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例.

盐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例.
盐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例.

《盐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例

张继花08/06

一、背景(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其主要内容是盐类水解的实质和水解规律。盐类水解的实质比较抽象,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推导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的关系,再结合盐的电离和水的电离平衡,运用平衡移动原理的知识去逐步熟悉盐类水解的实质。对于盐类水解规律的教学,把规律总结为易于记忆的口诀,在提高学生学习爱好的同时使学生较快地把握所学的知识。2、教学设计:

按照“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论诠释----盐类水解的实质”的教学流程,使学生把握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会写盐类水解的方程式。教学时要思路清楚、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去感知,结合PPT教学,加深了学生对于盐的水解实质的理解,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再由学生自己归纳水解一般规律使学生学的轻松,记忆牢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把握水解的规律并学会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和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盐类水解导致水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学习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液中盐电离出的某些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盐类水解的实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PPT教学。

五、教学所需仪器、试剂:

浓度均为0.1mol/L的NH4Cl、NaCl、CH3COONa、KNO3、Na2CO3、Al2(SO4)3、Na2SO4、FeCl3、Na2S、Cu(NO3)2、蒸馏水、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pH试纸或pH计、电脑。

六、教学情境

1、提出问题

师:酸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显酸性;碱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显碱性。

(学生倾听,进入情境。)

师:盐溶液中是否一定是H+浓度等于OH-浓度而显中性?

(学生思考,猜想。)

生:不一定。比如纯碱显碱性。

2、解决问题

师:对,我们可以从碳酸钠的俗名上知道其显碱性。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药品、仪器分组完成课本78页的实验和79页的探究实验1,并完成填空。

(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5分钟后,引导学生得到结论)

师:经过实验及探究,大家有什么结论吗?

生: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生:CH3COONa、Na2CO3、Na2S溶液显碱性,NH4Cl、Al2(SO4)3、FeCl3、Cu(NO3)2溶液显酸性,NaCl、KNO3、Na2SO4溶液显中性。

师:很好,大家是不是同意他的探究结果呢?

那么同样是盐溶液,为什么会有酸碱性的不一致呢?

(学生思考)

生:也许其中还有反应发生。

师:很好,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这种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同学们能找出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书本79页表格)

(3分钟后)

师:好,现在谁能把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说一下呢?

生:CH3COONa、Na2CO3、Na2S是强碱弱酸生成的盐,它的水溶液显碱性;

NH4Cl、Al2(SO4)3、FeCl3、Cu(NO3)2是强酸弱碱生成的盐,它的水溶液显酸性;

NaCl、KNO3、Na2SO4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它的水溶液显中性。

师:很好,这样我们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师:现在我们做练习来巩固一下:

判定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

(1)NH4NO3

(2)K2SO4

(3)CH3COOK

(学生做答)

3、分析问题

师:水本身是中性的,为什么加进不同的盐之后就会显酸性、碱性或中性呢?

(学生思考)

师:下面我们以CH3COONa为例,分析强碱弱酸盐显碱性的原因。

(学生回忆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

(PPT展示)

CH3COONa CH3COO-+Na+

+

H2O H++ OH-

CH3COOH

水解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 + H2O CH3COOH + NaOH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H3COO- +H2O CH3COOH + OH-

师:下面我们根据的CH3COONa例子总结一下盐类水解的定义。(学生阅读课本79页定义)师:由此我们知道盐类水解的方程式是:

中和

酸+ 碱盐+ 水

水解

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NH4Cl水解显什么性,并写出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学生上黑板做答)(略)

师:很好。像NaCl、KNO3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因此显中性。

因此,我们总结出盐类水解的实质是:

弱酸根离子+H2O 弱酸+OH-

弱碱阳离子+H2O 弱碱+H+

盐类水解的特征是:

(1)可逆的(2)微弱的(3)吸热的(4)动态的。

4、巩固问题

师:那么有没有同学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我们试着总结一个口诀,帮助我们记忆。生:水解的盐有一部分是弱酸或是弱碱。

生: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

师:对,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用于判定某盐溶液是否水解。师:那么水解的盐哪部分水解,水解后显什么性呢?

