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资源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资源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资源

1.教师知识

1.1期刊类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86). Rhythms in teaching: The narrative study of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of classroom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 (4), 377-387.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6).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s: Teacher stories-stories of teachers-school stories-stories of school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5 (3), 24-30.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6). On narrative method, personal philosophy and narrative unities in the story of teach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3 (4), 293-310.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0). 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 (5), 2-14.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2001). Telling and retelling our stories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7(2),143-156.

Connelly, F. M., Clandinin, D. J., & He, Ming Fang. (1997).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 (7),665-674. Elbaz, F. (1981). Th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 report of a case study. Curriculum Inquiry, 11 (1),43-71.

Fenstermacher, G. D. (1994). The knower and the known: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in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L. Darling-Hammond (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pp.3-56). Washington D. C.: AERA.

Freeman, D. (2002). The hidden side of the work: 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 Language Teaching, (34),1-13.

Grossman, P. L. (1989). A study in contrast: sources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secondary English teachers. J 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0 (5), 24-32.

Johnson, K. E. (1996). The role of theory in L2 teacher education. TESOL Quarterly, (30), 765-772.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5 (2), 4-14.

陈向明(2003),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 104-112。

姜美玲(2008),《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清华(2004),《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2001),《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2专著类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9). S haping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orie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4). The Role of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in Effecting Board Policy. Volume 1: Problem, Method, and Guiding Conception. Toronto: Ontario Inst.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1 535).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4). The Role of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in Effecting Board Policy. Volume II: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Race Relations Policy by Toronto Board of Education. Toronto: Ontario Inst.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1 536).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4). The Role of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in Effecting Board policy. Volume 3: Teachers’ Personal Pra ctical Knowledge. Toronto: Ontario Inst.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1 537).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4).The Role of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in Effecting Board Policy. Volume 4: Teac 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Race Relations.

Toronto: Ontario Inst.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1 538).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8).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 of experien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5).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Buffalo, NY: Prometheus Books.

Elbaz, F. (1983). Teacher thinking: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London: Croom Helm.

Grossman, P. L. (1994). Teachers’ knowledge. In Husen & Postleht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psychology. New York: Pergamon.

Habermas, J. (1978).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2nd edition).

London: Heinemann.

Johnson, K. E. (2009).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Richards, J. C. (1998). Beyond trai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ulman, L. S. (1986). The paradigms and research program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In M.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 pp. 3-36). New York: Macmillan.

Tsui, A. B. M. (2003). Understanding expertise in teaching: Case studies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陈向明(2011),《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吴一安(2007),《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网站、数据库类

中国教师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中国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中国高等学校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全国特级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中国幼儿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Index.html

英语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r1t94.html

中国英语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index/

易百特教师资源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2.教师认同

2.1 书目

Clarke, M. (2008). Language teacher identities: Co-constructing discourse and community. Toronto: Multilingual Matters.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9). Sha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ories of education practice. London, ON: Althouse Press.

De Fina, A., Schiffrin, D., & Bamberg, M. (2006). Discourse and identity. Cambridge: CUP.

Elbaz, F. (2005). Teachers’ voices: Story telli ng and possibility. Greenwich: Information Publishing.

Miller, M. (2003). The social fashioning of teacher identities.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Wenger, E. (1998).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吴一安等(2009),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熠(2010),叙事视角下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建构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郝彩虹(2014),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危机及应对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2 重要期刊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

一份基于国际化背景与视野下的教师、教学和教师教育的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关于教学与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学术文章,是研究者了解各个学科教师教育研究最近进展的重要国际期刊。

TESOL Quarterly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领域的专业权威国际期刊,包含关于二语教学、研究方法、课程大纲设计、语言政策、教师教育、专业标准、语言测试等广泛相关主题的文献,是二语教育的主要国际期刊。

2.3 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一个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学生以及研究者提供的交流、讨论、分享资源的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British Council提供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相关资源的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网(以下简称iResearch)是一个集学术资讯、文献资源、专家辅导、科研工具、同行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外语类学术科研综合网站。

3.教师动机

3.1推荐书目

D?rnyei, Z., & Ushioda, E. (201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M] (2nd ed.). Harlow: Longman.

推荐理由:该书的两位作者Zoltan D?rnyei和Ema Ushioda是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对动机研

究是二位的专长。特别是Dornyei教授,他在二语动机研究方面的成果颇丰。二位联袂奉献

的《动机教与学(第二版)》涵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领域前沿的动机理论,如自我决定

论,并结合外语学习特点,对自Gardner和Lambert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相关重要动机研究

进行了分类整合。该书的第一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增加了本世纪出至今

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动机研究。该书的教师动机一章,对教师动

机的理论脉络、教育学中的教师动机研究特点、二语教师动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描述。

该书对于了解二语动机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特别是二语教师动机研究有较大的

帮助。

王振宏,2009,《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对动机研究的期望价值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归因

理论、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概念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成就目标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理论的

应用做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该书对于深入了解相关的动机理论很有帮助。

3.2 重要期刊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3 重要文章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ffective teaching :

A flow analysis. In J. L. Bess (Ed.), Teaching well and liking it:

Motivating faculty to teach effectively.(pp. 72-89). Baltimore,

M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rnyei, Z., & Ushioda, E. (2011). Chapter 7 Teacher motivation [M]. In D?rnyei, Z. & Ushioda, E. (Eds.),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2nd ed., pp. 158-192). Harlow: Longman. Kubanyiova, M. (2009). Possible selves in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 [M]. In D?rnyei, Z. & Ushioda, E. (Eds.),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pp. 314-322).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Pennington, M. C. (1995). Work satisfaction ,motivation, and commitment in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auge[M].: ED 404850.

