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编者按:为支撑“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基于量化分析的青岛市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课题由青岛科技大学课题组承担。现将成果主要观点摘编,供参阅。

基于量化分析的青岛市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一、产业线性回归分析

针对青岛市农林牧副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7个行业发展水平进行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1)青岛市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速率较低,在同类城市的比较中居于偏下水平,与该行业领先城市的发展速率相比明显存在较大的差距。(2)青岛市的工业发展速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同西安、济南、广州等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与南京、杭州等处于同一水平;较哈尔滨、大连等城市相比则具有明显优势。(3)青岛市的建筑业发展速率处于偏上水平,明显落后于无锡、南京、苏州、宁波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但明显高于武汉、西安、成都、大连等城市。(4)青岛市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速率较低,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明显处于落后水平。(5)青岛市的批发和零售业前期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速率在同类城市中处于落后水平。(6)青岛市的金融

业发展速率处于同类城市中等水平,其前期发展的起点水平较高,但发展速率无明显优势。(7)青岛市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发展速率,处于国内同类城市的领先水平,其发展速度和前期水平都很高。

二、产业转型动力要素分析

采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建立以经济发展要素为自变量的模型,并依据影响经济总量变化的9个主要因素建立了相应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各自影响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经济增长的9个重要因素对GDP的拉动度分别为: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1%;农村居民收入1.2%;职工工资总额变化1.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5%;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4%;外贸进出口额0.9%、;社会从业人口0.2%;青岛市研发经费2.2%。(2)各个动力因素对GDP 的贡献率分别为:研发经费(可将之理解为狭义的技术进步概念)对GDP的贡献率为16.1%,居第一位;生产型固定资产投资和非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0.9%和10.2%,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但其合计形成的贡献度(21.1%)将跃居全部影响要素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GDP的贡献率为10.2%,并列第三位;职工工资增长对GDP的贡献为10.2%,并列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对GDP的贡献为8.8%,列第六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GDP的贡献为8.0%,列第7位;社会从业人数对GDP的贡献度最低,仅为1.5%;外贸进出口总额对GDP的贡献

度仅为6.6%,列倒数第二位。

三、推动青岛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认清产业转型升级对象,实施分类指导。对具有规模或领先地位的优势产业,积极承接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国际产业转移,在规模上或领先度上进一步提升,培育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使之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对具备一定规模与区位优势的跟随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向领先产业角色转变,把巩固当前的优势,摆脱跟随角色,避免陷入与其它竞争者同质竞争的陷阱。对规模较小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通过推进产业的自主创新或技术引进,形成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对区位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处落后状态的产业,受区位要素限制的产业应及时转移出去或进行淘汰。

(二)实施产业引导工程和产业集聚区优化计划。一是实施产业引导工程。加快优势传统产业领域的技术改造进程,推动领先型产业部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并不断提升发展层级;跟随性产业保持规模优势,提升技术效率;升级型产业通过扩大自身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效率,提升产业增长速度;转型类企业及时完成改造、转移、淘汰的过程。此外,应特别关注“互联网+”对青岛市未来产业形态的重大影响,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变革,创新产业发展形态。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区优化。依托西海岸新区、自由贸易港区、蓝色硅谷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区、红岛科技创新示范区,形成新的产业吸附能力和聚合效应。同时,依托青岛新海岸新区

和其他重点区域的发展优势,实施产业积聚工程,优化各个产业基地功能,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创造产业高端发展平台。

(三)发掘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激发经济成长活力。一是发掘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拉动力,重视发展收入弹性较高的产业领域,尤其是关注农村居民收入弹性变化的动向。二是投资拉动及其内部构成的变化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将对青岛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及未来投资领域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三是提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和能力,积极承接国际分工、推动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三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发挥更大作用,产业转型应更多关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四是创新驱动力的培育最为关键,应更多关注创新投入、创新组织建设和创新环境对产业转型的重要影响。

(四)优化竞争因子,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一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将是重点发展领域,相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应当对此布局给予足够重视。二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应重点推进,青岛市目前在这些产业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实力,产业发展状况呈良好形态,应集聚优势资源推动其向更高层级发展。三是改善受效益水平限制的行业状况,青岛市主要产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市场效益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提升规模效率不足的产业投入水平,“十三五”青岛市应当从提高产业平均投入规模入手,全面改善产业投入规模不足对产业

