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4.1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探究一风沙地貌

考向1风蚀地貌

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风蚀柱B.风蚀城堡

C.风蚀蘑菇D.风蚀洼地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2.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A.新疆B.陕西C.湖南D.河南

答案A

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向2风积地貌

读某地典型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戈壁

B.雅丹

C.沙漠

D.沙丘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新月形,故该地貌为沙丘。

4.下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坡度陡。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可知,②箭头正确。

考向3雅丹地貌

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

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6.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答案C

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考向4河岸风沙地貌

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读图,完成7~8题。

7.该河段爬升沙丘属于()

A.喀斯特地貌B.风蚀地貌

C.风积地貌D.河流地貌

答案C

解析沙丘为风积地貌。该处河谷冬季风力强劲,使沙尘从谷底向山坡爬升,形成爬升沙丘,故C项正确。

8.图示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的主要方向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该地貌为爬升沙丘,箭头应向上。沙丘形成主要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平缓,背风坡较陡,故C项正确。

探究二海岸地貌

考向1海蚀地貌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马耳他的戈佐岛的西北角,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读图完成9~10题。

9.“蓝窗”景观为()

A.海蚀穴B.海蚀拱桥

C.海蚀平台D.海蚀柱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蓝窗”呈桥形,故该景观为海蚀拱桥,B项正确。

10.“蓝窗”景观坍塌的主要原因是()

A.海浪作用B.河流作用

C.风力作用D.流水作用

答案A

解析“蓝窗”景观位于海岸地带,不断遭受海浪作用,导致景观坍塌,故A项正确。

考向2海积地貌

北海银滩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国第一滩”。下图为北海银滩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北海银滩属于()

A.海岸堆积地貌B.海岸侵蚀地貌

C.河流堆积地貌D.河流侵蚀地貌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北海银滩位于沿海地区,是著名的海滩,属于海岸堆积地貌,故A项正确。

12.根据颗粒物大小可知,北海银滩属于()

A.砾滩B.泥滩

C.沙滩D.海滩

答案C

解析结合图文资料可知,北海银滩由细小的沙粒组成,故北海银滩属于沙滩,C项正确。

1.下图为某同学搜集到的一组地貌景观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地貌的名称。

(2)根据成因上的差异,试对图中地貌分类。

(3)描述图中地貌的特点。

(4)指出能够判断风向的地貌。

成果展示(1)甲:雅丹地貌。乙:沙丘。丙:风蚀柱。丁:风蚀蘑菇。

(2)风蚀地貌:甲、丙、丁。风积地貌:乙。

(3)甲:大片高出地表的土丘或山丘,由垄槽和土墩组成,沿一定方向排列,形态各异。乙:新月形隆起,物质疏松,大多移动性较强。丙:柱状岩石。丁:呈蘑菇状。

(4)甲:风向与垄槽延伸方向一致。乙:迎风坡坡度缓。

2.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西海岸多峡湾地貌,是典型的冰川地貌。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和峡湾景观示意图。

(1)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指出图示海岸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成果展示(1)特征:海岸线破碎、曲折,多岛屿、峡湾。成因:冰川切割、侵蚀;山脉西侧河流发育,水流湍急,多瀑布,流水侵蚀强;地处沿岸,风浪大,海浪侵蚀严重。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渔业、海洋运输业、对外贸易及出口加工业等;峡湾地貌显著,独特的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B

解析图示为沙垄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堆积作用,B项正确。

2.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

答案A

解析该地貌是风力沉积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A项正确;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降水较多,以流水地貌为主,风力沉积地貌分布少,B、C、D三项错误。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汽输送深刻影响着植物和沙丘的分布。草甸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形成的以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

B.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流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答案B

解析湖泊与河流附近,水源较多,丙应是草甸;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丘;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保护,可能是流动沙丘。故B 项正确。

4.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答案C

解析图中丙代表的草甸和乙代表的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南方,说明来自湖泊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往东南方向的较多,主导风向应该是西北风。

比拉大沙丘位于法国大西洋沿岸,长3 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 000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比拉大沙丘仍处于生长之中,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扩展。读图,完成5~6题。

5.比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海浪堆积

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可知,比拉大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故D项正确。

6.比拉大沙丘的扩展方向是()

