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

浅谈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
浅谈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

浅谈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

从古至今,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古代帝王,为人才不惜虚席以待,更有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人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才培养更是成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摸索出了一套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而我国人才培养的重心自然是在教育上面,为了培养人才我国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改进教育制度,奖励创新型人才等。但似乎还是收效甚微,这不禁令社会各界人士为之担忧。著名学者钱学森更是问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成了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

首先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规律去做事,无论环境也好教育也罢。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只有按照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才能更好的使教育走进成功的殿堂。而很多成人,尤其是现在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常常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和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唯恐时间不够,唯恐孩子会的东西少,而过度教育和揠苗助长的这种做法,都已经严重地违背了自然教育规律。

西方国家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基本要求就行了;而中国学生信守的是“学而优则仕”,于是超时学习,追求高分,为了上好学校,为找好工作和入仕做准备。这直接导致中国学生负担超重。西方教育的理念是“成长”,而中国则是“塑造”,这是我国冒不出杰出人才的最重要的原因。儿童在家庭要受家长的塑造,到了学校要接受教师的塑造。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就是,学校没特色,学生没个性。

很多教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前的教育体制高度行政化,使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均被剥夺,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工匠,学生像产品,千校一面,千人一脑,怎恩么能出现拔尖人才?

其次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不纯: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不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是在官场。中国学生读博,多数不是为了搞科研搞发明创造,而是捞个博士头衔去当官。升官发财!中国的青少年多数不想当科学家,而是把当公务员当成第一志愿。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把报考公务员当成自己的首选,人人趋之若鹜,几千人争抢一个公务员指标。深圳招聘一个处长,包括北大清华教师在内的上百名教授应聘争抢。

今年教师节前,教育部评选出100名高校教学名师,据统计,获奖名师中90%都是高校行政官员,如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研究所长等等之类的人,不带任何官职的第一线教师仅有10人。教学名师官帽如云,大都是一些不教课的官员。中学升学教育摧残人才,片面追求升学率,互相攀比,年年宣扬高考状元,素质教育只喊不做。所谓示范性中学,就是示范升学教育,示范教育乱收费,从不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致使中国尽出些高分低能,好高骛远书呆子。

还有中国落后混乱的社会环境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鲁迅先生说:“在未有天才之前,先得有适合天才成长的土壤。”但看看我们身边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几十个教授、博士后争抢一个处级职位;歌曲《两只蝴蝶》的原唱庞龙家喻户晓,可词曲作者牛朝阳却鲜有人知;小沈阳因春晚小品《不差钱》而大红大紫,可编剧徐正超还是默默无闻;呕心沥血写出百万字优秀作品《平凡的世界》的著名作家路遥死后还留下1万多元的债单,而歌星满文军涉毒曝光后出场费还高达22万元;你绞尽脑汁写了一篇佳作,转载时可能连你的名字都删了……

再打开各大网站,明星逸事、贪官丑闻和各种噱头占据着大幅的版面。芙蓉姐姐,木子美这些贩卖低级庸俗的“快餐”式人物成了网络红人。青少年追星已走火入魔,媒体却还在推波助澜火上加油。难怪韩国的二线女星张娜拉会说:“一没钱就到中国去演出”。试想,在这样浮躁的“土壤”中,有几人会潜心去搞科研文学艺术创作?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至今没人获得诺贝尔奖,难道只是“纯属巧合”?现在潜心搞科研文学艺术创作的人没享有其应有的金钱地位,倒是侯耀华之流利用虚名大做虚假广告撑破了腰包。在金钱荣誉被张冠李戴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如果仅靠教育部门单线作战,只怕杰出人才永远难有诞生之日。

这些还只是诸多弊端的冰山一角,如要细细算来怕是几天也讲不完。由此可见,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

