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第五章 郭硕鸿第三版

第五章 电磁波的辐射

主要内容:本章讨论高频交变电流辐射的电磁场的规律

知识体系:

⎪⎪

⎪⎪⎪⎪

⎨⎧=B ⋅∇=⋅∇∂∂+=⨯∇∂B ∂-=E ⨯∇0

)(00

ερεμE t E J B t ,A B A E t ϕ∂=∇⨯=-∇-

22

022

2

2

2

2

11A A J c t c

t

μϕρϕε∂∇-=-∂∂∇-

=-

其解:

V d r

c

r t x J t x A V '

-'=⎰

),(4),(0

πμ

(,)

(,)4V

r x t c x t dV r

ρμϕπ

'-'=

设电荷、电流分布为随时间做正弦或余弦变化,即:

⎪⎩⎪⎨⎧'=''='--t i t i e

x t x e x J t x J ωωρρ)(),()(),( 将此式代入推迟势A

的公式后得到(c

k ω=):

t

i ikr

e V d r

e

x J V d r c r t x J t x A ωπ

μπμ-''='-'=

⎰])(4[

)

/,(4),(00

令 ])(4[)(0

V d r

e

x J x A ikr ''=⎰

π

μt

i e

x B t x A t x B ω-=⨯∇=)(),(),( , 如果讨论0=J 的区域有关系式:),(),(t x B k ic

t x E ⨯∇=。

电偶极辐射:当λ<<'≈x l 时,=

'⋅x n k λ

πx n '

2π2<<,上式可以仅取积分中的第一项,有:

00()()44ikR ikR e

e A x J x dV p R

R μμππ⋅

''=

=⎰

,此式代表的是偶极辐射。

210A c t

ϕ∂∇⋅+=∂

由此我们得到在R l <<<<λ条件下偶极辐射的磁感应强度:

利用),(),(t x B k

ic

t x E ⨯∇=得到偶极辐射的磁感应强度:

若选球坐标,让..p

沿z 轴,则:

⎪⎪⎩

⎪⎨

⎧==

θ

φ

θπεθπεe e

p R c t x E e e

p R c t x B ikR

ikR

sin 41),(sin 41

),(..2

0..3

讨论:(1)电场沿经线振荡,磁场沿纬线振荡,传播方向、电场方向、磁场方向

相互正交构成右手螺旋关系;

