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在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与创新

“三言”“二拍”在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与

创新

1、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创作,带来浓郁的生活气息。使通俗小说脱开了追求传奇故事情节的浅俗层面。思想性、艺术性都有大的发展与创新。

2、超越了话本模式,强化了话本小说的结构形态及各部分的功能:

题目篇首诗入话与头回正话篇尾诗

2、情节曲折动人,巧妙多变。《十五贯》、《卖油郎》。

3、小道具贯穿始终,结构完整,波澜迭起。如珍珠衫、鸳鸯带、出师表等。

4、悲剧喜剧交互穿插,创造一种奇趣。如市民家庭婚姻的悲喜剧《蒋兴哥》等,还有《玉堂春》。

5、有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第五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第五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第一节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明代话本称为“说书”或“评话”。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共有小说60种,又称《六十家小说》,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万历年间熊龙峰也刊刻了一批话本小说。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印出版,定名为《熊龙峰小说四种》。 《京本通俗小说》一书,1915年由著名藏书家缪荃孙刊行,宣称“的是元人写本”,但是一部伪书。 二、冯梦龙与“三言” 冯梦龙(1574——1646),长州(今苏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少有才气,为人狂放不羁,一生功名不顺。 冯梦龙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通俗文学大师。 他的突出成就在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撰方面。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他编撰的“三言”。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这些明代的作篇,都是模拟

宋元话本小说的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为“拟话本”。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凌蒙初与“二拍” 在“三言”影响下,凌蒙初编著了“二拍”。凌蒙初(1580——1644 ),别号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凌蒙初一生著述最有名的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人称“二拍”,“二拍”每集40篇作品,实有小说78篇。 与“三言”收录前人旧作不同,“二拍”基本都是个人创作。 “二拍”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末有《今古奇观》一书,是“姑苏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中选出佳作40篇编成的。《今古奇观》在民间流传极广。 四、其他白话短篇小说集 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湖二集》、陆人龙的《型世言》、西湖渔隐主人的《欢喜冤家》、古吴金木散人的《鼓掌绝尘》、华阳散人的《鸳鸯针》、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 这些作品大致都从侧重于“主情”到倾向于“重理”,说教气浓。成就不如“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概述: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在“三言”的影响下,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刊于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1632年)各40卷,人称“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后科场一直不利。55岁时,以优贡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崇祯十七(1644),李自成部进逼徐州,忧愤而死。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卷帙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三言二拍主要描写的内容:1、商人题材,商人的地位在三言中得到提高。2、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的思想。 3、描写对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民化。 4、“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明末清初是拟话本小说的创作高峰期。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话本小说的体制:题目、入话(诗词)、头回(又叫“笑耍头回”、“得胜头回”、与正话相关的短故事)、正话(散文、韵文)篇尾(缀以诗词或题目、作者出面总结全篇主旨,或对人物事件作出评论)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关于近十年来《 三言》《 二拍》 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三言》、《二拍》研究综述 王敏 明末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和凌蒙初创作的《二拍》当推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之翘楚。建国以来,不少学者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多导次的研究。王立言、人民的《“三言”“二拍”研究综述(1949 —1989) 》(《中国文学研究》1993 年1 期) 提供了建国后四十年的研究情况。 90 年代以来,关于《三言》《二拍》的研究文章有60 余篇,它们或就已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或以新眼光发现新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这些研究成果略作概述,以使读者对此有整体的认识。 一、关于《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一) 婚恋问题:《三言》《二拍》中,此类题材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二分之一强。这一问题也是多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90 年代以来,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学者致力于新境界的开辟。刘敬圻《婚恋观念的嬗变及其启示》(《北方论丛》1994 年2 期) 考察了那些表现传统礼地观念已发生裂变的作品,并把其中的婚恋现象分为“传统模式”和“非传统模式”,指出:它们“一方面是对现存婚恋关系的合理调整和热心疗救,一方面是对某种新婚恋模式(以人的自身价值为唯一纽带的婚恋模式) 的痴心构想与积极探求。”王平《双重超越:聊斋与三言二拍之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 年2 期) 一文指出:《三言》《二拍》中婚恋爱情小说的主人公,“追求自由爱情,婚姻自主是对封建礼教的背叛,是民主精神的体现。”而作品中露骨的色情描写,又损伤了其美学价值。刘、王二先生之文,各有千秋,前者立足于个体价值来考察婚恋模式,比后者只注重民主精神以反封建的思想更深刻,因为个体价值是民主精神的核心原因。然而王文正确评价了色情描写,显示出内容的广泛。 (二) 女性形象问题:近年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是研究中的新视角,重要的文章有:黄焕新《从“三言”“二拍”看作者的妇女观》(《天中学刊) 1995 年增刊) 和王引薄《试论“三言”中的妇女主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1 年2期) 。后者从社会历史的维度,考察了妇女题材的小说,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文章指出:《三言》“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妇女的生活和心态”,肯定妇女对自主婚姻的执着追求,“显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动觉醒,带有新生产关系萌芽时期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这种评价把女性性别的特殊性视作人类的一种个性,以个性从共性中脱离来阐释妇女解放的历史必然,显示出思维的精密。 (三) 商人形象与商业活动:《三言》《二拍》中不少篇章把商人和商务作为描写对象。以前的论文笼统认为:它们“表达了市民作为一个阶级要求改善自己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心声。”90 年代以来,研究者对此问题涉及较多且有了新突破。王枝忠《凌蒙初的新贡献——“二拍”平议》(《东岳论丛》1994 年6 期) 经以比较见长,认为:《三言》中的商人形象大都是小商贩,《二拍》中则出现了大商巨贾且被作为正面描写的对象。文章还指出,《三言》《二拍》中关于发迹变泰的描写,又有很大不同。《三言》中,“发迹变泰的主人公大都为文士与武夫,而且一般都是社会政治地位的改变,即由贱变贵。”而在《二拍》中,“否极泰来者基本上都换成了商家贾客,并且是以经济方面的变迁为特征,也就是由贫转富。”由追逐政治地位到追求经济势力,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晋云《“三言”与明代商人的思想意识》(《社会科学研究》1991 年4 期) 着重分析了明代商人的思想观念,指出:《三言》中的经商观念,最突出的是“治生论”。“经商治生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德之本”。其中的贡道,超越了传统的经商观念,是‘创业垂统’与‘建立功名于天