首先是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

中国教育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统一要求,这种统一要求能保证大多数人的教育。我国有比较规范的学校管理手段,尽管比较呆板,但这种管理手段能够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有长处,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部长到中国参观以后都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是非常高的。但不能用很简单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的教育质量,中国教育的长处和短处都很明显。这种短处是与长处相对应的,比如说我们比较注重基础知识、书本知识和统一要求,但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比较重视学校里的规范教育,但忽视校外实际生活的学习。

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们过分重视学历,把学历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当学历作为教育价值取向之后就会产生异化,即学历带动教育,教育围着学历转。学历本来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单纯把它作为培养目标,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强调知识的掌握,知识是重要的,但是过分强调知识就会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海人力资源高层论坛上有人提出:“工业社会是学历社会,知识社会是能力社会。”这种提法不一定概括得很准确,但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知识社会中,知识更新快,单纯讲学历已经不能满足人的终身需求。学历只反映一个人在一个阶段受教育的成果,并不能反映人终身学习的成果,所以能力是根本。用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学历只是衡量一个阶段学习的标准,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最主要标准。

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作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建设》的重要报告,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不仅要有理论思想,而且要有国家能力标准。我国要建设一个与学历教育一样成型的能力制度,鼓励人们不仅重视学历,而且通过能力的培养来提教育水平。制定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以能力建设的要求,改革学校教育模式;其次,按能力建设的要求,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再次,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按能力建设要求改革学校教育模式。

然后是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

教学过程应该强调学习者是主体,教是为了学。以学生为中心,有其更深层的含义。信息革命带来学习革命,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睦的变革。国际上认为“教正在变为学”,这是21世纪教育理念最深刻的变化。联合国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教育重新作了定义:“教育是为能够引起学习、交流的活动。”既然教育是学习,那么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由此产生的设计教学、订单教学、参与性学习、研究型学习

等教学方式都以学习者为中心。另外,在教学研究方面,也要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原则,教育要为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提供学习环境。以学习者为中心还必须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国过去讲因材施教,但更多的是讲求教学方法。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关键是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标准化的教学方式会埋没特殊的人才。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中国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次是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到社会化学习体系

在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社会化学习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加强实践环节,即企业培训、校企合作。第二是从组织的角度来考虑,建立一种三重螺旋结构,延伸出新的组织形式。第三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不能把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惟一形式,否则就把教育资源的运用只局限于学校内部了。

最后教育制度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保证,它的实现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人才选拔

在美国,学生可以直接上大学,因为其录取制度非常灵活,入学不只局限于一种文化考试,不按一个标准。我国的人才选拔有这样一个例子:在高考制度改革以后,南京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为圆大学梦也参加了高考,但落榜了。实际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怎么能与高中生用同样的考核和录取办法呢?所以,要建立多元选拔、灵活选择的人才选拔制度,给学习者更多的选择机会。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标准:统一性与多样性、规定性与选择性、专业性与综(复)合性。我们强调专业教育,但是专业教育下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强调综合教育?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专业太狭窄,学生将来很难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

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

评价体系包括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而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学校评价,忽视社会评价。当前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聘用者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多考虑学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关系问题。同时,要严格选择和录用教师,提高学校的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此外,还要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政府治理

人才培养模式要变化,学校就应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这就涉及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政府自立自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政府在职能界定上要解决“缺位”和“越位”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治理方式上要从直接的行政管理转向间接的调控、监管;在治理结构上,提倡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共同治理,强调把政府管理改成政府治理,不是从上而下的管理,而是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的结合治理。同时,重视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协会、学会、中介机构等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和优化。因为社会在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也在不断地变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也许与原有的培养目标有很好的符合程度,但不一定就符合已经变革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社会在不断发展,国家领导人天天高喊与时俱进,就连语言都在不断进化,没理由人才培养模式要一成不变。它也需要不断的注入新的内容,同样追求完善发展。理论基础决定实践方向,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杰出人才的培养的基础。

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杰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宛如一声惊雷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激发人么去思考,去探索。“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的条件,无论何时它都将是人们所研究的主题。

参考文献:“人才培养模式”百度百科

《职业技术教育》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浅谈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

