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西方经典激励理论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 H. Maslow)1943年在其《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是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激励理论。他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呈阶梯形分布(如图12—2所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自我实现的需要高逐级上升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获得满足,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社交的需要

已获得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安全的需要

只有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起激励生理的需要作用。人在某一特定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处于最主要、优势的地位。图12—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

管理者要了解被管理者未满足的需要和优势的需要是什么,设置最有吸引力的目标,去激励员工。

2、需要层次在组织中的应用

表12-1 需要层次论在组织中的应用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Herzberg)在5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他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就员工激励的问题提出了“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理论”,又叫双因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

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

1、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工作环境和条件因素,如企业组织的政策和行政管理、基层人员管理的质量、与主管人员的关系、工作的环境与条件、薪金、与同级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级的关系和安全等十个方面。这一类因素如果缺少,就会引起不满和消极情绪,如果改进则能预防和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人满意,不能直接起激励作用。就像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一样,因而称这些因素为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则往往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有关,如工作成就、工作成绩得到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责任感、个人得到成长、发展和提升六个方面。这类因素对员工能起到直接的激励效果。它们的改善,或者说这类需要的满足,往往能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对双因素论的评价

双因素论有一定的创见,但也受到不少人的批评。有人认为人是非常复杂的,当他感到满意时,并不等于提高生产率,而不满意时也不等于降低生产率。人因为种种考虑,可以在不满意的条件下达到高的生产率。而赫兹伯格在讨论双因素论时,只重在满意不满意而没有联系与实际生产效率的关系。还有人认为赫兹伯格进行调查时的对象只是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他们不能代表工人的情况。因而双因素论是否有普遍意义是值得怀疑的。

引入案例:兔子与胡萝卜的故事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David Maclelland)在研究了人的后天需要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并非都是与生俱来的,有些需要是在后天的个人生活经历中获取的。人在后天形成的需要主要有三种:权力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

权力的需要,是指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为他人负责,对他人具有权威,友谊的需要,是指渴望与他人形成密切的关系,避免冲突,建立友谊。

成就的需要,是指具有追求高成就的强烈愿望,他们敢于迎接挑战,为自己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掌握复杂的技能以及超越其他人。

不同的人,这三种需要排列的顺序和比重不同。这些差别,跟个人早期的生活阅历有很大关系。

麦克利兰根据他长期的研究得出:

那些有着高成就欲望的人,往往成长为企业家。他们敢于冒商业风险,争取比竞争者把事情做得更好。

有着强烈友谊需求的人一般是成功的“人际关系调节者”,他们的专长是可以将一个组织内部几个不同部门的人员团结在一起。

而对权力有着强烈需求的人有较多的机会晋升到组织的高级管理层。

过程型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V.H.Vroom)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它主要研究需要与目标之间的规律,不同于内容型激励理论以优势需要或内部需要的满足来达到激励作用,而是着重分析使“激励因素”起到更大作用所必需的条件。

它认为,人的固定要求决定了他的行为和行为方式。要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应该从其所追求目标的价值或吸引力与其实现的可能性来考虑。

行为动机水平等于是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用公式表示:

动机水平 = 期望值×效价

所谓动机水平,也即激励程度,是指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和持久程度,它决定着人们在工作中会付出多大的努力。所谓期望值,也叫期望概率,是指一个人根据过去的经验判断自己能达到某种结果(目标)的可能性大小的预先估计。所谓效价,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要达到的目标的价值进行的评价,也就是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如果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如果期望值和效价有一项为零,激励作用也将消失。因此,管理者既要考虑目标的效价,又要考虑期望值,而且两者都要高,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对下列三种联系的判断:(1)努力与绩效的联系。

(2)绩效与奖酬的联系。

(3)奖酬与个人需要的联系

根据上述理论,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时,首先要了解员工的个人目标是什么或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为员工设置在他看来是最有效价的目标。其次,要使员工经过努力所达到的工作业绩与他的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真正联系起来,并让员工预先知道这种联系。最后,要让职工树立这样的信念,只要努力工作,就有可能达到所期待的业绩水平,并最终可以获得所期待的奖酬。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Adams)于6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比较中探讨个人作出的贡献与所取得的报酬之间的比值是否平衡的理论,主要研究利益分配(特别是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得报酬量的绝对值,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报酬量与别人报酬量之间的关系,即报酬的相对值。人们一方面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的比较(纵向比较),另一方面还把自己付出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横向比较)。只有当发现比例相当时,会认为公平,心情才会舒畅。如果发现比例不当时,就会认为不公平,内心就会不满。