生: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师:很好。“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用于判定盐水解之后的性质。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口诀来解决一下问题。

练习1:下列盐溶液的pH小于7的是( )

(A)CH3COOK (B)NH4NO3(C)Na2S (D)KBr

练习2: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不会水解的是( )

(A)NH4+(B)SO42-(C)F-(D)Al3+

(学生做答)

5、总结问题

师:这节课在感性熟悉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逻辑推理、科学抽象,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挖掘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学生倾听、回忆知识点)

师:今天的作业是练习册《一课一练》7、3(一)A卷。

6、板书设计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二、盐类的水解

中和

酸+ 碱盐+ 水(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水解

盐类水解的实质是:

弱酸根离子+H2O 弱酸+OH-

弱碱阳离子+H2O 弱碱+H+

盐类水解的特征是:

(1)可逆的(2)微弱的(3)吸热的(4)动态的。

7、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以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对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2、组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4、以练习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5、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达到师生双向活动,起到共鸣作用,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说明:此为20℃时的情况。“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背诵口诀 1.钾钠铵盐都可溶,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钙银微溶钡不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碳酸盐除钾钠铵都不溶

钾钠钡钙碱可溶 红褐铁,蓝絮铜 其它沉淀白色呈 注:1.初中用够了,红褐铁,代表铁盐沉淀为红褐色【f e(oh)2氢氧化亚铁除外】,蓝絮铜代表,铜盐为蓝色絮状沉淀。2.氯化银【不溶酸】,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不溶酸】,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 说明【】为前一物质的特点 2.钾钠铵盐全都溶 碳酸除镁是微溶 其他全都不能溶 AgCl、BaSO4酸也不溶 磷酸盐,更不溶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试题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试题 (2011天津毕业)6.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如下表所示, 其中显酸性的是( )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A .番茄汁 B .糖水 C .牙膏 D .肥皂水 (2011清远)8.根据右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 .酸性变弱 B .碱性变弱 C .酸性变强 D .酸性不变 (2011青岛)14.不同物质的溶液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所列物质pH 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盐酸 硫酸镁溶液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碳酸钾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pH 小于7 小于7 等于7 等于7 大于7 大于7 A.pH 小于7的一定是酸溶液 B.pH 大于7的一定是碱溶液 C.pH 等于7的一定是水 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2011娄底毕业)14.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 .食醋 B .牛奶 C .食盐水 D .牙膏或肥皂水 (2011聊城)19.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 范围 6.6~ 7.1 7.35~7.45 6.8~7.4 0.8~1.5 (2011北京)11.小刚测定了下列4种日用品的pH 值,其中呈酸性的是 日用品 A.洁厕灵 B.洗涤灵 C.洗发水 D.消毒液 pH 1 7 9 12 (2011重庆江津区)6.生活中一些食品或用品的近似pH 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食品或用品 食 醋 泡 菜 牙 膏 草木灰 pH 2~3 3~4 8~9 10~11 A. 牙膏是酸性物质 B.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泡菜 C. 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D. 食醋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2011厦门)6.某课外活动小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 计(测pH 的仪器)每隔5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 6.6 >6.7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实验探究(精选.)