浅谈中国杰出人才的培养 从古至今,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古代帝王,为人才不惜虚席以待,更有刘备三顾茅庐,只为人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才培养更是成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摸索出了一套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而我国人才培养的重心自然是在教育上面,为了培养人才我国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改进教育制度,奖励创新型人才等。但似乎还是收效甚微,这不禁令社会各界人士为之担忧。著名学者钱学森更是问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成了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 首先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规律去做事,无论环境也好教育也罢。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只有按照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才能更好的使教育走进成功的殿堂。而很多成人,尤其是现在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常常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和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唯恐时间不够,唯恐孩子会的东西少,而过度教育和揠苗助长的这种做法,都已经严重地违背了自然教育规律。 西方国家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基本要求就行了;而中国学生信守的是“学而优则仕”,于是超时学习,追求高分,为了上好学校,为找好工作和入仕做准备。这直接导致中国学生负担超重。西方教育的理念是“成长”,而中国则是“塑造”,这是我国冒不出杰出人才的最重要的原因。儿童在家庭要受家长的塑造,到了学校要接受教师的塑造。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就是,学校没特色,学生没个性。 很多教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前的教育体制高度行政化,使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均被剥夺,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工匠,学生像产品,千校一面,千人一脑,怎恩么能出现拔尖人才? 其次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不纯: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不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是在官场。中国学生读博,多数不是为了搞科研搞发明创造,而是捞个博士头衔去当官。升官发财!中国的青少年多数不想当科学家,而是把当公务员当成第一志愿。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把报考公务员当成自己的首选,人人趋之若鹜,几千人争抢一个公务员指标。深圳招聘一个处长,包括北大清华教师在内的上百名教授应聘争抢。 今年教师节前,教育部评选出100名高校教学名师,据统计,获奖名师中90%都是高校行政官员,如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研究所长等等之类的人,不带任何官职的第一线教师仅有10人。教学名师官帽如云,大都是一些不教课的官员。中学升学教育摧残人才,片面追求升学率,互相攀比,年年宣扬高考状元,素质教育只喊不做。所谓示范性中学,就是示范升学教育,示范教育乱收费,从不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致使中国尽出些高分低能,好高骛远书呆子。 还有中国落后混乱的社会环境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鲁迅先生说:“在未有天才之前,先得有适合天才成长的土壤。”但看看我们身边大家

【VIP专享】中国古代人才培养与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人才培养与管理思想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历史久远、丰富的治国安邦之道,在如何选人用人及 管理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思想与实践经验。总结这些思想与经验,对做好现代人力资源的 开发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主流的诸子百家,在论及为政、治民、兴邦、创业等问题时,十分推 崇人本主义,表达出了丰富的尊重、关怀、爱惜人的思想。 一、人才的选拔 人才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 都注意找贤纳士、延揽人才。选人思想主要体现在选人的标准、吸引人的条件与选人的方 法等方面。 选人标准历来是人事管理中的根本问题。古代许多学者非常强调人才兼备的选人标准。其中最著名的是司马光的思想。德与才之间并非并列的关系。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阐述了德与才之间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这个看法颇为深刻。司马光进而分析了不同人的德才素质,认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 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 以至与颠覆者多矣。” 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是我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有德有才的人,往往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对于这类贤才,瞎指挥或命令式的管理是 不能奏效的,因此墨子讲“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道远;良 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孔子也提出“君子不器”的观点,不能把人才当做器具使用,而应以礼相待,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主权。 杰出的人才虽然不是惟命是从的人,但只要以礼相待,即尊重他们,就能充分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管仲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而争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圣王卑礼以下先天下之贤”,意即高明的统治者应甘心居于贤人之下,这就是“礼贤下士”。他还说:对贤者要“亲之以仁,养之以义,报之以德,结之以信,待之以礼”。这里说所的“仁、义、德、信、礼”主要是指对人才要关心、要尊重、要信用。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认为善于用人的人,待人必谦下,不盛气凌人。孔子也说:“群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认为只有国君做到了以礼待臣,臣子才会忠心地辅佐君主。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以礼招才”思想,已被历史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礼遇、尊重比高官厚禄更能吸引人

