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述评

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述评
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述评

工资是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按时间或者生产数量付给劳动者的货币表现。工资是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渠道,是维持劳动者以及劳动者家庭成员生活的基本费用来源,同时也是劳动者向社会所做贡献而得到社会承认的反映。上面对工资的描述这只是我们按照日常生日经验对工资进行的一个简要概括。那么,工资的真正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给出了答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工资的本质、形式及其市场定位。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内在关系,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继续与补充。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对我国探索工资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在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出现之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便已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工资理论。现在主流经济学的工资理论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凯恩斯主义工资理论、货币主义工资理论、效率工资模型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经济学派在历史与阶级的双重局限,决定了其工资理论的肤浅性与矛盾性。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主要包括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形式和工资的市场定位三个部分。工资本质的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工资形式的理论阐明了各种形式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揭示了在工资形式上所形成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颠倒的、虚幻的认识。工资市场定位则阐明了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市场形成机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运行必然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值水平,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立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明了劳动是惟一的价值源泉,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只有劳动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用来估计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惟一尺度。

下面将就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形式和工资的市场定位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工资的本质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力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明确区分了劳动力和劳动,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力成为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的价值也同其他商品一样,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即“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就是因为资本家使用工人的劳动力能够创造出比购买这些劳动力价格更多的价值。劳动力这种商品的其他特性还包括: 1、劳动力和劳动者的联系和区别在于劳动能力离开了活的人就不可能存在,但劳动能力又不等于就是劳动者本人;2、劳动能力只有在劳动时才能表现出来,在人们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劳动能力才具体发挥作用;3、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是由于劳动力这种能创造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特殊使用价值,资本家才会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也就是给付工人工作。马克思从而得出了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的结论。所以在资本主义里工资只是由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新价值的一部分, 用于补偿劳动力商品价值的部分,这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隐蔽的剥削性。

二、工资的形式

工资的形式有各式各样,但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有计时工资形式与计量工资形式。马克思认为计时工资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工资形式,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是工人按一定时间出卖的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他在分析了计时工资的特点及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加强对工人剥削的基本表现,并得出结论计时工资是剥削剩余价值有效的手段。而计件工资无非也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虽然,现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形式尽管名目繁多,但都是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这两种基本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与转化。另外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形式使得工资表现为全部劳动的报酬,掩盖了工资背后隐藏的剥削关系,但这是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除以工作日长度或劳动生产率得出每小时或每件产品的工资率。所以各种形式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

