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健康知识之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型特点

必知健康知识之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型特点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A-VB)

(1)心电图:P-R间期延长≥0.20s,每个P波都能下传心室,引起QRS-T波群。

(2)听诊特点:心音减弱。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在规律的P-QRS-T节律中出现QRS波脱落(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心室漏搏),包含受阻P 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PP间期的两倍。

脱落前的R-R间期逐渐缩短。

(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漏搏前P-R间期固定不变。(可正常可延长)。

记住:心音固定,突然脱落。重度脱落治疗安起搏器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A-VB)

(1)P波与QRS波群无关,无固定的P-R间期。

(2)房率>室率:房、室律均齐。心室起搏点如位于希氏束,室率常在40-60次/分;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远端,室率常低于40次/分。

(3)可闻及大炮音(房、室撞到一起)。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散点图特征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散点图特征 钟杭美 【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 【年(卷),期】2014(000)002 【总页数】6页(P106-110,114) 【作者】钟杭美 【作者单位】400037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钟杭美,教授、主任技师。1971年1月入伍,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临床心电信息学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30年余,主要研究方向为无创性心电信息学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擅长解决复杂疑难心电图的诊断、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监测、心率变异性等检测技术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问题。发表论文数十篇,1996年与1998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2003年获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编写专著20部,主编《临床12导联同步静态心电图》与《实用心电监测》。现任中国心力衰竭协会中国心电信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四届委员会无创电生理及基础研究专业学组成员;《临床心电学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常务编委;2014年聘为“全国心电图网络咨询委员会”委员与“中国医药信息学心脏监护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延长而引起激动从心房至心室传导过程中出现传导延迟、部分中断或全部中断的一种心电异常现象。按其传导阻滞程度可分为

一度、二度、高度、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房室传导阻滞并非少见,但由于其多呈间歇性出现,特别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动态心电图的传统分析方法中,有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确定其发生的时间、频次以及伴发其它心律失常的情况(如期前收缩、逸搏等),因此,快速、明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近年来,心电散点图(Lorenz散点图)对快速判断复杂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越来 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心电散点图的原理是充分利用大样本数据资源,根据相邻R-R 间期的动态依存关系,将长程的心电信号连续、集中、抽象地表达在一帧图形上,其图形特点与波形无关,而取决于R-R间期变化关系。业已证实,临床上许多心 律失常存在特异性的散点图图形,如室性期前收缩可呈三分布或四分布图形,心房颤动呈扇形,心房扑动可呈格子形,一过性窦房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期前收缩未顺传等呈特殊三分布。目前,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散点图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就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图例作一简要分析。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即莫氏Ⅰ型传导阻滞,又称文氏型传导阻滞,是由房室传导系统相对不应期异常延长所致,绝大多数发生在房室结内,少数也可发生在希氏束以下水平,常是良性的。其特点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出现1次QRS波群脱落,根据P-R间期增量的不同,又将其分为典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和非典型二度 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1 典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第1个P-R间期最短,第2个P-R间期增量最大,此后增量逐渐减小,R-R间期逐渐缩短,以致脱落1次QRS波群,结束1 次文氏周期,以后又重复上述现象,脱落前R-R间期小于脱落后第1个R-R间期。(2)QRS波群脱落所致的长R-R间期<任何两个短R-R期之和。 1.2 非典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P-R间期增量先逐搏缩短,脱落前增量反 而增加,可表现为变异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即R-R间期呈“渐短渐长再突长”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分类模拟7含答案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分类模拟7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脂血症 A.胆固醇增高 B.甘油三酯增高 C.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D.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E.高密度脂蛋白增高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高脂血症的分类,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胆固醇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2. 下列哪类药物对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无效 A.硝酸酯类 B.ACEI类 C.钙拮抗剂类 D.β受体阻滞剂类 E.醛固酮拮抗剂类 答案:A [解答] 本题考点: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是直接松弛平滑肌,尤其是血管平滑肌,对小静脉血管的舒张作用较小动脉更为持久。对心肌无明显直接作用。由于容量血管舒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都减少,使血压降低(收缩压更明显)。 3.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抑制心肌细胞钠钾ATP酶活性 B.促进钠钙交换 C.降低SNS和RAS的活性 D.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 E.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松弛作用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洋地黄可以抑制心肌细胞钠钾ATP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内钠浓度升高,进一步促进钠钙交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洋地黄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但是,它不具有正性松弛作用。 4. 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死亡率作用较为肯定的药物是 A.利尿剂类 B.硝酸酯类 C.α受体兴奋剂类 D.钙离子拮抗剂类 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点:心力衰竭的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死亡率的作用优于单纯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宜首选。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并有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作用,逆转左室肥厚。 5. 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咳嗽、咳痰,痰为浆液性,白色泡沫状 B.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即可缓解 C.肺微小动脉压升高,血浆外渗,痰内带血丝 D.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健康评估知识点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排出者,包括大量咯血、血痰或痰中带血。(肺结核为咯血的首要原因) 2.稽留热:P11 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的范围不超过1℃。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 3.发绀:P23 发绀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或血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所致的皮肤黏膜青紫。它发生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cap丰富的末梢部位,如舌、口唇处较明显。 4.呕血:P29 呕血是指因上消化道疾病(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和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 5.主诉:P6 主诉为病人感觉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即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的时间。 6.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P25 病人睡眠发作而被迫坐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喘息伴哮鸣音,有奔马律,肺部有湿啰音,此种呼吸困难又称为“心源性哮喘”。 7.水肿:P17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水肿。 8.呼吸困难:P25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重者可出现鼻翼扇动、张口呼吸、端坐呼吸,甚至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9.蛋白尿:P148 尿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称为蛋白尿。 10.文氏现象:P260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脱漏一次QRS 波群;漏搏后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直至再次心搏脱落。如此周而复始的出现,又称为文氏现象。 11.镜下血尿: P148 镜下血尿指仅靠显微镜检查所见的血尿,平均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3个。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和尿路结石、肾结核、泌尿系统肿瘤、感染以及出血性疾病等。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室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一)主要的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的女性。 2.高血脂血脂异常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载脂蛋白A降低,载脂蛋白B增高都认为是危险因素。 3.高血压血压增高与本病密切相关。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 4.吸烟吸氧者(被动吸烟)比不吸烟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本病病发率高。 (二)其他因素 肥胖,缺少体力活动,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的食物者,遗传因素和A型性格等。还有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胰岛素抵抗增强、血中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增高、病毒、衣原体感染等。 临床分型 根据病理生理的变化,将冠心病分为两大类: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 肌梗死。 (二)慢性冠脉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 心肌病。 心绞痛 (一)不乱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根蒂根基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发心肌急剧的、 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以阵发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特点为:

读懂心电图必知:心电图正常值

读懂心电图必知:心电图正常值 上图为一正常窦性心率的心电图,它具有以下特点: (1)频率在成人为60~100次/min,基本整齐; (2)心电图上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Ⅲ、aVF、V5导联上直立;在aVR导联上倒置。 (3)P-R间期0.12~0.20s。 (4)同一导联上P-P间距相差<0.12s。 读懂心电图纸 心电图记录纸上有粗细两种竖线和横线。竖线的间隔代表时间,横线的间隔代表电压。细线的间距为1毫米,粗线的间距为5毫米。纵横线交错组成许多大小方格。 通常记录纸的走纸速度为每秒钟25毫米,故每小格(横向)代表0.04秒,每一大格(粗线内5小格)代表0.20秒。一般采用的定标电压是1毫伏=10毫米(10小格),每一纵小格代表0.1毫伏;每一纵向大格代表0.5毫伏。特殊情况,可加快走纸速度至50~100毫米·秒,此时每小格代表0.02~0.01秒。可调整定准电压,使之增高或减低。如心电图波幅过大,则用0.5毫伏减半电压,计算时乘以2.反之,若波幅过小,则用2毫伏电压,计算时除以2。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 (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P-R间期 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1秒,儿童为0.04~0.08秒。V1、V2导联的室