(2)电场、磁场正比于R

1,因此它是空间传播的球面波,且为横

电磁波(TEM 波),在∞→R 时可以近似为平面波; (3)要注意如果λ>>R (

R

11

>>

λ

)不能被满足,可以证明电场不再与传播方

向垂直,即电力线不再闭合,但是磁力线仍闭合。这时传播的是横磁波(TM 波) 辐射能流、角分布和辐射功率 ● 平均能流密度矢量:0

2

2

3

2

012

32p

S E

H n c R

*

Re()sin θπε=⨯=

● 角分布: 2S sin θ∝ ● 平均功率:P=Ω

d R S 2

=

4

3

02

12ωπεc

p ,与电磁波的频率4次方成正比。

重点:电磁势及方程,电偶极辐射场、平均能流、平均功率的计算 难点:达朗贝尔方程的解,辐射场的计算

电动力学复习题库

参考教材:郭硕鸿编,《电动力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电动力学复习题库 石东平收集整理 重庆文理学院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物理系 2008年12月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习电动力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有下面的几条,其中错误的是( D ) A. 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性质和时空概念的理解 B. 获得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C. 更深刻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加深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D. 物理理论是否定之否定,没有绝对的真理,世界是不可知的 2. =???)(B A ( C ) A. )()(A B B A ???+??? B. )()(A B B A ???-??? C. )()(B A A B ???-??? D. B A ???)( 3. 下列不是恒等式的为( C )。 A. 0=???? B. 0f ????= C. 0=???? D. ??2?=??? 4. 设222)()()(z z y y x x r '-+'-+'-=为源点到场点的距离,r 的方向规定为从源点指向场点,则 ( B )。 A. 0=?r B. r r r ?= C. 0=?'r D. r r r '?= 5. 若m 为常矢量,矢量3m R A R ?= 标量3m R R ??= ,则除R=0点外,A 与?应满足关系( A ) A. ▽?A =▽? B. ▽?A =?-? C. A =?? D. 以上都不对 6. 设区域V 内给定自由电荷分布)(x ρ,S 为V 的边界,欲使V 的电场唯一确定,则需要给定( A )。 A. S φ或S n ??φ B. S Q C. E 的切向分量 D. 以上都不对 7. 设区域V 内给定自由电荷分布()ρx ,在V 的边界S 上给定电势s ?或电势的法向导数 s n ???,则V 内的电场( A ) A . 唯一确定 B. 可以确定但不唯一 C. 不能确定 D. 以上都不对 8.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归结为以下几条,其中错误的是( C ) A. 导体内部不带电,电荷只能分布于导体表面 B. 导体内部电场为零 C. 导体表面电场线沿切线方向 D. 整个导体的电势相等 9. 一个处于x ' 点上的单位点电荷所激发的电势)(x ψ满足方程( C ) A. 2()0x ψ?= B. 20()1/x ψε?=- C. 201 ()()x x x ψδε'?=-- D. 201()()x x ψδε'?=- 10. 对于均匀带电的球体,有( C )。 A.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也不为零 B.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不为零 C.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也为零 D.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为零 11. 对于均匀带电的长形旋转椭球体,有( B ) A.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也不为零 B.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不为零 C. 电偶极矩为零,电四极矩也为零 D. 电偶极矩不为零,电四极矩为零

郭硕鸿电动力学习题解答完全版(1_6章)

1. 根据算符?的微分性与矢量性 推导下列公式 ?(Ar ? Br) = Br × (?× Ar) + (Br ??)Ar + Ar × (?× Br) + (Ar ??)Br Ar × (?× Ar) = 1 ?Ar 2 ? (Ar ??)Ar 2 解 1 ?(Av ? Bv) = Bv × (?× Av) + (Bv ??)Av + Av × (?× Bv) + (Av ??)Bv 首先 算符?是一个微分算符 其具有对其后所有表达式起微分的作用 对于本题 ?将作用于 Av 和Bv 又?是一个矢量算符 具有矢量的所有性质 因此 利用公式 cv × (av ×bv) = av ?(cv ?bv) ? (cv ?av)bv 可得上式 其中右边前两项是 ?作用于 v v A 后两项是?作用于 B v v 2 根据第一个公式 令 A B 可得证 2. 设 u 是空间坐标 x y z 的函数 证明 ?f (u) = df ?u du ?? Ar(u) = ?u ? dAr du r ?× Ar(u) = ?u × . dA du 证明 1 ?f (u) = ?f (u) er x + ?f (u) er y + ?f (u) er z = df du ? e x + r ?u er y + df ?ur ? ? e z = df ?u ?u ?x ?y ?z du ?y du ?z du 2 ?Ar y (u) ?y dAr y (u) du ?Ar x (u) + ?x + ?Ar z z(u) = dAr x (u) ? ?u + ? ?u + dAr z (u) ? ?u r ?z = ?u ? du ?? Ar(u) = dA ?z du ?x ?y dz 3 r r r e z ? e e ?Ar y )er x + (?Ar ? ?z ?Ar ?Ar x )er z = ?y r r x y ?× Ar(u) = = (? x ? ? )e y + ( y ? ?x ? ? A A r z z ?x ?y A y (u) A z (u) ?z ?y ?z ?x r r r A x(u)

