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怀念母亲》导学案 (1)

小学语文《怀念母亲》导学案 (1)
小学语文《怀念母亲》导学案 (1)

秋天的怀念 学案附带答案

《秋天的怀念》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史铁生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 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史铁生, 作家。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曾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代表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2.写作背景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他在21岁的时候,高位截瘫,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3.文体知识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真情。 【自主学习】 (一)积累词语 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准字音,并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方法提示:圈画、积累文中的生词、难字,特别关注字词的读音与解释。) A字音、字形:(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瘫痪(tān) 憔悴(qiáo) 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仿膳(shàn) 诀别(jué)暴怒(bào)恢复(huī) B词义:(记忆并补充) (1)侍弄:经营照管。 (2)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3)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规律。 (4)喜出外望: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6)淡雅:素静典雅。 (7)沉寂:十分寂静。 (8)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里啰嗦。 (9)央求:恳求。 (10)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文中形容花开得茂盛。 (11)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任选以上6个词语,写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即可,字数不限。 略。 【合作探究】 1、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秋天?为什么要选择秋天这个季节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明确:1.天上的北归的雁阵;北海的菊花开了。 从北归的雁阵和菊花可以看出史铁生写的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菊花是在秋天盛开。 2.因为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而且母亲总想带我去看菊花,舒缓我的心情,她也是在秋天

怀念母亲(4)

6《怀念母亲》导学案3 教学目标:1.会写“挚寝”等八个生字,正确读写“真挚朦胧”等词语。 2.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揣摩重点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思念祖国的情感。 【自研课导学】晨读10分钟 目标: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新词,争取读正确流利。2.挑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朗读,争取读出感情来。 3.组长抽查。预习课:晚自习10分钟自读自悟完成以下任务: 资料准备:搜集季羡林先生讴歌母亲为主题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些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好基础。 自主积累:找出文中你最喜爱的句子,在心中默读,并摘抄下来。自主感悟:默读课文两遍,思考:《怀念母亲》中的母亲和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母亲有什么不一样? 【展示课导学】一课时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自学交流展示反馈时间? 一.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导入: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话 语,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轻轻的喊一声———母亲《母亲》歌曲二.1.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自由读文,说说文章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说)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文第2自然段,感受作者对生母的怀念。品读重点句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寝不安席(解释词语): (2)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终天之恨”交流自己的理解。真正让作者 遗憾和悔恨的是什么? 三、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 板书设计:怀念母亲开篇点题怀念母亲异国忍愁结尾扣题第二课时 一.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 导入: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1. 再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 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独学对学组学讨论) 2. 重点研读的句子: (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作者因为生身母亲的离世,不断怀念母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常常梦到母亲。 B从“也”看出作者不仅表达了对生母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祖国与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

6怀念母亲导学案打印

6、《怀念母亲》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导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导学难点: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母、思国之情。 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内容导航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导学课时: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出示母亲图片,播放歌曲《懂你》。 二、检查预习 1、看拼音写词语。 zh ai zh i m 印g 1 b 1 mi 41 q m b u oi x i sh i b uxi ay cn ()( ) ( )( ) ( ) q ili eng P i n f e ch g e k eji M y ib an zh mg ti a zh i h en ()( ) ( )( ) ( ) 2、按照课文填空,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 ),一个是

(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 同样( )。 (2八我痛哭了几天,( ( ) 这两句话包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作者的日记中摘抄思念母亲的语句 三、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抓住重点语句,理解 “生身 母亲”。 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1、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 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2) 联系上下文,作者为什么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 亲去世? 2、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 的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报终天之恨。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终天之恨交流自己理解。 (2) 真正让作者痛恨和遗憾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 情) 3、 再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四、 拓展延伸 你是如何爱自己的母亲的? 五、 小结 阅读链接《我的中国心》,下节课我们在季老的笔尖下继续去感受他对 祖国 母亲有着怎样浓浓的爱。 六、布置作业 )和 ),

