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提纲

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大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活跃、健康的生活所需的饮食需求和消费偏好。

粮食是缺乏弹性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进行调节。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

(一)通胀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也足够惊人: 与上年同期比较,今年1月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分别上升98.2%、24.6%、79.1%、20.2%。仅仅3个月的时间,大米的涨幅已经迅速追上来,而且远远超过其他粮食品种去年的涨幅。

二、国家的政策、规划

(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1、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2、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3、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

4、供需区

域性矛盾突出;5、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6、种粮比较效益偏低;7、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中国是一个耕地严重不足的国家。根据2005年数据,中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以这样的耕地面积养活13亿人口,难度极大。因此,中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不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定期制定发布保护耕地的各种纲要、条例、通知、规划、指标,并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国策。

从理论和统计数据方面看,中国守住这条红线的可能性很大,但在现实生活中,18亿亩红线能否守住,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据国土资源部数据,2005年至2008年,中国耕地净减少面积分别为542.4万亩、460.2万亩、61.01万亩、29万亩,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如果保持这一势头,中国在2020年前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问题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在数字上守住18亿亩红线,并不能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高枕无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新增耕地质量差,可持续性差。近年来,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急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推行“占补平衡”制度。要占用耕地,就必须开垦同等数量的新耕地,否则就要交纳开垦费,由国家出资进行土地整理、开荒,开垦新耕地补充被占耕地。近几年,全国每年新增耕地都在300万亩以上,这在数字上有效地补充了耕地面积,是中国能够守住18亿亩红线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土地整理、开荒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约束、人力不足和监管不到位,出现了大量不规范行为,许多用于整理土地的资金在灰色交易中流失,导致新增耕地质量往往较被占用耕地有很大差距。此外,中国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且尚未开垦的可耕地大多自然条件较差,因此,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大量开垦新耕地,可持续性较差。

二是弄虚作假严重。近几年,尽管国土部门采用了卫星执法等高科技手段,但在房地产利益的巨大诱惑下,各地政府、村委会、企业包括个人,都想尽一切歪门邪道占用耕地,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比如,有些地方以特色农业的名义,在耕地上盖起举架5米多高的大棚,然后把大棚当成房地产项目出售,谁买了大棚,就可以在大棚里面盖带花园的豪宅;有些地方则“以租代征”,将耕地从农民手中租过来,盖起医院或学校,然后将医院学校原来的地皮当作房地产项目开发出售,今后即使被发现,执法部门也不会把医院学校这类公益性建筑拆除,这就相当于把生米做成熟饭。花样百出的弄虚作假行为,不仅使大量良田被非法占用,还给统计数据掺了大量水分。

三是软执法难以约束吓阻强大的利益冲动。对一些地方政府、开发商和一些村集体来说,干房地产来钱太快,诱惑太大,即使违法,被严惩的概率又非常之低,以至于国家法令根本吓不倒、约束不了他们。据权威部门数据,2009年全国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4.2万件,共11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查处违法用地行为3.5万件,共16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面对如此低的处罚率和巨额金钱的诱惑,难怪敢于铤而走险的人如过江之鲫。

现在中国农产品供应体系变得越来越脆弱。今年的农产品价格集体暴涨就是这种脆弱性由量变到质变的一种爆发。

首先,大城市农产品自给能力严重弱化。根据相关报道,全国除上海外,各大一线城市的蔬菜自给率都不到30%,北京的蔬菜自给率只有10%。蔬菜粮食等农产品大量依靠外运,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会造成交通严重拥堵,且易受天气变化影响,供应不稳定。以今年夏季的京藏高速大堵车为例,由于北京农产品大量依靠外运,极大地增加了北京周边的交通负担,仅张家口每年供应北京蔬菜就达180万吨,需15吨载重货车12万辆次,如此巨量的农产品运输,再加上煤炭等物资运输,北京周边高速焉能不堵?为缓解高速堵车,唯一的办法就是再修建新的公路,而新的公路又将侵占破坏大量耕地,如此一来,就形成“占耕地需外运——需外运要修路——要修路占耕地”的恶性循环,不仅使北京这类大城市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变得越来越脆弱,还降低了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效率,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

其次,全国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失衡,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严重削弱。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耕地的逐步丧失,使一些农业发达地区的农产品产量占比越来越高,某一地农产品产量的高低往往可以左右全国某品种农产品的价格,比如:新疆的棉花、广西的蔗糖、吉林洮南的绿豆、山东金乡的大蒜、黑吉两省的粮食都是如此。今年绿豆和大蒜价格暴涨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再以棉花为例,原来山东、河南、湖北、安徽等省都是产棉大省,可是由于房地产热的发展、其它品种的挤占,这些省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不断下滑,这使新疆棉花在全国棉花产量占比逐年提高,2009年已达40%,新疆棉花成为左右中国棉花供应的最核心因素。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蔗糖生产,广西蔗糖产量占全国的60%,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生产布局下,一旦新疆或广西遭遇自然灾害,棉花和白糖价格自然会像今年这样暴涨。而黑吉两省的粮食外运量占全国粮食外运量的65%以上,如果黑龙江、吉林两省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减产,则整个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将受到威胁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目标

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全国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2.6亿亩以上,其中稻谷稳定在4.5亿亩左右。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力争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恢复到1.8亿亩左右。

2、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到2020年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其中,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

3、保持合理粮食储备水平。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保持在合理规模水平。粮食库存品种结构趋向合理,小麦和稻谷比重不低于70%。