韩佶颖、尹弘飚 (2014a),教师动机: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外国教育研究》(4):21-29。

韩佶颖、尹弘飚 (2014b),教师动机:教师专业发展新议题,《外国教育研究》(10):88-95。

4.教师合作

Abdallah, J. (2009). Benefits of co-teaching for ESL classrooms.

Academic Leadership, The Online Journal, 7(1), 1-2.

Aline, D., & Hosoda, Y. (2006). Team teaching participation patterns of homeroom teachers in English activities classes in Japanes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JALT Journal, 28(1) 5-21.

Armstrong, D. G. (1977). Team teach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7(1), 65-86.

Bailey, K. M., Curtis, A., & Nunan, D. (2001). 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elf as source.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Bailey, K. M., Dale, T., & Squire, B. (1992). Some reflections on collabor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D. Nunan (Ed.),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pp. 162-178).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noit, R., & Haugh, B. (2001). Team teaching tip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7(10), 1-8.

Brumby, S., & Wada, M. (1990). Team teaching. New York, NY: Longman.

Bynom, A. (2000). Team teaching: Plus or minus ESP. English Teaching Forum, 38(1), 38-42.

Carless, D. (2006). Good practices in team teaching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Hong Kong. System, 34, 341-351.

Carless, D., & Walker, E. (2006). Effective team teaching between local and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 Language and Education, 20(6), 463-477.

Carvalho de Oliveira, L., & Richardson, S. (2001). Collaboration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educators. CATESOL Journal, 13(1), 123-134.

Cook, L., & Friend, M. (1995). Co-teaching: Guidelines for creating effective practices.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28(3), 1-16. Cunningham, L. L. (1960). Team teaching: Where do we stand?

Administrator's Notebook,8, 1-4.

DelliCarpini, M. (2008). Teacher collaboration for ESL/EFL academic success. Internet TESL Journal, 14(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Dudley-Evans, T. (1983). An experiment in teach-teaching of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ruposes.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Dudley-Evans, T. (1984). The team teaching of writing skills. In R.

Williams, J.M. Swales & J. Kirkman (Eds.), Common ground: Shared interests in ESP and communication (Vol. ELT Documents 117, pp. 127-134). Oxford, England: Pergamon.

Dudley-Evans, T. (2001). Team-teaching in EAP: Changes and adaptations in the Birmingham approach. In J. Flowerdew & M.

Peacock (Eds.),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pp. 225-238).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dmunson, E., & Fitzpatrick, S. (1997). Collabor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 catalyst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The Teacher Trainer, 11(3),

16-18.

Eisen, M.-J. (2000). The many faces of team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 overview. In M.-J. Eisen & E. J. Tisdell (Eds.), Tea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dult education (Vol. 87, pp. 5-14).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Gately, S., & Gately, F. (2001). Understanding co-teaching component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3(4), 40-47.

Giles, G., Koenig, S., & Stoller, F. L. (1997). Team teaching in 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s. TESOL Matters, 7(6), 15.

Gottlieb, N. (1994). Team teaching Japanese language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In M. Wada & A. Cominos (Eds.), Studies in team teaching (pp. 186-200). Tokyo, Japan: Kenkyusha.

Harris, C., & Harvey, A. N. C. (2000). Team teaching in adult higher education classrooms: Toward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M.-J. Eisen and E. J. Tisdell (Eds.), Tea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dult education(pp. 25-32).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Honigsfeld, A., & Dove, M. (2008). Co-teaching in the ESL classroom.

Delta Kappa Gamma Bulletin, 74(2), 8-14.

Honigsfeld, A., & Dove, M. (2010). Collaboration and co-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nglish learner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Johnson, R. (1999). Cross-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in a team teaching situation. TESOL Matters, 9(1), 16.

Johnson, R. H., & Lobb, M. D. (1959). Jefferson County, Colorado completes three-year study of staffing, changing class size, programming and scheduling.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Bulletin,43, 57-78.

Katsura, H., & Matsune, M. (1994). Team teaching in university conversation courses. In M. Wada & A. Cominos (Eds.), Studies in team teaching (pp. 178-185). Tokyo, Japan: Kenkyusha. Knezevic, A., Scholl, M. (1996). Learning to teach together: Teaching to learn together. In D. Freeman & J. C. 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pp. 79-96).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honey, S. (2004). Role controversy among team teachers in the JET Programme. JALT Journal, 26(2), 223-244.

Medgyes, P., & Nyilasi, E. (1997). Pair teaching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 Annals,30(3), 352-368.

Murata, R. (2002). What does team teaching mean? A case study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ming.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6(2), 67-77.

Numrich, C. (1996). On becoming a language teacher: Insights from diary studies. TESOL Quarterly,30(1), 131-151.

Nunan, D. (Ed.). (1992).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rry, B., & Stewart, T. (2005). Insights into effective partnership i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eaching. System, 33(4), 563-573.

Sagliano, J., Sagliano, M., & Stewart, T. (1998). Peer coaching through team teaching: Three cases of teacher development.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1(1), 73-82. Salas, S. (2005). Shall we dance? Team teaching as supervisio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English Teaching Forum, 43(4), 30-33, 37.

Sandholtz, J.H. (2000).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eaching as a form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7(3), 39-54.

Shannon, N. B., & Meath-Lang, B. (1992). Collabor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 co-investigation. In D. Nunan (Ed.),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p. 120-140).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imaoka, T. & Yashiro, K. (1990). Team teaching in English classrooms: An intercultural approach. Tokyo, Japan: Kairyudo.

