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路径问题学案教案

最短路径问题

【目标导航】

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立体图形展开图”. “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出题背景变式有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2.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关键在于,我们善于作定点关于动点所在直线的对称点,或利用平移和展开图来处理.这对于我们解决此类问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合作探究】

探究一:(1)如图1,一个牧童从P 点出发,赶着羊群去河边喝水,则应当怎样选择饮水路线,才能使羊群走的路程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最短路线.

(2)如图2,直线l 是一条河,A 、B 是两个村庄,欲在l 上的某处修建一个水泵站M ,向A 、B 两地供水,要使所需管道M A +M B 的长度最短,在图中标出M 点.

(3)如图3,在一条河的两岸有A ,B 两个村庄,现在要在河上建一座小桥,桥的方向与河岸方向垂直,桥在图中用一条线段C D 表示.试问:桥C D 建在何处,才能使A 到B 的路程最短呢?请在图中画出桥C D 的位置.画

出示意图,并用平移的原理说明理由.

变式1.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 D 中,点Q 为BC 边的中点,点P 为对角线AC 上一动点,连接PB 、PQ ,则△PBQ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变式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

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__________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变式3.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2,BC =DC =5,点P 在BC 上移动,则当PA +PD 取最小值时,△APD 中边AP 上的高为_________

变式4.如图,在锐角△ABC 中,AB =42,∠BAC =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 D 和AB 上的动点,则B M+MN 的最小值是____.

变式5.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A (2,0),B (0,4).OA 、AB 的中点分别为C 、D ,P 为OB 上一动点,则PC +PD 的最小值________,此时P 点的坐标为________. 探究二:如图:C 为马厩,D 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 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

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A D

E P B

C 第5题

O x y B D A C P

变式1.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坐标为A (-1,3),B (-4,2),设M ,N 分别为x 轴,y 轴上一动点,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m ,0),N (0,n )使四边形AB MN 的周长最短?并求m ,n 的值.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变式2.如图,在△ABC 中,D 、E 为边AC 上的两个点,试在AB ,BC 上各取一个点M ,N ,使四边形DMNE 的周长最短.

变式3.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2,-3),B (4,-1).若C (a ,0),D (a +3,0)是x 轴上的两个动点,则当a = 时,四边形AB D C 的周长最短. 变式4.如图,抛物线2

3

212

--

=x x y 与直线y=x -2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动点P 从A 点出发,先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某点E ,再到达x 轴上的某点F ,最后运动到点B .若使点P 运动的总路径最短,则点P

运动的总路径的长为 . 探究三:

1.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7寸、5寸和3寸,A 和B 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端点,A

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它所走的最短路线长度是 寸.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2.如图,在一个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棱长和场地宽A D 平行且大于A D ,木块的正视图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点A 处,到达C 处需要走的最短路程是 米.(精确到0.01米)

3.如图所示,是一个圆柱体,A BCD 是它的一个横截面,A B=

,BC=3,一只蚂蚁,要从A 点爬行到C 点,那么,

最近的路程长为 .

4.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体中,一只蚂蚁从顶点A 出发沿着正方体的外表面爬到顶点B 的最短距离是 .

5.有一长、宽、高分别是5cm ,4cm ,3cm 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A 处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长方体上和A 相对的顶点B 处,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 .

6.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母线长为20,一只蜘蛛从底面圆周上一点A 出发沿圆锥的侧面爬行一周后回到点A 的最短路程是 .

y O x P D B (40)A , (02)C ,

【课后练习】

1.如图,在矩形OABC 中,已知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2)A C ,、,,D 为OA 的中点.设点P 是AOC ∠平分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重合).

(1)试证明:无论点P 运动到何处,PC 与PD 相等;

(2)当点P 运动到与点B 的距离最小时,试确定过O P D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点E 是(2)中所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当点P 运动到何处时,PDE △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和PDE △的周长;

(4)设点N 是矩形OABC 的对称中心,是否存在点P ,使90CPN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2.如图,已知点A (-4,8)和点B (2,n )在抛物线y=ax 2上.

(1)求a 的值及点B 关于x 轴对称点P 的坐标,并在x 轴上找一点Q ,使得AQ +QB 最短,求出点Q 的坐标; (2)平移抛物线y=ax 2,记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为A ′,点B 的对应点为B ′,点C (-2,0)和点D (-4,0)是x 轴上的两个定点.