三言二拍

?冯梦龙和“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三言︰冯梦龙所辑 ?《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凌蒙初所辑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为“三言”。 ?“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今古奇观序》 ?三言是我国明代市民生活的百科全书,真实地反映了这个阶层的理想、愿望和要 求。 ?“三言”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 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明”者,取其可以道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 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醒世恒言》序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多数是围绕市民生活及其兴趣点展开的,颇 为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市民阶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表现婚姻爱情生活是“三言”中最具特色的题材,在“二拍”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此类题材一方面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同时也表现出新的发展。 ?一类作品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旧的封建传统意识的突破,对新的婚姻爱情观念的 追求,也就是提倡男女双方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同时对男女情爱和情欲给予大力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冲决了礼教之大防。 ?另一类作品反映了被压迫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揭露了封建势力和传统礼 教的虚伪与凶残,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 ?二、大胆地揭露统治阶级倒行逆施的罪恶本质与官场吏治的腐败黑暗,同时也体现 出清官贤士的正义感和下层人物的反抗精神。

?直接面向现实,表现朝廷内部的忠奸斗争,如时事政治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描写了官吏的昏庸无能、暴虐残酷,甚至是径直为盗的丑恶行径,如《进香客莽看 金刚经》 ?暴露社会邪恶势力对美好事物的摧残,如借神灵惩邪恶的神异小说《灌园叟晚逢仙 女》等。 ?三、描写市民生活(尤其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形象地展现了 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图景。 ?作品一反重农抑商的传统意识,商业商人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肯定,追逐货利、发财 致富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不少商人也被塑造成正面形象。 ?“三言”中的此类作品着重写的是商人的重义守信,反映的是商人刚刚登上历史舞台 时的精神面貌,如《施润泽滩阙遇友》、《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皆歌颂了小手工业者拾金不昧的品德和患难相助的友谊。 ?“二拍”则着重写的是商人发家暴富的白日梦,表现出已经占据历史舞台的商人迅速 崛起的态势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皆肯定了新兴市民们通过冒险经营、投机取巧来发迹变泰。 “二拍”的题材内容,与“三言”相比,有新的突破: ?(1)经商题材,更有时代特色。 ?(2)爱情题材,女性观念显然更为进步,提倡男女平等的观念,对贞洁观念的突 破。 ?(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二拍”的艺术贡献 ?(1)头回作到了与正文的一致; ?(2)结束了以往拟话本中套话的程式化窠臼,代之以自己的韵语,使韵文与散文 相互呼应结合,更有个性; ?(3)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更为考究; ?(4)对细节的追求更为细腻; ?(5)议论虽显迂腐但个性鲜明,增加了整部作品的个性特征。 ?凌蒙初的“二拍”,真正标志着文人化的拟话本的成熟。

