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外语教学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文化教学,因为学习语言只有掌握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背景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学好。因此,本文将对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紧密相连。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文化背景的话那么语言也将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在学习一个外语的时候,往往是同时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比如学中文的人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然而学习中文之外还应了解其语音、语法、和表达方式等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汉语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学习外语不是仅仅可以说简单的让学习者掌握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这些文化背景的本质和特点,加深对语言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把掌握的语言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学习中。

最后,文化教学对外语学习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掌握一个文化背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也能更好的增强学生对外语和文化的理解。文化教育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帮助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的了解和应对其他文化中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总之,文化教学和外语教育的关系紧密相连,两者不能单独存

在。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打破单纯的语言交流模式,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的形成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教学,注重文化教育力度,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的交际与合作能力。

英语教学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信息的一种承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具体的英语教学也应当使语言成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社会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工具。在英语教学中如能打破结构主义框架,重视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了解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和关系,对完善英语教学工作来说,将大有益处。 细心的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看,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特有的语言体系与结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于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用教学大纲的形式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明确提出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但在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关系却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中学阶段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目前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法进行。但探讨交际性语言教学中,处理好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非常关键。具体体现在: 一、语言教学中交际性原则的运用及文化教学必要性 首先,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认识不断加深,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专家一致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五方面内容:掌握语法知识;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选择与语境相适宜的话语;根据对方的身份、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其次,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文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教学法教出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项语言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很可能缺乏语言交际能力并最终难以学好外语。外语教学目标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 二、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语言教学既然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如Hello/Sorry/Pardon/Thank you等。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克鲁姆曾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文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三、思想教育性 一般以为,语言教学大纲强调文化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以进行交流,那么交流和学习什么呢?这就提出了思想教育的问题。《大纲》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及其文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语言与文化进行比较。人们应该鼓励学生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在语言与文化上搞民族中心。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教师在进行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模板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摘要:“文化意识”是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新概念,旨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它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接轨便显得更为迫切。而现在许多英语老师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的重要性,有些老师虽然知道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未能正确引导,因此需要英语工作者抓教材特点,在语言教学同时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从而启迪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的文化积累与语言技能发展同步。 关键字:语言文化文化差异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偶合现象文化教学语言教学 早在20世纪初,Sapir便指出语言与思想文化的密切关系(Lustin&Koester,1999).Gumperz 和Levinson(1996)重新审视语言相对理论,将该理论从以语言为中心转变为以文化为中心。Hymes (1972)提出语言能力包括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当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时,对于我们来说,避免接触它的有关的文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注意语言类型的研究而疏忽有关的文化知识。我国有不少的学生虽然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在交际中常会冒犯对方,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不愉快。人们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而违反讲话规则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白训练学生的文化感的重要性。这种关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正在我们新型的英语教师中展开讨论。” 学习和使用外国语言不仅是一个过程的本身,也是一个接触和知道外语的过程”。它也要求全体英语老师应该有意识教学生语言和它的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努力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敏感性。 我们曾碰到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外国朋友一次参加一对中国新人的婚礼,他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How beautiful you are!”一旁的新郎忙代新娘说:“where , where”(哪里,哪里),不料这位外国朋友听了大吃一惊,想不到笼统的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要举例说明。于是,他便用生硬的中国话

