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公开课 )

苯酚(公开课 )
苯酚(公开课 )

专题4 烃的衍生物---第二单元醇酚

苯酚(第一课时)

授课人:何红光时间:2007-10-17 地点:K 二(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酚和醇性质的差别。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苯酚的比例模型

苯酚、水、浓溴水、NaOH溶液(5%)、FeCl3溶液、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师]比较两种水解产物,它们有何关系?组成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讨论后回答]

1、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2、结构上的相同点:都含有苯环和羟基。

3、不同点:前者羟基连在苯环的侧链上,后者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

[师]它们的官能团都是羟基,那么它们是不是都属于醇类?

[生]不是。前者属于醇类,后者属于酚类。

[师]什么叫酚?

[板书]酚: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种是酚类?

[说明]A为芳香醇,B为环醇,均不是酚类

[讲述]酚分子中的苯环,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稠环,如也属于酚。苯酚是最简单的一种酚类物质,通常又把它简称为酚。

(说明)我们这节课通过最简单的酚----苯酚的性质,来了解酚类和醇类这两种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性质上的异同。

[板书]苯酚

[板书]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师]演示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让学生写出苯酚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

官能团:-OH

(说明)苯酚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是极性分子。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看苯酚说出:颜色、状态、气味(实验1)。

(实验2、3、4)思考:将较多的苯酚晶体投入水中,搅拌或振荡,形成浑浊的液体,将其加热至65℃以上,液体变澄清。将该澄清液体冷却至室温时又变浑浊。

(小结)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有特殊气味,熔点43℃,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则能与水混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的苯酚晶体会因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故应隔绝空气,密封保存苯酚。

苯酚是有毒的,他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苯及其同系物、硝基苯、苯酚、甲醇、大多数卤代烃都有毒)苯酚的气味和医院的气味差不多。但医院给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不是用苯酚,而是用甲基苯酚,俗称来苏水。苯酚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此可以把苯酚掺入肥皂中制成药皂来治疗一些皮肤病,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还广泛用于制造医药、合成香料、燃料、农药等。

[师]—OH是醇的官能团,也是酚的官能团,那么—OH决定了醇类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生]与Na反应产生H2;发生消去反应;羟基的取代反应、催化氧化等。

[师]那么酚类与醇类性质上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呢?下面我们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取少量苯酚晶体,放入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再逐滴滴入NaOH 溶液。

[现象]溶液浑浊,滴入5%的NaOH溶液后,浑浊的液体变为澄清透明的液体。

[结论]在水溶液中,苯酚易与NaOH反应,苯酚有酸性。

[板书]1、酸性(弱酸性)

(1)和NaOH反应

[师]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的实质是酚羟基的氢跟NaOH的OH-结合成水,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故在这个反应中,苯酚显示了酸性,所以苯酚俗称石炭酸。

[演示实验]向上述澄清的溶液(苯酚钠)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现象]出现浑浊。

[结论]加入盐酸后,易溶的苯酚钠又变成了溶解度不大的苯酚。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盐酸弱。

[化学方程式]

[师]如果在通入二氧化碳也会变浑浊,那苯酚的酸性与碳酸相比谁强?

[练习]比较下列物质在水中电离出H+的难易。

H

2CO

3

HCO

3

- H

2

O HCl C

2

H

5

OH C

6

H

5

OH CH

3

COOH

(小结)HCl > CH

3COOH > H

2

CO

3

> C

6

H

5

OH > HCO

3

- > H

2

O > C

2

H

5

OH

[师]写出苯酚钠与CO2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讲述]苯酚的酸性虽然比H2CO3弱,但比HCO

3

酸性强,因此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只能生成苯酚和NaHCO3,而不能生成苯酚和Na2CO3,因为

,与Na2CO3不能共存。

(强调)所以苯酚钠与水、CO2反应时,不论CO2过量与否,均生成NaHCO3而不生成Na2CO3

[练习]写出苯酚钠与醋酸的反应

(分析)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强酸制弱酸原理,所以现象应是一样的。

酸性比碳酸强的酸,均可与苯酚钠在水溶液中反应。

[师]苯酚酸性极弱,它不能使石蕊、甲基橙等指示剂变色。那么苯酚能不能和钠反应呢?若能反应,则反应速率与C2H5OH、水相比如何?

