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5以内的加法》

教学课题: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数学与思考

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解决问题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师: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大哥哥大姐姐们都领养了一块绿地,每天都要照顾这些小花小草呢!请同学们看看。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

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有没有新的符号?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老师做一个动

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

教师板书(3+2=5)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

(3)理解算法

提问:你能结合图意来说说这个算式吗?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2=5表示的含义。

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

:3和2合成5。

1

:在图上数出来的。

2

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

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哥哥姐姐们劳动了后就去放松一下。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自己小声说一说。

师: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现在一共有几个人?

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

指名说,教师板书。翻开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自己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读一读。

师:得数是3,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1

: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2

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来计算。

三、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师:其他小动物也想学,它们就藏在我们的书中请做1题。

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画一画,说一说。(“想想做做”第2题)

师:小青蛙来是要和小朋友们来学计算的,但是它和大家学习的方法不一样,是用画圆的方式来计算的,小朋友们愿意教小青蛙怎么画吗?

老师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画边说吗?左边有?右边有?合起来一共有?

(学生口报,教师板书)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用这圆圈来代替生活中的其它东西,比如说:我用圆圈来表示书、苹果等都可以。那陈老师来说一说:原来有两本书,又买来了三本书,合起来一共有5本书。

师:你会照我这样子说一说吗?

3.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会发现同一个算式它能表示许多不同的意思,刚刚我们可以看图算、画圆圈算,如果陈老师说我什么都不给你,你还会算吗?

读一读算式,然后把得数写出来。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4.说一说,填一填。(“想想做做”第4题)

师:小白兔躲在角落看我们很久了,说小朋友学的真不错所以决定奖励我们,看!小白兔正准备用什么来奖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师:小白兔说学的好的小朋友太多了,所以要继续采,请同学们接着做一做

下面的两幅图,和你的同桌说一说题意。(女生说给男生听,然后互换)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完成算式。

(请学生说图意、报算式,全班读一遍)

(2)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读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生1:每次多加一个,又多一个。

生2:加号后面的数都是1。

生3: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大。

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5.找一找。

师:同学们学到现在有一点累了,所以老师带着大家到鸟语花香的操场上去跳跳绳。请仔细看看你能在图上能找到我们的加法算式吗?

请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找到的多。

师扩展:如果要说下去的话还会有很多很多的算式,在我们的活动中就藏有这么多的算式,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加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请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在我们的学校里、家里,有哪些是可以用加法来解决的?

6.连一连。

下面我想让小朋友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小小邮递员。想一想,怎样把信准确送进邮箱?谁知道?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都送到邮箱里吗?先自己连一连。

(发信封,请手上有信的邮递员,把信准确地送到上面的邮箱里)自觉排队。

其余学生听同学报算式,检查自己的连线对不对。

师:瞧!这些邮递员的信送的对吗?(这些都是合格的邮递员,不简单,他们能把信准确地送进邮箱。)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那老师想请同学们在下课以后动一动脑筋,先读一读、想一想办法、找一找规律、再记一记,把5以内的加法记下来,我们要来比赛,看谁的计算速度最快,有没有信心?

5以内的加法 教案正式版

5以内的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认识“+”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会用自己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并养成认真倾听,尊重不同观点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在上节课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五个好朋友,大家来说说是 哪五个好不好?来考考大家,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好不好 (板书) 恩,小朋友真棒,记忆力真好! (二)体会加法的含义: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呀,老师也画了一幅画, 大家看一看,老师画了些什么? 恩,这位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很不错。 还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说一说? 恩,小朋友们说得真好! 我们来看,左边有一个小朋友,右边有两个小朋友,我们把