公平理论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有着重要的启示:要公平地对待员工。要弄清楚员工是否存在不公平心理以及这些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组织有关制度的缺陷还是员工主观认识的问题?无论是何种原因,当发现下属存在不公平感时,都要想办法解决(解决的办法要对症下药),而不能置之不理。当发现下属积极性不高或者离职现象较多时,首先要从公平问题找找原因。精明的管理者总

是非常重视公平问题,力求创造一种公平的组织氛围,以使其下属受到不断的激励。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从人的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联系去研究如何改变人的行为。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首先提出的。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如何,取决于特定行为的结果。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避免这种结果。因此,管理者通过控制外部的环境条件(外部刺激),可以改变人的行为。这称为强化,也称行为修正。例如,对于个别员工的迟到现象,管理者如果不闻不问,员工的迟到现象就有可能曼延;如果对按时到达者表示赞赏,而对迟到者表示强烈的不满,迟到现象有可能被制止。

强化方法有四种:

1.正强化。这是指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以使其重复这种行为。在管理过程中,给予对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和成绩的人和事以肯定和奖励,就等于良好行为被组织承认而得到强化,使良好行为得以持续。正强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表扬、赞赏、晋升、提级、授予名誉、授予责任和权力、增加工资、奖金和奖品等。

2.负强化。这是指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使之减弱与消退,以防止类似的行为再度发生。在管理中,对不符合组织和社会期望的行为进行批评或惩罚,促使不良行为受到削弱或抑制,也间接地加强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巩固。

3.自然消退。这是指管理者对员工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采取视而不见的态

度,让行为者感自己的行为得不到承认,慢慢终止该行为。例如,对于那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人,领导者故意不加理会,久而久之,这类人会因自讨没趣而自动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引入案例:老人与砸玻璃的孩子

归因理论

行为改造激励理论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1896年2月18日-1988年1月2日)在有关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

归因理论的内容: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归因理论认为失败的归因分析和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的转化关系十分密切。显然,把失败归咎于不稳定因素,有利于对前途充满希望,鼓舞干劲,在失败时保持旺盛的热情和信心,克服自暴自弃而奋发向上。这就是“气可鼓而不可泄”的道理。人们用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此有人把归因论也叫做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的自我感觉自我思想认识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应用归因论来改变人的感觉和认识,从而进行强化,最后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一般人可做出四

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

1、归因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下列三个方面:

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原因。

社会推论问题,即根据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的稳定心理特征和素质或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期望与预测,即从一定的过去的行为和其结果预计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什么行为。

2、归因论的依据和应用。罗斯、安德鲁斯等人对此问题作了不少研究,他们对归因论的依据和应用问题提出下列看法。

归因论的依据。良好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成就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动机?如何在成就活动中坚持不懈?如何在失败时保持甚至加强成功的期望?对于常常失败时就自暴自弃的人,能否利用归因论原则来帮助、改造和矫正他,激发他积极向上的动机和坚持努力的行为,实践证明,归因原理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坚持努力的行为方面,对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作用。

归因理论的应用。坚持是成就行为的主要特征,对于前一段行为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推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以后的行为,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归因。在这方面心理学家们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几种法:

①如果学习的人把失败归于自己脑子笨和能力低这样一类稳定的内因,这样失败后则不能增强学习者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

②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学习不够努力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学习者更加倍努力去学习的行为的坚持性。

③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偶然的外因(比如在考试复习阶段把笔记本丢

了,或是有病发烧一周),则学习者不一定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坚持努力行为。

④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学习任务太重、太难等稳定性的外因,则就很可能会降低学习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坚持性。

正是因为基于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与否是与今后能否坚持行为有密切联系,所以,罗斯和安德鲁斯等人认为,把已往的工作或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于内、外因中的稳定性因素还是不稳定因素,是影响今后工作和学习的成功期望和坚持努力行为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失败被认为是由于能力低、任务难等稳定因素所致,就会降低随后的成功期望,会失去信心,并不再坚持努力行为;反之,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努力不够或粗枝大叶等不稳定因素,就会保持甚至增强能取得成功的动机,会进一步增强信心,坚持努力行为。