Sturman, P. (1992). Team teaching: A case study from Japan. In D.

Nunan (Ed.),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p.

141-161).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wart, T. (2001). Raising the status of ESP educators through integrated team teaching.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1, 45-67.

Stewart, T., & Lohon, E. (2003)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student and teacher reflection journals. In T. Murphey (Ed.), Extending professional contributions (pp. 19-27). Alexandria, VA: TESOL. Stewart, T., Sagliano, M., & Sagliano, J. (2000). An alternative team teaching model for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1), 211-243.

Tajino, A., & Walker, L. (1998). Perspectives on team teaching by students and teachers: Exploring foundations for team learning.

Language, Culture & Curriculum, 11(1), 113-131.

Tisdell, E. J., & Eisen, M.-J. (2000). Tea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dult education: From negotiated relationships to implementing learning alternatives. In M.-J. Eisen & E. J. Tisdell (Eds.), Tea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dult education(pp. 83—89).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Villa, R. A., Thousand, J. S., Nevin, A. I. (2008). A guide to co-teaching: Practical tips for facilitating student learning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Voci-Reed, E. (1994). Stress factors in the team teaching relationship. In M. Wada & A. Cominos (Eds.), Studies in team teaching(pp.

61-71). Tokyo, Japan: Kenkyusha.

Wada, M. (1994). Team teaching and the revised course of study. In M.

Wada & A. Cominos (Eds.), Studies in team teaching (pp. 7-16).

Tokyo, Japan: Kenkyusha.

Weiss, M. P., & Lloyd, J. (2003). Conditions for co-teaching: Lessons from a case study.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26(1), 27-41.

Woo, Y-H. (2003). Critical reflections of experienced Korean faculty regarding team teaching in Korean language and culture classes for adult English speake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63(12).

Zehr, M. A. (2006, December 5). Team-teaching helps close the language gap. Education Week(pp. 26-29). Retrieved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5.教师课堂话语

经典书目:

Cazden, C. B. (2001).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ortsmouth: Heinemann.

Chaudron, C. (1988).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ristie, F. (2002/2005). Classroom discourse analysis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 Continuum.

Flanders, N. A. (1970). Analyzing Teacher Behavior.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Marton, F., & Tsui, A. B. M. (2004). Classroom Discourse and the Space of Learning. NJ: Lawrence Erlbaum.

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han, H. (1979). Learning Lessons: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Classroo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ymes, B. 2009. Classroom Discourse Analysis: A Tool for Critical Reflection. NY: Hampton Press.

Seedhouse, P. (2004). The Interac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 Conversation Analysis Perspective. MA:Blackwell. Sinclair, J. & Coulthard, R. M. (1975).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clair, J. & Brazil, D. C. (1982). Teacher tal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sh, S. (2006). Investigating Classroom Discourse.New York: Routledge.

Walsh, S. (2011). Exploring Classroom Discourse: Language in Action.

London: Routledge.

重要期刊:

Applied Linguistics ELT Journal. Linking Theory to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yste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TESOL Quarterly 网站、数据库:

CANCODE: The Cambridge and Nottingham Corpus of Discourse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alysis: E. Schegloff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soc/faculty/schegloff/pubs/index.php Corpus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Markers http://www.jesusromerotrillo.es (Professor Jesus Romero-Trillo) Michigan Corpus of Academic Spoken English (MICASE):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cgi/c/corpus/

corpus?c=micase;page=simple

MOD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Multi-modal Methodologies: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

Multi-modality and Corpus Linguistics: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635246.html,/encap/contactsandpeople/profiles/knight_dawn.

html

Nystrand, M. (1999/2004). Classroom Language Assessment System (CLASS 4.0) (software and CLASS 4.0 User’s Manual.). Madison: Center on English Learning & Achievement.

6.教师行动研究

6.1经典书目

Baumfield, V., Hall, E., & Wall, K. (2013). Action research in education: Learning through practitioner enqui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urns, A. (2011). Doing action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Elliot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Farrell, T. S. C. (2013). Reflective practice: Reawakening your passion for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opkins, D. (1985). A teacher’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rch. Bristol: Open University Press.

英语教学资源学习使用指南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英语教学资源学习使用指南 帮助说明 英语教学资源包括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原则的英语教学策略,教学案例,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专业发展内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是一门学科资源,而非课程。因此,教师学习者将通过阅读资源内容、参与小组讨论和学习活动、观看录像等方式进行学习,但他们的学习将不被正式评估。英语教学资源的目的是通过促使英语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发展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起到支持课堂教学的作用。如果条件允许,学习支持中心应将本资源下载并刻录成光盘,作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学习资源整理收藏,以便于教师能将其作为教学参考资料随时借阅浏览。 资源大纲: 专题一: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 专题二:有效的英语教学计划 专题三:有效的英语评价策略 资源使用者:小学3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英语教师。 学习辅导员:希望每所学校的学习支持中心团队能够承担起职责,辅导本资源的学习。如果可能,学习支持中心团队应该增加一名英语教师作为资源学习的内容专家。 学时安排:本资源共有三个专题,每个专题约需15个学时。为了使学习成果最佳化,我们建议教师学习者能够花稍微长一些的时间,通过额外开展诸如讨论及课堂观摩等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任务相对繁忙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安排教师每两到三周学习一个专题内容,这样整个资源的学习可以用大约3个月的时间完成。