发展形成的拖拽,提升青岛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五)改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一是推进创新引导和保障工程建设,强化企业的科技投入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引导企业加大与高校、研究院所等机构对接力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的创新链。建立支撑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提升科技创新对青岛市GDP 的拉动力和贡献度。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各类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资本保障体系。二是支持以新技术应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青岛市制造业基地的传统优势,推进智能制造技术在船舶制造、石油加工、发电、环保、纺织、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两化融合”。开展“互联网+”试点工程,推动云计算服务创新示范工程建设,推广“红领”、“海尔创新平台”等产业创新模式。加强物联网保障能力建设,形成覆盖各个产业领域的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先进软件系统服务的普及率。

四、落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一)开辟支持产业转型的新渠道、新路径。为解决创新创业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金融产品缺乏等约束因素,应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金融和财税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渠道、新路径。鼓励银行业以项目贷款、银团贷款等模式,满足产业转型对发展资金的需求;鼓励相关企业利用

多类融资工具筹措发展资金,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提升新兴产业的投资强度和规模收益。鼓励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发挥财政、审计和其他部门对财政预算中政府优先采购项目的监督力度。发挥青岛市业已建立的创新创业基金、高技术产业化引导资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二)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一是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中韩自贸区建设,构建链接海陆丝绸之路与日韩经贸区的核心枢纽。以国家海洋战略为指导,系统构建海洋装备、运输、科技、文化等各个产业发展平台,积极发展东亚地区海洋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通过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尤其是“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新经验,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二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包括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业、制造业物流服务、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等。

三是根据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居民需求结构和总量规模变化,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激发产业转型升级的活力。一是培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商品、服务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万众创新创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环境。二是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设立奖励授权专利的专项资助资金,鼓励企、事业单位申请国内外知识产权,鼓励企业申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等。三

是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经营领域,打破传统的行政壁垒和行业垄断,同时加强产业引导政策的实施,保护产业发展的新秩序、新格局,创造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市化的各个过程总结出来政府政策、工业化、要素集聚、外资和信息化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由近及远、以小见大。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而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具体表述为;( 1 )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的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城市化;( 3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中国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也是如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城镇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 表1. 年份人均GDP(元)GDP(亿元)城市化率(%)三产结构2001 30000 1760 54.2 5.3:56.7:38 2002 35700 2080 58.1 4.4:58.2:37.4

2003 46793 2802 62.3 2.8:63.1:34.1 2004 56992 3450 63.3 2.2:65.7:32.1 2005 66826 4026.52 65.4 2.0:66.8:31.2 2006 78308 4820.26 66.5 1.9:65.4:32.7 2007 91346 5700 67.3 1.7:63.7:34.6 2008 106412 6701.3 67.8 1.6:62:36.4 2009 116850 7400 68.7 1.8:58.8:39.4 1.城市化进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苏州城市化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洪银兴陈雯把江苏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镇化;二是城镇城市化;三是城市现代化[1]。本文根据其定义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八十年代初,在农村联产承包制推行和乡镇工业兴起的双重作用下,苏州出现了农村劳力大规模转移的高潮,120余万农民进厂进镇。乡镇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小城镇也随之迅速扩张。但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建设时期。九十年代初,苏州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形成,标志着苏州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