总之,运用归因论原理来增强人们行为的持续性,对取得成就行为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和科研人员的作用更为显著。这实际上说明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可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也进一步证明人们党长期坚持的政治思想工作为什么在改造、引导人的行为方面的作用如此之大。并且希望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在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方面尽可能地把成功失败的原因归于不稳定因素。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1962,与罗森合写),《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1964,与雅各布森合写)、《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1965)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偿"(包括金钱、工作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它无形损耗等)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如下式所示。 OP/Ip=OC/IC 其中Op表示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OC表示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IP表示自己对个人所作投入的感觉;IC表示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前者小于后者,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少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以便使左方增大,趋于相等;第二种办法是他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右方减少趋于相等。此外他还可能另外找人作为比较对象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2、前者大于后者,他可能要求减少自己的报酬或在开始时自动多做些工作,久而久之他会重新估计自己的技术和工作情况,终于觉得他确实应当得到那么高的待遇,于是产量便又会回到过去的水平了。 除了横向比较之外,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之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之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土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著)、《工作与人性》(1966)、《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

主要的经典动机激励理论

主要的经典动机激励理论 一、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后来增加为四重) 驱力是发动行为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是文化环境的产物。David C. McClelland发现了四种与工作相关的驱力: 成就:实现目标、向前发展的驱力 归属:建立有效人际关系的驱力 权力:影响他人和环境的驱力 才干:完成高质量工作和发展个人技能的驱力 二、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 人类有多种需要 需要分类的理论也有多种 需要会不断变化 人类常见的需要按层次从最低到最高分为五类: 1. 生理需要:食物、水等 2. 安全需要:工作保障 3. 归属需要:爱、社会接纳等 4. 自尊需要:地位等 5. 自我实现需要:成长、成就等 这个理论后来修改为包含8种需要。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被批评为有机械论的色彩。 三、奥德弗尔的ERG理论 这个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马斯洛理论的简化版,认为人的需求分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ionship)、成长(Growth)三大类。但和马斯洛理论不同的是,这个理论认为人们会同时存在这三种需要,只是比例成分不同,而不是层次递进关系。因此,这个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结构更为灵活。

四、赫兹伯格双因素保健—激励理论 不满意的反面不是满意: 不满意〈————〉没有不满意 满意〈————〉没有满意 激励因子涉及工作内容,对应满意 保健因子涉及工作环境,对应不满意 赫氏的这个理论影响很大,并有实证依据,其发表的论文刊登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在该刊创刊80周年时被评为创刊以来最有影响的十篇文章之一。 五、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决定于它的结果: B=F(R ) b 通过影响、改变行为的结果,就可以影响、塑造行为——外部结果决定行为 六、弗洛姆的期望模型 Victor H. Vroom(1964)提出期望模型(expectancy model),又称期望理论。 认为动机是三种因素的产物: 一个人需要多少报酬(效价) 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期望) 对绩效可以获得报酬的估计(工具性) 效价×期望×工具 = 动机 这个理论反映了人的认知对动机/行为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在动机理论中的经典反映。 七、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大多数员工不仅关心绝对报酬,更关心相对报酬——即希望报酬系统是公平的。 J. Stacy Adams的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指出,员工倾向于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投入/产出比率,来做出公平性判断。(这个理论类似于中国古语:民不患寡,唯患不均。)