学习量完成清单核对表 学习量完成清单核对表旨在帮助教师学习者了解英语教学资源的结构,以便有效通过对本资源的系统学习开展专业发展活动。学习量完成清单核对表将有助于教师学习者合理地计划时间,并与同时参加本资源学习的其他教师妥善协调地开展活动。学习量完成清单核对表的内容共包括以下五栏,其中的最后三栏是为了便于教师学习者记录各自的课程学习进展: 1.目录栏:列出了每个专题内容中的各组成部分。 2.学习任务栏:概括了各目录的具体学习目标或内容 3.学习时间栏:一栏用来记录进行的阅读、学习活动、小组讨论等专 业发展活动以及每项活动所用的时间 4.完成日期栏:用于教师学习者记录下完成每个目录的具体日期 5.作业栏:明确了教师学习者在学习各目录时,需要完成或交付给辅 导员的学习成果 在下面的学习量完成清单核对表中,目录栏、学习任务栏和作业栏中的内容均已填写完成。由于完成每个目录的学习时间和完成日期会随着教师个人和学校的不同而变化,因此需要教师学习者自己认真记录并填写完成。如果方便的话,可把下表打印下来,放到各自的学习记录袋中备用。或者,也可以在专业发展的学习刚开始时,把它抄写到笔记本中,以备使用。

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研究 2019年教育文档

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研究 一、词汇的重要性 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英语语言的三大要素,它们之间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指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没有语法,还可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 要性。词汇量足够大,即使语法不太规范,别人也能听懂,可词汇量太小,表达就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对于小学生的词汇学习而言,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记忆、运用词汇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词汇学习中的困难 小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难,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进行分析,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遇到以下困难: (一)读音易受汉语拼音影响 小学生在接触英语之前,不但有一定的语文基础,而且还有一个汉语环境,所以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汉语的负迁移影响较大。如有的学生为了记忆单词,在单词的旁边注上发音相(我的)这样看似便于记忆,word(布克),book似的汉语,如.

实际上非常不科学,也不准确。如果习惯了汉语的发音,英语的发音音准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而难以改变。 (二)对于词汇的记忆,遗忘率较高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相当一部分对教师布置的听、说、读、写的作业会“偷工减料”,只是在教师要检查时才临时抱佛脚,对词汇的记忆并不牢固,过后就会遗忘。按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遗忘曲线的规律,这种记忆是暂时的,没有变成长时记忆,所以词汇的遗忘率就比较高。 (三)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 小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大部分学生需要有教师和家长的监督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词汇学习中缺乏技巧和策略 从日常的教学及对学生的调查中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识记、运用上,多数属于死记硬背。效率低,效果差,而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在词汇学习中缺乏科学的技巧和方法。 三、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 英语词汇课教学要做到“五学会,一达到”,即学会听音、拼读、记忆、书写、应用;达到听其音,知其形,识其义。要达到词汇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必须下足工夫。下面就从“词汇的呈现、巩固、运用及拓展”几个主要环节. 进行探讨和阐述。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三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_______年我国开始实行旅游涉外饭店星级评定标准,对饭店的“硬件”与“软件”进行综合评定,极大地推动了饭店业走向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2.针对商务客人的活动的特点,商务饭店最好位于________等地理位置。 3.为了充分发挥表单的应有作用,保证前厅部表单的质量,必须对表单的________、运转及________诸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4.饭店控制客房状况的目的是使饭店最大限度地获得________. 5.目前饭店中最普遍采用的客房部业务组织形式是________的形式。 6.根据国际现代饭店的惯例和我国饭店的实际,楼面客房数与客房服务人员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7.餐厅环境的装饰布置中的________是主调和灵魂。 8.一般情况下,零点餐厅一名服务员可以看管_______张方桌_______人用餐。 9.饭店餐饮生产是一种以零星定制为主的生产方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它的________往往难以准确加以预测。 10.饭店规模、星级高低、管理方式和市场需求的不同,决定饭店厨房________间的差异,它既反映了各种厨房的不同功能,也直接影响厨房内部的分工协调和劳动组织。

11.人们借助一定的健身器材和场所,通过参与活动来调节心情,促进身体健康,达到社交目的的娱乐活动,称为________. 12.白兰地酒标上有不同的陈酿符号,表示酒的质量和酒名。X.O 表示_______年。 13.新颁布的涉外饭店星级评定标准规定,健身房不仅要有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而且必须有配套的________等附属设施才能作为计分项目。 14.设备的故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往往从________故障发展到________故障。 15.饭店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非常重要,但设备最基本的保养仍然是________维护保养。 16.饭店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________. 17.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工作的目标、内容、________、步骤以及预算等。 18.最方便而又有效的手动报警系统是________报警。 19.为安全起见,饭店PA组通常在________湿洗地面。 20.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1.计算机硬件的运行速度,应能满足________同时使用系统时的响应时间要求。 22.国外饭店业大致经过了________时期、大饭店时期、________时期和现代饭店时期这几个发展阶段。 23.对采购成本差额的分析是在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的基础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课程简介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宗旨是为小学英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主要学习内容包括:( 1 )认识行动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分析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所面临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引导教师思考自己可能面临的困难。(2 )了解什么是行动研究,通过学习其定义,找到行动研究的特点。详细介绍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而了解行动研究对教师的要求,引导学员认识行动研究与其它教育研究方法的不同。( 3 )通过案例学习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开展反思等;同时进一步了解各种数据收集方法的功能、特点和不足。( 4 )最后,探讨撰写行动研究报告的意义,分析行动研究报告的结构,提出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另外,课程在互动对话环节邀请做过行动研究的一线教师与学员,分享她们学做行动研究的过程和体会,为一线教师参与行动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学习要求】 1. 深刻认识行动研究的意义、目的和作用。了解什么是行动研究,总结行动研究的特点,思考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与小组成员讨论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 2. 与小组成员讨论和分享自己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和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设计调查工具,为开展调查奠定基础。 3. 了解行动研究的过程,并能按照行动研究的过程,确定研究的问题,制定行动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为在教学中实施改进方案奠定基础。 4. 完成一份开展行动研究的设想和计划。