A.向西B.向东C.向南D.向北

答案B

解析比拉大沙丘是在海风影响下,逐渐堆积形成的。该地位于海洋东侧,风自西向东由海洋吹向陆地,比拉大沙丘会向东扩展,故B项正确。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7~8题。

7.鼓浪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浪侵蚀B.海水堆积

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海浪拍打这个岩洞”可知,鼓浪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浪侵蚀,故A项正确。

8.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

答案C

解析岩洞是由海水侵蚀形成的,岩礁是海浪侵蚀形成的,沙滩是海水堆积形成的,海岸是海浪侵蚀形成的。故C项正确。

读某地地貌景观图,回答9~10题。

9.图示地貌类型为()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位于沿海地区,地貌类型为海岸地貌,故D项正确。

10.甲、乙两处地貌分别为()

A.海蚀柱、砾石滩B.海蚀崖、砾滩

C.海蚀崖、海蚀平台D.海蚀崖、沙滩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处为悬崖,应为海蚀崖;乙处较为平坦,为海滩,堆积颗粒较大,为砾滩。故B项正确。

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千米,沿海岸线延伸约45 km,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 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的趋势。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

A.海浪沉积东陡西缓B.海浪沉积东缓西陡

C.风力沉积东陡西缓D.风力沉积东缓西陡

答案D

解析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由材料“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的趋势”可推测出该地主导风向为由海洋向陆地吹的东风;沙丘一般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因此东侧迎风坡缓,西侧背风坡陡,故D项正确。

12.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

B.沙丘拓宽、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

D.沙丘不受其影响

答案C

解析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可削弱来自海洋的东风,使沙丘西移速度变缓,C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2分)

13.读某中学学生收集到的地貌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26分)

(1)甲图中的岩石是________岩,图示景观属于________地貌,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景观位于________高原。(8分)

(2)乙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10分)

(3)丙图是________省三亚市的“南天一柱”景观,其巨大的岩石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4分)

(4)丁地貌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与________作用有关。(4分)

答案(1)石灰喀斯特流水侵蚀(溶蚀)云贵

(2)风力沉积西北降水稀少,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等。

(3)海南海浪侵蚀

(4)风蚀蘑菇风力侵蚀

解析第(1)题,甲景观为石林,是石灰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该石林景观位于云贵高原。第(2)题,乙景观为沙丘,属于风积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该地降水稀少,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第(3)题,丙地貌属于海蚀地貌。第(4)题,丁地貌属于风蚀地貌。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

高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1)甲地是________高原,乙地是________高原。丙地是________平原,丁地是________三角洲。(8分)

(2)受________风的影响,来自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粉尘向________方向移动,途中受________和________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堆积,形成________高原。(10分)

(3)黄土高原________严重,河流含沙量________,泥沙搬运到河流下游不断堆积,形成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三角洲。(8分)

答案(1)阿拉善黄土华北(黄淮海)黄河

(2)西北东南秦岭太行山黄土

(3)水土流失大华北黄河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阿拉善高原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及图中两大沙漠的分布可知,甲地是阿拉善高原,乙地是黄土高原;根据中国地形分布可知,丙地是华北平原,丁地是黄河三角洲。第(2)题,根据方位关系可知,受西北风的影响,粉尘向东南方向移动;结合图中地名可判断两大山脉的名称。第(3)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受此影响,河流含沙量大,河流泥沙在下游堆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常见地貌类型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重点)2.掌握并能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重难点) 一、喀斯特地貌 1.形成: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 2.我国的分布: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主要类型 (1)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林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内有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等。 1.成因: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 2.主要类型

(1)风沙侵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2)风沙堆积地貌: 沙丘——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 生长植物——固定沙丘 无植物生长——流动沙丘 3.主要分布 西北地区以及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 1.含义: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主要类型 (1)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 (1)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 ( ) (2)长江三峡主要为U 形谷。 ( ) (3)风沙地貌都是风力侵蚀而成的。 ( ) (4)海浪的侵蚀对海岸具有破坏作用。 ( ) (5)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 ( ) A .河流阶地、大峡谷 B .喀斯特地貌、陡崖 C .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 .角峰、“U ”形冰川谷 提示:(1)×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 (2)× 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而成的V 形谷。 (3)× 干旱地区的沙丘是风力堆积而成的。 (4)√ 海浪能量巨大,对海岸具有侵蚀破坏作用。 (5)C [大峡谷、喀斯特地貌多为流水侵蚀地貌;角峰为冰川侵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冲积扇是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