(新版)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导学案

《怀念母亲》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使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知识链接】 季羡林(19112009)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又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同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 946年回国他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译有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等,出版有《季羡林文集》二十四卷 【自主学习】 1、看拼音写词语 zhēn zhì méng lóng bì miǎn qǐn bùān xí shí b ù xià yàn ( ) ( ) ( ) ( ) ( ) qī liáng pín fán chóng gāo kě jiàn yì bān z hōng tiān zhī hèn ( ) ( ) ( ) ( ) ( ) 2、修改下面句子中的不妥当的地方 a、《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 b、怀念母亲的情绪越来越剧烈 3、按照课文填空,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一个是()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 ()和同样 () (2)、我痛苦了几天,(), () 这两句话所含的思想感情:

《怀念母亲》读后感500字作文

《怀念母亲》读后感500字作文 读了季老的《怀念母亲》,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在季老的笔下,他描写出失去生母的悲痛欲绝,以及留学他乡时对祖国母亲的深深思念。在留学期间,他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每天盼望回到祖国。季老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他先从日记中摘录思念母亲的文字。后来,又摘录《寻梦》中思念母亲的文字。季老用这些文字,表达了他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对祖国母亲真挚的爱慕。 读了《怀念母亲》,我更深地感受到母爱有多伟大,我是多么地依赖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啊,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总到失去母亲后,才会愧疚。到那时,才会发现母亲给予我们太多,而我们回报得太少。想到这里,我暗下决心:在学校,我会认真学习,不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放学回家后,我会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我要学会为母亲分担家务,多和母亲说几句贴心的话,做母亲的“贴心小棉袄”。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 虽然,我未尝过思念祖国母亲是什么滋味。一想起那些海外华侨人士,想起他们,我便能感受到他们思念祖国母亲的心情。今后,也

许 ___机会出guo,但我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好好报效我的祖国母亲。 今天,我们学习了 ___爷爷写的《怀念母亲》,我感触很深。 ___爷爷六岁时就离开了生身母亲,到城里去住,偶尔几次回去,都只是去奔丧,并没有特意的去看望自己的母亲,而他的母亲在四十多岁时去世了。作者这么小就离开母亲,对于母亲,他应该不太了解,对于作者失去母亲的这种痛楚和悔恨,我能理解,也能体会。 我的妈妈长时间在外面奔波,我九岁时,被妈妈送回了杭州,让我在这儿读书,一年时间里面,只有三,四个月左右待在我身边,其余的时间,她都在外面。那年九岁,我第一次离开妈妈,妈妈离开时,我哭了,妈妈也哭了,但后来。我随着妈妈离开的次数增多了,便不再哭了,因为我已经习惯了。 今年我 ___脱离了大人的怀抱,由于舅妈的妈妈没空,只有一个大姐姐来照顾我,大伯伯一个星期内过来看我两三次。家里,我的衣服全由我自己洗,饭盒通常都是我洗的。遇到困难,只能自己面对。偶尔,不开心的时候,会想起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便会不知不觉的哭起来,为了不让妈妈操心,我都会跟她说我很好,来隐藏内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答案

《秋天的怀念》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1)内容:描写双腿瘫痪的儿子在母爱的精神感召下,终于从消沉绝望中重新振作起来。(2)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5、第①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知道的? 5、季节:春天根据:北归的雁阵;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6、第①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6、无常:变化不定。照应的词语:突然;猛地。 (三)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师):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明确:母亲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3.通过读课文,你能填写出: “母亲爱____花__________,更爱__双腿瘫痪的儿子__”吗?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三、再读课文,揣摩细节(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我”:突然砸碎猛地摔向狠命捶打喊着 母亲:躲出去听我的动静进来扑过来抓住忍住哭 明确: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 2.一组重叠词: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 明确: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 3.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不,我不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明确: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 明确: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 (二)精段阅读:(第2段) 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明确: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亲:“憔悴的脸上央求般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我: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母亲: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 对比强烈、鲜明,要在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物,要读出当时人物的心境、态度、情感;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三次 明确:(1)出现在“我”发脾气时,这是让让“我”尽情发泄,以恢复平静;(2)出现在“当一切恢复沉静时”,母亲继续照顾、安慰、鼓励“我”;(3)出现在母亲不小心提及敏感话题时,为了中断敏感话题,避免刺激“我”。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读课文,拓展延伸(领悟主题,感悟人生) (一)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明确: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2、文章结尾处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请补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内容。 2、人要好好儿活,生活本身是美好的,像秋天菊花开放的那样多姿多彩。 3、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既照应前文母亲“带”“我”去看菊花,又深化了主题:从菊花中得到启事,人要好好的活。 1