①当抛物线向左平移到某个位置时,A ′C +CB ′最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②当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四边形A ′B ′C D 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C 为线段BD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 、D 作AB ⊥BD ,ED ⊥BD ,连接AC 、EC ,已知AB=5,DE =1,BD =8,设CD=x .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C +CE 的长;

(2)请问点C 满足什么条件时,AC +CE 的值最小?

(3)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出代数式224(12)9x x ++-+的最小值.

小结:上式中,原式=22222(12)3x x ++-+,而22a b +的几何意义是以a 、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

【拓展提升】 1.阅读材料: 例:说明代数式221+(3)4x x +-+的几何意义,并求它的最小值.

解:

2222221+(3)4(0)1+(3)2x x x x +-+=-+-+,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 (x ,0)是x 轴上一点,则22(0)1x -+

可以看成点P 与点A (0,1)的距离,

22(3)2x -+可以看成点P 与

点B (3,2)的距离,所以原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线段PA 与PB 长度 之和,它的最小值就是PA+PB 的最小值.

设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则PA=PA ′,因此,求PA+PB 的最小值,只需求PA ′+PB 的最小值,而点A ′、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所以PA ′+PB 的最小值为线段A ′B 的长度.为此,构造直角三角形A ′CB ,因为A ′C =3,CB =3,所以A ′B =32,即原式的最小值为32.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代数式

22(1)1+(2)9x x -+-+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0)与点 A (1,1)、

点B 的距离之和.(填写点B 的坐标) (2)代数式2249+1237x x x +-+的最小值为 .

2.如图,已知点A (-4,8)和点B (2,n )在抛物线2y ax =上.

(1) 求a 的值及点B 关于x 轴对称点P 的坐标,并在x 轴上找一点Q ,使得AQ +QB 最短,求出点Q 的坐标; (2) 平移抛物线2y ax =,记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为A ′,点B 的对应点为B ′,点C (-2,0)和点D (-4,0)是x 轴上的两个定点.

①当抛物线向左平移到某个位置时,A ′C +CB ′ 最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②当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四边形A ′B ′CD 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x

2 2

A

8 -2 O

-2 -4 y 6 B C D -4

4

((2)①图)

4 x

2 2 A ′

8

-2 O -2 -4 y 6 B ′ C

D -4 4 A ′′

((2)②图)

4 x

2 2 A ′

8 -2 O

-2 -4 y

6 B ′ C D -4 4 A ′′

B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13. 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优秀教案

13. 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通过对最短路径问题的探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 重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难点 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如图,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为20 cm,高AB为4 cm,BC是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径. 这是一个立体图形,要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就是要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出最短路径.那么怎样求平面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呢?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一:最短路径问题的概念 1.多媒体出示图①和图②,提出问题: (1)图①中从点A走到点B哪条路最短?(2)图②中点C与直线AB上所有的连线中哪条线最短? 2.教师总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等问题,我们称之为最短路径问题. 探究二:河边饮马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1: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从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提出问题:如果点A和点B分别位于直线的两侧,如何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使得这个点到点A和点B的距离的和最短? 思考:如果点A和点B位于直线的同侧,如何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使得这个点到点A 和点B的距离的和最短?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找点的方法. 让学生对刚才的方法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做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探究三:造桥选址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2.(教材第86页) 提出问题: (1)根据问题1的探讨你对这道题有什么思路和想法? (2)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3)要保证路径AMNB最短,应该怎样选址? 学生对这个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要保证AMNB最短,就是要保证AM+MN +NB最小. 尝试选址作出图形. 多媒体展示教材图13.4-7,13.4-8,13.4-9,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分析,完成证明过程. 根据问题1和问题2,你有什么启示? 三、知识拓展 已知长方体的长为2 cm、宽为1 cm、高为4 cm,一只蚂蚁如果沿长方体的表面从A点爬到B′点,那么沿哪条路最近,最短的路程是多少? [让学生讨论有几种爬行的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中的路程,再进行比较] 四、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怎样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本节课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将军饮马问题”为载体开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学习,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线段和最小问题,再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目标 1.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重点) 2.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相传,古希腊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一天,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从图中的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他所走的路线全程最短?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最短路径问题 【类型一】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如图所示,在河a两岸有A、B两个村庄,现在要在河上修建一座大桥, 为方便交通,要使桥到这两村庄的距离之和最短,应在河上哪一点修建才能满足要求?(画出图形,做出说明) 解析: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答案. 解:如图所示,连接AB交直线a于点P,此时桥到这两村庄的距离之和最

