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齿基托树脂成型工艺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工艺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工艺

一、前期准备

1.1 材料准备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树脂材料:常用的有PMMA、POM、PEEK等,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

2) 模具:模具可以是金属模具或者硅胶模具,需要在制作前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

3) 研磨工具:包括研磨机、研磨片等。

4) 温度计:用于控制材料加热温度。

5) 其他辅助工具:如称量器、搅拌器等。

1.2 设备准备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1) 加热设备:可以是电加热器或者气加热器,需要控制温度。

2) 压力机:用于将树脂材料压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3) 真空机:用于去除树脂中的气泡,提高成型质量。

二、成型过程

2.1 材料配比和混合

首先需要将树脂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称量,然后将其放入混合器中进行充分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合时间和速度,确保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2.2 加热和压力成型

将混合好的树脂材料放入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当材料达到一定温度后,将其放入模具中,并使用压力机对其进行压缩成型。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压力大小,确保

成型质量。

2.3 去除气泡

成型完成后,需要将成品放入真空机中去除其中的气泡。这一步操作

可以提高义齿基托树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2.4 研磨和抛光

最后一步是对成品进行研磨和抛光处理。使用研磨机对义齿基托树脂

进行粗、细研磨,并使用抛光机对其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

滑细腻。

三、注意事项

1. 材料配比要准确无误,否则会影响成型效果。

2. 加热温度要控制好,过高会导致树脂材料变色或者变形。

3. 压力大小要适当,过大会导致材料破裂,过小则无法完全填充模具。

4. 成品的研磨和抛光要细心认真,否则会影响其外观质量。

5.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注射成型热塑性义齿基托树脂的种类及性能

注射成型热塑性义齿基托树脂的种类及性能 龙燕鸣;李晓捷 【摘要】背景:随着人们对义齿美观性要求越来越高,以注射成型热塑性义齿基托树脂制作的非金属卡环义齿(也被称为隐形义齿或弹性义齿)以其优异的美观性、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的:综述注射成型热塑性 义齿基托树脂的种类、性能及临床应用.方法:第一作者检索PubMed、Wiley、Springer、OVID、ScienceDirect、Google学术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英文关键词为"Polyamide AND denture,thermoplastic denture base resin,non-metal clasp denture,nylon,flexible denture",中文关键词为"弹性义齿,弹性树脂基",文 献时间限定在1955年1月至2017年4月.结果与结论:注射成型热塑性树脂材料 众多,目前被报道可作为义齿材料的主要有以下5种: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酯、丙烯酸树脂及聚丙烯,他们具有弹性高、适合性好、美观、不易断裂等优点,因此临床 上可用于制作注射成型热塑性义齿基托;但这种材料存在颜色不稳定、细菌易黏附、不易抛光和重衬等缺点,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材料的性能.%BACKGROUND: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s on the aesthetics of dentures, non-metal clasp dentures (also known as concealed dentures or flexible dentures) that are made of injection-molded thermoplastic denture base resins, have been popularized in the dental field due to their excellent aesthetic performance, good flexi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OBJECTIVE:To review the types, propert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injection-molded thermoplastic denture base resins. METHODS:The first author searched PubMed, Wiley, Springer, OVID, ScienceDirect, Google and CNKI databases for relevant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955 to April 2017 using the key words of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工艺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工艺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工艺 一、前期准备 1.1 材料准备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树脂材料:常用的有PMMA、POM、PEEK等,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 2) 模具:模具可以是金属模具或者硅胶模具,需要在制作前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 3) 研磨工具:包括研磨机、研磨片等。 4) 温度计:用于控制材料加热温度。 5) 其他辅助工具:如称量器、搅拌器等。

1.2 设备准备 义齿基托树脂成型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1) 加热设备:可以是电加热器或者气加热器,需要控制温度。 2) 压力机:用于将树脂材料压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3) 真空机:用于去除树脂中的气泡,提高成型质量。 二、成型过程 2.1 材料配比和混合 首先需要将树脂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称量,然后将其放入混合器中进行充分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合时间和速度,确保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2.2 加热和压力成型 将混合好的树脂材料放入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当材料达到一定温度后,将其放入模具中,并使用压力机对其进行压缩成型。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压力大小,确保