实验探究“酸碱盐化学性质” 的复习 麒麟区七中 张兴国 一.探究目的 1.练习固体和液体的正确取用操作。 2.巩固和加深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3.通过对“物质转换知识链”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4.让化学知识与实验进行整合。 二.实验试剂和用品 1.试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NaOH 溶液、石灰水; 食盐水、Na 2CO 3溶液、、CuSO 4溶液、BaCl 2溶液、FeCl 3溶液、MgCl 2溶液、 AgNO 3溶液;镁条、铜片、锌粒、锈铁钉、NaHCO 3粉末、Na 2CO 3粉末、 NH 4Cl 固体、熟石灰粉末。 2.用品:白瓷板、玻璃片、砂纸、玻璃棒、pH 试纸、胶头滴管、药匙、镊子、 试管夹、试管(5只以上)、玻璃管或吸管、烧小杯(2只)。 三.知识归纳与串链(预习题) 【归纳】1 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归纳为“238” (两个表、三种情况、八类反应)。请你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两类置换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 的应用(有单质生成的反应) ① 金属+酸: ② 金属+盐溶液: 2. 三类“酸碱性相反”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碱. : ④碱性..氧化物+酸. : ⑤酸.+碱. (中和反应): 3. 三类“盐与酸碱盐”的反应——溶解性表.... 的应用(生成沉淀或气体) ⑥盐+酸: ⑦盐+碱: ⑧盐+盐: 【归纳】2 我们还可以将 “沉淀和离子检验”之间的情况归纳为“863”(八沉淀、六离子、三情况)。 1. 八沉淀的三种情况(写对应化学式) ① 不溶于酸的沉淀: ② 溶于酸并产生.. 气体的沉淀: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天津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天津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二.重点、难点 电藹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三.知识要点 (-)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1.电离一一物质溶解于水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能电离,因为碱和盐大多为离子化合物,有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趋势; 氯化钠的水溶液导电的过程: NaCl(固体)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 Cl~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离子能自由移动) 不导电导电 某些共价化合物如酸的分子也能够电离,因其在水溶液中也可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氯化氢水溶液导电的原因: 氯化氢分子中由于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一端显正电性,一端显负电性,加入水后,水分子的作用削弱了氢原子和氯原子间的作用力,使共用电子对完全被氯原子占有,使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因此溶液导电。 HC1(气体)在水分子的作用下》H++C/~~ (共价化合物分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导电导电 酒精、蔗糖(C12H22O11)等共价化合物即使溶于水后仍以分子存在,因此不能电离,也不导电。 注:电离的外因条件是水而不是通电。 2.电离与导电的关系 电藹--一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导电--一带电粒子定向移动的过程。 先电离,后导电。 3.物质导电的两种情况: 4.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溶液不显电性。但要注意:因为每个不同离子带的电量不一左相等,阴、阳离子的

电荷总数比为1:1,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不一圧是1:1。 5.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①式子左边写化学式且系数是1,式子右边写离子符号。 ②物质电离产生的自由离子所带电荷的正负及电荷数,跟化合物中的相应元素或根的化合价的正负及价数相同,但表示方法不同。 ③电离方程式中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个数跟化合物的化学式中相应原子或离子的个数相等。 ④电离时所产生的原子团在电离过程中不能拆开,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写出。 ⑤注意离子符号的写法。除原子团本身含有的小数字外,其余小数字均应改为禽子个数,写在离子符号前。如在化学式中原子团个数不只一个时,原子团符号要括起来,在右下角写上个数。但电离岀的原子团个数宜接写在离子符号前面,离子符号不用括起来。 AnRm的电离方程式为:AnRm=nAm +mRn (-)酸、碱、盐的左义及从电离角度进行分类的原则。 金属: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能导电的? I酸、碱、盐溶液:物质的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离子。 物Y 质(固体的酸、碱、盐:如干燥的NaCl、KNCh、H3PO4等晶体J不能导电的" '固态或液态在水溶液中均不导电的物质:蔗糖晶体、液态酒精 及蔗糖和洒精的水溶液 【典型例题】 [例1]判断:溶液不显电性,是因为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数与阴离子数相等。 (X )改正:溶液不显电性,是因为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例2]下列物质中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A.氯化钠晶体 B.熔化的氯化钾