三言艺术特色

三言艺术特色 引言 三言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三个字为题目,每个故事仅用三句话来叙述。三言的艺术特色在于简洁明快,以短小的篇幅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言艺术的特点和魅力,并分析其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言的起源和发展 三言起源于唐代,当时是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最早的三言作品可追溯到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三愿》。此后,三言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成为了古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创作方式。 在宋代,三言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三言二拍》,由宋代文学家冯谦和杨万里合作完成。《三言二拍》是一部由三言组成的长篇小说,共计六百多篇,内容涵盖了社会风俗、人情世故、爱情和家族纷争等各个方面。 明清时期,三言逐渐式微,但仍有一些作家继续创作三言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杨慎的《三言故事会》,这部作品收录了一百个三言故事,内容涉及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道德教化等多个领域。 三言的艺术特点 简洁明快 三言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每个故事仅用三句话来叙述,没有冗长的描写和繁琐的细节。这种简洁明快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意义,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效率。 意味深长 尽管三言的篇幅很短,但它却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义。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启示,通过简单的叙述和巧妙的表达,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这种意味深长的特点使三言成为了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形式。 立意高远 虽然三言的篇幅很短,但它的立意却常常高远。三言作品涉及的主题广泛,包括人生哲理、社会道德、人情世故等等。通过简短的叙述,三言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引发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三言在文学中的地位 三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古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创作方式,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言的简洁明快和意味深长的特点,使得它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这种叙述方式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法。 此外,三言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文学形式,对中国的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简短的故事,三言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结论 三言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形式,以其简洁明快、意味深长和立意高远的艺术特点,成为了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以短小的篇幅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成为了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学形式。三言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重视和传承三言的艺术特色,使其在现代文学中继续发扬光大。

《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明代小说与传统叙事艺术对比

《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明代小说与传统叙事 艺术对比 引言 中国文学中有许多传统的叙事艺术形式,其中《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是两个 重要的代表。尽管这两者都属于小说的范畴,但它们在叙事结构、风格表现和 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比较《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之 间的异同,以探讨明代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以及传统叙事艺术的演变。 一、《三言二拍》的特点 1.1 叙事结构的简约与精巧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叙事艺术形式,通常包含三个故事和两个插曲。故事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但都具有明确的主题和情节。这种叙事结构的紧凑 与巧妙,使得整个作品具有很高的独立性,每个故事都可以独立成篇。 1.2 平民化的风格表现 《三言二拍》的故事往往以平民百姓为主要角色,并展现了他们在生活中面对 的各种困境和挑战。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打破了传统文学中对 于高雅主题和贵族人物的固有偏好,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经验。