它们怎么样(合起来)对,合起来,合起来呢,我们就用这 个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呢,叫“加号”,在算式里呀,读作 “加”,来跟着老师读一遍,非常好。大家会读了,那大家会 写吗?大家写这个符号的时候要注意了,一横一竖,很像我 们语文课本里写的“十”,小朋友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一写 加号,然后同桌相互看一下,看是不是都写对了。 我们再看哈,这里有一只红色的纸鹤,2只蓝色的纸鹤,我 们就把它合起来,合起来呢,就用加法来计算,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内容就是“加法” 来,大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个算式念一遍,非常好,那谁来说 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呢? 说得真好,你们都知道了吗? (三)拓展练习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 下面呀,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什么游戏呢?摆学具的游戏 请大家左手拿3只铅笔,右手拿1只铅笔,拿对了,真不错, 那你们知道你们手上一共有多少只铅笔吗?怎么表示?大 家做个动作给老师看看,xx小朋友,你来说一说,说得很 好。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来说一说,真不错。那么,怎么列式 呢?xx小朋友,你会吗?你可不可以告诉大家,这个算式 表示什么意思呀? 小朋友们说他列的对不对啊?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新)

教学内容: 得数在5 以内的加法(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 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 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 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理解加法 含义,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数学小故事一、导入复习2-5 的分与合师: 故事说的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1、分合式(一个个出示,指名说) 2、对口令 你们说的真棒,学得真扎实!星期天,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浇花! 、新授 1、(出示动态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 (1)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5 个小朋友。(板书:32) 评价:

是的。原来有3 个小朋友,又来了2 个小朋友,一共有5 个小朋友。(加动作) 师: 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吗? (一生说) 评价: 说得真好!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像这样,把3 人和2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手势,补充“+,”板书课题“加法”) 2、认识“+” (1)指“+,”问: 认识这个符号吗?是的,这是加号(板书)。加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手势表示出来吗? 预设:1)“+样”子。追问: 你是怎么想的? 生: 这个手势和加号很像。 教学“+的”书写 师: 对,为了美观,加号写在两条线中间,先一横后一竖,横竖尽量一样长。 师: 还有谁想表示? 2)合起来的手势。师评价:

“加号”表示“合起来”。 (结合手势,师生一起做)把3 个人和2 个人合起来是5人。 3)没有出来“合起来”手势。 师引导: 从图上看,3 个人和2 个人合起来是5 人。(加动作手势) (2)读式子 师: 那么3+2 等于几呢?(板书: =5)为什么?(3和2合起来是5)问: 你会读这道算式吗? (先1 生读,贴出: “读作:3 加2 等于5”;再指着“板书的‘读作:3 加2 等于5'全班读;最后指着算式全班读) 3、学习加法含义 从图上看,3 表示什么?2 表示什么?5 呢?3+2=5这道算式表示什么?谁能再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4、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加法(补全课题:认识 加法) 三、教学“试一试” 浇完花,他们又去玩荡荡板呢! 1、学习读图顺序这是两幅连续的图讲一件事,(结合手势)这里的1 和2 表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5以内的加减法(可直接打印)

2+1= 1+2= 2+2= 1+4= 0+4= 0+2= 1+3= 1+2= 0+3= 0+4= 1+1= 4+0= 1+1= 2+0= 1+0= 2+3= 1+4= 1+2= 1+1= 3+1= 1+0= 2+2= 2+0= 4+0= 2+2= 1+4= 3+2= 2+2= 3+2= 0+4= 4+1= 1+0= 1+4= 1+3= 1+0= 1+1= 4+1= 0+0= 3+2= 3+2= 0+4= 2+2= 2+1= 4+1= 4+1= 0+4= 0+3= 0+2= 2+0= 4+1= 4+1= 2+0= 2+1= 4+1= 2+1= 2+2= 1+0= 3+2= 0+0= 4+0= 0+2= 1+4= 4+0= 0+3= 0+1= 1+0= 2+0= 2+2= 1+4= 1+3= 0+2= 0+0= 3+1= 3+1= 1+4= 3+1= 1+4= 2+2= 4+0= 2+2= 2+2= 0+1= 1+0= 2+2= 3+1= 3+2= 3+2= 4+1= 2+1= 1+4= 0+2= 0+1= 2+2= 3+1= 4+1= 1+0= 4+1= 1+0= 4+0= 4+1=

