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综述

组织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综述
组织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综述

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总第408期

第18期2012年9月

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不断开放,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组织内外部商业环境变化加速,日趋复杂。创新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了维持自身优势,企业必须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技术和产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所以企业不得不将创新、变革及管理作为确保其生存和成功的手段,因此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组织创新绩效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当前时期及未来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组织再次创新的激情、

动力与信心,影响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的形成。激发和强化对组织创新绩效起推动作用的积极因素,控制或削弱对组织创新绩效起阻碍作用的负面因素,对于控制组织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成功率,提高组织创新的效率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明确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因素显的尤为重要。

一、组织创新绩效的界定

(一)组织创新绩效的内涵

组织创新绩效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组织创新绩效是指组织的创新水平和组织的创新结果,广义的组织创新绩效是指在

创新过程中的结果绩效,这其中包括企业的实际产出和服务。

关于组织创新绩效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过程观点:主要侧重于行为过程,提出组织创新绩效是企业员工为了保持自己

的优势,在获得知识、

共享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转移知识重心的行为过程[1]。

(2)结果观点:即把组织创新绩效当作衡量企业利润的一个指标,指通过变化产品和服务来达到客户的要求为企业增加利润,达到目标,这样也可以看出这个企业是否达到创新目标[2]。在强调结果的同时,创新绩效受到人的特质、任务特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3)作用观点:在研究组织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提出组织创新绩效是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是企业自身的[3]。大多数学者接受第二种观点。

结果观点给出了考查创新绩效的2个重要方面,即有效性和效率,有效性是指与预期相比的满意程度,新产品研发速度与新市场开拓速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相比较的时间进度,新产品研发时间,成本和满意度。

(二)组织创新绩效的测量为全面衡量绩效,组织往往采用多重维度的衡量方式,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创新对象和创新取得的效果角度对创新绩效进行划分和测量,并开发了相应的创新绩效测量量表。

CHISTENSEN [4]根据技术创新过程中作用及功能不同对创新绩效进行划分,提出了4种创新结果:产品创新应用成果、科学研究成果、美学设计成果和工艺创新成果,前两种创新成果是产品创新绩效,后两种是过程创新绩效。M OORM AN [5]认为新产品问世的速度和创新性、专利数量、新产品在组织所有的产品中所占比例以及新产品获利率等都可以作为衡量创新绩效的指标。PRAJOGO&AHM E [6]认为对于组织创新绩效的具体测量应围绕创新的新颖程度、新产品开发、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种类和成本及变革的速度等内容来研究。ALEGRE&CHIVA [7]在对创新产品研究后,提出应从产品的替代、新市场开拓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对组织创新绩效进行衡量。

二、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团队、组织和社会文化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个体创新倾向、个体创新行为;团队因素包括团队沟通、团队冲突行为;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的领导风格、吸收能力、

知识来源、学习能力、员工知识共享、获取;文化因素。(一)个体因素

研究者对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个体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包

括个体创新倾向、

个体创新行为。⒈个体创新倾向:具有创造力的员工,是组织创新的基础,通过员工个人创新行为来促进组织创新。个体创新倾向对组织创新水平和质量都有较强影响,个人在组织中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使组织不断进步[8]。

⒉个体创新行为:组织成员的个体创新行为和创新是正相关的。创新是员工个人行为,并不是组织员工的共同愿景,不会被组织奖励,不过这种行为却能帮助组织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员工是否愿意创新,取决于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所以理解什么是激励和促进员工个人去创新行为是最重要的,只有员工的心理被满足,他们才会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

(二)团队因素

在输入-过程-输出的理论框架中,对于组织创新而言,团队行为、

团队冲突行为都是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⒈团队沟通:团队沟通对于组织而言很重要,同一层次的不同

作者简介:侯二秀(1977-),女,内蒙古巴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郝唯汀(1987-),女,辽宁阜新人,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侯二秀1

郝唯汀1

(1.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内蒙呼和浩特010051)(2.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呼和浩特010021)

要:组织创新绩效是衡量组织创新水平和创新效果的指标,从对组织创新绩效的界定出发,系统的总结了影响组织

创新绩效的个体因素、

团队因素、组织因素和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形成组织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最后指出尚待探讨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创新绩效;创新;影响因素

7··

部门之间,不同层面的团队成员之间都要有很好的沟通。有效的团队沟通可以使团队获取有效的知识,并将知识更好地整合,进而促进组织知识整合。团队保持与外界有效的沟通,更容易获得组织支持,及时全面了解外界信息与市场结构,促进组织内部的协调,这样更加有利于提升组织创新绩效[9]。

⒉团队冲突行为:有些人认为团队冲突行为是破坏性的,是应该避免的,还有人认为群体里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最后是两种观点相综合,一定水平的冲突是可以接受的。当一个组织的冲突水平较低时,组织会呈现一种没有生气的状态;当冲突水平较高时,会呈现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而当冲突呈现中度水平时,组织会呈现一种不断革新、螺旋前进的状态。团队冲突可以分为关系冲突、过程冲突和任务冲突,冲突行为的种类不同,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也不同[10]。