三、工资的市场定位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的工资市场定位揭示了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市场形成机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工资运行的机制保证了劳动力只有作为剩余价值的源泉才能出卖,确保了市场工资界限的实现。马克思首先从资本积累,也就是投资,与市场工资的关系来讨论这个问题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生产剩余价值,劳动力只有作为剩余价值的源泉才能出卖,也就是说,工资必须低于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或者说,有酬劳动必须低于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价值,必须提供无酬劳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投资与市场工资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市场均衡工资,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中必然会出现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相对人口过剩成为工资市场运行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市场均衡工资必然定位在劳动力价格(价值)水平上。马克思工资市场定位理论则阐明了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市场形成机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运行必然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值水平,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于探讨我国工资制度的利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资制度 , 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案例分析 ——“明星入大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在当今社会,某明星被高校录取的新闻已不再是新鲜事。众多体育明星、歌手、演员在 他们事业的低谷、转型等阶段,都选择了进入高校深造的道路。我们将就这一现象讨论其中 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下面是几个个例简述: 邓亚萍,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退役之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 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后入国际奥 委会等组织任职;——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 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奥运冠军非常少,奥运冠军多是获奖后到高校深造。由于体育明星的稀缺属性,大学往往破格招收,体育明星则敷衍了事,这使得他们的高学历更像是针对体育 成绩的额外奖励,搞笑者并不少见。据《新京报》的调查,奥运冠军邹凯在接受采访时不知 道自己读大几;跳水女皇郭晶晶自2002 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始终没有拿到毕业证。 奥运冠军王军霞透露,自己曾上过四年大学,在辽宁大学读了两年,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了 两年,但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现在的最高学历毕业证来自辽宁体校,这是所中专学校。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0 年9 月26 日《多体育明星念大学并不上课被指荣誉换文凭》从球星到老板,姚明如今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读书郎。 昨天,作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姚明时隔多年重回课堂。连上 6 节课,每节45 分钟,涵盖《大学英语》、《基础数学》和《中国近代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三门课程。 考虑到姚明的特殊身份,学校给了这位明星学生一些特殊待遇:为了让他在教室里坐得 舒服,贴心地换上一张特制的宽大座椅;为了让他兼顾事业与学习,特别采取单独授课与随 堂听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除了担心学业,困扰姚明的还有来自校友和媒体的“围观”。“姚师弟”、“姚校友”,, 走在 校园里,姚明身边总有众多举着手机、相机的“粉丝”同学追随;在他上课的教室外,无数 “长枪短炮”早已守候。——资料来源:《文汇报》2011.11.8 体育版 理论问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浅谈如何看待明星入大学现象? 问题分析: 案例中涉及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社会生活问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 根据。明星选择入大学深造,其动机无外乎两种:炒作自身,提高知名度,期望在公众心中 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素质,在所在的领域继续深造,或完成事业的转型。我们应注意到,无 论是哪种动机,都是建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社会发展对知识型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 单一的技能不再是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靠吃青春饭成为了越来越不现实和长久的生存之 路,同时,高素质人才得到的社会尊重和社会地位也相应提高。明星提升素质或事业转型必 然需要文化知识的深造,认识到这一点的明星们争相投奔清华、北大等各大名校,或为收获名声与面子,或为真正学习知识。因此,明星入大学取得高文凭是顺应社会需求的体现,是 在面对客观规律时做出的满足自身利益的主观选择。 该案例涉及的第二个重要原理是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研究.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分工反映着社会生产水平的状况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的,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尺度。社会分工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反映了在社会生产中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分工是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它们相互关系的纽带。 1、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促进着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生产工具的性能,他们决定着社会分工发展的水平。一方面,生产工具的性能决定着社会分工水平。生产工具的属性、效能不同,导致社会分工发展程度不同。具体而言,简单的生产工具产生简单的社会分工,而复杂而精密的生产工具就会产生复杂而精密的社会分工,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组织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使用不同生产工具将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分工形式。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也影响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劳动部门进行生产活动时会受到知识技能的制约,劳动者在社会当中从事的劳动活动,不是由劳动者本身的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由劳动者不同的知识技能决定的。在社会劳动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否则会严重浪费社会生产力。2,社会分工影响着生产关系,体现了生产关系的性质 马克思在谈到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时认为,社会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纽带。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同时,社会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在劳动过程当中,社会分工制约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分配,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与被支配着的关系,从而制约着生产关系。这些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分工影响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制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的不平等,社会分工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表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分工影响着人们对生产资料不平等的占有,从而导致了人们在劳动产品分配上的不平等。第三,社会分工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和地位。社会分工影响着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占有,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从而形成人与人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社会分工不仅影响着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诸多方面,还影响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更替。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密切相关,其中就体现为对生产资料所有的影响,“分工的每一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以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所构成的生产资料,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其不同的占有关系。马克思依据社会分工对人类社会历史上所有制形式作了说明: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的社会分工很不发达。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生产资料归全部落所共

马克思工资理论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的精华和局限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同其他经济理论一样,是对古典经济学派的批判和继承。在马克思之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工资理论,特别是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对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双重局限,决定了其工资理论的肤浅性与矛盾性。而马克思则在严格界定劳动与劳动力、劳动力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两对范畴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科学的工资理论。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主要包括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形式和工资的市场定位三个部分。工资本质的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工资形式的理论阐明了各种形式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 揭示了在工资形式上所形成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颠倒的、虚幻的认识; 工资市场定位则阐明了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市场形成机制, 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市场运行必然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值水平, 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辩证原则的运用,使得其工资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凸现出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 第一,工资在表象上体现为劳动买卖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即劳动价格;与此同时,这种市场交换行为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变资本与劳动力使用权之间的等价交换,使得工资不再成为劳动的报酬,而转变成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歪曲的表现形式。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单纯的利益辩护学说,工资的绝对运动——无论是以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衡量,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资与利润间的相对运动不仅构成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运动,而且也为社会总生产过程中一般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因此,只有在工资与利润的矛盾关系中,才能理解工资运动的本质规律。第三,工资变动与就业量变动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格调整模式,失业的出现并非源自工资的过渡增长;相反,技术进步引发的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造成了劳动市场上内生性的劳动供给过剩,并因此有助于压低工资的增长。第四,工资水平的变动,不仅仅是关涉到劳动市场均衡如何实现的微观问题,它更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以何种尺度从新价值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劳动力价值,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并进而为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路径提供基本规定性。因此,工资运动不仅是一个微观的、局部的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经济现象。第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

