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年产1000万片头孢氨苄生产车间工艺的设计说明

年产1000万片头孢氨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年产1000万片头孢氨苄片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头孢氨苄片是采用头孢羟氨苄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压制而成。按照制剂车间工艺设计要求,本文从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设备工艺设计、主要设备选型、厂址选择、车间组成与设备布置、公用工程用量、两废的处理以与防火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设计。

该设计成果主要采用的形式为工艺流程示意图1,工艺流程图1,物料平衡图1,设备布置图1,车间设备布置图1,厂区平面图1,劳动组织分配图1,并编写了详细的数据说明。

关键词:头孢氨苄;片剂;工艺流程;物料衡算

Technical design for annual output of 10 million cephalexin tablet in workshop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or Technical Design of producing 10 million cephalexin tablets in Workshop. Cephalexin tablet uses cefadroxil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nd with Starch ,Magnesium Stearate, French chalk as the auxiliary material for tableting.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design requirement of Preparation workshop,this article covers production methods, technical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 major equipment selection, site selection, workshop composition, equipment layout, utility consumption, waste treatment, and fire protection ,safety and healthy as the overall design.

The main forms of design achievement is(includs) one piece of process flow drawing, one piece of material balance diagram, one piece of equipment layout, one piece of workshop plan, one piece of factory layout, one pieces of labor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diagram, and compile the detailed data specification. Key word:Cephalexin;Tablet;Technical;Material balance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 (Ⅱ)

第1章绪论1

1.1 概述1

1.1.1我国头孢氨苄现状1

1.1.2头孢氨苄前景1

1.1.3药品生产的特殊性与生产设施和设备的重要性和专业性1

1.1.4选定的剂型发展概况2

1.1.5选定的品种的重要性2

1.2工艺流程设计的原则2

1.3 生产方法选择3

1.3.1制粒压片法3

1.3.2粉末直接压片法4

1.3.3半干式颗粒压片法4

1.4 生产方法简介5

第2章工艺流程设计6

2.1 工艺流程6

2.1.1粉碎与过筛 (6)

2.1.2干法制粒 (6)

2.1.3混合 (6)

2.1.4压片 (6)

2.1.5包衣7

2.1.6铝塑封装7

2.1.7包装与贮存7

2.2头孢氨苄片质量标准7

2.3 工艺流程示意图10

第3章物料计算11

3.1 物料平衡计算11

3.1.1 选择计算基准 (11)

3.1.2 各岗位物料衡算 (11)

第4章主要设备选型与计算17

4.1 粉碎过筛 (17)

4.2制粒过筛 (17)

4.3混合 (17)

4.4 压片 (17)

4.5 包衣 (17)

4.6 铝塑包装 (18)

4.7 主要仪表与生产控制 (18)

第5章车间的平面布置设计20

5.1设计原则与要求 (20)

5.1.1设计原则 (21)

5.1.2设计要求 (21)

5.1.3厂址选择原则 (21)

5.2建厂条件22

5.2.1 环境22

5.2.2 供水 (22)

5.2.3 能源23

5.2.4交通运输23

5.2.5 自然条件23

5.2.6 环保23

5.2.7 协作条件23

5.3 方案比较23

5.4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概述24

5.4.1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规24

5.4.2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原则24

5.4.3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25

5.5车间组成26

5.6车间设备布置方案26

第6章人员组织结构27

6.1药厂人员组织结构27

6.2头孢氨苄车间工作制度与人员安排28

第7章公用工程29

7.1 设计依据29

7.1.1给排水设计依据 (29)

7.1.2电专业设计依据29

7.1.3空调专业设计依据 (29)

7.2 公用工程用量计算29

7.2.1水的用量 (29)

7.2.2电的用量 (29)

7.2.3煤的用量30

7.3 空调部分30

7.3.1 GMP对生产环境空气控制的要求 (30)

7.3.2 通风方式 (30)

7.3.3 通风换气次数 (31)

7.3.4 空气净化系统设计参数 (31)

7.4 电气部分32

7.4.1 车间供电设计 (32)

7.4.2 人工照明 (32)

第8章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卫生34

8.1 三废的产生34

8.2 治理方法34

8.2.1 废水处理 (34)

8.2.2 废气处理 (35)

8.3 安全防火35

8.3.1安全与消防规定35

8.3.2防火间距35

8.3.3安全出口35

8.4 粉尘和噪声的处理35

结论37

参考文献38 致 41

年产1000万片头孢氨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第1章绪论

1.1 概述

1.1.1我国头孢氨苄现状

近年来,抗生素类药物市场日新月异,新品种层出不穷,特别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类抗菌谱广[1]、抗菌力强和疗效好的新型药物[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半合成抗生素[3],具有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4]、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等优点[5]。头孢菌素一般都需注射给药,但头孢氯苄、头孢羟氢等、头孢拉定、头孢克洛能耐酸[6],胃肠吸收好,可口服。其中头孢氨苄是第一代长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妇产科感染[7]、皮肤与软组织感染[8]、淋病等疾病[9]的治疗,其半衰期是头孢氯苯的两倍,在体的作用时间长,而其稳定性又优于头孢拉定[10],价格适宜[11],因此在国外深受医生与患者的好评,成为近年来口服抗生素中发展较快的品种之一[12]。

1.1.2头孢氨苄前景

头孢氨苄是第一代头孢用量较大[13],该药用量在欧美各国一直高居头孢菌素类榜首[14,15],近年来消费量仍持续上升。生产国原料生产厂家的技术也日益成熟,成本在逐年下降,原料价格持续走低,这极刺激了制剂厂家生产头孢羟氨苄的兴趣,把头孢羟氨苄当成自己的发展产品来运作。特别是中国即将进入WTO,其头孢类中间体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原料药的价格也会大幅度的下降,这将进一步刺激头饱羟氯苯市场,发展成为一种与头孢氯苯、头孢拉定并驾齐驱的回服头孢抗生素[16]。国原料生产企业也都扩大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其口服抗生素的生产能力,为制剂厂家扩大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货源保证。可以说,头孢氨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17]。