⒊组织因素

影响组织创新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同样也影响着个人和团队,组织创造力与创新理论将组织创新和个人(团队)创新相结合,工作环境是影响个体和团队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个体和团队的创造力是影响组织创新的重要因素。组织因素主要包括人际情境、组织结构情境和文化情境。

(一)人际情境

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影响员工创新的关键因素。变革型的领导可以使员工具有创新思想,帮助员工以新视角看待问题,让员工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变革型的领导可以使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目标,进而达到组织目标;通过学习、尝试新的方法,增加自己的创新能力;可以给予下属鼓励和信任,关心下属,使下属更有归属感,更好地为组织工作,对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11]。

(二)组织结构情境

组织结构情境主要包括组织吸收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知识共享、组织创新气氛、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资源和制度。

企业创新的过程与知识的获取、整合、创造有密切联系,要想加快企业创新的步伐,就要加快企业知识转移。在创新过程中,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就能更好的实现组织知识转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还可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是不断追求新的知识,组织创新是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学习。学习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现有技术,提高创新绩效,而组织学习可以帮助组织获得新技术、新方法、手段、理念,组织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取的新知识,是组织进行下一轮创新的基础[12]。知识分享是组织创新绩效的重要方面,组织内的员工知识共享越好,组织创新能力就越强,越能够提升组织的创新绩效,这对组织而言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核心能力。知识共享为知识的整合提供了一个机会,强化了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同时知识共享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产生新思路、新方法,刺激创新;

组织创新气氛是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员工创新绩效也就是影响组织创新绩效,它可以影响个体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和对工作的满意度。而组织生产力、团队支持、挑战性和组织内个人创造力的发挥有很大关系,这就是说组织创新气氛的好坏与员工的创新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企业组织制度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规范,它规定企业的组织指挥系统,明确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和协调关系,并规定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职权和职责。组织制度会通过对组织创新气氛、员工创造性及创新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任务、进度等相关问题协调衔接的影响来最终影响创新的效率与效果。

组织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特有的价值观,是组织的信念,可以指导组织的活动和行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能够强化组织的学习氛围、激发组织的学习热情、激励组织的学习行为,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团队水平、业务素质与创新能力,促进组织长期良性发展。我国的员工和领导在面对组织创新失败的时候,往往选择逃避,这种消极的态度会阻碍组织创新,我们都是求同存异,所以个体想要创新会受到很多压力。尽管他们可能发现了好的方法,但是担心失败,所以不敢去冒险,这都会影响组织创新。

根据以上的回顾,本文归纳出创新绩效的一个综合研究框架(见图1)。

图1组织创新绩效的综合研究框架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目前关于组织创新绩效的研究中存在如下问题:

⒈国内研究相对不足

我国对于组织创新绩效的研究相对不足,大部分创新绩效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都是以西方研究成果为背景的,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环境都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的背景下是否适用,值得进一步思考。

⒉没有充分认识到影响创新绩效的各层次因素之间的交互性和复杂性组织本身是一个嵌套结构,即个体存在于团队中,团队又处于组织中,而以往的研究还是以孤立地研究某个层次的变量为主。

⒊没有充分考虑到阻碍创新绩效的因素目前主要从促进创新绩效的角度进行研究,然而是否存在一些因素能够破坏创新绩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趋势与展望

本文对影响创新绩效的个体因素、团队因素、情境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基于此,笔者认为今后对于创造力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首先,很多理论我们都是借鉴西方学者的观点,所以都是以西方为背景的,中国是有自己传统文化的国家,西方的研究理论在我国是否适用?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有很大不同,西方背景下的道德理论是否可以直接应用到中国,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人,是以个人主义为背景的,组织重视员工的创新行为,而我国儒家文化影响着企业和组织,比较重视求同存异,我国的创新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建设,建立哪些机制促进创新,需要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在中国的本土文化背景下,探索出中国特有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其次,没有充分考虑影响创新绩效的各个层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本身具有复杂性,个体存在于团队中,而团队有存在于组织中,而以往的研究都是孤立地研究某一个层次。

所以应探讨

侯二秀、郝唯汀:组织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综述8

··

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

总第408期

第18期2012年9月

组织与团队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个体是如何影响团队的和组织的,团队又是如何影响个体和组织的创新绩效水平。虽然存在着很多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在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究竟哪些因素更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动,笔者认为应该深入比较众多因素的作用大小,结合组织文化,提出实用的预测模型,什么样的领导风格更有利于提高员工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

最后,以往的研究没有考虑到阻碍创新绩效的因素,目前的研究只是从提高创新绩效的角度,然而是否存在一些阻碍创新绩效提高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需要加强对阻碍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有领导的不支持和组织氛围破坏员工创新,但是这类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研究阻碍创新绩效的因素有助于阻止避免,更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韩翼,

廖建桥,龙立荣.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5):62~77

[2]SMART J,AMAR A,O ’BRIEN M.Changing Land Management of Lowland Wet Grasslands of UK :

Impacts on Snipe Abundance and Habitat Quality[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8,11(4):339~351

[3]AGGEFI, F.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Innovation :A Knowledge -based Perspective on Cooperative Approaches [J].Research Policy ,1999,28(7):699~717

[4]CHISTENSEN J.F.AssetProfilesfortechnologiealinnovation [J].Research Poliey ,

1995,(24):727~745.