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的酸碱性 一、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而盐类的水解却是电解质理论中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堂课分为二个部分: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其中盐类水解的实质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核心,它是盐类水解原理的具体化,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 在学生已有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平衡移动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从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切入,并引出课题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但没有按常规去做实验探究,而是先用酸+碱→盐+水这一反应把酸碱盐三者联系起来,并自然地以此把盐分为不同类型或组成的盐,再请学生猜测不同类型的盐溶液的酸碱性,更能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而实验的内涵更为丰富。每组学生实验各有三种不同组成的盐溶液,通过实验学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不同类型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却有一定的规律,从而激发起学生又一个探究欲望,“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以氯化铵为例,学生运用知识通过讨论并逻辑推理,思维抽象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用初步建立的概念分析强碱弱酸盐、强碱强酸盐的酸碱性,让学生巩固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巩固是在平行层次,没有较大的提高。要真正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必然要进一步解读这一概念。所以教学中我又让学生进一步研读盐类水解的概念,并让他们大胆提问,从“什么离子水解”、“水解后溶液酸碱性的规律”、“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和“水解反应”四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 最后呼应本堂课一开始的切入点溶液的酸碱性,在学习了盐类的水解后,让学生思考溶液呈现酸碱性的主要原因──酸碱的电离与盐类的水解;和共同特点──都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又一高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其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认识实验探究与科学抽象地分析、归纳、推理的有机统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中相关化学原理综合运用能力。“透过现象看 本质”,实现与感悟从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的飞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四、教学过程: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知识讲解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届“普陀杯”中学研究型课程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 上海市曹杨中学预赛参赛教案(2015.9) 课题:“探究化学实验设计”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5号宋体)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的性质,是宏、微观结合的学科。因而化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与其他学科相对独立的体系和规律,化学学科思想就是这种体系和规律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学科思想的渗透无疑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化学的感悟能力,增强他们发现、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作为自然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性的,它遵循着自然界的普适规律(质量守恒、平衡理论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普遍性视角去观察、认识、解决化学问题,把化学学科思想融入普适规律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有效的提出并利用学科思想指导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使学生善于从学科思想的角度去审视看起来很平常、纷杂的化学现象,在规律上加以提炼升华是需要教师在备每一堂课的时候有这样的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并用学科思想指导化学教学。从学科本身看,可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提高到新的层次,培养更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广义看,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二、适用年级:高一至高二年级

按照“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论诠释----应用提升”的教学流程,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去感知,着重强化对理论分析的严谨推进,让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进行科学论证,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体验对科学理论的基本学习方法。 探究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盐类水解的概念②理解一些盐溶液的酸碱性③知道盐类水解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认识实验探究与科学抽象地分析、归纳、推理的有机统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中相关化学原理综合运用能力。 ②通过对盐类水解导致水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③初步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与理论探究过程中感悟化学理论严谨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概念与一般规律。 )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的理解与规律的运用。 2

第一节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第八章 酸、碱、盐 §8—1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2节时) 【目的要求】: 1. 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了解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和电离 的概念; 2.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3. 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重、难点】: 1.溶液导电的原因和电离的概念; 2.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3.书写电离方程式。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分析讲解,总结归纳,练习巩固 【教具】: 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一套 【教学过程】: ● 复习引入:回忆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混合物 将下列物质分类,对号入座填入上图: ⑴空气 ⑵氧气 ⑶二氧化碳 ⑷硫酸 ⑸水 ⑹锌 ⑺氯化钠 ⑻硫酸铜 ⑼碳酸钙 ⑽磷 ⑾氢氧化钠 ⑿氧化镁 ● 引言:本章研究酸、碱、盐,什么叫酸、碱、盐?我们先了解物质的导电性。 ● 演示实验:酸、碱、盐、酒精、蔗糖、水等物质的导电性实验 ● 结论: 除金属外的固体一般不导电,但 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导电能力不同。 某些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 引问:为什么除金属外的固体一般不导电为什么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而 有些不能呢?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什么叫电离?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物质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150页 ●分析讲解:以氯化钠的电离为例 在水分子作用下 NaCl(固体) Na+(水合) + Cl-(水合)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离子能自由移动 不导电能导电 结论: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物质在水溶液中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与是否通电无关) ●小结:判断物质能否导电的依据: 看物质是固体:除金属外一般不导电(不管物质中有无离子) 液体: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如:酒精、蔗糖等) 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如:酸碱盐溶液)●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氯化钠固体能导电,因为存在离子。 2.氯化钾固体中没有离子,所以不导电。 3.酒精不导电是因为酒精里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4.硫酸溶液能导电是由于硫酸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5.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里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6.氯化氢分子中有H+和Cl-,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的H+和Cl-,所以能导电。 7.硫酸铜溶液只有在通电时才能发生电离。 ●引问:如何表示物质的电离呢? ●讲解: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钠为例) ●投影: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写:正确写出化学式。 (2)拆:离解发生在正价与负价元素(或原子团)之间的连接处; 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相同; 原子团不能拆开;不溶于水的物质写不出电离方程式。 (3)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否相等来检查离子方程式的正 误。 ●练习:1.写出MgCl2 HCl Ca(OH)2 Al2(SO4)3 M(OH)n的电离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_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附录I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4页附录I的图表素材,内容为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教育价值。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酸碱盐溶解性表”能很好地攻克“酸碱盐”涉及的四大基本化学用语: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物质组成及分类等问题,也能有效突破“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判定,从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知识范畴,提升教学质量。所以本课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一些常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⑵通过研究溶解性规律,明确常见的沉淀及常见盐溶液中离子的颜色; ⑶通过物质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实验探究,明确溶解性规律,常见的沉淀及常见盐溶液中离子的颜色; ⑵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交流有用信息,自主归纳整理溶解性表中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完成学习任务,独自完成课堂练习,独立与合作之间相互转换,可逐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教学难点: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的灵活使用。 二、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学习上册知识对于常见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名称的记忆有一定的局限性,交叉法准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掌握的不熟练,加之下册教学中酸碱盐的学习不够系统与完善,不明确哪些物质是沉淀,哪些物质有颜色,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将两册的化学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学法指导: 在教师引导和协助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难点、展示小组成果、独立测验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 根据酸、碱、盐类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阶段:环节一:视频欣赏、明确目标 明确:探究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环节二:实验探究、交流展示 根据实验探究、讨论交流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以及在练习中的使用。 环节三:课堂巩固、教师点拨 教师引导突破难点,通过检测达成学习目标。 环节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通过知识点回归,明确本课学习的意图。 五、教学过程