读怀念母亲有感作文

读怀念母亲有感作文 今天,我们学了第六课,是作家季羡林的《怀念母亲》。 这篇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 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 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 国母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 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 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偷懒, 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影响,反而更加 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 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 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后悔的竟然是没能孝敬母亲,这太不可 思议了! 我在生活中要向季羡林学习,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 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能作一些复杂的家务了。不然, 如果她像作者的母亲一样早逝,再想孝敬她也没时间了。 今天,我读了现代文学家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文章语言简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 母亲浓浓的爱意。读了之后给我很大的震慑。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很早的离开了母亲,一起生活的时间并 不长,当他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却去世了,让他很悲伤,恨不得和他母亲一同而去。后来他又到国外留学,异国他乡,他不但怀念母亲,更怀念自己深爱着的祖国,文中有两 点让我感动。 第一点:作者爱母亲。这一点我和作者有同样的感受。我也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原来 的时候,总觉得妈妈太唠叨,总是叨咕个不停,我说一句话,她能接上20句,烦都烦死了。可是,就有那么一天,妈妈要回姥姥家,她刚走的时候,心里很高兴,心想:她总算 走了,她要是再唠叨几天,我的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到了晚上,总觉得少了什么!我左 思右想,原来是妈妈没有念“紧箍咒”,我立即把妈妈的话重新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 “不能看太长时间电视,晚上睡觉盖好被,别忘了洗澡。”我的思念渐渐加深,脑海里越 是想妈妈的话,就越想念妈妈,我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妈妈回来了,我的想念才渐渐 消失。我现在才知道没有母亲的日子是多么痛苦啊! 第二点:作者爱祖国。一个人能把祖国和母亲联系在一起,这是多么高尚啊!由作者 我想到了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一位人物,他就是中国第一位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他 是一个不怕外国人的嘲笑和讽刺的人,他能在外国人嘲笑中修好京张铁路,成为了铁路界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附答案)

《秋天的怀念》 主备*** 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2、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3、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习作者的坚强。 【学习过程】 1、导入: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 2、齐读学习目标。 3、展示字音、词义。 4、展示课文结构。 5、读课文第1段,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人物性格)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①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②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③“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6、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 ... ...躲出去,(理解、体贴)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牵挂、关切) ②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③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说:(坚强、坚韧)“咱娘儿俩在一........,忍住哭声 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执着) 母亲:不幸而又刚强、对子女充满了深沉的爱。 7、读第2段,母亲此时自己的身体状况怎样?(身患绝症) 8、读3-6段,还有哪些地方写到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 央求般的神色---母亲的执着 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难以抑制的喜悦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 9、读第7段,写菊花的品质有何用意? 淡雅、高洁---母亲的写照

[训练]2秋天的怀念导学案.doc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用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掌握文章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 含的丰富的悄感,感受母亲的伟人形象。 3、品关键句,理解“我”对母亲的深深愧疚之情。 4、通过品悟环境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并把握题冃的寓意,理解对文章主旨的深化。 【学习重点】1、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2、领会朴实的语句屮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感受母亲的伟大形彖。 【学习难点】 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 含义。 【学法指导】朗读法、H主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文章选定了秋天这样一个特定季节,是讣人记忆犹新的。一是作者的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二是在看到菊花时想到了母亲生前曾说过的要带他去看菊花的事,由此想到了母亲,抒写了怀念Z情。 2.走近作者 史铁牛:(1951年1月4 H-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为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等。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乂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白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颁奖词这样写道: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H1TM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曾任屮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 H凌艮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瘫痪()憔悴()侍弄()烂漫()絮絮叨叨() 沉ji ()、沁?别()皿昭求()(±小打()喜出wdn呂外() 2结合原文,解释下列词语。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热烈:___________ 泼泼洒洒:________

《怀念母亲》练习题(含答案)