[生]由于苯酚显弱酸性,肯定也与Na反应生成H2,比乙醇、水与Na的反应要容易,速率要快,因为乙醇、水都显中性。

[板书](2) 和Na反应

[师]通过上述内容可分析得出:虽然苯酚和乙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但苯酚分子中的O—H键比乙醇分子中的O—H键易断裂。即酚羟基上H原子比醇羟基上H原子要活泼。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结构决定性质,官能团相同,烃基不同,只能是烃基苯环对羟基影响的结果。

[师]由于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的O—H键比乙醇分子中的O—H键易断裂。那么,—OH对苯环是否有影响呢?

[板书]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演示实验]在盛有少量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

[现象]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在溶液里,苯酚易与溴发生化学反应。

[说明]①苯酚与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三溴苯酚。(与稀溴水不反应)②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Br2要过量。若C6H5OH过量,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于C6H5OH溶液中。③C6H5OH 与Br2的反应很灵敏,可用来检验苯酚的存在,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这说明,有机化学反应也能快速、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白色沉淀

[问]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生]取代反应。

[师]和前边学过的苯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相比,苯酚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更容易被取代,这是因为—OH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中—OH邻、对位上的H原子变得更活泼了。

表格略

(过渡)同样,苯酚也能像苯一样发生硝化、磺化、加成等反应。(因为苯酚中含有苯环,所以苯酚可以和H 2发生加成反应,和HNO 3发生硝化反应。)

(板书)

(说明)另外,苯酚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板书]3、显色反应

[演示]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 3溶液,振荡。 [现象]溶液立即变为紫色。

[结论]在溶液中,苯酚与FeCl 3反应,生成紫色、易溶于水的物质。 [板书]苯酚遇FeCl 3溶液显紫色

[师]此反应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常用于检验苯酚的存在。

(说明)其它的酚类遇FeCl 3也会有特殊的显色反应,但不一定都是紫色。 [问]苯酚的检验有哪几种?

方法一:苯酚与溴取代反应; 方法二:苯酚与FeCl3的显色反应;

[过渡]根据苯酚在空气中变色的性质,你认为苯酚还可能发生哪些反应? (板书)4、氧化反应

⑴常温下在空气中氧化为粉红色

⑵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使其褪色。 ⑶可燃性

[师]苯酚与乙醇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现总结如下:

[师]从醇和酚性质的比较可知,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官能团,也受烃基的影响。官能团不是决定物质性质的唯一因素。

总结:

[作业布置]P77 5、6

●板书设计

酚:羟基跟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苯酚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1、酸性

(1)和NaOH反应

(2)和Na反应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

4、氧化反应

●教后感

2014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苯酚》说课 (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周洁)获奖作品

《苯酚》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的周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酚。说课环节由这几个部分组成。而今天,请允许我先谈谈本堂课的设计流程。 都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苯酚,是一堂传统的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而研究性质的过程就好比一场旅行;感受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享受达到终点的成就和满足;这终点不仅仅是了解它的性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联系生活,甚至是改变生活或许才是真正的满足;于是我设计本堂课的思路,是从一趟学习之旅中拉开序幕的! 一个完美的旅行首先要有一个梦想的地方,从情境中提出课题便是第一步;整理行囊出发前,除了了解结构和物理性质外,还得有着对课题的困惑,方可借此设计旅行路线,便是探究苯酚性质的实验设计;旅途中,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并在思想驿站里,解决过程中延生出来的问题;回味全程,收获知识,学以致用。 新课引入的灵感来自于央视的一个热门节目《大魔术师》,其实学生对一些利用科学知识的障眼法极为感兴趣。我将氯化铁溶液伪装成“神奇的茶水”,倒入三个已分别用氢氧化钠、硫氰化钾、苯酚润洗过的“空杯”里,“茶水”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从红褐色沉淀和血红色液体的特征现象中,学生猜出了那黄色的所谓的“茶水”很可