儿童动作发展的动力机制_基于动力系统理论_徐光辉

·儿童发展· 近年来,动力系统理论的发展为系统化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在研究儿童的动作发展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运用动力学语言,在理论(不涉及复杂的数学模型)层面探析儿童动作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儿童新动作模式产生的传统解释及困惑当我们在谈论儿童的动作发展时,常常会发问:动作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事实上除了意味着儿童个体的生理成长外,更多的是指儿童新行为模式的不断出现,从而使儿童的行为变得更复杂了。分析这种新动作模式的起源及其产生机制,是儿童动作发展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儿童新动作模式的产生机制,传统上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后天环境刺激的作用,另一种认为是先天生物因素的约束(成熟)。 行为主义者持的是第一种观点,他们大多用学习理论去解释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他们看来,新动作模式的出现是环境刺激下行为强化的结果。〔1〕和行为主义者持相反观点的是成熟理论学派。他们认为儿童的动作发展是由遗传因素控制 的有顺序的过程,是有机体固有的过程,其动作模式是有机体按成熟的顺序预先决定和表现的。〔2〕 传统动作发展理论主要受上述两派理论的影响。然而,不论是强调环境塑造作用的行为主义,还是强调生物约束机制的个体成熟论,均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对动作发展有绝对的控制权,其争论焦点在于到底是环境还是成熟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去激发并控制行为。正是在这一共同假设的前提下,形成了一些我们熟知的传统的动作发展原则,如中枢神经系统对动作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动作发展遵循从近端向远端的顺序,新生儿的动作是无意识的,等等。然而,随着新的技术手段在动作研究中的应用,人们对儿童的动作发展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传统的发展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有脑伤的新生儿或早产儿,动作却能正常发展。又如,Loria 对 12名平均30周大的幼儿的上肢动作能力的研究发现,被试上肢的近端动作能力(伸手的能力)与远端动作能力(手部抓握的能力)的发展并不相关。〔3〕Hofsten 对婴儿伸手取物的研究也表明,婴 【摘要】动力系统理论是近年来运用于研究儿童动作发展的新理论。在动力系统理论看来,儿童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系统通过自组织产生新的动作模式。关于儿童新动作模式产生的动力机制,动力系统理论给出了解释:系统内部的涨落是新动作模式产生的动力源泉;临界点的变动造成动作模式的突变,是新动作模式的发生机制;行为空间的吸引子决定了动作的发展方向,而吸引子的势井深度又决定了新动作模式的稳定性。 【关键词】动力系统理论;动作发展;动作模式;吸引子【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6-0035-04 儿童动作发展的动力机制 ———基于动力系统理论 徐光辉 秦金亮*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310012) *通讯作者:秦金亮,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qjl@https://www.360docs.net/doc/99240320.html,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ducational Sciences) 2011年第6期(总第514期) No.6,2011General No.514

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_以深圳市为例

75 【摘要】认为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个体企业外部经济效应,提升整体的竞争力,但其形成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从产业生存的基本要素出发,强化集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并不断地将要素转化为机制优势,是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内在逻辑。结合深圳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条件,提出强集聚因素和弱集聚因素对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并在深圳产业空间集聚动力机制比较研究基础上,将深圳主要的行业类型进行空间集聚指引,以期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及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产业;空间集聚;动力机制;深圳MECHANISM OF AGGLOMERATING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LI Jiang; HE Chuanjiao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benefits to exert the external economic effect of an individual enterprise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hole industry. But the forma-tion of the agglomeration is occasional and inevitable.The internal reason is that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industry are transferred into institutional priority by a mechanism stipulating the agglomeration. With Shenzhen as an example it analyzes the effect of ad-vantageous elements and disadvantageous elements on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agglomeration mechanisms it makes a guideline for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es in Shenzhen. KEYWORDS: industry; spatial agglomeration;mechanism; Shenzhen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聚合。分析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就会发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大多倾向于在某一特定区域集中,全球经济格局中最具活力的地区恰恰也是产业集聚的 地区[1] 。迈克尔?波特(Porter)等人对这种现象做 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产业聚集不仅是地理位置、产业领域、相关人才等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同业交往、行业文化、产业技术链和产业价值链等的集合,是竞争、合作、交流、知识共享和文化共通, 并由此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2]。目前对于产 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对集群案例的归纳研究上,而引用这些理论分析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潜力、指导产业空间集聚发展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分析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以期为产业的合理空间引导提供借鉴。 对深圳主要工业行业集聚发展状况分析发现,家具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礼品、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9类行业在深圳集中程度较高,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由于产业差异的存在,各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许多必然的、规律性的因素。根据对世界现有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形成基本上可归于三种主要方式[3] :一是自发形成,这类集群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历史的偶然性”,一个产生于某地的集群是因为它最初公司就选址在 那里[4],这种最初诞生的企业往往就是龙头企业, 也称为关键性企业,它通过发挥其龙头带动效应,引起聚集、衍生、裂变与被模仿等行为发生,逐渐引致与吸引一系列相同、相近与相关企业,在空间上进行靠拢,形成产业集群。二是“自下而上”的培育与发展,这种方式往往都是在集群 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 李 江 贺传皎 【作者简介】 李 江(1968-),男,博士,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城市规划师。贺传皎(1979-),女,硕士,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城市规划师。【修改日期】2008-08-04 【文章编号】1002-1329(2008)09-0075-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F293.2【文献标识码】A