2019-2020年新教材素养突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4.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及答案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课程标准原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定位 1.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说明不同地貌特征及分布。(区域认知) 2.通过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因。(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形成对地表形态的科学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人地协调观)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 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2.地貌类型及特征 (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洼地、峰林等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

峰丛、峰林。峰林可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知识链接] 石灰岩主要成分CaCO3,受CO2水溶液的影响被溶解 CaCO3+CO2+H2O===Ca(HCO3)2 [学法指导] 1.河流左岸、右岸的确定: 面朝河流流向方向,左手边为左岸,右手边为右岸。 2.河口三角洲沉积物颗粒分布: 思考 我国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吗?为什么? 提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主要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水文条件及生物条件较差,故科斯特地貌发育很不充分。 知识点二河流地貌 1.上游地区 一般流经山区或高原。由于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貌 1.常见的地貌类型有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 2.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沟、峰林、洼地、溶洞等。 3.河流地貌主要有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曲流等。 4.风沙地貌主要有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沙丘等。 5.海岸地貌主要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滩等。 6.观察地貌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 7.高度、坡高、坡向等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 学习本章内容,能够运用野外观察方式、简易教具等,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

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地质类和自然地理专业大学排名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知识清单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常见的为石灰岩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 4.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溶洞、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 知识清单二河流地貌 1.分段:从源头到河口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2.上游 (1)位置:一般流经山区或高原。 (2)地貌特点:河流侵蚀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3.中下游 (1)位置:中游大多位于山区与平原交界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区;下游多位于平原地区。 (2)地貌特点:多发育冲积平原,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 4.河口段 (1)位置:河流入海或入湖处。 (2)地貌特点: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 平直的河流: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弯曲的河流:无论南北半球都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4.1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探究一风沙地貌 考向1风蚀地貌 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风蚀柱B.风蚀城堡 C.风蚀蘑菇D.风蚀洼地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2.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A.新疆B.陕西C.湖南D.河南 答案A 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向2风积地貌

读某地典型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戈壁 B.雅丹 C.沙漠 D.沙丘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新月形,故该地貌为沙丘。 4.下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坡度陡。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可知,②箭头正确。 考向3雅丹地貌 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

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6.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答案C 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考向4河岸风沙地貌 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读图,完成7~8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内容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风沙、海岸)地 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 学业质量水平 合格考 (水平1 -2) 1.运用景观图像,识别常见的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和 冰川地貌类型。(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描述常见风沙地貌的景观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 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等级考 (水平3 -4) 1.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风沙地 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 2.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风沙地貌及风沙活动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防治风沙的主要措施。(人地协 调观) 一、风沙地貌 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风沙地貌。 2.分布 ? ? ?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地区 其他分布地区 ? ? ?多沙的河谷地带,如丹娘沙丘 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如沙滩 3.主要类型 类型成因地貌景观景观特点 风蚀地貌 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 和摩擦岩石 风蚀柱突起的孤立岩石,呈柱状 风蚀蘑菇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雅丹地貌 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沟 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风积地貌 当风速减小或遇到地形 阻挡,风携带的沙粒降落 地面 固定沙丘沙丘上生长植物 流动沙丘 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有陡 坡(迎风坡)和缓坡(背风坡)

[填图]在风沙地貌示意图中填写风沙地貌名称。 提示(自左向右)风蚀蘑菇雅丹新月形沙丘 [微思考]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成因上的异同点。 提示相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作用有关,都为风沙地貌。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二、海岸地貌 类型地貌景观景观特点 侵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崖: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平台:向海倾斜的平台 堆积地貌 海滩(砾滩、沙滩、泥滩) 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沙坝、沙嘴、潟湖等沙坝:伸入海中的长条形沙垄[填图]在海岸地貌示意图中填写地貌名称。 提示(上部自左向右)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下部自上而下)海滩海蚀崖海蚀平台 [微思考]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柱在形成上有何关联? 提示在海浪长期作用下,部分海岸会形成向内侧凹的海蚀穴。海蚀穴被蚀穿后相互贯通,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可能形成海蚀柱。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学案学案3:4.1.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学案