文物与博物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及文化遗产学系统知识,具备各方向实际应用能力,能在文化管理部门、博物馆、展示馆、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机构从事文物、博物馆、考古等领域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掌握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及文化遗产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 熟悉我国文博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考古、文化遗产及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 3. 掌握文物修缮、保护及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掌握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掌握考古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评价、分析、鉴赏文化遗产的基本能力。 4. 具备良好的调查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并能合理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独立进行文物学、博物馆学及考古学的综合研究。 5. 学术视野开阔,并具有独立思考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三、主干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 四、核心课程 考古学导论、文物学导论、博物馆学导论、中国古代史、世界通史、物质文化史、中国考古学、文物保护学概论、文物保存环境概论、文化遗产概论、中国古代玉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陶瓷、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管理、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与观众、文博技术。 五、修业年限四年 六、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学分分配表 业与创业指导、军事教育、心理健康等课程。 2. 学分比例指占总学分的比例。 3.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不包括课程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实践环节以及单独设置的实验、实践课程。

八、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华中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编号:832 历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据“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一流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 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能。 具体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在大学平台课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比较系统的基本知识; 2.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历史学研究能力; 3.较熟悉地掌握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能阅读中外历史文献和资料; 4.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5.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教师基本技能。 二、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科学概论、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教育学、心理学等。 三、学制 4年 四、授予学位 历史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 (续表)

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 七、课程计划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八、说明 1.本专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7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67学分,专业选修课34学分,实践环节19学分,必修课学分不能以选修课学分代替; 2.教师教育课程分必修、选修共20学分,必修课为教育学基础3学分、心理学基础3学分、教师口语1学分、教师书法1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历史教学技能训练1学分、历史学科教学论2学分,共15学分;选修课5学分(教育、心理类3学分,学科教育类2学分); 3.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12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其中必须理科类不得少于4学分,艺体类不少于2学分,其他6学分建议从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院选修; 4.专业实践包括第二学年暑期专业考察(2学分)和第三学年暑期专业研究实践“历史记忆中的家乡”(2学分); 5.本专业共开设双学位课程49学分。修满双学位课程28学分,可申请本专业辅修结业证书;修满42学分并完成辅修论文及答辩,可申请本专业双学位学士证书; 6.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学生需获取20个必修学分,10个选修学分,具体修取办法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历史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希隆、杜斗城、徐黎丽、乔健、杨林坤 21世纪历史学研究呈现出研究领域迅速扩大,学科领域广泛交叉,历史学的功能不断拓宽等现象,以我院历史学科为例,已由原来单一的历史学扩展为历史学、世界史、民族学、博物馆学四个本科专业。面对这样的现状,高等学校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历史学类人才,怎么培养历史学类人才,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学院作为教育部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优秀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已做了一定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教育部质量工程“历史学类特色专业建设”和“兰州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历史学高级专门人才为最高目标,以塑造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历史学基本素养、能够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发展平台的综合型人才为根本出发点,历史文化学院在一系列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推行2+2培养模式,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重视基础学习,重视能力培养,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历史学新课程体系;通过加强教学实习环节,培育和建设实习基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着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大学生学术活动的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历史学科研技能和素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历史文化学院逐渐摸索出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历史学人才的新思

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历史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 历史学是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它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抽象思维能力、卓越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初步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合格的专门人才,为国家提供一批批优秀的思想文化精英,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和智力方面的支持。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一方面继续发扬历史文化学院注重历史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可从事相关学科及交叉边缘学科的基础研究和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根据兰州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定位目标,历史文化学院将自身发展定位目标确立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具有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研究型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院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已经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历史学、世界历史、民族学、博物馆学4个本科专业;历史学(涵盖二级学科9个)、民族学(涵盖二级学科5个)2个硕士点一级学科;历史文献学博士点1个;民族学博士点一级学科(涵盖二级学科5个)1个;历史学、民族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历史文献学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这是我院探索历史类人才培