1.1.3药品生产的特殊性与生产设施和设备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药品是人们用来防病治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的特殊商品。它直接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所以说它是特殊商品。在药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基本经济规律起着主导作用,按经济规律的沉浮变化,但药品的生产不仅受市场的调节,也要受计划(如麻醉药品)的制约。药品是极为特殊的商品,人们不能完全按照一般商品的经济规律来对待药品,必须对药品的某些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以与合理地为人类服务[18]。

药品生产设备符合规定不仅是产品质量符合注册质量标准,还应使其全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简称GMP)。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只有符合法定质量标准才能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均一、稳定[19]。

1.1.4选定的剂型发展概况

片剂是在散剂和丸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悠久的历史[20],在10世纪后叶就有模印片。到1872年,由John Wyeth等人创制了压片机。并出现了压制片。现代的片剂与早期的片剂已有极大区别,近十几年来,片剂生产技术与机械设备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如沸腾制粒、全粉末直接压片、半薄膜包衣、新辅料、新工艺[21]以与生产联动化等。在片剂生产工艺方面逐渐摸索出一套适用于片剂生产的工艺条件,如何提高中药片剂的硬度、改善崩解度、片剂包衣等逐渐积累经验,使质量不断提高。总之目前片剂已成为品种多[22]、产量大、用途广,使用和贮运方便,质量稳定剂型之一,片剂在中国以与其他许多国家的药典所收载的制剂中,均占1/3以上,可见应用之广。

1.1.5选定的品种的重要性

片剂在所有剂型中应用最广,因为它有众多优点。片剂的优点:①一般情况下片剂的溶出速率与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②剂量准确,片剂药物含量差异较小;③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与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所似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④携带、运输、服用较方便;⑤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也容易达到。

综上所述片剂质量上含量准确,重量差异小,崩解时间或者溶出度好,硬度适当,外观美,色泽好,在规定贮藏期性质稳定等。所以本设计选择剂型为片剂。

1.2工艺流程设计的原则

(1)尽可能采用先进设备、先进生产方法与成熟的科学技术成就,以保证产品质量;

(2)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原料,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3)所采用的设备效率高,降低原材料消耗与水电气消耗,亦使产品的成本降低;

(4)按GMP要求对不同的药物剂型进行分类的工艺流程设计;

(5)充分预计生产的故障,以便与时处理,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6)遵循“三协调”原则,即人流物流协调,工艺流程协调,洁净级别协调。正确

划分生产工艺流程中生产区域的洁净级别,避免生产流程的迂回、往返和人、物流交叉等问题。

1.3 生产方法选择

片剂是在较大的压力下压制成型的,压片过程的三大要素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和润滑性.①流动性好:使流动,填充等粉体操作顺利进行,可减少片重差异;②压缩成型性好:不出现裂片,松片等不良现象;③润滑性好:片剂不粘冲,可得到完整,光洁的片剂。片剂的处方筛选和制备工艺的选择首先考虑能否压出片。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类[23]:

(1)制粒压片法:①湿法制粒压片,②干法制粒压片。

(2)直接压片法: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24]。

(3)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

1.3.1制粒压片法

制粒压片法是将药物和辅料先制成颗粒后再经压片而成的方法,其中,制粒又因方法不同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两种:

(1)湿法制粒:

湿法制粒压片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原辅料的准备,药物的混合,制备颗粒,压片前处理,压片,分装,质量检验等工序。其中制颗粒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均匀混合后加入湿润剂或液体粘合剂来制粒的方法.该方法靠液体辅料的粘合作用使粉末粒子间产生结合力,制得的颗粒具有外形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是制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但对于热敏性,湿敏性,极易溶性等物料不宜。

(2)干法制粒:

干法制粒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先压成大片或板状后,再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该法靠压缩力使粉末粒子间产生结合力,其制备方法又分为压片法和滚压法。

压片法系利用重型压片机将物料粉末压制成直径约为20-25mm的胚片,然后破碎成一定大小颗粒的方法。

滚压法系利用转速一样的两个滚动圆筒之间的缝隙,将物料粉末滚压成板状物,然后破碎成一定大小颗粒的方法。

干法制粒常用于对湿,热敏感药物的制粒,且简单,省工省时,但应注意由于高压引起的晶型转变与活性降低等问题。

1.3.2粉末直接压片法

直接粉末压片法是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粉末直接压片法避开了制粒过程,因而具有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药物,产品的崩解或溶出较快等突出优点,但也存在粉末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以与压缩成型性差,易松片裂片等弱点,致使该工艺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随着GMP 规化管理的实施,简化工艺也成了制剂生产关注的热点之一。近二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优良药用辅料与高效旋转压片机的研制获得成功,促进了粉末直接压片的发展。目前,各国的直接压片品种不断上升,有些国家高达40%以上。

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优良辅料有:各种型号的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喷雾干燥乳糖,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微粉硅胶等。这些辅料的特点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好。

1.3.3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半干式颗粒压片法是将药物粉末和预先制好的辅料颗粒(空白颗粒)混合进行压片的方法。

该法适合于对湿热敏感不宜制粒,而且压缩成型性差的药物,也可用于小剂量药物片剂的制备.这些药物可借助空白颗粒的优良压缩性顺利压片。

综上所述, 间接法生产工艺步骤多、繁琐,含量下降快,质量不稳定,而干法制粒无需水或乙醇等润湿剂,便可获得稳定的颗粒。还可节省湿式造粒法的中间工艺(润湿、撮合、干燥) 大大缩短时间,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25]。同时可获得密度高的颗粒。且无大气污染等公害问题、结构上完全符合GMP的要求、小型设计,安装所需面积小。所以干法制粒更有优势。

