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

恭维语,作为重要的言语行为之一,起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恭维语的功能、话题、恭维策略及句式、恭维语的回应等研究进行回顾,主要探讨英汉恭维语在使用上的文化差异,旨在增强人们对恭维语的进一步认识,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参考。

标签: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恭维语恭维语回应

一、引言

恭维语及其回应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作为社会交际用语,恭维语必然会受到交际者双方的性别、身份地位、亲疏关系、使用场合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虽然恭维的话题往往离不开外貌、能力与财富,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在恭维语的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汉恭维语也是大学英语口语、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教学经常涉及的话题,对英汉恭维语差异进行探讨,能为教学提供借鉴。本文对英汉恭维语的功能、话题、策略、句式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系统的阐述。

二、恭维语的功能差异

早在1967年,戈夫曼(Goffman)就提出“面子理论”,并指出恭维语通过表达对他人的肯定与欣赏,维护对方的面子。此后,学者们进一步指出,恭维语可以建立和维护交谈双方的良好关系[1][2][3]。其中,沃尔夫森(Wolfson,N)将恭维语的这一社会功能比作“社交润滑剂”(social lubricants),霍姆斯(Holmes)用“关系稳定的符号”(solidarity signals)来总结恭维语的功能,都非常形象鲜明地展示出它的主要功用[1][3]。的确,恭维语及其回应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恰当的使用能够起到调节、巩固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恭维语使用不当,则很可能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导致沟通上的困难,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汉语中使用诸如“我很喜欢(你的发卡)”“(你的裙子)真漂亮”等句型来表达对他人物品的欣赏,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一种间接的索取。叶雷[4]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很少使用“我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因为它在中国人看来往往意味着偏好和倾向,从而被人理解为对某物的占有欲。这样一来,被恭维者可能会因此感到有些不愉快;若是被恭维者主动献出所有物,恭维者也会因为自己并没有这个意思而感到尴尬。此外,中国自古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现代社会也依然保持着其中一些观念。下级对上级的恭维必然不如同事、朋友间的恭维随意。不真诚、不恰当的恭维很容易被当作阿谀奉承。因此,中国人在恭维他人的时候会非常注意,尽量避免产生误解和不快,特别在对上级使用恭维语时,非常注意分寸和场合,而西方社会在这一点上没有如此鲜明的表现。

三、恭维话题差异

就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说,恭维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外貌、能力、财富等方面,国内外的很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梅尼斯(Manes,J)和沃夫森(Wolfson,N)对恭维语做了大量研究,他们发现美国人倾向于恭维他人的外貌、能力、所属物[2][3][5]。克纳普(Knapp)等人在对赞扬语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6]。霍姆斯(Holmes)在1988年研究新西兰人恭维语使用情况时发现,外貌和能力这两个话题所占比例高达81.2%。例如:“Your hair is really great.”(你的头发真好看。),“You were skiing well today.”(你今天滑雪滑得不错。)。其中,女性之间倾向于赞扬外貌(61%),男性之间倾向于赞扬能力(36%)[1]。

国内学者的研究[4][7][8]表明,中国人同样青睐于恭维外貌、能力与财富等方面,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与西方人的不同之处。叶雷[4]探讨了中国人恭维语的使用特点,结果显示,相对于外貌(43.0%)而言,中国人更倾向于直接恭维他人的能力(69.9%),如“乒乓球技术高超”“厨艺精湛”“舞跳得好”等等。对外貌没有使用任何恭维话语的比例高达55.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恭维倾向。在性别差异上,叶雷的研究结果与霍姆斯(Holmes)是一致的,女性之间对外貌的赞扬最多,而男性之间则更注重对他人能力的赞扬。男性很少得到来自同性或异性对其外貌的赞扬,而男性在赞扬女性外貌时也很注重策略的选择。袁一[7]和李子玲[8]对恭维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都是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发生的,他们的研究显示,家庭中孩子的学业进步、事业成就也是人们恭维的重要话题。他们还提出,汉语恭维语的另一个特色是对他人道德品质的恭维(例如:“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人真好”)。在中国,乐于助人和诚实守信都是大家所推崇赞扬的。