课时2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及分布。 2.掌握并能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 『我的疑问』 自主预习 三、风沙地貌 1.风沙地貌的概念:在地区,以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主要类型 (1)风沙侵蚀地貌:风蚀柱、、雅丹等地貌。 (2)风沙堆积地貌: 。 3.主要分布 地区以及多沙的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和海岸。 『判断正误』 (1)沙丘能埋没房屋和道路。( ) (2)水边不能形成风沙地貌。( ) (3)根据沙丘的形态能判断附近的盛行风向。( ) (4)流动沙丘遇到灌木等植被可能转化成固定沙丘。( ) 四、海岸地貌 1.含义:海岸在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主要类型 (1)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2)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 『判断正误』 (1)沿海地区都可以看到海蚀崖。( ) (2)海蚀柱出现在岩石组成的海岸边。( ) (3)沙滩的滩面都很广阔。( )

课堂探究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丹娘沙丘 (1)描述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2)推测该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3)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四川省 D.上海市

2.该景观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回答3~4题。 3.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海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4.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 A.沙滩 B.岩礁 C.岩洞 D.巨岩 『能力提升』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坎儿井作为我国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为适应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或灌溉系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坎儿井位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图1示意我国新疆地区;图2示意塔里木盆地沙丘景观;图3示意坎儿井剖面结构。 图1

风沙和海岸地貌

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教学设计 一、课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 1.识别常见地貌类型。 2.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常见地貌景观的分布区。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辨识风沙和海岸地貌,描述风沙和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简单分析风沙和海岸地貌地貌和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地貌和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辨识风沙和海岸地貌,描述风沙和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科学价值观。 4.重点: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辨识风沙和海岸地貌,描述风沙和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5.难点:描述风沙和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视频教学法:视频演示、视频分析及验证,增强直观印象,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辨识风沙和海岸地貌,描述风沙和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2、图示分析教学法:绘制、分析及探讨各种地貌图,如素描图、实物图、等高线地形图、剖面图等,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综合思维素养。 3、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并运用电脑课件。提供更多实地图片和视频,直观形象印象深,有助于辨识风沙和海岸地貌,描述风沙和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4、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培养分析地貌和其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能力。 5、分组探究法:难度较大题目采用此法可以培养团体合作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世界唯一水上雅丹地貌,思考雅丹地貌属于什么地貌?如何形成? 看完视频学生回答:风沙地貌,风力侵蚀。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认识风沙地貌,你还知道哪些属于风沙地貌? (二)新课讲授:展示本节学习目标(学生读) 展示各种风沙地貌 板书: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和海岸地貌 (三)风沙地貌 1、外力---风 2、分布---西北干旱、半干旱;周期性干旱的湿润地区 3、表现---侵蚀和堆积为主 4、重点分析 重点案例分析: 1、风蚀蘑菇 读图回答: (1)上图地貌成因是? (2)下图等高线地形图表现的是什么地 貌?

(2019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2 教案 教学设计

《常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风沙地貌》教学设计 【内容要求及解读】 内容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分析“内容要求”中的行为动词,主要是“识别”和“描述”“识别”的重点在于“区别”和“归类”,即让学生通过视频、图像等手段,对比不同地貌所在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观特点,从而区分它们的类型。描述地貌的视角主要有:形态、成因。 “内容要求”达成的方法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 【重点】 1.识别海岸地貌,描述海岸地貌的景观特点; 2.识别风沙地貌,描述风沙地貌的景观特点。 【学情分析】 1.生活在深圳滨海城市的学生,大多参观过海岸地貌; 2.前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喀斯特地貌和流水地貌,已知晓外力主要表现在沉积和侵蚀两方面,学习本节课知识铺垫充足。 【学习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海岸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2.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风沙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设计思路】 1.调整教材顺序,先讲“海岸地貌”,深圳的学生熟悉海岸地貌,不熟悉风沙地貌; 2.没能带学生去实地实践,但可以用教师亲历过的区域切入,落实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 3.先学习两种地貌,在用地理视角和地理头脑,欣赏老师考察过的海岸地貌和风沙地貌。 【教学过程】 一、海岸地貌 引入:相信生活在深圳的大多数同学都去过海边,请描述一下你在海边看到地貌景观。 (同学们自由发表观点) 转承:老师去过大鹏半岛的海边,看到的这样的地貌景观:

问1:海岸地貌的名称?形成的原因? (教材P74)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额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 解释:河流地貌包括:流失侵蚀和流水沉积,即水对地貌的影响。海岸地貌是海水对地貌的影响,即包括海浪沉积和海浪侵蚀两类。 问2:海浪侵蚀地貌有哪些?从老师展示的图片中指出来。 教材P74:有些海岸是由岩石构成。受海浪等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 问3:描述其景观特点(教材图) 教材P74:在海浪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海蚀崖 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海蚀平台 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受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两侧海蚀穴不断被侵蚀,互相贯通——海蚀拱桥 问4:结合海浪侵蚀地貌演化模型图,描述海蚀地貌的演化过程。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培优第四章 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 合格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汽输送深刻影响着植物和沙丘的分布。草甸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形成的以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B) A.草甸、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 B.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流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解析]丙位于湖泊和河流附近,水源较多,应是草甸;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丘;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保护,可能是流动沙丘。故B项正确。 2.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C)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解析]图中丙代表的草甸和乙代表的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南方,说明来自湖泊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往东南方向的较多,主导风向应为西北风。 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3~4题。 3.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D)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雅丹地貌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4.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C)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读某地地貌景观图,回答5~6题。 5.图示地貌类型为(D) A.喀斯特地貌B.河流地貌 C.风沙地貌D.海岸地貌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位于沿海地区,地貌类型为海岸地貌,故D项正确。 6.甲、乙两处地貌分别为(B) A.海蚀柱、砾石滩B.海蚀崖、砾滩 C.海蚀崖、海蚀平台D.海蚀崖、沙滩 [解析]读图可知,甲处为悬崖,应为海蚀崖;乙处较为平坦,为海滩,堆积颗粒较大,为砾滩。故B项正确。 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7~8题。

(2019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1 教案 教学设计

地理必修一第15课时《常见的地貌类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程内容对应课标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本节课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识别几种常见的地貌”和“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对于“识别常见地貌”,课标中将地貌与地形通用,从成因的角度划分不同的地貌类型,在教学中要涉及到地貌的含义、主要类型,还可以涉及到次一级地貌及其基本成因,但不作为重点。“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课标要求描述景观的特点要以形态和组成为主,包括地貌形态的类型、规模、色彩、次级地貌的组合等内容。 该课标侧重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行为动词为“识别、描述”,要求学生能够在野外或者户外环境下识别和描述相关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建立对地貌的初步认识和理解,但不必深究地貌的成因。有条件的应开展野外或户外地貌考察,没有条件则应该利用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造观察条件。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安排在“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内容之后,作为认识岩石圈的重要内容。“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的内容可作为理解地貌形成的前提知识。本节内容也与地理2中的“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城乡景观”等概念有联系。 教材选取了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作为学生需要识别的地貌类别,内容安排了对应地貌的基本概念,典型的次一级地貌、图片及相应的特征描述,并安排了相应的内容补充了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该补充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地貌。 但教材中没有安排地貌的概念,海岸地貌的内容也相对简单,需要适当补充。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5种基本地形和等高线的基本概念,初步具备了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基本地形以外部形态作为划分依据,与本节课学习的“地貌”的分类依据存在明显差异,且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地质作用的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地貌的分类依据存在难度。 本节课程内容的要求“识别”“描述”比较简单,但学生并不了解地貌的基本特征,并未系统学习如何描述,因此该看似难度较低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此外,学生尚处于思维发展过渡的阶段,缺乏地理思维和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也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对于理解地貌的基本概念、地貌的成因、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利用案例等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 四、教学内容和目标 1、结合图像、视频等相关资料,了解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次级地貌以及主要分布区,掌握如何从形态特征、颜色、次级地貌组合等方面描述其景观特征的基本地理技能,并学会根据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2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知]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一、风沙地貌 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因卫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风沙地貌。 「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地区 多沙的河谷地带,如丹娘沙丘 植被稀少的沙质醞和海岸,如沙滩 •主要类型 2 •分布 其他分布地区