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理论综述 摘要:激励理论是当代多门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上世纪以来,随着马斯洛、麦克利兰、赫兹伯格等一大批学者的研究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已日臻丰富并成熟完善。本文首先回顾并梳理了西方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接着对近年来激励理论的部分前沿进展进行介绍;最后,我们对激励理论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历史演进;前沿进展;未来展望 引言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其基本原理是:个体由自身需要引起内部紧张感,产生行为动机,并进行行为选择,以实现个体目标,满足需要。之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不断循环。 作为心理学术语,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应用于管理,激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 在20世纪初期以前,欧文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一些探讨,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进入20世纪,伴随着伟大的“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对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激励理论。笔者结合学者吴云(1996)有关激励理论历史演进的研究,认为其历史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改变:从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 早在20世纪初,西方的管理界流行着一种普遍的看法, 即把人看成是“经济人”, 认为人是天生懒惰的, 只要有可能便会逃避工作。因此, 要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必须从他们追求金钱的心理和获取自身最大利益的愿望出发, 只能靠金钱的刺激和经济上的惩罚。这就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所概括的“X 理论”。这种激励思想, 在被喻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所推行的“胡罗卜加大棒”式的管理中体现得很明显。泰勒所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以及他的助手亨利·甘特进一步设计的“任务奖金制度”, 都是通过金钱刺激进行激励的典型措施。 郝辽钢,刘健西学者(2003)认为这种激励方式隐含着对人性的一种假设,“经济人假设”。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方式主要依赖于经济诱因和强制性的监督、惩罚措施。这种激励方式的运用,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 单纯以金钱刺激来激励积极性, 实质上无视人的社会性。这种极端主义的片面观点无疑会使激励效果受到很大局限, 难以普遍地和持久地激发调动起人的生产积极性。 1927~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尔顿梅奥的“霍桑试验”是行为科学上的一大进步。1933 年, 他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总结了实验结果, 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他认为, 传统管理把人看成是“经济人”是错误的,人应该是“社会人”。在激励中,金钱只能满足人的一部分需要, 除此而外, 人还有进行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承认、归属于一定社会群体等一系列社会需要, 而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来源于社会需要的满足。“霍桑试验”打破了长久以来的“经济人假设”,行为主义学者开始对人性进一步探索。 1943 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人类需要的深入研究, 在其《人类动机理论》一

激励理论

一、激励理论 激励是指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激励就是激发、引导、保持、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使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而组织成员的努力是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前提条件的。组织中的成员为什么能被激励,根本原因在于每一个成员都有未被满足的需要和尚未实现的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当成员觉得自己已有能力来实现其目标和满足需要时,则会产生动机。作为激励的主体,就应充分了解到激励客体没有满足的需要和未实现的目标,创造条件,激其在的欲望,化为。励单的说就是激发动,引导行为。 (一)西方的典型激励理论 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理论界对激励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经历了一次次的飞跃。按照研究侧面的不同和行为的关系不同,可以把他们的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模式理论。下面将与研究有关的凡种主要激励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着重于研究个体行为动机由何种因素所激发的一种激励理论。这类理论主要分析人到底具有哪些类型的需要,它决定了组织应给员工提供什么方面的刺激或激励因素,试图从人的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上来探讨人的行为的心理根源。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①生理的需要。作为人类来说,这是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和职业安全等方面的需要。③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己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即人按上述五个层次由低到高逐步追求需要的满足。人的行为是由其当时的主导需要决定的。由于个人的需要结构发展的状况不同,这5种需要在体内形成的优势位臵也就不同,但是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高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而自行消失,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而己。此外,当一个人的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都能满足时,他往往追求高级需要,因为高级需要更有价值,只有高级需要得到满足时,才具有更深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但是如果满足了高级需要,却没有满足低级需要时,有些人可能牺牲高级需要而去谋取低级需要。人们常常是5种需要同时存在,只是各自的需要强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需要结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我们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框架,成为激励理论的基础。它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要给人以物质的满足,而且要给