因此,本设计选用干法制粒。

1.4 生产方法简介

一般片剂生产工艺流程是:原辅料—粉碎、过筛—物料配料、混合—湿法造粒(干法造粒)—颗粒干燥—压片—包衣—包装—储存。

片剂的常用辅料分成如下四大类: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26]。

第2章工艺流程设计

片剂是指药物粉碎后和适宜的辅助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物。片剂的种类和质量要求种类:普通压制片、包衣片、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泡腾片、咀嚼片、多层片、分散片、舌下片、口含片、植入片、溶液片、缓释片。

本设计通过生产方法选择比较,采用新型制粒工艺生产糖衣头孢氨苄片。

2.1 工艺流程

本设计工艺流程包括:粉碎过筛、干法制粒[27]、混合、压片、包衣、塑封,以与包装与贮存。

2.1.1 粉碎与过筛

将原料头孢羟氨苄、1%硬脂酸镁、淀粉、滑石粉等分别进行粉碎。物料达到80目后,可以适应制备药剂与临床应用的需要。粉碎的目的是减少粒径,保证物料混合均匀,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然后,对上述粉碎后的物料进行过筛,分离出符合规定细度的粉末。过筛是借助筛网将不同粒度的物料进行分离的操作。过筛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较均匀的、粒度符合要求的物料。筛分出的不合要求的粗粉还可以再次粉碎[28]。

粉碎过筛岗位的质量控制点是物料粒度[29][30],要求物料可通过80目筛。

2.1.2干法制粒

制粒可防止由于粒度、密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离析现象[31],且可改善药物的流动性,有利于压片。混合后的物料经称量,进行混合制粒。将粉碎后的头孢羟氨苄、1%硬脂酸镁、淀粉、滑石粉上料至干法制粒机制粒[32]。

干法制粒岗位应注意检测物料的含量是否符合GMP要求。过筛岗位的质量控制点是物料粒度,要求物料可通过20-18目筛。

2.1.3混合

混合是以药物各个组分在制剂中均匀一致为目的,以保证药物的剂量准确,临床用药安全。

2.1.4压片

将混合后颗粒使用打片机打片。

2.1.5包衣

包衣可以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药物稳定性[33];掩盖不良嗅味,减少刺激;改善外观,便于识别;控制药物释放部位,如在胃液中易被破坏者使其在肠中释放;控制药物扩散、释放速度[34];克服配伍禁忌等。

2.1.6铝塑封装

压好的片最后要进行塑封,一般来说,高温、高湿(相对湿度>60%)对片剂可产生不良影响,不仅会使片剂吸湿、软化、变粘、裂片,而且有利于微生物的滋长,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与贮存条件。本设计选用铝塑泡罩式包装。

2.1.7包装与贮存

包完成后通过传递窗进入外包工段装盒、装箱,得到成品,最后,在小于25℃、相对湿度小于60%的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2.2头孢氨苄片质量标准

对于片剂的质量要求[35]:①硬度适中;②色泽均匀,外观光洁;③符合重量差异的要求,含量准确;④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⑤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⑥符合有关卫生学的要求。

常见的测定CFX和TMP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6]、荧光法L2J[37]、化学发光法 J[38]和高效液相色谱法L4[39]等。

头孢氨苄的质量标准应该尊守中国药典的规定[40]。

拼音名:Toubao anbian[41]

英文名:Cefalexin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本品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 E),比旋度为+149°至+158°。

吸收系数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20μg的溶液,照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6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收系数(E1%/1cm)为220-245。

[鉴别] (l)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090图)一致。

[检查] 酸度应取本品50m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3.5-5.5。

有关物质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4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取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对照品和α-苯甘氨酸对照品适量,先加0.01mol/L醋酸钠溶液(pH5.0)适量使溶解,再加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分别含4μg的混合液,作为杂质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00.01mol/L。醋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0)-

甲醇( 21:55:2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取杂质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峰与α-苯甘氨酸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25%。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杂质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供试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含7-氨基去乙酸氧基头孢烷酸与α-苯甘氨酸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均不得过1.0%;其他单个杂质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1.5%),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5倍(2.5%)。(供试品溶液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 0.05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Ⅷ 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应为4.0%-8.0%。

炽灼残渣不得过0.2%(附录Ⅷ N)。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甲醇-3.86%醋酸钠溶液-4%醋酸溶液(742:24O:1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头孢氨苄峰计算不低于1500。

测定法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头孢苄等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S

O

N

H

C

4

3

17

16

的含量。

[贮藏] 遮光,密封,在凉暗处保存。

[制剂] (1)头孢氨苄干混悬剂 (2)头孢氨卡片

[化学成分] 本品为(6R,7R)-3-甲基-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S

O

N

H

C

4

3

17

16

不得少于95.0%。

[分子式与分子量] S

O

N

H

C

4

3

17

16·O

H

2

365.41

[药理作用] β-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

2.3 工艺流程示意图

综上所述,本车间工艺流程设计如图2-1 :

10级洁净区

图2-1 头孢氨苄片工艺流程示意图

第3章 物料计算

根据表3-1、表3-2的基础数据[42],首先进行1000万粒年生产所需物料计算,然后进行各岗位物料衡算。

表3-1 原辅料一览表

物料名称 主成分含量 孢羟氨苄 ≥95% 1%硬脂酸镁

1%

淀粉含水量7%

滑石粉3%

表3-2 产品规格表

名称规格

每箱规格每盒规格每板规格成品粒重500盒2板15粒0.25g

3.1 物料平衡计算

3.1.1 选择计算基准

年产量:1000万粒;

粒重:0.25g;

年工作日:240天[43],每天一班生产;

则年制粒量:1×107×0.25×10-6= 2.5 t/年;