4-2= 4-3= 5-3= 2-0= 1-0= 3-1= 5-2= 3-2= 4-1= 1-0= 2-2= 0-0= 3-2= 3-1= 2-1= 5-4= 5-5= 4-3= 3-2= 5-5= 3-1= 4-0= 4-1= 1-0= 5-4= 5-2= 5-3= 4-3= 5-4= 0-0= 5-2= 2-1= 2-0= 5-2= 2-1= 2-2= 2-0= 1-1= 5-4= 4-3= 1-0= 3-0= 4-2= 3-0= 2-0= 3-1= 3-0= 5-3= 5-2= 4-1= 4-2= 5-3= 5-4= 3-2= 5-4= 5-2= 4-3= 1-0= 3-3= 3-1= 5-3= 4-2= 3-2= 2-0= 3-2= 3-2= 5-3= 2-2= 1-0= 4-1= 5-3= 3-2= 4-1= 1-0= 3-2= 0-0= 4-2= 5-1= 3-2= 5-5= 5-4= 3-3= 4-2= 5-5= 4-1= 5-0= 5-0= 1-0= 5-4= 5-2= 5-3= 3-3= 5-5= 0-0= 5-2= 3-2= 2-0= 4-3= 3-1= 4-1=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新)

教学内容: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含义,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数学小故事 一、导入 复习2-5的分与合 师: 故事说的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1、分合式(一个个出示,指名说) 2、对口令 你们说的真棒,学得真扎实!星期天,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浇花! 二、新授

1、(出示动态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 (1)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5个小朋友。(板书:32) 评价: 是的。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5个小朋友。(加动作) 师: 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吗? (一生说) 评价: 说得真好!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像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手势,补充“+”,板书课题“加法”) 2、认识“+” (1)指“+”,问: 认识这个符号吗?是的,这是加号(板书)。加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手势表示出来吗? 预设:1)“+”样子。追问: 你是怎么想的? 生: 这个手势和加号很像。

教学“+”的书写。 师: 对,为了美观,加号写在两条线中间,先一横后一竖,横竖尽量一样长。 师: 还有谁想表示? 2)合起来的手势。师评价: “加号”表示“合起来”。 (结合手势,师生一起做)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人。 3)没有出来“合起来”手势。 师引导: 从图上看,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人。(加动作手势) (2)读式子 师: 那么3+2等于几呢?(板书: =5)为什么?(3和2合起来是5)问: 你会读这道算式吗? (先1生读,贴出: “读作:3加2等于5”;再指着“板书的‘读作:3加2等于5’全班读;最后指着算式全班读) 3、学习加法含义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5页的例题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5以内的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小棒或圆片

齐读课题 明确学习内容 互动解疑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①看着松鼠图数出来的,1.2.3.4.5,所以4加1等于5。 ②拨手指数出来的,4个加1个就是5个。③从4开始,加1就接着往下数1个数,4.5,所以4加1等于5。④4和1组成5,所以4加1就等于5。……) 4、引导评价优选算法 小朋友用自己的算法,算出了同样的结果,真了不起。如果我们不看松鼠图,也不拨手指,会很快计算出4加1等于几吗? (看到4+1,就想4和1组成5,一下子就算出来了。用数的组成计算加法,我们就不用再一个一个地数数了。)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以后我们做题时可以慢慢试着用数的组成来计算,这样可就省去了数数的麻烦了。独立思考理清思 路 学生分组交流;教 师巡视并参与学生 讨论,适时点拨。 在全班交流算法, 共享思维成果。 认真思考 自由作答 体会用“数的组成” 来计算5以内的加 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习 的主体,数学学习 是师生、生生交流 互动、智慧碰撞的 过程,在4+1=5 的学习中,学生在 自主探索的基础 上,充分地说出自 己的算法,体验学 习成功的快乐;教 师关注每个学生 的情感,尊重学生 的自主选择,体现 了算法的多样化 的思想;应用数的 组成知识来进行 计算,逐步实现数 学由直观到抽象 的过渡。 三、启思导疑 1、利用课件出示小猫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 出并解决问题。 (原来有3只小猫,又跑来2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猫?3+2=5,一共有5只小猫。) (原来有2只小猫,又跑来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猫?2+3=5,一共有5只小猫。) 2、引导对比感知加法交换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算式都是2和3相加,只是加号前后的数位置发生了变化。2加3等于5,3加2也等于5,这说明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仔细看图,明白图 意。 说图意,根据图意 列出算式。 观察对比 查找算式的异同 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运用多媒体 让小猫“动”起来, 以生动的画面再 次激起学生参与 学习活动的积极 性。学生通过看图 计算,可以进一步 理解加法的含义, 加深对算法的理 解和运用;通过比 较两个算式,初步 感知了交换两个 加数的位置和不 变的道理。