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原因

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以CH3COONa、NH4Cl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理解盐类水解的特点和规律。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分组讨论,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论解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全面看事物的辩证思想。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概念、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中常用的添加剂除了食盐(NaCl)外,还有味精(C5H8NO4Na),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等,这些都属于化学中的盐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盐类的一些知识——盐类的水解。 【知识回顾】 根据形成盐的酸、碱的强弱来分,盐可以分成哪几类

酸+ 碱=盐+ 水(中和反应) 【思考】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呈什么性呢【过渡】那么盐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规律呢 【板书】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寻找规律】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酸碱性 NaCl中性 Na2SO4中性 NaHCO3碱性 Na2CO3碱性 CH3COONa碱性 NH4Cl酸性

从以上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有的盐溶液呈中性,有的盐溶液呈酸性,有的盐溶液呈碱性。 【思考】试用归纳法找出盐的组成(分类)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盐的类型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小结】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思考】为什么盐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探究原因】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纯水中,当分别加入CH3COONa、NH4Cl、NaCl形成溶液后,请思考: 、NH4Cl、NaCl是什么类型的电解质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值 结合下表,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酸或碱对水的电离有何影响?在纯水中溶入下列物质后,分析各项变化情况: 交流研讨: 下表给出了室温下一些水溶液的[H + ]或[OH - ],请填上空缺的数据。 1、溶液的酸碱性 在酸性溶液中也存在OH -,只是H +的浓度比OH -的浓度 ;在碱性溶液中也存在H + ,只是OH - 的浓度比H + 的浓度 。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 [H +]与[OH -] 的相对大小的关系: 常温(25℃) 中性溶液:[H +] [OH -] [H +] 1×10- 7 mol/L 酸性溶液:[H +] [OH -] [H +] 1×10-7 mol/L 碱性溶液:[H +] [OH -] [H +] 1×10- 7 mol/L 2、溶液的pH : 人们常用 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pH= 范围:广泛pH 的范围为 。 注意:①当溶液中[H +]或[OH -]大于1mol/L 时,不用pH 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3、归纳: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 4、溶液pH 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 说明: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甲基橙、酚酞试液。 常用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