郭硕鸿《电动力学》课后答案

电动力学答案 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1. 根据算符?的微分性与向量性,推导下列公式: B A B A A B A B B A )()()()()(??+???+??+???=?? A A A A )()(2 21??-?=???A 解:(1))()()(c c A B B A B A ??+??=?? B A B A A B A B )()()()(??+???+??+???=c c c c B A B A A B A B )()()()(??+???+??+???= (2)在(1)中令B A =得: A A A A A A )(2)(2)(??+???=??, 所以 A A A A A A )()()(21??-??=??? 即 A A A A )()(22 1 ??-?= ???A 2. 设u 是空间坐标z y x ,,的函数,证明: u u f u f ?= ?d d )( , u u u d d )(A A ? ?=??, u u u d d )(A A ??=?? 证明: (1)z y x z u f y u f x u f u f e e e ??+??+??= ?) ()()()(z y x z u u f y u u f x u u f e e e ??+??+??= d d d d d d u u f z u y u x u u f z y x ?=??+??+??=d d )(d d e e e (2)z u A y u A x u A u z y x ??+??+??=??)()()()(A z u u A y u u A x u u A z y x ??+??+??=d d d d d d u u z u y u x u u A u A u A z y x z z y y x x d d )()d d d d d d (A e e e e e e ??=??+??+???++= (3)u A u A u A z u y u x u u u z y x z y x d /d d /d d /d ///d d ??????=??e e e A z x y y z x x y z y u u A x u u A x u u A z u u A z u u A y u u A e e e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 z x y y z x x y z y u A x u A x u A z u A z u A y u A e e e ])()([])()([]) ()([??-??+??-??+??-??= )(u A ??= 3. 设222)'()'()'(z z y y x x r -+-+-= 为源点'x 到场点x 的距离,r 的方向规定为

电动力学第五章 郭硕鸿第三版

第五章 电磁波的辐射 主要内容:本章讨论高频交变电流辐射的电磁场的规律 知识体系: ⎪⎪ ⎪ ⎪ ⎩ ⎪⎪⎪⎪ ⎨⎧=B ⋅∇=⋅∇∂∂+=⨯∇∂B ∂-=E ⨯∇0 )(00 ερεμE t E J B t ,A B A E t ϕ∂=∇⨯=-∇- ∂ 22 022 2 2 2 2 11A A J c t c t μϕρϕε∂∇-=-∂∂∇- =- ∂ 其解: V d r c r t x J t x A V ' -'=⎰ ),(4),(0 πμ (,) (,)4V r x t c x t dV r ρμϕπ '-'= ⎰ 设电荷、电流分布为随时间做正弦或余弦变化,即: ⎪⎩⎪⎨⎧'=''='--t i t i e x t x e x J t x J ωωρρ)(),()(),( 将此式代入推迟势A 的公式后得到(c k ω=): t i ikr e V d r e x J V d r c r t x J t x A ωπ μπμ-''='-'= ⎰ ⎰])(4[ ) /,(4),(00 令 ])(4[)(0 V d r e x J x A ikr ''=⎰ π μt i e x B t x A t x B ω-=⨯∇=)(),(),( , 如果讨论0=J 的区域有关系式:),(),(t x B k ic t x E ⨯∇=。 电偶极辐射:当λ<<'≈x l 时,= '⋅x n k λ πx n ' ⋅ 2π2<<,上式可以仅取积分中的第一项,有: 00()()44ikR ikR e e A x J x dV p R R μμππ⋅ ''= =⎰ ,此式代表的是偶极辐射。 210A c t ϕ∂∇⋅+=∂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Electrodynamics)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0701103213 学分:4 学时:72 开课学期:第4学期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授课手段:多媒体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适用学科专业:物理学制定时间:2009年7月 《电动力学》课程是物理类诸多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集中阐述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基本应用。 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并结合从中学到的基本方法,合理运用于解决有关具体物理问题的实践当中去。 该课程立足电磁现象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建立正确直观物理图像前提下,着重通过合理的数理表象来阐发基本电磁规律,用理论手段展示电磁现象的物理本质。修学该课程一般要求已经具备大学基础物理(主要是《电磁学》和《力学》)和物理本科基础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以及《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三、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2学时) 概述《电动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并介绍该课程的类型属性、基本要求、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同时就课程内容结构和授课进展安排与同学们充分沟通,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章、电磁物理基础(16学时) 本章着重介绍电动力学中的基本的物理概念及规律,以备在后续章节中运用。 第一节、电荷产生的场 第二节、电流产生的场 第三节、电磁耦合系统 第四节、电磁场的势描述 第五节、电磁能量与动量 第六节、电磁场的波动形式 第七节、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第八节、介质中的电磁场 要求:理解掌握电动力学中的基本的物理概念及规律。 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仑兹力关系和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对电磁系统复杂性关系的理解,以及矢量微分关系的运用。 第二章、电磁理论方法(16学时) 本章借助数理方法、运用第一章的基本理论来解决有关电磁系统的物理问题,并由此增进对第一章所介绍的基本电磁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节、电磁系统描述 第二节、稳态电磁场 第三节、电磁场物理解要求 第四节、分离变量法 第五节、格林函数法 第六节、镜象法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动力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物理学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56 学时 3.5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 《电动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电动力学是理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力学、统计物理学和量子力学合称为四大力学。电动力学在电磁学的基础上系统介绍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与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 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物质性的认识。 课程教学目标2: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及有关的基本理论。 课程教学目标3:获得在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4:为学习后继课程和独立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 注:以关联度标识,课程与某个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可根据该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估计,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二、课程教学要求 由于本课程是理论物理课程的一部份,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要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 在电动力学课程中,讨论了如何从经典物理过度到相对论物理,因此,在介绍这些内容时重要的是要从物理上加以阐述,以使学生真正掌握狭义相对论的物理精髓,达到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目的。