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first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Ⅰ°AVB)是指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亦称房室传导延迟。在心电图上,P-R间期达到或超过0.21s(14岁以下儿童达到或超过0.18s),每个P波后均有QRS 波。 疾病病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见于正常人,有的P-R间期可超过0.24s,中青年人发病率为0.65%~1.1%,在50岁以上的正常人中可达1.3%左右。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其产生的原因,一些运动员中发生率可达8.7%。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钾盐、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中枢和周围交感神经阻滞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定等均可致P-R间期延长。许多学者常把这类因素引起的P-R间期延长称为房室传导延迟,而不称为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良好。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风湿性心肌炎、急性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发生率为4%~15%,尤其多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也见于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等。大多为暂时性的,可迅速消失或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在老年人原发性传导系统纤维化是较常见的原因,呈长期渐进性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亦可称为房室传导延迟,它是由于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或希-浦系统内的传导延迟,也是由于多于一处传导延迟的组合。但是在大多数病例约90%发生在房室结内,少数发生于心房内,个别发生于希-浦系统,希-浦系统内的传导延迟常不引起异常延长的P-R间期,然而亦有例外。发生于希氏束内罕见。这是由于房室结的迷路样结构有利于递减性传导的形成,而希氏束的传导纤维呈纵行排列,不利于递减传导的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房室交接区的相对不应期延长,导致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一次心房激动均能传入心室。 症状体征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诱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一度或二度Ⅰ型,很少发生二度Ⅱ型,并不产生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以一度、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损害形成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完全在希-浦系统内。希氏束电图证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中段或下段者占35%,在希氏束下者占65%。陈新等(1997)指出未见到阻滞部位在房室结或心房的报告。在体表心电图上,约29%的患者QRS波是窄的(≤0.10s),约71%的患者QRS波是宽的(≥0.12s)。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程度可轻可重。可由P波偶尔不能下传心室(如3∶2、4∶3、5∶4阻滞等)至大多数P波被阻滞(3∶1、4∶1、5∶1阻滞)。阻滞程度较重的患者(3∶1、4∶1或更重)可见到源自阻滞部位以下的逸搏或逸搏心律。3∶1、4∶1传导以上者已属高度房室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症是临床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房室传导阻滞也是很重要的考点。掌握好房室传导阻滞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做题。针对这个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道题目: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P-R间期表现为: A.正常 B.大于0.20秒 C.消失 D.逐渐延长 E.逐渐缩短 1.【答案】B。 可以看出,考察房室传导阻滞的时候,基本的考查形式就是这样,题目中会提出一个分型的心电表现,然后让你做出选择。我们下面展开说一下房室传导阻滞的知识点。 【定义】 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