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中学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学习交际教学原理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密切相关的是语言和文化关系的教学。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外语教学原则的沟通,语言和文化关系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同时全面的精神和许多具体部分的代表性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沟通的原则。与以前的大纲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是我们的外语教学社区在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上的理解深化的表现。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接受并实践了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 n结构主义理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方法中强调认知语言的内部结构;而我国近十年来开始普及的教学方法强调社会交际功能的语言和功能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中都是相应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强调实用能力的形式使用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具有特殊的意义的 在教学中,一些对交际教学,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模糊理解和理解主要体现在两点上。首先,中学(初中和中学)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语言知识的语言准确性,词汇扩展,语法和句子知识的教学等);另一点是,目前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文化教学不能进行。本文将讨论在交际语言教学中处理文化与语言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理解语言的本质,并提出语言是交际工具的功能视图。语言教学的目的和目的也被修订。 n外语是了解世界文化科学以及获取信息和国际联系的重要工具。高中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口头和书面沟通英语的能力。在教学目标和要求纲要的第二个目标中,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辅助教学目标,都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言能力的精炼标准沟通技能包括哪些因素,它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它与文化教学有什么关系? n交际能力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语言 - 指掌握语法知识; 2.功能 - 指使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3.上下文 - 选择适合其所在语境的话语; 4.沟通者之间的关系 - 根据他人的身份,地位和社会情况来说话; 5.社会和文化知识 - 语言第一是一种社会实践。后三个方面的集成是一个小 - 语言是适当的。交际能力是使学习者能够根据主题,背景,文化背景相互沟通,这反映了学习者对他们所说的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理解。语言能力与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具有国家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同时获得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学习民族文化。因此,语言和语言应用不能与文化分离,单独存在。 正阳如着名的美国语言学家Sapi Er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已经做了和思考的,语言是具体的思维表达。因为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表演和形式,不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它不能真正学习国家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开展四个阶段的技能培训,还要把这种学习和培训融入到文化教学的最后,使学生具有务实的能力。 只强调结构主义教学的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把语言形式和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分开。教授这种教学的学生可能能够完成语法和结构性问题,但是他们必须缺乏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包括读写能力),并且存在通信错误。了解外语的真正目的。 对误解现象的分析也可以证明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交际错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语法错误和语用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认为后者更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国人的交谈中,部落为他们的声音和语法错误的比较宽容。相反,违反言论规则被认为不礼貌。 因为部落不太可能承认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后一种情况也被称为社会语用上的失败,它主要指的是传播中的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语用错误,语法形式掌握越标准化,越容易语言知识只能引导人们表达句子的正确形式和实用能力是指导人们表达适当,体面的话。 总之,可以得出结论,外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沟通能力不能与语言

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中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因素现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相当普遍,从而使相当多的老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注重的只是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是否正确或语言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意学生跨文化条件下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想做到英语运用得体、恰当,就必须通晓英语相关的文化。重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使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范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总和。一门语言文化的衡量标准不是要看对于这门语言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对这门语言运用熟练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是以应试背诵为主,这些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停地背诵单词、短语,每天坐在座位上不停地做题,而不是在生活去运用英语。观察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扩展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和认识。帮助他们积累生活,从而在无形中积累了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们感受目的语文化中特有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标准以及在此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语言习惯,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为他们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更好地驾驭外语,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创造条件。语言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之中产生的。语言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素养。外语教学的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语言应用能力是获取跟多文化知识的基础和手段,反之,有了一定语言知识及运用能力后,获得更多得文化知识又是更进一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前提。我们知道,学习一门外语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获取进一步学习该国文化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过程中,应当将英语文化内容导入到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学习英语,只有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并得体运用语言。向学生介绍外国的风土人情和语言表达习惯,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达到运用英语交际的目的。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及相关的英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并找出中西方在这些方面的异同点。而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都是不同的,这样不但传授学生知识,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使学生越深刻细致地了解目的语所属的文化,就越有助于他们准确理解与掌握该语言。 二、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我们认为外语教学的目标有二: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西利(Seelye)在《教授文化:外语教育家的策略》一书中指出:“文化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外语学习一直是一项热门的学习领域。从小的英语启蒙教育到大学的外语专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然而,仅仅学习语法和单词并不能使人真正掌握一门外语。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语言和文化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内容上与文化紧密相关。每一个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对文化的传承的一部分。文化在外语学习中体现在两个方面:语言背后的那些文化元素和语言使用的文化规范。 语言背后的文化元素是指语言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例如,英语中的“tea”(茶)、“longan”(龙眼)等单词都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需要不断了解、学习和掌握背后的文化元素,这是打开外语学习之门的关键。 语言使用的文化规范是指语言在使用上所遵循的一些习惯和规矩。例如,日本人在交谈中会强调礼貌和尊重,而在英国,人们会更注重语音的规矩等等。文化规范是使人们在语言使用中更达到情境交际目的的基础。