通过介绍如何把学过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物理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课程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论推导能力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明确电动力学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 2.掌握各种不同条件下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和运动变化规律。 难点: 1.电动力学属理论物理范畴.其逻辑体系是以演绎推理为主线,这与普通物理电磁学有着明显的差异。从电磁学到电动力学的学习,在思维方式上应有较大的转变,这对初学理论物理的学生是一难点。 2.电动力学理论性强,全部规律高度地概括为几个数学方程式,数学不仅是描述概念、规律以及物理现象、过程的语言,同时也是进行物理思维和逻辑推理,深入挖掘物理内容的工具,熟练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尤为重要,也是一个难点。

电动力学试题库十及其答案

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写出达朗伯方程及其推迟势的解. 2.当你接受无线电讯号时,感到讯号大小与距离和方向有关,这是为什么? 3.请写出相对论中能量、动量的表达式以及能量、动量和静止质量的关系式。 证明题(共15分)。 当两种绝缘介质的分界面上不带面电荷时,电力线的曲折满足: 1 2 12εεθθ=tan tan ,其中1ε和2ε分别为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1θ和2θ分别为界面两侧电力线与法线的夹角。(15分) 四. 综合题(共55分)。 1.平行板电容器内有两层介质,它们的厚度分别为1l 和2l ,介电常数为1ε和 2ε,今在两板上接上电动势为U 的电池,若介质是漏电的,电导率分别为1σ和2σ,当电流达到稳恒时,求电容器两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f ω和介质分界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f ω。(15分) 2.介电常数为ε的均匀介质中有均匀场强为0E ,求介质中球形空腔内的电场(分离变量法)。(15分)

3.一对无限大平行的理想导体板,相距为d ,电磁波沿平行于板面的z 轴方向传播,设波在x 方向是均匀的,求可能传播的波型和相应的截止频率.(15分) 4.一把直尺相对于∑坐标系静止,直尺与x 轴夹角为θ,今有一观察者以速度v 沿x 轴运动,他看到直尺与x 轴的夹角'θ有何变化?(10分) 二、简答题 1、达朗伯方程:22 0221A A j c t μ∂∇-=-∂ 22 22 1c t ϕρϕε∂∇-=-∂ 推迟势的解:()()00 ,,, , ,44r r j x t x t c c A x t dV x t dV r r ρμμϕπ π ⎛ ⎫⎛⎫ ''-- ⎪ ⎪ ⎝⎭⎝ ⎭''= =⎰ ⎰ 2 、由于电磁辐射的平均能流密度为2 22 32 0sin 32P S n c R θπε= ,正比于2sin θ,反比于 2R ,因此接收无线电讯号时,会感到讯号大小与大小和方向有关。 3、能量:2W = ;动量:),,m iW P u ic P c μ⎛⎫ = = ⎪⎝⎭ ;能量、动量和静止质量的关系为:22 22 02W P m c c -=- 三、证明:如图所示 在分界面处,由边值关系可得: 切线方向 12t t E E = (1) 法线方向 12n n D D = (2) 1 ε1 E