4、建立健全“四散化”粮食物流体系。加快发展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四散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到2010年全国粮食物流“四散化”比例达到30%,到2020年提高到55%。

(三)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1、强化粮食安全责任;

2、严格保护生产资源;

3、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4、加大支持投入力度;

5、健全粮食宏观调控;

6、引导科学节约用粮;

7、推进粮食法制建设;

8、制定落实专项规划。

三、云南实际情况及对策

(1)现状

1、需求旺盛

2009年大旱导致局部地区粮食供给偏紧,出现粮食短缺。云南省有823万人缺粮,其中有500多万人的生活主要靠领取救济粮;

2、供给短缺

如近年来西南五省份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少,2008年粮食种植面积为27952万亩,比2003年减少了1172万亩,而烤烟和蔬菜的播种面积分别由2003年的934万亩和4879万亩增加到2008年的1090 万亩和5527 万亩, 增幅分别为1617%和1313%;西南地区多山,交通不便,导致粮食流通成本较高,特别是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中心集贸市场难形成,遇灾时粮食补给困难;近年

来国家粮食生产形势较好,民间粮食储备量减少。

3、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冲击

据中储粮数据,截至2010年3月30日,已调运2万吨中央储备粳稻、35万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0123万吨国家临时存储大豆; 3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向旱灾地区专项安排2010年第二批国家临时存储稻谷、小麦、玉米跨省移库任务142万吨,总数约180万吨。3月1—29 日,辽宁、吉林铁路部门组织装运到昆明、成都、南宁地区的粮食达36万吨。一旦旱情或区域市场短缺持续下去,则对全国粮食市场也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最终导致全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二)应对措施

1、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

云南省自2009年来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将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在6500万亩左右,发展优质稻、专用玉米、马铃薯、麦类四大粮食作物和豆类、薯类、荞麦等小杂粮;稳定完善现有补助政策,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先进增产技术,增加复种指数,努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

云南还将推进2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重点建设150个商品粮基地。力争到2012年,云南粮食总产量超过1700万吨。

2、云南省政府应对措施

云南省粮食局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确保云南省粮食有效供给,确保粮食价格基本稳定指示,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粮食储备吞吐调控,加强粮食调运投放,保证了全省粮食充足供应,价格稳定。目前,全省粮食市场数量足、品种多、价格平稳。

受百年一遇旱灾影响,云南省一些地区粮食市场一度出现波动情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白恩培,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要求粮食部门全力以赴应对粮食市场波动,保证云南省粮食有效供给。省粮食局积极行动,到3月底,3500万公斤省级储备粮提前完成轮出进入粮食市场。同时,及时安排省粮油工业公司等企业组织了400万公斤略低于市场价格的东北大米进行销售。

为保证云南省粮源充足,做到粮食市场不脱销、不断档。省粮食局积极调粮入滇,到3月底已经从黑龙江、吉林、湖南、四川等省调入大米3853.6万公斤。大批粮食入滇带动了东北及其他主产区的粮商进入云南。今年1至3月,全省销售粮食8.5亿至9亿公斤, 销售量同比增加15%至20%。

储备粮和外调粮食进入市场对稳定云南省粮食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监测,普通东北米销售价格每公斤下降了0.10元, 安徽米和江苏米销售价格每公斤下降了0.20至0.25元。目前,全省粮食库存充足、销售平稳。

为保证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省民政厅和省粮食局决定动用地方粮食储备解决因灾生活困难群众的口粮供应。各级民政、粮食部门根据动用地方储备粮的程序,统一组织地方储备粮就近出库、加工和调运,并免费发放给小春无收成人员、无经济收入来源人员和当前无基本生活口粮人员。

云南省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的措施得到国家有力支持。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铁道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储备粮食管理公司联合下达云南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跨省移库计划2.3亿公斤,其中稻谷1.5亿公斤,玉米8000万公斤。大批粮食正源源不断进入云南省,省粮食局将根据粮食市场供求情况,适时投放市场。

2、自己的观点

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少一点只会涨价,粮食少一点都会饿死人,是一个硬需求。而稳妥,就是要保证粮食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稳定,波动不能太大,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到粮。粮价如果上涨过快,低收入人群就会迅速陷入饥饿状态。日本、欧洲在二战后,美国在大萧条后,都曾经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沉痛教训。美欧日现在每年在粮食生产上支付着巨大的补贴.中国是否一定不能依靠粮食进口,倒也不是。前苏联就曾经长期进口粮食。如今世界毕竟要讲人权,如果中国陷入饥荒,美国也不至于真对我们禁运,只

是援助多少会附加一些条件。即便什么条件也不附加,恰好那一年美国粮食也减产呢?2008年粮价上涨时,不少粮食出口国立即宣布禁止出口,人家首先要保证本国安定的。如果中国要依赖粮食进口,那必然就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空军,方能确保粮食安全。所谓确保,就是在粮食出口国减产时,我们也能把粮食运回国内,而置当地人于饥饿状态。当然,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接受某个强权的保护。但这也有个前提,即你的粮食需求不会严重冲击国际供给。但很不幸,基于中国众多的人口,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不能将自己的饭碗放在他人手上。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求情况不仅关系到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会影响国际粮食的供求和价格状况。如果我们大量从国际上进口粮食,就会造成国际粮源的紧张,拉动粮食价格的上涨。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较大,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粮食始终被视为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如果放松国内粮食生产,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无异于将自己的饭碗放在他人手上,在战略上极易受制于人,在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