培养杰出人才的成功经验

王荣德 湖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总支书记、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1年3月  西南联大培养杰出人才的成功经验 王荣德 【摘 要】 西南联大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校长开明、 教授治校的办学方针;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大师云集、甘于奉献的育人环境;不拘 一格、选拨人才的宽广视野;严格要求、主张“通才”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西南联大 人才培养 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于1938年在昆明联合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由于在异常艰苦的9年时间里培养出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对西南联大研究了十年之久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学教授约翰?依色雷尔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据统计,从1938年至1946年,先后在西南联大就读的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约3800人。在他们中间,有1000多人先后成为国内外诸多领域知名度颇高的院士、高级教授和研究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记者和编辑、诗人、作家、总经理、高级法官和政府高级官员。在西南联大一些院系的毕业生中,有接近半数甚至超过半数的人在其后来的工作领域内有突出的贡献和很高的知名度。截止到1996年6月,西南联大的学生中有80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6人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另外,有5名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师学院院士。面对西南联大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人们不禁要问:西南联大在师生栖身茅屋,食不果腹,有时还要躲避日寇飞机轰炸的战争环境下,为什么能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人才?从人才学、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1.校长开明、教授治校的办学方针。 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杰出校长以其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开创学校的今天和未来。联大校长梅贻琦既是著名的学者,又是杰出的教育家。他把北大、清华、南开3校之优良传统熔于一炉,努力倡导爱国、民主、科学、奋斗的精神。他深知,只有依靠广大教师,民主办学,才能办出水平和特色。在他的领导下,联大建立了教授治校、民主决策的制度。凡是学校发展的大政方针、各项重大决策和涉及全校师生员工利益的重大举措,都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特别是广大教师意见,通过教授会或校务委员会讨论决定,并在由教授和高级职员组成的各种专门委员会领导下,制定计划,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落实办理。加强科学民主管理,有利于学校方针、决策的正确制定,是学校政令“言必信,行必果”? 07?

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4期 院校改革与发展 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张兄武1,陆 丽2,唐忠明2 (1.苏州科技学院,江苏苏州215011;2.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2009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重点课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改造与创新研究”(22);江苏省2009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重点课题“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研究”(21)。 作者简介:张兄武(1975-),男,安徽安庆人,苏州科技学院助理研究员,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陆丽(1978-),女,江苏南通人,苏州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唐忠明(1963-),男,江苏盐城人,苏 州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代数、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演变。新世纪,科学技 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应确立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有特色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本科教育;培养目标;通才;专门人才;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G 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1)04-0066-04 ①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反映和培养人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培养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人才培养应有质量的基本前提。 一、通才的培养目标 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以 “通才”为主,强调通才教育。即使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提出大学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也是指培养“通才”,这里的“专门人才”概念主要是一个学科性的概念,即有“专功一门”的性质,这种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广博、知识基础扎实等特点。而1952年后的“专门人才”概念则是一个职业性概念,即强调与行业、岗位工作的“对口”。“专业”虽然同样建立在学科基础上,但很专窄,它强调与行业、职业甚至岗位相对应,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科实用的某一方面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可能碰到的具体问题。 (一)近代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古代高等程度的教育可上溯久远,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1861年清朝政府批准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898年,清朝政府创立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 名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是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当时规定学堂的办学方针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 1902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具有学校 系统的“新教育”制度,即《钦定学堂章程》(又称“任寅学制”),其中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8月 15日,《京师大学堂章程》第一章“全学纲领”中规 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1904年1月13日,清朝政府颁布了《奏定大学章程》,第一节中规定: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 (二)民国时期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1.北洋政府时期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1912年10月2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专 门学校令》,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根据《专门学校令》设立政法、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和商业专门学校等,并陆续公布了相应的专门学校规程。1912年10月24日,教育部颁布《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在《大学令》的基础上, 1913年1月12日,教育部又颁布了《大学规程》,对各 66··