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三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有所不同。 【分类】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电激动传导速度减慢,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超过0.20s,但是每个心房激动都能传导至心室。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又分为I型(文氏或称莫氏I型)和II型(莫氏II型)。二度I 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类型,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到有一个 心房的激动不能传递到心室。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的激动突然阻滞不能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有间期性脱漏。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全部的心房激动都不能传导至心室,其特征为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且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最新研究进展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最新研究进展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ngenital complete atrio-vent ricular block,CCAVB)在儿童中并不常见,不伴有心脏结构畸形的CCAVB的发病率约为1/22 000[1],极为罕见,伴心脏结构畸形 的先天性CCAVB发病率稍高。本文对CCAVB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 等最新的报道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先天性CCAVB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一、分型及病因 先天性CCAVB可分为2型[2]:一型为孤立型,出现症状较早,在母胎内或出生16~28周即诊断明确,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各种因素导致房室结发育异常,无法完成正常的房室之间电传导[3]。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确诊患儿认为与母亲体内的anti-Ro/SS-A 和anti-LA/SS-B抗体有关[4],该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使心肌细胞受损、凋亡增加和房室结纤维化而致CCAVB[5]。约25%患儿在新生儿期猝死,1年内可达15%~41%[6];另一型为伴发型,由于先天性心脏畸形导致,如异位左房、单心房、单心室、矫正型大血管转位、房室隔缺损及房室连接异常及心肌 病等,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7-8]。同时在一些先天性神经肌肉发育异常疾病中,CCAVB也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这类疾病包括Emery-Dreifuss肌萎缩症、Kearns Sayre综合征等 [9]。 二、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 CCAVB的临床表现取决于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心室率减慢程度及心肌病变与心脏功能 状态。可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但在婴儿期则以阿斯综合征发作为首要临床症状。CCAVB的 严重性与是否伴有先天性畸形和年龄因素有关,最大的危险是发生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或 心脏性猝死。阿斯综合征发作的原因可由于心室率过缓造成,也可因快速的室性心动过速所致。心室率过缓时,心室肌之间的复极不同步,特别在伴QT间期延长时为折返激动提供了 必要的条件而导致快速的室性心动过速甚至是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在运用异丙肾上腺素加 快心室率时亦易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标准:1.P-P与R-R间隔各有固定规律,P波 与QRS波无关;2.心房率较心室率快,心房节律多为窦性心律,或房扑、房颤;3.心室节律 为交界性心律或室性逸搏心律,交界性逸搏心律时心率40次以上,室性逸搏心律时心室率慢,在40次/分以下;4.QRS波形态取决于次级节律点的位置,次级节律点位置越低,QRS 越宽大畸形,预后越差[10]。CCAVB患儿心电图表现多为心动过缓,心室率减慢为主要表现,伴有束支传导阻滞合并QTc延长者,预后较差。汪希柯[11]等对38例孤立型CCAVB患儿行ECG示:其中9例因心动过缓而确诊,11例患儿QTc延长,3例合并尖端扭转室速。Holter 结果示:婴幼儿期以结性逸搏、室性早搏多见(52.4%)。 三、治疗 孤立型CCAVB,无症状且心率>55次/分者无需治疗,但要严密随访观察。有症状者可早期 使用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激素可迅速抑制心肌炎性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12],并有抗休克作用。大剂量IVIG可降低封闭心肌自身抗体,减少心肌损害,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传导,也可抑制阿斯综合症发生,降低病死率[12]。如不能恢复者,应尽早安 装起搏器。国外研究显示早期确诊患儿约33%~53%需安装永久起搏器以防猝死[13],由于儿童心脏和血管较小,体格生长发育较快等原因使起搏器安装选择较困难,因此,对CCAVB患 儿何时安装,安装何种起搏器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如果有明显的安装起搏器的指证:(1) 频繁发作阿-斯综合征者或患者有头晕、漂浮不稳感或易疲劳等症状。(2) 婴儿儿心室率小于55次 /分,儿童<40次/分,RR间期>3s(清醒时)和/或>5s(睡眠时)[14]。(3)QRS波群增宽、畸 形者。 (4)有心脏扩大伴心功能不全或有心力衰竭者。(5)运动耐力中度或重度受限伴心律失常者[15]。如果符合上述多条标准,应立即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伴发型CCAVB发病率约为17%~42%,多见为ASD、PDA以及膜部小VSD,偶有PS和右心发育不良等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和CCAVB是否存在共同病因尚不得而知,但由于合并先天性心

内科学重点归纳知识讲解

内科学重点归纳 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本病在临床上最常见,尤其是急诊科,但是由于它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所以上课时一般不会讲,考试也一般不考,所以不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个人认为,有时间的话还是熟悉一下,毕竟上了几年学,如果连这么简单的病都不会处理,我想也够没面子了吧?呵呵 2、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本节乃是绝对的重点,考试经常会出病例分析!一般的病例都是病史很长,由慢性支气管炎逐步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而且还会合并一些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所以要求有较强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才能答满分。连接本节知识的主线是其病理变化,所以掌握了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理解、记忆本节内容有很大帮助!下面归纳一下本节重点内容: (1)慢性支气管炎的分期和诊断标准,以及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2)肺功能检查对于阻塞性肺气肿诊断的意义;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相对重点); (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并发症;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辅助检查以及急性加重期的并发症(其中治疗相当重要)。 3、肺栓塞:一般上课不会讲述,考试也不会考,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4、支气管哮喘:一般不出大题,重点看一下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知道药物有哪些类)。另外,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也要熟悉,有时候会考简答题。 5、支气管扩张:一般不会考,可以看一下其临床表现还有X线特点。 6、呼吸衰竭:多数情况都是结合病例考,但是要掌握两种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简单的血气分析(病理生理学都讲过,不记得可以复习一下)、氧疗方法以及治疗原则!另外,注意一下“肺性脑病”的名词解释就差不多了! 7、肺炎: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概念,还有一些常见肺炎的典型症状、X线征象和首选的抗生素(书上应该有一个总结表格)。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比较重要,但一般不会出大题! 8、肺脓肿:不是重点,熟悉一下临床表现、X线特点和治疗原则就可以了! 9、肺结核病:比较重要。要掌握其临床类型病原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判定(尤其要知道阴性结果的意义)、并发症和化疗的原则(对于一线药物要掌握其不良反应)。另外熟悉一下咯血的处理方法和治疗失败的原因,本节就算基本掌握了! 10、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上课一般不会介绍,考试也不会出现,所以不是重点内容。 1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掌握其临床表现及诊断(特别是要知道哪些人群需要排癌检查)。另外,熟悉一下病理分型(常以小题目出现)。 12、胸膜疾病:重点掌握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尤其是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临床表现是相对的重点! 1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是重点,有兴趣的话就看一下,呵呵~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个人认为本篇是内科学的一个难点,部分内容很不好理解,尤其是心律失常一节,如果前面的基础课没有学好的话,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要想真正把本篇学透的话,我认为还是先把有关的知识(如生理、病理生理、药理等)复习一下为好!不过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也不要想一下全部掌握,毕竟一些知识还是要在实习过程中慢慢融会贯通的,呵呵~记住:本科阶段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这样,复习起来也就会有的放矢了! 1、心力衰竭:本节是重中之重,而且考点比较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诱因、临床表现、心功能