成型质量。 2.3 去除气泡 成型完成后,需要将成品放入真空机中去除其中的气泡。这一步操作 可以提高义齿基托树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2.4 研磨和抛光 最后一步是对成品进行研磨和抛光处理。使用研磨机对义齿基托树脂 进行粗、细研磨,并使用抛光机对其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 滑细腻。 三、注意事项 1. 材料配比要准确无误,否则会影响成型效果。 2. 加热温度要控制好,过高会导致树脂材料变色或者变形。 3. 压力大小要适当,过大会导致材料破裂,过小则无法完全填充模具。 4. 成品的研磨和抛光要细心认真,否则会影响其外观质量。

可摘局部义齿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周迎朋)

可摘局部义齿传统制作工艺流程 --周迎朋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可摘局部义齿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 传统活动义齿制作流程,主要分5个步骤(制作石膏模型,制作蜡型支架,制作金属支架,排牙,冲胶)。 第一步制作石膏模型 牙科医生接诊患者以后,先通过软质材料硅橡胶让患者咬牙印取印模,加工厂拿到印模以后,将水和石膏粉按照比例调拌成糊状溶液,灌入印模中,凝固得到石膏模型。紧接着用观测仪检查倒凹,确定就位道,目的为了让义齿合理固位以及符合美观要求。最后,画出各基牙的观测线以及支架整体设计图(上颌要用雕刻刀画出边缘)以便后面制作支架。其中,倒凹区域影响义齿就位和舒适性,容易压迫牙槽骨等软硬组织,故而需要充填,用加热的蜡刀蘸蜡溶液将倒凹填满,然后刮出卡环线,然后在牙龈处填好缓冲蜡,完成模型设计。 第二步制作蜡型支架 因为蜡型支架结构比较复杂,小巧精炼,所以在铸造环节需要带模铸造,同时要求模型耐高温而不被烧坏,因此,我们需要制作耐火材料模型,可以先翻制出琼脂印模,再通过印模制作出耐火材料模型。 首先,将琼脂印模材料水浴加热熔化,把填好倒凹的石膏模型放入型盒中间,然后将冷却到一定温度的琼脂缓慢的倒入盒内,凝固后,分离模型,得到琼脂印模。然后,将耐火材料粉液按比例调配,灌注到印模材料内,凝固后,脱模得到耐火材料模型,这里也称作工作模型。 在工作模型上画出支架图,将成品的蜡条,蜡制卡环,固位网加热软化,贴在所对应的位置。 冷却凝固以后得到蜡型支架,那么如何将蜡型支架转变为金属支架呢?需要通过包埋,铸造,两个环节来实现,接下来,进入下一个步骤。 第三步制作金属支架 首先包埋,将水与包埋液以及包埋粉按比例兑成糊状的液体,将耐火模型均匀地包埋在里面,等待固化,(凝固后的固体称为包埋圈),完成包埋过程;然后铸造,将包埋圈放入茂福炉加热到一定温度,待蜡和水完全气化,包埋圈里面留下一个空的型腔,再将金属加热成溶液,通过离心的方法,灌入型腔,冷却后敲开铸圈得到金属支架。 那么有个问题,金属溶液是如何进入包埋圈的呢?