古典学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人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古典语文学”项目培养方案 (草案) 中国古代经典方向第1页 西方古典学方向第9页 古典语文学项目说明第14页 2010年入选同学名单第18页 2010年11月9日

北京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经典方向) 一、总体要求 古典语文学项目,创造性地组织跨院系的师资力量,突破现有的学科体制,探索有弹性的选拔、培养与评价机制,为北大与国家造就一批既能精通东西方古典与古典语言、又能有时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学术骨干。 本项目并不是新设专业,而是本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重在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规范的导师制与助教制。 二、学分设置 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各院系可适当变动。 学分左右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8-32学分 注1:各院系基本维持现有的课程框架,保留课名。但在开课形式上,可在教务部协调下,与开课单位协商,以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注2:新生入学,英语要分级考试;此后如果通过北京大学四级考试,可以任意选择公共英语系的课程,毕业达到8学分即可。本项目学生选择的英语口语与写作,可替代这部分学分。英语的口语、写作,每学期开设。秋季原则上专为东方组,春季原则上专为西学组。 2.古典学项目公共必修课 20学分 古文字学 2学分 先秦哲学专题 2学分 中国历史文化导论 2学分

考古学方法 2学分 西方古典学课程 2学分(任选西学组核心课程) 典籍精读 10学分 “典籍精读”主要包括《周易》、《左传》、《史记》、《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四库全书总目》等1。 3.各院系专业必修课:30-40学分 各院系具体安排,详见后面的附件。哲学系38学分,中文系37学分。 该部分课程与学分,各院系灵活掌握,列出清单,附录于后。 学分左右 1.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2学分 注:本系提供的通选课只能算入选修课学分。例如,C类通选课,哲学系学生只能选心理学类。这部分课程,亦可在导师的指导下有针对地选择。 2.大类平台课:16学分 至少选择8学分外院系课程,其余学分是本院系提供的平台课(平台课与专业类型必修课不得重复计算)。 有些课程可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大类平台课替代。例如,哲学、历史、考古与外院同学,在选《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时,可以选这两门课的大类平台课,而不是中文系的专业课程。 3.专业选修课2:22学分 不限课程类型,主要但不限于人文学科内部,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注1:这部分课程,建议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 注2:院系之间或同学之间能形成共识,提出若干门公共的选修课,以巩固与加强前面“古典学项目公共必修课”的学习。若有共识,出现一批指导性课程,可以采用小班上课的方式,加强助教的辅导力度。 1作为古典学项目的“后备课程”,包括:中国哲学史、中国古文献学史、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等,本院系的课程直接与专业必修课打通,跨院系的课程可与“大类平台课”打通。建议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选课。对于本项目同学选课人数较多的后备课程,可以视情况加强助教的作用。 2各系说法不尽相同:中文系原称“规定性选修课称”。古典学项目为了便于简化课程体系,将专业选修课、全系选修课(原称“一般限选课”)、全校公共选修课,统一称为“专业选修课”,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商议决定。

历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001) (专业英文名称:History)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历史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历史学发展动态,具备历史教学和研究能力,能在中小学校、国家机关以及文化、传媒、文博、档案、出版、旅游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接受课程教学、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历史调研、实地调查与研究等历史教学能力、史学研究能力、史学应用能力的系统训练,具备从事历史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系统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构建起历史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了解历史学发展动态,具备中学历史教学及研究和进一步攻读史学硕士学位的能力。 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文字表述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把历史学专业知识、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具备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以及施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4.能够把历史学专业理论、方法等在文化、传媒、文博、档案等行业工作实践中的基本应用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人才培养结构分析 四、学制及学分要求 基本学制:4年学制:3~6年 总学分:160学分总学时:2106学时五、授予学位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新版)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语文教育专业 专业代码660201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单位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职、管理、公关等部门。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1.适应我区和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职、管理等岗位,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2.系统掌握语文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胜任教师、新闻媒体及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 有较强的文学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熟悉一门外语;具备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社会学、美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礼仪规范等。 (3)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课件制作、标准普通话、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等。 (4)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要求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各学科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理解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2.专业技能结构: (1)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具有初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探索,大胆革新,开创新局面。 (3)具有初步的语文教研能力。 3.素质结构: (1)良好的政治修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修养。 学生毕业应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取得普通话合格资格证书、英语三级资格证书,并鼓励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书。 职业证书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可通过考试取得如下资格证书。 1. 普通话资格证书(二级乙等以上); 2. 教师资格证; 3. 计算机等级证书(三级)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建设思路 依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语文教育专业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社会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构建知识、技能、素质有效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1.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的培养,根据市场行业需求,强调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应用性、实用性等特点,强化实践性环节,建立以语文教育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体系。 2.教师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实际,提出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意见,文学类课程重在加强经典文本的阅读和赏析;专业基础课、技能课重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根据职