日制粒量:2.5t /240天= 10.41kg/吨;

班制粒量:10.41 kg/1 = 10.41kg/班;每班制片4.2万粒。

以每班生产量为计算基准。

3.1.2 各岗位物料衡算

(1)粉碎过筛岗位

①基础数据

生产方式:间歇式生产;

工作时间:8小时/班;

生产班次:一班;

投原料总量: 12.0kg;

收率:99.5%。

②计算

由粉碎过筛过程收率,得出该工序每班产量为:

12.0 kg×99.5%= 11.94 kg

损失量:

126.5×(1–99.5%) = 0.06kg

表3-3 粉碎过筛岗位物料平衡表

物料名称进料量/kg 出料量/kg 损失量/kg

头孢羟氨苄1%硬脂酸镁

淀粉

3%滑石粉

总计

11.4

0.012

0.036

0.12

11.4

11.4

0.012

0.036

0.12

11.94

11.34

0.06

(2)干法制粒岗位

①基础数据

生产方式:间歇式生产;

工作时间:8小时/班;

生产班次:一班;

每班投料量: 11.94kg;

收率:99.7;

②计算

由总混过程收率,得出该工序产量为:

颗粒的产量:

11.94×(1–0.3%)=11.58kg

颗粒的损失量:

11.94 ×0.3%=0.3582kg

表3-4 总混岗位物料平衡表

物料名称进料量/kg 出料量/kg 损失/kg 颗粒 11.94 11.58 0.3582

(3)混合岗位

①基础数据

生产方式:间歇式生产;

工作时间:8小时/班;

生产班次:一班;

投料总量:11.58kg;

②计算

由干法制粒过程收率,得出该工序每班产量为:

颗粒:

颗粒产量:

11.58kg×98.0% = 11.3484kg

损失量:

11.58 ×0.2% =0.2316kg

表3-5 干法制粒岗位物料平衡表

物料名称进料量/kg 出料量/kg 损失/kg 细粉11.58 11.3484 0.2316

(4)压片

①基础数据

生产方式:间歇式生产;

工作时间:8小时/班;

生产班次:一班;

投料总量:11.348kg;

②计算

由干法制粒过程收率,得出该工序每班产量为:

颗粒:

颗粒产量:

11.348kg×98.0% = 11.121kg

损失量:

11.348 ×0.2% =0.227kg

实际产片量:11.121× 1000/0.25=44484片

表3-6 压片岗位物料平衡表

物料名称进料量/kg 出料量/kg 损失/kg 实际产片数/片

颗粒11.348 11.121 0.227 44484

(5)包衣岗位

①基础数据

生产方式:间歇式生产;

工作时间:8小时/班;

生产班次:一班;

每班投料量:11.121kg;44484片;

收率:98.0%。

②计算

由包衣过程收率,得出该工序产量为:

片剂的产量:

11.121kg×98.0% =10.99kg

片剂的损失量:

11.121×2.0%= 0.222kg

片剂的片数:44484 ×98.0%=43594

表3-7 包衣岗位物料平衡表

物料名称进料量/kg 出料量/kg 损失/kg 实际产片数/片素片11.121 10.99 0.222 43594

(6)铝塑岗位

①基础数据

生产方式:间歇式生产;

工作时间:8小时/班;

生产班次:一班;

每班投料量:10.99kg;43594片;

收率:96.4%。

②计算

片剂的产量:

10.99 ×96.4%= 10.59kg

片剂的损失量: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200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年产300吨头孢氨苄的车间工艺设计 ——氧化工段(开题报告)学院:理工学院专业:制药工程 学号: 20050102023 姓名:杨敏 指导教师:林贝 教研室主任(负责人):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2009年月日

第一章研究的有关背景 头孢菌素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按发明年代和抗菌性能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代。 头孢菌素基本结构均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具有β-内酰胺特征。头孢类抗生素又可分为以7-ADCA为母核和以7-ACA为母核的两大系列。前一系列为青霉素的深加工产品,其生产流程为青霉素工业盐――7-ADCA――半合成头孢菌素,主要产品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罗、头孢他美脂等十几个品种;后一系列为头孢菌素的系列产品,其生产流程为头孢菌素C(锌盐或钠盐)――7-ACA――半合成头孢菌素,主要产品有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头孢呋辛脂、头孢地嗪等几十个品种。7-ADCA 与7-ACA均被列入国家急需发展的重点医药中间体之中。受化工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与价格倒挂压力的影响,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原料药早在9月初就已提前出现价格回升。国内头孢拉定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而头孢氨苄受进口产品竞争影响较大,决定了头孢氨苄的市场价格变动较头孢拉定大些,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头孢氨苄生产技术工艺在国内还未成熟和普及。据了解,现在生产头孢氨苄的企业有华北制药(相关,行情)集团,山东新华制药(相关,行情)集团,东北制药厂,江西景明制药集团等等,估计全年7-ADCA的总需求量大概在500t左右,我国仅有河南,广东,黑龙江几个厂家生产7-ADCA,总产量约为200t/a,而进口的数量比这大得多。因此,7-ADCA的生产和应用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比较,过敏反应发生率低,药物间彼此不引起交叉过敏反应,研究认为由于头孢菌素过敏反应中没有共同的抗原簇,因β-内酰胺环开裂后不能形成稳定的头孢噻嗪环,而是生成以侧链(R)为主的各异的抗原簇,表明各个头孢菌素之间,或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只要侧链(R)不同,就不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最早发现的天然头孢菌素是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 C),是由与头孢菌属真菌所产生的天然头孢菌素之一。头孢菌素C的抗菌效力低,可能是由于亲水性的α-氨基己二酰胺侧链所致。对酸比较稳定,可以口服,但口服吸收差,毒性比较小,与青霉素很少或无交叉过敏反应,又有抗青霉素耐药金葡菌的作用。头孢菌素又称先锋霉素,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第一个头孢菌素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目前上市品种已达60余种。产量占世界上抗生素产