中国档案学的动力机制

中国档案学的动力机制 王协舟 2012-12-22 16:31:04 来源:《档案学研究》(京)2009年3期【英文标题】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hinese Archives Science 【作者简介】王协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11105 【内容提要】档案学人对于档案学研究的天然好奇心和满足于成果认同的好利心,构成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微观动力基础。档案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上位学科的整体推动与相关学科的开放式学习,共同在理论上驱动中国档案学的繁荣。社会的需要尤其是档案职业的需要,在实践上为中国档案学提供发展的环境与土壤。而由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联合形成的档案学科学共同体,则从制度层面为中国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保障。 The archival researchers' nature curiosity for science and their desire for success compose of the microcosmic impetus foundation of the archival science.The archival science is driven to boom by the inner logic of the archival disciplines, the push of the upper disciplines and the open learning of the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environment an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are provided practically by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and archival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which is formed by the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provide the safeguards on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

基于动力机制的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1000-8462(2005)05-0607-05 基于动力机制的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刘恒江,陈继祥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上海 200052) 摘 要: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力量,其包含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内源动力机制将产业集群中包含的本地根植性蕴涵丰富的要素(资源)转化为内生优势;外源动力机制分为政府行为、外部竞争环境等,其作用带来产业集群的外部优势。以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及其作用规律研究为基础,产业集群内部治理与集群政策相结合的“从下到上”思路,是有利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竞争优势;发展逻辑;集群治理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我国产业集群在增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和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自发成长起来的产业集群也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如规模小和档次低、只能获取被动且初步的集群效应、对产业集群认识不够、政府和中介的作用未能发挥等[1]。许庆明等(2003)也披露了我国产业集群呈现出大量恶性竞争和衰退现象。这些的确令人担忧。经济全球化下,如何有效地发展我国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深刻时代意义和现实必要性的重要课题。国内许多学者习惯于从政策角度借助政府的干预,以“从上到下”(T op to bottom)的政府主导方式寻求我国产业集群的新发展。当然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发展我国产业集群中功不可没,但政府由于其集群知识贫乏、官僚控制、资源不足等原因一般只给予产业集群外力支持,而忽略对产业集群内在动力的培育,难以为我国产业集群带来发展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来寻求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1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作为产业集群的内在核心问题,有着复杂的构成和作用原理,很难给出清晰的描述,其概念也一直比较模糊。国外学者经常用Dynamics、Dynamism、Dynamic mechanism等词来进行表述,国内有些学者也明确以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为研究对象,但很少有人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进行明确的分析和界定。 在牛顿的力学体系中,动力是外物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推动物体运动的力量。而在系统科学领域,动力是“非平衡”,非平衡就是有差距,有差距才有力量,如人与人在经济生活待遇上的差异能激发改变社会的力量。什么是“机制”?机制就是系统内部的一组特殊的约束关系,它通过微观层次运动的控制、引导和激励来使系统微观层次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宏观的定向运动[5]。“动力机制”就是把上述二者结合起来,即系统动力按照特殊约束关系所进行的演化运动。如汽车运动的动力机制,首先是汽油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成为驱动汽车前进的动力;其次是汽车宏观层次的机械运动来自微观层次无规则混乱的热运动的控制、约束和引导,将气体膨胀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推动活塞运动,然后又通过连杆和飞轮直到使车轮旋转,形成汽车的运动。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集群发展的核心,是指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比较稳定的构成方式和作用规律[3]。 可以总结出两方面的产业集群动力机制:①内源动力机制是一种自发的内在力量,表现为分工互补、降低交易费用、知识共享、外部经济、规模经济、网络创新等。②激发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与国家(政府)有意识地对集群进行的规划、调控行为,表现为外部竞争、区域品牌意识、集群政策等。 在最近集群动力机制研究中,突出的转变是由内源动力机制或外源动力机制的单体分析到内外动力机制共同作用过程的描述[3]。内源动力机制和激发动力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融合组成集群的动力机制,它的作用使得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群体。S wann等人(2002)研究和比较不同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发现,产业优势、新企业进入、企业孵化增长等内源动力因素与本地气候、经济环境、外部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等外源动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非线性关系作用是推动集群发展的关键力量。Brenner和G reif(2003)应用复杂性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来研究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发现集群内存在七种动力因素:人力资本集聚、非正式交流、企业相互依赖、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当地资本市场、公众意见和当地政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它们系统化为集群的动力机制,并探讨动力机制对集群演化的作用。因此,要注重集群动力机制的整体作用。 2 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 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物质资源、 第25卷第5期2005年9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5,N o.5 Sep.,2005 收稿日期:2004-10-11;修回日期:2005-02-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371043)的阶段成果。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 (1)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工程论文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 来臣军LAI Chen-jun;王磊WANG Lei;卢恩平LU En-ping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邢台054035)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Xingtai 054035,China) 摘要: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是来自各种生产要素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重新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动力机理,这种动力机理可由内部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也可来自外在作用力的推动。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对邢台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和产业优势顺利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is formed by all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by a new integrati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be pro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factors,and also can be a result of the push from outside force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Xingtai to use the regional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s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the Beijing-Tianjin industries,comple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ntegrate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关键词: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动力机制 Key words:industrial upgrading;industrial transfer;dynamic