外语教育与语言文化教育的融合 首先,语言文化教育有利于汲取语言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加热切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学习中国文化中的民族习俗能够让学生更加对语言产生兴趣,从而更努力地投入到汉语学习中。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目标语言的语境。 同时,语言文化教育也有利于促进语言学习的提高。学习文化背景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和输出能力,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水平的提高。在语言学习中,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对语言运用更灵活,从而在多元的交际环境中表现得更具自信。 此外,语言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在交际中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多了解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还可以增强对文化的兴趣爱好和长远追求,更好地促进文化和语言的融合。 对外语教育的启示 语言文化教育与文明交流息息相关。外语教育应当更加注重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等,珍惜语言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机遇,提高民族文化自我认知一致性,建立全人教育的工作思维。 外语学习除了学习语法和单词,还应该注重对目标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学习和掌握。这样才能真正让语言起到交流的目的。语言文化教育和外语教学的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外语的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环境。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今天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学习和掌握外语已成为必然趋 势和常态。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下面着重探讨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语言是一种载体,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核,而语言文化教育则是 将两者相统一,让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文化背景。了解外 国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对外语的兴趣,还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敏 感性和好奇心,才能更好地领略和掌握外语。当学习者从多种角度 去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更快地掌握外语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只有作为沟通工具才具有实际意义,为了在交际中达成目标,学习者需要熟练掌握目标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在语 言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学习者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外语的语法规则 和表达方式,还可以了解外语国家及其人民的思维方式、习惯、信仰、价值观等文化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外语。 三、促进文化交流和和谐发展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育 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学习者通过了解外语国家的 历史、文化、教育、社会制度、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 地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同时,了解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们对某些习俗、信仰和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缓和文 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和隔阂,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和谐发展。

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通过语言交际实现信息 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 习者快速适应各种文化环境,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自信心。学 习者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从而避免由于文化冲突造成的沟通障碍和交流失败。 五、提高综合素质 语言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同时还可提高 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学习外语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能,更可以增强学习者的文化素养,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素质,这些都 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综合素质不仅指学科技能,还包 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是学生未来个人发展和 职业发展的基础。 总之,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激 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往能力,还可以促进不 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外语教学 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会语音、词汇、语法等各种语言技能,还要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也就是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这就是说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符号所承载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并在语言交流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内实施。英语学习对于国人来说就是培养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进行交流,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习惯的过程。但语言和文化又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创造的,因而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对已经掌握了本民族语言,形成了一套本民族文化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也同时是学习、习惯并逐渐接受英美民族文化的过程。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而语言作为在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在其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反应,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首先也是通过词语显示出来的。(朱其

智。2006) 1.1英语文化中有一句话“词本无义,义随人意”(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people have meaning for words),因 此英语中往往一词多义。而汉字的产生和汉文化的发展决定汉语词义严谨、具体,“固形忘义”是汉语的特点,也就是“形”对“义”的制约很大。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在用英语表达时被汉语思维影响滥用类比,常常犯错误,他们认为,“兄弟院校”对应的英语就应该是“brother schools”,因为兄弟一词在汉语中只有一种意义,但实际上应该是“sister schools”,还有他们把“红眼病”对应到“red-eyed”上。 1.2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但我们“uncle wang”也频频出现在英语表达中,但实际上这是汉 语思维中的又一类比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 地用于社交。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多类举。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https://www.360docs.net/doc/8819181624.html,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 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全文)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一、语言与文化 文化的概念曾有许多种解释,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统计,文化的定义在世界上正式出版物中有160种之多。例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pir)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布朗(D.B.Brown)指出:“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这一切大致为占据着特定的地理区域的人们所共有。”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文化是同人们改造自然的制造性活动相联系的,是后天获得的。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使用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某种文化承诺。获得某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某一套概念和价值。 因此,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习语,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不同民族的语言“棱镜”所折射的世界是很不相同的,那些差异点往往反映出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的不同样式。据人种学家研究,火地岛上的居民对太阳、月亮甚至望月都取了两个名称。在非洲的某些语言里,时间的区别不是依据客观标志,而是依据“吉利”,“不吉利”,这就是不同部族语言的特别分类法。加利福尼亚的约基部落把所有事物分为两类:约基部落的成员;其余的整个世界。英语、汉语、日语中都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而塔加洛吉语则分为雨季和旱季。一般来说,对于一个民族越是重