[填图]在风沙地貌示意图中填写风沙地貌名称。 河谷 提示(自左向右)风蚀蘑菇雅丹新月形沙丘 [微思考]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成因上的异同点。 提示相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作用有关,都为风沙地貌。 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Z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提示(上部自左向右)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下部自上而下)海滩海蚀崖海蚀平台 [微思考]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柱在形成上有何关联? 提示在海浪长期作用下,部分海岸会形成向内侧凹的海蚀穴。海蚀穴被蚀穿后相互贯通Z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崩塌Z可能形成海蚀柱。

三、冰川地貌(补充) 拓知识 风蚀壁龛 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岀蜂窝状形态。 拓知识 灌丛沙丘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粒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 拓知识 潟湖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辨差别 槽形河谷和U形冰蚀谷

河流进入平原地区,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谷中分布着阶地(台地)与河漫滩。 冰川在山谷中刨蚀(磨蚀)谷底,形成平直宽阔,两壁陡立的U 形谷,常有磨光面 及冰川擦痕。 “"""川叶合作探究孩心突破 探究点一风沙地貌 情境探究 [情境]—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 月牙泉(下图)。 [探究] (1)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鸣沙山属于哪种地貌类型?它是如何形成的? (2)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月牙泉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数千年不干涸, 有 “天下沙漠第一泉”的美誉。推测月牙泉的形成原因。 提示(1)沙丘(风沙地貌)。沙丘是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 的。 (2)月牙泉地势低洼,地下水溢出汇集成湖,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水的补给, 因而不会枯竭。 素养凝练 1 •雅丹的形成条件 (1) 岩性条件:雅丹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都能发育,具有河湖相的沉 积岩更有 利于雅丹的发育。 (2) 动力条件:主要为强劲的风力,雅丹的沟槽和垄脊走向与盛行风向平行。 (3) 环境条件: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植被稀少的平坦地区,风蚀作用强。 2.沙丘的形成条件 素养导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四章第一节第2课时 [合格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右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读图,回答1~3题。 1.以下关于图示地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岩石坚硬B.地表植被覆盖少 C.地貌季相变化明显D.地表形态独特 2.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D ) A.植被B.土壤 C.地形D.气候 3.该地最可能位于( C )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地区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地貌景观为风蚀地貌,岩石比较坚硬,A不符合题意;植被覆盖少,B不符合题意;地貌季相变化不明显,C符合题意;风蚀地貌形态独特,D不符合题意。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地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力作用显著,受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风蚀地貌。故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气候因素。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地区植被覆盖少,多风蚀地貌,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气候相对湿润,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作用,A、B、D错误。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风力作

用显著,因此图示景观最可能位于柴达木盆地。 (2022·哈尔滨六中期中)下图为“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和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新月形沙丘分布地区气候特点可能是( C ) A.降水较为集中B.风力较弱 C.盛行风强劲D.降水均匀 5.若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则图示正确的是( C )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第4题,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西北风强劲。故选C。第5题,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和凸坡,图中只有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 (2023·黑龙江绥化市开学考试)读“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海岸地貌主要为( B ) A.海浪侵蚀地貌B.海岸堆积地貌 C.风力堆积地貌D.雅丹地貌 7.图中海岸地带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B )

4-1 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 教案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教案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常见风沙地貌的成因及分布; 2.掌握并能区分常见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风沙地貌》 1.概念:在干旱地区,风力对地表的侵蚀、搬运、堆积形成的各类地貌称为风沙地貌。 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风沙地貌的类型: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3.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地貌,如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4.风蚀雅丹泛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5.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形态多样,以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 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多个新月形沙丘连成沙丘链,沙丘链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 思考一下:沙丘一定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 6.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教材活动: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1)沙丘所处河谷较宽,河谷两侧高山耸立。 (2)沙源地为沙丘东南侧的江心沙洲。 理由是:沙丘在山麓的东南侧堆积,应为东南风从东南侧挟带泥沙受山地阻挡堆积而成;沙丘东南侧的两个江心沙洲在冬春季露出水面,正好为沙丘提供了沙源。 (3)东南风。因为沙源地在东南侧的江心沙洲,只有在东南的吹拂下,风沙才会在山地的东南侧山麓堆积形成沙丘。

