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代数知识点思维导图

七年级代数知识点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点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工具。在

学习代数时,构建一张代数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代数知识。以下是一份七年级代数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点

1、数的分类

2、数的运算法则

3、代数式和多项式

4、一元一次方程

5、二元一次方程

第二部分:可视化工具

1、坐标系

2、直线和函数

3、二次函数和抛物线

第三部分:三角函数

1、三角形

2、同角三角函数

3、三角函数的图像

第四部分:比例和百分数

1、比例

2、倍数和比率

3、百分数

第五部分:几何

1、图形的相似性

2、三角形的相似性

3、勾股定理和平方和的性质

以上是一个七年级代数知识点思维导图的大致框架。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继续展开分支,将相关的概念和公式都加入到相应的分支中。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更好地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标记来区分不同的概念和公式,增强思维导图的可读性。此外,建议将思维导图挂在学习区域的墙上,以便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查看。

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应该只追求数量和细节,而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才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总之,代数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代数知识。希望每位七年级的同学都能够亲手构建一份代数思维导图,加深对代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好资料,初中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学习好资料,初中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一、全等三角形思维导图 经过翻转、平移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而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是几何中全等之一。根据全等转换,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仍旧全等。正常来说,验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般用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HL)来判定。 二、相似三角形思维导图 三角分别相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几何中重要的证明模型之一,是全等三角形的推广。全等三角形可以被理解为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其实是一套定理的集合,它主要描述了在相似三角形是几何中两个三角形中,边、角的关系。

三、几何初步和三角形思维导图

四、投影与视图思维导图 五、圆思维导图 圆是一种几何图形,指的是平面中到一个定点距离为定值的所有点的集合。这个给定的点称为圆的圆心。作为定值的距离称为圆的半径。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就是一个圆。圆的直径有无数条;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六、实数思维导图 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数学上,实数定义为与数轴上的点相对应的数。实数可以直观地看作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它们能把数轴“填满”。但仅仅以列举的方式不能描述实数的整体。实数和虚数共同构成复数。

七、代数式思维导图 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或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

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 七年级的数学思维导图可以关怀学生学好数学,更能在复习时起到很好的作用。下面我细心整理了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宠爱! 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代数式 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实数 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三角形 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相交线与平行线 数学七年级(下)学问点总结 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 主要学问点: 1.平面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对顶角;邻补角。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4.平行线的判定、性质。 中考分值: 可能会考一题选择或填空(4分);但它是几何证明的基础,也是从如今开始接触几何证明 重难点: 1."三线八角'的精确辨析与应用 2.本章是第一次见到几何证明题,证明题的理解和证明过程的书写都有很大的难度 第十四章三角形 主要学问点: 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中考分值: 几何题目很少单独某个学问点出一题,但本章是做全部几何题目的基础,每个几何题目必定会用到本章的学问; 重难点: 1.本章学问概念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麻烦 2.几何学问学的更多,几何题目更难,需要确定的证明技巧 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主要学问点: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 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 中考分值: 可能会有一题选择或填空(4分);但它是学好函数必需的基础 重难点: 1.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

2.直角坐标平面内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看过"七年级下数学的思维导图'的人还看了: 1.绘制思维导图的简洁步骤 2.绘制思维导图的七个步骤 3.如何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 4.思维导图作图规则和绘制方法详解 5.初一数学全部单元的思维导图 6.初一上数学的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代数式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代数式思维导图 数学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当前知识脉络的,复习好数学知识。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初中数学代数式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代数式思维导图汇总 初中数学代数式的分类 在复数范围内,代数式分为有理式和根式。 有理式 有理式包括整式(除数中没有字母的有理式)和分式(除数中有字母且除数不为0的有理式)。这种代数式中对于字母只进行有限次加、减、乘、除和整数次乘方这些运算。 整式有包括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或者是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和多项式(若干个单项式的和)。 1.单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或字母因数)的数字系数,简称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代数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齐次多项式:各项次数相同的多项式叫做齐次多项式。 不可约多项式:次数大于零的有理系数的多项式,不能分解为两个次数大于零的有理数系数多项式的乘积时,称为有理数范围内不可约多项式。实数范围内不可约多项式是一次或某些二次多项式,复数范同内不可约多项式是一次多项式。 对称多项式:在多元多项式中,如果任意两个元互相交换所得的