口腔修复材料 热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

热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 (一)组成 1.牙托水 (1)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MMA) (2)阻聚剂:目前常用的阻聚剂为酚类物质。 (3)交联剂 (4)紫外线吸收剂 2. 牙托粉 (1)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粉或共聚粉 (2)引发剂:在牙托粉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可提高聚合转化率,促进加热聚合。 (3)着色剂:牙托粉中加入一些颜料,如钛白粉、镉红、镉黄等。 (二)加热固化型基托树脂聚合原理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1)湿砂期:牙托水并未渗入托粉的内部,看似粉多水少,调合时没有阻力,触之如细沙 (2)稀糊期:牙托水渗入牙托粉内,并且使之溶胀,看上去水多粉少,调和时无阻力 (3)粘丝期:牙托粉进一步溶胀,牙托粉进一步粘结成为粘性块状,此时易起丝,易黏着手指与器械,不宜再调合,要密盖防止牙托水挥发。(4)面团期,牙托水基本与牙托粉结合,已无多余牙托水,黏着感消失,此期为填塞型盒的最佳时期。 (4)橡胶期:表面形成硬痂,内部还在变化,成因而有弹性的橡胶状。(6)硬固期:牙托水进一步会发,形成坚硬质脆的固体,其中的牙托水并未聚合,牙托粉的颗粒仅依靠吸附力结合在一起。室温条件下,按照常规粉液比,开始调和至面团期的时间约20min左右,面团期持续5min左右。 目前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是水浴加热法。 (1)将型盒放入70~75℃水中,恒温90min,然后升温至沸腾,维持30min,自然冷却。

(2)将型盒置入室温水中,缓慢加热,使其在90~120min缓慢升温至沸腾,维持30~60min,自然冷却。 (3)将型盒置于70℃~75℃水中,维持9h以上。 1. 基托产生气泡的原因: (1)粉液调和比例不当:①牙托水过多②牙托水过少 (2)填塞时机不准:①填塞过早②填塞过迟 (3)热处理升温过高过快 (4)压力不足: 2.基托发生变形的原因: (1)装盒不妥,压力不均: (2)填塞过迟: (3)升温过快 (4)基托薄厚不均匀 (5)冷却过快,开盒过早: (6)磨光时操作不当。微波热处理需要用特制的玻璃钢型盒,而不能使用金属型盒。 室温化学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room temperature curing denture base resin)简称自凝塑料或自凝树脂。 (一)组成 1.自凝牙托水 (1)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MMA),简称MMA单体。 (2)促进剂。 (3)阻聚剂: (4)紫外线吸收剂:少量。 2.自凝牙托粉,主要是PMMA均聚粉或共聚粉,少量引发剂和着色剂。使用方法 (1)糊塑成型法: (2)模压成型法 (3)口内直接衬垫:

义齿制作工艺流程汇总

义齿制作工艺流程汇总 义齿制作是一门复杂的工艺,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和环节,下面是一个 对义齿制作工艺流程的详细汇总。 一、初诊与检查 义齿制作的第一步是初诊与检查,由口腔修复专科医生负责。医生会 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状况,包括牙齿和牙床的健康状况、牙列情况、咬合 关系等。通过初诊和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义齿,并根据患者 的个体情况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二、制作口模 在确定需要义齿后,医生会制作患者的口模。口模是对患者口腔的精 确复制,用以制作义齿。口模制作分为半口模和全口模两种,根据患者的 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 三、制作牙合蜡型 制作完口模后,需要将口模与蜡型结合,得出牙齿咬合的姿势和关系。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咀嚼模式和牙齿形态来进行调整,保证义齿与 自然牙的咬合关系良好。 四、制作试靶桥 试靶桥主要是用于调整和修整义齿的形状、颜色和咬合关系。试靶桥 是用临时材料制作的,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要求进行调整,通过试戴, 医生可以得出最佳的义齿形态和咬合关系。 五、制作义齿金属结构

