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机械波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机械波

知识网络:

内容详解: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①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

②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横波和纵波:

①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

②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和液体不能传播横波,声波在空气中是纵波,声波的频率从20到2万赫兹。

●机械波的特点:

①每一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振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

②波只是传播运动形式和振动能量,介质并不随波迁移。

振动和波动的比较:

两者的联系:

振动和波动都是物体的周期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使物体回到原来平衡位置的力,一般来说都是弹性力,就整个物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而对构成物体的单个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因此可以说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在时空上的延伸,没有振动一定没有波动,有振动也不一定有波动,但有波动一定有振动。

二者的区别:

从运动现象来看:振动是一个质点或一个物体通过某一中心,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由振动引起的,是介质中大量质点依次发生振动而形成的集体运动。

从运动原因来看:振动是由于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后受到回复力的作用,而波动是由于弹性介质中某一部分受到扰动后发生形变,产生了弹力而带动与它相邻部分质点也随同它做同样的运动,这样由近及远地向外传开,在波动中各介质质点也受到回复力的作用。

从能量变化来看:振动系统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换,对于简谐运动,动能最大时势能为零,势能最大时动能为零,总的机械能守恒,波在传播过程中,由振源带动它相邻的质点运动,即振源将机械能传递给相邻的质点,这个质点再将能量传递给下一个质点,因此说波的传播过程是一个传播能量的过程,每个质点都不停地吸收能量,同时向外传递能量,当波源停止振动,不再向外传递能量时,各个质点的振动也会相继停下来。

二、波的图像:

●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简谐波的图像是正弦曲线,也叫正弦波。

●简谐波的波形曲线与质点的振动图像都是正弦曲线,但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波形曲线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像则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由某时刻的波形图画出另一时刻的波形图:

平移法:先算出经时间Δt波传播的距离Δx=vΔt,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Δx 即可。因为波动图像的重复性,若已知波长,则波形平移,则波形平移,时波形不变。当Δx=nλ+x时,可采取去整nλ留零x的方法,只需平移x即可。

特殊点法:在波形上找两个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和与相邻的波峰、波谷点,先确

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Δt=nT+t由于经nT波形不变,所以也采取去整nT留零t的方法,分别做出两个特殊点经t后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波形。

三、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①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频率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

③波速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的大小由介质决定。

●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四、波的反射和折射波的干涉和衍射:

●两个概念:波线和波面。

①波面:运动状态相同的点构成的一个球面就是波面。

②波线:与波面垂直的线就是波线。

●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个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便是新的波面。

根据惠更斯原理,只要知道某一时刻的波阵面,就可以确定下一时刻的波阵面。

●波的反射:

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反射。

①反射定律: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入射角(i)和反射角(i’):入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叫做反射角。

③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都跟入射波相同。

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

●波的折射:

①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②折射角(r):折射波的波线与两介质界面法线的夹角r叫做折射角。

③折射定律: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当入射速度大于折射速度时,折射角折向法线。

当入射速度小于折射速度时,折射角偏离法线。

当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属折射中的特例。

在波的折射中,波的频率不改变,波速和波长都发生改变。

波发生折射的原因:是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

产生显著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使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

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稳定的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区和减弱区的空间位置是不变的,加强区的振幅等于两列波振幅之和,减弱区振幅等于两列波振幅之差。

判断加强与减弱区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①画峰谷波形图,峰峰或谷谷相遇增强,峰谷相遇减弱。

②相干波源振动相同时,某点到二波源程波差是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增强,是半波长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五、多普勒效应:

●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

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现代医学上使用的胎心检测器、血流测定仪等有许多都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