四、恭维策略与句式差异

克纳普(Knapp)等人在1984年提出了恭维语研究的四个维度:直接或间接、具体或抽象、有无对比、有无夸张。其中,直接或间接这一维度是后来学者讨论的重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4][6][9]表明,人们经常使用的策略有以下几种:直接恭维(explicit compliment)、间接恭维(implicit compliment)与不恭维(non-compliment)。直接恭维有明显的恭维词语,对方很容易领会。间接恭维是指没有明显的恭维词语,但意义上被大家认可。例如:“你的衣服在哪买的呀?我也想买一件”。不恭维是指,在被认为适合恭维的场合下没有进行恭维。例如,某人买了一件新衣服,本想得到称赞,结果其他人对此没有任何评价,就属于此类。恭维策略的选择会受到交际双方的性别、身份、地位、亲疏关系以及场合等因素的影响。恭维者需要综合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策略。

在恭维语的研究中,相对于恭维策略而言,得到更多关注的是恭维语的句式。梅尼斯(Manes,J)和沃夫森(Wolfson,N)在20世纪80年代开创了此领域的基础研究,他们总结出美国人使用较多的三种恭维句式[2][3][5]。这三种句式分别为:1)名词+系动词+形容词,例如:“That coat is really great.”(那件外套真的很好。);2)我+喜欢+名词,例如:“I really like your shoes.”(我喜欢你的鞋子。);3)代词+系动词+(冠词)形容词+名词,例如:“You are really a lovely girl.”(你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女孩。)。克纳普(Knapp)[7]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增加了一个句式以示细微的差别:(名词)+(系动词)+形容词+名词,例如:“The

Chinese dinner you cooked was really excellent,Joe.”(乔,你的中餐做得真好。)。从以上句式的使用可以看出,西方人倾向于直接、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恭维,较少使用间接恭维策略。于明忠[9]对中国人使用恭维语的对比研究表明,中国人常以恭维对象为主语,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较西方文化相对内敛含蓄。如果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欢爱慕,有可能被当作间接的索取,容易造成尴尬。所以,英汉恭维句式的选取也要考虑各种社会因素。例如,男性对女性外貌的恭维可能带有暧昧的含义,尤其要注意适度表达。五、恭维语回应策略差异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在恭维语回应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克纳普(Knapp)等人归纳了4种回应策略,分别为接受(acceptance)、修正(acceptance with amendment)、不接受(no acknowledgment)和拒绝(denial)[6]。学者们对恭维语回应策略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方人乐于接受他人的恭维,较少使用拒绝和回避策略[1][2][3]。这是因为西方人比较推崇个性、自由,将个人放在重要位置。所以,他们通常用直接的方式恭维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恭维。这种回应自然成为他们常使用的策略[6]。霍姆斯(Holmes)以新西兰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三大恭维回应策略,分别为接受(accept)、拒绝(reject)和回避(evade/deflect),在日后的研究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8][10][11][12]。格拉塔(Golato)在波默兰茨(Pomerantz)则提出了三分法:接受(acceptances)、拒绝(rejections)和两难困境的解决策略(solution to a dilemma)[13][14]。这一分类法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境况:直接接受他人的恭维会有自满、骄傲的嫌疑,而直接拒绝又会损害恭维者的面子。所以,合适的回应方式是恰当地使用一些修正策略(amendment),既委婉地接受了恭维,又不让对方有失脸面。

于明忠[15]以恭维语为例研究中西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并提出汉语中的6类恭维语回应策略。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是面子策略(face relationship related response)。“这么说我很不好意思”是面子策略中的常见表达。这一表达反映出说话者不知如何恰当地回应恭维,因此只能在表示受到对方的称赞的同时,受宠若惊。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把谦虚作为一项重要的品质,因此早期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在面对恭维时,更多的是使用拒绝策略。陈融[10]对西安人恭维语回应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高达95.73%的中国人使用了拒绝策略。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中国人在恭维语回应策略的选择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陈融,杨达复[16]在西安用同样的统计工具,对相似的调查对象做了重复性研究,结果表明7年之后,人们不再拒绝他人的恭维,接受恭维的人群达到了62.6%。程冬梅[11]对英语母语者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对比研究显示出同样的结果,各组参与者都更加倾向于接受他人的恭维,尽管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多样的回应策略上存在着问题。

六、结语

本文从恭维语的功能、话题、策略及句式、回应策略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探讨了中英恭维语的差异。据调查,我国大学生目前的跨文化交

际意识与能力比较薄弱[17]。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恭维语等言语行为文化差异的深入讲解,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素养,使其意识到礼貌得体的用语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又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同时,我们要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动态与变化的特点,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渗透与融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与时俱进,避免文化的刻板化印象。

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湘教通[2013]223号);2013年中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中西文化专题”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Holmes,J.Paying compliments:a sex preferential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8,(3):445~465.