第四单元 地貌(一)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高一地理上学期大单元教学系列(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学科年级教材版本单元名 高中地理高一人教版2019 地貌 单元组织方式教材原有单元(新授课) 课时内容地貌的观察,常见地貌类型 二、单元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地貌 第2课时常见地貌类型 【教学内容】常见地貌类型 【教学课时】1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美丽的地貌。 (展示图片)这是哪一种地貌 【教师】对,风沙地貌 【板书】风沙地貌 【教师】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板书】1.风力侵蚀地貌 (展示图片)常见的风蚀地貌类型有哪些? 【教师】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领略风沙地貌的魅力。 (展示图片) 【教师】这是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每一种地貌大家要注意观察它的特征。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雅丹地貌,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教师】这个图片是我们最常见的风沙地貌——沙丘,它属于什么作用形成的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风力堆积的一种地貌。沙丘是在单向或几个近似风向甚至两个方向相反的风作用下形成的堆积地貌,包括新月形沙丘、纵向沙垄、金字塔沙丘、蜂窝状沙丘等多种类型。 (展示图片) 【教师】沙丘的形态与风向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不同类型的沙丘与风向关系有所区别。刚刚我们看到的是最常见的新月型沙丘。再来看其他类型的沙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地貌第1节第2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习题含答案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第2课时风沙地貌与海岸地貌 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1~2题。 1.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下图中等高线(单位:米)示意一种堆积地貌。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貌为() A.三角洲 B.风蚀蘑菇 C.江心洲 D.沙丘 4.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021浙江杭州期中)下图为某游客于福建霞浦南岐村拍摄的一张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貌名称与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海蚀崖海浪侵蚀 B.甲—海蚀崖海浪堆积 C.乙—海岸沙滩海浪侵蚀 D.乙—海蚀平台海浪堆积 6.海岸泥沙的主要来源是() ①海底②山体岩石③河流④西北沙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海浪堆积作用 D.风化作用 8.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A.南北风 B.东西风 C.西北—东南风 D.东北—西南风

能力素养提升练 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状沙丘示意图,完成9~11题。 9.抛物线状沙丘与新月形沙丘() A.两翼均有植被 B.分布区的风向固定 C.迎风坡都较陡 D.不会在同一地区存在 10.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 11.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山东省乳山市白沙口湾是被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发育了古海蚀崖。之后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后来,为防止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约350米长的丁坝。下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古海蚀崖形成的原因是()

4.1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导学案)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1)

4.1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风沙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2.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海岸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3.简单分析地貌和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借助他人的帮助或者与他人合作,使用遥感图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地貌要素和相关地理现象进行初步的或者深入的观察,并设计实验,作出简要解释。 【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风沙地貌、海岸地貌,描述地貌景观的特征。 难点:结合野外观察或实地景观图片,描述上述地貌景观特征。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风沙地貌 (1)概念 在干旱地区,以作用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侵蚀、搬运、堆积) (2)主要分布 我国地区。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3)分类 【知识拓展】 1.雅丹地貌:新疆罗布泊地区,河湖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沟槽地貌组合。 描述雅丹地貌的景观特征:①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分布 ②沟槽内有沙子堆积 ③垄和槽的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2.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判断(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3.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延伸风向(大致与盛行风向垂直,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活动探究】 探究一:敦煌附近的魔鬼城地貌类型及成因 提示:风力侵蚀地貌泥岩层和沙土层沉积固结沙土层被侵蚀地壳抬升出露胀缩效应,泥岩层断裂风力侵蚀 探究二:敦煌鸣沙山地貌类型及沙源。 提示:风力堆积地貌本地沙源:基岩风化岩石破碎,本地多松散物质。外来沙源:西北风从库木塔格沙漠带来。 知识点二海岸地貌 1.概念:海岸在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类型:(1)海蚀地貌: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 (2)海积地貌:、等 【知识拓展】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柱在形成上的关联。 【活动探究】 探究一:青岛“石老人”地貌形态特点,地貌类型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提示:直立的柱状岩体,为海蚀柱。海岸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侵蚀。 探究二:被海浪磨蚀的物质去了哪里。 提示:在海浪的撞击下,海岸的部分岩石裂开,落下一块块大圆石。大圆石裂成小圆石,接着变成碎石,最后散成细细的沙子。海浪冲刷海岸时,常常将沙粒、碎石等带到海边,这些沉淀物慢慢在海边铺开,有的还变成了沙滩。 【当堂检测】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考点】新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地貌 知识点讲义 总结