专题讲座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王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引言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如何使课程理念转化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动是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而教师的自觉行动必须来自于教师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行动。自上个世纪 70 年代在西方国家引起课程专家的关注,行动研究到今天已经成为国际范围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与桥梁。行动研究以其研究性和实践性赢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同,探索中国国情下的教师行动研究模式也成为我们所关注的课题。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目的与现状 二、行动研究及行动研究的过程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 四、如何撰写行动研究报告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目的与现状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应再局限于应用他人的理论或重复别人的经验,而应通过个人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重构自己的教育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育的价值,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再是对职业的补充,而成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一种职业精神。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教师才能形成真正的改革意识,发展教育创新能力,教育改革也才能因此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可以使教师在合作中构建自主发展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会观察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的认识。同时,通过不断反思与实践,获得自身发展,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 行动研究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开始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 90 年代中开

英语教学的资源与获取渠道

英语教学的资源与获取渠道 (一)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网络学习资源走进英语课堂,让英语学习更轻松更easy。如今交互式白板普及到农村学校,为我们英语课堂增添了很多色彩。还有各种不同的网络软件,例如白山外国语学校学生用百词斩、扇贝等软件来突破枯燥无味的背单词环节;英语趣配音,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无限的潜力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视频)我相信只要做我们的孩子也能够应用好这些软件。我手机上下载一款英语流利说软件,同事们都说很好用,闲来练习几句,像K歌一样能够自娱自乐,还有“不背单词”软件。每次打开手机都会弹出一个单词,要知道,现如今“低头族”将手机的利用率达到了顶峰,那么有这个法宝,单词浏览率有多高可想而知了,想不背单词都难。前不久金主任让大家下载了一款能协助教师检查学生口语作业的软件“伴读”。很多老师反映,这是一款有利于英语初学者的软件。正适合我们初中孩子用。作为现代化的教师,我们应该真正地转变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一些媒体的操作方法,灵活使用多种资源,巧妙使用多种软件,适当使用它们的交互功能来让英语教学更加丰富、更加多元,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轻松。我们也在鼓励学生学会网上查阅资料、使用英语学习网站和下载一些免费的英语学习软件。 教师不但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他

们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提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经验……都能够加以利用,这样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中挖掘利用学生资源,采用不同手段让英语教学在持续的“折腾”中趣味横生。 英语资源的选材应该取舍得当,为此不但需要了解所教学生当前已经具备的英语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学生中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设计不同的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我努力把握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水平、学习英语的水平,以便因材施教,比如我在设计每天的值日生报告时,以不同阶段不同学生不同水平设计不同任务,初一开始时学生只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天气情况、学生的出勤率等,初二会讲个笑话小故事以及简单的复述课文,初三水平水平高的学生能够较大篇幅的去多说,之后我问一两个问题来测试学生的理解情况,水平较差的还是能够三言两语都没关系,只要去说便会得到肯定和表扬。(视频)这个届三年快坚持下来,我觉得学生肯张开嘴,练出胆、有自信、不怯场,孩子们的口语及听力水平都有所提升。效果是明显的。我觉得教师只要坚持去做总比不做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引导,合作,支持。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种种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成绩的信心。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或和教师探讨,或向同伴去寻求答案,还能够到网络上或像ipad电子设备去寻求解决问题的

中学英语词汇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中学英语词汇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摘要:在进行英语的课程学习之前,进行词汇的学习能够为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因而在现代英语词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不断创新英语词汇教教学的方式,以此更好地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体制不断变革发展的状况下,教师应积极摒弃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使得教学方式得到创新发展,因而本文主要对中学词汇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 引言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英语学习的难度相对于小学英语难度将会不断加大,因而为了更好地提高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就需要对英语词汇进行学习,以此为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对于现代教师而言,其主要难题就在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以及不断深化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本文主要基于现代有效教学的理念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2 中学英语词汇有效教学方法策略 ?2.1 词汇教学要与口语、阅读、写作教学相结合 在对英语词汇进行教学时,不能仅仅依靠逐个单词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将使得学生难以对单词含义进行理解,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下也难以提高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因而就需要在进行词汇学习时,将单词融入到口语表达、以及阅读写作中,以此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认识。词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因而在日常的口语对话中尽管所用到的单词并非是课本上所要求的内容,但通过长时间的讲述,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语感,进而在英语文章的理解上发挥作用,如图1 所示: 图1 师生口语互动 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对英文的文法、语言习惯甚至是西方的文化环境有更加充分的认识,通过一定的阅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英文词汇。英文作为一门应用型语言,在实际应用中时非常灵活的,有些时候根据语境会出现简化的情况,如果语言词汇积累的不够,在听力中就容易出现不知所谓的情况,所以想要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听读结合非常重要。 听写结合是目的性、针对性非常强的一种联系方式,是听力的直接纸面转化,大量的听写练习,能够让学生将听到的英文内容如:单词、短语甚至句子在纸面上复述出来,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纸面上的答案了解学生的听力掌握情况和生词、语法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展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因而初中英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融入情景假设、阅读以及写作环节,进而从各个环节中提高初中生对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 2.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词汇意义直观化、可视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英语词汇教学。例如在进行方位词汇的教学时,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动画,使得学生能更直观地对方位词汇进行理解。同时,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初中英语教学的知识应该通过微视频进行传授,在备课期间,教师应该收集课堂内外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再结合课程内容制作微课。同时教师还应该保证微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进度能够有效的衔接,并及时的上传到教学平台,然后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进行观看学习,并记录好微课上的疑难点以及重点,对其存在的疑难词汇进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手册—职测(全国通版)-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点考查题型,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语境分析,即寻找前后文的逻辑关系;二,词语辨析,包括实词辨析、成语辨析和虚词辨析。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加强语境分析训练,了解常考的逻辑关系并掌握语境分析的方法;同时,多积累词语,准确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掌握辨析词语间差异的方法和角度。 知识点一、选词填空之解释说明关系 (一)含义 上下文呈解释说明的关系。 (二)判定标志 1.同义互换词:类似于、或者说、譬如…… 2.归纳总结词:可见、总之…… 3.指代词:这、此…… 4.标点:冒号、破折号 5.因果词:因为……所以……、因此 6.假设词:如果……那么……、若……则…… 7.条件词:只要……就……;只有……才…… 8.上下文句义、修辞 注意:有些题目虽无以上标志,但从句子间的关系来看,存在着互为解说的关系,也属于解释说明关系。 (三)应用 理解概括句意或寻找提示空缺处信息的互解词。 【例】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________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