(2)pH试纸法 使用方法: (3)pH计法(了解) 5、有关pH的简单计算 例1、分别求0.05mol/LH2SO4溶液和0.05mol/L Ba(OH)2溶液的PH值。 例2、求PH=2的H2SO4溶液中H2SO4的浓度;求PH=10的NaOH溶液中NaOH的浓度。 [巩固练习] 1、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 A、C(H+)和C(OH-)都减少 B、C(H+)增大 C、C(OH-)增大 D、C(H+)减小 2、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值升高 B、C(H+)和C(OH-)的乘积增大 C、酸性增强 D、OH-离子浓度减小 3、100℃时,Kw=1×10-12mol-2?L-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6显弱酸性 B、C(H+)=10-6mol/L,溶液为中性 C、Kw是常温时的10-2倍 D、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 4、在pH=1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 A 、0 B、0.1 mol.L-1 C、10-7 mol.L-1 D、10-13 mol.L-1 5、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 A、等于8 B、等于7 C、接近7又小于7 D、大于7而小于8 6、将纯水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大、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7、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 ][OH- ]乘积不变 B、pH增大了 C、[OH- ]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 ]增加了 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A、pH=4 B、[H+ ]=1×10-3mol·L-1 C、[OH- ]=1×10-11mol·L-1 D、[H+] ·[OH- ]= 1×10-14 mol-2?L-2 9、下列试纸使用时, 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A、pH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C、淀粉碘化钾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10、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11、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Kw和Kc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初中化学酸碱盐溶解性表以及口诀 (新的)

课题1之---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导学案)课型:新授课主备:邓爵华审核:化学组 一、学习目标: 1、强化酸碱盐化学式的读写。 2、加深对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的理解。 3、初步认识盐的分类方法。 4、重点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其应用。 二、难点: 从酸碱盐的溶解性去理解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指出下列物质中那个是酸?那些是碱?那些是盐? 1.H2O 2. NaCl 3. KNO3 4. KMnO4 5.CaCO3 6. H2SO4 7. H2O2 8. NaHCO3 9.Cu(OH)210. NaNO2 11. Ca(OH)212. N2 13.MnO2 14. H2 15. NH4Cl 属于酸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碱的有:; 属于盐的有:。 因为酸的构成特点是:H+ + 酸根离子 碱的构成特点是:金属离子(或NH4+) + OH- 盐的构成特点是:金属离子(或NH4+) + 酸根离子 2、根据酸碱盐的构成特点,自学课本114页的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①、强化酸碱盐化学式的读写(写出化学式): 酸:硫酸碳酸盐酸;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盐:氯化钠硫酸铜; 碳酸钠硝酸钙。 ②、盐的种类较多,为更好的识别、掌握它们,就要给它们分门别类, 化繁为简: 盐的分类常按所含或的类型来分类; ③、归纳酸碱盐的溶解性,并熟记,以便更好应用: 酸:酸全溶碱:氢氧铵钠钾钡溶 盐:铵钠钾盐硝酸盐(全溶);氯化盐不溶 硫酸盐不溶;碳酸盐溶

3、学以致用 应用一:判断常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 考点:某碱或盐加入水中能否形成溶液 强化练习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Cu(OH)2 B、CaCO3 C、BaSO4 D、(NH4)2CO3 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能溶于水的是: A 、H2SO4CuSO4NaOH AgNO3 B 、CuCl2Na2SO4Mg(OH)2 FeCl2 C 、KOH AgCl KNO3Na2CO3 D 、Al(OH)3ZnSO4Ca(NO3)2(NH4)2SO4 应用二: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可 否发生(即是否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①有水生成②有气体生成③有沉淀生成三者之一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体现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即 反应物的离子相互结合反应形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的过程。 形成水的离子对:H+ + OH-→ H2O 形成水和气体的离子对: H+ + CO32- (HCO3- ) →H2O+CO2↑ NH4++ OH-→ H2O + NH3↑ 形成沉淀的离子对(重点): 与OH-不能共存即形成不溶性碱的金属离子(常考的):Cu2+、Fe3+、Mg2+、Al3+ 与CO32-不能共存即形成不溶性碳酸盐的金属离子Ba2+、Ca2+ Cl-:Ag+ + Cl- → AgCl ↓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SO42- : SO42-+ Ba2+→ 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注意:Fe(OH)3↓ Cu(OH)2↓ ,其余的沉淀 红褐色蓝色都为白色