实现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从全球粮食供求格局角度看,我国年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大约占世界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总量将近2.5亿吨,仅相当于我国年粮食消费量四成多,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呈偏紧态势,大量进口粮食不仅会引发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而且国际市场也根本无法满足我国巨大的粮食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粮食需求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将保持刚性增长趋势,未来粮食供给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实现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长抓不懈,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粮食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命脉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根据统计,在过去的37年间,日本粮食自给率由77%下降到27%。韩国粮食自给率也从本来可以自给急剧降到了26%。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盟国的日韩两国,由此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与此同时,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大豆产量占全世界的42.7%,玉米产量占34.4%,小麦产量占11.6%,出口量更是占据全球大半壁江山,从而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取得了决定性地位。

三、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仍是农业大国,13亿总人口中有7.4亿是农民,只有农民增收,才谈得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有农业增效,才谈得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农村发展,才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般认定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来自这样几方面因素:一是石油价格暴涨,引发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二是石油背景下的生物能源替代对粮食消费的拉动;三是人口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目前我们耕地面积仅为18.27亿亩,已逼近18亿亩耕地的红线——需要解释的是,以这一数字计算,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9亩,仅为全球人均耕地面积的1/3。与此同时,陈锡文描述说:“现在一年审批的各种建设用地大概是400万亩,其中大约280万亩左右是耕地。”耕地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减少将难以逆转。复杂并充满变数的国际格局,加之严峻的中国农业结构性压力,更使中国的粮食安全突显其重要性。

就目前的情况看,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后输入传到还将滞后影响工业企业的批发价格,PPI在11月可能会再次上升;节能减排使得高耗能的水泥、建材、有色、能源等价格上涨后,化工行业也出现了价格大幅上升现象。

中邮证券预计,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9.5%。考虑到食品在CPI 构成中的比重,对10月份CPI的贡献将达到3.2%左右;考虑到非食品近期的走势,预计10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1.2%,对CPI的贡献在0.8%左右。综合以上因素预计10月份CPI将上涨3.9%-4.1%之间,再创年内新高,有可能超过人们普遍预期。

食品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食品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五篇) 一,问题的提出: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近段时间,新闻媒体先后曝光了一系列的假劣食品害人事件:劣奶粉喂肥大头婴、粉丝掺假添加有毒化学肥料、高州某工厂生产的毒罐头流向市场以及影响极其恶劣的广州假酒中毒致多人死亡事件。面对这些被曝光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食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又是如何走进市场的呢?在我们的生活中,食品安全又存在着哪些隐患呢? 二,调查的途径: 学校里开展了关注食品安全,共创健康美好生活的活动,我们自发组织了活动小组,对本城镇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先后走访了路边的小摊、菜市场、酒店厨房、糕饼店、夜市排挡等地,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三,调查的过程: 小摊上的食品 小摊聚集的地方是中小学校园附近的街道,无疑,小摊零食最主要的顾客是学生。走近这条街道,首先闻到一股刺鼻的香味,这是胡椒粉的味道,这里的食品以烧烤为主。小摊就摆设在道路的两旁,来往的车辆扬起一阵阵灰尘,正是放学的时候,戴着红

领巾背著书包的学生一堆一堆地挤在小摊旁,争着买零食吃。据我们的了解,烧烤食品属于垃圾食品,含有许多有害物质,有科学家研究表明:吃一个烤鸡腿等同于吸60支烟的毒性。 我们是在中午的时间来到菜市场的,人群已经退去,菜市场上一片狼藉。被废弃的鱼肉蔬菜任意地堆积在路边,苍蝇嗡嗡地鸣叫着。卖带鱼的摊子剩下的带鱼已经不多了,每一块都是那么光鲜据我们通过有关渠道了解到,这些带鱼都是放在摊主家里处理过的,用来洗带鱼的竟然是河水,河水里有那么多的工业废水,鱼虾类动物是无法生存的,怎么能用这样的水来洗带鱼呢?带鱼的身上该含有多少有害物质啊! 酒店的厨房 酒店的厨房永远是热烘烘的,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厨房里的厨具乌黑乌黑的,这边正在忙碌地蒸煮,那边摆盘的人已经开始给盘子里的菜肴摆出各种花样子的空隙,苍蝇经常冲过来骚扰,而工作人员并不在意苍蝇先尝为快。听人说,台风过后,酒店工作人员中出现了几个霍乱病的患者,大概就是因为卫生做得不够。 糕饼店的食品 糕饼店里香气袭人,烘烤的东西总是那么香喷喷的。我们跟踪调查了几天,才了解到糕饼店里出售的糕饼并不完全是新鲜的。有些糕饼放置的时间长了,店主就要把糕饼打散后做原料重新回炉。糕饼重新烘烤过后依旧是香喷喷的,你的嘴巴绝对吃不出来。