西方主要激励理论

西方主要激励理论 现代西方激励理论是从上一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比较丰富。根据所研究激励侧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容激励理论、行为改造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人们的动机。 图:内容型激励理论中四种理论的比较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04.01-1970.06.08)于1943年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把人的需要层次发展为七个,由低到高的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①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渐上升并不是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即一种需要100%的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事实上,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是部分地得到满足。 ②马斯洛把七种基本需要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如借助于工资收入满足生理需要,借助于法律制度满足安全需要等。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们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需要更有价值,人的需要结构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一)凯利的归因模型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原因提出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国理论,也称炻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煌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 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2. 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1954年他又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正式形成。需要层次理论是出现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内容型激励理论,对于组织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1. 理论概述 马斯洛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套一套需要系统和层次。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五大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保证和维持个体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食物、水分、空气、休息、繁衍、排泄等。生理需要的满足,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的、必要的条件。生理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却是最至关重要的。马斯洛认为,如果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情和价值观、则他最强烈的需要应该是对食物的需要。 安全需要:马斯洛认为,人们喜欢一个安全、有序、可以预测、有组织的世界。安全需要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世界和平、社会安定直到个人的安全,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宁、有序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需要主要表现为人们希望有一个安全和稳定的职业、医疗有保障、老有所养等。 社交需要:社交需要也叫爱与归属需要,这是一种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高级的社会需要。社交需要主要是指人们希望得到爱、友谊、理解、信任、支持等,形成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归属一定的群体和组织,并被接纳和认同,拥有归属感。 尊重需要:马斯洛认为,社会上的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誉,这就是所谓的尊重需要。尊重需要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以及自尊、自重。前者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如人们对名誉、威望、赏识、认可、权力等的需要;后者是指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如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 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促使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一趋势就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也就是说,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有贡献的事,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自我实现就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使人成为有完美人性的人,代表一个人内在的朝向健康、向上发展的趋势和力量。 2.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进一步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 (1)一般来说,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2)这五种需要不是每个人都能满足的,越是靠近顶部的成长型需要,满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 H. Maslow)1943年在其《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是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激励理论。他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呈阶梯形分布(如图12—2所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自我实现的需要高逐级上升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获得满足,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社交的需要 已获得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安全的需要 只有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起激励生理的需要作用。人在某一特定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处于最主要、优势的地位。图12—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 管理者要了解被管理者未满足的需要和优势的需要是什么,设置最有吸引力的目标,去激励员工。

2、需要层次在组织中的应用 表12-1 需要层次论在组织中的应用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Herzberg)在5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他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就员工激励的问题提出了“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理论”,又叫双因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

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 1、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工作环境和条件因素,如企业组织的政策和行政管理、基层人员管理的质量、与主管人员的关系、工作的环境与条件、薪金、与同级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级的关系和安全等十个方面。这一类因素如果缺少,就会引起不满和消极情绪,如果改进则能预防和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人满意,不能直接起激励作用。就像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一样,因而称这些因素为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则往往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有关,如工作成就、工作成绩得到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责任感、个人得到成长、发展和提升六个方面。这类因素对员工能起到直接的激励效果。它们的改善,或者说这类需要的满足,往往能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对双因素论的评价 双因素论有一定的创见,但也受到不少人的批评。有人认为人是非常复杂的,当他感到满意时,并不等于提高生产率,而不满意时也不等于降低生产率。人因为种种考虑,可以在不满意的条件下达到高的生产率。而赫兹伯格在讨论双因素论时,只重在满意不满意而没有联系与实际生产效率的关系。还有人认为赫兹伯格进行调查时的对象只是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他们不能代表工人的情况。因而双因素论是否有普遍意义是值得怀疑的。 引入案例:兔子与胡萝卜的故事

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第十二章激励理论

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 激励 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论 双因素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两个基本出发点a.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 影响行为,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所驱使;b.人的需要都有层次,某一 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 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 2.需要层次论的理论要点①人的需要分为五种类型②这五种需要不是 并列的,而是从低到高排列的。 a.b.c.d. 生理的需要:吃、穿、住、行、生命繁衍安全的需要:使自己的身体 和情感免受伤害。社交的需要: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内部尊重:自尊、自主、成就感外部尊重:成功的自豪感;受人 尊重 e.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自尊或受人尊重的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食品、住所报酬、工作环境人身、安全保障劳 动保障职业保障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组织的认同感合作与协作地位、名利、 权利、责任、自尊、与他人的利益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成就感潜力发挥管理对策工资、奖金、福利设施、工作时间与条件、住房、医疗等等 社会保障雇佣保障协商制度利润分配团队活动职称制度、绩效评估、晋升、表彰、培训、参与参与与决策、创造性与挑战性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 工作轮换与调动 归属需要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贡献与局限性贡献–从需求出发研究人的行为,指出了人的需求从 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管理者应注意研究组织成员的不同需求,并且 要注意需求的发展和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调动组织成员的积 极性。局限性–需求的五个层次划分过于机械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美国匹茨堡心理学研究所的赫茨伯格于 50年代后期提出的。其理论主要反映在《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和 《工作与人性》(1966)两部著作中。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 健因素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指那些与人们不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往往是一些工作的 外在因素,同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如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资、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条件等。

