油和调味品: 太太乐、辣得劲、迎春楼、四季宝、金象牌、粤皇、味好美牌、美味、鲜牌、贵夫人、家乐、老蔡、阿香婆、元宝牌、百味佳牌、老才臣牌、鹰唛、好乐门、红宝牌、福临门、红灯牌、狮头唛、大满贯、鸿禧牌、金龙鱼、花旗、刀唛 饼干:乐之、趣多多、鬼脸嘟嘟、奥利奥、天伦、美嘉思、丹麦蓝罐曲奇 即溶饮品及冲调食品:雀巢、美禄、雀巢巧伴伴、麦斯威尔、果珍、伊利、南方、金味、南国、百草堂、荔八江。 饮料及奶制饮品:康师傅、伊利、杨协成、非常可乐、京华、娃哈哈、新奇士 婴儿食品及奶粉:雀巢、三鹿、伊利、安怡、安满、亨氏 膨化食品及零食:可比客、卡乐B、品客、明治、卡露芙、旺旺 糖果及果冻:雀巢、雀巢奇巧、瑞士糖、喜之郎。 雪糕:雀巢、五羊、和路雪、伊利 所谓转基因,是用人工方法,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来。转基因大豆油是用6号轻汽油浸出的。 转基因大豆油品牌: 1、金龙鱼牌, 2、福临门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购买时可看清标注,如“本品为转基因大豆油,巴西大豆,浸出”等字样,购买时需请谨慎。 转基因食品鉴别知识

1、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用此豆制作的豆腐什么的都有点黄色。 简单的检验方法: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可以用水检测!本土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 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只不过是个体膨胀而已。 2. 胡萝卜 非转基因胡萝卜:表面凸凹不平,一般不太直,从头部到尾部是从粗到细的。且头部是往外凸出来的。 转基因胡萝卜:表面相对较光滑,一般是直的,它的尾部有时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 注: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季的一般是转基因的。 3.土豆 非转基因土豆:样子比较难看,一般颜色比较深,表面坑坑洼洼的,同时表皮颜色不规则,削皮之后,其表面很快会颜色变深,皮内为白色。 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洼洼很浅,颜色比较淡。削皮之后,其表面无明显变化。 检验方法:先削皮后看变化再决定吃不吃 4.玉米: 转基因玉米:甜脆、饱满、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 5.大米: 在中国取得转基因大米合法种植权的地区是湖北,要警惕细长的很亮的米。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 6.西红柿: 转基因西红柿:颜色鲜红很好看,果实较硬,不易裂果 7、其他鉴别方法 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来说,在标签的最下方一般印有出口国的名称,中间的英文字母标明水果的名称,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识的是出口企业的名称。在每个标签的中间一般有4位阿拉伯数字:3字开头的表示是喷过农药。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常见非转基因食品有哪些资料

常见非转基因食品有 哪些

常见非转基因食品有哪些 2014-07-29 14:50:56来源: 好厨网有0人参与 在正式发布转基因食物有毒后,几乎所有人为之一惊。因为转基因食品的无处不在,已经让人无法避免了。但是小编告诉你,还是有一些食物,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与到转基因的行列中来。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达成共识。它的存在也只有短短10多年的时间,许多长期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食用转基因食品就如把自己当作白老鼠,有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对转基因食品应采取预防原则,在长期的安全性还没有完全确定之前,不应该在食品生产中使用转基因原料。 目前有大部分人还不愿意吃转基因食品,但转基因食品已无处不在,我们无法预测这项技术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但我们清楚这种毁坏将是不可逆的。 中国农业部已经批准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有:甜椒、西红柿、土豆;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 猪、牛、鸡饲料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油是用6号轻汽油浸出的。

一、需警惕几大知名“转基因大豆油”品牌! 1、金龙鱼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市场占有率约40%,资方为新加坡丰益国际华裔郭鹤年家族+美国ADM公司; 2、福临门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 市场占有率约30%,资方为国资中粮集团+新加坡丰益国际+美国ADM公司; 另外,我国目前各地方食用油品牌仍然多达数百个,大多数为降低成本,采用转基因大豆油,但是市场占有率不大,购买时可看清标注,如“本品为转基因大豆油,巴西大豆,浸出”等字样,购买时需请谨慎。 二、转基因食品鉴别知识 1、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状,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品种