[2]Manes,J.&Wolfson,N.The compliment formula[A].In F.Coulmas

(eds.).Conversational routine: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C].The Hague:Mouton,1981:115~132.

[3]Wolfson,Nessa,An empirically based analysis of

complimenting in American English[A].In Wolfson,N.,Judd,E.(Eds.).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C].Newbury House,Rowley,MA,1983:82~95.

[4]Ye,https://www.360docs.net/doc/c119047029.html,plimenting in Mandarin Chinese[A].In G.KasPer

(Eds.).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C].Manoa,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5:207~295.

[5]Wolfson,N.& Manes,J.The compliment as a social strategy[J].

Paper in Linguis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munication,1980,(3):389~410.

[6]Knapp,M.L.,R.Hopper,&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9047029.html,pliments:A descriptive

taxonomy[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4,(4):12~31.[7]Yuan,https://www.360docs.net/doc/c119047029.html,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Kunming

Chinese[J].Pragmatics,2002,(2):183~226.

[8]Lee,https://www.360docs.net/doc/c119047029.html,pliments and responses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 in Singapore[J].Pragmatics,2009,(4):519~541.

[9]Yu,M.C.Learning how to read situations and know 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say or do in an L2:A study of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and language transfer[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1127~1147.

[10]Chen,R..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1):49~75.

[11]Cheng,D.M.New insights on compliment responses:A comparison

between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Chinese L2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8):2204~2214.

[12]Tang C.H.,&Zhang G. Q.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among Australian English and Mandarin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2):325~345.

[13]Golato,A..German compliment respons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5),547~571.

[14]Pomerantz,https://www.360docs.net/doc/c119047029.html,pliment responses:not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constraints[A].In Jim,Schenkein(Eds.).Studi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79~112.

[15]Yu,M.C.On the universality of face:evidence from

Chinese compliment response behaviour[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1679~1710.

[16]Chen,R.,&Yang,D.F.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in

Chinese:Has it changed?[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0,(7):1951~1963.

[17]邓军,段慧如.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文史博览,

2014,(10):20~23.

(周文邓军段慧如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410083)

