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

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
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

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沟通语文课内外的联系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的制约,语文教师往往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的需要。可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

如何使农村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

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其实对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资源概念,我们并不陌生,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前提。但是过去我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比如,过去,只是把教材或少量的科辅挂图等直观材料理解为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只注重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而忽略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其实,语文课程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宽广,语文课

程资源就有多广阔。

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资源库中挖掘提取出新鲜切实有用的教学资

源为语文教育服务,

从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

是我在从事农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增强教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

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学习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

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努力开发并积极用课程

资源。

1.

教师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始终站在教学的

第一线,

站在课改的最前沿,

他们最易感知学生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需求。

因此,

教师应当自

觉学习新课程,

学习有关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

提高课程开发意识,

并贯彻到教学实

践中。

由于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可能是个体的行为,

要影响整个教师群体,

这种

方法时效较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

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宝藏,

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

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另外,教师的世界观,生活观,言行举止,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

所以,

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

提高对课程资源

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大语文”教学观,要求语文学习要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加强综合实践;认为语文

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

更新发展。

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科书及其围

绕它的直接的教学辅助材料上,

“就课本教课本”。

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

综合素养,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十分重要

?

1

、教本内容的整合。它可以是单元内容的整合,也可以是整本教材甚至是几本教材同类题材的整合。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以综合的思路构想学习活动,

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具有共性的内容组成一个板

??

强调以整体的、开放的、相互联系的方法来对比参读,培养

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和变通性创新思维品质。例如横向合并:学习老舍先生的《林海》,可以联系《我们家的猫》

《养花》感悟其语言的魅力以及文本内容蕴藏的自然美和生活美;抓住

桂林山水的作

?

联系比较学习略读课《索溪峪的“野”》与精读课《桂林山水》,《匆匆》

与《和时间赛跑》等。内容近似的课文,可以进行纵向合并,同时教学。这种节时增容的方法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

1.

充分挖掘教材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对于农村地区来说,

尤为重要。

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或教师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

都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目标和

内容,是我们可利用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每篇讲读课前都有

“预习”

课后都有

“思考·

习”,阅读课前都有“阅读提示”,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中都有“口语交际”或“实

践活动”

其中,

有很多内容就是引导我们对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

如第九册

第二课《夕照》的“预习”中写道:

“当我们还沉醉在日出的伟大奇观的时候,如诗、如画

的夕照又呈现在我们面前。

你注意观察过夕照吗?请你留心观察一下夕阳西下的景象,

再读

读课文,

想想作者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色,

你的观察和课文的描写有那些不同……”

这样的

“预

习”把学生引向了生活,让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去比较。第三课《古诗两首》的“预习”

又这样写道:

“……还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李白、苏轼和他们写的诗。”这样又把学生引向

课外读物,图书馆甚至网络。

《积累·运用一》的第三部分“口语交际·小小导游员”中要

“你的家乡一定有优美的风景、

名胜,

你能给前来参观的客人当一回导游吗?这次导游的

任务就是向游人介绍家乡的风景或名胜……”

可见,

课本中的课文再也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课本成为了点燃生活体验的火苗。

总之,

只要我们能依据按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

充分考虑到语文课程的特点,

也能最大

限度地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很适用

?

2

2.

相关各学科教师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的优越性,于是出现了集体备课,但通常的集体备课是仅限于科组内的“集体”,往往忽略

了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和分工合作。既然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语文课不仅仅拘泥于语文知识,

还牵涉到历史知识,

自然科学

知识,

政治知识等,

而语文老师毕竟又不可能是一张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万能贴”,

所以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尝试和其他相关各门学科的教师分工

合作,资源共享,进行集体探讨备课,这样,语文老师授课的时候就不是独立学科的讲解,而是多学科多领域的渗透与交融。

《你一定会听到的》

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单元的一

篇选读课文,

教参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这篇文章行文比较灵动活泼,

没有特别明晰的结构框

架,

不适宜让学生机械死板的归纳、

分段、

理解。

为了避开说明文课程上的枯燥性和单调性

的弊端,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特地请教了音乐老师和生物老师,

与他们一同讨

论备课。

课上由于运用到了音乐学和生物学的有关知识,

使得课文的讲解分析更加生动、

位。课后再让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对自然界中你所感兴趣的一种生物的声音进行深入的研究,

写成一份研究性的报告。

通过这样的合作,

不仅语文老师能更好的驾御课堂,

完成教学,

学生们也得到了多领域的科学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总的来说,

我们只有利用一切途径去强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

开发一切可利用

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才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四、利用学校和家庭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

语文学习就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语文知识就是在生活中生成的,

语文能力就是在生活中培养

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教育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命题,

导“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不要膜拜在语文课本之下,将课本与生活隔离,将语文学习