五以内加法教案

5以内的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渗透绿色环境教育,是学生认识到爱护花草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游戏:快速抢答。 2和( )合起来是5 1和3合起来是( ) 2和2 合起来是() 1和( )合起来是2 ( )和2合起来是3 4和1合起来是( )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学校里有许多美丽的花,为了照看花儿,一年级的小朋友成立了护花小组。看,他们在干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5(板书3+2=5)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五以内的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浇完花以后,有几个小朋友就去玩荡秋千了。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 4、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填算式。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对算式的含义)。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鸭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 2、“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看完了小鸡、小鸭和小青蛙,让我们再来看看小兔在做什么?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想想做做”第2题。 刚才小朋友看图列出了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如果没有图,你能自己画一画求结果吗?请你用画圈的方式算出每一道题的结果。 4、“想想做做”第3题。 没有图我们可以画圈求出结果,如果不画圈,你能写出得数吗?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7、“想想做做”第5题。

以内加法口诀表

12345678910 1+1=22+1=33+1=44+1=55+1=66+1=77+1=88+1=99+1=1010+1=11 1+2=32+2=43+2=54+2=65+2=76+2=87+2=98+2=109+2=1110+2=12 1+3=42+3=53+3=64+3=75+3=86+3=97+3=108+3=119+3=1210+3=13 1+4=52+4=63+4=74+4=85+4=96+4=107+4=118+4=129+4=1310+4=14 1+5=62+5=73+5=84+5=95+5=106+5=117+5=128+5=139+5=1410+5=15 1+6=72+6=83+6=94+6=105+6=116+6=127+6=138+6=149+6=1510+6=16 1+7=82+7=93+7=104+7=115+7=126+7=137+7=148+7=159+7=1610+7=17 1+8=92+8=103+8=114+8=125+8=136+8=147+8=158+8=169+8=1710+8=18 1+9=102+9=113+9=124+9=135+9=146+9=157+9=168+9=179+9=1810+9=19 1+10=112+10=123+10=134+10=145+10=156+10=167+10=178+10=189+10=1910+10=20 1+11=122+11=133+11=144+11=155+11=166+11=177+11=188+11=199+11=2010+11=21 1+12=132+12=143+12=154+12=165+12=176+12=187+12=198+12=209+12=2110+12=22 1+13=142+13=153+13=164+13=175+13=186+13=197+13=208+13=219+13=2210+13=23 1+14=152+14=163+14=174+14=185+14=196+14=207+14=218+14=229+14=2310+14=24 1+15=162+15=173+15=184+15=195+15=206+15=217+15=228+15=239+15=2410+15=25 1+16=172+16=183+16=194+16=205+16=216+16=227+16=238+16=249+16=2510+16=26 1+17=182+17=193+17=204+17=215+17=226+17=237+17=248+17=259+17=2610+17=27 1+18=192+18=203+18=214+18=225+18=236+18=247+18=258+18=269+18=2710+18=28 1+19=202+19=213+19=224+19=235+19=246+19=257+19=268+19=279+19=2810+19=29

【数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设计资料

---------------------------------------------------------------范文最新推荐------------------------------------------------------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1 / 7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范文最新推荐------------------------------------------------------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 3 / 7

5以内的加法教案(公开课)