短.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方法总结: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类型二】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最短问题 在图中直线l上找到一点M,使它到A,B两点的距离和最小. 解析:先确定其中一个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和另一个点,与直线l的交点M即为所求的点. 解:如图所示:(1)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2)连接AB′交直线l 于点M;(3)点M即为所求的点. 方法总结: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求,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解. 【类型三】最短路径选址问题 如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村与B村 供水. (1)若要使厂址到A,B两村的距离相等,则应选择在哪建厂(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2)若要使厂址到A,B两村的水管最短,应建在什么地方? 解析:(1)欲求到A、B两村的距离相等,即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与EF的交点即可,交点即为厂址所在位置;(2)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的方法是作出A点

最新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能力训练要求 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体现人人都学有所用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难点: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突破难点的方法:利用轴对称性质,作任意已知点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和已知点,得到一条线段,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前面我们研究过一些关于“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等的问题,我们称它们为最短路径问题.现实生活中经常涉及到选择最短路径的问题,本节将利用数学知识探究数学史中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 (板书)课题 学生思考教师展示问题,并观察图片,获得感性认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新知 追问1:观察思考,抽象为数学问题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你打算首先做什么? 活动1:思考画图、得出数学问题 将A,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 抽象为一条直线.

追问2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个问题的意思, 并把它抽象为数学问题吗?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回答, 并互相补充,最后达成共识:(1)从A 地出发,到河边l 饮马,然后到B 地; (2)在河边饮马的地点有无穷多处,把这些地点与A,B 连接起来的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就是从A 地到饮马地点,再回到B 地的路程之和;(3)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找出使两条线段长度之和为最短的直线l上的点.设C 为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上面的问题就转化为: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 的和最小(如图). 强调:将最短路径问题抽象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活动2: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问题1 : 如图,点A,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C 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 的和最小? 追问1 你能利用轴对称的有关知识,找到上问中符合条件的点B'吗? 问题2 如图,点A,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C 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的和最小?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画图分析,并尝试回答,互相补充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作法: (1)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2)连接AB',与直线l 相交于点C,则点C 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资料(人教版)134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学案

13.4《最短路径问题》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①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 ②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 ③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所求距离最短,感悟转化思想 二、预习内容 自学课本85页,完成下列问题: 追问1:观察思考,抽象为数学问题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你打算首先做什么? 活动1:思考画图、得出数学问题 将A ,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 抽象为一条直 线. 追问2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个问题的意思, 并把它抽象为数学问题吗?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回答, 并互相补充,最后达成共识:(1)从A 地出发,到河边l 饮马,然后到B 地; (2)在河边饮马的地点有无穷多处,把这些地点与A ,B 连接起来的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就是从A 地 到饮马地点,再回到B 地的路程之和;(3)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找出使两条线段长度之和为最短的直线l 上的点.设C 为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上面的问题就转化为: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 的和最小(如图). 三、探究学习 B A l C B 。 。A l

1、活动2: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问题2 : 如图,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点C 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 在l 的什么位置时,AC 与CB 的和最小? 追问1 你能利用轴对称的有关知识,找到上问中符合条件的点B ′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画图分析,并尝试回答,互相补充 (2)连接AB ′,与直线l 相交于点C ,则点C 即为所求 四、巩固测评 (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A ,B 分别是直线l 异侧的两个点,在l 上找一个点C ,使CA +CB 最短,这时点C 是直线l 与AB 的交点. (2)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点A ,B 分别是直线l 同侧的两个点,在l 上找一个点C ,使CA +CB 最短,这时先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则点C 是直线l 与AB ′的交点. 2.如图,A 和B 两地之间有两条河,现要在两条河上各造一座桥MN 和PQ.桥分别建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路径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作法: (1)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 (一)基础训练:1、最短路径问题 l B ′ C A B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第一课时学案)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第一课时学案) 一、内容 利用轴对称研究某些最短路径问题。 二、目标 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三、难点 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四、教学过程 探究一(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表示位于公路AB 两侧的村庄,当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到村庄M、N的距离之和最短? 探究二、(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一辆汽车在直线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表示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当汽车行驶到什么位置时距村庄M最近?行驶到什么位置时距村庄N最近? 探究三(轴对称) 如图(1),要在公路a上修建一个加油站,有A,B两人要去加油站加油。加油站修在公路的什么地方,可使两人到加油站的总路程最短? 问题1、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应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怎样做呢?问题2、想一想这个问题与探究一有什么关系?能不能转化成探究一? 问题3、你能够在a上再找几个点试一试,发现能够用什么知识证明AC+BC最短? 巩固练习1 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E是AB边上的一动点,在图中标出点E,使EC+ED最小。 点评:本题只要把点C、D看成探究题中的A、B两人,把线段AB看成公路a,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本题仅仅改变了题目背景,所考察的知识点并没有改变。 巩固练习2 如图所示,M、N为△ABC边AB、AC上两点,在BC边上求作一点P,使△PMN的周长最小。 A C