与生活隔离,

要运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去教教材,

要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为源,

语文为流,源远流长,这是语文老师强化资源意识要确立的第一理念。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可见语文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古人“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之语,今有“大语文教育观”之说,说的都是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

、结合学校生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是学生活动与成长的主阵地,学校生活具

有广阔的时间与空间,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我们在结合学校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时,

往往以某

个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由学生组织实施教学方案。如我们尝试着进行了《神游水浒》、

《趣

谈报纸》、

《采英撷粹——名言警句收集》、

《缀语连珠——对联集锦》、《走近名人》等

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缀语连珠—

—对联集锦》为例,活动从字谜拉开帷幕,紧接着古今中外词对、诗对琳琅满目,更令人惊

叹的是两位女同学将全班同学的姓名以对联的形式演绎出来,而且恰如其分,博得满堂彩!

下课了,同学们余兴未了,欲罢不能,其情其景,历历在目。结合学校生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些语文现象进行剖析,

或者以讲座形式,

介绍一些贴近生活的

热门文学、语言知识;可以教师抛“砖”以引学生之“玉”,可以放手让学生编筐,最后教

师收口。如八年级语文活动课“我与苏轼的对话”以《记承天寺夜游》为基点发散开去,追问我国古代文化生活,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

把学生写得好的、

那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

立中学生文学社、

自办小报和社刊、

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招聘小记者,

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

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

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

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重视激发学

生对家庭、

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

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搭建

一个开放、

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

促进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

发展,培养农村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五)挖掘当地自然地域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而又生动的

“活”

教材,

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

更多地到广袤的大

自然去开展活动,

去学习科学知识,

培养勇于探究、

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

才能使学生得到

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在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地域文化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一个个独具特

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宝库,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使得课程资源呈现

出多样性、

具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程资源对于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

同学生的适应水平。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

让学生在对自然环境的了解、

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亲身的感受,

培养朴素的爱祖国、

爱家乡的

情感,

发展自己的个性,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课程地方资源转化为形成专题内容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

最后都要落实到怎样以往,

们常常注重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

强调机械背诵和大量练习题,

强调的是教师的教;

而综合

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的学,

教师要从传统的课

堂传授方式转变到与学生同步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才是实现地方课程目标的根本之处。作为语文老师,

要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起积极的作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地生

活中一些不明确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观察、

调查、

实验、

操作等

活动和寻求解决方法。

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方式,

是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自主主

动的探究学习活动,

在实践中学习、

运用语文。

.

对于解决森林资源破坏,

你有什么良策?

走访进化溪,

它是我们的母亲河,

自古至今有哪些变迁?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描述河流走向及

经过的各个自然村;写一篇走访进化溪的小论文或考察日记等。根据提供的“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自己选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

学生最终通过书面文字表达出来,

正如

《课

标》所说“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我校地处云飞大道南侧,

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到进化镇山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通过

野炊、郊游、深入实地考察,撰写了《皮革厂带来的环境污染》、《野炊的过程和收获》等调查报告和论文,

使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自然风光,

接触了大自然,

接触了社会,

学会

了做人,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书本与课堂的局限,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质,同时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思考人类与世界、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责任心也得到了加强。

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

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参观访问;

引导学生了解民

俗民情,民间文化

,

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打上时代烙印。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

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下册

《端午的鸭蛋》

一文后,

可让学生去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

些较为有名的特产(进化当地的青梅、杨梅等),它们的生长状况如何。同时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参观访问且认真作好记录,

并绘出当地特产的草图,

用相机拍下照片供大家认识

和了解,写出调查报告。

又如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进化农家人的饮食文化,要求学生不但要注意进化农家人的特色菜,还要注意它制作程序,

以及进化人的厨房,

形成课题加以探究;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和房东

一起烧农家特色菜,

品尝农家霉干菜、

腌菜、

萝卜干等,

从中体验农家人创业的节俭和勤劳,

也可聆听他们讲述农家兴盛的往事,

形成课题加以探究;

另外,

让学生观察进化农家留下来

的一些相册、老照片,把所有这些收集老的东西,通过拍照、笔录等形式记载下来,或者访谈进化农家,去了解它们背后所蕴含的名镇文化。

这样既发挥资源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农村中学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

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思考和体会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更注重了学科特点,

更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同时更注重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它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课本”的时代,而是从课内走向课外,

从书中跳出来,密切关注社会各种信息,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将把学生带入一片自由翱翔

的天空,去体验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3.