②根据汽笛声来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③红移现象: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星系的谱线有“红衣现象”,所谓“红衣现象”,就是整个光谱结构向光谱红色的一端偏移,这种现象可以用多普勒效应加以解释:由于星系远离我们运动,接收到的星光的频率变小,谱线就向频率变小(即波长变大)的红端移动。科学家从红移的大小还可以算出这种远离运动的速度。这种现象,是证明宇宙在膨胀的一个有力证据。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mechanical wave)。机械波与电磁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机械波由机械振动产生,电磁波由电磁振荡产生;机械波的传播需要特定的介质,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在真空中根本不能传播,而电磁波(例如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机械波可以是横波和纵波,但电磁波只能是横波;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许多物理性质,如:折射、反射等是一致的,描述它们的物理量也是相同的。常见的机械波有:水波、声波、地震波。 机械振动产生机械波,机械波的传递一定要有介质,有机械振动但不一定有机械波产生。 形成条件 波源 波源也称振源,指能够维持振动的传播,不间断的输入能量,并能发出波的物体或物体所在的初始位置。波源即是机械波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电磁波形成的必要条件。 波源可以认为是第一个开始振动的质点,波源开始振动后,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就以波源的频率做受迫振动,波源的频率等于波的频率。 介质 广义的介质可以是包含一种物质的另一种物质。在机械波中,介质特指机械波借以传播的物质。仅有波源而没有介质时,机械波不会

产生,例如,真空中的闹钟无法发出声音。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率是由介质本身的固有性质决定的。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 下表给出了0℃时,声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数据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2019年)[1]。单位 v/m·s^-1 传播方式与特点 质点的运动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每一个质点都只做上下(左右)的简谐振动,即,质点本身并不随着机械波的传播而前进,也就是说,机械波的一质点运动是沿一水平直线进行的。例如:人的声带不会随着声波的传播而离开口腔。简谐振动做等幅震动,理想状态下可看作做能量守恒的运动.阻尼振动为能量逐渐损失的运动. 为了说明机械波在传播时质点运动的特点,现已绳波(右下图)为例进行介绍,其他形式的机械波同理[1]。 绳波是一种简单的横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拿起一根绳子的一端进行一次抖动,就可以看见一个波形在绳子上传播,如果连续不断地进行周期性上下抖动,就形成了绳波[1]。 把绳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小部分都看成一个质点,相邻两个质点间,有弹力的相互作用。第一个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振动后,就会带动第二个质点振动,只是质点二的振动比前者落后。这样,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个质点的振动,依次带动下去,振动也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从而形成了绳波。如果在绳子上任取一点系上红布条,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机械波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机械波 : 机械波 在高考物理中,机械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了解机械波的 性质、传播方式以及相关的公式和实验是学生必备的知识,也是考试 中常常出现的考点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机械波的相关内容,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机械波的定义和特点 机械波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波动。相较于电磁波,机械波需要 介质的存在来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机械波的传播 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机械波具有波长、频率、波速和振幅等特点。其中,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频率是指波的周期 内所包含的波峰或波谷的个数,波速是指波传播的速度,振幅则是波 的最大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二、机械波的分类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介质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机械 波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在横波中,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振动方向垂直,而在纵波中,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振动方向平行。此外,机械波 还可以根据是否需要介质传播来进行分类,例如,声波就是一种需要 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三、机械波的传播方式 在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有两种传播方式,即波的传播可以是沿某

一方向直线传播(直线波),也可以是从波源周围向外辐射传播(球 面波)。对于直线波来说,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前垂直,传播方式比较 简单。而球面波则是由点式波源产生,波前呈球面扩展,传播方式比 较复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两种类型的机械波。 四、机械波的传播速度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根据波的性质,机械 波的传播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λ × f,其中v代表波速,λ代表波长,f代表频率。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波速与波长和频率 有关。波长越大,传播速度越慢;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五、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一个障碍物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 现象。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相遇时产生的波的加强或减弱现象,而 衍射则是波通过一个障碍物或绕过障碍物后呈现出弯曲现象。干涉和 衍射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验证,也是物理课堂上常见的实验之一。 六、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机械波在遇到边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是指波从 边界面上弹回的现象,反射的角度和入射角度相等;折射则是指波通 过边界面进入新的介质时的偏折现象,折射的角度与入射角度和介质 折射率有关。反射和折射也是物理课上常常进行的实验,可以通过光 的实验来观察和学习这两种现象。 综上所述,机械波是高考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了解机械波 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机械波的分类和传播方式,熟悉机械波的传播速 度以及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将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更好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机械波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机械波 知识网络: 内容详解: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①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 ②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横波和纵波: ①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 ②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和液体不能传播横波,声波在空气中是纵波,声波的频率从20到2万赫兹。 ●机械波的特点: ①每一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振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