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理论综述 150502001 区域经济学毕朝辉 激励理论,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理论。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激励被认为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国内外对激励理论的研究较为丰富,现作如下总结。 一、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界关于激励相关理论的研究从20世纪中叶开始,并呈现出众多大家理论,本文根据需求以及认知和行为两个角度,就国外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进行归纳梳理。 (一)激励的需求理论 首先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在更高层次的需求变得重要之前, 人们必须首先满足位于层次底部的需求。尚未满足的需求就是行为的一种潜在的激励因素。 其次,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了ERG 理论, 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人们共存在3 种核心的需要, 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一个无法满足自己现有需求的人, 会更加强烈地想要满足这些需求。 最后,是激励-保健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大类。激励因素是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这些因素的改善能

对职工产生很大程度的激励用,能提高生产效率。保健因素是指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意的因素,多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关,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消除员工不满、怠工,并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二)激励的认知和行为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 年提出的。弗鲁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总是将自己获得的报酬与自己投入的比值同组织内部的其他人作比较,只有主观上认为相等时,他才认为是公平的。这种比较不仅会出现在与他人之间,也会出现在与自身的对比。 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认为,明确的目标能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目标的具体性是一种内部激励因素,如果能力和目标的可接受性等因素保持不变,目标越困难,绩效水平越高。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一激励理论文献综述 国内学界对"激励"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伴随企业的蓬勃发展,学界也涌现了一批研究激励理论的热潮。由于起步较晚,并受到西方学界流行激励理论的影响。国内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层次上,并注重研究激励理论对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多集中在企业发展、银行金融体系的监管、地方政府行为、食品安全、耕地保护、医疗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应用,激励理论的适用范围愈发广泛。

全世界都适用的员工激励理论3页word文档

全世界都适用的员工激励理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每个人的需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更高层次的需求会获得更大程度的激励。 X理论和Y理论管理行为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在1960年时提出的。他解释了特定的管理者如何对人性持截然相反的态度,进而在员工行为上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他总结出了两种类型的管理者。他把他们称作“X理论管理者和Y理论管理者”,虽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理论已经出现很久了,但是仍然被人们普遍认可。 X理论的管理者认为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令人生厌的。按照这套管理理论,大部分人都是懒惰和没有进取心的,人们总是尝试着逃避责任。因此,人们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督。X理论的管理者认为对工人最主要的激励是金钱。薪酬像诱惑物一样,诱惑着工人完成组织的目标。 而Y理论的管理者则相反。他们认为人是享受工作的,工作像游戏一样是人类天生需要的。员工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且寻求新的责任。所有级别的员工在给予机会的时候会变得有创造性。因此,对员工而言,认可与自我满足和金钱一样重要。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理论描述了管理者两种不同的假设——他们依据这些假设行事,根据他们对人性的认知来对待员工。我认为学习这些方法的关键不在于在X理论和Y理论之间作出选择,而是能理解两种方式的价值,并基于具体的环境调整管理行为。在这个问题上管理者需要非常的灵活。正像我们很早以前就发现的,不同的员工面对不同的管理者会有不

同的表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更适合采用X理论的时候,也都有更适合采用Y理论的时候。 比如当员工滥用权利,忽视企业政策或者损害团队利益,或者是其他的紧急时刻,基于X理论的管理行为恐怕是更适合的。记住,管理成功的关键是为你的员工带来高水平的激励。 马斯洛需求曲线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是另一位知名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他对人的内在激励因素很感兴趣。他认为管理者如果能更好的了解员工的需求,就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来增加对员工的激励。他将这些需求总结成了著名的“需求曲线”。 ●生理需求——食物、居所、水、空气 ●安全需求——感到能在危险时得到保护 ●社交需求——我们需要被爱、需要归属于某个群体、需要被别人尊重 ●自尊需要——自我尊重、地位、认可 ●自我实现需要——认识到自我潜能、充分发挥自我潜能。 下面是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的有关于如何满足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同需求的一些建议。 如何满足工作中的生理需求: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和愉悦的工作环境;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那些需要挣更多薪水、奖金的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 如何满足工作中的安全需求:稳定、公平的对待每个人;用安全政策来保护每个人;保护人们远离暴力犯罪;经常交流信息。