探究四.如图,∠XOY内有一点P,在射线OX上找出一点M,在射线OY上找出一点N,使PM+MN+NP最短.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拓展如图3,A为马厩,B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帐篷. 请你帮他确定这个天的最短路线. 河 N 草地 M m A B 图3 A' B' 河 N 草地 M m A B 图4 C D A' B' 河 N 草地 M m A B 图5 C D

《勾股定理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教案及学案

1 A B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 安海中学 谢伟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分析目标:经历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明确应用的条件.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求得最短路程. 教学难点:寻找最短路径. 教学关键: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合适的平面图形寻得最短路径再构造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直尺。 学生准备:复习勾股定理,自制圆柱体、立方体和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1。复习提问:线段性质定理、勾股定理的内容及数学式子表示。 设定情景引入新课。 2。情景设定1(投影出示): 在一款长30cm 宽40cm 的砧板上,蚂蚁要从点A 处到点B 处觅食,试问这只蚂蚁要 怎么选择路线才能使路线最短?最短距离是多少? ∵ 在Rt △ABC 中, ∠C=90º ∴ )(504030222 2cm BC AC AB =+=+= ∴ 走线段AB 的路线最短,且最短距离为50cm.

2 A C B A B A B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情景设定2: 情景设定3: 如图所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6cm ,高为12cm ,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B ,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 2 2BC AC + ∴爬行的最短路程约为 解:如图,∵在Rt △ABC 中, ∠ACB=90° BC =½πd ≈½×3×6=9cm , ∴AB = 2 2 912+=) (15cm =如果把圆柱换成棱长为10cm 的正方体盒子,蚂蚁沿着表面从A 点爬行到B 点需要的最短路程 又是多少呢?想一想都有哪些爬行路径?需要经过哪些面?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最短路径问题。掌握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 2.通过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最短路径问题的学习,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最短路径的选择。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过一些关于“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等的问题,我们称它们为最短路径问题。同学们通过讨论下面两个问题,可以体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选择最短路径。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如图,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将A,B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l抽象为一条直线。设C为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上面的问题就转化为:当点C在l的什么位置时,AC与CB的和最小。 联想:如图所示,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如何在l上找到一个点,使得这个点到点A,点B的距离的和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即为所求。

如果我们能把点B移到l的另一侧B′处,同时对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C,都保持CB与CB′的长度相等,就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上面的情况。 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CB′=CB。 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如图,A、B是两个蓄水池,都在河流a的同侧,为了方便灌溉作物,要在河边建一个抽水站,将河水送到A、B两地,问该站建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修的渠道最短,试在图中确定该点(保留作图痕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造桥选址问题。 问题: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可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1)C为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那么,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当点C在l的什么位置时,AC与CB的和最小。 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B′,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 (2)N为直线b上的一个动点,MN垂直于直线b,交直线a于点M,这样,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问题:当点N在直线b的什么位置时,AMMNNB最小 将AM沿与河岸垂直方向平移,移动距离为河宽,则A点移到A′点,连接A′B,线段A′B与直线b的交点N的位置即为所求,即在点N处造桥MN。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为题) 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设计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体纸盒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学具准备正方体纸盒,三角板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执教教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的基础上,借助轴对称研究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将军饮马问题”为载体开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再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学情分析 最短路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极值问题,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尚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具有实际背景的极值问题,更会感到陌生,无从下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 2.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 3.感悟转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1.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体现人人都学有所用的数学 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难点 路径最短的证明 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 一、以旧引新,激情引趣 1、利用101PPT中本课的一道习题,复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蚂蚁爬行最短路径问题激情引趣。 充分利用101PPT学科工具中立体展开还原的动画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盒的打开过程,寻找蚂蚁的爬行捷径。从而引出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让学生体会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以旧引新,给予学生亲切感,树立学好本节课的信心。