1.3 偏重价值观念的宣扬 《三言二拍》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形式,通常通过故事来传达一定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涉及到道德、正义、忠诚等方面,通过故事人物的言行来宣扬。同时,作者也常常通过故事结尾的道德评述来强调这些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二、明清小说的特点 2.1 多线叙事结构的丰富性 与《三言二拍》不同,明清小说通常采用多线叙事结构,将多个故事线索交织在一起。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复杂而丰富,读者可以在不同的故事线之间来回穿梭,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2.2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明代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之一。《红楼梦》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闻名于世。它不仅展现了贵族社会的生活和人物形象,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虚伪。 2.3 视角的多样性 明清小说中,不仅故事情节复杂多样,而且故事展示的角度也丰富多样。有的故事以第一人称叙事,使读者更容易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有的故事则以第三人称叙事,以客观的视角展示事件的发展和结局。这种多样性的叙事角度使得作品更加立体和生动。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石艺编撰 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三言二拍” 文言短篇小说代表作:瞿佑《剪灯新话》 一、关于“话本” 1、“话本小说” “话本”一般都认为是说书人所依凭的底本。 “小说”如果作广义的叙事文学的解释,则这个名词泛指一切由说书发展而来的早期白话小说作品,如《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都可以称为“话本小说”。 “小说”在说书的体系中又有个狭义的用法,即专指短篇的人情小说,如烟粉灵怪传奇之类。这些我们常用的“话本小说”这个名词,已经专指这些短篇的世情小说。 典型的话本小说指的是“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四种小说”,及本章将深入介绍的“三言二拍”中的作品。 讲史、讲经的长篇作品都不包括在“话本”内。 2、“拟话本” 这个名词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创造的,他所指的作品是《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他的原义是指受话本的体裁、形式影响而创作的小说。 后来很多小说史、文学史的作者借用了这个名词,用来指明朝及以后文人整理或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今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清平山堂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的堂名。根据学者的研究,这本书大约出版于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1541-1551年),原书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六集,每集收小说十篇,故共有六十篇,又称《六十家小说》。此书已散佚,现在可以看到的剩下二十九篇,这些小说的版心都刻有“清平山堂”字样,所以重版时称为《清平山堂话本》。 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也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二、“三言二拍” 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喻世明言》(初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濛初“二拍”(每集40篇,但实有小说78篇):《初刻拍案惊奇》(原书无“初刻”二字,但后来为方便称呼多加上此二字)、《二刻拍案惊奇》(《二刻》的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初刻》补移进来的,《二刻》的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亦是补入的,而且是一部戏剧,所以“二拍”实际只有78篇小说。) 冯梦龙的“三言”共120篇,多来自“家藏古今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序》),而凌濛初的“二拍”则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序》)。 前者多为编选改订,后者则着力放创作。从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场带到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篇小说由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的功臣则是凌濛初。 二人对白话小说都有巨大的贡献。 “三言二拍”这两套书在中国的遭遇也是很奇特的。直到本世纪二十年初鲁迅撰写《史略》时,还不能看到《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谨知其序目”,国内只有《醒世恒言》一种,反而在日本藏有比较完整的版本。 所以王古鲁在《二刻拍案惊奇》排印本卷首中说:

“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 “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 →杂文参考→“三言”、“二拍”的思想和内容和艺术成就 2008-10-03 明代在长篇小说取得突破成就的同时,短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拟话本“三言”、“二拍”的出现,则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达到了高峰。 话本本是宋元说话艺人的底本,最初当为“话”的提纲、草稿;以后经人整理而成完整文案,可供人阅读,这就是话本小说,如宋时的《碾玉观音》与《错斩崔宁》;拟话本则是仿拟话本小说创作而成的短篇小说,其结构特征一般保留有“入话”,用语形式则仍保留“说话的”、“听话的”、“话分两头”等评话的行业用语。“拟话本”这一称谓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创制的。 话本小说的整理与拟话本小说的创作的直接诱因是印刷出版可以获取商业利润,因此,它的产生与风行,除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因素以外,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读者需求量的增加、造纸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版印刷商的出现都是相关因素。 拟话本究竟始于何时,或者说把它从与之混在一起的话本小说中区分开来,并不容易。今知具有“长篇拟话本”(这里是仿拟借用)性质《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则最早的白话短篇拟话本似当不迟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的成书时期。 单刊话本、积集话本到拟话本专集 嘉靖年间晁瑮编的《宝文堂书目》中已经著录有几十种单刊话本,其话本本身的整理或仿拟刊行的实际时间自然要提前一定的年代。 今知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刻的。洪楩是当时的藏书家与出版家,“清平山堂”是洪楩的堂号。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每集分上下两卷,每卷五种,共六十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今残存二十九篇。一般认为,二十九篇中,宋人作品十一篇,元人作品六篇,明初作品十二篇。其中《刎颈鸳鸯会》、《范张鸡黍死生交》、《简帖和尚》、《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十篇后被冯梦龙整理进“三言”中。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快嘴李翠莲记》在白话小说发展史上有突出的认识意义。首先,《快嘴李翠莲记》保留了早期说话、评话的表现形式,其中有特殊的说、念、吟、数(板)的叙述形式,特别是数板,--李翠莲的道白三十余段均为数板,这种形式与明代后来的拟话本有很大的区别。这显然是早期说话、评话中的形式,与《大唐取经诗话》的“诗话”、《金瓶梅词话》的“词话”的韵语有着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不妨叫做“板话”(现代作家赵树理即有《李有才板话》)。其次,这篇小说保留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表明了这话本小说的作者还未从民间艺人过渡到书会才人的状态。语言朴素,多村言俚语。在拟话本中通常该引用古人诗句的地方,在《快嘴李翠莲记》中只是顺口溜。数板的语段多铺陈手法,或对举,或排偶。称爷必称娘,称哥连称嫂,称公连带婆;司礼先生“撒帐”时,一口气说了东、南、西、北、