郭硕鸿电动力学习题解答完全版(1_6章)

郭硕鸿电动力学习题解答完全版(1_6章) 1. 根据算符?的微分性与矢量性推导下列公式 (Ar ? Br) = Br × (?× Ar) + (Br ??)Ar + Ar × (?× Br) + (Ar ??)Br Ar × (?× Ar) = 1 ?Ar 2 (Ar ??)Ar 2 解 1 ?(Av ? Bv) = Bv × (?× Av) + (Bv ??)Av+ Av × (?× Bv) + (Av ??)Bv 首先算符?是一个微分算符其具有对其后所有表达式起微分的作用对于本题 ?将作用于 Av 和Bv 又?是一个矢量算符具有矢量的所有性质 因此利用公式cv × (av ×bv) = av ?(cv ?bv) ? (cv ?av)bv 可得上式其中右边前两项是 ?作用于 v v A 后两项是?作用于 B v v 2 根据第一个公式令 A B 可得证 2. 设 u 是空间坐标 x y z 的函数证明 f (u) = df u du Ar(u) = ?u ? dAr du r ?× Ar(u) = ?u × . dA du 证明 1 f (u) = ?f (u) er x + ?f (u) er y + ?f (u) er z = df du ? e x + r ?u er y + df ?ur ? e z = d f ?u ?u ?x ?y ?z du ?y du ?z du 2 Ar y (u) ?y dAr y (u) du ?Ar x (u) + ?x + ?Ar z z(u) = dAr x (u) ? ?u + ? ?u + dAr z (u) ? ?u r

郭硕鸿《电动力学》课后答案.

电动力学答案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1. 根据算符的微分性与向量性,推导下列公式: 解:(1) (2)在(1)中令得: , 所以 即 2. 设是空间坐标的函数,证明: ,, 证明: (1) (2)

(3) 3. 设为源点到场点的距离,的方向规定为从源点指向场点。 (1)证明下列结果,并体会对源变量求微商与对场变量求微商的关系: ;;; ,。 (2)求,,,,及 ,其中、及均为常向量。 (1)证明: 可见

可见 , (2)解: 因为,为常向量,所以,,, 又, 为常向量,,而,

所以 4. 应用高斯定理证明,应用斯托克斯(Stokes)定理证明证明:(I)设为任意非零常矢量,则 根据矢量分析公式, 令其中,,便得 所以 因为是任意非零常向量,所以 (II)设为任意非零常向量,令,代入斯托克斯公式,得 (1) (1)式左边为:

(2) (1)式右边为:(3) 所以(4) 因为为任意非零常向量,所以 5. 已知一个电荷系统的偶极矩定义为,利用电荷守恒定律 证明p的变化率为: 证明:方法(I) 因为封闭曲面S为电荷系统的边界,所以电流不能流出这边界,故 , 同理, 所以 方法(II)

根据并矢的散度公式得: 6. 若m是常向量,证明除点以外,向量的旋度等于标量 的梯度的负值,即,其中R为坐标原点到场点的距离,方向由原点指向场点。 证明: 其中,() ,() 又 所以,当时, 7. 有一内外半径分别为和的空心介质球,介质的电容率为,使介质球内均匀 带静止自由电荷,求:(1)空间各点的电场;(2)极化体电荷和极化面电荷分布。