最短路径问题学案教案

最短路径问题 【目标导航】 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立体图形展开图”. “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出题背景变式有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2.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关键在于,我们善于作定点关于动点所在直线的对称点,或利用平移和展开图来处理.这对于我们解决此类问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合作探究】 探究一:(1)如图1,一个牧童从P 点出发,赶着羊群去河边喝水,则应当怎样选择饮水路线,才能使羊群走的路程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最短路线. (2)如图2,直线l 是一条河,A 、B 是两个村庄,欲在l 上的某处修建一个水泵站M ,向A 、B 两地供水,要使所需管道M A +M B 的长度最短,在图中标出M 点. (3)如图3,在一条河的两岸有A ,B 两个村庄,现在要在河上建一座小桥,桥的方向与河岸方向垂直,桥在图中用一条线段C D 表示.试问:桥C D 建在何处,才能使A 到B 的路程最短呢?请在图中画出桥C D 的位置.画 出示意图,并用平移的原理说明理由. 变式1.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 D 中,点Q 为BC 边的中点,点P 为对角线AC 上一动点,连接PB 、PQ ,则△PBQ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变式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 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__________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变式3.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2,BC =DC =5,点P 在BC 上移动,则当PA +PD 取最小值时,△APD 中边AP 上的高为_________ 变式4.如图,在锐角△ABC 中,AB =42,∠BAC =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 D 和AB 上的动点,则B M+MN 的最小值是____. 变式5.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A (2,0),B (0,4).OA 、AB 的中点分别为C 、D ,P 为OB 上一动点,则PC +PD 的最小值________,此时P 点的坐标为________. 探究二:如图:C 为马厩,D 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 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 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A D E P B C 第5题 O x y B D A C P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课题: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内容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最短路径问题的探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探索最短路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两点所连的线中,最短.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 我们研究过以上这两个问题,我们称它们为最短路径 问题.同学们通过讨论下面两个问题,可以体会如何运用所 学知识选择最短路径.(揭示课题) 二、新知探究 问题1 首先我们来研究河边饮马问题. (河边饮马问题)如图所示,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 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 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现在假设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如何在l 上找到一个点,使得这个点到点A,点B的距离的和最短? 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一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可知这个交点即为所求. 【思考】如果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又 应该如何解决? 复习旧知,为 新课学习提供 理论依据.

讨论交流. (1)牧马人到笔直的河边饮马,河边可以近似看成一条直线,假设到C点饮马,要保证所走的路径最短和哪些线段有关? (2)要利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要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转移到一条线段上? 分组交流合作,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推选代表进行板演. 幻灯片演示画法,指导学生证明AB'=AC+BC.(B,B'两点关于直线l对称) 如果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AC',BC',B'C'.怎样证明AC+CB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第十三章 轴对称1 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 导学案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学习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学习难点】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课前准备】三角板、直尺、圆规、铅笔、橡皮擦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如图所示,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可供选择,你会选走哪条路最近?你的理由是什么?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两边之差________第三边。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4、如图,点A、B关于直线l对称,则PA=_______ 二、合作探究 问题1 如图,点A、B分别在直线l 的两侧,如何在直线l上找到一个点,使得这个点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 .A l .B 问题2将军饮马 有一个将军,凯旋归来。他的马非常任性,非要从图中的A 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 饮水,然后到军营B 地.将军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他所走的路线最短?