1.劳动 使猿脑变为人脑,提供意识的物质器官; 产生语言并为意识完善提供了必要形式;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促进意识向深层次发展。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 3.正确区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个论断既肯定又给予否定的自相矛盾现象。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而辩证矛盾则是指在客观现实中,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前者是一种认识上的逻辑错误,应予排除;而后者则是认识对象所固有的,应予正确地反映。 4.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就是全盘抛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典型:尼采的历史虚无主义、俄国的无产阶级文化派、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例如:对待自己的态度,不能是否定一切,容易导致抑郁 5.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大发现之一。 第一、克服了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第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三、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第四、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6.西方经济学 价值:无差别的效用 价值量:边际效用决定价值量。“物以稀为贵” 稀缺性scarcity: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资源稀缺与无穷欲望的基本经济矛盾 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并发展;丰富和发展 8.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资本主义宪法实行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和保护人权等四个基本原则,归根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建立。 资本主义选举制度名义上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实际上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一种政治机制。 资产阶级的政党是代表国家内部不同阶级。竭诚或集团利益而夺取政权或保持政权的一种政治组织。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其局限性表现在:其民主是在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其平等是用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其政党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9.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 垄断价格不能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从全社会看,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生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马克思就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就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就业问题是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就业实践,从重读马恩全集50卷中发现马克思研究就业问题的大致脉络可分为四大向度:“资本——工资(可变资本)——劳动——分工(具体劳动)”。循着四大研究向度,本文展现了马克思就业观的理论进路及其全貌。在资本向度,从资本积累出发展开了对资本有机构成、经济周期、资本过剩和产业后备军的剖析。 在工资向度,从工资作为土地和资本的零余地位出发展开了对可变资本、劳动者竞争、生存必需工资和平均工资的剖析。在劳动向度,从生产力发展提高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的比例开始,展开了对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劳动浪费、过度劳动、劳动竞争和劳动联合的剖析。在分工向度,从分工加剧岗位专业性开始,展开了对人的竞争、机器的竞争、异化劳动和结构性失业的剖析。马克思以四大向度为框架构建了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与就业关联的网络。 从资本方面来看,我国新资本积累下的资本有机构成项目变化造成就业改变;经济周期同步性增强而阶段性特点减弱,就业随周期波动出现类似波动曲线;资本过剩状况影响劳动过剩程度;资本集中促进了高科技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信息化,产业结构变化而就业结构调整;产业后备军处于消亡阶段。从工资方面看,工资范围、数额皆扩大,进而引起劳动者流动;企业致力于不变资本和劳动节约以实现不变资本内涵性扩大,短期劳动需求降低;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地区差异使劳动力区域性流动加强。从劳动方面看,劳动开始成为世界劳动,国际价值将由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掌控,缩减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无法满足持续增加的劳动力就业需求而加重失业;非生产劳动供给与社会需求呈结构性脱节而致相对过剩;工会组织力量增强而职能薄弱,一国劳资矛盾延伸到国际范围。从分工方面看,我国的各类分工均已深化,分工下的异化劳动导致异化就业,劳动目标指向异化消费,引致更深层面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按照以上就业相关要素的变化情况,我国在就业实践中构建起以下四种调控促进机制有助于就业问题的宏观综合治理。其一,建立资本调控机制,在资本积累提高的同时增加可变资本支出,采取积极投资措施抑制企业主提高劳动强度以实现内涵式剥夺,引导过剩资本进入未来产业,侧重非生产劳动部门投资。其二,建立工资浮动机制,加强劳动方决定权,以生产力发展为参照设立工资浮动标准,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3,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1,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3,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1,辩证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形而上学:机械的孤立静止的格列僵化的。 5,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6,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7,质变和量变的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 11,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3,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4,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4,货币的智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5,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16,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18,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分工理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关于分工的理论马克思最早提出“分工”这一理论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只是当时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系统。但马克思在他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中详细的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 一、《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阐述的分工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旧式分工,所谓旧式分工,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个人本身完全屈从于分工,因此他们完全被置于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他强调,“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在旧式分工下,出现了城乡、工农以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旧式分工同时还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分工的第一个形态——自然分工。从中我们可看出性别的分类对于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是人自发形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分工并非是真正的分工。只有发展到后来社会分工的形态上才算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工。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说的“分工只有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这种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很明显的社会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第二阶段为新式分工。“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论述的新式分工,他产生的前提是实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美好的愿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可以完全不受特殊活动范围的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是一种自愿的分工,从而使人获得了全面的解放,从根本上消除了分工带来的异化现象。 二、分工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