激励理论综述(1)

这样, 西方鼓励理论以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为开端,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完成, 在鼓励手段上就实现了由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的改变。从人性假设来说,也是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重大转变。 (一)深化:从鼓励条件泛化到鼓励因素明晰 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之后的鼓励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人性的假设有了重大的转变:人并非天生懒惰, 而是勤奋的, 愿意把工作做好, 并且会主动承当责任, 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麦格雷戈将这种与“X 理论〞相对立的观点称为“Y 理论〞, 在20世纪40~ 50 年代,这种鼓励思想成为西方管理界的共识。 很显然, 这种鼓励思想比起把人看成“经济人〞前进了一大步。但是, 这种鼓励理论中包含着一种把鼓励条件泛化的倾向, 似乎无论哪种需要, 只要给予满足, 都可以激发积极性。于是, 从50 年代末期开始, 西方鼓励理论在对鼓励因素的认识上出现了一个深化过程。 通过“双因素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把影响人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鼓励因素, 实质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并不是满足人的一切需要都能够调动积极性, 只有满足工作范围之内的需要, 才能真正起到鼓励作用。这就使得对鼓励条件的认识进入了明晰化阶段。(二)延伸:由鼓励根底研究到鼓励过程的延伸 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还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都还是针对鼓励行为起点所作的研究, 也就是主要是答复了“是什么激发和驱动行为〞的问题。但是在整个鼓励过程中, 人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鼓励基点正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取得良好的鼓励效果, 只有正视并处理好各种影响因素, 才能真正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于是,从60 年代中期开始, 西方管理界对鼓励问题的研究, 出现了由鼓励根底向鼓励过程的延伸。 鼓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等。 在?工作与鼓励?一节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 M = E *V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 只有当期望值和效价都高时, 鼓励程度才会高, 这两个因素假设有一个低, 整个鼓励程度必定是低的。在这一根本观点根底上, 弗鲁姆又作了进一步分析, 他认为作为鼓励手段的目标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目标是工作标准或劳动定额; 第二层目标是到达工作标准后所能得到的奖酬。因此, 期望值也有两层含义, 一是到达工作标准可能性的大小; 二是到达工作标准后得到奖酬的可能性大小。作为职工来说,一般是把实现第一层目标当作实现第二层目标的工具或手段。于是, 弗鲁姆又提出了第三个影响因素—“VIE 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1〕目标难度。目标应该具有较高难度,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不能调动起人的发奋精神,因而鼓励作用不大。当然,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会使人望而生畏,从而失去鼓励作用。因此,应把目标控制在就有较大难度,又不超出人的承受能力这一水平上。〔2〕目标的明确性。目标应明确、具体,诸如〞尽量干好〞、〞努力工作〞等笼统空泛、抽象性的目标,对人的鼓励作用不大。而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奋斗方向,并明确了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有较好的鼓励作用。〔3〕目标的可接受性。只有当职工接受了组织目标,并与个人目标协调起来时,目标才能发挥应有的鼓励功能。为此,应该让职工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这比由管理者将目标强加于职工更能提高目标的可接受性,可以使职工把实现目标看成自己的事情,从而提高目标的鼓励作用。 公平理论, 那么是从奖酬这个环节入手探讨了鼓励过程。1963 年, 亚当斯发表了?对于

关于激励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激励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激励理论的背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 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 3 到 4 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 1983 年一年,员工提了165 万条建议,平均每人 31 条,它为公司带来 900 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 18; 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二、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熟称“内容型激励理论”;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它也被称作是“行为型激励理论”;除了这两类激励理论的研究外,国外学者也对人力资本进行了研究;1、内容型激励理论、奠瑞的人类人格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面临着动态且不断变化的环境时,人们都是自适应的;它把需求分成了两种类型,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前者与人体基本生理过程的满足感有关,而后者所关注的是情绪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进一步发展了莫瑞的研究,在 1954 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