浅谈英汉问候语的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浅谈英汉问候语的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问候语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行为,其主要功能是利用礼貌的语言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从而实现成功交际的目的。本文探讨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英汉问候语之间的差异。目前,随着中国加入WTO,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因此,通过了解不同的问候语使用方法与习惯,将帮助我们的跨文化交流更加顺利和成功。 标签:英汉;问候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一、问候语的文化背景差异 礼貌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几十年以来,通过大量的文献积累,人们对礼貌用语研究的兴趣似乎没有减退的迹象。问候语作为礼貌用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全球范围被广泛使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问候发生在所有的语言环境中。它们为适当地开启对话、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提供了手段。例如,像“Hello.Nice to meet you!”这样的问候语经常出现在英语中。而中国人则常用“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你在忙什么?”之类的问候语。但是这些向候语并不适用于许多英语为母语的人,他们可能会认为,这关你什么事(it’ s none ofyour business)。 显然,无论是在英语文化中还是在汉语文化中,人们都非常重视说话的礼貌。然而一些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可能会发现中国人的问候是难以接受的,甚至是无礼的。例如:中国人可以对很久不见的朋友打招呼说:“你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变”。(You still remain thesame and do not look older than before.)这肯定会得罪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因为这句话暗示他,她是一个缺乏改变或是非常古老的人。上述例子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交流规则。在沟通中,规则作为一个预期行为模式的系统,组织个人之间的互动。川 二、不同文化的哲学渊源 英国人最重要的主导取向是个人主义,而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义和礼信,它们塑造了不同的人际关系模式,而人际关系模式反过来又影响着双方的互动和交流。由于这些原则在西方和东方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人际关系的基石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英语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因此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是非常重要的。从广义上讲,个人主义指的是17世纪一位英国哲学家详细阐述的一种学说,即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特殊的、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倡导的是人道主义和每个成员的人权,因此有了“人人生来平等——民主、解放”的口号与愿望。这种关系在行为上是对称的,这种行为适用于每一个人。在英语国家,对称是以角色平等为前提的,而不是像中国那样以分化为前提的。以美国为例,个人主义的起源有很长的历史。事实上,倡导个人权利在美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独立宣言》正式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 恭维语,作为重要的言语行为之一,起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恭维语的功能、话题、恭维策略及句式、恭维语的回应等研究进行回顾,主要探讨英汉恭维语在使用上的文化差异,旨在增强人们对恭维语的进一步认识,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参考。 标签: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恭维语恭维语回应 一、引言 恭维语及其回应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作为社会交际用语,恭维语必然会受到交际者双方的性别、身份地位、亲疏关系、使用场合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虽然恭维的话题往往离不开外貌、能力与财富,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在恭维语的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汉恭维语也是大学英语口语、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教学经常涉及的话题,对英汉恭维语差异进行探讨,能为教学提供借鉴。本文对英汉恭维语的功能、话题、策略、句式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系统的阐述。 二、恭维语的功能差异 早在1967年,戈夫曼(Goffman)就提出“面子理论”,并指出恭维语通过表达对他人的肯定与欣赏,维护对方的面子。此后,学者们进一步指出,恭维语可以建立和维护交谈双方的良好关系[1][2][3]。其中,沃尔夫森(Wolfson,N)将恭维语的这一社会功能比作“社交润滑剂”(social lubricants),霍姆斯(Holmes)用“关系稳定的符号”(solidarity signals)来总结恭维语的功能,都非常形象鲜明地展示出它的主要功用[1][3]。的确,恭维语及其回应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恰当的使用能够起到调节、巩固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恭维语使用不当,则很可能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导致沟通上的困难,这一点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汉语中使用诸如“我很喜欢(你的发卡)”“(你的裙子)真漂亮”等句型来表达对他人物品的欣赏,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一种间接的索取。叶雷[4]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很少使用“我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因为它在中国人看来往往意味着偏好和倾向,从而被人理解为对某物的占有欲。这样一来,被恭维者可能会因此感到有些不愉快;若是被恭维者主动献出所有物,恭维者也会因为自己并没有这个意思而感到尴尬。此外,中国自古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现代社会也依然保持着其中一些观念。下级对上级的恭维必然不如同事、朋友间的恭维随意。不真诚、不恰当的恭维很容易被当作阿谀奉承。因此,中国人在恭维他人的时候会非常注意,尽量避免产生误解和不快,特别在对上级使用恭维语时,非常注意分寸和场合,而西方社会在这一点上没有如此鲜明的表现。 三、恭维话题差异

浅析英汉问候语差异

浅析英汉问候语差异 英汉问候语差异浅析 问候语是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跨文化交际的起步,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社交习惯。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差异,其问候语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本文将从语言基础、问候语差异、礼貌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英汉问候语的异同。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英语是以拉丁语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而汉语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系统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此外,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和介词,而汉语则多用动词。这种语法结构的差异也影响了问候语的表达方式。 在问候语方面,英汉两种语言各有特色。英语中的问候语通常简短明了,常见的有“Hello”、“Hi”、“Good morning”等。而在汉语中,问候语则更加多样化,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有不同的问候方式。例如,“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你好”、“你们好”等等。此外,英语中的问候语往往直接切题,而汉语中的问候语则更注重寒暄和礼节,例如询问对方是否吃过了饭、最

近工作如何等。 从礼貌程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在称呼上的差异也值得我们。英语中往往使用“Mr.”、“Mrs.”、“Miss.”等称呼,而在汉语中则更多地使用“老师”、“师傅”、“小姐”等称谓。在敬意和谦逊的表达上,英语中的敬称和谦称相对较少,而汉语中的敬称和谦称则更为丰富。例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在汉语中往往被表达为“劳驾”、“承蒙”、“不敢当”等更具有谦逊意味的词语。 总的来说,英汉问候语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以及交际风格的不同。在日常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学习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技巧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 能力。在面对不同文化时,保持开放的心态,理解和接纳不同的问候方式和礼貌程度,是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在面对英汉问候语的差异时,我们应当尽量去适应和理解这些差异,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或忽视。通过深入了解英汉问候语的异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英汉恭维语及回应的对比分析研究