粮食安全提纲

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大会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活跃、健康的生活所需的饮食需求和消费偏好。 粮食是缺乏弹性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进行调节。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 (一)通胀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幅度也足够惊人: 与上年同期比较,今年1月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分别上升98.2%、24.6%、79.1%、20.2%。仅仅3个月的时间,大米的涨幅已经迅速追上来,而且远远超过其他粮食品种去年的涨幅。 二、国家的政策、规划 (一)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1、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2、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3、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 4、供需区 域性矛盾突出;5、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6、种粮比较效益偏低;7、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中国是一个耕地严重不足的国家。根据2005年数据,中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以这样的耕地面积养活13亿人口,难度极大。因此,中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不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定期制定发布保护耕地的各种纲要、条例、通知、规划、指标,并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国策。 从理论和统计数据方面看,中国守住这条红线的可能性很大,但在现实生活中,18亿亩红线能否守住,却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据国土资源部数据,2005年至2008年,中国耕地净减少面积分别为542.4万亩、460.2万亩、61.01万亩、29万亩,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如果保持这一势头,中国在2020年前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问题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在数字上守住18亿亩红线,并不能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高枕无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新增耕地质量差,可持续性差。近年来,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急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推行“占补平衡”制度。要占用耕地,就必须开垦同等数量的新耕地,否则就要交纳开垦费,由国家出资进行土地整理、开荒,开垦新耕地补充被占耕地。近几年,全国每年新增耕地都在300万亩以上,这在数字上有效地补充了耕地面积,是中国能够守住18亿亩红线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土地整理、开荒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约束、人力不足和监管不到位,出现了大量不规范行为,许多用于整理土地的资金在灰色交易中流失,导致新增耕地质量往往较被占用耕地有很大差距。此外,中国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且尚未开垦的可耕地大多自然条件较差,因此,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大量开垦新耕地,可持续性较差。 二是弄虚作假严重。近几年,尽管国土部门采用了卫星执法等高科技手段,但在房地产利益的巨大诱惑下,各地政府、村委会、企业包括个人,都想尽一切歪门邪道占用耕地,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比如,有些地方以特色农业的名义,在耕地上盖起举架5米多高的大棚,然后把大棚当成房地产项目出售,谁买了大棚,就可以在大棚里面盖带花园的豪宅;有些地方则“以租代征”,将耕地从农民手中租过来,盖起医院或学校,然后将医院学校原来的地皮当作房地产项目开发出售,今后即使被发现,执法部门也不会把医院学校这类公益性建筑拆除,这就相当于把生米做成熟饭。花样百出的弄虚作假行为,不仅使大量良田被非法占用,还给统计数据掺了大量水分。

部编版2.1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提纲】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人类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农业产生,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也使人类有条件从事各种文化创造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各大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 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丰富了食物的种类,也改变了生态环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食物生产、储备技术的进步,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农业产生前的人类生产和生活: 远古时期,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人类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他们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负责采集食物,为群居的人们提供大部分食品。 (二)农业产生: 1、在长期采集和渔猎中,人类逐渐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知识,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逐渐代替采集和渔猎,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3、农业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东亚中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栽培白菜和芥菜等;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是小麦和大麦的原产地;中美洲则是玉米等作物的原产地。 (三)畜牧业产生: 1、畜牧业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业和定居产生的。 2、距今9000年前,西亚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已经饲养猪和狗。距今6000年前,南美洲驯化了骆马和羊驼。 (四)农业产生的意义: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从食物的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手工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获得了发展。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业生产对天文知识的需要,推动天文历法在早期文明古国获得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这些地区的统治者都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一)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申论参考答案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申论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1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150字。 一、主要措施如下:(1)健全以党建为统领,法治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和强化法治观念,选派机关干部和大学生下基层,积极探索党建+融合基层治理模式。(2)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挖掘村居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3)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模范教育,开展道德模范和学习好人活动。 (二)假如你是被派到Y县的调研组的一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中的调研记录,就山岔村值得肯定的做法写一份调研报告提纲。(20分) 要求:(1)紧扣资料,要点完整 (2)内容具体; (3)不超过500字。 关于山岔村脱贫致富做法调研提纲

山岔村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但却因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因素制约,在各方努力下,该村于2013年实现整村脱贫,现将其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争取资金支持:主动联系上级扶贫单位,反映发展意见争取帮扶资金,兴建文化宣传基地,硬化道路和安装路灯,新建教育机构。 (二)成立农村合作社:鼓励农民成立农村合作社,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养殖业。引导群众有计划种植经济作物。 (三)盘活资源优势:抓住政策机遇,确立“一心多景、一轴三廊,四片联动”发展格局,确定“传承九磨文化,做足山水文章”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四)加强文娱建设:建设文化广场、历史文化艺术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传承优良家风: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以文明家风推进良好社会风气,征集优良家训,充分发挥家训教育作用。 (三)某省政府办了一个农村发展战略研习班,其中一项研习内容是“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构想”。假如你是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围绕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及现实意义,写一份导学材料,以指导学员更好地学习。(20分)

发言提纲格式和范文_发言稿_

发言提纲格式和范文 提纲在工作中运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现在,人们都很繁忙,有时写材料,不把全文写出来,只写一个大体纲要,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一般形式为总--分形式,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言提纲格式和范文,仅供参考。 发言提纲格式篇一: 会议发言提纲题注包括两个内容: 1.会议名称。写在标题之下,前后加括号。如《在省纪委廉政教育座谈会发言提纲》,这种题注适用于新闻式标题。 2.会议时间。在会议名称下面标明会议时间。 (三)称谓 会议发言提纲称谓就是会议听众的称谓,即与会人员。一般用泛称,如“各位领导、同志们”“各位朋友”,后加冒号。 〔四)正文 由于会议类型比较多,会议发言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或模式,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从实践看,会议发言提纲正文大体包括三部分内容。 1.前言。会议发言提纲的前言即开头。要说明发言的缘由。就是为什么来开会,为什么让自己参加这个会议,自己参加会议的心情,自己想说点什么。 2.主体。主体是会议发言提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会议的主题有感而发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都是由会议的主题决定的。会议发言提纲有简单提纲和复杂提纲两种。(l简单提纲,只拟出发言的要点,具体内容不展开。 (2)复杂提纲也叫详细提纲,是在简单提纲的基础上的展开,重点内容从几方面谈,都要一一列出。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民主生活会的发言提纲,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体会;第二,今年工作的回顾及自身建设:第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四,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方案。