[5]MOORMAN C.&Slotegraf ,R.Theeontingency value of complementary caPabilities in Produet

develoPment.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9,36(2)239~257.[6]PRAJOGO D,Ahmed P K.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Stimulus,Innovation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J].R&D Management ,2006,36(5):499~515.

[7]ALEGRE J,CHIVA R.Assessing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on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Test [J].The Innovation.2008,28(6):15~326.

[8]NONAKA I,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9]BADRINARAYANAN V,AMETT D B.Effective Virtua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 :

An Integrated Framework.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al Marketing [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23(4):242~248.

[10]VINCENT 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Firms In Luxembourg

[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Police and Innovation ,2005,6:1~12.

[11]SHIN S J,ZHOU J,Transformation Leadership,Conservation,and Creativity:Evidence from Korea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3,46(6):

703~714.[12]JUNG D I ,CHOW

C ,WU A .The

Role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in Enhanc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hypotheses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3,14:525~544.

扩大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地扩大和深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结构优化,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

“走出去”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五

大投资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企业,成为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开放型经济就是要打破封闭,敢于“走出去”,走出本地、

走出国门,吸收外面新知识,新技术,取长补短,借助“他人”的资源和市场为我用,借助外力腾飞。其实当前世界各国大多强调经济的开放,例如日本经济产业省2012年6月22日日公布的2012年版贸易白皮书,就指出日本应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等加强

开放型经济下的企业创新发展

刘赫赵芳芳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010)

要:扩大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的创新如果选择了正确的途

径,将最大程度与较快速的促使开放式经济走向健康的发展之路。企业的创新又是多维的,尤其是在开放型的经济下,企业创新在结构裂变与战略性重构、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并举、传播媒介的多元与密集引发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新型创新等多种具体方式中不断推进。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企业创新;发展;影响

作者简介:刘赫(1979-),女,北京人,远洋地产有限公司资金经理,管理学学士,在职研究生,会计中级职称;赵芳芳(1984-),女,北京人,经济学学

士,在职研究生,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对外医学合作专员。

!!!!!!!!!!!!!!!!!!!!!!!!!!!!!!!!!!!!!!!!!!!!!

9··

关于组织绩效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关于组织绩效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组织绩效问题是衡量一个组织运营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面由小编为你分享关于战略HR管理与组织绩效问题探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组织绩效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组织的绩效指标包含如下4个方面:组织财务状况、客户对组织的满意度、组织核心业务流程、组织学习成长和创新能力。相应地,影响这些组织绩效指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着重从如下3个方面展开探讨: 1.人力成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成本是影响组织绩效中财务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经济学意义上讲,降低组织的人力成本,也就提高了组织的绩效。人力成本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人力资本获取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是用于招募和培训和各种直接货币或可货币化的有形费用,以及用于招募和培训过程中所付出的、不可完全用货币衡量的无形成本;后者则是指由于用于招募和培训而放弃的机会成本。第二是人工使用成本,包括员工的工资、支出的各种福利费用及其他费用等。第三是雇员流动成本;是由于雇员终止与企业雇用关系以及企业为替换该雇员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费用。由

于人力成本发生于组织的整个业务流程中,因此,它不仅是财务指标的直接影响因素,也还间接地影响着组织的创新能力、核心业务流程的开展以及满足顾客要求的实现。 2.组织知识创造力 组织知识创造力是组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雇员们交换、组合知识和从他人那里学习的能力的共同结果。组织知识创造力之所以被认为对组织绩效重要,是因为它可使组织创造新的优势,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帮助组织保持和发展战略优势,获得持续的绩效。同时,组织的知识创造力也必然直接影响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载体,组织创造力将通过核心业务过程服务于顾客,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此外,组织知识创造力通过不断创新,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会对组织的财务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3.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被认为是现代营销理论的支柱。市场导向是顾客导向、竞争导向与企业部门协作的有机组合。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为顾客提供优越价值,而只有不断提供优越价值才能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组织能够很好理解市场需求。而组织的市场导向程度决定了组织对市场把握的准确程度,准确的市场把握直接影响到组织创新的方向、途径和对顾客需求的满足,决定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的服务取向,影响组织财务状况。因此,可以认为市场导向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和组织创新,同时也对组织的核心流程与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