激励理论基础

激励理论基础 ERG理论- 1、 ERG理论的基本内容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C.P.Alderfer)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1)存在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2)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 (3)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2、对ERG理论的评价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在需要的分类上并不比马斯洛的理论更完善,对需要的解释也并未超出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范围。如果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那么,ERG理论则偏重于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这表现在ERG理论对不同需要之间联系的限制较少。 ERG理论的特点有:(1)ERG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的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2)ERG理论认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3)ERG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这就与马斯洛的观点不一致了。 社会人假设- - 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G.E.Mayo)的人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归纳为以下四点: (1)社交需要使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2)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是使工作丧失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现在必须从工作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 (3)跟管理部门所采用得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职工们会更易于对同级同事们所组成的群体的社交因素做出反应; (4)职工们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视主管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而定。 社会人假设所带来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出现了"人际关系运动",这是为了训练管理人员能更多的意识到职工们的社交需要而做的努力。尽管人际关系运动确实提高了工人们的情绪和士气,但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却难以肯定。 决策人假设- - 西蒙在一系列有关决策理论的论文和著作中,构造了决策人假设。要点包括: (1)理性是有限的。组织成员的理性限度表现在:执行任务的能力有限,正确决策的能力有限。也就是或,由于环境的约束和人类自身能力的限制,他们不可能知道关于未来行动的全部备选方案和有关外生事件的不确定性,也无力计算出所有备选方案的实施后果。 (2)寻求满意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欲望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随着体验的变化而升降。在好方案多的良性环境下,欲望提高;在恶劣环境下,欲望则下降。因此,决策者对于应当寻找一个好的什么程度的方案,就会视具体情况定位在一定的欲望水平;当他一旦发现了符合其欲望水平的备选方案,变结束搜索,选定该方案。西蒙称人的这种选择方式为"寻求满意"。 (3)组织是一个"诱因和贡献"平衡系统。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取决于由协作而得到的诱因(组织提供奖酬)和为协作而做的贡献(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服务)之间的比较结果。只有当贡献小于或等于诱因时,组织成员才愿意协作,组织才能得以存续和发展。

(完整word版)[整理版]定律大全效应大全

[整理版]定律大全效应大全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 终将会出错)”、“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东西越好,越不中用”、“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而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墨菲定律”曾经搅得世界人心神不宁,它提醒我们: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我们将要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事故照旧还会发生,永远会发生。“墨菲定律”忠告人们: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灾难和损失。归根到底,“错误”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会使用使我们自讨苦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接受错误,并不断从中学习。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在街上准备拦一辆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你会发现街上所有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只待你的一扬手,车随时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个月前在浴室打碎镜子,尽管仔细检查和冲刷,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危险了,不幸的事还是照样发

中西方激励区别

中国激励的方法 早在西方激励理论提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就总结治国统兵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激励的方法。 方法之一:激励下属“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管理者、统治者关心、爱护下属,满足下属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心理情感的需要,与之成知己和至交,从而使下属不遗余力地为自己出力和服务。儒家孔子提出“仁”,主张“施仁政”,强调国家的统治者要象爱护亲属一样地对待臣民。孙武则要求将帅一定要爱护士兵。他在《地形篇》中分析道:“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将帅如能象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对待士卒,就能取得士卒的信任,甘愿追随自己赴汤蹈火。这样的军队,就将无往而不胜。当然,爱民不是空洞的,必须体现在满足臣民的需要上。统治者决策时,必须“惟民之承”(《盘庚》中篇),顺应民心,使民成为顺民,从而形成凝聚力。 方法之二:“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是指管理者、统治者要赏罚严明,善于通过奖赏和惩罚这两种正、负强化激励手段,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绩效的目的。爱护下属不是溺爱,必须有必要的褒扬和处罚,恩威并施。赏罚的关键是:要严明、公正。“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诸葛亮集》)。不分人的贵贱,谁有功就赏谁,谁违纪哪怕是皇亲国戚也严格惩罚。“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集》)。曹操违纪,自罚“割发代首”;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些历史典故都是执法严明的例证。古人认为,只有做到恩威并施,运用正负两种强化激励手段,才能“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九地篇》),得心应手地运筹帷幄,使之无敌于天下。 方法之三:“任贤律己”,“身先士卒”。这是说管理者、统治者要知人善任,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以自己榜样的作用和力量感染激励下属。中国古人历来崇尚德,用人强调德的标准。儒家曾提出“内圣外王”之说,对君子的要求是仁、智、勇、恭、敬、惠、义、达、艺,侧重于德。德的含义很广,而严于律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是其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