要的东西,该民族对它的“语言分割”就越细密。如汉语中只有“骆驼”一个词,它相当于英语中的cmel,也可细分为dromedry(单峰骆驼)和Bctrin Cmel(双峰骆驼)。但据说,阿拉伯语中有四百多个词表示“骆驼”,因为它曾经是大多数阿拉伯人的重要交通工具。这四百来个词可以区分骆驼的年龄、性别、品种、大小等,甚至可以区分骆驼能否驮重物。据说,最少有一个词指怀了孕的骆驼。奴厄尔语中有许多词来指牲畜的不同颜色(包括不同颜色所处的位置)、大小、品种、行为和价值。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决定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名——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实际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二、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和进展与外语教学有紧密的联系。外语教学专家区分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并认为后者的性质更加严峻。因为后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ZG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沃尔夫森(N.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教学

外语教育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摘要:本课题根据笔者十多年来对外语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参考国内外专家在大学及中学外语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文化的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概念的内涵,文化教学的作用,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相互关系,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教学的原则,文化教学的步骤,文化教学的方法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等。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庄智象2011年在温州大学的学术报告上说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200多个。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

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由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探求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外语教育语言学而言,对文化概念和范畴的界定需紧紧围绕目的语的特点,目的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影响目的语学习、理解、交际的种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要素来进行。这就是说,外语教育语言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Language)(1921)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无处不在,语言也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言,同时有语言的地方就有文化的痕迹。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文化也由于语言的使用得以体现、传承和保留。所以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体现和作用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文化内涵。所以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文化教学依靠语言教学。首先,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两者应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教语言不教文化,