第1课时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精编习题【答案】

第三章第三节第1课时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25℃时,有四种盐溶液:AX、BX、AY、BY,其中A、B为阳离子,X、Y为阴离子。已知AX、BY的溶液pH=7,AY的溶液pH<7,则下列物质可能是强电解质的是() A.HX B.HY C.AOH D.BOH 2.室温下一种强酸HB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的pH=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的碱过量 B.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 C.混合前酸与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D.反应后溶液中B-、M+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溶液相比,前者的pH较大,则下列有关同温、同体积和同浓度的HCN和HClO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性:HCN>HClO B.pH:HClO>HCN C.浓度:c(CN-)<c(ClO-) D.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4.将乙酸溶液加入烧碱溶液中,当所得溶液的pH=7时,溶液中() A.乙酸过量 B.烧碱过量 C.乙酸和烧碱等物质的量 D.c(Na+)=c(CH3COO-) 5.25℃时,pH=7的(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2-4)之比是() A.等于2∶1 B.大于2∶1 C.小于2∶1 D.无法判断 6.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按pH减小顺序排列的是() A.NaHSO4CH3COONa NH4Cl NaNO3 B.NaNO3CH3COONa NaHSO4NH4Cl C.CH3COONa NaNO3NH4Cl NaHSO4 D.NaNO3CH3COONa NH4Cl NaHSO4 7.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CO2-3+2H2O H2O+CO2↑+2OH-

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届“普陀杯”中学研究型课程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 市中学预赛参赛教案(2015.9) 课题:“探究化学实验设计”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5号宋体)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研究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的性质,是宏、微观结合的学科。因而化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与其他学科相对独立的体系和规律,化学学科思想就是这种体系和规律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学科思想的渗透无疑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化学的感悟能力,增强他们发现、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作为自然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性的,它遵循着自然界的普适规律(质量守恒、平衡理论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普遍性视角去观察、认识、解决化学问题,把化学学科思想融入普适规律中。如何根据教学容适时有效的提出并利用学科思想指导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使学生善于从学科思想的角度去审视看起来很平常、纷杂的化学现象,在规律上加以提炼升华是需要教师在备每一堂课的时候有这样的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并用学科思想指导化学教学。从学科本身看,可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提高到新的层次,培养更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广义看,可以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观,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二、适用年级:高一至高二年级

按照“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论诠释----应用提升”的教学流程,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去感知,着重强化对理论分析的严谨推进,让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进行科学论证,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体验对科学理论的基本学习方法。 探究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盐类水解的概念②理解一些盐溶液的酸碱性③知道盐类水解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认识实验探究与科学抽象地分析、归纳、推理的有机统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中相关化学原理综合运用能力。 ②通过对盐类水解导致水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③初步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与理论探究过程中感悟化学理论严谨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水解的概念与一般规律。 2)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的理解与规律的运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结合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小组讨论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教学内容: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2.酸、碱、盐的定义 3.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二.重点、难点: 1.溶液的导电性和部分酸、碱、盐的电离。 2.酸、碱、盐的定义和电离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 1.溶液的导电性的原因 通过物质导电性实验分析,像氯化钠一样的物质溶于水时,能够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叫电离。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例如: NaCl=Na++ Cl- KNO 3=K++NO 3- NaOH=Na++ OH-