②波只是传播运动形式和振动能量,介质并不随波迁移。 振动和波动的比较: 两者的联系: 振动和波动都是物体的周期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使物体回到原来平衡位置的力,一般来说都是弹性力,就整个物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而对构成物体的单个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因此可以说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在时空上的延伸,没有振动一定没有波动,有振动也不一定有波动,但有波动一定有振动。 二者的区别: 从运动现象来看:振动是一个质点或一个物体通过某一中心,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由振动引起的,是介质中大量质点依次发生振动而形成的集体运动。 从运动原因来看:振动是由于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后受到回复力的作用,而波动是由于弹性介质中某一部分受到扰动后发生形变,产生了弹力而带动与它相邻部分质点也随同它做同样的运动,这样由近及远地向外传开,在波动中各介质质点也受到回复力的作用。 从能量变化来看:振动系统的动能与势能相互转换,对于简谐运动,动能最大时势能为零,势能最大时动能为零,总的机械能守恒,波在传播过程中,由振源带动它相邻的质点运动,即振源将机械能传递给相邻的质点,这个质点再将能量传递给下一个质点,因此说波的传播过程是一个传播能量的过程,每个质点都不停地吸收能量,同时向外传递能量,当波源停止振动,不再向外传递能量时,各个质点的振动也会相继停下来。 二、波的图像: ●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简谐波的图像是正弦曲线,也叫正弦波。 ●简谐波的波形曲线与质点的振动图像都是正弦曲线,但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波形曲线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像则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由某时刻的波形图画出另一时刻的波形图: 平移法:先算出经时间Δt波传播的距离Δx=vΔt,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Δx 即可。因为波动图像的重复性,若已知波长,则波形平移,则波形平移,时波形不变。当Δx=nλ+x时,可采取去整nλ留零x的方法,只需平移x即可。 特殊点法:在波形上找两个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和与相邻的波峰、波谷点,先确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机械波也是高中物理选修中的知识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一:波动形成和传播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二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2、横波和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和液体不能传播横波,声波在空气中是纵波,声波的频率从20到2万赫兹。 3、机械波的特点: (1)每一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振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 (2)波只是传播运动形式(振动)和振动能量,介质并不随波迁移。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二:波的图像1、横波的图象 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 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2、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曲线,也叫正弦波

简谐波的波形曲线与质点的振动图象都是正弦曲线,但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波形曲线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象则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三:波长频率与波速1、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2、频率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 3、波速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的大小由介质决定。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四:波的反射和折射 1.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便是新的波面。 2、波的反射: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 3、反射规律: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注意: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都跟入射波相同.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 5、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2.折射规律:折射定律: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归纳 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 ●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 提示: (1)介质是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物质,其状态可以是固、液、气中的任意一种(2)波的传播方向为振动传播的方向 2.机械波的形成: 介质中相邻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当振源质点振动时,它就会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样会使各个质点都重复振源质点的运动从而振动起来,这样振源的机械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但是在振动过程中,各个质点的振动步调并不一致,后面质点的振动总是要比前面质点的振动情况滞后一段时间。这样,在同一时刻,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不同的,从而形成凸凹相间(疏密相间)的波形。 3.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1)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定向迁移. (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而且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即各质点的振动方式与振源的振动方式完全一致.即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3)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

(4)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4A,位移为零.提示: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而质点不随波迁移 二、横波与纵波:区分两者应从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进行 (1)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横波.横波有凸部(波峰)和凹部(波谷).抖动绳子一端而在绳子上所形成的波就是横波,水表面的波可以近似看做横波. (2)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纵波有密部和疏部.声波是最常见的纵波,地震所产生的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提示:绳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三、简谐波: 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如果传播的振动是简谐运动,这种波就是简谐波 四、波长 1.定义:沿波的传播方向,任意两个相邻的同相振动的质点之间的距离(包含一个“完整的波”),叫做波长,常用表示 提示:“同相振动”的含义是“任何时刻相位都是相同的”或者说“任何时刻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 2.关于波长的几种说法 (1)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的密部(疏部)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3)波长反映了波在空间上的周期性 五.振幅