浅析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浅析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相辅相成,可以相互促进。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文化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外语,同时通过外语学习,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 文化学习对外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语言始终是文化的一部分,每种语言都反映了相应文化的思维方式、习惯、价值观念等。通过学习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及其使用的背后含义,从而更准确地使用外语。如果我们学习了日语,了解了日本的礼貌用语以及文化礼仪,就可以更得体地与日本人交流,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与矛盾。 外语学习也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通过学习外语,我们可以更轻松地进入外国文化的世界,了解他国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只有掌握了该国语言,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其文化,增进对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国际交流中,掌握外语也有助于增进双方的友好交往和合作。 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相辅相成,有助于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学习外语,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通过文化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维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要实现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有机结合,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教学中需要加强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更应该注重对外国文化的介绍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外语。学习者需要主动开展文化研习活动,积极参加一些与外语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交流活动等,增进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提升跨文化能力。 在实现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对学习者的文化差异进行尊重与包容。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工具语言,更是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世界和平。我们必须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存在,逐步建立起共存共荣的国际关系。也要重视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显著。希望学生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能多加关注文化学习,通过文化的了解和感悟,更好地掌握外语,同时也能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增进个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潮流,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又有着制约作用。各个民族因其地域差异和社会风俗的不同,使不同母语背景的人在交换语言的时候产生极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从西方文化角度出发,通过两者的紧密联系,提高对文化的敏感度,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西方文化英语学习关系 1.引言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和汉语一样博大精深。就像汉语的成语一样,英语的某些词或者短语与某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和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英语词汇和语法,更深远的是对西方文化背景的探讨与研究。当然,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必然有助于英语学习。西方文化对语言学习究竟有何影响?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西方文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在其中起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如果没有语言,文化将不再是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简单地说,语言是一个人象征性的代表,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及生活习惯和对未来的憧憬。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不同,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便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例如:一个美国人到一个中国家庭做客。当他看到房东的妻子时,他夸奖说:“你的妻子很漂亮!”主人笑了笑说:“哪里,哪里!”美国人听了很惊讶,但还是回答说:“眼睛、头发、鼻子……”这使主人听了迷惑不解,两个人都陷入尴尬。显然,这是由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Where?Where?”的意思是“哪里!哪里!”,对中国人来说,“哪里!哪里!”是一种谦虚的回答。谦虚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在接受夸奖的时候,我们常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但是美国人独立又现实,美国人的字典里没有“谦虚”两个字,他们总是尽可能地展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影响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影响分析 一、语言教学是文化教学 重视文化影响下的语言教学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教学标准,而在中国近几十年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才被广泛认识。如今,大多数二语习得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假设: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学习语言的规范形式和文化价值观的统一。Brooks认为:“转向重视文化因素是我们有意从只关注语言本身投向其使用的人。”例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生活习惯,等等,语言教育是语言和文化的混合交织体,文化是语言使用的前提,没有文化的语言学习是不可能的。语言运用是语言教学的目的。语言教学中重视文化因素已经是全世界教师共同的观念,这一观念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无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是外语,教师教和学生学都需要将文化完全地融入到课程中。Brown认为“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包含人们的价值观、假想、对生活的本质与事物好坏的评判标准,只有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正确的使用语言”。Buttjes强调说“在母语和第二语言学习中有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对两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实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语言是不能孤立地脱离文化教学的。由于在社会文化传递的过程中,文化会影响语言的各个方面,所以文化与语言学习是紧密相关的,语言教学归根结底也是文化教学。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影响 在中国英语教学和教学方法中需要注意文化因素的影响,改变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模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了解文化背景对英语教与学的影响,并且要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文化因素。 (一)文化影响与词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文化的不同必然会体现在词汇上,同时词汇的理解也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以颜色为例,中国把蓝色视为“肃穆与美好”,但在英语中却是“沮丧”的意思,“inabluemode”(情绪低落),“bedownwiththeblues”(沮丧不振);中国把绿色当做“春天、希望”,但是在英语里“greenhorn”意味着“无经验的新手”。在中国“红茶、红糖、红眼病”都是用“red”形容,但是在英语中相应对为“blacktea,brownsugar,green-eyed。”此外,中国文化中的龙是代表尊严与权力,例如“真龙天子、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但是在西方国家,龙却是邪恶的象征。 (二)文化影响与听。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能力。学生经常抱怨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学习和练习听力,尽管努力但听力水平进步的并不是很快,事与愿违。当学生遇见新的听力材料,依旧不能理解其内容。导致听不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词汇量少、语法薄弱、口语差,等等。听力与所学习语言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如果学生缺少对语言相关背景的了解,会阻碍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想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需要关注和提升其综合能力,包括英语水平、智力水平、分析能