绩效管理之研究综述【1】

(1)对绩效管理的研究 以绩效管理为内容的学术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立足于不同视角不断拓展研究范围,使得以绩效为核心的学术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体系内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通过梳理可以发现,绩效管理研究历经如下典型阶段:阶段一:结果论。研究者们将绩效视为工作结果,即产出。组织以工作成果作为考核员工的主要依据,从而得出不同员工的绩效水平。其中,工作量、岗位责任、产量目标等指标较为常见。Bernadin经由研究确认了绩效与客户满意度、组织发展目标间的内在关联,指出工作绩效为岗位职责对应的工作结果;Kane 认为,绩效这一概念本身具备独立性,对其的理解可等同于员工个人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果。 阶段二:行为论。基于上一阶段内研究者们针对绩效所展开的理论研究,人们越来越深入理解绩效的内涵、特点、意义。部分学者对结果论中对成果的过分关注提出了质疑,在这部分学者看来,员工取得工作成果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作用,即需要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换言之,考虑到各类型因素的影响,不应简单的将工作成果视为衡量员工绩效的唯一指标。历经时间验证,人们逐渐认同了这一看法。Murphy指出,员工在工作上所发生的一系列行为均会在其个人绩效上有所体现,不同行为各自关系着员工的岗位职能、企业战略目标等。 阶段三:综合论。随着研究者们取得越来越多元化的研究结论,学术界开始意识到,结果论、行为论各自存在弊端,二者仍未达到完善。原因在于,绩效既可以被视为结果也可以被视为行为过程,基于此,需要以综合视角来看待这一指标,综合论随之产生。Olian指出,绩效同时包括行为过程及行为结果,二者彼此依存、相互影响。 (2)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罗伯特·卡普兰在1990年与大卫·诺顿通力协作,以平衡计分卡为对象进行了理论探究,二人采取案例分析的策略,筛选出包括苹果、惠普等在内的12家企业进行数据整合与研究,对平衡计分卡方法的应用原理与具体措施进行了总结。 诺顿在1993年与卡普兰对平衡计分卡方法的应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方

企业创新驱动因素及其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_陈洪玮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2017年第11期 企业创新驱动因素及其 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 ■陈洪玮张琼冯星坤 本文基于63家江西企业调查数据,从全要素创新的视角应用结构方程实证研究了企业创新驱动因素及其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政府政策、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等外部驱动因素和企业家精神、企业吸收能力等内部驱动因素,都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江西企业而言,其作用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技术进步、吸收能力、企业家精神、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内部驱动因素的直接作用强于外部驱动因素,技术进步的间接作用大于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 [关键词]创新驱动因素;创新绩效;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7)11-0222-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我国中部和东部省域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机理与对策”(71263037)、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江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13YJ02)、江西发展升级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江西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 陈洪玮,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张琼,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 冯星坤,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江西南昌330031)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呈现出资源代价大、科技含量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进入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期。“十三五”以来,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同时,供给侧改革也成为改革的一个新热点,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是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运用结构方程进行企业创新驱动因素分析,通过对63家企业的调查分析,找出影响企业创新驱动力的关键因素。其次对其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为提升企业创新驱动管理决策提出了建议。 222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企业绩效评价,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性如何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四本核心期刊上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评述有关观点,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绩效;统计分析;评价;文献综述 Abstract: The assessment of company’s performance is a tool for managers to accomplish the company’s goal of profit-making and strategy. Appropriate assessment of a company’s operating performance has become fundamental part of modern company management. T herefore, how to assess a company’s achievem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ifferent kinds of assessment system are scientific form the critical research areas. Previous literatures published on four core periodicals from 2001 to 2006 ----Study on Accounting, World of Management, Comments on Management by Nankai University and Economic Theory and Management-----have been taken as sampl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tudy on company’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some relevant ideas 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further study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as wel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Assessment; Literature Review 企业绩效评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较流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来自西方创造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工具。但其实,立足于我国的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值得借鉴挖掘的方法。本文以2001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一、引言 近年来,创新及创业的发展受到高度注重。从大学生创业“50万元以下的注册资本可分期到位”到国家及各省市级创业扶持政策层层推出,全民创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国家发布了各种优 惠政策实行鼓励,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支出加计费用化等,都大力促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策略。不过如何确定能够带来符合期望产出的有效投入成为企业不 得不解决的难题。通过实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能够更好地判断出 何为有效的投入、何为无效的浪费,从而更好地制定符合企业现状的 战略。在系统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下,企业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 创新绩效,这极大地协助了企业提升创新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有助 于企业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和有效的资源配置。现如今,企业技术创 新绩效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已不再局限于财务指标,还引入了大量的非 财务指标,但因为非财务指标在定量化过程中掺杂了过多的主观性因素,可能导致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偏差、企业自我定位不准确等问题。 财务评价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基础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的。所 以基于财务视角来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准确把握和客观 评价技术创新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财务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绩 效评价方法实行系统的综述。 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内涵 (一)技术创新。创新一词来源于ShcumpeetrJ.A.的《经济发展理论》,此书在1934年译成英文时,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之后Shcumpeetr提出创新概念是指在生产体系中将生产条件和 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从而获得潜在的利润。对于技术创新的 概念界定一直存有较多争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MueserR.在搜 集大量相关论文并实行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得到了一个较为简洁准 确的表述: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