结果都和原式相同,则称此多项式是关于这些元的对称多项式。 同类项:多项式中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无理式 我们把含有字母的根式、字母的非整数次乘方,或者是带有非代数运算的式子叫做无理式。无理式包括根式和超越式。我们把可以化为被开方式为有理式,根指数不带字母的代数式称为根式。 我们把有理式与根式统称代数式,把根式以外的无理式叫做超越式。 什么是数学思维导图 数学是数字与图形结合的一门学科,有效地学习数学,不仅能提高数学成绩,而且能扩散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带动其他学科成绩快速提升,对人的一生也是受益匪浅的。 数学思维导图是建立在中小学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导图应用的基础上,由北京龙途教育率先研发并推广到数学教学与学习中的一种数学学习工具。 龙途教育教研团队经过长达三年时间研发、实践和不断修正,结合全国数十名知名高级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多省市状元的学习方法和中小学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根据中高考数学历年考试特点和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特点,利用人类对图形的记忆理解能力远远高于对文字的记忆理解能力这一特点,精心编制了“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学习卡片”、“中考数学思维导图”和“高考数学思维导图”等,将中高考考点溶于图像之中。由龙途教育思维导图绘制团队亲自带队并精彩讲授,同学们可瞬间掌握并能现场画出知识层次、知识清单、解题方法、中高考考点等,解决了同学们记公式难和不知道学习目标盲目备考的问题。 数学思维导图的研发和使用,正是吻合了数学本身的特点和数学对学习者的作用。数学思维导图由颜色、线条、图形、联想和想象五要素组成,如下图: 它能够:

初一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高清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高清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数轴概念 数轴包含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不是所有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数轴比较大小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比较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相反数的概念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相反数的意义 相反数可以用来表示借贷、温度等相反的情况。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b,m+n的相反数是-(m+n)。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绝对值的概念 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比较大小的法则是: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减法 将有理数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作差比较:若a-b>0,则 a>b;若a-b<0,则a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注:因为字数限制,以下思维导图并非完整版,仅供参考) 第一章相识与认识 1. 数学的定义 1. 数学的由来 2. 数学的定义 3. 数学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2. 数学与生活 1.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3. 数学思维及其特点 1. 数学思维的概念 2. 数学思维的特点 3. 提高数学思维的方法 第二章认识数 1. 自然数及其运算 1. 自然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2. 自然数的排序 3. 自然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整数及其运算 1. 整数的概念与性质 2. 整数的大小比较 3.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的概念与性质 2.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3.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实数及其表示 1. 实数的概念与性质 2. 实数的表示方法 第三章代数式与方程 1. 代数式及其基本性质 1. 代数式的概念与分类 2.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 2. 方程及其解法 1. 方程的概念与分类 2. 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公式 3. 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1. 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与分类 2. 解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4. 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1. 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性质 2. 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图形的结构 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1. 点的概念及性质 2. 线的概念及性质 3. 面的概念及性质 2. 基本图形及其性质

1. 三角形的分类及性质 2. 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 3. 圆的概念及性质 3. 同位角和内错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1. 同位角和内错角的概念 2. 相关定理的证明 第五章几何运算 1. 相似与全等 1. 相似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2. 全等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3. 合同与全等的区别 2.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1. 勾股定理的概念与证明 2. 勾股定理的应用 3. 三角形的面积及其计算公式 1. 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 利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数据的处理 1. 统计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1. 概率的概念及性质 2. 事件的分类及其概率 2. 频数分布表及其分析 1. 频数分布表的概念 2. 分析频数分布表的方法 3. 直方图、折线图及其应用 1. 直方图、折线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2. 分析直方图、折线图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 -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 -b)n =(b -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