第四章地貌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2.中国主要分布地区: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分布最广泛。 3.主要喀斯特地貌及特征 4.喀斯特作用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 5.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二、河流地貌 1. 河流从源头到河口,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2. 不同河段的地貌特征 3. 以景观图和剖面图来掌握河流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4.河曲与牛轭湖:在地势平缓地区,常见呈“S ”形河道,其在洪水泛滥时,易形成牛轭湖。 5. 河曲的形成 (1)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离心力。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如下图: 河段 流经地区 特 征 上游 山区 呈“V ”形河谷,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中游 平原地区 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发育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多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下游 平原地区 河道呈“S ”形,多牛轭湖 河口段 入海或入湖处 多发育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沉积物颗粒较细

(2)结合“凹凸”二字理解凹岸和凸岸 下图把文字的形状和河岸形态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 6.河流阶地 (1)定义: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2)形成 7.河流堆积地貌及颗粒物分选性的分析 河水流速减慢,导致泥沙堆积,在堆积时,颗粒大、密度大的总是先堆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8.利用水系、水文特征判断流域的地形特征 (1)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河流往往从高处流向低处。 (2)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定地形类型 水系的特征与河流支流的汇入直接相关,而支流的发育与形成受地形限制。 ①若水系为向心状,该地形为盆地。 ②若水系为辐射状,该地形为山地。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时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课时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识别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及主要类型。 2.结合材料,分析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理解不同地区的地貌类型及成因。 一、风沙地貌 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________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类型 (1) (2) ①成因: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 ②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形状如同新月,迎风坡______、背风坡______;多个新月形沙丘相连形成________,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________。 ③分类 【判断】 (1)雅丹地貌在东部沿海比较常见。() (2)水边不能形成风沙地貌。() (3)根据沙丘的形态能判断附近的盛行风向。() (4)流动沙丘遇到灌木等植被可能转化成固定沙丘。() 二、海岸地貌 1.概念:海岸在________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分类 (1)海蚀地貌

(2)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________等。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分为________滩、沙滩、________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判断】 (1)沿海地区都可以看到海蚀崖。() (2)海蚀柱出现在岩石组成的海岸边。() (3)沙滩的滩面都很广阔。() 【易错辨析2】只有干旱地区才有风沙地貌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因为干旱地区风化作用强,沙源足,风力大,风蚀作用强。所以从字面上看,即便在非干旱地区,只要有充足的沙源,有足够大的风力,就可能形成风沙地貌。如多沙的河谷、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往往风力较大,同时大风日数较多,也可能出现局地的风沙地貌。 【知识链接2】垄沟走向与风向的关系 垄沟是裂隙遭风力侵蚀扩大形成的。走向与主风向一致的裂隙风力大,侵蚀作用强,更容易形成垄沟。 【知识链接3】风蚀蘑菇的成因 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逐渐磨蚀而成的。接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力强;距离地面越高,风中含有的沙子越少,磨蚀作用越弱,于是形成了上大下小的蘑菇形状的石头。 【知识链接4】海浪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探究点一风沙地貌 [精讲点拨] 1.风沙地貌 风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在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能看到风沙地貌。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四章 地貌(复习讲义)

第四章地貌(复习讲义) 思维导图

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 一、喀斯特地貌 (一)概念 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二)喀斯特地貌分布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案例探究】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探究 思考: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丰富的原因。 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并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 桂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植被茂盛,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漓江纵贯南北,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喀斯特地貌分类 (四)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 有利影响:(1)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2)居住、防空、储藏的最佳选择地(喀斯特洞穴内冬暖夏凉) 不利影响: (1)交通: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 (2)农业:平地少,地表水缺乏,土壤层薄且贫瘠;

(3)生态: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植被减少,旱涝灾害等发生频率增加。【案例】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1)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 (2)简述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①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 ②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③ 二、河流地貌 (一)概念: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 (二)分类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 (三)不同河段对应的河流地貌

【裁弯取直的影响】裁弯取直的影响: (利)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弊)调节气候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下游防洪压力增 大 三、风沙地貌 (一)概念 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二)分布: 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三)类型: 1.风蚀地貌 2.风积地貌 (1)成因: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 (2)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形状如同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多个新月形沙丘相连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 (3 )分类: 【扩展】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