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一、波的基本概念 1. 波的定义:波是在空间传播的一种往复运动。 2. 波的分类:根据波的传播方向,波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根据波的传播介质,波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 3. 波的特点:波具有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特点。 二、机械波的传播 1. 机械波的传播介质: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进行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波的传播过程:波的传播是由波源激发出的振动引起介质中局部的运动,从而使波能够在介质中传播。 3. 波的传播速度:波的传播速度受介质性质和波长等因素影响。 三、波的基本性质 1. 波长和频率:波长是波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周期运动的距离,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波的振动次数。 2. 波速和波程:波速是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波程是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3. 波的振幅和功率:振幅是波的最大偏离值,功率是波在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 四、波的干涉和衍射 1. 波的干涉:当两个波相遇时,它们会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干涉现象。 2. 波的衍射:波通过障碍物或孔隙时,会产生波的传播方向的改变,形成衍射现象。 五、波的反射和折射 1. 波的反射:当波遇到障碍物或介质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 2. 波的折射: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形成折射现象。 六、波的相干和不相干 1. 波的相干:两波的相位差保持不变时,称为相干波。 2. 波的不相干:两波的相位差随时间不断变化时,称为不相干波。 七、波的衰减和衰变

1. 波的衰减: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损失能量,产生衰减现象。 2. 波的衰变: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介质的阻力,导致波的幅度和频率逐渐减小。 八、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是描述波的传播规律的数学方程,根据波的性质和传播介质的性质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波动方程。 以上就是机械波的基本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大家对机械波的理解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梳理

《机械波》知识梳理 【波动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二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横波和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和液体不能传播横波,声波在空气中是纵波。 【波的图像】 横波的图象 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曲线,也叫正弦波 简谐波的波形曲线与质点的振动图象都是正弦曲线,但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波形曲线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象则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波长频率与波速】 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频率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 波速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的大小由介质决定。 【波的反射和折射】 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便是新的波面。 波的反射: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 反射规律: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折射规律:折射定律: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波的衍射】 波绕过障碍物或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产生显著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波的干涉】 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使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他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发现的。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现代医学上使用的胎心检测器、血流测定仪等有许多都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 ②根据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1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振动和波动的相关理论及应用。下面将从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机械振动的特性、机械波的传播和机械波的特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 机械振动是物体在作用力的驱动下沿其中一轴向或其中一平面上来回往复运动的现象。常见的机械振动有单摆振动、弹簧振动等。 1.单摆振动:单摆是由一根细线或细杆悬挂的可以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的物体。摆动过程中,单摆的重心沿圆弧形轨迹在竖直平面内来回运动。 2.弹簧振动:弹簧振动是指将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质点的弹簧在作用力的驱动下做往复振动的现象。弹簧振动有线性振动和简谐振动两种形式。 二、机械振动的特性 1.幅度:振动中物体运动的最大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2.周期: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记为T。 3.频率:振动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周期数,记为f。频率和周期之间的关系为f=1/T。 4.角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角度的增量,记为ω。角频率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为ω=2πf。 5.相位:刻画振动状态的物理量。任何时刻振动的状态都可由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来描述。

三、机械波的传播 机械波是指质点或介质在空间传播的波动现象。按传播方向的不同,机械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 1.纵波:波动传播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纵波的传播特点是质点沿着波动方向做往复运动,如声波就是一种纵波。 2.横波:波动传播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横波的传播特点是质点沿波动方向做往复运动,如水波就是一种横波。 四、机械波的特性 1.波长: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的点之间的距离。记为λ。 2.波速:波的传播速度。波速和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为v=λf。 3.频率:波动现象中,单位时间内波的传输周期数。记为f。 4.能量传递: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从一个质点传递到另一个质点,并随着传播的距离逐渐减弱。 5.反射和折射: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6.干涉和衍射: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当波面遇到障碍物或多个波面叠加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7.声波:声波是由物体振动引起周围介质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分子振动而产生的机械波。声波的特性包括音量、音调和音色等。