年产300吨头孢拉定原料药车间的工艺设计

300T/年头孢拉定原料药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 摘要 头孢拉定(Cephradine, Velosef) 别名:先锋霉素Ⅵ、头孢菌素Ⅵ等。本品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似。头孢拉定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该药是美国squibb公司首先研制成功并生产的一个即可口服又可注射的头孢菌素。本品自问世以来,由于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人医临床,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及预防多种术后感染。2002年农业部批准将头孢拉定用于兽医临床,初步显示其在兽因临床上应用价值非常大。 本设计基于原料药车间的设计对头孢拉定生产做了个详细的研究,并对头孢拉定原料药车间做了初步的设计。本设计以西宁市为厂址,根据实地情况和自然因素,经济因素规划了药厂的布局与面积。使得药厂具有自然、交通、人为的便利。根据西宁市的自然状况对药厂内部布局做了规划,整个药厂具有生活区,生产区,行政区,配套设施区。车间的布局符合生产最优化的原则,并严格按照CMP 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得其能顺利进行头孢拉定原料药的生产。 关键词:头孢拉定,初步工艺设计,原料药

Preliminary Design of Production Plant Process of 300 Tons of Cefradine ABSTRACT Cephradine which has alias such as Vanguard ADM VI, cephalosporins Ⅵ,and so on. Th is product i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semi-synthetic cephalospori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ff ect of antibacterial is similar with cephalexin's. Cephradine is the first generation cephalospori n antibiotic, the drug i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irst by the company of Squibb locates in U S which produced the cephalosporins that can not only be taken orally but also be injected.Sin ce it was developed, this product is widely used in human medicine clinical because of their e xcell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applicable to goods c aused by inf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a variety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2002, Cephradin e was approved to be used in the veterinary clinic b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initial v alue display in the animal due to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very large. This design is a detailed study based on the bulk drugs' workshop designed to cephalosporins that pull scheduled production,and it is also a preliminary design about cephalosporin Rivet bulk drugs' workshop.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n the ground and natural factors, economic factors, this design makes Xining City for the site and plans the layout and size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so that it will equipped with the pharmaceutical nature, transportation and human convenience.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situation in Xining City, the pharmaceutical internal layout plan that it should have entire pharmaceutical living area, production area, administrative and ancillary facilities area. The layout of the workshop is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an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MP design. Smooth Cephradine production of bulk drugs. KEY WORDS: Cefradine,the preliminary process design,bulk drugs

头孢氨苄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头孢氨苄胶囊的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头孢氨苄胶囊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车间主任、工艺员、班长、操作工、QA。规程: 1.品名、剂型与处方依据 1.1通用名称:头孢氨苄胶囊 汉语拼音:Toubao anbian Jiaonang 英文名:Cefalexin Capsules 1.2剂型:胶囊剂 1.3处方与处方依据项的说明 1.3.1处方(共制成128.8万粒) 头孢氨苄 175kg 淀粉 61.25kg 羟丙甲纤维素 0.91kg 乙醇(75%) 69.09kg *二氧化硅 1.19kg 1.3.2 处方依据项说明: 药品的生产批文:国药准字H44020220 批准时间:2002年11月23日 质量标准编号:S-QS/C-001-00 2.生产工艺流程: ← ↓

↓ ← ← ← → ↓ ← → ← → 一般生产区 三十万级生产区 3. 生产工艺操作与工艺技术参数中关键的注意事项: 3.1操作过程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1.1 配料工序: ● 按SOP-MN/G-001-00原辅料处理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对主药、淀粉分别进行粉碎过60 钢筛处理,二氧化硅过80目钢筛,放备料间备用。 ● 按SOP-MN/G-003-00粘合剂配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制备粘合剂(1.3%羟丙甲纤维素液): 取处方量羟丙甲纤维素,加入75%的乙醇到规定量,浸泡约12-16小时,过胶体磨,即得。 ● 将处理好的主药、淀粉准确称量,按SOP-MN/G-004-00湿法制粒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分 9料分别置于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搅拌锅中,按SOP- EQ/G-005-00 HLSG110型湿法混合颗粒机标准操作规程开动搅拌桨和切碎刀运作两分钟后加入适量粘合剂,将软材切割成均匀的湿颗粒(约七分钟)。 ● 按SOP-MN/G-005-00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湿颗粒置于热风循环干燥柜,按SOP- EQ/G-006-00 FL-IIIA 热风循环干燥柜标准操作规程,开启蒸汽阀、风机,箱内温度控

毕业论文设计年产1000万片头孢氨苄生产车间工艺的设计说明

年产1000万片头孢氨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年产1000万片头孢氨苄片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头孢氨苄片是采用头孢羟氨苄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压制而成。按照制剂车间工艺设计要求,本文从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设备工艺设计、主要设备选型、厂址选择、车间组成与设备布置、公用工程用量、两废的处理以与防火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设计。 该设计成果主要采用的形式为工艺流程示意图1,工艺流程图1,物料平衡图1,设备布置图1,车间设备布置图1,厂区平面图1,劳动组织分配图1,并编写了详细的数据说明。 关键词:头孢氨苄;片剂;工艺流程;物料衡算