《怀念母亲》阅读 一、基础知识 1、组词 班(班级)偏(偏差)编(编制) 斑(斑斓)篇(篇章)遍(遍地) 奔bēn(奔腾)待dài(待遇)咽yàn(吞咽) ban(奔小康)dāi(待会儿)yān(咽喉) 薄báo(薄饼)趟tàng(一趟)夹jiā(夹紧)纤qiān (纤夫)bó(薄雾)tàng(趟水)jiá(发夹)xiān(纤维) 2、选字填空。 艰? ?? ? 坚 (坚)持(艰)巨(坚)固 (艰)险(坚)贞?无(坚??)不摧 (坚)强(艰)辛(坚)定 (坚)决(艰)苦?? 举步维(? 艰?) 3、按要求写句子 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吗? ②、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修改病句) 我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生母和祖国母亲“同样 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意”,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2、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对祖国母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 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怅望灰天的意思是惆怅地望着天空。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母爱的渴望。 4、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作者内心感到凄凉是因为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作者内心感到凄凉是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三、课外阅读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六年级上册语文《6 怀念母亲》导学案

“246”练能型课堂导学案——六年级上册语文 6 怀念母亲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学习重点: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思念祖国的情感。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法指导: 从题目入手,围绕“怀念”一词,体会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情感(题目入手法)。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对亲生母亲的愧疚之情,二是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这是课文的重点,要认真阅读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体会作者对祖国的深深怀念。 预习自测: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 (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 三、分清敌友(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凄凉()真挚()忍耐()

“246”练能型课堂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上册(上) 反义词:沮丧()怀念()甜蜜() 四、添枝加叶(扩充词语)。 ()的怀念()的感情()的条件 ()的工程()的神情()的回击 ()的敬意()的心情()的思念 第一课时 合作探究: 任务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预习自测展练。 2、本课字词句的特别提示。(预习自测上已有的不再重复提示,主要是较难的生字、重点词的意思及含义深刻或难读的句子。) 3、对作者及课文背景资料的补充。 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画出相关的语句。 3、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文章的思路了吗? 4、分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任务一:复习引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读课文。 任务二:研读第2自然段,理解生身母亲 1、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画出来读一读,写上自己的感受。 2、交流想法。 重点句提示: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有多深。 1

最新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最新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师生公用教(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语 文时间XX/8/19 学习内容秋天的怀念1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 2、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理解当时正值年轻的“我”在双腿瘫痪的情况下是怎样的暴怒无常、体会“我”当时那绝望的心理(语言和动作)。学习重点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学习难点体会“我”当时那绝望的心理(语言和动作)。学习方法授课法 资源利用网络资源 导学设计课堂笔记 一、课前预习,铺垫情感 1、看资料,是什么力量让史铁生写出这么多震动中国文坛的好作品呢? 2、通过默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怀念、思念、忏悔、懊悔、后悔、悔恨、自责、内疚之情; 3、导入 看来这力量来自于他的母亲,可惜这位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在儿子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年仅49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随史铁生走进他的母亲,走进秋天的怀念。(板书——秋天的

怀念)(师生齐读课题)。二、读课文,品味道。1、自读课文, 哪一部分都可以。在他读书的时候,我们大家要仔细听,小组要对 他读的作出评价。2、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读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哪一个层次?(提示:其实,到底什么叫有感情呢?对一篇文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按自己的理解去读, 读出自己的个性,我想就是有感情了吧!)3、让我们带着自己的 理解再来读课题——秋天的怀念,你感觉应该怎样读呢?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 (要求学生连贯表达,从题目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探讨母爱的内涵 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作者怀念母亲是当然的,母亲的一句话永远深深地刻在“我” 的心底,说说是哪一句话。 2.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那么,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说这句 话的?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比如: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 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突然、砸碎、猛地、摔”如果我们试着把这些词语都去掉,效果 会怎么样? (学生思考) 3、讨论:你们多大?21岁蹦乱跳的年龄,可以四处周游,有多少 事情可以做!没有了双腿,知道他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吗?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瘫痪、暴怒”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史铁生的相关资料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课文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方法。 2、反复朗读中,感悟母子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学习课文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方法。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与父母的意见不合甚至争吵都时有发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或许,人就是在这样的争吵