高二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机械波知识点 1、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1)有波源; (2)有介质; 2、机械波的实质:机械波只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传播,介质本身不会沿播的传播方向移动; 3、波在传播时,各质点所作的运动形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作往复运动,并不随波的前进而前移。 4、波的作用: (1)传播能量; (2)传播信息; 5、机械波的种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播的传播方向垂直,这样的波叫横波。 如:水波、绳波、人浪等等; (A)波峰:凸起的最高点叫波峰; (B)波谷:凹下的最低点叫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叫纵波; (A)疏部:质点分布最稀疏的部分叫疏部; (B)密部:质点分布最密集的部分叫密部; (C)声波是纵波; 6、机械波的图像: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各质点的位置,纵轴表示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联接各点(x,y)所成的曲线就是机械波的图像; 机械波的图像是正弦曲线; 7、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1)波长用λ 表示; (2)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8、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周期)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周期),这个频率就叫波动频率(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各质点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9、波速、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波速; (1)波速等于单位时间内波峰或波谷(密部或疏部)向前移动的距离; (2)波在介质中是匀速传波的(波速恒定不变); 10、波长、波速、频率间的关系;V=λf 11、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 12、在波形图中质点向相邻的前一质点所在位置运动。 高二物理学习方法 (一)预习 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有的同学不注重听课前的这一环节,会说我在初中从来就没有这个习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 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的5、6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有的同学感到听课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预习可以培养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后进入大学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这些可是极其重要的)。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上课 (1) 主动听课. 听课可分成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作为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在教学上既是重点内容又是难点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mechanical wave)。机械波与电磁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机械波由机械振动产生,电磁波由电磁振荡产生;机械波的传播需要特定的介质,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在真空中根本不能传播,而电磁波(例如光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机械波可以是横波和纵波,但电磁波只能是横波;机械波与电磁波的许多物理性质,如:折射、反射等是一致的,描述它们的物理量也是相同的。常见的机械波有:水波、声波、地震波。 机械振动产生机械波,机械波的传递一定要有介质,有机械振动但不一定有机械波产生。 形成条件 波源 波源也称振源,指能够维持振动的传播,不间断的输入能量,并能发出波的物体或物体所在的初始位置。波源即是机械波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电磁波形成的必要条件。 波源可以认为是第一个开始振动的质点,波源开始振动后,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就以波源的频率做受迫振动,波源的频率等于波的频率。 介质 广义的介质可以是包含一种物质的另一种物质。在机械波中,介质特指机械波借以传播的物质。仅有波源而没有介质时,机械波不会产生,例如,真空中的闹钟无法发出声音。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率是由介质本身的固有性质决定的。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 下表给出了0℃时,声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数据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2005年)[1]。单位v/m·s^-1

传播方式与特点 质点的运动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每一个质点都只做上下(左右)的简谐振动,即,质点本身并不随着机械波的传播而前进,也就是说,机械波的一质点运动是沿一水平直线进行的。例如:人的声带不会随着声波的传播而离开口腔。简谐振动做等幅震动,理想状态下可看作做能量守恒的运动.阻尼振动为能量逐渐损失的运动. 为了说明机械波在传播时质点运动的特点,现已绳波(右下图)为例进行介绍,其他形式的机械波同理[1]。 绳波是一种简单的横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拿起一根绳子的一端进行一次抖动,就可以看见一个波形在绳子上传播,如果连续不断地进行周期性上下抖动,就形成了绳波[1]。 把绳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小部分都看成一个质点,相邻两个质点间,有弹力的相互作用。第一个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振动后,就会带动第二个质点振动,只是质点二的振动比前者落后。这样,前一个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个质点的振动,依次带动下去,振动也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从而形成了绳波。如果在绳子上任取一点系上红布条,我们还可以发现,红布条只是在上下振动,并没有随波前进[1]。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介质中的每个质点,在波传播时,都只做简谐振动(可以是上下,也可以是左右),机械波可以看成是一种运动形式的传播,质点本身不会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移动。 对质点运动方向的判定有很多方法,比如对比前一个质点的运动;还可以用"上坡下,下坡上"进行判定,即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向上远离平衡位置的质点向下运动,向下远离平衡位置的质点向上运动。 机械波传播的本质 在机械波传播的过程中,介质里本来相对静止的质点,随着机械波的传播而发生振动,这表明这些质点获得了能量,这个能量是从波源通过前面的质点依次传来的。所以,机械波传播的实质是能量的传播,这种能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海洋的潮汐能甚至可以用来发电,这是维持机械波(水波)传播的能量转化成了电能。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知乎