生产型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绩效相关

生产型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绩效相关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竞争程度的加剧, 资源、环境、生态危机问题日益凸显。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现阶段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的直面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围绕建设美丽中国” 为目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 锐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这样的背景下, 基于环境视角的绿色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寻求的共鸣。生产型企业作为提供社会发展必需的物质基础的微观经济主体, 当如何顺应绿色经济发展浪潮这一趋势?这给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 无论形式和内涵上都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无疑, 创新的“绿色”化,是企业适应绿色经济发展和满足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生产型企业绿色创新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实现路径。 那么,如何促进和实现生产型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是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也就是说生产型企业绿色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是当前首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绿色创新(Green Innovation) 是继环境创新、可持续创新概念之后, 成为了组织和环境研究中的主流概念。随着近年来绿色创新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重要性越来越大, 绿色创新逐渐成为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高频词汇绿色创新研究也成为了管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 相关研究就国外已有成果来看仍处于早期阶段。 而国内学界关于绿色创新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台湾对于绿色创新研究相对成熟。因此,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讨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现有文献对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 分别从环境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战略管理和产业组织视角对绿色创新进行了探讨, 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1) 从环境规制方面, 研究了环境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V 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2004—2013年中国电子产业的数据,估计了企业固定资产投入额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往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对当期的创新绩效是存在着正向影响的,或者说现在的固定投资可能会正向影响以后的创新绩效。前一期创新的结果和当期的创新绩效也是正相关的,即现在表现出来的创新的结果会正面作用于下一期的创新绩效;企业应该结合实际选择适当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以确保创新的效率。 标签:创新绩效;固定资产投资;创新效率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9f14839976.html,ki.1672-3198.2016.11.004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创新能力。随着经济新常态,各个产业发展速度放缓,呈现稳步增长。许多中小企业就会因此而面临挑战,例如外需不足,贸易摩擦趋于多样化、隐蔽化带来的挑战等等。加大产品创新、扩大内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自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创新理论就层出不穷,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问题也引发了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做过相关的研究,再者就是对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也有很多是针对我国国内地区性企业的创新状况和某一特定的产业内部的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 目前,企业的创新模式已从线性化转向网络化,创新的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企业很难依靠自身进行单独创新。在此情况下,企业就需要依靠创新网络,运用网络中溢出的有效知识增加创新的成功率,提高创新绩效。创新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内部的自主研发投入和外部的知识学习应用。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通常认为,企业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的创新绩效和一国的综合竞争优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围绕着企业研发投入与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经验层面上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中的绝大多数都以发达工业化国家为背景,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Mahmood和Singh,2003)。本文尝试以中国的电子产业为例,从经验层面上系统分析企业研发投入(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为人们深入认识新时期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创新水平提供一些新的经验证据。 2指标选取与研究假设 2.1指标的选取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 【摘要】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地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视。从绩效管理思想的起源、绩效管理的概念,以及绩效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对绩效管理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综述。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关键词】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模型经济竞争文献综述 对于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下我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管理在一个组织中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整个组织的绩效;二是指个人的绩效。对于绩效的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最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是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二是从工作行为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因此我们主张应当从综合的角度出发。所谓绩效,就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的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工作的行为。 一、参考文献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2003年陈瑜编写的《DT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研究与设计》中以是以DT公司为研究对象。DT公司是一家由研究所转制形成的高科技上

市公司,本文的作者作为DT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同业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指导并实施了公司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力地支撑了公司业绩的高速成长。作者所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以对DT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为主线,针对DT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在对企业现有的职位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估并据此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上,分为部门、干部和员工三个不同的层面分别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并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进行研究,构建了企业的基础激励框架。本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综合运用绩效考核理论、技术与方法,根据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成功建立了适合于DT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并对体系的推行和实施进行了研究,为高科技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7年杨建奎编写的《国有大型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背景下,企业经营目标已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提升企业价值转变。经营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不仅是激励与约束的重要手段,而且已成为企业实施价值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绩效是企业价值增长的具体体现。从而对影响企业价值的三大策略,即价值源泉、价值动力和价值形象进行了系统剖析,归纳出影响这些策略的驱动因素,进而应用价值战略的思想构建了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同时,在评价模型中嵌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使模型更加完善和体现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特征。以经营绩效评价模型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主体对价值的判断为依据,以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和

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因素

4、请围绕公式P=F(S,M,E,O),谈一谈影响绩效的因素? 绩效的影响因素 一.导言 正如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那样,世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下定义了。时至今日,人们对绩效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分歧。就像Bates和Holton(1995)指出的那样,“绩效是一种多维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我们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来认识绩效,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 随着管理实践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绩效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所有的的组织都必须思考绩效为何物?【1】这在以前简单明了,现在却不复如是。策略的拟定越来越需要对绩效的新定义。因此,我们想要测量和管理绩效,必须对其进行界定,弄清楚它的确切内涵。 二.文献综述 员工绩效是其工作的“绩”(即工作的结果)及“效”(即实现这一结果的效率水平)的复合体,是一种客观存在。影响员工的绩效的因素有:技能、激励、环境、机会等。【2】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有员工技能、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激励效应。员工技能是指员工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内在的因素,经过培训和开发是可以提高的;外部环境是指组织和个人面临的不为组织所左右的因素,是客观因素,我们是完全不能控制的;内部条件是指组织和个人开展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也是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能改变内部条件的制约;激励效应是指组织和个人为达成目标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励效应是主观因素。在影响绩效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激励效应是最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因素,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组织和员工会尽力争取内部资源的支持,同时组织和员工技能水平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因此绩效管理就是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组织和员工争取内部条件的改善,提升技能水平进而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3】。 在绩效管理中,我们认为绩效首先是一种结果,既做了什么;其次是过程,即用什么样的行为得到。概括的说,即为以下等式: 结果(做什么)+ 行为(如何做)= 绩效[4] 对于绩效管理的不同观点: 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 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是英国学者罗杰斯(Rogers,1990)和布瑞德鲁普(Bredrup,1995)。这种观点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的许多管理思想,观念和实践等结合在一起。他的核心在于决定组织战略以及通过组织结构,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等来加以实施。它看起来更像战略或事业计划等,而个体因素即员工虽然受到技术,结构,作业系统等变革的影响,