每个大的题目下面还要具体说明。 如在阐述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方案时,一份发言提纲是这样写的: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是政绩,稳定也足政绩;盈利是政绩,减亏也是政绩;新项目搞好了是政绩,传统项目搞好了同样是政绩。2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讲求投资回报。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弱点,逐步退出没有优势的激烈竞争行业;一切以效益为中心,调整经营思路和投资理念;遵宁企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滚动发展,控制风险。3依法依规管理企业,最大限度简政放权。摆正角色定位,到位不越位;简化管理层次,提高办事效率;责权利统一,调动企业积极性。 4.着眼长远,稳步推进改制。算好几本账,在社有资产是否流失问题上不争论;制定优息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和经营层参股;大胆实施不同形式的改革改制形式,最大可能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厂泛吸收借鉴,多方争取政策,为我所用。 3.结语。会议发言提纲不要求一定有结语。如果有结语一般是用一两句话简单地对自己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提炼。 发言提纲格式范文篇二: 在省政府领导与人大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xx县人大会主任 (20xx年7月27日) 尊敬的xx省长和各位领导: 刚才听了xx省长对全省上半年工作的汇报,特别是“三农”工作的介绍,使我们生活在农村的代表感到很有信心,省政府在“三农”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下面,结合xx县的实际情况,就下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年初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县GDP实现14亿元,同比增长!5.6%,财政收入实现1. 72亿元,同比增长!3.3%。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快发展、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呈现出四种现象: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讨论发言提纲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讨论发言提纲 一、引言 - 引入粮食安全问题,指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 引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分析当前全球和我国的粮食供需形势 - 指出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三、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 1.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 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 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 支持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健全粮食储备体系 - 完善粮食储备政策和制度,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提高粮食储备能力 - 建立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确保粮食的及时调配和分配 3.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 加强农药、化肥等农资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粮食加工业的监管,提高加工品质量和安全性

-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食品安全风险 4.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收入水平- 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综合经济效益 -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 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教育 - 加大粮食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 - 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 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政策保障 1. 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 - 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粮食安全保障的责任和义务 -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形成粮食安全工作合力 - 加大对粮食生产和储备的财政支持力度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与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 加强与主要粮食生产和消费国家的合作,推动粮食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粮库竣工监理单位质量评估报告提纲

粮库竣工监理单位质量评估报告提纲 (最新版) 目录 一、导语 二、粮库工程概述 1.工程背景 2.工程基本情况 三、监理单位质量评估报告内容 1.工程质量评估 2.工程进度评估 3.工程投资控制评估 4.工程安全评估 5.工程功能检验及抽样检测结果 6.工程观感质量评估 四、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五、结论 正文 一、导语 本文主要对粮库竣工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进行梳理和概括,以便相关人员了解工程的整体情况和质量评估结果。 二、粮库工程概述 1.工程背景

粮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该项目的建设旨在提高粮食储备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 2.工程基本情况 粮库工程位于 xxx 市 xxx 区,占地 xxx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xxx 平方米,包括仓库、办公楼、附属设施等。工程于 xxxx 年 x 月开工,xxxx 年 x 月竣工。 三、监理单位质量评估报告内容 1.工程质量评估 监理单位对粮库工程的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2.工程进度评估 监理单位对粮库工程的进度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工程进度符合合同约定,按时完成。 3.工程投资控制评估 监理单位对粮库工程的投资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工程投资控制得当,没有超出预算。 4.工程安全评估 监理单位对粮库工程的安全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工程安全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没有安全隐患。 5.工程功能检验及抽样检测结果 监理单位对粮库工程的功能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各项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需求。 6.工程观感质量评估 监理单位对粮库工程的观感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工程观感质量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 地认定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2.03.29 •【字号】鲁农种字〔2022〕4号 •【施行日期】2022.03.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种植业 正文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 工作的通知 鲁农种字〔2022〕4号各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已成为我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源供给的主要来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省委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精神和《山东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改善种子基地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升种业综合竞争力和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我厅确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范围 小麦、大豆、水稻、棉花、花生、瓜菜、杂粮、果茶、中药材、食用菌等作物种子(苗)基地。 二、申报条件 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以县(市、区)为单位申报,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生产规模较大。申报基地的种子(苗)生产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且近3年年均种子生产面积小麦5万亩以上、大豆5万亩以上、水稻1万亩以上、棉花0.5万亩以上、花生5万亩以上;瓜菜、杂粮等作物,基地县年度种子(苗)产量,原则上不低于该作物全省年度用种总量的5%。 (二)生产条件较好。种子生产自然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区域内无检疫性有害生物。 (三)基地集中稳定。基地县种子生产区域相对集中,近3年种子生产面积基本稳定。申报基地至少有2家相应作物种子企业常年从事种子生产活动,有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常年驻地从事种子生产的予以优先认定。 (四)监管能力较强。基地所在地种子管理机构健全,种子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规范,近年来未发生种子生产重大责任事故及严重套牌侵权、假冒伪劣案件,种子生产秩序良好。 (五)当地党委政府重视。贯彻落实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坚决有力,有扶持种子基地发展的规划,有可量化可考核的扶持基地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有稳定的种子管理工作经费,种子基地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并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认定程序和要求 (一)县级申报。各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统筹安排辖区内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申报工作,组织有关县(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申报。申请认定的县(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申报材料(见附件1、2),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报送市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二)市级推荐。2022年4月15日前,市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审核,必要时对申报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将符合条件基地的申报材料和审核推荐意见以正式文件报省农业农村厅(一式三份,电子文件发至指定邮箱),每市报送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个。