城市化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及其政策影响分析 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我国城乡社会经济格局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从动力机制上解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规划的脉络,从而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更宏观的背景框架和更深刻的政策渊源。为此,本文以城市地理和区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选取27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经济总量、投资额、政策、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测度指标的城市化动力框架和驱动模型,研究了城市化动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基于计量模型分析的结论,从创新规划的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表明,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城市化动力机制中最核心的元素因子,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驱动影响也远远大于第三产业,而科技创新的驱动特征尚不明显,这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启示在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区域职能分工体系和促进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城市化;驱动因子;规划创新 1 引言 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1]。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根源上把握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动力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当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并由此提出推进城市创新规划的可行性对策,以促进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 2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框架 2.1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征与选择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推动城市化产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2]。简单的说,就是指在城市

行为的动力机制

※第五章行为的动力机制 教学重点:需要和动机的实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学难点:需要的分类;动机的动态结构以及影响行为动机的因素。 本章课时:3学时 教学过程: 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个体进行着不同的行为活动,而在同一行为中不同个体也会产生不同的积极性。这是由于人们行为发生的动力机制决定的,所以,学习这一章,要求理解和掌握需要和动机的实质,了解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明确需要和动机的分类以及它们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动力机制,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这对于调控个体的行为,尤其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一)需要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 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客观现实要求的反映。人有劳动、学习、交往、创造、维护道德、 娱乐和运动等方面的需要。 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愿望、意 图、兴趣、动机等。 2、需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对象性它总是对于某种事物的需要。 (2)紧张性它是人感到某种欠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3)推动性需要形成后,就会成为一种支配行为寻求满足的力量,推 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 (4)起伏性一般的需要有周而复始的特点,不是一次得到满足以后就永远消失,总是需要——满足——再产生需要——再次满足……。较复 杂的需要,则没有这种起伏性。 (二)需要的分类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这是根据需要的起源来划分的) 生理性需要是个体为维持其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它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需要则仅仅为人所独有。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需要也不相同。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根据需要的对象来划分的)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如对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的需要。精神需要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文章编号:1000-8462(2006)03-0487-05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1 刘曙华,沈玉芳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中国上海200062) 摘要:近1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化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而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空间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文章把上海作为具体案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及其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做出了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新上海/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0主体发展框架,并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扩展;空间扩张;动力机制;上海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因素聚合的产物,对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而言,城市扩展的表现形式可以千差万别。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和人一样有它的幼年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老期,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在地域空间的扩展上就有明显的差异。目前,我国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城市群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城市扩展过程的研究才刚起步。特别是在文献中,对城市扩展模式很少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本文借鉴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方面的经验,把上海作为研究案例,对上海城市扩展中的模式、动力机制作了一些探讨,以期为城市学研究有所贡献。 城市扩展是指城市中心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和土地利用、地貌形态等自然因素在地域上的向外推进与扩散。它是建立在城市集聚和规划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包括城市服务功能、行政能力、教育娱乐功能、交通等扩展,是城市发展必然结果在空间上的行为和表现。伴随城市的扩展,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城市和城市密集区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 city)、巨型城市(sagac-i ty)、城市聚集区(ci 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1]。而城市扩展模式作为描述城市扩展的空间表现形态和规律,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1国内外关于城市扩展模式的研究 1.1城市扩展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在城市地理学中,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如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和经济学家罗什(Losch)分别于1930年和1940年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分布模型,该理论或模型以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描述了在市场、交通及运输距离影响下的城市中心地系统或市场空间分布模式。