根据靶桥的试戴结果,医生会制作出义齿的金属结构。这个过程包括 先制作出金属基板,然后按照需求进行焊接和修整,最后通过研磨和抛光,使义齿金属结构光滑、舒适。 六、定制义齿基托 义齿基托是义齿的支撑部分,需要根据患者的口腔形态和需要进行定制。制作义齿基托一般采用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通过模压、烘烤和修 整来完成制作过程。 七、粘接义齿颌架 义齿颌架是指义齿基托与义齿金属结构的粘接和固定。在这一步骤中,医生会使用粘接剂将义齿基托固定在义齿金属结构上,保证义齿的稳固性 和舒适性。 八、制作义齿人工牙 制作人工牙是制作义齿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要求,医 生会选取合适的材料,通过模压、硅橡胶印模和烧结等工艺制作出符合患 者个体情况的人工牙。 九、组装与调整 完成义齿的金属结构、基托和人工牙的制作后,需要进行组装和调整。医生会将人工牙粘接到义齿金属结构上,并通过调整咬合关系和修整形态,保证义齿的舒适和功能。 十、试戴与调整

制作基托的要求

制作基托的要求 1.基托的伸展范围根据缺牙部位、数目、基牙健康状况、牙槽嵴 吸收程度和邻近软组织缺损情况、力的大小等决定。在能满足义齿的 固位和稳定,不影响唇、颊、舌软组织活动的原则下,尽量减小基托 范围,使患者感到轻巧、舒适、美观。如:个别前牙缺失,牙槽嵴丰 满者可不放唇侧基托;牙支持义齿后腭部基托尽可能前移,使基托缩短,以免引起恶心;但是黏膜支持式的上颌可摘局部义齿,上颌后牙 游离端义齿基托一般应盖过上颌结节,伸展至翼上颌切迹的中部,基 托后缘中部则应止于硬软腭交界处稍后的软腭处;下颌义齿的后缘应 覆盖磨牙后垫的前1/3~1/2;基托的唇、颊侧边缘应伸展至黏膜转 折处,边缘要圆钝,既要有良好封闭固位作用,又不能刺激黏膜及妨 碍颊、舌的功能活动;基托边缘一般不宜进入组织倒凹区,以免影响 义齿就位或在就位过程中损伤倒凹以上的软组织。 2.基托厚度应有一定厚度保持其抗挠曲强度。塑料基托一般不 少于2mm,过薄易折裂,过厚患者感觉不适。上腭基托的前1/3区应尽 可能做得薄一些,以免影响发音,也可仿腭皱襞的形态使基托表面呈 腭皱形,这样既利于基托的强度,又能辅助发音。金属基托厚度0.5mm,边缘可稍厚至1mm左右,并且圆钝。 3.基托与基牙及相关牙的关系缺牙区基托不应进入基牙邻面倒 凹区,腭(舌)侧基托边缘应与基牙及相关牙非倒凹区接触,前牙置 于舌隆突之上,边缘与牙密合但无压力,龈缘区组织面应做缓冲,以 避免损伤基牙、邻牙及游离龈,且有利于摘戴义齿。

4.基托与黏膜的关系基托与黏膜应密合而无压力。上颌结节颊侧、上颌硬区、下颌隆突、内斜嵴、骨尖等部位的基托,其组织面应 做适当的缓冲,以免基托压迫组织产生疼痛。 5.基托的形态和美学要求而基托组织面应与其下组织外形一致,密合无压痛,无小瘤、毛刺等缺陷,并且除局部缓冲区外,一般不打 磨或抛光。基托磨光面需高度磨光,边缘曲线匀整、圆钝;在颊、舌(腭)侧形成凹型磨光面以利于固位;在牙冠颈缘下显出根部形态, 使得立体感强,自然逼真;在腭面形成腭隆凸、龈乳头及腭皱形态。 对于牙槽嵴丰满的前牙区可不放基托,因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唇裂术 后等原因致上唇塌陷者可适当加厚上颌唇侧基托,以利美观。