名词解释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一、什么是三言二拍? 1.1 三言二拍的定义 三言二拍,又被称为“三言二拍故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由三个故事性强的短篇小说和两个打油诗组成。每个故事只能用三句话来叙述,每个打油诗只能用两句话,故名为“三言二拍”。 1.2 三言二拍的特点 三言二拍作为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简短精练:每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每个打油诗只有两句话,因此需要用简练的语言准确地叙述和表达情节。 - 概括抒情:三言二拍通过简短的叙述传达情感和情节,能够让读者迅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 多样性:故事情节可以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二、三言二拍的起源 2.1 三言二拍的历史渊源 三言二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它最早出现在《古小说类苑》之中。《古小说类苑》是一部关于古代小说的文献集成,其中收录了许多三言二拍的作品。它们以儿童读物的形式出现,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2.2 三言二拍的发展和传播 三言二拍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成为当时的一种主流文学形式。不仅宫廷中的皇帝、贵族们对它青睐有加,就连百姓们也热衷于创作和传播三言二拍。

三、三言二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3.1 三言二拍的影响力 三言二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和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影子。 3.2 三言二拍的艺术价值 三言二拍以其简洁的形式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情感和人性的思考。它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欢乐和娱乐,还能够引发他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四、三言二拍的创作与欣赏 4.1 三言二拍的创作技巧 创作一篇优秀的三言二拍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才华。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创作技巧: - 突破限制:在有限的语言表达中,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主题设置,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 运用比喻和修辞:通过巧妙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注重节奏和韵律:三言二拍的语言应该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 4.2 三言二拍的欣赏方式 欣赏一篇三言二拍首先需要对其构思和情节进行理解,然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欣赏: - 故事情节:观察故事是否有趣,是否能引起共鸣。 - 语言表达:欣赏作者在有限的表达空间中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情感表达。