综合性实践活动难于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往往关注的是与课本有联

系的活动,像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电影观后感等,可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到山川

河流,小到花草鱼虫都可作为活动对象,关键是大家有没有捕捉到这些资源,愿意不愿意探究其中奥秘。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认为要搞好综合性实践活动,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要因地制宜,合理挖掘当地教育资源。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立足本班、本学校、本地实际,合理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如:“调查环境污染”问题可放在城市学校进行,而“观察大自然”则农村的孩子来得比较容易。又比如,我们学校地处云飞大道北侧,里民族英雄葛云飞故里

表较近,,学生们组织了一次“走近葛云飞”的实践活动,对葛云飞的家史、生平事迹等作了调查了解,写出了很好的调查报告,且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山川的美丽,增强了对名人的敬仰之情。而地处大汤坞城山寺的学生则可以进行“走近汤寿潜”的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资料,实地参观等形式,就会对汤寿潜有更深的了解。这些活动不仅积累了情感体验,丰富了生活阅历,而且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综合性实践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教师所做的只是创设条件,适时鼓励并点评。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能与同伴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如开展“走访老红军”的活动,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访问的方式,访问的内容,最后的调查报告也可以分工完成,整个活动自始至终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完成,教师则可以做些必要的指导。 3.综合实践要重过程。综合性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目的是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积累生活阅历,感受成功或失败带来的心情,这些才是最宝贵的,是学生终生受益的。至于最后的总结、报告等应是水到渠成的,不必拘泥形式。我校一七年级学生在调查本村一名孤寡老人时,心灵深深地受到了震撼,感受到社会对这些人的关注还太少,老人的心理世界很少有人能理解。从此之后这名学生就经常去陪老人聊家常,为老人解闷。孩子也从老人那里获得了很多以前没有过的东西。

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深入,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想能真

正适应社会,就应从这一大课堂内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从2仪幻年9月开始,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课改实验,注重探索语文课内外结合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多种手段在课内外开辟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训七的时空。一、构建开放的大语文课堂教学观 1、课前孕伏在讲授新课之前,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让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咨询,了解关于自然环境、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发挥想象画一幅与环境有关的图画,让学生独立写一段“如何保护地球”的话。又如《妈妈的爱》一课,可以让学生写一首诗戴儿歌表达父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文的时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呼吁“大语文教学”完全合乎时代的进步,是时间造化的结果。大语文非“大”不可,但首先就要大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上。而语文的“课内外衔接”不失为一种很妙的举措,但语文的课内外衔接到底该从何处入手呢?首先,用好课前3分钟。从心理学角度讲,课前3 分钟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时刻,在这三分钟内即可展现学生的才艺双可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垫下一具让人感奋的基调,真可谓一举多得。三分钟课前活动已使学生的注意力转化为有意注意力,但“喜新厌旧”乃正常情绪,课前三分钟若仅限单一的演讲势必让学生生厌,所以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本人在持教的两年多曾在课前三分钟内试过古诗分析、朗诵、讲故事、讲笑话、记者采访、临时答辩、新闻播报演讲、唱歌等。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发挥自己的特长,若有作品特别动人,可在学期末给予嘉奖,有文章获奖者可打印分发。全班人手一份,进行朗读,有好歌经演即在班队课上做一传统节目。教与全体同学哼唱,体验青春之美好。表演毕,各路群雄针对该同学一一点评,之后由该生总结分析写成文章谈感受。有趣,甚至与众不同的资料,还须加工演练,在此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学生课外语文生活,培养了其搜选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还锻炼了胆识,增强了自信,唯实受益无穷。

(二)抓住教学设计的课内外衔接切入点。

任何一篇文章,由于读者的阅读体验不同,呈现了其多元性的特点。所以,课堂设计的

衔接也因此而有了多种切入点。窃以为一篇现代阅读可以写作背景,作者、主题、写作方法、评论、体裁、人物造型、写景状物,修辞手法甚至字、词、句、段等方面进行衔接深化拓展,使一篇普通小文章刹那间丰富多元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的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染熏陶。我们认为,

只有走出唯教材、唯教师的死胡同,才能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加强课外阅读就是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的一把快犁。其实,博览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宝贵经验,它的重要作用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的。新出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在145万字以上)。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

2、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必须加大实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具体建议。《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实验的纲领性文件。

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沟通语文课内外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准指导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学语文,

沟通语文课内外的联系。

一设置教学情境,沟通课文间联系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前后课文联系在一起。如: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今天来到了大森林的深处,你猜他遇到了谁?他遇到了一位老树爷爷,老树爷爷还给丁丁讲了许多故事呢。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和丁丁一起听老树爷爷讲故事呀?”通过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节课我都围绕(小朋友、丁丁、老树)展开,使学生感觉自己真的来到了大森林,遇到了老树爷爷,学生还对老树提出了许多问题:“老树,老树,上个世纪的人都是什么样?老树,老树,你身上有几片绿叶子?”等等,课文学完了,但孩子们的兴趣却没有停止,我借机让学生去收集关于树的资料,并且把学生找到的资料帖在黑板报上,为《啄木鸟》一课做铺垫。在教学《啄木鸟》时,我利用学生在《老树的故事》中以有的感知,创设情境:“小朋友们,还记得森林深处的那位老树爷爷吗?老树爷爷今天生病了,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探望以下老树爷爷呀?”一句话把前后课文相连,并且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思想,教学后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去观察植物,观察鸟,理由口语交际课来交流,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让学生通过听读与观察,唤起对文章中字词的想象力,激活他们对