Technical design for annual output of 10 million cephalexin tablet in workshop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or Technical Design of producing 10 million cephalexin tablets in Workshop. Cephalexin tablet uses cefadroxil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nd with Starch ,Magnesium Stearate, French chalk as the auxiliary material for tableting.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design requirement of Preparation workshop,this article covers production methods, technical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 major equipment selection, site selection, workshop composition, equipment layout, utility consumption, waste treatment, and fire protection ,safety and healthy as the overall design. The main forms of design achievement is(includs) one piece of process flow drawing, one piece of material balance diagram, one piece of equipment layout, one piece of workshop plan, one piece of factory layout, one pieces of labor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diagram, and compile the detailed data specification. Key word:Cephalexin;Tablet;Technical;Material balance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专题设计 1,你所熟悉的一个药物(如:VC银翘片、头孢氨苄片、胃必治、健胃消食片、前列康片)片剂车间设计 2,你所熟悉的一个针剂产品(如:复合氨基酸注射液(18、 17、9、6)、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生理盐水、注射用水、 维生素注射液)注射剂车间设计 3,你所熟悉的一个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速效感冒胶囊、康拜克胶囊、)胶囊剂车间设计 4,你所熟悉的一个药物(如:注射用胸腺肽、注射用促肝细胞生成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粉针、注射用穿琥宁冻干粉针)冻干粉针剂车间设计 5,你所熟悉的生物制品(如:狂犬疫苗、麻疹疫苗、干扰素)车间的设计 【说明】车间设计主要以生产规模来确定:设计生产能力、设备配套、车间布置、人员的配套。要画出明确的车间布置图、设备一览表、人员结构图等。并要详细说明设计原理和思路。按有关的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进行书写并符合有关毕业设计规定。 论文不低于15。000字,文献不低于50篇。 论文书写的格式 一、前言(综述) 1,药品生产的特殊性 2,药品生产设施和设备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3,选定的剂型发展概况 4,选定的品种的重要性设计特点 二、产品工艺和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 1. 工艺流程图和详细工艺:(工艺流程、设备流程示意图、物料流 程图) 2. 原辅料和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和依据 原辅料质量标准和依据 文字说明: 1)原料: A

B C D 2)辅料 A B C D 3. 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参照工艺要求、成品质量标准) 三、生产规模和生产过程的物料平衡 主要针对工艺,结合物料平衡进行计算,并标明给出的生产 能力计算过程,有表格表明物料平衡的参数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 四、设备的选型和预确认及设备明细表(工艺流程设备物料 示意图及生产所需设备实物图和性能参数表) 五、车间的平面布置:简单的厂区平面图(要注明生产区和 办公区的主要设施名称,表明人流和物流通道)、车间 平面图(设备安装布置图、车间环境控制图) 车间平面设计 布置原则和依据 基本建设方案:结合厂区平面图说明厂区的平面布置和功能 王车间布置万案

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3篇

生产车间管理规章制度3篇 【篇一】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金工车间、钳工车间、全体员工。 第一条:全体员工须按要求佩戴厂牌(应正面向上佩戴于胸前),穿厂服。不得穿拖鞋进入车间。 第二条:每天正常上班时间为9小时,晚上如加班依生产需要临时通知。若晚上需加班,在下午16:30前填写加班人员申请表,报经理批准并送人事部门作考勤依据。第三条:按时上、下班(员工参加早会须提前5分钟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如遇赶货,上、下班时间按照车间安排执行),有事要请假,上、下班须打卡。严禁代打卡及无上班、加班打卡。违者依《考勤管理制度》处理。 第四条:工作时间内,车间主任、质检员和其它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在车间走动,其他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相互窜岗。 第五条:上班后一小时内任何人不得因私事而提出离岗,如有私事要求离岗者,须事先向车间主任申请,经批准方可离岗,离岗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第六条:员工在车间内遇上厂方客人或厂部高层领导参观巡察时,组长以上干部应起立适当问候或有必要的陪同,作业员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集体进入车间要相互礼让,特别是遇上客人时,不能争道抢行。

第七条:禁止在车间吃饭、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注:脱岗:指打卡后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大门外。违者依《行政管理制度》处理。 第八条:未经厂办允许或与公事无关,员工一律不得进入办公室。 第九条:车间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排产,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生产工作分工不分家,各生产车间须完成车间日常生产任务,并保证质量。 第十条:生产时如果遇到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不符合规定,有权报告上级处理。如继续生产造成损失,后果将由车间各级负责人负责。 第十一条员工领取物料必须通过车间主任开具领物单到仓库处开具出库单,不得私自拿取物料。装配车间完工后要将所有多余物料(如:零配件、)退回仓库,不得遗留在车间工作区内。生产过程中各车间负责人将车间区域内的物品、物料有条不紊的摆放,并做好标识,不得混料。有流程卡的产品要跟随流程卡。否则,对责任人依据《行政管理制度》处理。 第十二条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产品生产工艺或装配方法。否则,造成工伤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由操作人员自行承担。

年产300吨头孢氨苄的车间工艺设计开题报告书

- - -. 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年产300吨头孢氨苄的车间工艺设计 第一章研究的有关背景 头孢菌素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按创造年代和抗菌性能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代。 头孢菌素根本构造均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具有β-内酰胺特征。头孢类抗生素又可分为以7-ADCA为母核和以7-ACA为母核的两大系列。前一系列为青霉素的深加工产品,其生产流程为青霉素工业盐――7-ADCA――半合成头孢菌素,主要产品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罗、头孢他美脂等十几个品种;后一系列为头孢菌素的系列产品,其生产流程为头孢菌素C(锌盐或钠盐)――7-ACA――半合成头孢菌素,主要产品有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头孢呋辛脂、头孢地嗪等几十个品种。7-ADCA 与7-ACA均被列入国家急需开展的重点医药中间体之中。受化工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本钱与价格倒挂压力的影响,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原料药早在9月初就已提前出现价格上升。国内头孢拉定已根本实现自给自足,而头孢氨苄受进口产品竞争影响较大,决定了头孢氨苄的市场价格变动较头孢拉定大些,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头孢氨苄生产技术工艺在国内还未成熟和普及。据了解,现在生产头孢氨苄的企业有华北制药〔相关,行情〕集团,**新华制药〔相关,行情〕集团,东北制药厂,**景明制药集团等等,估计全年7-ADCA的总需求量大概在500t左右,我国仅有**,**,**几个厂家生产7-ADCA,总产量约为200t/a,而进口的数量比这大得多。因此,7-ADCA的生产和应用存在很大的开展空间。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比较,过敏反响发生率低,药物间彼此不引起穿插过敏反响,研究认为由于头孢菌素过敏反响中没有共同的抗原簇,因β-内酰胺环开裂后不能形成稳定的头孢噻嗪环,而是生成以侧链〔R〕为主的各异的抗原簇,说明各个头孢菌素之间,或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只要侧链〔R〕不同,就不能发生穿插过敏反响。最早发现的天然头孢菌素是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 C〕,是由与头孢菌属真菌所产生的天然头孢菌素之一。头孢菌素C的抗菌效力低,可能是由于亲水性的α-氨基己二酰胺侧链所致。对酸比较稳定,可以口服,但口服吸收差,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所谓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两篇生产车间管理制度吧!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确保生产秩序,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公司的发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状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仪表车间、红冲车间、数控车间、抛光车间和组装车间全体员工。 第二章:员工管理

