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

论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把英语语言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首先,英语教学要融入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了解英语文化。比如,在教授某一个单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来源,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单词。

其次,英语教学要以文化为主线,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多样性。比如,可以教授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文化,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

最后,英语教学要教育学生文明礼仪,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文化行为,养成良好的文化习惯。比如,可以教授学生在英语交流中的礼节,让学生学会礼貌待人,养成文明的习惯。

总之,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re inseparable. English teaching is not only about imparting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to students, but more importantly, cultivating their cultural awareness and enabling them to have certain cultural literacy.

First of all,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cultural educ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English culture while learning English. For example, when teaching a certain word, students can be taught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word and its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help them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d.

Secondly,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culture,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of English culture. For example, students can be taught about the cultural custom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o as to help them better understand English culture and learn English better.

Finally,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educate students on civilized etiquette, so that they can learn proper cultural behavior and develop good cultural habits. For example, students can be taught about etiquette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 so that they can learn to be polite and

develop civilized habits.

In conclusion,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re inseparable. Only by combining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ural education can students learn English better and have better cultural literacy.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在语言教学中也必然包含着文化的教学,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就有其必要性。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其文化知识的讲授应以适用性和相关性为原则。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应加强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应多引入典故或俗语,应加大背景知识的介绍。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学;原则;内容;途径 一、什么是文化教学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因此,只有深刻地了解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正确而恰当地使用该国或该民族的语言。胡文仲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就必须使学生融入到目的语的环境之中,即同目的语民族语者进行亲密交流。那么,对我们中国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使他们融入到目的语的环境之中呢?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得与国外人士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所以“语言教学必然包含了文化教学” (胡文仲,1991)。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教学”?从狭义上讲,文化包括了文学、音乐、艺术、建筑、哲学和科技等人类创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从广义上讲,文化还包括了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1]。文化教学的任务是教给学生以在不同国家或民族间进行交际的有关知识,是比较两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上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使学生对之有较高的敏感,并把它用于交际之中。Timothy Light曾指出,文化教学指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适当的目的语的文化,使学生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异同,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文化教学中应包括“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导入[2]。我们学习语言,必须同时也学习蕴藏在该语言之中或语言背后的东西,那就是文化。学习某种语言绝不能只停留在对该语言的词汇、语法及其语言结构的学习上,还要了解和掌握使用该语言的人他们是如何使用该语言的,还应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甚至世界观。马克思经曾说过:“只有通过对比,你才能够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而适度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 二、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用外语与人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不仅指能正确而流利地使用外语,还包括要恰当而得体地使用外语。而外语的使用是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教学重视“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排除本族语带来的负迁移影响,使他们在日常交际中准确表达,运用自如,在英语教学中很有必要进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教学。本文从以下方面作些粗浅的论述。 一、称呼的正确使用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人们在称呼的使用上有着许多差异。在我们国家,“同志”这一称呼适用于任何人,不论性别、地位或婚姻状况。而在说英语的国家,常用“Mr,Mrs,Miss,Ms”称呼。为了表示对陌生人的尊敬,我们常用“师傅”一词,但同样情况。英美人常用“Sir”“Madam”。中国文化的另一特征是表示“亲属关系”词汇的运用之广,比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称呼也可用于称呼非亲属或陌生人,如称“李叔叔、王阿姨、张大爷、刘大妈。”但假如你用这种方式去称呼说英语的西方人,称其为“Uncle Tom,Aunt Alice”等,他一定会迷惑不解,除非你是他的近亲。 二、打招呼 逢人见面说声“好”,分手道别说“再见”,礼貌的招呼,客气的问候,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传统习惯有别,同样是打招呼,东西方国家就存在许多差别。在中国,熟人朋友见面,常以“你上哪儿去?”“吃过饭没有?”“忙什么呢?”等作为一种相互问候、打招呼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对方的答语并不真正感兴趣。但以此来问候英美人,就变成了期待对方给予答复的真正问题,而不再是招呼语或寒喧话了。中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常会用本族的文化套用到外语中去,在遇见西方人时应会用“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lunch?”等来问候。外国人听了前句会感生气,以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听了后句以为你要请他吃饭,于是他会停步,期待你约他吃饭的时间和地点。而英美人问候时常用Hi!Hello!/How do you do!/How are you?/How are you getting on?/How is everything with you?等。 三、致谢与称赞 东西方文化在表达谢意和称赞方式上也不同。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一词。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一瓶饮料,准备一餐饭,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或致谢时,中国人常过分谦虚地使用否定语气回答。而西方人常以“迎合”的方式接受对方的致谢和称赞,以示对对方的肯定和尊重。例如,当一个西方人向我们表达他的谢意,我们会感不自在而说“No,No”或“Don’t thank me”等来谢绝人家的谢意。而英美人就会这样表达“I’m glad to hear it”“It’s a pleasure”或“You’re welcome”等。同样,听到别人称赞你说“You speak excellent English”或“You have acquire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accent”,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我们会使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回答“No,not at all”,“My English is not good”,“No,You speak better than I”而英美人在这种场合总是说“Thank you”或“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等。 四、隐私和禁忌语