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品种 1.部分水稻品种(以湖北,广西居多), 2.彩色棉花(新疆居多), 3.小西红柿(全国都有),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居然叫它"圣女果"!典型的转基因! 4.彩色辣椒(全国都有), 5.黑米花生(全国都有), 6.冬枣(产地山东、河南、河北居多),前几年温州人简直是抢购啊! 7.部分菜籽油(南方各省居多), 8.全部进口大豆(中粮集团居多) 9.全部进口玉米(中粮集团居多) 10.一种紫色地瓜,价格比普通地瓜贵(也叫红苕、番薯),(浙江、四川、山东、河南等省均有) 11、甜玉米(水果玉米)(全国很普遍) 12、全国市场上卖的所有木瓜,以及附属品,因为现在全中国已经找不到非转基因木瓜了。 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几个标准: 1、季节。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节水果,比如冬枣,绝对是转基因。也就是说:应该在什么季节吃的东西就出现在那个季节,就没转基因,反之,10有8、9是转基因。 2、色彩。与传统的不一样的绝对是转基因,比如彩色棉花,这种棉花做成衣服,被褥,人长期接触绝对是不行的;再比如彩色辣椒、黑米花生、紫色番薯。 3、个头。按照传统,西红柿也有一定个头的,比如:像大拇指头那么一点大的小西红柿绝对是转基因。再比如大豆,也叫黄豆,就是做豆腐,豆浆那种豆子,形状应该像动物内脏:腰的样子,有点扁,可现在的大豆,全是圆圆的、大不少、就像豌豆一样的大豆,产量很高,这绝对是转基因。 4、味道。传统的玉米一般就是黄玉米,白玉米,略带甜味,而现在流行的甜玉米,其甜度非常高,无疑是转基因。 5、害虫。凡是害虫喜欢光顾的作物就是没转基因的,凡是害虫害怕,也就是没有害虫,或很少害虫的作物,绝对是转基因。 6、产量。转基因作物一般在开始几年,其产量要比传统作物高不少。 中国农业部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有:甜椒、西红柿、土豆; 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据说今后可能陆续批准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薯、花生等。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子油、大豆等。目前只有花生油不是转基因的。 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基本全部是转基因的。

营养标签规范(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附件:1.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2.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 3.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 附件1 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依据《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所涉及的内容要求,制定本准则。 本准则规定了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定义、折算系数、营养成分分析和标示方法、数值表达、允许误差和推荐的营养标签格式等内容。 一、术语和定义 1.预包装食品(prepackaged foods)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2.营养成分(nutritional components)指食品中具有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包括营养素、水分、膳食纤维等。 3. 营养素(nutrients) 指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缺少这些物质,将导致机体发生相应的生化或生理学的不良变化。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

4. 能量(energy)指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能量。推荐以千焦(kJ)或焦耳(J)标示,当以千卡(kcal)标示能量值时,应同时标示千焦(kJ)。 食品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食物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 * 1千卡(kcal)的能量相当于4.184千焦(kJ)。 5.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可通过“总氮量”乘以“氮折算系数”,或食品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来确定。在测定出“总氮量”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g/100g)=总氮量(g/100g)×氮折算系数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实施规则》 编制说明 一、制定IP认证技术规范、实施规则的必要性;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的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已经实现了部分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也逐步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争议,从技术研究和安全评价的角度尚无法实现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做出明确的结论。因此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办法。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倾向支持转基因产品,而另一个则是以欧盟为代表,对转基因产品所持态度非常谨慎。我国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部分参照了欧盟的做法,实施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 上述立法制度的不同,一方面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强对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除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管理制度外,还建立和实施了非转基因身份保持(以下称IP)认证制度。在我国建立和实施IP认证制度,对于促进农产品