2014-2015学年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践课·案例分析 2013级英本、管信本、管险本、口本、预本、护本、药本、中药本、影本各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8学时)为案例分析,请按下列要求进行: 1、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案例分析占期评成绩的15%。 2、各班学生在班内进行自由组合,组成学习小组(也可单独进行),推选出组长,学习小组成员最多不超过五个,各组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并撰写分析论文。 3、案例分析要结合案例进行说道理、摆事实,表述要充分和完整,严禁抄袭。 4、案例分析要交电子版,上交截止时间为理论课讲完之前,由各班学委收齐、打包发至:huashengwang6767@https://www.360docs.net/doc/a717262473.html,(王华生老师) 或zhaoyupenghebi@https://www.360docs.net/doc/a717262473.html,(赵玉鹏老师) 5、从下列案例中任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小论文题目自拟。 案例【1】光是什么? “光是什么?”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不久,惠更斯又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由于当时牛顿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威信,“微粒说”占了上风。19世纪初,“波动说”又重新提出,并用实验有力地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19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由于光波说已牢固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许多学者在新的实验面前踌躇不前。而爱因斯坦却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 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光的波粒二像性的发现过程。 案例【2】感谢你的敌人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对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饲料来源也一样。 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只一年后繁殖到14只,到东岸的10只只剩下3只,那7只全被狼吃了。 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 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为什么“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 案例【3】试一下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 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过计算机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比较研究(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比较研究(一)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保障思想,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通过分析和比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借鉴两种理论的科学成分,这对制度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保障思想,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既要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的同时认清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质,更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通过对两种理论的分析和比较,借鉴其科学成分,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为科学认识和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质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贯穿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剖中。资本家的本性决定了他们能牺牲工人的利益、健康甚至生命,但不允许有任何力量动摇资产阶级统治,因此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和社会稳定,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掩盖资本主义工资对工人的剥削实质,而克制私欲以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但马克思认识到,“只要资本的力量还薄弱,它本身就还要在以往或随着资本的出现而正在消逝的生产方式中寻找拐杖”。因此,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是资本力量薄弱时的拐杖,是资本家缓和劳资矛盾、阶级矛盾,延缓资本主义体系崩溃的不二法宝。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基金不是资本家的施舍,其资金来源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明确指出,“保险必须有剩余价值补偿,是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项非生产费用,但是,资本知道怎样把这项费用的大部分从自己的肩上转嫁到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的肩上”。由此可见,工人阶级的社会保障基金是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不是资本家的慈善,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本质具有欺骗性。事实上,“他们自己的利益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才如此”,而这种利益就是“买得了不再受你们的搅扰的权利”,“至于慈善行为的效果,穷人从他们的穷弟兄那里得到的帮助,比从资产阶级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 (二)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实质 马克思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社会产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时,应做三项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偿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余的社会总产品是作为消费资料的,但在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之前还必须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公共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根据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要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再分配过程中扣除为教育、保健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基金以满足社会稳定的需要。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化事业,必须明确责任主体,以便承担相应责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指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各种保险都由统一的保险组织办理,这种组织按区域和被保险者完全自理的原则建立。”列宁提出国家责任主体说,认为实行国家保险是最好的保险形式,由国家政府进行管理,明确了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以国家政府的权威性,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二、西方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从不同角度都对社会保障进行过理论阐述,而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薪酬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其既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物质上与心理上的满足感,就成为企业自身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工资作为薪酬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马克思工资决定理论,以它的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一直影响着现代薪酬的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其基本观点在于: (1)工资是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物,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态,是在 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劳动力生产费用和劳动供求关系而形成的。 (2)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受价格规律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竞争规律的调节支 配,并受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力量对比和斗争的影响。 (3)资本主义工资是以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为尺度的,工资水平上升不会改 变工人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辩证法原则,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工资决定理论相比,具有以下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 第一、工资在表象上体现为劳动买卖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即劳动价格;与此同时,这种市场交换行为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变资本与劳动力使用权之间的等价交换,使得工资不再成为劳动的报酬,而转变成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歪曲的表现形式。因此,工资的本质,只有在资本主义特定生产方式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得到理解。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单纯的利益辩护学说,工资的绝对运动——无论是以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衡量,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资与利润间的相对运动不仅构成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运动,而且也为社会总生产过程中一般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因此,只有在工资与利润的矛盾关系中,才能理解工资运动的本质规律。 第三、工资变动与就业量变动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格调整模式,失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1