1925年,伯吉斯(Burgess)通过分析不同职业人口的居住区特点及其地域分异行为的规律,创立了同心圆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但是,伯吉斯的模式过于理想化和规则化,且其构造的是单一中心模式,忽略了社会属性的影响,特别是没有考虑城市交通对城市扩展产生的作用。作为补充,1939年霍伊特(Hoyt)研究了美国大量城市租金状况之后,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扇形理论[1],对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作了发展,但其主要缺点是忽视了与其他城市相互作用因素的分析。在此之后,哈里斯(Harris)和厄尔曼(Ullman)在揭示了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后于1945年提出多核心土地利用模式,比较符合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但对城市内部各区之间的职能联系以及城市核心的形成规律及其作用涉及较少[2]。 1.2我国城市扩展模式的案例研究 城市扩展模式和城市扩展的动力机制有关。周一星采用了市对县的扩散潜能强度来度量中心城市对近郊县域的影响,其实质是用全市年工业产值的差额探讨城市扩展的潜能和动力机制的一个侧面,不能用来对中心城市空间模式和地域扩展的阶段进行鉴别和划分。另外,程潞、严重敏等对1980年代中期上海城镇体系形成和发展特点及其空间结构作了初步研究。杨万钟、史家明等则分析了上海的兴起及1980年代末期空间结构的一般演变过程。虞蔚利用了社会区分析方法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揭示了其非均质增长的特征[3]。但总体而言,我国对城市扩展模式和动力机制的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多。 2上海城市扩展的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 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然而,对于城市化进程会形成如此有规律的S型曲线有多种解释,如范登堡提出了/城市发展阶段说0,刘易斯提出了/城市周期发展规律说0,以及/产业结构变动说0和/人口转变说0等其他多种学说[4]。这些学说均表明,在城市扩展进程中,城市扩展的形态特征和内在动力机制都发生着较明显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 第26卷第3期2006年5月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6,No.3 May,2006 1收稿日期:2005-04-14;修回日期:2005-11-21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创新意识的培养_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动力机制对教育教学的一点启示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78期2010年第4期Serial No.78 No.4,2010一、引言 戴维·奥苏贝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对 世界的最大贡献主要集中在学校学习理论研究领域。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等学习论思想,并使学习论与教学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对当前教育教学具有较大的启发。 教育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动因,而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和人生阶段,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抱负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互不相同,决定其学习动机在内容、来源、作用持久性也各不相同。只有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才能正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同化;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动力机制是三大驱力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正确陈 述问题、 顺利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提高内驱力反映了个体要求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而附属内驱力则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赞扬。在三种内驱力中,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均属外部动机,而且它还是成就动机三大块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奥苏贝尔认为,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包含着上述三种成分,但三种成分的比重 调配则受年龄、 性别、种族、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三、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而新时代教育的核心在 于创新,教育教学的任务是在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发展其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变机械学习为有 意义学习,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奥苏贝尔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及讲授法,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作用。 奥苏贝尔理论的创立理顺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四者之间的关系,摆正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位置。因此,现代教育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要 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主要得靠接受学习。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发现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尝试,使学生获得一种方法,习得一种能力,因此它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故此,对学校教育来说,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重要的教学 形式,应把它们结合起来,服务于当前的教育教学。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对中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运用同化理论优化教学内容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吸纳旧有的知识或概念,形成新的观点和概念。奥苏贝尔关于同化理念在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为学生优化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从纵向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由高至低的认知结构,先学习那些概括性和包容性知识,再安排那些概括程度依次降低的知识,遵循“逐渐分化”的原则,便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从横向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潜在的共同特征和貌似相同的知识内容之间的不明显的区别,使学生抓住本质,从而牢固地把握新学习的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运用教学评价的论述优化教学评估体系 科学、 合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有利,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肯定评价的基础上,奥苏贝尔进一步指出有效测验应兼具几种特性,即信度、效度、代表性、可行性、辨别力,为优化教学评估体系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科学的考查不应该是速度的考查,而应该是能力的考查;科学的考查应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科学的考试还应是重视考察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解决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动力机制对教育教学的一点启示 沈卉卉 (湖北经济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系,武汉430205) 摘要: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及评估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当前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几项措施,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内部动力;同化;学习动机;创新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0)04-0238-02 收稿日期:2009-12-08 作者简介:沈卉卉(1980-),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计量经济学、金融数学的研究及其应用研究。238——