电动力学 教学大纲

电动力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40308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 课程类别:专业类课程 学时/学分:56/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学,理论力学 适用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信息工程类等本科专业 教材、教学参考书: 郭硕鸿主编:《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三版) 陈世民主编:《电动力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俞允强主编,《电动力学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尹真主编,《电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二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是为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理论课,是在大学物理课程《电磁学》的基础上,运用高等数学工具和数学物理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和总结电磁学普遍规律以及电磁场理论在各个方面的运用。通过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经典电磁学,特别是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对实际的电磁学问题中所包含的物理本质有较好的理解,并结合高等数学和数学物理方法的运用掌握处理电磁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的理论物理课程和相关课程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训练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通过电动力学课程的学习,特别是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及洛伦兹力公式的学习,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性质的理解;通过应用麦克斯韦方程组研究静电场和静磁场的主要特征及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的基本性质,进一步掌握电磁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电磁场运动规律和狭义相对论的学习,更深刻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建立新的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电磁理论的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为今后学习各类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奠定必要的基础。 2、能力要求 本课程推理严密、体系完整、理论性较强,与经典电磁学相比,它在理论上

郭硕鸿《电动力学》课后答案

郭硕鸿《电动力学》课后答案

第 2 页 电动力学答案 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1. 根据算符∇的微分性与向量性,推导下列公式: B A B A A B A B B A )()()()()(∇⋅+⨯∇⨯+∇⋅+⨯∇⨯=⋅∇ A A A A )()(2 2 1∇⋅-∇=⨯∇⨯A 解:(1))()()(c c A B B A B A ⋅∇+⋅∇=⋅∇ B A B A A B A B )()()()(∇⋅+⨯∇⨯+∇⋅+⨯∇⨯=c c c c B A B A A B A B )()()()(∇⋅+⨯∇⨯+∇⋅+⨯∇⨯= (2)在(1)中令B A =得: A A A A A A )(2)(2)(∇⋅+⨯∇⨯=⋅∇, 所以 A A A A A A )()()(21 ∇⋅-⋅∇=⨯∇⨯ 即 A A A A )()(2 2 1∇⋅-∇=⨯∇⨯A 2. 设u 是空间坐标z y x ,,的函数,证明: u u f u f ∇=∇d d )( , u u u d d )(A A ⋅∇=⋅∇, u u u d d )(A A ⨯∇=⨯∇ 证明: (1) z y x z u f y u f x u f u f e e e ∂∂+∂∂+∂∂= ∇)()()()(z y x z u u f y u u f x u u f e e e ∂∂+∂∂+∂∂=d d d d d d u u f z u y u x u u f z y x ∇=∂∂+∂∂+∂∂=d d )(d d e e e (2) z u A y u A x u A u z y x ∂∂+∂∂+∂∂=⋅∇)()()()(A z u u A y u u A x u u A z y x ∂∂+ ∂∂+∂∂=d d d d d d u z u y u x u u A u A u A z y x z z y y x x d d )()d d d d d d (e e e e e e ⋅∇=∂∂+∂∂+∂∂⋅++=

郭硕鸿电动力学习题解答完全版(1_6章)