英汉恭维语及回应的对比分析研究 作者:龚敏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2期 摘要:恭维语是人类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言语行为。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交际规则,英汉恭维语的发出及回应都有很多差异。本文试对英汉恭维语及回应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找到二者的差异,并就如何避免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不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恭维语回应对比分析跨文化交际对策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言语行为。恭维语的交际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恭维语的发出和回应。由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交际规则,英汉语言中恭维语的内容、形式和回应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试图找到英汉恭维语的差异。 一、英汉恭维语的差异 (一)话题的差异 恭维语涉及的话题很广泛,但早已有研究表明,恭维的话题大多是围绕着人们的外表、工作能力、成就或者财富等几方面。因为社会价值观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中西方作为恭维语话题的内容存在着差异。 外貌及外表是中西方文化中恭维语涉及到的最多、最常见的话题。然而就这一话题的恭维语来说,中国人注重自然气质,男性对女性的恭维都会比较含蓄的。而在西方文化中则侧重“刻意修饰的效果”,男性会大方地称赞女性的外貌,而女性也会欣然接受;工作能力同样是中西文化中涉及较多的恭维话题。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这种恭维的形式往往只会出现在职位和能力较高的人对其下属的工作能力进行赞扬;而在中国的文化中,往往出现在下属对领导工作的恭维时,以此来顺利实现的人际交往。成就和财富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恭维话题,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一般很少恭维对方的财富及成就。 (二)词汇的差异 著名的语言学家Manes 和Wolfson曾对收集的实例做过统计,在英语中,80%的称赞语都是用形容词作出积极评价的。其中以“nice, good, beautiful, pretty,great”五个词的使用最为频繁。动词是英语恭维语中使用频率仅次于形容词的词类,“like,love”的使用最广泛。与此相比汉语中恭维语的用词要复杂得多,形容词或静态动词、副词是使用较多的词类。形容词常用的有“好,棒,乖,能干”等,汉语恭维语中形容词常常是与副词一起出现的,这样的副

中西方恭维语及其应答语差异

中西方恭维语及其应答语差异 摘要:称赞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是公开地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岀积极地评论。无论在何种文化中,称赞都能起到联络感情,巩固人际关系的作用。称赞语是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交用语。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称赞语的使用形式却不尽相同。本文讨论了东西方恭维i号与应答语差异及其成因,从而使人们正确的理解并加以运用,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髙交际能力。 关键词:称赞语;应答语;跨文化交际 称赞语是是交际的"润滑剂”,它使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是人们用以 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还可以联络感情。但是由于由于东西方文化根源的差异,中西方在使用称赞语方而有典型的差异性。其会话模式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人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具有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念。 一、东西方恭维语差异 (-)侧重的内容不同 一般说来,汉语称赞语中能力、外貌和个性是主要话题。而在英美国家中,能力和外貌是主要话题,对个性方而的称赞不多见。而无论是在汉语称赞语还是英语称赞语中,外貌方面的恭维大多是给女性的,例如,“The new nurse is pretty."而对于男性则集中在能力或者成就方面,例如,Our boss works really hard.在称赞外貌时,英语侧重修饰性方面,例如"Your new hair-style looks nice.而汉语则倾向自然的外表,例如"你的发质不错!”对于能力的称赞,英语偏向赞扬对方经过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就,如“You did a good job. ” 而汉语除了赞扬对方的成就之外,还会提及对方为此所做的努力,如“你这个学期的成绩不错,看来是下苦功了!”(二)运用的场合不同 研究表明,英语称赞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和关心对方。例如别人请客吃饭,英语文化背景下的客人除了表达感谢多数会表示自己很享受这样的待遇,例如“I really enjoyed tonight. ”而汉语文化背景下,称赞的话更多以道歉的方式来传达,如“点了那么多菜,真是让你破费了”。这在汉语文化里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也正因为英语文化背景下的称赞语强调双方平等一致,所以英语里称赞语几乎成了一种习惯用语,用于打招呼、致谢等,例如,朋友之间见面,可能会说:“Hey, you look good today." 英语文化里称赞岀现的频率很髙,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人通常觉得那些称赞有点言不由衷或是多余。同样,在汉语文化背景下,因为称赞语强调尊重对方,表达称赞是有必要才为之,所以汉语称赞语的岀现频率并不及英语高。这也让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觉得中国人似乎不太爱称赞别人。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四方人的赞扬可以是陌生人之间也可以是熟人,甚至家人之间。而中国人对陌生人和熟人的赞扬相对谨慎,对家人则甚少赞扬,父母长辈对孩子的鼓励性赞扬除外。例如,英语中丈夫表扬妻子的厨艺时说:"This dish tastes good." 这样的赞扬在西方家庭中很常见,而中国的家庭中则甚少听见。 (三)选择的词句不同 以语言学家Manes与Wolfson在关于交际行为的研究为例,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美国英语的称赞语大部分是形容词与副词的表达组合。他们认为,美国称赞语中形容词所占比例髙达