小组成员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你能将它抽象为数学问题吗? 答:将A、B两地抽象为两个_____,将河l抽象为一条______,题目要求在直线l上找到一个点C,使线段_____和线段_____的和最小。 (2)问题2和问题1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要在一条直线上找______点,使它到已知两点的距离之和最________。 不同点:问题1的两点在直线的______侧; 问题2的两点在直线的______侧。 (3)你能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将问题2转化为问题1吗?试一试,怎么做? (4)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AC +BC最短吗? 三、例题精讲 例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是AB的中点,在AC上找一点N,使 MN+NB最小。

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在一个给定图中找到两个节点之间最短的路径的长度。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在网络中找到两个节点间的最短路径,在计算机科学中,最短路径问题也常被应用于路由算法和图像处理等领域。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2. 掌握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3. 能够用编程语言实现最短路径算法的代码。 4.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2. 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方法。 2. 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最短路径问题,如旅行商问题、网络路由等。

2. 概念讲解:讲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图、节点、边、路径等相关概念。 3. 最短路径算法:讲解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迪杰斯特拉算法、弗洛伊德算法等。 4. 实例演示: (1)演示迪杰斯特拉算法的实现过程,并给出具体的图示例。 (2)演示弗洛伊德算法的实现过程,并给出具体的图示例。 5. 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最短路径问题,分 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求解。 (2)小组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6. 总结:总结最短路径问题的概念、算法和应用场景,并提出建议和思考。 五、教学手段: 1. PPT讲解:用PPT讲解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概念、算法原 理和实现方法,并配以图示例进行讲解。 2.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图示例演示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具体步骤和操作。 3. 问题解答:在讲解过程中,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消除疑惑。 4. 小组练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最短路径算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编程实践能力。 六、思考题: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短路径教案

13.4最短路径问题 杨柳池民族中学许昌荣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轴对称研究某些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为知识基础,有时还要借助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进行研究。 本节课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将军饮马问题”为载体开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的线段和最小问题,再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 2、再谈岁最短路径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难点: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四、教学问题诊断 最短路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最值问题,作为初中学生,在此前很少涉及最值问题,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数学经验尚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具有实际背景的最值问题,更会感到陌生,无从下手。 解答“当点A\B在直线l的同侧时,如何在l上找到点C,使AC与BC的和最小”,需要将其转化为“直线l异侧的两点,与直线l上的点的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为什么需要这样转化,怎样通过轴对称实现转化,一些学生会存在理解上和操作上的困难。 在证明“最短”时,需要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与所求做的点不重合),证明所连线段和大于所求作的线段和,这种思路和方法,一些学生想不到。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思考“直线l异侧的两点,与直线l上的点的和最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在证明最短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学生,让学生体会任意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教师引语: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比如学校虽然为我们铺设了一些石板甬路,方便同学们的行走,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并不在这些小路上行走,这样做的目的是什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 最短路径问题-全国一等奖

最短路径问题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讲授启发 复习旧识 将军饮马问题: 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城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一天,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问题1 如图,A 为马厩,B 为帐篷 某一天牧马人要从马厩A 出发,牵出马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 饮马,然后蹚水过河,回到对岸的帐篷B .牧马人到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马所走的路线全程最短 从此,这个被称为“将军饮马”的问题广泛流传. 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难,据说海伦略加思索就解决了它.其实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就能解决,你知道怎么做吗 【活动二】任务导向、合作探究 问题1 两点在一条直线异侧 已知:如图,A ,B 在直线L 的两侧,在L 上求一点,使得l C B' B A 在DC 上,且DM =2,N 是AC 上的一动点,DN +MN 的最小值为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将解决办法展示。 讨论解法 解决将军饮马问题的理论基础 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为学生后面的问题探究做好铺垫 图(2) E B D A C P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2、在菱形ABCD 中,AB=2, ∠BAD=60°,点E 是AB 的中点,N 和CD 两条路间的一个邮局,要在这两条路上各建一个邮筒,使邮递员取信往返路程最短,邮筒应建在哪里 6建桥问题: A 和 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 ,桥建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路径AMNB 最短 (说明:1河的两岸平行,桥要与河垂直 2利用平移知识 ,画出符合要求的桥MN 的位置,使AMNB 最短要画图和说明 ) 【活动四】作业布置 练习 有两棵树位置如图,树脚分别为A ,B 地上有一只昆虫沿A →B 的路径在地面上爬行.小树顶D 处一只小鸟想飞下来抓住小虫后,再飞到大树的树顶C 处,问小鸟飞至AB 之间何处时, 图(3) D B A O C P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教课目的】 1.亲历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过程,体验剖析概括得出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研究、沟通能力。 2.娴熟运用轴对称、平移等变化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教课重难点】 要点:理解最短路径问题。 难点:运用轴对称、平移等变化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教课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最短路径问题,怎样运用所学知识选择最短路径,而且我们要掌握这些知识的详细应用,能娴熟解决有关问题。 二、讲解新课 (1)教师指引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认识最短路径问题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2)第一,我们先来学习最短路径问题,它的详细内容是: “两点的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全部线段中,垂直线最短”等的问题,我们称为最短路径问题。 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往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化把已知问题转变为简单解决的问题,进而作出最短路径的选择。 它是怎样在题目中应用的呢?我们经过一道例题来详细说明。 例:如图,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挺的河畔l饮马,而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畔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假如把河畔近似地看出一条直线,C为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那么上边的问题就能够转变为:当C在直线l上的什么地点时,AC与CB的和最小。 如图,作B对于l的对称点B,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能够获得CBCB。在连结A,B两点 的线中,线段AB最短。所以,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C的地点即为所求。 依据例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着手练习。 练习: 如图,A,B在直线L的双侧,在L上求一点P,使得PA PB最小。 解:连结AB,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P,就是所求。(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讲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两点的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全部线段中,垂直线最短”等的问题,我们称为最短路径问题。 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往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化把已知问题转变为简单解决的