论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

论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把英语语言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首先,英语教学要融入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了解英语文化。比如,在教授某一个单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来源,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单词。 其次,英语教学要以文化为主线,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多样性。比如,可以教授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文化,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 最后,英语教学要教育学生文明礼仪,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文化行为,养成良好的文化习惯。比如,可以教授学生在英语交流中的礼节,让学生学会礼貌待人,养成文明的习惯。 总之,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ural education are inseparable. English teaching is not only about imparting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to students, but more importantly, cultivating their cultural awareness and enabling them to have certain cultural literacy. First of all,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cultural educ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English culture while learning English. For example, when teaching a certain word, students can be taught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word and its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help them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d. Secondly,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culture,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of English culture. For example, students can be taught about the cultural custom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o as to help them better understand English culture and learn English better. Finally,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educate students on civilized etiquette, so that they can learn proper cultural behavior and develop good cultural habits. For example, students can be taught about etiquette in English communication, so that they can learn to be polite and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1.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1.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2.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2.1称呼语 人教社JEFC教材Book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在JEFCBook3 Lesson 34 Uncle Wang’s Factory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 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

浅析文化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

浅析文化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 提要: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分析,忽略了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教育。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 语言是载体, 文化是内涵。因此外语知识的传授应与文化知识教育紧密结合。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的内涵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指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 教育部2001年秋季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标准》同时指出,要使学生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文化的定义以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文化可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这里就有着交际方面的跨文化问题。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的文化。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该齐头并进,相互促进。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保证语言教学完成的同时能够让文化因素渗透到学生的语言能力中去。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 语言是载体, 文化是内涵。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只是外语知识的传授, 而是要与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知识的讲解紧密结合。例如, 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I see men as trees, walking.”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看很难理解它的真实意义,这实际上是《新约-马可福音》中的一句话, 意思是”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用来比喻重见光明。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育。 二、文化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文化教育有助于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价值和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价值和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和传承的精华,是中华 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必须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又可作为国内外文化交流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关键法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能够显著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英语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进一步激发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将文化平等理念融入教学目标,推动教学内容、模式和实践环节的,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引领目标。 一、融合文化平等理念,发挥整合凝聚价值 其一,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英语语言置于中国母语文化环境中,通过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英语教学以英语文化输入为主要目标的情况,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渊源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向学生传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念,用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凝聚思想共识。 其二,英语教师应注重在英语教学中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整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让学生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英语学习并非要取代英语文化和思想,而是在扎实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同时,整合各国优秀文化思想共识,汇聚为前进的知识智慧和创新的力量源泉,从而实现通过英语学习增强个人和国家发展精神动力的目标,发挥英语教学减轻多元化思想发展阻力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课程内容结构,发挥德育教化价值 其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包括中华传统美德、道德典范等,与新时代的“榜样力量”相契合,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助力抽象枯燥的价值观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其二,英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着重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化经验,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德育经验,例如注重循序渐进、注重家训家风等教育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改进英语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方法论。 其三,英语教师应将家国情怀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同时,英语教师可以创新运用英语教材资源,在教学中增加中英文化对比的内容。例如,在讲授英语家庭教育内容时,通过详细对比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家风传承与英语文化中强调的平等独立,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