供应链绩效研究综述

供应链绩效(衡量)研究综述 本文对迄今为止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供应链绩效(衡量)研究的现状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这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关于绩效与供应链绩效问题 理论界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绩效的研究侧重于以非财务绩效研究为主,但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绩效”的研究重点的认识并不一致。张涛和文新三(2002)认为,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是成本绩效衡量阶段,而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是财务绩效衡量阶段。赵红(2004)认为,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是财务指标衡量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是以财务指标衡量为主的阶段。马璐(2004)则认为,14世纪的复式记账法可以被认为是绩效的观察阶段,19世纪以后,可以被认为是成本绩效衡量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是财务绩效衡量的阶段。 然而,关于“绩效研究”的考察,有两点不容忽视,一是,绩效研究带来衡量观念和内容的变化,即:“传统绩效似乎就是从财务报表可计算出来的利润,如此定义绩效会使我们的思维走入死胡同。正如杜拉克认为,“我们必须树立企业绩效的新观念,要发展新绩效的方式,比如绩效能以非财务来衡量”(冯侠圣,汪光武,2004)。二是,自从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以后,SCP范式使绩效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产业及其所有问题,如产业绩效研究,企业绩效研究,组织绩效研究,甚至有政府机构的绩效研究等。这些研究大都是从组织行为角度来研究绩效问题,Walker and Ruekert(1987)从组织的角度将绩效分为:效能(指产品与程序之成功表现程度)、效率(指资源投入与产出比值)、适应性(指企业的反应能力)三个维度;John B. Matchette和Hans von Lewinski(2005)研究的内容是,供应链组织是不是能够有效率,从而能够使供应链节点企业有增长和核心绩效。目前,还有研究人员从绩效角度来研究绩效对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影响,如Tim Breene 和Robert J. Thomas (2004)在核心绩效(High Performance)应用研究中提出了核心元素:领导与战略、人力开发、IT能力、绩效衡量和创新在组织中的作用。

论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论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引述 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变革成功的同时保持已有优势,即同时具有探索与开发的双元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在维持现有能力的同时不断塑造新能力。探索性创新(exploratory innovation)和开发性创新(exploitative innovation)正是企业这种双元能力的重要体现,它们与企业的事前战略目标更密切相关,不但体现出企业对新知识和新机会的不断探索,还更多地体现出企业对现有知识和资源的驾驭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主动适应性,而不仅仅是事后对创新成果的感知。同时,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在基本的行为适应方式上体现了创新活动的特征及企业绩效的来源。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是两种性质不同、具有明显绩效差异的组织活动,它们对组织资源形成了竞争。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两种创新方式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二.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评价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评价企业绩效的主要方法,在国内外经过十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典范。研究内容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即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形成了各种绩效评价的观点;二是对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基于不同观点形成了企业绩效的评价框架。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国外企业绩效的评价理论研究己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根据理论研究的内容不同,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成本评价理论阶段。该理论研究的是早期的一种简单将本求利思想,企业绩效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企业主服务。 二是财务评价理论阶段。这种理论始于20世纪初,通过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最著名的是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它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系统研究的深化,使财务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完善。在这一阶段,企业绩效评价主要为企业经营者服务。 三是价值评价理论阶段。这种理论由日本松下公司首先创立,20世纪初,日本松下公司提出了“剩余收益”绩效评价方法,使剩余收益取代投资收益率成为一种主要业绩评价指标。最终形成了经济增加值评价法(EV A),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绩效衡量指标方法,EV A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这一阶段的理论主要为上市公司的企业股东服务。 四是综合评价阶段。这种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韩国,该国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国有企业实施年度绩效评价。到90年代初,美国卡普兰和诺顿平衡计分卡的诞生丰富了综合评价的内涵,完善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使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阶段的理论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1.企业绩效的测量方法 Christopher(2001)等明确指出:“市场营销策略的最终目的的确是为了赢得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客户。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对构成整个经营环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更加广泛地定义和关注。包括供应商、企业员工、对企业经营有影响的机构或个人、分销商,以及与企业有战略伙伴关系的其他企业在内的构成企业经营大环境的多重市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赢得和留住目标客户的能力。” 测量企业绩效的方法有很多,如V enkatramanandRamanujam(1986)通过归纳整理,将企业绩效的测量方法具体分为:财务绩效、事业绩效和组织效能。此外,在针对市场导向的研究中,