最短路径问题“两点一线”型教案

13.4最短路径问题 ——“两点一线”型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内一条直线同侧两个点到直线上的某一点距离之和为最小值时点的位置的确定. 2.能利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中路径最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平面内一条直线同侧两个点到直线上的某一点距离之和为最小值时点的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 能利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中路径最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如图,连接A、B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哪条最短?为什么? ②最短,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如图,点P是直线l外一点,点P与该直线l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哪条最短?为什么? PC最短,因为垂线段最短 引入课题:“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等的问题,我们称之为最短路径问题. 二、探究新知 问题1已知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如何在l上找到一个点C,使得点C到点A,点B的距离的和最短? 问题2如果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如何在l上找到一个点C,使得点C到点A,点B的距离的和最短?

验证: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AC +BC 最短吗? 证明:如图,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C ′(与点C 不重合),连接AC ′,BC ′,B ′C ′.由轴对称的性质知, BC =B ′C ,BC ′=B ′C ′. ∴ AC +BC = AC +B ′C = AB ′, ∴ AC ′+BC ′= AC ′+B ′C ′. 在△AB ′C ′中,AB ′<AC ′+B ′C ′, ∴ AC +BC <AC ′+BC ′. 即 AC +BC 最短. 三、巩固提升 如图,△ABC 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现要在BC 边上建一座凉亭P ,使△PDE 的周长最小,在图中作出凉亭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 E D B C A P

初中数学_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最短路径问题》专题学习教学设计

三、组织活动: (一)问题驱动,探究新知 问题1.如图,要在燃气管道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 两生活小区供气,泵站C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 输气管线最短? ①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互动中得到即出示两点一线图。 ②师:你是怎么找的,请说出你的思考,为什么? 生:连接A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③几何画板演示: 取一点C' a.直观感受数量关系b.借 助三角形的三边说明(点拨这是一种证明方法) 问题2. 将军每天从军营A出发,先到河边C处饮马,然后再去河 岸同侧的B地开会,应该怎样走才能使路程最短呢? ①理解题意,明确探究什么?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互动 中得到即出示两点一线图(黑板)。 ②探究:独思,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关注、指导小组进行 有效活动。(怎么做?为什么?) ③展示汇报:初步的思考、分析,达到初步感知。(评价: 思路展示非常完美,很有逻辑性。) ④画板演示,直观感受并说明: a作对称实现了线的相等关系即C'A= C' A'。 b距离之和的转化:即C'A+ C'B= C'A'+ C' B,在寻求最 短,即是问题1. c连接BA',得到点C,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实现证明。 ⑤夯实作图和步骤:优化从尺规作图到三角板作图方法, 如何规范作图找到C点,找小组展示,教师适当点拨规范 作图,夯实知识。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 回答,通过问、答、评 互动,带动知识的复 习,感悟简单的最短 路径问题,通过几何 画板演示直观感受最 短,并明确证明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关注小组合 作的有效性,进行帮 扶与指导. 1.学生展示自己的认 识与理解,能有效汇 报小组探究思路和结 果. 2.教师演示几何画板 的动态过程,让学生 结合自身认识和直观 演示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3.展示作图和证明, 教师板演对称作图和 证明过程.帮助学生 理解知识,夯实知识. 并把知识体现的思想 和方法让学生纳入到 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