国际贸易的发展,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农产品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IP认证的实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科学引导消费。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促进了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变化,多数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逐步走向“选择性”消费。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对广州市民转基因食品安全意识调查结果表明,56%的消费者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而只有11%的消费者会选择转基因食品;偏好非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与偏好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约为3:1到5:1;另有44%的消费者表示,即使非转基因食品比同类转基因食品贵一成,仍然会选择非转基因食品。实施IP认证后,将在获得认证后的产品外包装上进行标示,表明“非转基因”身份,结合我国现已实施的“转基因食品”标示制度,为消费者提供选择和知情的权利。 2、IP认证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针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立法倾向,严重影响了国际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产品生产国家,原是欧盟、日本等国家广大食品生产商的重要食品原料基地,但随着各国严格的转基因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要求,广大食品生产商和零售商纷纷采取非转基因政策,导致美国原有的食品、饲料原料市场迅速萎缩,而广大食品生产商纷纷向巴西、中国等国家寻求非转基因原料的供应。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转

食用油脂的营养及安全性分析

食用油脂的营养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摄入量日益增多,食用油已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如果人们对油脂的摄入总量、品种搭配以及食用方法控制不当,非但不能促进人体健康,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要正确引导人们全面、系统地掌握油脂与营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日常饮食中合理地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正确选择食用油的品种并以科学的方泫合理食用。 油脂是人们膳食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和能量的来源之一。油脂品质的优劣和食用方法的合理与否,对人们的营养乃至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油脂的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人们对油脂的摄入总量、品种搭配以及食用方法控制不当,非但不能促进人体健康,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负而影响。因此,引导人们全面、系统地掌握油脂与营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日常饮食中合理地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正确选择食用油的品种,并以科学合理的方法食用,对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和保持营养全面、均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至关重要。1.食用油脂的营养膳食中油脂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人体提供热量。油脂中含碳量高达73%~76%,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碳量。1g脂肪产生能量约9kCal,相当于蛋白质或糖的2.5倍,是饮食中热量的重要来源。同时,油脂又是人体细胞组成的重要成分,在保护内脏、维持体温、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油脂还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体外摄入的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如VA、VD、VE和VK等)。1.1脂肪酸组成对油脂营养的影响在油脂的分子结构中,脂肪酸的分子量占整个甘油三酯分子量的95%左右,其类别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油脂的营养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油脂的营养主要取决于脂肪酸的组成。1.1.1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膳食中使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多是导致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但不是所有饱和脂肪酸具有相同作用,最易使血脂升高的是豆蔻酸和月桂酸。而硬脂肪酸由于在体内转化为油酸,故不易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浓度。1.1.2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油酸,它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天然油脂中,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及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的作用,有预防动脉硬化的效果。胆固醇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预防动脉病变的效果,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是形成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验证明:人体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会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起降低,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只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每升高1mg,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就会下降4%。 1.1.3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参与构成磷脂,是细胞的重要构成物质,维持体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运转,缺乏时影响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但大量摄入时,由于过度的氧化作用,易产生致癌物质。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有些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所以称为必需脂肪酸。其中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香菇营养成分的分析 近些年来,由于有些国家相继发生了疯牛病、污染病及其相关食品的污染事件,食品的安全性已为人们所重视。一些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山珍”之一的香菇。 香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又名香蕈、香菌、花菇,俗称中国菇,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栽培真菌。香菇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之称。在日本,认为香菇和银耳同是防老长寿的“妙药”。 下面将对香菇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其它常见食物进行比较,从食用、营养和保健等方面,对其各种价值加以概括。 香菇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为:蛋白质测定——凯氏定氮法;氨基酸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脂肪测定——索氏提取法;碳水化合物测定——苯酚-硫酸法;粗纤维测定、灰分测定——重量法;维生素B1、B2测定——荧光法;尼克酸、磷测定——分光光度法;钙、铁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1是三种典型香菇和其它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作比较的相关数据。由这张表格可以知道,香菇不仅高蛋白、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而且粗纤维和矿物质含量也相对较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食品。香菇中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能提供给人体好较高的热源,同时还具有辅助脂肪氧化,有利于氨基酸活化及合成蛋白质,帮助肝脏解毒等生理功能。据报道,香菇中的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它对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作用。香菇中较高含量的纤维素,具有增加食物在肠内的容积,降低肠内致癌物的浓度,刺激肠道的蠕动,使毒物及时排出体外等诸多功效。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之一,它能调节人体液的PH值及渗透压,往肌肉、神经传达刺激性息,,与各种有机化合物结合成活体的构体成分,以发挥各自的特殊功能。