大学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发展和延续,不仅是一个民族从原始走向昌盛的代表,更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和沟通载体,在当前社会可以更好的将不同社会形态和背景的人联系起来并相互协作。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更能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和意识形态通过不同形式传递到学生乃至更广泛的学者中。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改进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而且通过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还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元素嵌入学生群体的认知模式中。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有所了解或比较熟悉,在英语课程中引入这样的话题并用英语来表达,不仅让学生耳目一新,而且使其很容易学到英语在不同场景中的表达方式和语义语法,更能深刻体会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灵活运用方式。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作用是一种精神食粮,可以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丰富其精神生活,并帮助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人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不仅能被社会和家长欢迎,而且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在大学英语中引入传统文化,还可以更好地定位英语教学的方向和内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一直很难被学生在工作中应用,原因在于教授内容除了日常用语就是外国文化介绍,学生所学知识范围受到限制而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将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以提升英语学习的意义。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更能增强英语的教学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结合的现状 (一)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较少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往往是引入更多的国外新闻或故事,在教学中谈论的大部分是外国的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很少和中国传统文化关联起来,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地看到西方礼节和文化,而不是自己熟悉的中国礼节和文化,缺失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的时候也自然而然的和西方文化关联起来,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较少当前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都毕业于英语专业,其原有的学习课程多数都是对西方文化课程或西方名著解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较少,导致他们在学校学习时没有奠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英语教师在当前教学课程中,也惯性地传授自己所学知识,很少深入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因而无法在教学中把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 (三)没有尝试借鉴中国优秀的教学方法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是游戏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虽然两种教学法纠正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解决原有教学的一些问题,但是在应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时候,部分英语教师照搬了西方的教育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过多依赖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将“以学生为中心”变为了学生的“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德才兼备”的发展思想和理念。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很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学思并重”“因材施教”“积微见著积善成德”等。如果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推广,往往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西方文化的渗入和美化以及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而宣传的各种西方节日,使得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过于执迷对西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观点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观点 现代世界趋势发展,许多学习者认为语言教学必须以地道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才能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因此,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成为了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文化教学的内容 文化教学首要内容是传达该语言所属文化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该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历史和文学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该文化内在思想和语言,也能够追寻该文化的演变和历史背景,从而了解一个民族的整体肌体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语言教学的内容 语言教学主要关注的是词汇、语法及其正确的运用。这一部分内容的核心点是语法。学生在掌握了语法之后,才能够准确地使用词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教学目的是鼓励学生清晰明了、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用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囊括文化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可以透过观赏电影和读文化典籍等活动来进一步掌握一个语言内在的文化意涵。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方便地了解社会和历史背景,强化他们对传入语言的理解。 四、相结合的优势 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给了学生更深刻的文化认识。除此之外,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它们的产生原因来提高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谅解能力,扩展他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这一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与现实生活中的跨国交际有着很大关联。 综上所述,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既切实地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现实的、实际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

当前这个全球化的世界,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 总之,语言教学当中的文化教学在日益崭新的世界大趋势下变得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在文化和语言教学中相互结合、相互交融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推进跨文化交流的深层次发展,而且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将具备更高的提升。

浅谈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和熟识使用该语种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更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有“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但我认为光有这些还不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如“O ut of sight,out of mind”“Least said,sooner mended”“Penny wise,pound foolish”等等。这个典故是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能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的材料,如The garden of Eden,Noah’s ark,The tower of Babel,Achilles’,heel等。另外,在英语中,颜色的运用,特别在语言中作比喻和联想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我们在教材中见得也不多,如the green house,the White House,in black and blue……因而我们在对话中,尤其在情景会话中,可以补充一些这类的内容:如in black and white,give sb.green light,in blue mood等等。 由于受年龄和思维深度、心理因素的制约,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是较正常的。在跨文化交往中,怎样才是有礼貌,怎样用适应的谦辞和敬辞同样很重要。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仍要补充。尤其能结合现实中,中国人汉文化与欧美人英语文化在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冲突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应有一定的安排,这样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在文化交际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人,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和人民有大概的了解,在各种人物传记中,新旧版两套人教版教材所选的内容都非常好。人们都总想从下面的、有积极意义和成功的奋斗经历的人物身上吸取其人生精华,因而在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都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为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所有这些材料,给在成长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灵教育起着极大的积极的作用,他们可以分析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中吸收其精华。另外,体现欧美人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乐观主义和与他人良好的合作

(完整word版)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如何?文化因素教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文化也自然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要掌握和运用一种第二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民族的文化。理想的第二语言教学是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的文化。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但不能以文化教学取代语言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理文化因素应体现: 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但是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所学的语言,必须结合言语要素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 在针对在跨文化交际中易出现的交际困难和障碍进行文化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牢记文化是在发展的,风俗习惯也是会改变的。 在教学方法上,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应当从属于语言要素的教学以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 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把文化内容直接以课文内容的方式介绍,也可以通过注释说明等。 文化教学,是指开展系统专门的课堂教学、讨论等实体教学形式,使学习者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文化知识教学同语言教学是两种相互并列的教学形式,文化知识教学强调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语言教学注重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语言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文化因素教学。吕必松提出:“影响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因素隐含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即文化因素需要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文化因素教学应在语言教学中进行,实质上是借助语言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借助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中内含的文化因素,在能够完成基础语言教学与学习任务的同时,使学习者吸收目的语文化。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因素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融入一定的文化成分,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基础的语言教学是主体,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比重不应超过百分之三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