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交流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数的分与合正确的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魔术情境图。 (1)观察图意。 ·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魔术来看一看这一位小丑给我们变出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魔术师变出了3只红气球。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了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了3只红色的气球, 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变出1只蓝色气球),现在呢 生:又变出了一只蓝气球。 师:谁还会说 ' 生:又变出了1只蓝气球。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了3只红气球,又变出了1只蓝气球。 师:根据这幅完整的图画,你能算出什么呢。 生:一共变出了多少个气球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生:把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起来,就是4个气球 师:你真棒 < 小组合作交流:同桌之间用合起来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表示把3个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起来,把你的方法写在本子上面,等会介绍给同学听。 生1:1和3组成4 生2 生3:3+1=4 (2)认识加法 师:3+1=4。(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1=4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和第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展开 1.教学例1。 (1)媒体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 (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①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②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③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④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 ⑤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3)教学加法的含义。 ①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象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②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把3和2加起来,就在3和2的中间加上一个加号(师板书)。 ③“+”这个符号叫做加号,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的意思,3和2合起来是5,就在“3+2”的后面写上“=”号,表示是的意思。 ④像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 ⑤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⑥这个算式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 2.教学试一试。 (1)媒体出示图画。 (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的意思。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3只小鸡,1只母鸡,一共有3只鸡。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已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较熟练的用喜爱的方法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用和小动物捉迷藏的形式出示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卡片,让学生猜小动物们身后藏的数字。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师结:原来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认识加法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 (学生交流想法) 师: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计算加法时要用到加号(板书:+)也就是3+2 一共有5人。写成3+2=5(板书:3+2=5)认识加号,学生读算式。 让学生结合图意,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3.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生1: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生2:我先数3人,接着再数2人,就是5只。(接着数。)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会数指头或小棒来算。 生5:先有3人,又来2人,3和2就组成5,所以3+2=5(师给予高度评价。) (4)师生评价。 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算法,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生评略。) 4.把3人和2人合起来,除了可以用3+2=5,还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5.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6. 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⑵提问:要算出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左边1人和右边2人怎样呢? ⑶追问:把1人和2合起来,可以写出什么算式? 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算出得数。 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三、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看图列式(“想想做做”第1题) 依次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出图意,说算式,算法。 独立填写课本上的算示并求出结果。 2.先画一画,再填得数(“想想做做”第2题)

5以内的加减法

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1和3合成() ()可以分成2和2 1和()合成2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出示试一试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图2图3,按图1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4+1=(),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画圈圈、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5以内加减法练习直接打印

(一年级)五以内加减法练习 5以内的加法练习题 1) 2+1= 2) 1+2= 3) 2+2= 4) 1+4= 5) 0+4= 6) 0+2= 7) 1+3= 8) 1+2= 9) 0+3= 10) 0+4= 11) 1+1= 12) 4+0= 13) 1+1= 14) 2+0= 15) 1+0= 16) 2+3= 17) 1+4= 18) 1+2= 19) 1+1= 20) 3+1= 21) 1+0= 22) 2+2= 23) 2+0= 24) 4+0= 25) 2+2= 26) 1+4= 27) 3+2= 28) 2+2= 29) 3+2= 30) 0+4= 31) 4+1= 32) 1+0= 33) 1+4= 34) 1+3= 35) 1+0= 36) 1+1= 37) 4+1= 38) 0+0= 39) 3+2= 40) 3+2= 41) 0+4= 42) 2+2= 43) 2+1= 44) 4+1= 45) 4+1= 46) 0+4= 47) 0+3= 48) 0+2= 49) 2+0= 50) 4+1= 51) 4+1= 52) 2+0= 53) 2+1= 54) 4+1= 55) 2+1= 56) 2+2= 57) 1+0= 58) 3+2= 59) 0+0= 60) 4+0= 61) 0+2= 62) 1+4= 63) 4+0= 64) 0+3= 65) 0+1= 66) 1+0= 67) 2+0= 68) 2+2= 69) 1+4= 70) 1+3= 71) 0+2= 72) 0+0= 73) 3+1= 74) 3+1= 75) 1+4= 76) 3+1= 77) 1+4= 78) 2+2= 79) 4+0= 80) 2+2= 81) 2+2= 82) 0+1= 83) 1+0= 84) 2+2= 85) 3+1= 86) 3+2= 87) 3+2= 88) 4+1= 89) 2+1= 90) 1+4= 91) 0+2= 92) 0+1= 93) 2+2= 94) 3+1= 95) 4+1= 96) 1+0= 97) 4+1= 98) 1+0= 99) 4+0= 100) 4+1=