农业生产经济的发言提纲

农业生产经济的发言提纲 一、开场致辞 1. 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的莅临,以及对农业生产经济研究的关注和支持。 2. 农业生产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稳定和农民福祉。 3. 本次发言旨在分享农业生产经济的研究成果,探讨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农业生产经济现状分析 1. 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 a.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自给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b.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发展迅速 c. 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 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改善 2. 农业生产经济面临的挑战 a. 耕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b.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民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

c. 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益不稳定 d. 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存在问题 三、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对策 1. 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 a. 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资源不受侵占 b.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c.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2.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a.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培育高产、抗病、抗逆、节水等新品种 b. 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 a.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b. 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c.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流通和加工水平 a.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b.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c.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5. 加强农业政策支持,保障农民利益

2022年5月29日黑龙江省财政厅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5月29日黑龙江省财政厅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发言提纲写作 材料:水生态环境治理管理不足,资金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之类的问题,且存在问题反弹。然后列举了A市做法,例如部门联动联查、制定方案制度、全面巡查、制定问题清单等。 问题:请你围绕A市河湖长制写经验发言提纲,300字左右。(15分) [深度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概括归纳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认真梳理要点,分条分类概括归纳,全面分析,提炼要点,形成言简意赅的答案。 [参考范文](376字)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三个“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官方河湖长——全责任、全空间、全流域治理。围绕河湖长制“六大任务”,扛稳官方河湖长政治责任,强化部门联动,构建起官方河湖长巡河调度包顶层推动、部门行业管理包监管服务、各区职责“清单化”落实包任务落地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民间河湖长——全覆盖、全行动、全互动管护。广泛聘请公益组织、企业、学校、家庭、群众等社会力量担任民间河湖长,参与河湖管护工作,扩大河湖治理管护社会参与面,构建起以民间河湖长为主体的监督参与体系,实现民间河湖长全覆盖、全行动、全互动管护。 三是数据河湖长——全天候、全领域、全要素支撑。依托大数据技术,建设河湖数据智慧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河湖长全天候、全领域、全要素监控监测,提升河湖长制信息化水平。 第二题:调研报告写作 某县A公司在玉米深加工微生物XX领域在全国能排上前三甲,中间又说了A公司能给全县收入带来多少,拉动就业6000多人。现在三方协议已签署,项目一期已经落地。剩下整篇基本都在说某县和A公司项目合作有啥做法,抢抓机遇、领导重视、激励干部作为等,最后说了有利于实现循环经济。 问题:作为市委政研室工作人员,请写一篇A公司玉米深加工项目的做法材料的调研报告。可不拘泥于材料,700字左右。 [深度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归纳和调研报告的写作能力,对于本题,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认真梳理材料,概括归纳A公司面临的现实处境,具体的做法,取得的工作成效;二是要熟悉调研报告的写作规范要求,将玉米加工的背景、重要意义和A公司的具体做法和面临的不足以及应对对策都充分叙述。 [参考范文](719字) 关于A公司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调研报告 玉米被世界公认为“高产之王”、“饲料之王”、“综合利用之王”。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单产居所有谷物之首。指出,要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由此可见,粮食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我国玉米加工工业十分薄弱,严重滞后于玉米生产的发展,无论在生产规模上,还是技术水平上,都与我国的资源地位极不相称。致使我国的玉米优势仅限于产量上,而形不成经济优势。这是玉米生产效益低下,流通不畅,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产品潜在市场,为抢抓市场发展机遇,A公司扎根玉米精深加工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依托资源优势,向组织集团化、生产集约化、产量规模化、产品优质化发展。依托某县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利用高、新、先的玉米转化技术,形成年深加工玉米X万吨的规模,延伸并发展了四大产业:(一)淀粉及其衍生物系列产品: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等;(二)提取食品、医药添加原料产品;(三)高品质饲料系列;(四)工业酒精、食用酒精、调料(味精)等产品。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高中(7篇)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高中(7篇)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篇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的生活也 丰富多彩起来了,可以说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很久以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只能将写好的信装进信封让邮差将信件送到收 信人手中。而现在,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或电话轻松实现。因为有了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如今已经70多岁外公脸上整天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你瞧,他正在用手机约老朋友去公园打太极拳呢!每每这时外公都会带着微笑开心地说:“现在的科技发达了,就连我们老年人都用上了老年手 机喽!”是呀,这种老年手机数字大,发出的声音还十分清晰呢。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在现在,就算活到八十岁也不再稀奇了,你看外婆也在用手机 和远在深圳的表姐聊天呢! 过去,人们都用柴火来烤熟食物,而且烤出来的食物味道十分难吃,还带着一股 烧焦的气味,但是现在人们都用上了电高压锅和微波炉,你看外婆已经在用电高 压锅烹饪食物呢!这时,外婆又对我说:“现在的科技发达了,都发明了电高压锅了,这个电高压锅真方便呀!”是呀,自从我们家有了这个高压锅以后,煮饭的时间从原来的1个小时缩短成了几十分钟,而且煮出来的东西十分好吃,还带有一 股香味呢! 爸爸在深圳开了一家公司当老板,有很多次要去外地出差,但是因为交通的不便,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更别提去办事情啦。但是,如今交通发达了随着高铁的开通,如今爸爸去办事情十分的方便,从原来的四五个小时缩短到了两三个小时,真方便呀!