三言二拍艺术特色

一.“三言”“二拍"中不少借历史故事,阐发善恶伦理观念,但主要篇幅和精彩部分是写世俗人情百态,商人成为时代宠儿。 (一)“三言”中,经商买卖已被视为正当职业,商人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如《杨八老越国奇遇》杨八老,《赠芝麻识破原形》马少卿小说描写这种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表现了晚明时代的鲜明特点,反映新的价值取向。 (二)“三言”、“二拍”对商人的感情也与传统观念不同: 1。商人多数已不是贪得无厌之徒和为富不仁之辈,而往往是善良、正直、纯朴,而又能吃苦、讲义气、有道德的正面形象,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市商吕玉、《施润泽滩阙遇友》小商人施复等,《卖油郎独占花魁》卖油郎秦重。 2。表现商人凭经商智慧,灵活应变而获厚利(《徐老仆义愤成家》);商业竞争和雇工剥削,但都被“好人致富”思想冲淡:“利”被蒙上传统道德之“义"而显得温情脉脉;“二拍"作品更重写商人逐“利”而非求“义”,更直接地接触到商业活动的本质。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故事源于明周元《泾林续记》;直接从经商获利的角度写商人,赞美他们囤积居奇、投机冒险、积极进取的商业活动,更贴近经商活动的本质特点。 二。歌颂婚恋自主,张扬男女平等。 (一)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肯定“情”对“礼"的挑战。 (二)“三言"中这种男女爱恋之情包蕴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相爱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了解的关系。 三。尊重女性的意识,流露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一)突破贞节观念是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尊重人性、妇女解放的一种表现,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究人生真情实感和尊重自己爱权利。 (二)“二拍”中对女性“失节"问题表现得更宽容,如《李将军错认舅》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用谅解、同情的笔触写到丈夫与失节之妇重归于好,甚至“越相敬重”;这种新的妇女观的思想基础,就是对于女性的尊重。 (三)赞颂女性为追求人格尊严而进行的斗争,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四.“三言"、“二拍”中有不少作品揭露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 (一)如“二拍"《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二)暴露官吏贪酷的篇章,如《硬勘案大儒争闲气》把矛头指向朱熹。 (三)“三言"、“二拍”主要用知识分子良心为观照鞭挞奸臣、贪官、酷吏和种种社会恶势力,刻画“清官”形象时,往往带上市民化色彩:那些“青天"往往能重视人的价值,承认人情、人欲的合理性,如《滕大尹鬼断家私》、《单符郎全州佳偶》等. 五。时代新思潮的影响下出现的新内容。 (一)在肯定情和欲时往往过分强调人的自然本能,有过多直露的秽笔;强调文学教化功能,大谈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散发着陈腐的气急.“二拍”更为突出; (二)“三言"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推向高峰,而“二拍”则越过高峰而面向下坡。 (三)“二拍"后,随着晚明国事的艰难,强调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的兴起,文学上要求关心国计民生,有益世道人心,这影响了白话短篇小说创作,使之向“劝善惩恶”的方面倾斜,如《型世言》;此时白话短篇小说创作,除《欢喜冤家》等个别篇章还偶尔对人“情”有所肯定外,绝大多数都主张克制“情”、“欲”,回归“理”、“礼”. 一。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凌濛初《拍案惊奇序》:“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常理测者固多也。”宣布:艺术上追求的目标是“耳目前怪怪奇奇",即在日常题材、平凡故事中显示出小说的传奇性,“无奇之所以为奇.”(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

古代文学三言二拍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三言二拍名词解释 摘要: 一、三言二拍概述 二、三言二拍的特点 1.内容题材 2.文学风格 3.艺术表现 三、三言二拍的代表作品 四、三言二拍的价值与影响 五、结语 正文: 【提纲】 一、三言二拍概述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明代,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以短篇小说集的形式出现的,主要继承了宋元时期的话本传统,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画卷。 【提纲】 二、三言二拍的特点 1.内容题材 三言二拍的内容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也有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生活

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文学风格 三言二拍的文学风格独特,以写实为主,注重细节描绘,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同时,作品中的描绘手法多样,既有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也有生动逼真的场景描绘。 3.艺术表现 三言二拍的艺术表现具有较强的戏剧性,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典范。 【提纲】 三、三言二拍的代表作品 三言二拍的代表作品有《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这些作品在当时深受百姓喜爱,流传至今,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提纲】 四、三言二拍的价值与影响 三言二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古典小说的类型,也为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三言二拍对民间文学、戏曲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提纲】 五、结语 总之,三言二拍是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题材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摘要: 一、前言 二、三言和二拍的概念及起源 1.三言 2.二拍 三、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1.内容主题 2.艺术形式 3.社会影响 四、结论 正文: 一、前言 “三言”和“二拍”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非常重要的两种文学形式,它们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两种文学形式各具特色,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本文将对三言和二拍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它们的异同。 二、三言和二拍的概念及起源 1.三言 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编辑的《古今小说选》、《东周列国志》和《南北史通俗演义》三部小说。这三部小说以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各种寓意深刻的故

事,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剖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道德的呼唤。 2.二拍 二拍是指明代凌濛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讲述各种离奇曲折的故事,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道德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三言和二拍的异同 1.内容主题 三言和二拍的内容主题有很大的不同。三言以历史为背景,讲述的故事多涉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事件,旨在传达作者的历史观和社会观。而二拍则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讲述的故事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2.艺术形式 在艺术形式上,三言和二拍也有很大的区别。三言以散文为主,语言简练,叙述方式较为传统。而二拍则以小说为主,文笔生动,情节曲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3.社会影响 三言和二拍在当时的文学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言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道德寓意,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二拍则以其丰富多样的故事内容和现实主义精神,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论 总之,三言和二拍在内容主题、艺术形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