文章中字词的表象,如:教学《看花灯》一课时,我采用电脑课件,边展示边读,通过观察,学生对“纸糊的金鱼、纱做的猴子、走马灯、荷花灯”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我让学生边

听课文录音边想:课文中写了什么样的花灯?让学生对“吐泡泡、眨眼睛、猫追鼠、立蜻蜓”加深认识,从而明白“奇妙”一词,最后,让学生说说还见过什么样的灯,学生说出许多灯

的名字,并且还有一个孩子,讲了他见过的走马灯,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欲望。另外,我利用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到社会、自然、广阔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探索与研究中提高语文素养。如:教学《车的世界》一课时,课文教完了,但真正的任务却落到了课后,我安排学生收集车票、车的图片以及所有他们喜欢的有关车的知识,如:我们班有个孩子特别喜欢记站名,我便让他给同学们讲站名,适时表扬他认的字多,观察也非常仔细,一时间,我们班孩子常常走到哪里就看到哪里,在生活中认识了许多字。总之,教改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教师应恰当的运用教材,让学生感知无处不在的语文。

如何沟通课堂内外,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呢?首先,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和学生

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为解决学习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

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其次,

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要引导学生对于各种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第三,综合性学习要突出

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注重探索与研究的过程。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以下设计仅供参考:──现场展示剪纸、泥塑等手工制作的过程,并作相应的制作介绍。

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

“大语文教育”

1.学大语文读大世界——《语文世界·高中版》,2001年度四种奖项评选揭晓,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01期 2.“大语文”观念──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探源,穆丽媛,《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高中大语文教育》课题介绍,王建民,夏钰明,《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20期,浙江德清县第一中学省级课题;邮编:313200 4.鲁迅与大语文观,郑佩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21期 5.营造大语文环境实施创造性学习——“烟台市高中语文创造学习工程”概况,左普,《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1期,山东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64000 6.表述类大语文试题讲练,崔益林语文世界(初中版)》,2002年01期,江苏省海安县古贲中学教师 7.“文史”合一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倪义省,《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山东微山县田陈矿中学 8.让家庭作业成为大语文教育的桥梁,谢友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9.“大语文师生‘合作—互动’学习”课题简介,王建芹,张国伟,刘向东,《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10期,山东临沂第四中学276005 10.大语文教育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莫素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04期 11.试论大语文教学的基本含义,边霞《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06期,南京师范大学 12.语文学科呼唤大语文教育,刘利芝,《湖南教育》,2001年16期,株洲市二中 13.让语文教学走向大课堂——关于“大语文课堂”的思考与实践,张剑松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6期,广西梧州高中!543000 14.对“大语文教学”观的一点认识,吉国庆,《青海教育》,2001年Z1期 15.创设“大语文”的整体语境,陕西张海珍《教师报》,2001/11/11

大语文观的内涵

大语文观的内涵 【摘要】为了使绝大部分学生能走向社会就有较强的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的作贡献,我们必须完善“大语文教学观”,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利用微观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宏观的语文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能在课堂以外,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本文就大语文观的内涵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语文观;教学;语文素质 【正文】语文素质在人们的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它是人的基本素质。对于中学生来说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走向社会,学好语文,具备较强的语文素质都是今后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语文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大语文教育”,它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为了使绝大部分学生能走向社会就有较强的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的作贡献,我们必须完善“大语文教学观”,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利用微观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宏观的语文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能在课堂以外,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 一、学生的长远发展观 教育工作的目的不在于老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引领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并实现长远、健康发展。感性认识——感悟——知识是人们学习的三个阶段,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每一点知识的获得,都应该让孩子经历完整的三个阶段,才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升。目前很多学校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追求一种短平快的教育,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就是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考试考出高分。为了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做更多的题目,考出更好的成绩,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过程、探究过程都被大幅度压缩,缺少了教学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感悟。至于“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都被抛在了一边。1而事实上,学生知识的形成需要一定过程和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中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看,它包括思想教育,语文基础知识及心理素质培养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渗透思想教育。成功的教育教学必须是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思考感悟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所学知识,对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兴趣,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良好学科素养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个时候的知识就会变成智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收获更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二、语文的学科教学观 1李海霞. “大语文”教学观下的实践与思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07).