幼儿园5以内的加法教案

幼儿园5以内的加法教案 5以内的加法教案【篇一5以内的加法教案】5以内的加法武穴市实验小学陈连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游戏快速抢答;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可以分成2和21和合成2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周末在游乐园玩耍。 看一些小同学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粉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起来是5个气球呢板书314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1等于4。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小松鼠玩耍的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24页做一做。 谈话小动物们玩耍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 你们看。 1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 说说怎样算出来的2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 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25页做一做第1题。 1出示加法算式41,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 板书课题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

20以内的加法表

20以内的加法表 1 1+1=22 1+2=32+1=33 1+3=42+2=43+1=44 1+4=52+3=53+2=54+1=55 1+5=62+4=63+3=64+2=65+1=66 1+6=72+5=73+4=74+3=75+2=76+1=77 1+7=82+6=83+5=84+4=85+3=86+2=87+1=88 1+8=92+7=93+6=94+5=95+4=96+3=97+2=98+1=99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10 1+10=112+9=113+8=114+7=115+6=116+5=117+4=118+3=119+2=1110+1=11 1+11=122+10=123+9=124+8=125+7=126+6=127+5=128+4=129+3=1210+2=12 1+12=132+11=133+10=134+9=135+8=136+7=137+6=138+5=139+4=1310+3=13 1+13=142+12=143+11=144+10=145+9=146+8=147+7=148+6=149+5=1410+4=14 1+14=152+13=153+12=154+11=155+10=156+9=157+8=158+7=159+6=1510+5=15 1+15=162+14=163+13=164+12=165+11=166+10=167+9=168+8=169+7=1610+6=16

1+16=172+15=173+14=174+13=175+12=176+11=177+10=178+9=179+8=1710+7=17 1+17=182+16=183+15=184+14=185+13=186+12=187+11=188+10=189+9=1810+8=18 1+18=192+17=193+16=194+15=195+14=196+13=197+12=198+11=199+10=1910+9=19 1+19=202+18=203+17=204+16=205+15=206+14=207+13=208+12=209+11=2010+10=20