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在英语教育中,我们是否可以将传统文化与之结合,从而使得学习更加有趣且具有深度呢?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见证和智慧的结晶。通过传 统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而且,传统文化也是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二、英语教育的现状 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教育贯穿了 整个学习过程。然而,目前的英语教育主要侧重于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的培养,缺乏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也无法真正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为了改变目前英语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相结合。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英语课文时,可以引用传统文化的典故或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体验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组织学生 参观传统文化的展览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并与传统文化进行互动。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比较研究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特点,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结合的优势和挑战 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相结合,可以给学生带来许多优势。首先,学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其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出更加全面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最后,结合传统文化的英语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相结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教学资源,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需要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 五、结语 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然而,要实现这种结合需要教师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相信通过传统文化与英语教育的结合,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英语学习者,为国际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摘要:文化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适时适宜地根 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课堂课外多种途径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渗透 一、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可见,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基于此,在具体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适时适宜地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文化教学,培养“文化意识”,以此来 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二、《新标准英语》所涉及的文化教学内容 1、人们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及风俗习惯。如:称呼、问候、询问、 道别、告别、打电话等。如“Thank you” 表示对别人的礼物、邀请、善意的提醒或 对主动提供帮助等表示感谢。该如何使用呢?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在中国,家庭成员、朋友之间不习惯用“谢谢”,如果用了,这种亲密关系反而变的生分, 而在英语中,不管是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一切情况下都用“Thank you”。在 英语中,“Thank you ”除了表示感谢之外,还可以纯粹表示礼貌,当一样东西从一 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时,那个人要习以为常地说“Thank you”;打电话时, 当一方感谢另一方打来电话,即使彼此没有特别的帮助也要讲这句话。 2、中西国家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如时间、地点的表达法,英语是从小到大 的顺序排列,而汉语则由大到小;姓名的表达法,中英两种文化也有差别。英语中,名在前,姓在后。刚好与中国的姓名表达法相反。 3、英汉两种文化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在英美国家,人们是非常 忌讳别人问及他们的年龄、工资以及个人活动等私事,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 公开的。了解了这些差异性,学生方知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三、进行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1、创设情境,培养意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真实、鲜活的材料以及西方社会生活场景,营造与课文主题相一致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的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从而获得对异国文化更 深刻的认识。例如把一些普通的物品别具匠心地组合起来,并把它们与一定的背景、行动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语言和活动的情景。如在进行Happy birthday教 学时,可将生日卡、小生日蛋糕、小礼物、食物等带入课堂,并播放“Happy birthday”一曲,顿时使整个课堂换成了一个party的场景,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进 入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合理运用教材,挖掘课堂文化。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词汇、对话、课文都非常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 俗等文化内容。但文化涉及的内容在教材中只是以零星、不完整的形式出现,这 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教材中那些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 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挖掘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并运用到交际过程中去。比如,英语中有许多音译外来词,如:sofa,sandwich,mango,salad等。 教这些单词时可以告诉学生单词的来历,这样学生记起来也不那么枯燥了。在教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 育渗透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是立足于学生传统文化 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希望借助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来促使学生 参与英语课堂学习,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传 统文化学习中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英语;教育渗透 1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力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风貌。教师在教育学生 的时候,融入传统文化这一因素,可以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改善学生的思维方 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发现传统文化背后蕴藏的生活气息和独特魅力,以此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民族发展, 了解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 文化,让学生有了直面传统文化的机会,促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与课堂学习联系在 一起,学会了多角度分析传统文化,多渠道宣传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熟悉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认识到传统文化离自 己并不遥远,且在生活中有着实际应用的意义,化被动为主动,参与到了传统文 化发展中,展示了自己的优势,与其他学生一起,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可以说,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改变了师生的想法,加强了师生的沟通,优化了课堂环境,让知识学习变得更具厚重感、人文化。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2.1挖掘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吸引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意识