语文教学要全面落实新课标 的四个基本理念

语文教学要全面落实新课标中的四个基本理念 我在本次小学语文国培学习中,通过学习,对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落实新课标修订稿中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我是一线教师,要明确上述四个基本理念,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中,要尽量落

(完整版)什么是大语文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大语文”是“大语文教育”的简称。“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我国语文教学界的泰斗刘国正老先生认为: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顾。“片面强调工具性和片面强调人文性都不可取,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 小学阶段大语文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编辑

小学一、二年 综述:小学一、二年级是一个孩子记忆力的真正黄金季节,也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进行相互衔接转换的最佳时机,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浪费在试图让孩子理解文意、欣赏经典上去。 小学一、二年级大语文提高重点: 小学一年级记(背):★★★★听与说:★★★读:★☆写:☆ 小学二年级记(背):★★★★听与说:★★读:★★写:★☆ 1、识字与写字 如果您想让孩子比同龄人多识字,那么就让孩子在幼儿园时代去完成这个工作,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孩子已经进了小学,我们只说孩子在这方面没有特别优势,但不会影响此后的语文或其它学科的学习。 2、阅读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方面有两项基本功是必须得到解决的: 一是教会孩子进行正确的朗读,用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语感。很多家长和教师发现孩子写作文时存在语句不通、病句、语序颠倒等问题,误以为是孩子语言逻辑、组词造句方面的原因,而实质问题并不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 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而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都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突出主体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呢? 一、教师要树立主体教育观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又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师为主体”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按照课程的本质。教学的根本目的、特点,基本策略去引导学生,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如何学,如何活动。因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教师只有树立主体教育观,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的基础。 二、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首先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入手。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心里品质,它表现为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教师要促使学生不断地展示”我能行”——能认、能读、能写、会说。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一旦形成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就会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会树立语文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消除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畏难情绪,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识字不难、写字不难、读书不难、背诵不难、写作不难。如教学《槐乡的孩子》时,课前要求学生:⑴读和抄写课文中注有拼音的字。⑵思考槐乡的孩子为什么要去割槐米。⑶口叙孩子们割槐米的过程和心情。课堂上抽学生读课文,分组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回答课前的两个问题,再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描写槐树、八月的天气、孩子们割槐米的动作、心情的语句找出来。抓住学生喜欢野外活动的心情,要求课后写一篇作文:“记一件愉快的事”。经抽学生作文查阅,记叙清楚,会描写,有内容,不枯燥,突出了“愉快”的事。通过教学和课外学习,既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又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凸显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树立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树立大语文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何谓大语文观?大语文教育观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生活化。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克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不仅仅靠语文课、局限的语文课本教材来完成语言的任务,而是要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等相沟通,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学习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它的精髓是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它的最终目标是在不断丰富、变化的广阔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下,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的多翼展开,增加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人文品格,从而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语文智慧,以及人类文化和科学文明的审美教育。 一、为什么要树立大语文观 (一)是新课程的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要求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这一课程标准的设定,把语文学科的终极目标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并不是单指掌握语文的知识体系,也不仅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几大能力,即“综合性学习”,它包含更深广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可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素质,是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综合性学习”概念的提出充分地体现了其大语文思想。 (二)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现代著名学者夏丏尊先生在《学习国文的着眼点》一文中指出:“国文科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除去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并无固定的内容。只要是白纸上写有黑字的东西,当做文字来阅读、玩味的时候,什么都是国文课的材料。”他说的就是“大语文”的问题。具体说来,大语文就是指凡对人的语言文字能力、思想情感、道德修养等方面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的、非书面的材料,都应是语文课学习的内容。 (三)是语文教学对语文的漠视淡化现状决定的 因为汉语文是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说汉语,会说、会写,表达上不成问题,语文没有什么可学的;即使努力学习语文学科,平常的考试课本上的内容也不会考多少,学与不学没有太大的差别;即使知道语文学科重要,高考分值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平时即使不认真学习,到高三现用功,搞突击会战也来得及,何必平时浪费太多的时间;语文学科的考试机制制约着语文的课堂教学,如果在教学中渗透高考知识点,课堂气氛可能枯燥无味;如