第三条:全体员工须按要求佩戴厂牌(应正面向上佩戴于胸前),穿厂服。不得穿拖鞋进入车间。 第四条:工作时间内所有员工倡导普通话,在工作及管理活动中严禁有地方观念或省籍区分。 第五条:每一天正常上班时间为8小时,晚上如加班依生产需要临时通知。若晚上需加班,在下午16:30前填写加班人员申请表,报经理批准并送人事部门作考勤依据。 第六条:工作时间内,车间主任、质检员和其它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在车间走动,其他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相互窜岗,若因事需离开工作岗位须向车间主任申请方能离岗。 第七条:按时上、下班(员工参加早会须提前5分钟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如遇赶货,上、下班时间按照车间安排执行),有事要请假,上、下班须排队依次打卡。严禁代打卡及无上班、加班打卡。违者依《考勤管理制度》处理。 第八条:上班后半小时内任何人不得因私事而提出离岗,如有私事要求离岗者,须事先向车间主任申请,经批准方可离岗,离岗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第九条:员工在车间内遇上厂方客人或厂部高层领导参观巡察时,组长以上干部应起立适当问候或有必要的陪同,作业员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群众进入车间要相互礼让,个性是遇上客人时,不能争道抢行。 第十条:禁止在车间吃饭、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注:脱岗:指打卡后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大门外。违者依《行政管理制度》处理。 第十一条:作业时间谢绝探访及接听私人电话.禁止带小孩或厂外人士在生产车间玩耍或滥动车床,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自行承担。 第十二条:未经厂办允许或与公事无关,员工一律不得进入办公室。 第十三条: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进入车间;不得将产品(或废品)和私人用品放在操作台或流水线上,违者《行政管理制度》处理。 第十四条:车间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排产,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生产工作分工不分家,各生产车间须完成车间日常生产任务,并保证质量。

产吨青霉素工厂工艺设计

产吨青霉素工厂工艺设 计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设计说明书 —年产1000吨青霉素生产工厂工艺设计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2014年6月23日

摘要 本设计以注射用青霉素为背景,青霉素是一种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常用药物,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半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来进行年产1000吨青霉素发酵工段工艺的设计,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青霉素的背景知识及发酵生产工艺过程的简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环境要求及废物处理和。另外,此设计还绘制了发酵车间布置图、发酵工艺流程图以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青霉素;发酵;工艺流程;生产

目录

1前言 青霉素的发现 20世纪4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现污染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双蝶上的一株霉菌能杀死周围的葡萄球菌。他将此霉菌分离纯化后得到的菌株经鉴定为点青霉,并将这菌所产生的抗生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目前世界青霉素年需求量为万吨,但直接作为注射剂使用的青霉素G和作为口服剂使用的青霉素V仅占全部青霉素产品的20%,除了另外3%~5%作为兽药或饲料添加剂使用外,大部分青霉素是作为制备6-氨基青霉素烷、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烯酸或氯亚甲基头孢烯母核的原料,通过这些母核中间体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据估计,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对6-氨基青霉素烷的需求量约为25800吨,到2005年将达到32800吨;对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烯酸的需求量约为6000吨,到2005年为7000吨。到2005年,世界基本药物中,仅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氨苄3个品种的世界需求量将达17800吨。上述三种产品占抗感染药物原料药的78%,用于生产这些半合成产品所需消耗的青霉素约占全部产量的3/4。 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在1996年得到迅速扩展,当时全球青霉素原料药年产销量达4万吨左右,其中中国的青霉素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占到30%,且出口量猛增。截至目前,中国青霉素年发酵能力在1500吨以上的有华北制药3200吨,哈药集团为2100

年产2千吨头孢菌素的工厂设计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 年产2千吨头孢菌素的工厂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2078 院(系):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0级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龚子端副教授 二零一三年五月

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年产2千吨头孢菌素的工厂设计主办单位:攀枝花学院 设计单位:攀枝花学院生物化工研究所