人们在灾难发生后对________的迫切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内容真相 B.方式沟通 C.实效事实 D.速度信息 【答案】D。解析:由文意可知,“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是对第一空的解释,因此第一空应填一个表“最新”“最快”的意思的词语,D项“速度”与此相符,“内容”“方式”与此无关,排除A、B,“实效”指实际的效果,也与语境不符,排除C。第二空填入“信息”也恰当,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点二、选词填空之词语辨析 (一)含义侧重不同 词语含义相近,但侧重描述的方面不同。 (二)搭配对象不同 词语含义相近,但固定搭配的对象不同。 (三)程度轻重不同 词语含义相近,但表现的程度轻重有所不同。 【例1】如今被冠之为“文学作品”的文字急剧增加,文学分辨任务更加________,文学批评界________的不是理论建构,不是从理论角度对创作进行评价,而是需要对作品进行过滤、分拣和认证,为________文坛风气、为催生更多的优秀作品、为民族文化积淀尽到应有的责任。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艰巨欠缺整顿 B.繁重急需净化 C.突出缺少改善 D.紧迫缺乏纠正 【答案】B。解析:第一空,“突出”常与重点、成绩或问题搭配,与“任务”搭配不当,排除C。第三空,“纠正”搭配的对象多是错误、缺点之类不好的事物,此处“文坛风气”没有体现不好的方面,“纠正”与“文坛风气”搭配不当,排除D。对应“对作品进行过滤、分拣和认证”,“净化”侧重的是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整顿”侧重的是使紊乱的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故“净化”比“整顿”更契合句意,排除A。故本题答案选B。

(完整版)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摘要: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如何能合理的、恰当的,广泛的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英语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确实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阐述多媒体及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探索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与课堂时间的使用效率,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整合 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学会英语、学好英语,把学习英语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课堂45分钟远远不够,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如何能合理的、恰当的,广泛的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英语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确实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多媒体教学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整合。 一、多媒体课件与单词、句型 图、文、声并茂,生动聚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为英语课堂提供了逼真的视听效果、创造了真实的语

言情境,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如在冀教版第一册unit3:Body and Feelings中,在学习以下这些单词:face,tooth,mouth,ear,eye,finger,back,leg,foot,arm,nose时,我让学生看视频听课文歌曲,边唱边学,边指边说,很轻松的就学会了。这样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把枯燥的单词变得生动有趣,下一节英语课前,学生们都唱起了这首英文歌,巩固效果特别好。 二、多媒体与语法及语言学习意境 传统的英语教学,都是教师辛辛苦苦地讲,学生被动的记笔记,反复地背例句,乏味地听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则以它丰富多样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积极参与思维与互动,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电教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趣。在语法教学中可以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观获取信息,如在教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时,设计几组flash进行对比,正在下落的树叶(falling leaves)与一落地的树叶(fallen leaves);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a rising sun)与一轮已经升起的太阳(a risen sun);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 专业代码:(045108)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英语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2.教育原理(2学分) 3.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4.汉语言文学基础(2学分) 5.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6.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

1.英语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 2.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 3.外语教育心理学(2学分) 4.教育统计学(2学分) 5.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论文写作(2学分) 6.英语语音实践(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1)认知语言学与英语教学(2学分) (2)英语教师发展研究(2学分) (3)语用学与英语教学(2学分) (4)西方文化概况(2学分) (5)翻译理论与实践(2学分) (6)二语习得研究与英语教学(2学分)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1)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 (2)英语教师口语(2学分) (3)英语写作与教学(2学分) (4)英语阅读与教学(2学分) (5)语言测试学(2学分) (6)高级英语写作(2学分) 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1)英语教学专题研究(2学分) (2)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 (3)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 (四)实践教学(8学分) 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校内实训阶段,安排在第2学期进行,校内4周。 每位研究生备课教案和课堂教学各不少于2节,听课不少于10学时,且应作好听