我是一个忠实的“网民”,不过大家可不要误会,我这个“网民”可也不是经常玩电脑哦,而是我经常用电脑查阅资料、看新闻、发邮件、参加网络大赛……不知不觉中,电脑就成为了我的“好朋友”。记得有,老师要我们查“三苏”是哪“三苏”,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也没能有想出来,不一会,我便想到电脑这位“好朋友”,于是,我立刻上网查阅资料,原来是宋代的苏辙、苏轼、苏荀呀,我不禁暗暗惊叹,原来电脑的功能这么多呀! 如今,我们幸运地生长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的花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鲜艳夺目,我相信只要我们培养起爱科学,学科学了好习惯,勇攀科学高峰,未来的生活将更加绚丽多彩。 关于科技的议论文(篇2) 现在电子用品随处可见,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弊端。 你瞧瞧,现在大街上,人手一台手机,一上街,所有人都是统一的低头玩手机,铃声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有些很小的小朋友都会玩了。 电子设备虽然有趣,却给眼睛带来很大的“灾难”。因为看手机,看电视,玩电脑。现在很多的中小学生甚至大人的视力都下降了。 因为网购的流行,也增大了网上交易的风险,个人信息的泄漏。也有人因为低头玩手机,不注意周遭的情况,而不慎发生了惨案。 那么电子产品是好还是坏呢?我想,这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有人说,电子用品是好的,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业余。但是有些声音却持着相反的态度。像我们现在这种学习的年龄,不应该沉迷游戏。放下手中的手机电脑,站到窗口向外望一望。去发现世界的不同。

粮食安全调研报告提纲

粮食安全调研报告提纲粮食安全调研报告提纲 一、引言 A. 研究背景和目的 B. 研究范围和方法 二、粮食供应与需求状况调研 A. 我国粮食供需总体情况 B. 中国农村粮食生产现状 C. 城市粮食需求与进口情况 D. 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 三、农业生产方式与粮食安全 A.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生产 B. 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C. 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四、粮食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 A. 农药与化肥在粮食产业中的应用 B. 粮食质量与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 C. 粮食储存与加工中的安全隐患 五、农村粮食产业发展调研 A. 农民收入与农村致富途径 B. 农牧民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现状 C.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与农业发展

六、政府粮食安全政策调研 A. 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B. 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政策支持 C.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粮食安全工作 七、粮食安全管理与监管调研 A. 粮食生产、流通、质量监管体系状况 B. 粮食加工与储存监管和质量检测 C.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粮食安全 八、粮食安全教育与公众意识调研 A. 公众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和意识 B. 粮食安全教育与宣传的现状和问题 C. 媒体和社会组织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九、粮食安全调研结论 A. 粮食供需平衡与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B. 农业生产方式与粮食质量安全 C. 农村粮食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D. 粮食安全管理与监管的问题 E. 粮食安全教育与公众意识的改善 十、建议 A. 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建议 B. 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的建议 C. 农村粮食产业发展的建议

D. 粮食安全管理和监管的建议 E. 粮食安全教育和宣传的建议 十一、参考文献 以上是一份粮食安全调研报告的提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在撰写报告时,应根据提纲逐项展开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结合相关数据和实例,提出专业的分析和建议,使报告具备严谨性和实用性。

银行保险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情况的调研提纲

银行保险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情况的调研提纲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的稳定供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银行保险业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对银行保险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并进行探讨。 二、银行保险业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支持 1. 农业信贷 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中介,承担着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贷款的责任。通过发放贷款支持农业生产,农民可以购物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2. 农业保险 银行保险业可以推出各种农业保险产品,如农作物保险、农业生产保险等,为农民提供风险防范和损失补偿,帮助农民化解粮食生产中的各类风险,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3. 农村金融服务 银行保险业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广和普及金

融知识,提高农民金融素质,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银行保险业在粮食储备和流通中的作用 1. 粮食储备贷款 银行可以向国家粮食储备局或粮食生产企业发放粮食储备贷款,支持国家粮食储备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粮食流通保障 银行可以通过金融工具支持粮食流通,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在粮食市场上,银行可以提供融资、贴现、支付结算、仓储等服务,为粮食流通提供金融支持。 四、银行保险业在粮食产业链中的风险管理 1. 风险评估 银行保险业可以帮助粮食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根据风险情况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2. 金融衍生品 银行可以推出各种金融衍生品,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等,帮助粮食生产企业进行风险对冲,保护其在市场波动中的利益。 3. 灾害保险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练习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填空练习版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原始农业和畜牧出现之前,人类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过着()生活;()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其社会地位较高。 2、大约()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是()、大麦的原产地;黄河中上游是()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是()的原产地。()是玉米、甘薯的原产地。 3、畜牧是随着()和()的出现而产生的。约9000年前,()人已经饲养()和山羊。约8500年前,()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约6000年前,南美()驯化了骆马。 4、农业出现的意义:①()的出现是人类经济社会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的增长;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定居生活,逐渐形成();促进了()劳动和农业的分离;()、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和其他农业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④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①()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②()的发展,推动了()产品的增加和()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间的利益冲突,()应运而生,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5、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四大文明地区的生产特征: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而重视修建()工程;统治者重视()系统的开凿、疏浚和维护。 (2)古巴比伦主要种植()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王室和()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颁布《》。