义齿基托的工艺学

义齿基托的工艺学 本文:尹杨 义齿牙龈的形状,历来没有统一标准,各类专业书刊很少就此论述,尤其是义齿的舌侧牙龈雕刻,未见报道。各家医院制作的义齿外貌相差甚异。自1994年以来我科一直对制做的义齿对牙龈进行雕刻工艺的处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制作方法 以全口牙为例,义齿排列完毕,引导流动蜡灌满牙间隙。唇颊侧牙颈部覆盖蜡厚约2mm,前牙舌侧覆盖蜡达人工牙的最凸部位。蜡面平滑,无空腔,并超出预定厚度及高度,便于形成龈缘牙冠凸度和牙根隆起。冷却后用温蜡刀雕刻,以免蜡起层和大块脱落。 1.1唇颊侧 持尖头雕刻刀雕出颈缘。先从合一龈方向将蜡刀蜡刀与平面成15°角,从一侧刻到另一侧;然后从龈-合方向,前牙蜡刀与牙面成60°角,后牙蜡刀与牙面成45°角。沿义齿牙颈部形成一条向根方倾斜45°,宽约0.5~1.0mm,在相邻牙间隙处连续不断的弧度龈缘。将雕刻刀的勺端把龈下的蜡向下除去,形成似八字状的贝壳凹陷。前牙和双尖牙龈缘下雕刻单牙根状隆起,尤3333隆起明显。磨牙龈缘下端雕刻似同名牙体的继续,即牙颈部膨隆根分岐凹陷和前后两根隆起。牙根末端的隆起,一般不低于基托边缘至龈距离的2/3。 1.2舌侧

用雕刻刀将人工磨牙周缘最凸部分多余的蜡刮净,即牙冠的牙合1/3,按此距离(指至半月形弧度最低处)于略低于中1/3的凸度形成一凹向下的半月形,两点汇聚在邻间隙牙冠凸度的中1/3。前牙按蜡覆盖界限,义齿的黄色部分与蜡形近中边长向远中倾斜的钝角三角形各占牙冠1/2,在三角形蜡的1/2恢复颈部舌隆突和平板的舌侧窝。义齿磨牙下方的半月形和前牙三角形钝角与基托连接形成之痕迹,恢复与唇颊侧要求一致的牙龈缘和龈。使整个牙列龈缘线对称、清晰。然后在龈下方再形成放射状微凹,逐渐过渡和基托呈一体。 1.3注意事项 唇颊侧基托形成的模拟根状凸起,均为圆突面,根尖部不宜太细,呈横断弧形浮雕,牙冠露出的长、短要协调。龈缘线应参考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年轻者可适当暴露牙冠,而年老者牙冠应多暴露。男性龈缘形态多为方圆形,女性为尖圆形。 1.4蜡面修整吹光后所见 龈缘与牙界限规则清晰。牙龈凸起凹陷过渡圆滑。牙间嵌入适中。义齿舌侧部分,红黄分明,衔接自如。各方比例协调,立体感强,形态逼真,整体外观自然美观。 1.5抛光后要求 义齿牙间隙和龈缘凹陷部分无石膏及异物,无细小坑凹,逆光查无波纹,光洁如镜,不损伤牙龈牙体形态。 2讨论 义齿牙龈的外形,可能被认为与义齿固位及咀嚼效能影响不大。

口腔修复材料 加热固化型基托树脂热处理要点

加热固化型基托树脂热处理要点 1.模型准备 在充填基托树脂胶料前,石膏阴模腔需涂一层分离剂。 2.调和牙托粉与牙托水 通常牙托粉与牙托水调和比例为3:1(体积比)或2:1(重量比)。可按需要量先将定量的牙托水置于清洁的玻璃或瓷质调杯中,再将牙托粉撒入其中,直至牙托粉完全被牙托水所浸润但又看不出多余的牙托水,即为合适的比例。然后用不锈钢调刀调和均匀,加盖,等待调和物变为面团状可塑物。 3.调和后的变化 材料调和以后,牙托水逐步渗入牙托粉内,其渗入过程,按其宏观现象,人为地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湿砂期 牙托水尚未渗入牙托粉内,存在于牙托粉颗粒之间,看上去好像水少粉多,此时调和阻力小,无粘性,触之如湿砂状。 (2)稀糊期 牙托粉表层逐渐被牙托水所溶胀,颗粒挤紧,粒间空隙消失,调和物表面显得牙托水多出,调和时无阻力。 (3)粘丝期 牙托水继续溶胀牙托粉,牙托粉颗粒进一步结合成为粘性的整块,此时易于起丝,易粘着手指及器械。不宜再调和,要密盖以防牙托水挥发。 (4)面团期 又称可塑期。牙托水基本与牙托粉结合,无多余牙托水存在,粘着感消失,呈可塑面团状。此期为填塞型盒最适宜时期。 (5)橡胶期 调和物表面牙托水挥发成痂,内部则还在变化,呈较硬而有弹性橡胶状。 (6)坚硬期 调和物继续变化.牙托水进一步挥发,形成坚硬体。