油莎豆全成分分析

油莎豆全成分分析 陈星1陈滴2刘蕾1 (长春大学吉林省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1 (吉林大学药学院长春130023)2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油莎豆的基本成分和功能性有效成分。油莎豆基本成分蛋白质、脂肪、糖、淀粉、水分含量分别为8.00%、26.50%、23.35%、23.21、7.00%。通过对油莎豆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得知,油莎豆中含有有机酸、甾类化合物、萜类被检出,黄酮、蒽醌、酚类、香豆精、内酯、强心甙未检出,对油莎豆糖进行的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分析结果表明:油莎豆糖分主要有蔗糖、葡萄糖、果糖、棉子糖,未见有其他糖类。气相色谱仪分析油莎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莎豆油脂中油酸是主要成分,占52.57%,其次是棕榈酸20.39%和油酸20.10%。油脂中维生素E含量为0.15%,甾醇含量为0.53%,说明说明油莎豆油脂是不干性油,油脂中营养成分较高。 关键词:油莎豆全成分 Cyperus esculentus whole component analysis chen xing1 chen di2liu lei1 (Changchun University in Jilin Province focus on the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 Changchun 130022) 1 (Jilin University School of Pharmacy, Changchun 130023) 2 Abstract It has studied and analyzed basic ingredients of cyperus esculentus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s with functions. Basic ingredients in cyperus esculentus are protein, fat, sugar, starch and water with their contents 8.00%, 26.50%, 23.35%, 23.21% and 7.00% separately. This result is similar to the report in document data. From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active ingredients of cyperus esculentus, we could get that it has been detected that cyperus esculentus contains organic acid, steroid and terpenoid, but flavone, anthraquinone, phenols, coumarin, lactone and cardiac glycoside have not been detected.TLC and HPLC results on thin layer of cyperus esculentus sugar have shown: Cyprus esculentus sugar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cane sugar, glucose, fruit sugar and raffinose, other sugars have not been detected. GC analysi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yprus esculentus: Which explains that nutrition in cyperus esculentus oil is rather high. Seeing from composition of fatty acid of cyperus esculentus oil, oleic acid content could reach 52.57% to an extreme, next is hexadecano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with contents more than 20%. In which content of vitamin E is 0.15% and content of sterol is 0.53%, That explains that oil in cyperus esculentus is not dry oil, which is with good inoxidizability. Keywords Cyprus esculentus All components

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有什么区别

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有什么区别? 转基因大豆的研制是为了配合草甘膦除草剂的使用。除草剂有选择性的和非选择性的,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除草剂,可以杀灭多种植物,包括作物,这样,虽然这种除草剂的效果很好,但是却难以投入使用。草甘膦杀死植物的原理在于破坏植物叶绿体或者质体中的EPSPS合成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让植物产生更多的EPSPS酶,就能抵抗甘草膦,从而让作物不被草甘膦除草剂杀死。有了这样的转基因大豆,农民就不必像过去那样使用多种除草剂,而可以只需要草甘膦一种除草剂就能杀死各种杂草。目前除了大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抗甘草膦的转基因作物,包括油菜、棉花、玉米等。除了抗草甘膦作物之外,还有抗草丁膦除草剂的作物,不过草丁膦而草甘膦杀灭植物的原理并不相同,而培养这两类作物所转的基因也不同。而目前转基因大豆主要用来提炼大豆油。 对于转基因大豆,人们有两大类忧虑,一类是出于健康角度,一类是出于生态角度,生态角度又包括产生超级杂草和影响我国的本土大豆品种两方面。而绿色和平目前的战役则是让南顺油脂有限公司提供非转基因大豆油。 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来分析这些忧虑有多大 程度上是现实的。