二十以内加减法表

二十以内加法表 1﹢1=2 1﹢2=3 1﹢3=4 1﹢4=5 1﹢5=6 1﹢6=7 1﹢7=8 1﹢8=9 1﹢9=10 2﹢1=3 2﹢2=4 2﹢3=5 2﹢4=6 2﹢5=7 2﹢6=8 2﹢7=9 2﹢ 8=10 2﹢ 9=11 3﹢1=4 3﹢2=5 3﹢3=6 3﹢4=7 3﹢5=8 3﹢6=9 3﹢ 7=10 3﹢ 8=11 3﹢ 9=12 4﹢1=5 4﹢2=6 4﹢3=7 4﹢4=8 4﹢5=9 4﹢ 6=10 4﹢ 7=11 4﹢ 8=12 4﹢ 9=13 5﹢1=6 5﹢2=7 5﹢3=8 5﹢4=9 5﹢ 5=10 5﹢ 6=11 5﹢ 7=12 5﹢ 8=13 5﹢ 9=14 6﹢1=7 6﹢2=8 6﹢3=9 6﹢ 4=10 6﹢ 5=11 6﹢ 6=12 6﹢ 7=13 6﹢ 8=14 6﹢ 9=15 7﹢1=8 7﹢2=9 7﹢ 3=10 7﹢ 4=11 7﹢ 5=12 7﹢ 6=13 7﹢ 7=14 7﹢ 8=15 7﹢ 9=16 8﹢1=9 8﹢ 2=10 8﹢ 3=11 8﹢ 4=12 8﹢ 5=13 8﹢ 6=14 8﹢ 7=15 8﹢ 8=16 8﹢ 9=17 9﹢1=10 9﹢ 2=11 9﹢ 3=12 9﹢ 4=13 9﹢ 5=14 9﹢ 6=15 9﹢ 7=16 9﹢ 8=17 9﹢ 9=18 二十以内的减法 18-9=9 17-8=9 16-7=9 15-6=9 14-5=9 13-4=9 12-3=9 11-2=9 10-1=9 17-9=8 16-8=8 15-7=8 14-6=8 13-5=8 12-4=8 11-3=8 10-2=8 9-1=8 16-9=7 15-8=7 14-7=7 13-6=7 12-5=7 11-4=7 10-3=7 9-2=7 8-1=7 15-9=6 14-8=6 13-7=6 12-6=6 11-5=6 10-4=6 9-3=6 8-2=6 7-1=6 14-9=5 13-8=5 12-7=5 11-6=5 10-5=5 9-4=5 8-3=5 7-2=5 6-1=5 13-9=4 12-8=4 11-7=4 10-6=4 9-5=4 8-4=4 7-3=4 6-2=4 5-1=4 12-9=3 11-8=3 10-7=3 9-6=3 8-5=3 7-4=3 6-3=3 5-2=3 4-1=3 11-9=2 10-8=2 9-7=2 8-6=2 7-5=2 6-4=2 5-3=2 4-2=2 3-1=2 10-9=1 9-8=1 8-7=1 7-6=1 6-5=1 5-4=1 4-3=1 3-2=1 2-1=1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案(新)

教学内容: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含义,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数学小故事 一、导入 复习2-5的分与合 师:故事说的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1、分合式(一个个出示,指名说) 2、对口令 你们说的真棒,学得真扎实!星期天,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浇花! 二、新授 1、(出示动态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5个小朋友。(板书:3 2) 评价:是的。原来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5个小朋友。(加动作) 师: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吗? (一生说) 评价:说得真好!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像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手势,补充“+”,板书课题“加法”)2、认识“+” (1)指“+”,问:认识这个符号吗?是的,这是加号(板书)。加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手势表示出来吗? 预设:1)“+”样子。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个手势和加号很像。 教学“+”的书写。 师:对,为了美观,加号写在两条线中间,先一横后一竖,横竖尽量一样长。师:还有谁想表示? 2)合起来的手势。师评价:“加号”表示“合起来”。 (结合手势,师生一起做)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人。 3)没有出来“合起来”手势。 师引导:从图上看,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人。(加动作手势) (2)读式子 师:那么3+2等于几呢?(板书:=5)为什么?(3和2合起来是5) 问:你会读这道算式吗? (先1生读,贴出:“读作:3加2等于5”;再指着“板书的‘读作:3加2等于5’全班读;最后指着算式全班读) 3、学习加法含义 从图上看,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呢?3+2=5这道算式表示什么? 谁能再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4、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加法(补全课题:认识加法) 三、教学“试一试” 浇完花,他们又去玩荡荡板呢! 1、学习读图顺序 这是两幅连续的图讲一件事,(结合手势)这里的1和2表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图意 引导:(1)左边跑来几个小朋友,右边跑来几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人?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请2生)评价:说的真好!和你的同桌再说一说。(2)你能根据这两幅图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先填书,再汇报) 汇报:1+2等于几呢?为什么?

5以内的加法(教案)

5以内的加法 五一中心小学:王超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总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2 提问:你怎么知道有5人的? 提问: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板书:3+2=5) 读算式:3加2等于5。 提问:3表示什么意思?2呢? “+”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5”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 得多少呢?它正在用画圆圈的方法计算呢!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画圆圈,再在书上填得数。 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4+1=□,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画圆圈、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 (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并集体订正。 2? “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送信的游戏,大家看到书上的信筒么?上面都有哪些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