上述变化是一连续物理变化过程,最后形成的硬性脆性体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聚合体,其强度是很低的。 面团期是充填型盒的最佳时期。对于一般材料来说,在室温下,按照常规粉、水比开始调和至面团期的时间是20分钟左右,在面团期历时约5分钟。临床上必须掌握好以上两个时间,以便能从容地充填型盒。 影响面团期形成时间的因素如下: ①牙托粉的粒度 粒度愈大,达到面团期所需时间就愈长;反之,粒度愈细,时间就愈短。 ②粉液比 在一定范围内,粉液比大,则材料容易达到面团期,粉液比小,则需花较长时间才能达到面团期。当然不能为了调整面团期形成时间而人为地改变粉液比,否则将影响基托的质量。 ③温度 室温高,面团期形成时间就很短,室温低,面团期形成时间就很长 为了加快或延缓面团期形成时间,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进行。在夏天,为了延缓面团期形成时间及面团期持续时间,可将调和物放入低温的冰箱中;在冬天,可将调和物用温水浴来加快面团期的形成,但不可在火焰上加热,因单体的液体或蒸气具有可燃性。在用温水加热时,注意不要让水接触到调和物,而且温度不可超过55℃,以免引发聚合,而且调和物易变得较硬而无法充填型盒。 4. 填塞 应在面团期内完成。调和物经加压纳入型盒内,务必使其充满整个型腔。5. 热处理 热处理是对填塞好的树脂进行加热聚合的过程,使其中的单体聚合,完成义齿基托的固化成型。 热处理通常采用水浴加热法,目前,常用的水浴热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1) 将型盒置于70~75℃水浴中恒愠90分钟,然后升温至煮沸并保持30~60分钟。 (2) 将型盒置于温水中,在1.5~2小时内(视充填树脂的体积大小而定)缓慢匀速升温至沸点,保持30~60分钟。

固定义齿工艺技术 熔模材料

熔模材料 常用的熔模材料有铸造蜡、自凝树脂及光固化树脂。 一、铸造蜡 用来制作固定修复体熔模的蜡包括嵌体蜡和冠桥用蜡。铸造蜡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石蜡,加入一定比例的棕榈蜡、地蜡、蜂蜡以及适量色素。 (一)嵌体蜡 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嵌体的熔模。Ⅰ型直接在口内制作嵌体熔模;Ⅱ型用于间接法,在工作模型上制作熔模。 1.嵌体蜡应具备的条件 (1)加热后变软,可塑成均匀整体而不产生片状或鳞状现象。 (2)在适当的温度时,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压入窝洞进入微细的点线角内,在温度降低时又可变硬,能够被雕刻,从代型上取下时不变形。 (3)在烘烤焙烧时能够气化挥发,不留残渣。 2.用法使用时将嵌体蜡放在火焰上方,不断转动蜡块或蜡条,使之均匀加热软化,成为均匀一致的可塑体。切忌放入热水中软化,以免因蜡内某些可溶性物质溶于水中而影响其性能,也可避免因水渗入蜡中导致雕刻时蜡产生片落现象。理想的软化方法是将蜡放入恒温箱中,使蜡在恒温下软化备用。 Ⅰ型嵌体蜡可在软化后直接压入窝洞内,待其冷却至口腔温度时雕刻成形。 Ⅱ型嵌体蜡可直接滴蜡成型。 (二)冠桥用蜡 包括用于冠桥修复体熔模制作的各种铸造蜡及用于研磨加工的特殊用蜡。 1.颈部蜡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且无应力,柔韧性好,体积稳定,用于修复体颈缘部分熔模的制作不会断裂和脱落,能够确保颈缘的精确性。 2.牙冠蜡可分为内冠蜡和外冠蜡。内冠蜡质软,流动性好,富有弹性;外冠蜡质硬,堆筑后可快速硬化,具有良好的雕刻性能,适宜牙冠造型。