能含有三价铁离子,但却猜不出那特别的“紫色”如何而来,苯酚的课题就在这揭秘魔术的过程中提出来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对本堂课极大的求知欲,同时也为其显色反应埋下了伏笔。 苯酚是酚类最简单的代表物,什么是酚?我设计让学生从常见事物所涉及到的分子结构特点中,去构建酚的定义;同时,水果变色的小知识也让学生领会了酚易被氧化的特点,这便顺理成章地理解了实物或呈粉红色的原因;如此巧妙地利用生活知识拉近了学生对于酚的认知和好奇;让他们有了想要继续进行性质研究的愿望。 我们的研究对象为苯酚。首先以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及空间构型,再由微观到宏观,展示实物,让大家直观地感受物理性质中的色态味;接着,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溶解性。从苯酚溶于乙醇的现象中,大家领会了其安全处理措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提出可以利用实验现象设计成“牛奶”变“清水”的小魔术,瞬间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极大关注。显然,由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比老师简单传递更易接受和掌握。 研究化学性质前,我以苯酚的用途之一,合成阿司匹林作为情境;向学生展示了诺丁汉大学在实验室里自行合成阿司匹林的视频;这段视频除了引出课题外,更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极大热情;其中提到了合成的关键物质——水杨酸,截取文献了解到它可由苯酚在一定条件下制得,而从它的反应条件中,学生有了疑问,苯酚的酸碱性如何呢?如此,便为探究苯酚的酸碱性创设了情境。

优质课——苯酚

苯酚 微课内容: 苯酚用途、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 任务单: (1)用脑图表述你对苯酚的了解 (2)相关反应辨析题-主要涉及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以及苯酚的检验 (3)你在观看完成后,有什么疑惑么? 任务一:苯酚的酸性 导入:展示苯酚分子的模型,并将其与乙醇、苯模型做对比 提问:是什么导致了苯酚有一定的酸性呢? 生:羟基 师:但是乙醇也有羟基,它为什么就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呢? 生:苯环的影响 探究1:苯酚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剂褪色,那她与碳酸的酸性相比,哪个更强呢?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将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中 探究2: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的探究 将碳酸钠溶液滴入到苯酚钠中 小结:让学生写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2: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 探究3:苯酚与浓溴水是发生加成还是取代? 引导:让学生写加成和取代分别出现的产物,找出区别,然后,提出可能的方案 生:可能提出用PH试纸检验 师:很好,但是浓溴水也是有很强的酸性的,可能会造成干扰,可否从其他微观粒子的变化来检验呢?我们可以用电导率仪来测量,预测发生加成和取代的曲线图 结论: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的沉淀是2,4,6—三溴苯酚 思考:液溴与苯也能取代,比较他们的条件,为什么苯酚的取代更为容易呢? 探究4:苯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提问:你觉得有什么可能发生了显色呢?(可以提示学生铁与硫氰化钾的显色) 生1:铁离子的催化,使苯酚快速被空气氧化而显色 生2:铁离子有氧化性,把苯酚氧化了 生3:铁离子与苯酚离子络合 师:1认为苯酚被空气氧化而变色,那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氧化剂短时间内将其氧化来对比呢? 生:用过氧化氢试试 学生:用过氧化氢做实验对比 师:2如果三价铁离子氧化了苯酚,那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检验什么离子的存在呢?生:检验亚铁离子 师:提供普鲁士蓝,并让学生按计划操作 展示资料:苯酚与铁离子的络合反应的方程式 师:如何证明是络合反应呢?(引导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生:加酸或者碱来看颜色是否会发生变化 师:那你们来预测一下如果发生的是络合反应,加酸或碱会出现什么变化? 生:加酸,平衡逆移,颜色变浅

苯酚--优质课教案

课题:苯酚 主讲人:高雪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写出苯酚结构、说出苯酚的物理性质、写出苯酚的化学反应。 能够举出鉴别苯酚的方法,了解苯酚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演示实验及视频能归纳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 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课堂实验激 发对化学的热爱和好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创设情境对比研究探究讨论归纳小结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给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花朵、水果、药物、饮品、日用品等。前两类物质具有芳香气味、后三类物质都出现了“酚”字样,再通过几种物质的结构式,引出酚的概念,并与醇的概念加以区别。 最简单的酚----苯酚 【新课】 1.苯酚的结构 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6H6O 2、苯酚的物理性质 ①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或久置会变为粉红色。(以图片形式展示) ②熔点较低。 ③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试管中放一药匙苯酚,加入2毫升水,振荡,观察其现象,放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冷却,再次观察现象) ④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⑤苯酚有毒,浓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思考:苯酚不小心沾到手上,如何处理?)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在空气中放置:

③遇高锰酸钾溶液: (2)弱酸性 实验: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氢氧化钠,再通入二氧化碳,观其现象。 (3)取代反应 ①和Na反应 思考:和同温度的乙醇比较,哪一种与Na反应更活泼?为什么? ②与溴水反应 思考:溴水为何要过量? 比较苯、苯酚与溴反应的异同? (4)显色反应 实验: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 现象:溶液立即变为紫色。 结论:在溶液中,苯酚与FeCl3反应,生成紫色、易溶于水的物质。 4、苯酚的用途 可用作防腐剂、消毒剂,生产染料、农药,用于合成酚醛树脂、合成香料、合成纤维等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苯酚 一.结构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弱酸性(四个化学方程式) 3. 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 4.显色反应

苯酚优质课教案

望谟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节醇和酚(第二课时)授课人:胡宇时间:2017.3.16 三维目标知识与 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用途。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苯酚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 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内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引入] 从生活中的芝麻油(含芝麻酚)、百香果(含儿茶酚) 等酚的结构,对比醇的结构,引出酚的概念。 [得出苯酚的溶解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教师]电脑展示芝麻酚儿茶酚的结构 [教师] 醇的概念过渡到酚的概念(学习代表物:苯酚) 课堂练习:(见) 板书二、苯酚 1.物理性质 [学生] 阅读教材P52页,同学归纳回答苯酚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苯酚的分子结构,反问学生苯酚有什么结构特点?板书 2.苯酚的分子结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生活药品:苯酚软膏 (节选部分使用说明书) 【药物相互作用】 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结构引导学生归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1.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2.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如仍未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停止用药,用酒精 洗净。 根据说明书引导学生猜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教师] 由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可知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已被氧化,说 明它具有还原性。 板书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 讲解 ①与氧气反应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1】实验3-3 苯酚的酸性P53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交流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苯酚(公开课 )

专题4 烃的衍生物---第二单元醇酚 苯酚(第一课时) 授课人:何红光时间:2007-10-17 地点:K 二(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酚和醇性质的差别。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苯酚的比例模型 苯酚、水、浓溴水、NaOH溶液(5%)、FeCl3溶液、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师]比较两种水解产物,它们有何关系?组成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讨论后回答] 1、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2、结构上的相同点:都含有苯环和羟基。 3、不同点:前者羟基连在苯环的侧链上,后者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 [师]它们的官能团都是羟基,那么它们是不是都属于醇类? [生]不是。前者属于醇类,后者属于酚类。 [师]什么叫酚? [板书]酚: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种是酚类? [说明]A为芳香醇,B为环醇,均不是酚类 [讲述]酚分子中的苯环,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稠环,如也属于酚。苯酚是最简单的一种酚类物质,通常又把它简称为酚。 (说明)我们这节课通过最简单的酚----苯酚的性质,来了解酚类和醇类这两种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性质上的异同。 [板书]苯酚 [板书]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师]演示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让学生写出苯酚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 官能团:-OH (说明)苯酚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是极性分子。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看苯酚说出:颜色、状态、气味(实验1)。 (实验2、3、4)思考:将较多的苯酚晶体投入水中,搅拌或振荡,形成浑浊的液体,将其加热至65℃以上,液体变澄清。将该澄清液体冷却至室温时又变浑浊。 (小结)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有特殊气味,熔点43℃,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则能与水混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的苯酚晶体会因部分被氧化而呈粉红色,故应隔绝空气,密封保存苯酚。 苯酚是有毒的,他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苯及其同系物、硝基苯、苯酚、甲醇、大多数卤代烃都有毒)苯酚的气味和医院的气味差不多。但医院给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不是用苯酚,而是用甲基苯酚,俗称来苏水。苯酚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此可以把苯酚掺入肥皂中制成药皂来治疗一些皮肤病,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还广泛用于制造医药、合成香料、燃料、农药等。

