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doc

部编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2018.3)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48 分)

1. 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雨过天晴,我们登上北山之巅,秋山在阳光下,五彩斑(l án)格外耀眼。近看,山鸟翩.(A.pi ān B.p īn)然起舞,好不惬意。远望,金华城在(zhàn)蓝的天空下,

如初生的婴儿,尽情的享受阳光。俯瞰山下,一个个村落,仿佛(xi āng qi àn)在

秀美山色间的一个个动人“音符”,共同奏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华美乐章。

2. 诗文默写。(18 分)

(1) 窈窕淑女,。,左右流之。

(2) ,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3),悠悠我心。纵我不往,?(《诗经郑风》)(4)式微式微,胡不归?,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5)挑兮达兮,。,。(《诗经郑风》)

(6) 《桃花源记》中表现人民生活恬适和乐的句子是,。

(7) 《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

(8)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9)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

句是:,。

3.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0 分)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 皆若空.游无所依()

(3) 神情与苏、黄不属.( )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尝贻.余核舟一()(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7)阡陌交.通.()(8)便扶向.路()

(9).诎.右臂支船()(10)其两膝相比.者()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B. 遂.迷,不复得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如鸣佩环,心乐之钟鼓乐.之

D.绝.巘多生怪柏佛印绝.类弥勒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木求鱼

B. 以.其境过清不以.为然

C.潭西南而.望启窗而.观

D. 高可.二黍许明灭可.见

6. 名著阅读。( 5 分)

(1)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核舟记》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

1

文章生动地表现了“核舟”这件工艺品的原貌,而不是写成一篇平实的解说词https://www.360docs.net/doc/8c13093060.html, B.柳宗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 2 1·世纪*教育网

D.《傅雷家书》被称为是“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通过一封封家书,傅雷教育儿子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阅读名著,回答问题。(3 分 )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

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3 分)21 教育网

7.综合性学习。(5 分)

央视举办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比赛活动圆满结束,这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热议,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 【活动一】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下面月亮组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3 分)

诗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诗二: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戴叔伦《关山月》

诗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内涵:

(2) 【活动二】光明中学开展了中学生课内古诗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活动,从以下的问卷调查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2 分 )

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应付考试。

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

C.你是否经常摘抄主动积累古诗词名句?答:在老师提醒下积累。

D.在解答古诗词赏析过程中你遇到怎样的困难?答:理解题意。

E.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积累诵读古诗词?答:老师要求。

结论:

2

二、课外文言阅读。5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8—12 题。(18 分)

云阳洞北小港记(赵垣)

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②之

址也。

峰之阳不数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遂循崖而下,

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

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

金祝④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⑤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

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金祝:宋朝

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率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

⑤报赛:祭祀。⑥勤事:尽职。

8.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三处, 3 分)

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5 分)

(1)若棋局然.()(2)峰之阳.不数步()

(3)遂循崖而下,临.水坐()(4)各肖.其人之声()

(5)今日徒.见山高水深()

10.文中“()”中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以而

B.之而其

C.以其于

D.其之于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

(1)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2)随山东折,即港之阳。

12.说说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3~16 题。(17 分)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单弱②

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

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

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

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3

(节选自《宋史》,有删减) 【注】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品行,

道义。⑥扬雄:人名。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6 分)

(1)奉继母益至.()(2)一.出其力()

(3)鲜能过.也()(4)及.安石得志()

(5)以吝故.不及()(6)帝然.之()

1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 分)

(1)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2)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15.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2 分)

16.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3 分)

(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16—19 题。(17 分)

王嘉①聪睿内明,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

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石季龙末,弃徒众,至长安,潜隐终南山,结庵庐止。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问其当世事者,

皆随问而对。好为譬喻,状如戏调;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②,当时鲜能晓之,事过皆验③。

坚将南征,遣使者问之。嘉曰:“金刚火强。”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

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曰:“吾世

祚云何④?”嘉曰:“未央。”咸以为吉。明年癸未,败于淮南,所谓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

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衣服在架,履杖⑤犹存,或欲取其衣者,终不及,企而取之,

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履杖诸物亦如之。

【注】①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②辞如谶记:辞意隐晦。③验:应验。④吾世祚云何:我

们的国运如何。⑤履杖:手杖。

17. 用“/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2 分,限断 2 处)

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

1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6 分)

(1) 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 ) (2) 当时鲜.能晓之( )

(3) 咸.以为吉()(4)坚将南征,遣.使者问之()(5) 或.欲取其衣者()(6) 企而取之,衣架逾.高( )