1. 根据算符∇的微分性与矢量性 推导下列公式 ∇(Ar ⋅ Br) = Br × (∇× Ar) + (Br ⋅∇)Ar + Ar × (∇× Br) + (Ar ⋅∇)Br Ar × (∇× Ar) = 1 ∇Ar 2 − (Ar ⋅∇)Ar 2 解 1 ∇(Av ⋅ Bv) = Bv × (∇× Av) + (Bv ⋅∇)Av + Av × (∇× Bv) + (Av ⋅∇)Bv 首先 算符∇是一个微分算符 其具有对其后所有表达式起微分的作用 对于本题 ∇将作用于 Av 和Bv 又∇是一个矢量算符 具有矢量的所有性质 因此 利用公式 cv × (av ×bv) = av ⋅(cv ⋅bv) − (cv ⋅av)bv 可得上式 其中右边前两项是 ∇作用于 v v A 后两项是∇作用于 B v v 2 根据第一个公式 令 A B 可得证 2. 设 u 是空间坐标 x y z 的函数 证明 ∇f (u) = df ∇u du ∇⋅ Ar(u) = ∇u ⋅ dAr du r ∇× Ar(u) = ∇u × . dA du 证明 1 ∇f (u) = ∂f (u) er x + ∂f (u) er y + ∂f (u) er z = df du ⋅ e x + r ∂u er y + df ∂ur ⋅ ⋅ e z = df ∇u ∂u ∂x ∂y ∂z du ∂y du ∂z du 2 ∂Ar y (u) ∂y dAr y (u) du ∂Ar x (u) + ∂x + ∂Ar z z(u) = dAr x (u) ⋅ ∂u + ⋅ ∂u + dAr z (u) ⋅ ∂u r ∂z = ∇u ⋅ du ∇⋅ Ar(u) = dA ∂z du ∂x ∂y dz 3 r r r e z ∂ e e ∂Ar y )er x + (∂Ar − ∂z ∂Ar ∂Ar x )er z = ∂y r r x y ∇× Ar(u) = = (∂ x − ∂ )e y + ( y − ∂x ∂ ∂ A A r z z ∂x ∂y A y (u) A z (u) ∂z ∂y ∂z ∂x r r r A x(u)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dynamics 课程编号:042324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物理学专业(师范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基础物理Ⅰ、基础物理Ⅱ、基础物理Ⅲ、数学物理方法、应用数学 后续课程:固体物理学、理论物理专题Ⅰ、电磁场理论 总学分:4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电动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电磁现象的了解更加深入,系统地掌握电磁场的基本性质、运动规律及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电磁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电动力学认识和处理相关电磁现象问题 《电动力学》是物理学发展比较成熟的一门学科,从电磁理论发展史看,章章节节中渗透着科学家的成功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并学习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觉和科学素质是十分有益的,这也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系统而深入地掌握静电场和静磁场理论,掌握电磁波的传播和电磁场辐射规律,并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电磁问题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讲授实验 1 引言 4 5 第四章电磁波的传播 12 2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8 6 第五章电磁波的辐射 10 3 第二章静电场 10 7 第六章狭义相对论 10 4 第三章静磁场 10 引言(4学时)

一、《电动力学》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等 二、电磁场理论的发展史 三、数学知识补充(矢量分析和算符运算)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8学时) 第一节电荷和电场 一、库仑定律(电荷连续分布带电体的电场) 二、高斯定理,静电场的散度(矢量场的两个基本性质) 三、静电场的旋度 第二节电流和磁场 一、电荷守恒定律(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 二、用毕-萨定律证明磁场旋度和散度公式 第三节麦克斯韦方程组 一、电磁感应定律 二、位移电流 三、麦克斯韦方程组 四、洛伦兹力公式 第四节介质的电磁性质 一、极化和磁化的物理图象及描述 二、极化强度的散度和磁化强度的旋度 三、物质方程 四、介质中的Maxwell方程 第五节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一、Maxwell方程的积分形式 二、法向分量的跃变 三、切向分量的跃变 第六节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一、场和电荷系统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般形式 二、电磁场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表示 式 三、电磁能量的传输

电动力学02034(理论)

电动力学02034(理论)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电动力学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电动力学课程代码:02034(理论)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电动力学是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以及它和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是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的理论基础,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高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生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加深对电磁场的性质和空间概念的的理解;获得本课程领域内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通过电磁场运动规律和狭义相对论的学习,更深刻领会电磁场的物质性,帮助考生加深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全面的科学的掌握麦克斯韦方程及其应用,掌握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2、正确理解各种条件电磁场的求解方法,主要是求解思想和思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1、电动力学是在大学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考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备大学物理的电磁学的知识基础

2、学习本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和数学物理方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向量运算、微积分及微分方程、特殊函数,建议考生在学本课程之前先学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程 第二部分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理解电荷密度,电流密度向量,位移电流,极化强度,磁化强度,电荷受力,场的能量密度,能流密度等基本概念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高斯定理 电场的散度 电场的旋度 毕奥-萨伐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对麦克斯韦方定程的积分形式,微分形式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正确运用电场高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的环量定律,叠加原理,电磁场的边值关系分析和解决静电场,静磁场问题 正确运用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和解决位移电流问题 正确运用韦方定程的微分形式解决电磁感应问题 本章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知识点 1、电荷和电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