英汉恭维语对比分析

英汉恭维语对比分析 【摘要】恭维语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它明确或含蓄地表明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某些“好”事物,包括所有物、品质、才智或能力的称赞。通过运用恭维语,说话人可以问候和鼓励对方,缓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增进彼此的关系等等。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恭维语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中美恭维语为研究对象,从恭维语语言产生原因、差异的具体体现等方面对英汉恭维语作初步的探讨,旨在揭示中美两国在恭维语使用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恭维语;文化;话题 一、恭维话题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等级观念和平等意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儒家思想中“礼”的理念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的思想中,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君臣父子的等级关系是通过言语来实现的。从小到大,人的成长总是受到生存生长环境的影响。当要称赞或者表扬别人的时候,通常弱化自己的作用,强调他人。因此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中国文化较侧重体现了等级观念的“权势”关系。而在英美文化中,人们有着“天生人人平等”的观念。正如谚语“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人们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注重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因而,应美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从“双方是平等的”的角度,自觉地遵守这种“一致性”的原则。

(二)集体主义和本位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步调一致、无私奉献,共同富裕,同时中国的处事态度是追求中庸。这两点从某种程度上看是相符合的。在中国人眼里,当面指出他人的缺点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人际交往中过分强调自己的分量也是不太合适的。英美文化强调的则是个人主义,也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这决定了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性格外露、直率、好动、好斗、富有冒险精神及性格独立,珍视个人自由的特点。 二、外表恭维语话题中的文化差异体现 英语恭维语中,最常见的句法结构是np is (really) adj,如:your blouse is (really) beautiful,占其调查总数的53.6%。居第二位的是i (really) like / love np结构,如:i like your car。(16.1%)/verb(really) a adj np结构居第三位,如 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14.9%)贾玉新的研究表明汉语恭维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型也是np is (really) adj。如:你的头发真漂亮。占调查总数的67%之多。这点和英语是类似的,但是汉语中基本找不到英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i (really) like / love np结构。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这种差异,英美文化强调个人,自我意识和尊严,因而喜欢从自我的角度表达观点,在表达恭维的时候他们通常使用第一人称的句式。而中国文化中,中国人交往喜欢弱化自我,强调他人。所以第二人称的恭维语使用率很高。 英美人非常看重对对方外貌和衣着的恭维,这种恭维占主要地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俊强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2期 摘 ;要:恭维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对于保障交际的顺利进行和维系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着大量和丰富的恭维语。但是由于两种语言所植根的文化土壤不同,英语和汉语中的恭维语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与不同。本文主要分析了英汉恭维语在恭维对象、恭维内容和恭维反应与回答上的差异。 关键词:恭维语;文化;差别 作者简介:张俊强(1978-),男,汉族,吉林省白山市人,吉林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2 一、引言 恭维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它明确或含蓄地表明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某些特性包括外貌、品质、行为和能力或者是和听话人相关的人或事物的称赞与表扬。通过使用恭维语,恭维者和被恭维者可以确保交际的畅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拉近彼此距离,增进友谊,保障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有序和顺利进行。英语和汉语中的恭维语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差异与和不同,给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都带来了一定困难与挑战,该如何正确和恰当地使用这些恭维语对交际能否顺利地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与不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地顺利开展与进行。 二、英汉恭维语的差异 虽然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的恭维语,但是两种语言中的恭维语在使用方面还是有着一些差异和不同,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恭维对象上的差异 虽然恭维语在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在恭维对象的选择上出现了失误,可能会起到与预期结果截然不同的后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此,选择恰当的恭维对象是恰当使用恭维语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受两种语言所依附的不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英语和汉语中恭维对象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中西方日常交际恭维语对比