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不能脱离所学课本,只有立足课本基础,才能掌握 英语知识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才能正确使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传统 文化的感受。教师带领学生挖掘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 视野,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渗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 学习中,重新定位英语,找到英语学习的价值,进而成为英语课堂的探索主题。 由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挖掘课本中的传统 文化知识来吸引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意识。 2.2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学习——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资料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改变了教育方式,同时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教学渠道来指导学生。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向学生传播传 统文化,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知道传统文 化学习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活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学生在信 息技术的辅助下,可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知道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立 足传统文化来吸收英语知识,改变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由此,小学英语教 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学习,丰富学生 的传统文化资料。 在学习译林小学英语6B Unit3“A healthy diet”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 中华传统美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了幻灯 片课件,在幻灯片课件中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地区的传统美食,让学生了解美食的 制作方法、文化背景,分析其蕴含的营养,使学生学会合理搭配膳食。学生在观 看课件后,知道了不同的文化会衍生不同的美食,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值得大 家去探索。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传统美食的制作材料和营养成分,尝试自主搭配,制作了一天的营养表,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2.3设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细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剖析 部分学生在面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时候,喜欢依赖教师,对于与传统文化相关 的英语知识学习,则是能躲就躲。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 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应引起了教师的注意。为了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英语学习难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 一)英语课程标准与文化教育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前言中提出:英语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中指出: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是第一次在国家课程标准文件中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突出地, 明确地提出外语课程在构建人文素养方面的价值。同时,把“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作为一条基本理念写进了新的课程标准。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标准》又把“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 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它分级进行了描述。(参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它阐述道: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显然,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对文化意识的阐释,比原《英语教学大纲》(1993初审稿,2000试验稿修订版)所提出的:初中阶段“了解文化差异”,高中阶段“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这一目标描述更详尽,准确,且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更能体现时代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标准》要把文化意识的培养明确地摆在英语教育中的显著位置呢? 二)为什么要文化教育 2.1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经济高度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时代。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迅速发展的Internet把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紧紧地联系起来,使得地球成为整个人类群居的村落。所有这些变化使得人类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因此,跨文化交际的全球化也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 我国成功地加入WTO,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逐步纳入世界经济的轨道,各种跨文化交流将日益频繁。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除了迅速提高外语水平之外,增强世界意识和全球观念,了解整个世界,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语言交际与文化交流的教学。 2.2 外语教学实际的需要。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人们对学习外语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天,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交流工具”这一狭义的概念了。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中隐含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的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越深刻越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教授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教授文化的过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不可分离,两者相辅相成。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听、说、读、写“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背景中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真正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1]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国家文化的情境,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为学生日后的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范围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习俗文化和自然概况等几个方面。 1.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观念。它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对于社会成员的绝大部分来说,价值观念最初来自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随后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中逐渐树立。由于中西方人所生活的家庭、时代等背景不同,其价值观念就不尽相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中西方人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 比如,美国人崇拜个人英雄主义,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终生为之奋斗,且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整个社会提倡平等竞争、推崇强者,认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个人状况的象征,肯定自己的才能是自信的表现。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碰到“American Dream”时才不会仅仅从字面上将其解释为“美国梦”,而能够准确理解其文化内涵,即一种广为接受的信仰,认为在美国只要努力奋斗,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是美国人的立国精神,体现了他们追求人人平等、拼搏向上的精神。美国人对于个人成功的崇拜也将他们引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因此,“individualism”一词会被中国的学生误认为贬义的“个人主义”,却不知其指的是美国人的个人奋斗和独立精神。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费。大人对孩子也非常尊

浅谈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将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与现代英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 文化和社会风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学好英语,还可以提高学 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交流。因此,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有必要研究文化教育学。作为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适应能力和文化 知识,使学生准确、得体、自然、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预备性交际。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就是语言的教学,理所应当与文本的教学相辅相成。但是由于中国 传统教育模式的明显弊端、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的各种原因,在中国的外语 教育教学领域,尤其是在偏远的学校,英语社会文化因素和文化意识一直以来未 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们也只是针对书本进行字面上的讲解,学生的信息资源来 源缺乏,使得学生们大多在考场上“千军万马从容过”,而实践交流经常是“眼 前有景道不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缺乏语言环境,对异国文化知识一知半解。要学习一种语言就要对所学习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们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授语言更要教授该国的文化知识。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 置不通,生存环境和历史渊源也各异,长期积累并沉淀下来的各具特色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说话习惯自然千差万别。 1.语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有很好的交际能力,因此跨文化交流是更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我们 所说的跨文化交际也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域的人们之间的沟通,也是指在文化与 历史上有所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研究不同地域或国家的语言,有利于减少交 流中的障碍,丰富人们的知识范畴,促进信息的传递,实现一个世界的梦想。 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速,跨文化交际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跨文化交 际在各个民族也显得越来越至关重要。但是,文化差异造成了语言交际上的困难,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91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 摘要: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了语言教学与德育教育、文化教育 是密切相关的。把语言知识教学和德育及文化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 并重视德育和文化教育,从而真正提高语言综合素质。文化教育和德育教学是英 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德育教育,所以在实施 这种语言德育教育的同时就不能仅仅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而要结合语言 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德育及文化信息,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外语教学德育教育文化教育语用能力 我国英语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而偏重在 语言形式的教学上,忽视了语言学习的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德育教育和文化教 育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甚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与德育、德育与交际之 间关系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开始肯定语言与德育、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以及德育、文化因素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而我也在教学中逐渐感受到了小学外语教学过 程中语言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提出的背景 教师是科学文化的学习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 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人文 素养、文化品质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提 高教师的育德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全面发展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对 创建和谐文明社会、提高民族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建立学习型 团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德育意识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这是课堂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 二、进行德育教育及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 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与德育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 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德育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 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与德育,文化与德育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当然离不开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 三、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差异及其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干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方面。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 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德育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 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2.感谢和答谢方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