关于企业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4839976.html, 关于企业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作者:姚瑶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6期 【摘要】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源泉,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立足市场的保障。近年来,企业创新相关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梳理国内有关企业创新与财务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微观层面总结了现有文献。 【关键词】企业创新公司治理管理层特征公司特征 一、引言 创新是国家前进发展的动力,是我国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蓝图的基石。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提高其创新水平既是国家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也是其立足市场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向创新性强、附加值高的领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学术界有关企业创新与财务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到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微观层面出发,总结了公司治理、管理层特征、公司特征等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二、企业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 1.激励机制 如何有效地激励和约束管理者,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其创造性,留住人才,促进企业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业界研究探讨的热点。 田轩等(2018)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水平,在区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激励模式后发现,前者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远高于后者。此外,在非国有企业、股价信息含量丰富的企业以及核心技术人员属于激励对象的企业中,股权激励计划能对企业的创新水平起到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郭蕾等(2019)认为,对于非高管员工来说,激励模式对激励差距的作用并不明显,激励差距能正向作用于企业的创新产出。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长有效期和授权范围较大的股票期权以及授权范围较小的限制性股票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刘宝华等(2018)研究也证实了业绩型股权激励在整体上有助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会受到其行权限制特征影响:行权时间限制能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但行权业绩考核会对企业创新产生负面影响。朱德胜(2019)则基于环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本科生学年论文1 题目: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院(系)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班级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生姓名胡婷婷 指导教师(职称)麻凤梅(讲师) 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七月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胡婷婷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陕西安康,72500) 摘要: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绩效管理日益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本文对国内、国外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理论经历了由单一的评估制度,逐步向系统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理论体系。 关键词:绩效;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Hu Tingti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 Abstract:In the economic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quo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 From which it can be seen tha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has experienced by single evaluation system,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to the direction of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process, finally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system. Key words: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review

影响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1)

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 前言: 组织绩效是指组织在某一时期内组织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及赢利情况。而组织绩效评价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对组织的整体运营效果作出的概括性评价。它可以揭示组织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为管理人员和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信息,为改善组织绩效指明方向。组织绩效问题是衡量一个组织运营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一直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因此,组织绩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从动机观—团队观—组织文化观这一主线分析组织绩效的微观影响因素,并从这一分析主线对组织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另外,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简要评述。 主题: 自从管理学诞生以来,组织绩效问题一直作为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来进行研究。从管理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通过科学管理时期的外部规则控制和经济刺激,行为主义时期的参与和民主化管理;系统论时期的权变思想来达到绩效目的;从组织的微观层面来看,有学者从个体层面分析绩效水平,或从群体层面分析绩效水平,或从组织层面分析绩效水平。本文在继承了关于组织绩效是管理核心问题观点的同时,力图从组织的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进行综合思考,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一、动机观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早期动机理论源于心理学家Games(1890)、Freud(1895)和McDougall(1908)的思想,这些心理学家认为许多行为源于本能。但其局限性开始以动力心理学所倡导的以内驱力为基础的理论所取代(Woodworth,1918)。而Skinner(1953)认为个体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不确定事件将影响着将来的行为。心理学家集中于本能论和内驱力的理论探索,而管理者更多地集中于把动机理论运用管理当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形成了运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企业员工的内容型和过程型的动机观。 动机观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主要基于两种视角:一种集中于分析员工的多种需要,因为根据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是需要所引发的,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此,内容型动机观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证实与动机有关的各种因素,管理者的任务是创设一种积极满足各种员工需要的工作环境,这样就能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同时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不良的工作态度、行为和绩效,并认为奖励的价值在于满足所激发的需求。 另一种集中于围绕员工的激励过程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注重解释需要、奖励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动机观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得自本能或组织影响)来解释员工的行为,为此,动机观特别重视从个体层面研究人的各种需要,以及确定这些需要的主次顺序或结构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动机观对绩效研究侧重于员工行为,并把绩效看作是个体能力和动力的函数,并认为组织是由个体构成,个体是形成组织绩效的关键,组织绩效实质是个体绩效的综合体,因而绩效管理应以个体为中心进行。虽然以个人绩效为主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是,经过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个人绩效实现组织绩效是存在缺陷的,全面质量管理专家Deming(1986)也指出,对个人绩效进行考核是不公平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显在绩效差异,几乎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综述 摘要: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基础上,界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的内涵,归纳评价了五个经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理论模型,对相关实证研究做了小结,并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战略人力资源 一、引言 随着传统资源在竞争中的地位衰退,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层出不穷,对该领域的认识逐渐深入。大量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有着正向影响。本文梳理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的研究文献,对两者相关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并总结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绩效的具体过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执行,更需要不断提升实践水平以保证组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的界定 简单说,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所有能对组织员工产生直接影响的管理决策和实践。其体系包含三部分内容:具体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如招募、甄选和评估;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理念。 已有的多数研究都是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对环境的适应两个方面来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的。前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来促进员工发展并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组织承诺和能力。涉及到至少二十多种实践活动,排名前四的是培训与开发、薪酬方案、绩效评估以及招募和甄选。后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战略密切相关。这种观点把员工看作是一种没有感情和理性的资源,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更多体现为资源成本的最小化。其代表性的论点就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在制定商业战略时就考虑了人力资源相关问题,其战略的实施也