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利用教材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语言交际环境,以识字和发展语言同步为目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学得更有趣、主动,记得更牢固、扎实,是异常重要的。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低中年级学生,本课题研究的识字教学,旨在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宽学生识字渠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识字环境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提高小学生识字兴趣、识字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多角度、多元化、有创意地解决阅读客体,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提高识字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一、二年级识字教学目标强调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最永恒的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识字教学的评价建议就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学生的识字方法,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的转变,识字教学过程从只重结果到全过程的关注,促进了识字教学评价的改变。识字教学评价,不能只追求识字的数量和结果,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本课题对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有实际意义,本课题符合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符合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要抓住儿童已有的在学前教育打下的语言基础,利用多种形式,开发多种资源,构建儿童识字的多功能基本模式。 本课题研究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领会识字方法,并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其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使用行动研究法,探索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相关策略,及时总结记录。最后,在大量的实践中,摸索出自主识字的教学模式。力求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能力;利用编排多样化的识字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语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精彩的识字方法,增长教师的教学智慧,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至于该如何具体实施,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课内识字要扎扎实实。从“三维’’目标方面设计,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树立大语文观,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树立大语文观,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实验方案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整体发展能力的基础。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怕语文、怕作文”的现象在大量学生身上存在。因此制定出以下教改实验方案。 一、实验课题:树立大语文观,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课题来源:引进和自生。 三、实验目的:树立大语文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实验周期:1999/9——2002/7 五、实验对象:1999年升入三年级的学生,知识基础、男女生比例、个人素质等方面均与同轨班相仿。 六、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1999/4——1999/8) 1、学习理论知识,熟悉实验过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实施细则。

2、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全面的分析,摸清现有图书的情况并收集相应的图书。 3、分析所有实验教材,找准读写训练重点,确定读写结合点和着力点。 (二)实验阶段(1999/9——2002/7) 1、课堂教学方面: (1)深刻挖掘教材中可利用因素,重点分析较典型的段落、篇章。交给学生分析方法,写作规律。并根据训练重点制定相应的阅读练习和仿写。 (2)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好的段落,如:写景、写人、状物、总分总结构、运用关联词语的,像有的……有的……、先……然后……接着……最后……等等。 (3)分小组训练。把班内作文水平基本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内,针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作文质量的要求和不同密度的要求。多写多练,坚持经常。即可便于管理,看出效果,又可促进交流,取长补短。 (4)分形式训练。 〈1〉看图练说。说文是写文的基础。说的内容有:挂图、投影片、课文中的小图画等。说时要有指导,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后练写。

大语文教育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大语文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1.减弱教材必要性 语文课不可以只是紧紧围绕着教材,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知识的课程。这对老师就明确提出了更高的规定,她们要可以融会贯通、专业知识转移,借此机会给学员们整理语文课的脉络、塑造学习语文的爱好。 2.与真正衣食住行的融合 大语文跳出来了教材的拘束,更加重视跟真正的社会发展、实际上衣食住行实际的融合,许多的小孩在真正日常生活触碰到的事儿比较少,假如老师能够把衣食住行之中的场景融进到和小朋友们的互动交流之中去,把语文课内化为衣食住行的一部分,也可以启发小朋友们的思索。 3.大语文并不是阅读题+写作 许多小孩在学习语文的那时候会把语文课分拆起来提升,实际上这种行为是不符大语文的核心理念的。语文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并不是割裂的,大语文期待小朋友们看到一个字、一句话就能想到到其写作背景。

4.怎样累积 语文重在累积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大语文觉得累积不仅是知识结构图和方法的累积,只是一种不断的累积情况。这必须教师对学员们的语文教学现况开展深层次的分析,随后在让她们把握学习的方法以后有目的性的制订提高整体规划。 5.学习的目的 大语文学习培训的目的不仅是提升语文课考试成绩,更多的是扩宽小朋友们的知识层面、塑造学习语文的爱好、提高史学素质。 而童心圆恰巧就能做到这点。童心圆作文的初心也是目前的作文口号:让语文、作文成为爱好,让爱好帮助成长,而且不厌其烦的在教学中融贯观察、创新、修改、阅读、思维等作文习惯的养成,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罗代国 “大语文教育”观的提出 李杏保顾黄初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所谓“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被人从理论上予以否定。然而它的阴影,在语文教育领域却至今未能在实践上完全消除。尽管叶圣陶早在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学校中语文教师的深层次思索。尽管吕叔湘早在60年代就曾经“代语文教师呼吁”,请求学校中其他各科教师,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都要和语文教师合作,都来关心学生的语文,指出:“要在整个学校里树立起正确使用祖国语文的风气,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正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同时,推而广之,说:“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里,也生活在社会里。整个社会对于语文的使用是否严肃认真,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些话也似乎并未引起学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观念上的触动。到了80年代,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目标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等时代新观念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人们开始从宏观的角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审视语言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思和改革方案出现了。 较早提出“大语文教育”这个概念并以此设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方案的,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他在《“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中说:“根据36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特别是1980年以来进行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的实践,我认为:应当施行‘大语文教育’。因为只有这样,中学语文课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教育”,其指导思想是四句话: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着眼整体教育,就是要求做到“德、智、体诸育的和谐与统一”,“知识、智力、能力是个统一体,不容割裂”,“建立敬爱型的师生关系”;坚持完整结构,就是要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之中协调地活动,而语文教学本身也应有完整的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支配下设计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一体两翼。张孝纯认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应由三部分组成:1语文课堂教学;2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语文学习环境。坚持完整的语文教学结构,就是要: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2开辟第二语文教学渠道;3强化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参读教学、习作教学、语文考试考查等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说:“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 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及其设计的整体改革方案,在河北省邢台八中进行实验,结果证明是有成效的。从1983年到1993年,10年改革实践,张孝纯和他的主要助手张国生领导实验组的同志,构建了“大语文教育”从整体到局部的种种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影响不断扩大。 “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刘国正在1981年