从健康角度来说,就是转基因的大豆油是否含有对人类有害的成分。对于食用油,我们知道其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而转基因大豆所转移的基因的作用就是让植物产生更多EPSPS酶,和植物油脂的成分没有关系,所以大豆油的主题成分和是否是转基因植物生产出来的无关,关键是是否有些微量成为混杂在其中从而影响人的安全。这些有害的成分被猜想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所转的基因片断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基因。第二是过多的EPSPS合成酶进入人体,从而以影响人类的健康。第三是所转基因可能会有人类所不知的功能,是植物能合成一些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物质,并随大豆油进入人体造成影响。第四是作物可能会被施以过多的草甘膦除草剂,这些除草剂可能随大豆油进入人体,影响人体的健康。 对于影响人类的基因,这点可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道理不难理解,如果所转的基因片断能影响人类的基因,那么食物的常规基因也就同样能影响,而对于人类来说,二者都是来自人体之外的外来基因,没有区别的。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人只能吸收小分子,基因是位于DNA上的,DNA是大分子,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核苷酸。而DNA上所记载的遗传信息的不同只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如果被消化成了独立的核苷酸,也就不存在排列顺序了,不存在任何遗传信息,也就不再是基因了。EPSPS酶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也是大分子,经过消化会变成氨基酸,酶也就不存在了。对于这个转过的基因是不是有别的人

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分析方案

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分析方案

廊坊冠霖奥斯油脂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报告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须的消费品,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建造组织的必须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在人类食物的诸多成分中,油脂作为生命能源的价值最高,其发热量为37.7KJ/g,高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一倍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而粮油市场的开放,更使食用油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中国的朝阳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世界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按世界10种主要食用油的消费量排序依次是,第一位中国,第二位印度,第三位美国。这一顺序与人口排位相一致,人口是决定消费量的首要因素。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产也是名列前茅。可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断增加的食用油消费量,国内食用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现今不得不进口大量的大豆、大豆油、棕榈油、菜籽等。仅大豆一项进口就达5300万吨,比中国全年植物油加工量还要多。 1月,中国取消食用植物油关税配额,植物油进口环境更加宽松。至今国内食用油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年平均增幅为4%。其中大豆油、棕榈油进口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位居各种植物油进口的前列。 另外,食用油的消费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小小的转变将造就一个市场容量超过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而中

国油脂产业总体增长大约在5%-6%,小包装油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散装油的平均增长。 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的多巨头,出现了“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以及“益海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中国的食用油消费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下去。中国食用油市场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投资时期,既具有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空余的大好形势,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豆油是大豆经过压榨法或浸出法提取出的产品,一般来讲成熟的大豆含17—21%的豆油和78%—80%的豆粕,也就是说,1蒲式耳大豆能够生产出11磅豆油和48磅豆粕。大豆经过初榨形成大豆毛油,因其中含有亚麻酸、亚油酸,有腥味;另外,在未精炼的毛油中含有1%—3%的磷脂、0.7%—0.8%的植物甾醇类物质以及少量蛋白质和麦胚酚等物质,易引起酸败,因此豆油必须经过预处理、氢化、蒸发水分和去除杂质等工序才能制成食用油。 豆油和棕榈油是国际市场上的两大植物油。棕榈油和大豆油占全球可食用油量的68%。全球豆油的产量在过去的20年中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大豆主产国产量的增加、提炼技术的提高和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了豆油消费和产量的增加。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些大豆主产国是豆油产量增加的主要力量。 当前,每年生产的大豆中约有82%—85%的大豆用于压榨制成豆粕和豆油,剩下的部分则直接食用或制成高附加值的大豆食品。美国作为世界上豆油的主要生产国,年产量为85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9%。巴西和阿根