历史学本科专业第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本科专业第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History (专业代码:060101)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为基础教育机构提供专业扎实、信念执着、人格健全、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优秀师资,为名牌高校提供具有积极创新精神、良好研究潜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生源,为政府机关、文化产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输送政治坚定、理论厚实、视野开阔、协作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结构要求(A) A1. 基础知识: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A2. 核心知识:掌握中外历史变迁的基本线索和脉络; A3. 专题知识:了解历史各个领域的相关研究; A4. 辅助知识:了解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能力结构要求(B) B1. 阅读能力:能够查阅和阅读中外历史文献; B2. 分析能力:熟悉中外历史变迁,能够进行微观和宏观历史分析; B3. 研究能力:能够利用中外历史文献撰写专业论文; B4. 拓展能力:具备较强的知识吸收和专业学习能力; 3. 核心素养结构要求(C) C1. 专业素养:具备丰富、合理的历史专业素养,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C2. 职业素养: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C3. 道德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社会责任感; C4. 人文素养:具有爱国情怀、全球视野、科学精神以及高雅审美情趣。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按照学校学分制规定,本专业培养期限具有一定弹性,标准学制为4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提前或延期,在3~6 年内完成规定学分。计划授课总学时为928学时,总学分64 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

K才难幂7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一种类型。中世纪大学以应用学科为主,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充满实 用性,毕业生主要从事非学术性、研究性工作,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专业性应用型人才;中国近代第一所 高等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实行厂校一体的办学体制,目标是培养造船与驾驶人才,毕业生多成为我国船政事业的骨干,其人才培养过程符合近代高等教育分系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历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18(2009)01—0007—04 【作者简介】潘懋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石慧霞,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福建厦门 361005 在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的研究中,我们倾向于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人才;第二类是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宽厚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第三类是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这三种类型主要是依据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来划分。第二类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这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在全国7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600多所,主要是面向地方的院校,其情况比较复杂:有历史悠久的老校,也有“十五”期间的新办校;有师资力量、教育资源雄厚的大学,也有刚从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升转的学院。x,-J于这些大学而言,厘清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关键所在。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上,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类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非是应用型高校出现以后才出现的。从历史的视角探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端,X,-J于应用型大学坚持其办学定位、特色和发展方向都有重要启迪。 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多种多样,一般而言,人才类型主要有两种: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社会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但是,应用型人才并非只“应用”知识和理论,不进行研究。恰恰相反,应用型人才不仅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理论的创新方面常常给人们以启发,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更具广泛的意义与作用。 一、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公元10世纪和11世纪,随着欧洲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和发展,市民阶层活跃于中世纪的欧洲舞台上,在市镇内部,商人和手工业工人组成了行会。后来,这些行会组织逐渐发展成为神学、法律、修辞、文理方面的专门学校。在此基础上,中世纪大学逐渐形成,其主要任务是职业训练,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大学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是为了高深学问的探究而存在的,研究只是学者个人行为,这个时期的大学还不存在制度化的研究…。 1.以应用学科为主 中世纪大学都是由作为基础的文科和一个以上的高级学科组成,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都设立在文学院之上,属于高级学院,是为培养专业人才而设立的,文学院只是为进入上述高级学院学习做准备