语文教学要确立精准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8459637.html, 语文教学要确立精准目标 作者:邹方群 来源:《语数外学习·中旬》2013年第04期 明确的目标是我们行动的方向与动力。上课也是如此。只有确立精准的课时目标,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所谓“精”,即“少”;所谓“准”,即“准确”。换句话说,课时目标要集中而明确,使学生对本课任务一清二楚,从而有目的地参与课堂活动,以此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 记得在平时写人叙事的作文训练中,同学们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往往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不高不矮的个子,不胖不瘦的身材,黑葡萄般闪亮的眼睛。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一面》时,我就特意上了一堂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课,希望借此来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我设计的课时目标是: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外貌描写必须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精神面貌服务的作用。整节课分成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扣住文本,让学生读、悟、归纳人物描写的方法;第二板块,拓展延伸,实践训练。 一上课,我先读了我班学生写的《我的同桌》作文中的一段人物外貌描写,让同学猜猜写的是谁。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是甲,有的说是乙。而事实上,这段外貌描写确实写得不成功,几乎是画了一个大众相。我抓住机会提问:明明写的是×××,大家却猜不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招。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能掌握“写谁像谁”的本领。 接着,我让同学们打开书,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句段。让学生们简单回答后,我又让学生合上书,请学生们听我朗读,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在脑子中想象鲁迅先生的模样。读完后,请同学们回答:听了那么多的描写,浮现在你眼前最鲜明的形象是怎样的?大部分同学都在下面窃窃私语:瘦、胡须、脸色、头发。趁热打铁,我接着又问:作者描写的这些,其实我们有时也写,为什么经过作者之手,大家就会过目不忘,而且能确认,这肯定写的是鲁迅先生呢? “写得像呗!” “为什么像呢?” “写得有个性。” “对啊!正因为写得与众不同,才让大家印象深刻。这也就是告诉大家,描写人物的外貌一定要抓住特征。刚上课时,老师读的这篇作文就犯了一个大忌:不顾事实,想当然地写。更有甚者,有些同学的外貌描写居然是从优秀作文中借鉴来的。大家都知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作为人,即使是双胞胎,也应该有区别。这区别从哪里来?就要靠同学们仔细地观察。当然,有了第一手材料,还要用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会有感染力。”

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学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成了全体语文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一、大教材观。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当然,提倡“大教材”观,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我们应该处理好其间关系。笔者主张以课本为主导,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 二、大课堂观。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五分钟之外,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现在,许多语文老师主张要“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课内于课外是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它们相辅相成,无主次之分。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四十五分钟,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三、大教法观。所谓“大教法”观,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少来些某某主义、某某“性”,多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有人认为“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一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二是老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三是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在教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往往上起课来,讲多练少,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有时不讲倒明白,越讲越糊涂。分析课文时,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满堂提问,追求表面热闹,本末倒置,没有学生的领会和感悟。

论“大语文观”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论“大语文观”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日期:

论“大语文观”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论“大语文观”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 狄泳秋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层出不穷,成为了教坛最为靓丽的风景。在此背景下,“大语文观”被诸多教育界人士重新提上了桌面,这一理念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提出“大语文观”的核心是强化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力求教学效率的提升,特别是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要重视以更加科学全面和素质化的“大语文观”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就这一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应当着力构建立体体系 “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活动,要求走出单纯课堂教学的范畴,它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活动、课外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学习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在教育界通常称为“一体三翼”。“一体”是坚持以课堂为主体,“三翼”包括课前自主预习、课后辅助课堂的专题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拓展活动三部分。 对预习环节充分重视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好方法、新技巧。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推行学案教案一体化。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新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时发学生学案,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除了每天一次的语文课,我们学校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推行课外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比较丰富,有写作、朗诵、参观考察、听报告讲座、沙龙等,我们还会不定期的组织多种辅助课堂的专题活动如:文言文赏析专题、诗歌赏析专