第二节 冠心病临床特点与长期护理

第二节冠心病老人的临床特点与长期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为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一、流行病学 据Chambless等报道WHO MONICA 1985~1990年29个监测点在5 725 762名35~64岁人群中共登记79 699件急性心肌梗死或可能的冠脉事件发病率,男性在400/10万以上的国家如芬兰、英国、波兰、加拿大、俄罗斯等共18个人群点,其中以芬兰北卡来利最高(818/10万);中国北京男性79/10万,属最低;男性死亡率最高的仍为北卡来利(395/10万)和英国的格拉斯哥(385/10万);最低是北京(45/10万)。29个人群都显示男性冠心病无论发病率或死亡率都3~5倍于女性,中国女性26/10万,仅次于西班牙15/10万,排序倒数第2。1987~1989 年及1992~1993年资料完整的我国冠心病发病率12个监测区报告,男性发病率≥50/10 万的监测区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自治区、辽宁、黑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5/10万~50/10万的监测区有沈阳和吉林,而上海、江苏、安徽均在10/10 万以下,表明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地区差异,北方高于南方。 老龄为冠心病患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报道提出,男性≥45岁、女性≥55岁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大于60岁者患病率男性为212.7/10万,女性为302.7/10万。大于65岁冠心病猝死年患病率分别为男性65.4/10万与女性50.4/10万。 从1990~2000年我国统计来看,心肌梗死年均增长4.32%,猝死增长4.66%,合计增长4.41%,趋势检验P=0.029,表明近10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增长速度加快。 收缩压每相差10mmHg,冠心病死亡率相差28%;舒张压每升高5mmHg,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将增加24%。血清胆固醇水平在200~240mg/dL和>240mg/dL组的人群与200mg/dL组相比,其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分别为1.9与3.2和1.8与4.3(P<0.05)。 二、分型 冠心病按临床表现分成五种类型。 (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见于5.7%~18.1%的病例,包括症状不典型、真正无症状以及有冠心病史但无症状者。但具有某些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或静息或负荷试验时,有心电图ST 段压低、T 波低平或倒置;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50%以上固定性狭窄病变,但运动无缺血或心绞痛发作。 (二)心绞痛型冠心病 见于25.2%~54.4%的病例,患者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引起的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病理学检查心肌无组织形态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狭窄程度≥70%(左主干≥50%);或两支以上狭窄均50%。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法及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特征,将心绞痛分为下列两型。 1.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其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反复发作劳累性心绞痛,且性质无明显变化,历时1~3个月。心绞痛的频率、程度时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制剂后消失。 2.不稳定型心绞痛 除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缺血性胸痛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类型,统称为不型心绞痛。包括变异型心绞痛,即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发作时心电图示ST 段抬高及相背导联ST段压低,常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