高中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知乎 机械波是指通过物质传播的能量波,常见的机械波有声波、水波、弹性波等,它们具有波长、频率、波速、振幅等特征。 1.波的分类 机械波按照传播方向,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方向与波的传 播方向垂直,如光波等;纵波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如声波等。 2.波的特征量 (1)波长:一个完整波形的路径长度,常用λ 表示,单位为米。 (2)振幅:波形最大偏移量,常用 A 表示,单位为米。 (3)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形通过某一点所产生的波数,常用 f 表示,单位为赫兹(Hz)。 (4)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常用 v 表示,单位为米/秒。 3.声波的性质 (1)声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其他介质中的 声速不同。 (2)共振:当由于外力作用而使物体振动频率与空气中的声波频 率相等时将会出现共振现象。 (3)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减弱,主要有两种因 素影响:空气阻力和声级衰减。

4.波的叠加原理 两个或多个波相遇时互相影响,叠加起来形成新的波形,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叠加。分为构成叠加和破坏叠加两种情况。 5.波的干涉 波面彼此交汇产生干涉现象。有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情况。其中构成干涉主要有同相干涉和异相干涉,破坏干涉主要有波阵面之间的抵消现象。 6.驻波 两个同频率、振动方向相反的波相遇形成的稳定立体图案。由节点和腹部构成。 7.多普勒效应 相对运动时,波源或接收者及时速度变化将引起频率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常用于医学前沿领域中的超声诊断和GPS定位等技术中。 以上就是机械波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总结。在学习中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波的运动特性,有助于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高三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机械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是指 由介质更新或传播略微便导致能量和量子传播的现象。本文将对 高三物理中涉及到的机械波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波的分类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分类,机械波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是 指介质颗粒振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相同的波,如声波;横波是 指介质颗粒振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如光波。 二、机械波的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起到能量传递 的媒介作用。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时,介质中的颗粒做往复运动,并将机械能沿波传递。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如杨氏 模量、密度等。 三、机械波的特性

1.波长(λ):波长是指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对应的长度,通常 用λ表示。波长与波速(v)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λ= v/f 计算得出。 2.频率(f):频率是指波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频率和周期(T)的倒数相等,即f=1/T。 3.振幅(A):振幅是指波中颗粒振动的最大位移,它与波的 能量大小有关。振幅越大,波的能量越大。 4.周期(T):周期是指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以秒(s)为单位。 5.波速(v):波速是指波在介质中传播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波速与波长和频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v=λf。 6.能量传播(能量衰减):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 转移和损失。通常随着传播的距离的增加,波的振幅会逐渐减小。 四、机械波的反射和折射

当机械波碰到一些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1.反射:当波碰到固定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即波的传播方向 被改变。反射系数可以用来描述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强度之比。 2.折射:当波从一个介质进入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 度和杨氏模量不同,波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波的传 播方向的改变。折射系数可以用来描述入射波和折射波的角度之比。 五、波的干涉和衍射 波的干涉和衍射是波的特性之一,它们是波的共有属性,不同 波会表现出不同的干涉和衍射效应。 1.干涉:当两个或多个波在同一介质中相遇时,会相互叠加, 产生干涉现象。干涉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构造干涉指两个 波叠加形成增幅的现象,破坏干涉指两个波叠加形成减幅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