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9, 8(2), 161-167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4839976.html,/journal/mse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9f14839976.html,/10.12677/mse.2019.82021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ing Zhan, Qiangguo Z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May 15th, 2019; accepted: Jun. 3rd, 2019; published: Jun. 10th, 2019 Abstra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an effective indicator of the results of an enterprise’s innovation out-put. Based o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ea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pendent variables, mediator variables and regulatory va-riables, and summarizes and forecasts. Keywords Tea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Summary 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詹景,郑强国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5月15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3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10日 摘要 创新绩效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结果的有效指标。本文在梳理国内有关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角度分析和归纳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小结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摘要:政府绩效改革是西方国家在新公共管理思潮影响下风靡起来的一项管理改革举措,旨在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和公信力。近年来,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的理论界对政府的绩效结构,绩效管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政府绩效的改革运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本文将综述西方理论界在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为我国政府绩效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字:政府绩效绩效测量绩效管理 1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原来是管理学家德鲁克用来表示企业成本收益的经济学概念,而后被广泛应用。政府绩效内涵的表达是多种多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中指出,政府绩效也称为“政府生产力”、“国家生产力”、“政府业绩”等,不仅指字面解读出来的政府成绩和效益,而且包括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表现,以及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的表现。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小组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管理过程。总之,政府绩效就是政府的行为结果以及行动过程的表现,一般包括绩效评估、绩效衡量和绩效追踪三个阶段,也就是政府部门根据其价值选择确定治理工具和行为选择,并对行为结果按既定标准进行衡量并促使其做出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改变的整个过程。 2国外学者对绩效管理的研究 国外的政府绩效一般认为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始的。由于政府绩效本来就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而且其制度和社会基础较好,因此国外的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研究自然也完备的多。 首先,是基础性研究。以美国史蒂文·科恩和威廉·埃米克为代表,其在《新有效公共管理者》中对政府推行绩效管理的原因、目标组织结构、工作关系等进行了阐述。 其次,是目标管理。帕特里夏·基利等著的《公共部门目标管理》指出,标杆管理效果显著,确定最佳而不是最好的标杆。标杆管理需提前进行组织准备并选择适当的标杆管理程序,防止“排异性”反应,最后对标杆管理的细节问题实践的基础上做了适当性研究。 再次。是预算管理排的。珍妮特·M·凯丽的《地方政府绩效预算》将绩效管理转化为绩效预算,只有将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与绩效预算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达到绩效管理的预期目标。 最后,实践经验型研究。阿·哈拉契米在《政府业绩与质量测量》中选择性地介绍了荷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 总体上,国外的研究呈现这样重视过程、程序、注意具体问题和案例以及积

2018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课后测试

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92.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组织的整体绩效首先是从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体绩效中体现出来的,通过行为实施过程转化为部门或团队的工作结果,最终形成整个组织的产出——()。(1 分) B群体绩效 C个人绩效 D团队绩效 ?2、()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备互补知识、技能和共同目标的人在具体的、可衡量的业绩目标指引下共同实现的工作结果。(1 分) ?3、()是指个人所表现出的、能够被评价的、与组织与群体目标相关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1 分) ?4、()主要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为是否达到职业化的标准,是否按照职业化工作程序做正确的事情。(1 分) ?5、()是组织绩效的根本和基础,只有使个人工作绩效最大化,才有可能使组织绩效最大化。(1 分) ?6、()强调“绩效”=“结果”、“产出”或“目标实现度”。(1 分) ?7、()将绩效看作一个实现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即“绩效”=“行为”。 (1 分)

?8、()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最终必然导致结果,只要控制了行为就能够控制结果。(1 分) ?9、()主张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行为的标准化、职业化塑造,能建立起标准、规范的行为体系。(1 分) ?10、()将绩效视为组织人力资本的现实收益加上预期收益,也就是说“绩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1 分) ?11、()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个人的潜能、能力、素质纳入了绩效评估的范畴,使绩效考核成为连接专业技术人员过去的表现和未来发展的桥梁。(1 分) ?12、()认为绩效是由人的潜能(素质)、潜能发挥(行为)、潜能发挥效果(结果)共同作用的过程。(1 分) ?13、绩效具有(),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很多,绩效的优劣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受组织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1 分) ?14、绩效具有(),评价主体需要多维的、多角度地去分析和评价绩效。 (1 分) ?15、绩效具有()。(1 分) ?16、绩效的()是指达成预期目的的程度。(1 分) ?17、绩效的()指组织使用资源的投入产出状况。(1 分) ?18、绩效的()是指指组织应付将来变革的准备程度。(1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