(完整版)内科学重点-循环系统疾病

(完整版)内科学重点-循环系统疾病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因运动使回心量增加,肺淤血加重。 心肌重构:是由心室壁增加的机械信号、肾上腺能α1或β受体受刺激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刺激后的化学信号以及各种肽类生长因子所触发,使心肌细胞肥大、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导致心肌肥厚,蛋白结构改变,心肌兴奋-收缩失调。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心功能不全:包括有临床表现的心力衰竭和仅有心排血量减少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代偿期。 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患有心脏病但活动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少于一般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的症状;Ⅳ-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及措施:原则是采取综合治疗,消除病因,调节代偿机制,抑制神经体液过度激活,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措施是:一般治疗①基本病因治疗-有明确病因的采取针对性措施;②消除诱因-积极控制感染,及时治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③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④控制那盐摄入。 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①消化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②神经系统反应-可出现头痛、失眠,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③视觉症状-可出现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盲点等;④心脏反应-为心力衰竭的加重和各类心律失常。 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可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及乏力、疲倦、头昏、心慌。 慢性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少尿等。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区别:心源性哮喘有心脏病史,多见于老人,有心脏病症状及体征,发作时强迫端坐位,两肺湿性啰音为主,可伴有干性啰音,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咳白色粘痰,肺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与刺激次序的异常。 A-S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生一次正常的QRS波群。是确立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最重要依据。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Ⅰ类-Na+通道阻滞剂;Ⅱ类-β受体阻滞剂;Ⅲ类-钾通道阻滞剂;Ⅳ类-钙拮抗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①先行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②腺苷与钙拮抗剂;③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④Ia、Ic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⑤其他药物;⑥直流电复律;⑦经静脉心房或心室起搏或经食管心房起搏;⑧射频消融术。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终止发作-①药物治疗;②同步直流电复律;③超速起搏。预防复发-①去除病因及诱因;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③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植入性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射频消融术等;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房室传导阻滞的分型和治疗:①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症状;②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有心悸与心搏脱漏,Ⅱ型有头晕、乏力、心悸等;③第三代房室传导阻滞-有疲倦、

湖南省2017年上半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妇科:更年期综合征辨证分型2014-08-06考试试题

湖南省2017年上半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妇科:更年期综合征 辨证分型2014-08-06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椎管内镇痛不良反应的是 A.心律不齐 B.尿潴留C皮肤疼痒D.呼吸抑制E.恶心 2、男性,21岁。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壮热口渴,头痛面赤,咽喉肿痛,时有鼻衄,便秘,舌红绛,苔黄,脉洪大,其证型是 A.阴虚火旺 B.气阴两虚 C热毒炽盛 D.痰热瘀阻 E.肝火上炎 3、”湿胜则濡泄”出于何书 A.《素问》 B.《难经》C《金匮要略》D.《杂病源流犀烛》E.《景岳全书》4、下列哪项不能作为糖尿病确诊的依据 A.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11.13mmol/L(200mg/d B.尿糖(++) C.葡萄糖耐量试验1小时和2小时血糖均大于11.13mmol/(200mg/d1) D.有“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多次在7.8〜11.13mmol/L(140〜200mg/d之间 E.多次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8mmoL,L(140mg/d1) 5、《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指出“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因病制宜E.因证 制宜 6、空腹时,听诊出现振水音,可见于 A.幽门梗阻 B.肾病综合征C结核性腹膜炎D.肝硬化E.急 性肠炎 7、强心苷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窦性心动过缓 B.房室传导阻滞 C.心室颤动 D.室性心动过速 E.室性期前收缩 8、治疗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脉弦者,应选用 A.干姜 B.花椒C吴茱萸D.高良姜E.小茴香 9、患者,女,38岁。类风湿关节炎1年多。现午后发热,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关节肿胀疼痛,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其中医治法是A.清热利湿,祛风通络B.养阴清热,祛风通络C祛风散寒,清熟化 湿D.活血化瘀,祛痰通络E.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通经络 10、脑梗死痰湿壅闭心神证的治法是 A.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B.辛温开窍,豁痰息风C益气回阳,救阴固 脱D.平肝潜阳,活血通络E.化瘀通络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可转化为房颤。房扑时心房内产生300次/分左右规则的冲动,引起快而协调的心房收缩,心室律多数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少数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匀),心室率常在140-160次/分之间,房扑也分为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类型,其发生率较房颤少。 1.器质性心脏病心房扑动几乎总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很少见于正常人最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或左心房增大伴心力衰竭者最为多见其次是冠心病心肌硬化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扑动者占0.8%~5.3%此外也可见于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房间隔缺损)肺栓塞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等 2.预激综合征当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合并预激综合征时很易发生心房扑动 3.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胸外科手术后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糖尿病性酸中毒低血钾低温缺氧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烧伤全身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是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更易发生精神过度紧张激动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心房扑动 4.药物药物引起者较少见但可见于洋地黄中毒 5.正常人偶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 (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系心房内环形折返机制所致心房扑动此外自律性增高局灶性异位起搏点所致也可能是因素之一 根据心房扑动大折返环路的缓慢传导区是否位于三尖瓣环以下腔静脉峡部将心房扑动分为典型心房扑动又称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即ⅡⅢaVF导联F波向下的Ⅰ型心房扑动;非典型心房扑动又称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即ⅡⅢaVF导F波向上的二型心房扑动部分心房扑动系起源于肌袖组织的快速连续有序或无序的电激动触发或驱动心房引起频率大于250次/min的规律或相对规律的心房激动 此称肌袖性心房扑动 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趋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房扑时心房收缩功能仍得以保存,栓塞发生率较心房颤动为低。按摩颈动脉窦能突然减慢房扑的心室率,停止按摩后又恢复至原先心室率水平。令病人运动,应用增加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副交感神经张力的方法,均通过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心房扑动的心室率不快者,病人全不觉察。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静脉扑动。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第一心音强度亦随之变化。有时能听到心房音 .轻者可无明显不适,或仅有心悸、心慌、乏力; 2.严重者头晕、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少数患者可因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而引起脑栓塞,