中国转基因食品名单最新一览

中国转基因食品名单最新一览 我国转基因食品名单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那么中国有哪些食品是转基因的?下面小编分享了转基因食品名单,一起来了解吧。 转基因食品名单中国农业部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有:甜椒、西红柿、土豆;主粮作物有玉米、水稻。今后可能陆续批准的农作物有小麦、甘薯、谷子、花生等。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有大豆油、菜子油、大豆等。目前只有花生油不是转基因的。麦当劳、肯德基的食品基本全部是转基因的。猪、牛、鸡饲料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油是用6号轻汽油浸出的。 没有承诺不使用转基因成份,或没有回应查询的品牌: 食用油和调味品:太太乐、辣得劲、迎春楼、四季宝、金象牌、粤皇、味好美牌、美味鲜牌、贵夫人、家乐、老蔡、阿香婆、元宝牌、百味佳牌、老才臣牌、鹰唛、好乐门、红宝牌、福临门、红灯牌、狮头唛、大满贯、鸿禧牌、金龙鱼、花旗、刀唛饼干:乐之、趣多多、鬼脸嘟嘟、奥利奥、天伦、美嘉思、丹麦蓝罐曲奇。 即溶饮品及冲调食品:雀巢、美禄、雀巢巧伴伴、麦斯威尔、果珍、伊利、南方、金味、南国、百草堂、荔八江。 饮料及奶制饮品:康师傅、伊利、杨协成、非常可乐、京华、娃哈哈、新奇士婴儿食品及奶粉:雀巢、三鹿、伊利、安怡、安满、亨氏膨化食品及零食:可比客、卡乐B、明治、卡露芙、旺旺糖果

及果冻:雀巢、雀巢奇巧、瑞士糖、喜之郎。雪糕:雀巢、五羊、和路雪、伊利。 转基因蔬菜一般具备的特征如下1、没有传统蔬菜参差不齐的外形,普遍个头均匀,型大体长,色泽光艳,质地鲜嫩,如黄瓜、茄子、丝瓜、洋葱等; 2、非传统原始地道的味道,无论是烹调前或烹调后的气味还是滋味具备与传统蔬菜明显的区别,如甜椒等; 3、非当地时令菜蔬,各类蔬菜的一大特性就是均具备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有部分非当地时令菜蔬并非依靠外地长时间保鲜和运输而来,而是靠转置耐寒或耐高温基因所得。 被确认的转基因食物如下:1、生菜2、甜椒3、玉女番茄4、紫番薯5、非洲鲫鱼6、非洲鲇鱼(塘虱鱼)。 警惕几大知名转基因大豆油品牌! 1、金龙鱼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市场占有率约40%,资方为新加坡丰益国际华裔郭鹤年家族+美国ADM公司; 2、福临门牌,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等,市场占有率约30%,资方为国资中粮集团+新加坡丰益国际+美国ADM公司; 另外,我国目前各地方食用油品牌仍然多达数百个,大多数为降低成本,采用转基因大豆油,但是市场占有率不大,购买时可看清标注,如本品为转基因大豆油,巴西大豆,浸出等字样,购买时需请谨慎。 转基因食品名单除了以上的还有其他没有统计的,更多有关转基因食品方面的内容,请关注养生之道网有机食品频道。

主要水果营养成分分析(精)

瓜果之王——西瓜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水分93.3克, 蛋白质0.6克, 脂肪0.1克, 膳食纤维0.3克, 碳水化合物 5.5克, 钙8毫克, 磷9毫克, 铁0.3毫克, 锌0.1毫克, 胡萝卜素0.45毫克, 维生素B10.02毫克, 维生素B20.03毫克, 尼克酸0.2毫克, 维生素C6毫克等。 秋燥的克星——梨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水分90克, 蛋白质0.4克, 脂肪0.1克,

膳食纤维2克, 碳水化合物7.3克, 钙11毫克, 磷12毫克, 维生素B10.01毫克, 维生素B20.04毫克, 尼克酸0.1毫克, 维生素C1毫克, 以及柠檬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 百果之冠——香蕉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水分75.8克, 蛋白质1.4克, 脂肪0.2克, 膳食纤维1.2克, 碳水化合物20.8克, 钙7毫克, 磷28毫克, 锌0.18毫克, 胡萝卜素60微克,