3.桥体蜡为成品的桥体蜡熔模,有各个牙位、各种形状、各种规格的熔模备选(图5-1)。 4.研磨蜡又称铣削蜡,为中硬型蜡,专为用铣具和刮具进行机械加工而制。在平行研磨仪上加工时产生的蜡屑少,不易粘着器械。主要用于附着体及套筒冠熔模的研磨加工。 5.浸渍蜡是适用于电热浸蜡仪器,通过浸蜡的方法制作牙冠熔模的专用蜡。 硬度高,弹性大,成型性好,在90℃的条件下,蜡浸渍层的厚度在0.3~0.5mm 之间,这一厚度可重复再现,可以帮助快速完成金属基底熔模的制作。产品为不同颜色的蜡颗粒,便于添加到熔蜡池中。 (三)蜡线条 主要用于制作熔模的铸道,也可用来安插排气导线或形成固位钉、夹持柄等。有不同规格供选择,可根据熔模的大小选用合适的规格。 二、自凝树脂 自凝树脂即室温化学固化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 (一)组成 由粉剂和液剂组成。 1.粉剂又称自凝牙托粉。主要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均聚粉或共聚粉,少量引发剂和着色剂。 2.液剂又称自凝牙托水。主要成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少量的促进剂、阻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二)性能 该材料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热性,较易抛光,具有良好的操作成型性且便于修补。 (三)用法 先将适量的液剂置于调和杯内,再以一定的比例将粉剂加入其中,稍加调和,震荡,尽可能排除气泡,调和均匀,加盖。在2.5分钟内塑形。 三、光固化树脂

义齿胶托工艺流程

义齿胶托工艺流程 义齿胶托是一种替代牙齿缺失的修复方法,其工艺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义齿胶托的工艺流程。 首先,在制作义齿胶托之前,需要进行患者的检查和评估。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牙齿情况、牙槽骨情况、咬合关系等,以便确定是否适合做义齿胶托。 接下来,需要进行牙模的制作。医生使用高精度的牙膏材料将患者口腔中存在牙齿缺失的部位进行模压,得到患者口腔的牙模。这一步的牙模制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后续义齿胶托的准确度。 然后,将患者的牙模送到实验室进行技术制作。实验室技术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牙模制作义齿的基托。义齿基托是义齿胶托的主要构件,它需要根据患者口腔的情况进行精确的制作,以确保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接下来,将制作好的义齿基托送回诊所进行矫正和调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对义齿基托进行必要的修整,以确保其与患者口腔的贴合度和稳定性。 然后,进行义齿托的制作。义齿托是位于义齿基托上方的部分,它需要根据患者口腔的情况进行精确的制作。一般来说,义齿托通常使用软硅胶材料,通过特殊的工艺制作成形。 制作好的义齿托需要经过硬化处理,以增加其稳定性和耐用性。

一般来说,义齿托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硬化处理,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最后,将义齿托与义齿基托组合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矫正。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对义齿进行细致的调整,以确保其与患者的口腔贴合度和舒适度。 总结起来,义齿胶托的工艺流程包括患者的检查和评估、牙模的制作、义齿基托的制作、矫正和调整、义齿托的制作和硬化处理,最后是组合和调整。这个工艺流程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只有每一步都做好,才能保证最终制作出高质量的义齿胶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