2022-2023年护理学期末复习-健康评估(专护理)考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卷3

2022-2023年护理学期末复习-健康评估(专护理)考试 练习题3套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I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简述自我概念的Rosenberg分类和组成?(所属,难度:4) 正确答案:分类:真实自我、期望自我、表现自我;组成:体像、社会认同、自我认同、自尊 2.某患者气促,诊断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该患者多采用何种体位?(所属,难度:3) A、左侧卧位 B、俯卧位 C、仰卧位 D、右侧卧位 E、自动体位 正确答案:D 3.皮肤粘膜色素脱失引起白癜、白斑和白化症,其色素脱失是由于哪一物质缺乏所致(所属,难度:3) A、酪氨酸酶 B、酪氨酸 C、苯丙氨酸 D、二经苯丙氨酸 E、氨基酿 正确答案:A 4.水肿(难度:3) 正确答案: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5.一急性脑膜炎患者,查体最重要的体征为:(所属,难度:3) A、脑膜刺激征 B、昏迷 C、动眼神经麻痹 D、巴彬斯征 E、共济失调 正确答案:A 6.健康资料的主要来源为:(所属,难度:3) A、被评估者本人 B、家庭成员 C、事件目击者 D、与被评估者有关的医护人员 E、以往的病历 正确答案:A 7.护理诊断的步骤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确立与修订护理诊断以及()。(所属,难度:3) 正确答案:护理诊断排序 8.剑突下搏动常见于(所属,难度:5) A、左心室肥大 B、右心室肥大 C、右位心 D、胸腔积液 E、腹水 正确答案:B 9.触诊对哪个部位最重要?(所属,难度:3) A、胸部

B、腹部 C、肌肉,关节 D、血管神经 E、皮肤 正确答案:B 10.第一心音减弱可见于:(所属,难度:4)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发热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B 11.患者咯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可能为:(所属,难度:3) A、肺结核 B、支气管扩张 C、肺水肿 D、肺梗死 E、肺炎球菌性肺炎 正确答案:C 12.下列各项,符合低渗性脱水特点的是:(所属,难度:5) A、血浆渗透压<310mOm/L B、血清Na+浓度>130mmol/L C、失钠多于失水 D、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E、尿比重增高 正确答案:C 13.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由于二尖瓣和()突然关闭引起的瓣膜振动所产生。(所属,难度:2) 正确答案:三尖瓣 14.病人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是发生室颤的先兆,需立即处理(所属,难度:5) A、频发室早 B、多源室早 C、短阵室速 D、RonT现象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15.鼻粘膜萎缩,鼻腔分泌物减少,鼻甲缩小,鼻腔宽大,嗅觉减退或丧失,见于(所属,难度:5) A、急性鼻炎 B、慢性鼻炎 C、慢性萎缩性鼻炎 D、过敏性鼻炎 E、鼻腔化脓性炎症先兆 正确答案:C 16.下列关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不正确的是:(所属,难度:3) A、心电图不能反映心脏储备功能 B、心电图能确定心脏病病因 C、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心脏病存在 D、心电图不正常也不能肯定有心脏病 E、轻症心脏瓣膜病人心电图可不正常 正确答案:B 17.肺心病的心电图改变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所属,难度:5) A、肺性P波 B、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 C、右心室肥大 D、左心房肥大 E、极度顺钟向转位 正确答案:D 18.右心房肥大的主要诊断条件是(所属,难度:4) A、PⅡ、PⅢ、PaVF有切迹 B、P波的时限0.25mV E、P波形态圆钝 正确答案:D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全科医学(中级)专业知识重点汇总(含答案)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全科医学(中级)专业知识重点汇总(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流感嗜血杆菌抗菌治疗首选 A.苯唑西林 B.去甲万古霉素 C.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D.亚胺培南 E.氟康唑 2.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 A.膈下游离气体 B.反常呼吸 C.耳鼻流血 D.血淀粉酶升高 E.腹膜后积气 3.上消化道出血,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棕褐色,其原因是()。 A.血红蛋白与硫化物作用 B.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 C.血红蛋白与胃蛋白酶作用 D.血红蛋白以原物形式 E.血红蛋白与肠液作用 4.确诊淋巴瘤的最主要依据是 A.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B.全面的影像学检查绪果 C.骨髓象 D.血象 E.乳酸脱氢酶升高 5.海水淹溺和淡水淹溺均会出现下列哪项改变 A.缺氧 B.血浆渗透压升高 C.血浆渗透压降低 D.血容量骤增 E.溶血 6.女,30岁。发热3天,晕厥1次,心电图示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