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陆续出现了相同、相似或者相关的企业在某地区聚集,产业集群目前已经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本文试从经济学动力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经济区域优势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 产业集群的含义以及特征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Michael E. Porter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包括大学,职业培训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行业协会以及规则特定机构等等)的地理集聚体。这个群里包括了一系列纵向关联的各阶层产业,也包括了横向关联的各种制造商及相关配套公司,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 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掺杂了很多社会和文化现象,因此产业集群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的态势。结合众多的研究文献我们总结出产业集群的几点特征要素:企业互动、专业化分工、空间聚集、弹性专精、基础设施共享、知识溢出、社会文化嵌入、地方网络等等,这些都已经得到了理论界的认可。为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产业集群,从这些基本特征的要素作为出发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基本特征: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关系,也存在着竞争关系。集群内部的成员之间是以信任为基础的,这种信任是竞争走向成熟的标志。相同的产业内不同的企业之间产生聚集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从而形成了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群体。如果没有了合作那就不能称之为集群,如果没有了竞争当然也就不可能集群。他们可以以产业链的纵向思路来开展分工协作,也可以以同类产品的需求差异形成竞争合作关系。

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

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研究 横店高中政治教研组赵何财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的要求,使得传统的应试教育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因此素质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素质教育”一词成为教育界人士乃至政府领导者口中的常用语。然而素质教育究竟该怎么进行,由于受到“升学率”等因素的制约,直到现在并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本文拟从教育动机入手,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探讨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成就动力机制学生主体 人的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素质,素质不如觉悟。现在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理应先从学生的觉悟谈起,也就是学生首先应有一个动力问题,被动地接受知识,只能说是为学习而学习,这样的教学也只能是培养书呆子的教学,根本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相反,却是把学生作为一种接受知识的机器来看待。 谈到觉悟,自然而然地要涉及到学习主体的动机问题。关于学习动机,几乎每个学习心理学家都有论述,比如赫尔(Hill)的驱力还原动机观,斯金纳(Skinner)的反馈动机观等等。其中奥苏贝尔(Ausubel)对这个问题的阐述比较充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也易于实践操作。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希望、试图获得好成绩的心理倾向。在奥苏贝尔看来,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drive,即动力)构成:(1)认知驱力;(2)自我-增强驱力;(3)附属驱力。其中第一种属于内部动机,后二种属于外部动机。下面我们来一一论述。 (一)认知驱力 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简而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它源于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外部环境的心理倾向。认知驱力是成就动机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但是,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它并不是轻易就能培养成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对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学习时更有毅力,学习更富有成效,而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比其它学生更渴望得到解决办法,事实上也往往得以解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类学生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伴随一定的兴奋感,心理上获得一定满足。这反过来又引起学生更大的热情,来增强努力、注意和学习准备,促进认知过程,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驱力呢?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们通过现代媒体,给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情趣的学习背景,或图文并茂,或声画并茂,自然可以唤起学生的积极响应。另外,对于学习自主性较强的学生,我们还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让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之间有适当的距离,用皮亚杰(Piaget)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释,就是打破学生原有认知图式中的平衡,促使学习主体主动作出反应,主动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这在教学实践中是非常有效的。 (二)自我增强驱力 自我-增强驱力,反映学生要求凭自己的学习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它既指向获得眼前的学业成绩和名次等等,也指向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因为将来能获得什么工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业成绩。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动机日益明显,这与我国现时的社会文化要求是密不可分的。