张孝纯“大语文教育”三论

大语文教育简述 摘要: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1983年,以张孝纯为首的一个实验课题组开始了“大语文教育”实验,后来姚竹青进行全国的推广。一晃二十年,“大语文教育”从探索到总结到提高到推广到对全国性的《语文课程标准》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大语文教育”的具体内容又有哪些?从1983年到现在,“大语文教育”经过二十年,已经取得很大成果,有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育大语文张孝纯姚竹青简述 一、“大语文教育”教改实验前十年 语文与生活同在! 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而语文本身也正是源于生活,人们又时时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人一旦脱离社会生活,头脑就会空虚,思想感情就会枯竭,语文能力就会丧失生活的土壤。所以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接触,坐在教室里一味接受枯燥乏味的语文训练,肯定收不到好的效果。毫无疑问,学校的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开,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可能,争取条件开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奏效。① ㈠张孝纯“大语文教育”教改实验 1982年9月,张孝纯先生提出了一种教改实验设想,起初并没有“大语文教育”这个说法,他只是确定“联系社会,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等 原则。这个教改实验1983年9月1日正式开始,成员主要有张孝纯张国生两个人,当时的实验地点是邢台市八中。到1992年已经进行了四轮实验,其中1983年秋天到1986年暑假,是探索阶段;1986年秋天到1987年暑假,是初步

总结阶段;1987年秋天到1990年是检验提高阶段,1990年秋天以后开始逐步推广。 这个时期,在教学内容方面,“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和做法是: ⑴有效使用统编教材,但也做一些调整和修改。 ⑵编语文基本规律教程四部,分别是《字法》、《词法》、《句法》、《篇法》。 ⑶选编参读文选。⑷编写《习作教学纲要》。⑸指定课外读物。 ⑹编制《语文环境设计方案》。这个时期,“大语文教育”总的教学模式是“一体两翼”,“一体”指的是课堂教学,“两翼”分别是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 在教学方法方面,“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和做法是: ⑴按照“大语文教育”构想,通过以单元为主体的整体性设计安排语文教学活动。 ⑵建立以练为主的三步骤课堂教学结构:A预习见疑;B质疑研讨;C巩固深化。 ⑶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提高练习题的设计水平。 ⑷改革作文教学,进行作文自改。⑸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A变“以考核知识为主”为“以考核能力习惯为主”,同时纠正只考读写不考听说的偏向;B打破老师对考试的垄断,让学生参与出题与阅卷。 ⑹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⑺教给学生一套方法,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的能力和习惯。② 1993年,河北省教育学会召开了“大语文教育”实验研讨会。会上,张孝纯作了《“大语文教育”三论》的书面发言,这三篇发言分别是《“大语文教

浅谈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什么

浅谈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什么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 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道德素质是管方向的。语文教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自觉地担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责任。这是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此其一。第二,对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要理解得宽泛一些。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中本身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审美的及其他人文方面的。第三,也是关键的一点,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要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譬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再如,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入境进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其间,文与道的关系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情感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而思想、情感的升华,又促进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语文能力和思想、情感的共同提高。 2、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关系。

首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从思想上十分明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学生观,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还学生主人的地位,才有可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学”无所谓“教”。反之,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难以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喜爱语文学科并保持学习的热情;指导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即每个有差异的个体,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最终达到“用不着教”,能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有独立见解,有自学能力。 3、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情感是文章的主旨。 “披文入情”,充盈着丰富的情感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语文教学要克服“重分析、轻感悟”的弊端,反其道而行之,突出情感,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通过加强默读、自读自悟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大语文观论文

“大语文观”下的整合教学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整合《美丽的南沙群岛》为例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在《前言》部分的《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中写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作为语文的基本性质被完全确立下来。语文既然是工具,任何工具的熟练掌握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吕叔湘先生讲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可见,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那么,何为“大语文观”?我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整合教学来谈一谈。 一、大教材观 诚然,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 “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大教材”可以是报刊、杂志,可以是大小部头的小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

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用词准确、语句优美,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更让西沙群岛披上了一件美丽彩衣,使其美轮美奂。 《美丽的南沙群岛》是苏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课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物产丰富、风景宜人的特点。作者妙笔生花、文采斐然,长句短句交错结合,南沙群岛之“美”尽展眼前。 两篇文章属于同类型、同主题的文章,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拓展阅读《美丽的南沙群岛》必将丰富学生的视野,而且,两篇文章整合之后教学,学生更能从写法上体会语言构建的艺术性。这种以人教版课本为主导,围绕课本从其它版本教材中选择对应文章相应整合,正好符合了“大教材”观中提倡的不贬低、不排斥课本。正确处理课本内容与拓展内容间的关系。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要读25本书。没有广泛的阅读,语文能力便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应从课本出发,借助拓展阅读,从课堂内伸入课堂外,引导学生通向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 具体来说,《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南沙群岛》整合的要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从知识性、实用性看,首先,无论是西沙群岛还是南沙群岛都是群岛,因此岛、群岛、礁盘等此类百科特征是需要学生了解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