中走向成熟,逐渐懂得生命的真谛。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散文,来看看残疾人作家是如何读懂母亲,读懂生命的。 二、走进作者: 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教师总结,多媒体出示。 三、检测预习:(多媒体展示检测内容)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文章后概括主要内容。 作者继续了自己双脚瘫痪后,母亲强忍着内心极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务必关怀爱护病残儿子的感人情景,展示了博大深沉崇高无私的母爱,抒发了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2、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 --性情暴躁、脾气暴怒 3、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 五、合作探究 1、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母亲最爱花,看花是缅怀母爱 --菊花的高洁深沉与母爱的浓郁相似 --看句话是替母亲完成遗愿,是对母亲的安慰 2、题目的内涵 --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 --怀念母亲对儿子的博大无私的爱

--以勇敢面对人生的决心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六、精读品析课文 1、不足千字的质朴叙述,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精妙。 第一段: “悄悄地躲出去”“悄悄地进来”--母亲对痛苦暴躁的儿子的理解和体贴 动作:::“偷偷的听”--母亲对病残儿子的不必牵挂和关切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泪水”--母亲的坚韧 神态::“眼圈红红的”--母亲因儿子的不幸而痛苦万分语言:“咱娘儿俩好好活”--强忍着刀割般痛苦,极力劝勉儿子坚强面对眼前挫折 第三段: 动作:“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伤情 “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因儿子答应看花表现出的难以抑制的兴奋喜悦 “悄悄地出去”--因肝痛发作而不愿让儿子知道 神态:“憔悴”--为儿子操碎了心 2、文章感人的原因 1、通过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来表现母爱的无私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组第六课《怀念母亲》导学案

6、怀念母亲 班级: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内容导航】: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自主学习】: 1、看拼音写词语。 zhēn zhìméng lóng bì miǎn qǐn bùān xí ( ) ( ) ( ) ( ) shí bù xià yàn qī liáng pín fán chóng gāo ( ) ( ) ( ) ( ) kě jiàn yì bān zhōng tiān zhī hèn ( ) ( ) 2、修改下面句子中的不妥当的地方。 a、《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怀念母亲的情绪越来越剧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课文填空,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一个是()。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和同样()。 (2)、我痛苦了几天,(),() 这两句话所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作者的日记中摘抄思念母亲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读开头、结尾,作者季老对两位母亲有()的深情。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问题一: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为什么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小学《怀念母亲》语文观摩课获奖教案导学案优秀教案

小学《怀念母亲》语文观摩课获奖教案导学案 优秀教案 示范课《怀念母亲》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所含的复杂的思国与思母之情。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内容。2.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提起季羡林,大家并不陌生,五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季羡林爷爷写的文章,叫做《怀念母亲》。怀念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作者在文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接下去给点时间你们自由朗读,要求做到读得准确、读得通顺,边读边感悟。⑴准、顺⑵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情感。2.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过生字词关。老师来看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词)挚寝频朦胧凄斑篇(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纠正错误;指导正确书写,“朦”“胧”“凄”“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朦”“胧”“凄”左窄右宽,“频”左右相等,尤要注意“朦”、“频”,切勿少写多加,要注意区别。)3.把它们放到词语中你们还会读吗?(出示词语)真挚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朦胧凄凉可见一斑一篇散文弃养沮丧心潮腾涌(采用小组朗读、个别朗读的方式,纠正错误)4.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都要知道,待会我们再一起在具体的句子中理解它们。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来生字词难不倒我们同学,接下去老师要考考你们大家有没有读懂课文了。从课题来看,这是一篇抒发怀念、思念之情的文章,怀念的对象是母亲,那么这个母亲仅仅是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母亲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来告诉老师。(请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设计意在让学生立足第一段)明确:双重含义:亲生母亲、祖国母亲。2.作者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同样在第一段)明确: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3.同学们有没有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这样浓浓的爱与怀念?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找一找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深切感情。先来找找怀念亲生母亲的句子吧,用横线划出你找的句子,并注意边找边感悟。4.交流反馈,教师总结并及时板书。怀念亲生母亲:⑴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

《怀念母亲》导学案

《怀念母亲》导学案 《怀念母亲》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一、谈话导入 1.了解作者。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结合课文写出下列近义词. 忍耐()异常()思潮起伏()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2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3.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 三、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中的词语 1.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是怎样的? 2.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 3.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凄凉”指什么? (2)“甜蜜”指什么? (3)“说不出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我的愿望没能实现在,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句中的“愿望”具体指作者的什么愿望? (2)“我的祖国母亲……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