目录 一、项目总论 ------------------------------------------------------------------------------------------------------ 0 名称及概况--------------------------------------------------------------------------------------------------- 0 承办单位及概况--------------------------------------------------------------------------------------------- 0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0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0 项目存在的要紧问题及拟解决的途径 ---------------------------------------------------------------- 0 项目的要紧特色及创新的地方-------------------------------------------------------------------------- 1 二、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 1 产品市场的供需状况 -------------------------------------------------------------------------------------- 1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 2 产品价钱与市场竞争力分析 ----------------------------------------------------------------------------- 2 建设规模 ------------------------------------------------------------------------------------------------------ 2 三、厂址选择与建厂条件 -------------------------------------------------------------------------------------- 2 建厂具体条件分析 ----------------------------------------------------------------------------------------- 2 四、要紧原材料与能源分析 ----------------------------------------------------------------------------------- 3 菌种 ------------------------------------------------------------------------------------------------------------ 3 辅助材料 ------------------------------------------------------------------------------------------------------ 3 能源来源 ------------------------------------------------------------------------------------------------------ 3 价钱分析 ------------------------------------------------------------------------------------------------------ 3 五、项目的技术、设备、工程方案-------------------------------------------------------------------------- 3 项目的技术方案--------------------------------------------------------------------------------------------- 3 工艺流程------------------------------------------------------------------------------------------------ 3 发酵液预处置 ----------------------------------------------------------------------------------------- 4 过滤 ----------------------------------------------------------------------------------------------------- 4 脱色 --------------------------------------------------------------------------------------------- 5 项目的设备方案--------------------------------------------------------------------------------------------- 5 输送设备------------------------------------------------------------------------------------------------ 5 培育基灭菌设备------------------------------------------------------------------------------------- 5 空气紧缩及除菌设备 -------------------------------------------------------------------------------- 6 项目的工程方案--------------------------------------------------------------------------------------------- 8 车间布置原那么 -------------------------------------------------------------------------------------- 8 供电工程: ------------------------------------------------------------------------------------------- 9 供热工程------------------------------------------------------------------------------------------------ 9 六、平安和环境爱惜--------------------------------------------------------------------------------------------- 9 废水的危害--------------------------------------------------------------------------------------------------- 9 废水处置系统 ---------------------------------------------------------------------------------------------- 9 衡量指标---------------------------------------------------------------------------------------------- 10 工艺流程及各塔作用 ------------------------------------------------------------------------------ 10 废水中有机物的回收处置工段 ---------------------------------------------------------------- 10 废渣处置系统-----------------------------------------------------------------------------------------------11 废菌渣的处置机流程 -------------------------------------------------------------------------------11 污泥处置-----------------------------------------------------------------------------------------------11

年产吨青霉素工厂工艺设计

设计说明书 —年产1000吨青霉素生产工厂工艺设计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2014年6月23日

摘要 本设计以注射用青霉素为背景,青霉素是一种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常用药物,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半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来进行年产1000吨青霉素发酵工段工艺的设计,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青霉素的背景知识及发酵生产工艺过程的简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环境要求及废物处理和。另外,此设计还绘制了发酵车间布置图、发酵工艺流程图以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作了简单的介绍。关键词:青霉素;发酵;工艺流程;生产

目录 摘要 (2) 1前言 (5) 1.1青霉素的发现 (5) 1.2青霉素分子结构及分类 (6) 1.3青霉素的单位 (6) 1.4作用机理 (7) 1.5青霉素的应用 (7) 2生产工艺总述 (8) 2.1 生产方法 (8) 2.2 工艺流程图 (8) 2.3 发酵工艺特点 (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孢子的制备 (9)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提炼工艺过程 (9)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 作者: 工作单位: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 [摘要]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已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时21世纪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于2004年7月开始执行抗生素限售令,但有关分析显示医院抗生素用量并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而公众对抗生素滥用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改变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用药习惯。抗生素限售令在医院、药店的执行中受到很大阻碍。 [关键词]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 一、研究背景 曾倩,广州聋人学校一名五年级学生,在她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曾经因为一次拉肚子使用了庆大霉素。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庆大霉素”让曾倩从此生活在了一个无声的世界里。而同样的遭遇并不仅仅发生在曾倩一个人身上,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目前我国有80万名7岁以下的聋儿,而其中高达50%的聋儿是因为耳毒性抗生素致聋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有19.2万

人死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其中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所造成的就占2/3以上,其数量和严重程度都排在各类药品之首。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最新资料显示:我国住院病人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而花在抗生素类药物上的费用就占总费用的50%以上,这些都远远地高于国际水平。抗生素虽然是治疗人们日常细菌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不正确的使用而导致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却是越来越严重,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21世纪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我国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过46%;而在加拿大和美国,过量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是15%和30%。目前,全球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病例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泄、麻疹、艾滋病、结核病占85%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几乎是100%,而目前新药开发速度远远赶不上病原体的耐药性产生的速度,令人十分担忧。在我国,抗生素一直作为非处方药在流通,直到200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正式颁布必须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条令。我国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迅速上升问题确实已经非常严重: 喹诺酮类抗菌药在我国使用仅20多年时间,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已达到56%-65%,在全球位居首位; 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为50%,多数报道在70%以上;

年产吨青霉素工厂工艺设计完整版

年产吨青霉素工厂工艺 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设计说明书 —年产1000吨青霉素生产工厂工艺设计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2014年6月23日

摘要 本设计以注射用青霉素为背景,青霉素是一种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常用药物,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半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来进行年产1000吨青霉素发酵工段工艺的设计,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青霉素的背景知识及发酵生产工艺过程的简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环境要求及废物处理和。另外,此设计还绘制了发酵车间布置图、发酵工艺流程图以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青霉素;发酵;工艺流程;生产

目录

1前言 青霉素的发现 20世纪4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现污染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双蝶上的一株霉菌能杀死周围的葡萄球菌。他将此霉菌分离纯化后得到的菌株经鉴定为点青霉,并将这菌所产生的抗生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目前世界青霉素年需求量为万吨,但直接作为注射剂使用的青霉素G和作为口服剂使用的青霉素V仅占全部青霉素产品的20%,除了另外3%~5%作为兽药或饲料添加剂使用外,大部分青霉素是作为制备6-氨基青霉素烷、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烯酸或氯亚甲基头孢烯母核的原料,通过这些母核中间体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据估计,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对6-氨基青霉素烷的需求量约为25800吨,到2005年将达到32800吨;对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烯酸的需求量约为6000吨,到2005年为7000吨。到2005年,世界基本药物中,仅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氨苄3个品种的世界需求量将达17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