室率40次/分,下列各项治疗应首选 A.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 B.肾上腺素 C.直流电复律 D.毛花苷C(西地兰) E.阿托品 7.下列哪一项属于多发性创伤 A.颅骨骨折、头皮血肿 B.脊柱骨折伴神经系统损伤 C.肋骨骨折伴肝破裂 D.骨盆骨折伴腹膜后血肿、休克 E.挤压综合征 8.老年女性,突发右上腹疼痛,向肩部放射,伴发热、寒战。查体T:39℃,巩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肝癌破裂 C.胆总管结石 D.胆道蛔虫症 E.胃肠穿孔 9.引起发作性咳嗽的疾病有下列哪种 A.肺结核 B.百日咳 C.支气管扩张 D.慢性肺脓肿 E.慢性支气管炎 10.以下各项中,哪项最易引起阿嘶综合征 A.房扑 B.阵发性室上速 C.非持续性室速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动过速 11.血性溢液最常见于 A.乳腺结核 B.乳腺囊性增生病 C.正常月经期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急性乳腺炎 12.男,16岁,今日突发呼吸困难,发作前有鼻痒、喷嚏、流涕、干咳,

心电图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心电图理论知识考核 一、选择题 1.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单选题] * A.心室率<60次/min B.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C.P-P间距小于R-R间距,P波与QRS波无关√ D.可见心室夺获 E.P-R间期延长 2.由于旁路传导所致心律失常的是()[单选题] * A.逸搏及逸搏心律 B.室性早搏 C.心房颤动 D.预激综合征√ E.窦性心动过缓 3.正常心脏传导系统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单选题] * A.结间束 B.房室结√ C.希氏束 D.左、右束支 E.浦肯野纤维

4.室性早搏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为()[单选题] * A.无窦性P波√ B.有窦性P波 C.有提前出现的P’波 D.无相关的P波或提早出现的P’波 E.有逆行P’波 5.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A.P波与QRS波群无关()[单选题] * B.有心室漏搏 C.P-P间期逐次延长 D.R-R间距逐次缩短 E.P-R间期逐次延长加漏搏√ 6.某患者的心电图,P波与QRS波群均有规律出现,P波与QRS波不相关,P波率>QRS波群频率。其诊断考虑为()[单选题] * A.交界性心律 B.二度·型(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预激综合征患者最常伴发()[单选题] * A.窦性心动过速 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颤动

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8.关于室性早搏心电图表现,错误的是()[单选题] * A.有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B.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C.QRS波群前出现倒置P波√ D.代偿间歇完全 E.可出现室性融合波 9.不符合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的是()[单选题] * A.连续3次以上的室早 B.心室率超过100次/min C.P波与QRS波群常有关√ D.可见室性融合波 E.QRS波群宽大畸形 10.三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不出现()[单选题] * A.P波与QRS波群无关 B.室性逸搏心律 C.PP间距 D.心室夺获√ E.房室分离 11.关于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 A.有提早出现的P’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