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师教育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 提升教师教育研究水平的几点思考 教师教育研究水平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包括驾驭所需资料的水平,如查阅资料的水平和处理资料的水平,搜集教育研究经验的水平,掌握和使用教育研究方法的水平几个要素。 1、教师要转变观点,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什么是教育科研意识?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的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作为教师来说,教育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使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理解。它既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主动适合,也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积极影响与改造。 而是绝绝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因为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这两块领地里存有着分工:从事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是那些专门研究人员,而从事教育实践的则是第一线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搞教育科研是那些脱离实践的专家们的事情,他们不能“越俎代庖”。所以,必须使教师来一个观点上的转变,树立全新的观点:教育科学研究不但是专门科研人员的工作,也是每一个教育实践者—一教师的份内工作。要使他们持续地增强教育科研的自觉性。要使他们明白分工并没有绝对的意义,仅仅侧重点不同而已。 2、使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 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逐步积

累和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自觉努力的学习教育理论,并把理论的学习和日常的教学实际及科研活动相结合,才能持续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养,有了扎实的理论素养,教育科研水平的形成和发展,才有稳固的基础。教育科研不但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需要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人们对教学的理解,较早和较快地用的是关于理解论的思想。教学论在持续发展、深化,这种发展是得力于方法的改进。教学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条基本途径,自然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这就涉及到伦理学问题。教师教学实践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学是一门艺术,看来,教学与美学也挂起钩来。其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领会当前素质教育的实质,就不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地问题,更谈不上实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可见,当务之急是丰富和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树立学以治用的观点。学校要给时间,给机会,大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使教师掌握丰富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 3、鼓励各级各类教科所,高等院校专门机构里的专业人员到小学去挂职,直接指导小学教师展开教科研实验 教科研机构要把学校作为自己研究成果的重点推广区,要把优秀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促动教育观点的转变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要为学校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以各种培训班,实验班,讲座等形式大力培养教科研人员,为提升校长、教科处长及教研室主任的教科研水平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1993年,美国《高校纪事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像候鸟一样”的文章。文中指出,

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设计开发

摘要 英语教学资源库平台是一个实现英语教学资源网络应用的综合平台。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可以集中大量的优秀英语教学资源,为学生利用资源库平台获取有用信息、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为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教师备课和网络课件开发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素材,避免大量重复性劳动。 本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基于B/S模式,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后台管理,运用ASP网络编程技术进行前台功能开发。本教学资源库平台主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发布、管理等功能,使用本平台可以方便地进行教学资源的添加、查询等功能。本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还是一个辅助英语学习的教学系统,具有自主学习、在线练习、词汇查询、留言板等功能,方便教师和学生操作和交流,从而成功构建基于web的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学习环境。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英语教学,Web-Based,B/S,ASP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resources system can concentrate great quantities of excellent english teaching resources, it provides a comfortable condition for students to obtain and using useful resources information, meanwhile it makes easier for teacher to prepare for lessons or development a piece of courseware to avoid repeat work or waste lab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resources platform according to B/S mode, using ASP technology for network programming development and Microsoft Access 2003 database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resources platform mainly carries out teach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functions, such as release and delet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English teaching resources platform is also designed to assist students to study English, It contains teaching independence study system, online testing system and vocabulary search tool, message board, and other useful programs for teacher and learner to operate and communicate. It h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 web-based Teaching resources environment for English study. Key words: Teaching Resources System, English Instruction, Web-Based, B/S, ASP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报告定稿版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研究课题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报告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 2.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方面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动态研究。 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策略”的实施策略,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实施方案和经验。 5.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构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提高单词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经验。 二、研究内容 (1)根据英语单词本身的基本发音规律归纳总结、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英语单词本身的基本发音规律开发出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内容的开发”不局限于英语教材,但依托于现行小学英语教材,可以是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能够自学探究的教学内容,或需动手实践的教内容等。所有单词教学内容的开发将追求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着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2)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英语单词的教学体现在每堂英语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一味跟着教师反复朗读,是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单词的读音规律的。故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

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力争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为促进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内容,从而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互动,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3)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英语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当前,学生在英语单词记忆的过程中机械练习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忽视了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研究,即如何“学”、如何“练”的研究。学生在记忆单词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应该不是单一的,任何时候学生记忆单词都不应是被动吸收、机械地操练,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当然,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是有一定区别的,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单词记忆的活动,我们将按英语课程标准的学段划分,并结合各学段具体学习内容,将努力探索不同学段的孩子记忆英语单词的有效学习方式,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而不是成为“简单机械地操练工”,教师应切实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4)提高小学生单词拼读能力的研究。 英语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能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并能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或简单语句。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研究,旨在通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迎合小学生性格心理特征为起点,致力寻求适合小学生心理、思维特征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培养小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适合各自特点的主动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分析和研究英语教学过程单词有效,快速记忆的可行性和主要实施方法,以及单词教学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力求从根本上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教学道路。 (5)单词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的评价。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八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八 第一部分客房服务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计16分,每题4分) 1.投诉: 2.人体语言: 3.间断性工作量: 4.“100-1=0”原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0分,每空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于横线上) 1.为了方便对酒店的清洁器具进行管理,一般把清洁器具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是最有效的除锈剂,热的苏打或矾溶液也可以清楚锈蚀。3.客房里的“五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方巾和地巾。4.冬季有_____小时日照,夏季有_____小时日照,即可杀死空气中

大部分致病微生物。 5.在服务工作中时刻摆正自己与客人之间的主、客关系和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贯彻“______________”的原则。 6.旅游疗养型客人对住房的要求特殊,一要______,二要______,三要_____,四要起居方便。 7.投诉客人通常有三种心态,即______、_____和______的心理。三、判断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1.四星级酒店70%客房的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 2.消毒剂遇到牛奶时不能起作用。() 3.客房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清洁卫生质量、物品摆放、设备状况和整体效果。() 4.大多数酒店的洗衣房属于前厅部管理。() 5.在人的表情语言中,最具影响力的表达方式是微笑。() 6.员工的工作评估最好每半个月一次。() 7.需要激励是酒店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激励方式。