苯酚优质课教案

望谟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罔pOH ——乔—ON 自 +NaHCO 3 [教师] 将C0迪人澄漕的苯酚钠溶液中卜可以看 到溶液出规浑浊 0|—+ COk + KO T CP°H + NftHOO, 注意:不论⑩过屋与否,均生成NaHCOj 酸性;盐酸 > 犠酸 > 董酊》HC0-3 苯酚的酸性扱弱,不能使酸喊指示剂变色 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教师]教师由上述实验和方程式得出结论。说明:苯酚确实有 酸性,但其酸性很弱,弱到不能使指示剂褪色。 【结论】其酸性 强弱为:盐酸〉碳酸〉苯酚〉 HCO - 那么苯酚与钠当然也能反应,而且反应应该比乙醇或水与钠反 应都要剧烈。 学生思考 1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说明了什么? 教师: 酚圧基中的氢標子比爭炷基的氟活泼 ■ 苯坏对轻基的影响 [过渡]反过来,羟基对苯环是否有影响,我们知道苯能发生取 代反应,苯可以与液溴在铁做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溴代反应,而 苯酚中的苯环由于收到羟基的影响,邻对位的氢变得活泼,所 (2)弱酸性 由浅入深, 类比归纳 得 出结论

以苯酚可以与浓溴水在常温下就反应。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苯酚和浓溴水的反应。 板书:(3)取代反应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教师注意事项]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是一种 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固体,所以做此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浓溴水要过量,苯酚要少量。否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于过量的苯酚,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教师]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很灵敏,所以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过渡]苯酚除了可以用这种方法鉴别意外,还可以用FeCb溶液来鉴别。 [观看实验视频]向苯酚稀溶液中滴入一滴FeCb溶液,溶液变紫色。此为苯酚与FeCb溶液的显色反应。可以用来鉴别苯酚。 C4)显色反应 【实验3 4】向盛有辈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 滴FeC"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簷液呈號色 应用*检验苯酚釣存秆”[过渡]前面学习 过苯及其同系物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酚含有苯环也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环己酹 息垮:1叱1该化合物能够与去少叱1盼2和址担生加成反 应字能与冬少molBq取代阪应?能与多少?lBr2发生反 应? [教师]讲解4.苯酚的用途小结:CH2=CH (5 )加成反应.kJl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 [学生]阅读教材p54归纳苯酚的用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优质课《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教学指导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推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苯酚的结构入手,注意与醇和苯的性质比较,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探究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教学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它需要老师不断探索,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应当是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知识背景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依据 新课标鲁科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二节《醇和酚》第3课时。 2.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学生掌握苯酚性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教材的这一安排以及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可能。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通过醇的学习,已学会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等。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四、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能认出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能描述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溶解性情况;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性质差异,即了解苯环对羟基的影响,能书写酚羟基弱酸性的相关常见方程式;能比较苯与苯酚中苯基的化学性质相似和差异,了解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知道苯酚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苯酚和酚类物质的存在和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禁毒和虎门销烟,促使学生养成心怀家国、关注社会的公民意识。

苯酚公开课教案

[课题] 第四节苯酚 [教学目标] 1、了解酚类的定义,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掌握苯酚分子结构的特点与醇分子结构的异同。 3、了解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 4、掌握苯酚的性质、鉴定、主要用途。 [教学重点] 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苯酚分子结构的特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实验、讲解、归纳、总结 [教学内容] 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醇类,请回忆一下什么是官能团?醇结构特点是什么?醇的官能团是什么? 学生回答:(参考:醇: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与羟基结合的一类烃的衍生物。它的官能团是羟基,能够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引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一种官能团为羟基的化合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含有羟基的有机物——苯酚 板书:第四节苯酚 讲解: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与羟基结合的一类烃的衍生物叫醇。羟基与芳香烃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其化合物是芳香醇,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其化合物则是酚。 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叫做苯 酚,通常简称为酚。 举例: 教师:展示苯酚样品,引导学生总结苯酚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参考: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 讲解:纯净的苯酚为无色晶体,有毒,有特殊气味,露置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呈粉红色。溶于水后恢复。熔点43℃,有毒,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有机溶剂,用酒精洗涤),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0C时,与水互溶。 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晶体(部分氧化而呈粉红色)、有毒、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小,高于650C时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实验6-3: 结论:苯酚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