语用学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传授-2019年教育文档

语用学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传授 一、语用学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都是将“坚守课本”作为一项基本准则,并不再对外拓展上投以过大的精力。时至今日,初中英语教学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沿袭着以往英语教学方式,将重点放置在引导学生理解以及分析标准的语句上,重视对语法规则的传递,并联合实际简单的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并没有关注到语言外部因素可以十分明显的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客观现实,这就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用英语和别人开展交流,不是出现言不达意的尴尬,就是因为语用错误导致交际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尽管学者和专家们对语用学的定义不尽相同,然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如何使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何自然先生认为,语用学是理解语言、使用语言的学问,就是说,要真正做到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不够的。语用学就是要区分出以下两种意义:说话使用的话语本身的意义和说话人要通过这些话语试图表达的意义。然而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过度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导致了学生虽能在考试中得高分,而现实英语交际能力却相对较差的现象。这种重语言形式而轻文化内涵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西方文化的传授。因此,作为交际能力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

用能力在英语教学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宿迁市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听课等形式记录下宿迁市清华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在对问卷、采访内容和听课感受进行分析后,总结了造成该问题的可能的原因。 1.问卷主要内容如下: (1)()你知道什么是西方文化吗? A.西方的语言 B.西方的历史 C.西方的神话 D.以上都是 E.不知道 (2)()对西方文化是否感兴趣?A.非常感兴趣 B.兴趣 C.一般 D.不感兴趣 (3)()你平时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西方文化 A.老师上课讲授 B.电影 C.书籍报刊 D.其他______ (4)()你觉得通过了解西方文化对你学习英语有帮助吗? A.帮助很大 B.没什么帮助 C.不知道 (5)()你知道西方中的龙是什么的象征 A.吉祥 B.正义 C.邪恶 D.战士 (6)()平时老师讲课有没有进行西方文化的介绍,比如圣经故事、英语谚语、俚语等 A.有,很少 B.几乎没有 C.经常 (7)()Lucky Dog 的意思是 A.幸运儿 B.幸运的狗 C.倒霉的人 D.不知道

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

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 背景介绍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因此,学习英语成为了各个国家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然而,由于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会对英 语教学带来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文化思想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 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法 英语的语法规则在不同的语言中也有不同的体现。例如,在中文中 没有时态的概念,而在英语中时态是非常重要的语法规则。因此,在 英语教学中需要特别强调时态的使用方法,以及不同时态在不同语境 下的实际应用。 发音 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发音的区别,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也会存在发音困 难的问题。例如,中文和英语的发音方式截然不同,会让学生很难真 正地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则。同时,不同国家之间的口音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会导致学生在不同的地方学习英语时遇到困难。 基础词汇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有很多基础词汇是不同语言之间都有共同 点的。但是,在大部分非英语国家,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对英语基 础词汇的了解,这会影响他们正常的英语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需要着重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词汇。 文化因素 文化背景对英语教学同样存在着影响。例如,在中国,掌握英语主 要是为了面对学业和工作的需要。而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英语的使 用则更多是为了沟通和交流。因此,如果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本身的

学习,而不注重英语背后的文化背景,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会受 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强调听说能力 由于发音和口语的问题,学生往往在英语听说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运 用练习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结合文化背景进行教学 良好的英语教学应该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更应该结合背后的 文化背景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与英语国家的文化、 历史、习俗等相关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的应用场景。 采用多媒体技术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英语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效率。例如,可以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收获更多的视觉、听觉体验。 结论 英语教学需要结合文化思想差异进行思考和实践。只有深刻地理解 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全球范围内有 效地促进英语学习的发展。同时,英语教学也需要继续创新和更新, 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