维生素B10.02毫克, 维生素B20.04毫克, 尼克酸0.7毫克, 维生素C8毫克, 以及少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幸福果——苹果的营养成分: 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水分85.9克, 蛋白质0.3克, 脂肪0.3克, 膳食纤维0.8克, 碳水化合物12.5克, 钙15毫克, 磷7毫克, 铁0.3毫克, 锌0.06毫克, 胡萝卜素0.6毫克, 维生素B10.01毫克, 维生素B20.02毫克,

尼克酸0.1毫克, 维生素C4毫克, 以及苹果酸、奎宁酸、酒石酸、芳香醇、鞣酸、果胶等。 水果皇后——草莓的营养成分: 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 蛋白质1克, 脂肪0.6克, 无机盐0.8克, 粗纤维素1.4克, 糖 5.7克, 维生素C50-120毫克,(比西瓜多10倍钙32毫克, 铁 1.1毫克, 磷1毫克, 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鞣质、酚类、苹果酸、柠檬酸、水杨酸等。 春果第一枝——樱桃的营养成分:它既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也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其 铁的含量,每百克高达6-8毫克,比苹果、橘子、梨高20至30倍。 维生素A的含量比苹果、橘子、葡萄高4-5倍,

诸多检测、实验让你自己判断转基因大豆油是否安全无害!

诸多检测、实验让你自己判断转基因大豆油是否安全无害! 作者:半解一知半解时间:2013年6月17日 闲话少说,我们看看以下国内一流的研究、检测部门多年来的检测记录吧,自己判断转基因大豆油到底是不是安全无害: 1。《中国油脂》2002年2期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PCR法定性检测食用油脂中转基因成分》: 【摘要】:食用油脂(尤其是精炼油)被认为几乎不含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针对食用油脂中DNA含量极低、破坏严重的特点,成功地建立了食用油脂中DNA提取方法,并从中检测出玉米、大豆内源基因(IVR, Lectin)以及外源抗虫基因[CryIA(b)]和抗除草剂基因(EPSPS),为油脂进行核酸类生物性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2。《华北农学报》2004年1期天津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份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针对大豆色拉油中DNA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充分乳化、延长醇沉淀时间和反复富集小片段DNA等措施,有效地从大豆色拉油中提取到DNA,并通过大豆特异内源基因扩增得以证明。从两个不同品种商品大豆色拉油中检测出35S启动子和NOS 终止子外源调控序列,并通过增加所用DNA模板用量检测出目 的基因EPSPS序列,建立了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7年安徽大学《食用油DNA 提取方法及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 该论文明确说明:“通过优化实验对普通PCR法检测外源基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最佳反应条件”、“可提供一种比普通PCR更可靠灵敏的转基因成分定性检测方法”。

4。《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6月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转基因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的PCR检测》: 【摘要】:以PCR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从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中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采用改良的CTAB法进行DNA提取纯化,大豆色拉油DNA则用试剂盒方法进行了提取纯化.对提取的DNA用PCR方法对大豆特异性内源基因lectin进行扩增,设计CaMV35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特异性引物对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份进行初步的定性PCR筛选,并用抗除草剂基因CP4EPSPS对阳性结果进行确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对大豆深加工产品的DNA有很好的提取效果,而试剂盒方法对色拉油的DNA有良好的提取效果;PCR检测转基因的方法快速高效,检测结果与标准相符. 5。《中国油脂》2007年8期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食品中心《食用大豆油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摘要】:食用油脂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是当前食品检验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针对食用油脂中DNA含量极低、DNA序列片段短、破坏严重的特点,建立了食用油脂中DNA提取方法,通过实时荧光PCR可检测出大豆内源基因(Lectin)以及外源抗除草剂基因EPSPS,为食用油脂进行核酸类生物性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6。《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河北农业大学《五重PCR 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脂的研究》 【摘要】:随着转基因产品商品化,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加工而成的转基因食品在传统食品市场中的份额在不断加大,转基因食品已经不知不觉的走进了人们的餐桌,进入了食物链。然而,转基因食品中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即外源DNA以及由外源基因编码的新蛋白,而传统食品是不存在这些情况的,并且传统食品是经过人类几千年的食用证明是安全的,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难题;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确定,因此,目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都采用