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杨荣南① 张雪莲 (福建师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福州350007) 提要 从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建设、政策与规划控制、居民生活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建设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并根据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结果,导出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四种不同模式以及基于这四种模式之上的多模式组合在一起的城市空间扩展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建设空间;动力机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984.1 城市是一个空间概念。城市空间是城市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的载体,是城市所占有的地表区域。根据不同角度,城市空间主要有建设空间、通勤通学空间,管理空间以及经济影响空间等类型。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建设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① 1 扩展的动力机制 1.1 经济发展是决定性因素 1.1.1 经济发展速度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速度的周期性。城市自产生之日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扩展几乎是任何城市都概莫能外的。只不过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的空间扩展方向、形式、速度及表现出来的特征各不相同而已。只要考察一下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大城市在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情况,不难发现,城市空间的扩展并非逐步均衡地向外推进,而是存在着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三种变化状态,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特征、方向和形式表现出很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这种周期性特征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波动而变化的,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带来实际收入水平和城市建设投资的增加,促使了城市空间的加速扩展,反之则导致城市空间扩展的停滞,即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所表现出来的周期性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周期性相吻合。以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相应的城市面积扩展速度来看,如图1所示,我国1953年以来城市建设投资曲线与建成区面积扩展曲线的波动极相似,投资增长率曲线的波动引起了面积增长率曲线的波动,并大于面积增长率曲线波动的幅度。说明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紧缩对城市空间扩展速度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城建投资的周期性波动导致了城市空间扩展的周期性变化,经济的扩张—过热—收缩—再扩张,使城市空间扩展产生了加速—减速—稳定三种变化状态,经济处于发展期,城市建设投资水平上升,城市空间扩展能力和速度提高,反之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将减慢。 1.1.2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形式的周期性更替。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空间扩展的形式也不同,表现出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相对应的变化。当经济高速增长之时,城市空间扩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建成区范围的外延式水平空间扩展,其特征是城市处于迅速扩展的发展阶段,城市空间松散地向外扩展,城市用地呈松散状态,紧凑度指数②下降。当经济稳定增长或缓慢发展时期,城市空间扩展转为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其特征表现为城市转向以内部填充、改造为 第16卷 第2期1997年 6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 R EAL R ESEA RCJ AND D EV ELO P M EN T V o l.16 N o.2 Jun.1997 ① ②紧凑度指数=城市建成区面积 城市最小外接圆面 积。 杨荣南,男,24岁,硕士生 来稿日期:1996-09-27

(完整版)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 摘要:创新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又一直为创新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现代创新理论提出者熊彼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及发展了五种基本创新动力机制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推一拉”综合作用模式、技术范式― 技术轨道模式及社会需要―资源模式。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创新动力 基金项目:本文受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研究”的 资助(编号:2015SJD037) 人们对技术变迁的认识最初是一种线性的思维,认为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决定着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规模。这种模式隐含着知识单向流动的假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占据着人们对技术发展认识的主导地位。随着创新理论和实践的推进,人们发现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包含多层次、跨类别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创新学者演绎了创新的技术经济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开放式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这个认知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线性到非线性、由封闭到开放的演化历程。

杨勇华(2008)认为技术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技术构想、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等几个阶段。而我们在研究演化时,尤其是面对现实世界中新事物的产生及发展时,我们更关心的是关于创造的力量,而不是仅仅考虑现存系统的简单功能。换言之,演化需要注重的是现存系统是如何变成当前的模样,将来又会怎样演进。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追溯事物质变的根源以及系统中每个组件的产生及维持的问题。因此,创新的动力来源及机制一直以来是创新研究的重点和要点。至今在研究创新动力机制方面,国内外学者共提出了五种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推一拉”综 合作用模式、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模式、社会需要―资源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熊彼特突出强调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作用,他认为技术无论是在技术系统内部还是外部产生,无疑都是创新的推动力量。熊彼特所持的技术推动创新的理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拥有大规模科研人员的单位的创新优于科研人员较少的单位;其二是创新活动的进展有赖于技术发展。因此,技术推动模式认为,创新不是源自于市场需求,而是创新主体在技术专利授权下进行的功能性创新,从而间接满足市场的需求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技术推动模式存在着饱受争议的方面,首先是忽视了影响创新收益的价格及其他经济变化,其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