古代科举制度与企业人才培养

古代科举制度与企业人才培养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企业获取人才不外乎两种方式:内部晋升与外部招聘,根据企业文化的不同特点,每个企业会在这两种方式的使用上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或者注重内部培养人才,来担任高级管理者,或者从外部招聘来获取高级人才。持有外来和尚会念经观念的企业在我国也大有人在,抛开外部获取人才的优点不说,单单分析其带来的弊端,也可以让我们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内部完善的晋升制度对于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下面谈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企业内部晋升制度的一些思考。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存续的时间更为长久。自从公元前200多年秦始皇建立皇权国家以后,直到1912年清王朝的覆灭,中国封建制度经历了2000多个春秋,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成型晚,消失快的特点,确实也算是一个奇迹。如果究其内部的深刻原因,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中的科举制度应该说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的产生使得封建社会固有约束力得以更具张力,能够缓解社会中存在的基本阶级矛盾,这种阶级矛盾的产生,中国与西方并没有本质区别,有所区别的,只是中国对于这种阶级矛盾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了缓解,从而延长了封建制度的寿命。 与西方封建国家一样,在封建制度建立初期,中国也实行贵族世袭制度,贵族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即同姓贵族与异性贵族。同姓贵族一般是皇帝的同姓家族,通过封王的方式赐予封地,封地世袭,爵位

也世袭,中国基本实行长子世袭制,次子不再享受爵位,这样就可以保证爵位权力不被层层分割。另外一种是异性贵族,这里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外戚封王产生的贵族,包括皇后、太后的父兄;第二种是功臣封王产生的贵族,这类贵族一般产生在建朝初期,皇帝对于追随自己打天下的重臣予以封赏,允许其享受封地内的赋税劳役,韩信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那个时期,上层统治者与下层被统治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两者之间几乎没有逾越的可能。如果一个没有世袭爵位的年轻人想要进入统治集团,包括那些没有世袭地位的次子,就必须通过一种制度,叫举孝廉,其实也就是推荐制度,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曹操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而逐步进入到统治集团的。当然这种举荐制度也可以荫泽到帝国的每一个人,但是可想而知,一个深居帝国僻远之地的穷小子,有多大机会认识举荐的人,又有多大机会被举荐出来。所以说,直到这个期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与西方无异,都是隔绝了下层与上层,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之间的沟通。在下层社会永远没有翻盘希望的同时,他们也是这个社会中最具革命意识的阶层,只有他们才有打破封建枷锁的决心。秦末陈胜吴广的起义打出的旗号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出了对于当时封建制度的愤慨。 从唐代开始,中国封建君主为了缓解这种社会矛盾,开始采取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特点是给每个人一个均等的机会,使所有人都有机会通过读书考试来摆脱被统治阶层的地位,而一跃进入上层社会。这个制度现在看来平平无奇,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无疑是给风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601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西安,面向陕西,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基础知识,拥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具备历史教学能力和基本素养,能够在中小学、教 育机构、在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历史教育、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预期: 1.对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能综合运用历史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做到以史育人; 2.热爱历史教学,喜欢钻研教学问题,能上优质示范课,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并能有目的,有层面的进行评课,引领和组织团队进行备课、教研等活动; 3.能够把历史学知识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提升中小学学生的历史意识; 4.具备问题意识和沟通能力,紧跟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 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1坚定的贯彻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1.2能够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3立志成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有广博的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具有成为一名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强烈意愿,认同教师既承担传授知识又有承担塑造灵魂的双重责任。 2.2具有阳光包容的心态,能在工作中努力进取,不断钻研。 2.3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2.4能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教学能力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依据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3.1理解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并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3.2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给予每一名学生充分的尊重、爱护、欣赏,坚持全程引导又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指导,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4.技术融合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 4.1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设计,尝试并带领学生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4.2初步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能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研究。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