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分析方案

廊坊冠霖奥斯油脂非转基因大豆油营养成分报告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建造组织的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在人类食物的诸多成分中,油脂作为生命能源的价值最高,其发热量为37.7KJ/g,高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一倍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而粮油市场的开放,更使食用油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世界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按世界10种主要食用油的消费量排序依次是,第一位中国,第二位印度,第三位美国。这一顺序与人口排位相一致,人口是决定消费量的首要因素。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菜籽、花生、棉籽、芝麻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籽的生产也是名列前茅。但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断增加的食用油消费量,国内食用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现今不得不进口大量的大豆、大豆油、棕榈油、菜籽等。2018年仅大豆一项进口就达5300万吨,比我国2005年全年植物油加工量还要多。 2006年1月,我国取消食用植物油关税配额,植物油进口环境更加宽松。2006年至今国内食用油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年平均增幅为4%。其中大豆油、棕榈油进口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位居各种植物油进口的前列。 此外,食用油的消费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小小的转变将造就一个市场容量超过2000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而我国油脂产业总体增长大约在5 %-6%,小包装油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散装油的平均增长。 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的多巨头,出现了“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以及“益海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中国的食用油消费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下去。中国食用油市场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投资时期,既具有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空余的大好形势,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大豆油是大豆经过压榨法或浸出法提取出的产品,通常来讲成熟的大豆含17— 21%的豆油和78%— 80%的豆粕,也就是说,1蒲式耳大豆可以生产出11磅豆油和48磅豆粕。大豆经过初榨形成大豆毛油,因其中含有亚麻酸、亚油酸,有腥味;另外,在未精炼的毛油中含有1%— 3%的磷脂、0.7%— 0.8%的植物甾醇类物质以及少量蛋白质和麦胚酚等物质,易引起酸败,所以豆油必须经过预处理、氢化、蒸发水分和去除杂质等工序才能制成食用油。 豆油和棕榈油是国际市场上的两大植物油。棕榈油和大豆油占全球可食用油量的68%。全球豆油的产量在过去的20年中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大豆主产国产量的增加、提炼技术的提高和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了豆油消费和产量的增加。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些大豆主产国是豆油产量增加的主要力量。 目前,每年生产的大豆中约有82%—

【食品行业类标准】食品标签标准解读

食品标签标准解读 主要规定 《食品通用标签标准》(GB7718-2004) 强制性标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和贮藏期、产品标准号以及质量(品质)等级 非强制性标示:批号、食用方法、能量、营养素 《规范》仿照美国对健康声称的管理,要求营养素含量“高”、“强化”的食品及营养素补充剂标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并注明“超过该值对健康不利”; 功能声称使用固定用语模式有助于避免产品通过文字技巧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一、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 (一)范围 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所有预包装食品。 专类食品有特别规定时除外。

(二)必须标注的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成分 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总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4、总碳水化合物; 5、钠 食品企业对第一款规定的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素的标示应当比其他营养成分的标示更为醒目。 营养成分表 (三)可以标注的营养成分 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4、胆固醇; 5、碳水化合物; 6、糖; 7、膳食纤维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8、维生素14种 9、矿物质14个 钠、钙、钾、镁、磷、铁、锌、碘、硒、铜、佛、烙、锰、钼。 标示上款规定的营养成分不得改变名称。

(四)标注形式 营养成分的含量以每100ml、每100g和/或每份中的实际“数值”标示。 营养素参考数值(NRV)的百分比按占每份含量的多少标示。 (五)具体见技术附件 1.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2.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 3.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

大豆油检测报告

GB 1535-2003 大豆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为原料加工的大豆油。 大豆原油的质量指标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研究是否可以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T5524 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525 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方法 GB/T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 GB/T5527 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 GB/T552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B/T5529 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 GB/T5530 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GB/T5531 植物油脂检验加热试验 GB/T5532 植物油脂碘值测定 GB/T5533 植物油脂检验含皂量测定法 GB/T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法 GB/T5535 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法 GB/T553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T5539 植物油脂检验油脂定性试验 GB/T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15687 油脂试样制备 GB/T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 GB/T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GB/T17756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附录A 附录B CODEX-STAN 210-1999 指定的植物油法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