[知识]第六节话本小说集的代表作“三言二拍”

[知识]第六节话本小说集的代表作“三言二拍” 第六节话本小说集的代表作“三言二拍” 共存一百九十八个话本拟话本的“三言二拍”,代表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既是小说美学的艺术宝库,也是小说文化的思想宝库。 “三言二拍”的艺术实践,使宋元时代形成的话本短篇小说形式更加成熟,并提升到小说美学的较高境界。经过冯梦龙对宋元旧本的加工整理和润饰,以及冯梦龙、凌濛初对话本形式的成功摹拟创作,白话短篇小说获得了后来被拟话本作家普遍遵循的独特艺术形式。摹拟说书场的现场情景,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民间白话作为小说语言,采取事理相套的结构模式,构想常中出奇的故事情节,反映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这种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小说,虽在宋元时代已初具规模,但“三言二拍”才使它完全定型化并产生广泛影响。 “三言二拍”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那些爱情婚恋作品和公案小说。“三言”中婚恋佳作甚多,《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崔待诏生死冤家》、《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等系改润宋元旧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则为明人杰作。《杜十娘》经过冯梦龙的再创作,是拟话本短篇小说少有的精品,女主人公的肮脏职业与美丽心灵,下贱身份与聪明智慧,屈辱地位与坚强人格,执著的美好追求与勇决的自我毁灭,形成一系列的巨大反差,震撼人心地控诉了罪恶社会,表现了壮烈的悲剧美,是一曲卑贱者伟大人格的颂歌。《卖油郎独占花魁》写了另外一个妓女,她曾经被肮脏的风尘生活麻醉了人的尊严感,但是一个地位似乎出她还要低微的卖油郎,却用自己近乎宗教情感的高尚爱情,使她恢复了人格灵性,终子对卖油郎爱的呼唤回以“我要嫁你”的心声,作品在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情与欲、爱恋与摧残、衣冠禽兽与市井良民的强烈对比中,赞颂了爱的力量,也肯定了小人物的爱情追求。“二拍”中写情作品也不少,《李

“三言”“二拍”中清官小说的新变

“三言”“二拍”中清官小说的新变 引言清官小说在明代的兴起及其思想内涵 “清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概念。从现有的史料来看,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起初叫“循吏”,指能够“奉法循理”、教化百姓、清廉正直的官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循吏”一词逐渐被“清官”所代替。本文所说的“清官”,指的是它今天通用的意义,即清廉正直的官员。起源于宋代的公案白话小说大量地刻画了这样的形象。“说公案”或“公案小说”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宋人“说话”的名目中。众所周知,宋代是我国古代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市民文学发源的时期。作为市民文学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公案白话小说在宋代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形成了市民文学不同于以往士大夫文学的独特景观。这种特征一直延续到明代,而公案白话小说在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以及文人独立创作的繁荣,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特色,最突出的一点,是官吏形象尤其是清官形象被着力塑造。由于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是晚明文人独立创作的代表,所以三言二拍中的清官形象是我们一窥晚明社会生活情况的窗口。 1.社会生活的全景式展现 1.1皇权发展到极致的产物 明代是中国皇权制度恶性蜕变的时期,因而权利体制对国民全体的压迫掠夺及其对国民心理的影响极为严酷。然而也就是在明代,通俗文艺中的清官故事高度繁荣。由于弱势国民群体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消解专制权利的巨大压迫,所以他们才转而创造出一种广泛而“有效”的“心理补偿机制”,试图通过对清官的企盼、幻想、艺术张扬等神化方式,创造了数量众多的清官小说,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同中有异的清官形象,以使得自己的心理可以勉强抗衡社会上的黑暗与腐败。 据历史学领域的研究,在明代,高度专制的皇权体系将“权高于法”的制度特征发展到极致。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皇帝发布的诏令敕谕是最权威的法律形式,皇帝的特权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于是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