19. 请根据上下文推测,填入文中“”处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以之其而

B. 之其于而

C.乃以之之

D. 之于于乃

20. 翻译句子。 3 分

4

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

21. 阅读选文,你认为王嘉是怎样一个人?( 3 分)

第三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1—3 略

4.D

5.A

6.(1)A(2)傅雷家书对一切泰然处之、用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7.(1)示例:①表达亲人或友人的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寄寓着人们团聚

的心愿与期待;③传递孤独的感伤之美,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渺小。(2)示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对古诗词难于理解。

8.时疏雨乍过/ 新笋解箨/ 蔷薇盛开/ 人语不传

9.(1)的样子(2)南面(3)靠近(4)像(5)只

10. B.

11.(1)那山峰大概就是庆忌塔的旧址吧。(2)随着山势往东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

12.表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抒发了物是人非、壮志难酬的感慨。2-1-c-n-j-y

【译文】从云阳洞洞口往北行走四十步,便见到了小港。小港上面花草树木丛生,树荫低垂阴凉。

沿着小港往西行,(只见)竹子做的篱笆倒映在水里,古老的房屋参差错落。当时刚刚下过小雨,新

生的竹笋脱去外壳,蔷薇花开得正盛,人的声音传不出来。只听见山中鸟雀呼唤,草中青蛙不断

鸣叫。【出处:21 教育名师】

村落的旁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石峰就像一口大钟覆盖。石头堆叠在上面,好像一副棋局的样子,

俗名叫作棋盘山。那山峰大概就是庆忌塔的旧址吧。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山峰的南面没有几步远,往下看只见悬崖高耸,石壁围绕着水池,石壁就好像是半环形的佩玉,

池子就好像是一面镜子,如同梳妆的镜匣刚刚打开一样。于是沿着山崖往下走,靠近水边坐下来。

刚刚坐下,忽然听到有声音从石壁里发出,各自像某个人的声音。一起游玩的人都相互看着,感

到很惊讶。才知道陆士云记录的细小的话语细细地隐藏起来,很快的话语得到很快的回应,大声

喧哗喊叫,应答的声音漫山遍野,此情此景,令人感到惊疑不已,那些话语像真的一样。随着山

势往东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一座隆起的土山是金胜、祝威的坟墓,他们的祠庙在小港南面小

流水的桥边。

唉,往年浴血奋战的地方,今天看上去已是山高水深,只留下了这丛林里的祠庙,供后人奔走祭

祀了。村野老人和孩童,他们也知道尽职尽力实现愿望吗?叹息着返回。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6 分)

(1)周到(2)全.、.都.

(3)超过(4)等.到.(5)缘故(6)认为----是对的

1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 分)

(1)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2)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15.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

16.曾巩的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等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

母更加周到,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

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

5

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学问品行,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21·cn·jy·co

(三)17. 用“/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2 分,限断 2 处)

使者还告/ 坚不悟/ 复遣问之

1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6 分)

(1) 拜访(2) 少(3) 全.,.都.(4)派(5) 有.人.(6) 更加

19. B.

20. (他)说完便跨上使者的马,端正衣帽,慢慢向东走出数百步,然后策马返回。

21. 聪明幽默,孤立于世(喜欢隐居),精通世事,料事如神而又不说明结局的隐士。

参考译文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他举止轻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无用之辈,而内心聪敏明慧,喜好滑稽谈笑,不吃五谷,不穿艳丽的衣服,置身清虚之中服气养性,不与世人交游。隐居在东阳谷,凿崖为洞穴居住。数百名受业学习的弟子,也全部进入洞穴居住。

石季龙末年,王嘉丢开他的众弟子,只身来到长安,在终南山潜隐,居住在自己盖的草庵之中。他的门人听说了,又随之前来,他又迁入倒兽山中。苻坚多次征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亲自拜会,好学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人们向他询问当今之事,都随口而答。很喜欢运用比喻,其情其状如同在调戏人们一般;预言未来要发生的事,辞意隐晦,当时很难知道究竟,但事后都一一应验如神。

苻坚准备南征,派使者向他询问吉凶。王嘉说:“金刚火强。”说完便跨上使者的马,端正衣帽,慢慢向东走出数百步,然后策马返回,脱掉衣帽,丢掉鞋帽而归。下马之后盘坐在床上,一言不发。使者回来后据实相告,苻坚不能悟解,又派人前来问他,说:“我们的国运如何?”王嘉说:“未央。”大家都以为是吉利。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坚在淮南被打得大败,这就是王嘉所说的未年有灾殃的印证。拜候他的人如果心诚,他就出见,心不诚就隐形不见,只见他的衣帽挂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处。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终够不着,伸长手臂去取,衣架会变得更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