案例讨论报告 一、案例名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二、案例用途: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论、价值观 三、案例内容: 在展开案例之前,我们先详细了解一下广播电视的体制模式(包括赢利方面) : 1)商业广播电视:私人所有,本身是一种企业实体,以盈利为目标,受政府控制相对较松, 由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主要功能为公众提供信息消费和文化娱乐的商品;收入来源主要有:广告收入、节目出售收入、客户挂牌节目、有线广播的收视费等;美国ABC,NBC,CBS,FOX,日本NTV,TBS,香港TVB,A TV。 2)公营广播电视:国家所有,但对政府保持相对独立性,由独立机构代管,为文化公共 事业,以服务公众利益为最高目标,体现公众言论自由的民主权利;收入来源主要有执照费、国家财政拨款、少量广告收入;英国BBC,日本NHK。 3)国营广播电视:国家垄断经营,代表官方立场,作为执政党的宣传工具,负有传播新 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等责任,接受政府相关机构管理;经费主要有财政拨款和广告收益;我国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依照这一模式。 中国的电视台还没有分具体的商业和公营电视台类型,所以所有的电视台都想通过提高收视率来增加收入。收视率高说明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有很多的人在收看,就好像网站一样,点击率高就说明他的来访量或会员量大,那样播放广告的效果就会好。广告投放单位的效果就会同比增加。广告单位愿意在电视台多作广告,电视台的收入也就会高了。 收视率是各媒体电视台吃饭的保障,因此为了达到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目的,各媒体电视用媚俗、煽情、恶搞等手段吸引观众,在节目中希求获取观众即时而廉价的情绪反应和情感认同,满足人们的窥私心理,迎合和制造某些低级趣味,甚至假造收视率,各种状况不断发生。 为了提高收视率,各种选秀节目更是本着人们对情感世界的主观意识出发,制造了很多吸引眼球的看点。如《中国达人秀》出位的选手,不是断臂钢琴王子、先天断指钢琴美女,就是袖珍歌者、唐氏综合症武术高手;山东卫视《中华达人》冠军由双腿残疾乐观生活的选手获得;青海卫视《花儿朵朵》一位小儿麻痹症选手因讲述收养孤儿的身世获得晋级;深圳卫视“金钟奖”一位白化病选手靠说出自己的故事赢得评委鼓掌……如此煽情,作为电视台向公众传递什么样的审美?什么样的价值观?歌唱选秀卫冕的选手唱歌并不动听,舞蹈选秀