() 8.酒店客房中心必须24小时运行。() 9.为了体现工作效率、组织合理,小型酒店客房部分为经理主管、员工三层就行了。() 10.主管检查是服务员自查后的第一道检查关口,也是最后一道检查关口。() 四、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中横线上) 1.在清洁保养大理石地面时应避免使用()清洁剂。 A 碱性 B 酸性 C 中性 D 多功能 2.()是清洁保养地毯最基本、最方便的方法。 A.局部除迹 B.适时清洗 C.采取必要的防污防脏措施 D.经常吸尘 3.客服清扫服务人员进门时第二次与第一次敲门通报间隔()秒。 A.3 B.4 C.5 D.6 4.请勿打扰房的英文缩写是()。 A.OCC B.LS C.DND D.MUR 5. 客房室内噪声允许值不得超过()。 A.45分贝 B.35分贝 C.25分贝 D.40分贝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7T10:15:58.920Z 来源:《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11年第41期供稿作者:张辉 [导读] 多媒体采用的是人机对话的模式,可以避免因为人际交流所带来的面子问题,从而使他们获得足够的锻炼。 张辉陕西丹凤县赵川中学 ——两个研究案例分析 “多媒体”一词早在1977年就出现于计算机行业。其中“媒体”一词的含义是信息的载体,如图像、文字、声音等。如果媒体携带的信息种类只有一种,如图像,则此媒体称为单媒体;如果媒体携带的信息是文字、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则此媒体称为“多媒体”。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联系并且具有交互性的计算机系统,叫做“多媒体计算机”。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价格不断地下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走进学校,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更强有力的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它逐渐地扩展到了语言教学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语言教学或计算机为中心来组织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以计算机为媒介,通过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它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方法和媒体。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教学方式侧重教师的教,强调通过教师的最佳教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CALL注重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目前,CALL的研究和实践在国际上受到普遍重视,在我国也正方兴未艾。下面就两个教学研究案例来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商讨性的意见。 一、两个教学研究案例的描述 案例1:天津商学院外语系的田海龙(2001年6月,外语电化教学)进行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应用于外语写作教学。此案例涉及的教学对象是本校外语系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借助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而进行的写作教学的八个教学活动:改写活动、组合活动、删除 /添加活动、转换活动、编排活动、写作活动、邮件活动、讲评活动;并指出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两个优势:学生更容易投入写作精力,教师更容易讲解写作过程。 案例2: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外语学院的何秋宁(2009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把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应用于外语精读教学。此案例以江汉大学外语精读课堂教学为例,是研究者的3个C班,分别来自艺术学院服装设计、服装表演、美术教育等专业,人数分别为43人、45人、65人(每班由两个专业合班组成)。教学内容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学习《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课文题目是Whythe Tortoise’s Shell Is Not Smooth?此案例研究在面临数十人的大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有限的课时,单调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等客观情况下,探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两个教学研究案例的分析 案例1的研究者认为英语写作教学有它的特点。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英语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应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技能。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采取“成品法(product approach)”,更要应用“过程法(process approach)”;不仅要重视书面表达的正确性,更要重视写作内容的连贯性,培养学生书面交际的能力。这些学生已经有了几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基本掌握了英语的语法知识和一定的词汇,有学习英语写作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缺乏对英语句子和段落基本特点的认识,缺乏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的熟练性和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必须具备的灵活性,他们希望也相信自己能用英语表达思想,所以愿意自由自在地写很长的文章,而对于基本的写作训练任务,如句子的写法、主题句的写法、段落展开的方法等等,则缺乏兴趣。这种情况更迫切地要求英语写作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刺激学生对写作练习投入更大的精力和兴趣。 从田海龙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非常投入地进行写作练习。在以往的写作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或是因为眼高手低,或是因为穷于对付,对写作练习(包括完成作业)并不十分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教师可以完成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完成作业,但教学效果却不是非常理想。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师生双方都要有很大的投入。对学生而言,计算机就像一块魔板,只要坐在它面前,就必须被它吸引过去,从而生成很高的写作训练热情。“我一上机写作,就把别的事情忘掉了。”一个学生如是说。可见,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写作中去提供了一种直接的氛围。 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另一个优势是它可以使教师更容易讲解写作过程。研究表明,在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写作过程的讲解与操练比仅注重对写作成品的分析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对写作过程很难控制,更不用说设计出教学活动去明显地体现它。采用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就可以把写作过程设计成各种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总之,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前景是广阔的。 案例2的研究者吸取了建构主义学习经验,认为知识的获得并非教来的,而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或互相探讨而获得的。因此,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即在教学中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组织者、协调者、建议者、合作者和心理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学习环境,组织各种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可以帮助师生更好地学习。 有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利用学习课件,学习者可以学习文化背景知识、词汇、短语、句法和语法,还可以跟着朗读课文,选择性地做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练习,由此获得了许多相关知识,提高各项技能和能力。在课堂学习中,教学的重点得以放在提高说和写方面。通过网络的其他平台,师生之间有了更多交流。虽然依靠计算机辅助的学习有些弊端,但从教学实践看来,在很大程度上,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使得以往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得教学更具有趣味性,使学习更为便利,更加有效;网络课件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帮助学生和教师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等。 三、两个教学研究案例的启示 1.CALL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充分发挥 许多学科知识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很难突破;教育教学新思想和新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也很难实现。而计算机强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