溶液中的自由离子在电源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是因为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酒精不能产生离子,其溶液没有导电性。 2.酸、碱、盐的电离 ⑴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叫做酸根离子。 ⑵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⑶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包括NH 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3.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⑴正确书写离子符号: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和数目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一致。 ⑵离子的个数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 ⑶电离方程式必须配平既要保证电离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等,又要保证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酸、碱、盐溶液不显电性。 例1.硫酸氢钠(NaHSO 4)水溶液中,因存在着电离生成的H+,所以硫酸氢钠是一种酸。 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分析:判断一种化合物是不是酸,要看其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不是只有H+。 解:此种说法不正确。因为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 醋 酸果 汁 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 水 食盐 水 蔗糖水 滴加紫色 变 红变红变红变 蓝 变蓝变 蓝 变 蓝 紫色紫色 石蕊试液 滴加无色 无 色无色无色变 红 变红变 红 变 红 无色无色 酚酞试液 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 结论: 中性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 称为酸碱指示剂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 验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过氧乙酸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 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 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 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 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本节要求了解酸、碱、盐的初步概念,对已往要求掌握的电离、电离方程式现已不作任何要求,难度及要求都有所降低,但本节是按系统学习物质的开始,包括各类无机化合物的性质,衍生关系、反应规律.本节所学知识在中考中是经常要考的,题型一般是填空题和选择题,考查内容主要是溶液的导电性及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复习目标要求: 1、能够准确判断哪些物质能够导电,对溶液导电性的实质应理解清楚 2.加强对酸、碱、盐概念的理解,能准确判断何为酸、何为碱、何为盐 知识要点梳理: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导电原因: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说明这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自由移动的`离子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能导电. (2)物质的导电性能: 2、溶液不显电性的原因 在任何能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所带的

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3、酸、碱、盐的电离及概念 (1)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有些物质(如NaHSO4、NaH2PO4等)电离时阳离子除氢离子外还有金属阳离子,所以不是酸。 H2SO4=2H++SO42- (酸) NaHSO4=Na++H++SO42- (不是酸) (2)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有些物质(如 Cu2(OH)2CO3、Mg(OH)Cl等]电离时阴离子除OH-外,还有其它阴离子,所以不是碱. Ca(OH)2==Ca2++2OH- (碱) Mg(OH)C1==Mg2++OH - +Cl- (不是碱)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包括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NH4Cl、CuSO45H2O、KHSO4、Cu2(OH)2CO3等都是盐. KMnO4=K++MnO4 - (盐) NH4NO3==NH4++NO3-(盐) KHSO4=K++H++ SO42-(盐) 4、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酸、碱、盐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 胃液里常含有盐酸,食醋里含有醋酸,汽水里含有碳酸、柠檬酸,发酵后的牛乳里含有乳酸,山楂、柑橘、柠檬等水果里含有不同的有机酸.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碱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一、水的电离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 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1LH2O (即55.6mol )中只有1×10-7mol 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c(H + )=c(OH -)=1×10-7 mol/L ,平衡常数O) c(H ) c(OH )c(H K 2-?= +电离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 电离越大。 c(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加入活泼金属 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 +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 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④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CuSO 4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NaHSO4)能电离出H+、碱能电离出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1. 水的离子积 (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n(H2O)几乎不变,因此c (H2O )可视为常数,则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K 电离c(H2O)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注意: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与c(H+)、c(OH-)无关. 25℃时K W =1×10-14,100℃时K W 约为1×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只要温度不变,K W

第7章 7.3盐溶液的酸碱性

名师精品小班高一化学春季班教学案 贾Y老师专用资料 第7章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7.3 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目标】: 1.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盐类水解的概念是基础,旨在揭示盐类水解的实质,并为研究盐类水解规律提供依据。 2.探讨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掌握盐的水解原理及规律;盐类水解的规律是核心。 3.掌握水解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书写水解方程式。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复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 )。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_________________;25℃时,纯水(中性)中C(H+)=C(OH-)=______________, K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w只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无论是中性、酸性、碱性的稀溶液中都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有_____________,且K W=____________。若向水中加入酸,则C(H+)_______,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_,C(OH-)________,PH值_________。 若向水中加入碱,则C(OH-)_____,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C(H+)__________,PH值__________。 问题1: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反过来,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吗?显碱性的 1

名师精品小班高一化学春季班教学案 贾Y老师专用资料 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吗? 问题2:盐的溶液是否显中性呢? 问题3:要证明盐的溶液是否显中性,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实验方法:用酚酞或石蕊分别检测CH3COONa、NH4Cl、Al2(SO4)3、NaHCO3、NaCl、KNO3溶液的酸碱性 总结回答以上溶液的酸碱性 小结: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将盐看成酸碱组合而成,从而找到规律。 将盐分成三种类型: 强酸强碱盐()溶液pH=7,显()性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