马克思理论与实践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 十四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 马克思原理这里说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与“组成部分”,出自列宁的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一三年。在一九一〇到一九一四年间,列宁连着写了几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包括《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几个特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卡尔·马克思》等,这篇论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是其中影响力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篇,这个影响可以说直至今天并且涉及未来。按照列宁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是一样的,都是三个,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用列宁的原话说就是:“马克思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所谓来源和组成部分,本来就有直接继承的意思,用列宁的话说就是“直接继续”。但问题并不就是这么简单。继承什么,如何继续,除原有内容的接受外,还有不少新的创造,而这种创造又同接受原有内容交织在一起,因而不能单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而必须从现实和思想的结合上深入问题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单从词义上说,“来源”和“组成部分”二词的含义并不是一回事。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这三者,是按学科来划分的,而马克思学说所包含的学科又不止于这三个方面。那么,将这三个方面作为来源和组成部分放在一起,可以从两个角度以及在两个层面上突出其重要性:一是将其与此前不久兴起于欧洲的一些重要学术思潮并列,并具有说服力地指出马克思学说的超越前人之处;二是在马克思整体学术思想体系中突出这三个方面,不仅在于强调这三方面本身,还在于以这三方面为主体,构建更具有新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以适应新的实践和理论的需要。认真阅读列宁的这篇文章,就会清楚地发现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来源和组成部分分析的独到点,即不仅将其置于人类思想文化的历史进程之中,而且具体揭示出其同一些思想文化的重要成果之间的关联之处。比如近代欧洲发展起来的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简单地将它们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当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但把马克思主义和这三者进行对比,就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重视这些联系和区别既有助于弄清前人所做事情的成就之处,更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将这些关系说成是来源和发展的关系,说明谁是谁的来源以及谁是谁的发展,对于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历史上这三大学术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本身,都是大有好处的。列宁的这篇文章,通篇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如何继承和超越前人思潮的内容和意义上论述的。列宁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便讲: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1](p309)马克思当时所面对的,是以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哲学,以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和以付立叶、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社会主义学说,而所思考以及想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的解放、首先是劳动人民的解放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差距就发生了。列宁在文章中明显地标示出差距之所在和克服差距的原则和途径。同时紧紧围绕上述三个学科,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者的顺序,鲜明地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列宁的观点,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上,科学又准确地表述了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对后来的影响很大。我们今天重新学习、研究和实践这些问题尽管由于革命和建设的形势不断变化和发展,但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仍然是常新常在。只要我们结合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去从事学习和实践,其作用和意义仍然是很大的。 列宁的这篇文章,按照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的新理论作了概述。在哲学方面,“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通过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他严密地论证了并且彻底地发展了这个理论。”“工人用工作日的一部分来抵偿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的开支(工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则是无报酬地劳动,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社会主义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在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把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段话包含着深刻和含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①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②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了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把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的,所以,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每个人一生下来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想发展 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在创建其科学理论中所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系统和深刻的阐述。 人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演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史,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发展史。人的本质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研究人的本质问题,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人的特殊本质。只有把人的本质问题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探讨才会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才能从特殊的现实本质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论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11710班刘芳芳1107314056 摘要: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的分析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性。 关键字:马克思国际分工关系阶段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阶段及特征(四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没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②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分工的发展也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到产业革命的开始,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 地理大发现以前,只存在极不发达的地域分工,世界市场也还没有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一些殖民主义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政策,把广大的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都卷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从而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显著增多,从而形成的区域性的国际市场,也产生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出现了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

即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设阶段; 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也就是产业革命开始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结束(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建立)。 这个时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德、美等国先后建立起大机器工业,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机器大工业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之中,从而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和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3、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世界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巨大变革,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把世界各国都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并在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 4、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阶段: 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使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地改善了工艺技术和劳动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使国际分工无论是它的形式或是广度、深度都随之而不断发生变动。 从个别国家来看,也是如此,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最先,以后又和美国一起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二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

马克思原理作业 答案

廊坊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年级 成绩 2012年11 月25 日

作业题8 19世纪中期马克思写《资本论》时,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高出50%.从那时到现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各国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解答:: 第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价值,其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格,但表面上工资表现为劳动价值或 价格,这掩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第二,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是有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在于他可以还原为维 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劳 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指出的费用等,劳动力价值的特点在 于: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 水平受自然条件,民族特点,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 方面因素的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影响工 资水平。 第三,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主要是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无产阶级为提高 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整个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水平 发展较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

差距现在也存在差距。 第四,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与次发达国 家差距更大。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主要 是由资本主义工资,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不 同所决定的,而我们所说的工资只是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由 各种因素决定。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资从表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从而,表面上,工 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自己的劳动,工人的劳动也得到了报酬, 但实质却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 它没有价值或价格,它不能被买卖。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 等价交换,劳动都不可能是商品。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上的 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即为劳动。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 的生存为条件,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 合为条件。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具有价 值或使用价值的属性。资本家与工人交换的过程中,工人出 卖的是劳动力,这就等同于商品交换,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工人与资本家交换的是劳动力的价值,交换的是进行生产劳 动的能力。因而,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换 形式,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正 如马克思所说的:“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