公共关系策划书(完整版)

公共关系策划书 公共关系策划书 第一篇: 公共关系策划书范文 常州“汇丽”商场第十届衬衫文化节策划书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市场状况与形象分析 一、常州市服装零售市场状况: 常州市服装零售市场竞争激烈,新世纪商城、南大街步行街、太平洋服饰、中联服饰广场大品牌瓜分市场,加上以及路桥小商品市场和湖塘针纺品市场,以及一些零星门面店等构成了常州市服装零售市场。 近年,随着大润发,欧尚的一些超市的发展,汇丽以前的优势已经不是很明显,物美价廉也不仅仅是汇丽的专利,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寻找机会点,重新塑造品牌概念,提升汇丽在天长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取得一个个战役的胜利。 二、汇丽的机会点: 随着常州市服装零售市场发展迅速,以及即将开幕的首届“汇丽杯”衬衫设计比赛, 201X年和201X上海世博会开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提高我们的企业形象和销售业绩.但我们以往历届“衬衫文化节”的宣传都停留在低价加礼品的模式,并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找到一条品牌长远发展的道路,那就是“品牌的塑造.

挑战与机遇并存,“汇丽杯”衬衫设计比赛和201X上海世博会天和百货的开幕,恰恰给汇丽提供了两个很好的机会点,如果我们能充分的运用好这个机会,做好宣传,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那我们取得常州市服装零售行业龙头地位的目标就不再遥远. 第三部分: 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第十届汇丽衬衫文化节,作为本次活动的企划,是一个新的起到,它避开单纯的以价格促销为主导宣传,而以文化活动拉动人气,带动销售,我们的着手点也正在此,通过“文化节”来提升汇丽商场在常州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具体项目与目标:: 一. 二. 三. 本届汇丽衬衫文化节开闭幕式现场氛围营造: 宣传、塑造崭新的汇丽形象. 首届汇丽杯衬衫设计比赛的全过程的时时报道:引起常州市民的更高关注,体现创新意识,使消费者了解更多的商品知识,欣赏现代服装艺术,引领衬衫时尚。本届汇丽衬衫文化节促销活动: 值服装文化节之际,营造节日快乐的氛围,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更加有效地提高销售业绩。 第四部分: 创意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届衬衫文化节,以首届“汇丽杯”装服装设计比赛和和201X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我们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整体思路。为了更好的突出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一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母系社会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2.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掠取性经济转变为新石器时代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3.农业革命的意义 ⑴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 增长。 ⑵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建造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 ②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⑶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古代中国的农业 ⑴食物: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⑵生产与生活 ①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民集体耕作。 ②战国以后: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土地上耕作 的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③秦汉至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 体系。 5.生产关系的变化 ⑴原因: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居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 逐渐退居从属地位;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士 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⑵概况: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 间的利益冲突,国家应运而生。 第二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主要在临近的地区和各大洲内部进行,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联系更加紧密,食物物种的交流也突破了以前只在临近地区交流的界限,更加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2.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⑴积极影响 ①世界各地食物物种开始大交流、大传播,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品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②改变了世界各地的种植结构与饮食结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 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③粮食产量增加,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饥饿问题,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构建。 ⑵消极影响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标要求】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概要】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人类的生活:远古时期的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 远古时期,人们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主要活动是女性来完成) 2、原始农牧业的出现: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大约在何时出现?原始农业主要兴起于哪些地区?原始农业的兴起有何意义?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1)出现时间: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原始农业兴起: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 (3)原始农业兴起的意义: ①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徒过渡到定居,从临时窝棚到长期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开始出现手工业劳动,文化艺术获得发展。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学科逐渐发展。 (4)畜牧业的产生:畜牧业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业和定居而产生的。 (不同地区,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也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居民,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的农作物和家畜)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大河文明:(主要是说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说明古巴比伦王国、古埃及、古代中国人民的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

(1)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王室、神庙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或出租给佃户,或合伙经营。 (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古埃及的命运,崇拜尼罗河和太阳神,成为埃及人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 (3)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代中国: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铁犁牛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由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个体经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2、海洋文明:(主要是指爱琴海地区,古希腊、罗马的文明)说明古希腊人民的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 主要种植从西亚传入的大麦和小麦。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建立果园,从事农产品加工。城邦公民占有土地,农业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3、失落的文明:(主要是指美洲的玛雅、印加、阿兹特克三大文明)说出古代美洲的主要居民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阿兹特克人的土地有贵族私有,还有村社公有土地。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铺垫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注意两点) 1、男女地位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女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国家的产生: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国家形成。(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标要求】 1.掌握美洲物种的外传;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的史实。 2.引导学生认识物种交流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物种交流的认识,形成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不同物种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的交流及发展不同状况的学习,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并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