中西方日常交际恭维语对比 摘要:恭维语是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行为。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恭维语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西方称赞语在对象、场合、回应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来探究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内在原因,并试图找到一些相应的对策,以避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称赞语产生误解,达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恭维语;对比研究;对策 作者简介:曾小芳(1997年7月),女,汉,江西抚州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1. 引言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的恭维和恭维语的回应往往被称为社会交际的“润滑剂”。适当的恭维语会赢得对方良好印象,有利于建立、维持和巩固和谐的人际关系,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交距离,使评论者和被赞扬者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从而顺利进行交际,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使得恭维语在中西日常交际中的使用有所不同。本文探讨了中西恭维语在日常交际中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并试图找到一些相应的对策,以避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恭维语的误解,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 文献综述 福尔摩斯将恭维语定义为“说话者间接给予的言语行为,或者直接称赞另一个人,通常是对听众,与双方同意的一些“好”东西 (如财产、特征和技能) 的交换有关。” 称赞由两部分组成:说话者称赞,接受者相应回应;称赞的一个明

显特征是使用积极的评价语言。与其他言语行为不同,恭维语的特点是没有负面评价词,也就是说都是正面评价。 恭维语的使用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恭维语的对象、话题、地点和回应上有所不同。适当的称赞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巩固,营造和谐的氛围,使称赞者和被称赞者有更好的情感交流,表达良好的愿望,从而成功地进行沟通,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三、中西日常交际中恭维语的对比分析 由于历史背景和中国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特点,在语言表达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使得恭维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不同于中西文化。 (一)恭维对象的差异 在西方,人们对外表相互赞美是最常见形式。根据沃尔森和赫伯特等学者的说法,恭维的对象往往涉及两个方面: “外貌或归属” 和“成就和能力”。在英语中,人们经常称赞别人的外表。例如,男人称赞女人的外貌和身材。恭维语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增多,但也仅限于女性之间,仍受制于中国的文化,男性对女性的恭维需取决于场合和对象,否则男性会被误认为涉嫌猥亵行为,这也给女性带来麻烦,她们会被误认为行为不检、轻浮、自卑。然而美国女性可以说“你很性感”。在西方,“性感”是一个赞美女性的常用词。连父母都可以用它来夸女儿。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中国,会被视为不尊重、不道德甚至流氓。中国人比较矜持,当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称赞的时候,一般会说“你今天看起来很棒”之类的话。中国文化注重人格、修养、才华和智慧等内在品质。 (二)恭维场合差异 中西恭维语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以英语和汉语为例,中国人在交际中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英语恭维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中国人则更注重表达对方的尊重和关心。比如在朋友家吃完饭。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恭维往往被道歉所取代:“你很难做这么多菜。” “麻烦你了,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为

英汉恭维语对比及其应答对策

英汉恭维语对比及其应答对策 作者:李天宇吴琼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7期 摘要:恭维是日常交际中运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礼貌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交际的“润滑剂”。随着时代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怎样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误会、增进友谊和促进发展,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本文以从英汉恭维语的表达形式(词汇特征,句法),表达内容(话题分布,对象)和应答对策等方面对英汉恭维语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英汉恭维语的差异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文化价值观,旨在寻找如何恰当地给予和接受恭维语的有效途径来化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尴尬。 关键词:英汉恭维语;应答对策;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2 恭维语被誉为“口头礼物”,“社交场合的润滑”,在人际交往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恭维语是一种积极的全球性的交际语言,但它也受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交际规则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文化的迁移,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美国人认为恭维别人是很随意的,但他们也常会因恭维中国人却遭到拒绝而感到尴尬万分。对于如何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恭维可以减少误会、增加友谊的问题,国内外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都陆续的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J.L .Austin(1962)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提出,—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之意”和“取效行为”。1 英国学者Leech (1983)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CP),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该原则包括以下六个准则:第一,策略准则:尽量缩小对方的损失,尽量让别人受益。第二.慷慨准则:尽量缩小自己的好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第三,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对方的诋毁,尽量扩大对对方的赞扬。第四,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第五,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对方的分歧,尽量增加与对方的一致性。第六,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反感,尽量增加对他人的同情。2 根据Leech的总结,顾日国就汉语言文化有关礼貌的源与流,也提出了中国人的五条礼貌准则:第一,贬己尊人准则,即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第二,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以“上下、贵贱、长幼”相互称呼。第三,文雅准则,即选用文雅言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言语.少用直言。第四,求同准则,指与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第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恭维语研究(一)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恭维语研究(一)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恭维语 研究背景 恭维语在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旨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习惯会影响人们对恭维语的理解 和使用。因此,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恭维语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英语恭维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发掘不同文 化背景下人们对恭维语的认知差异。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收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受访 者的意见和反馈,分析不同文化对英语恭维语的理解和使用情况,并 结合相关理论深入探讨其原因。 研究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受访者对英语恭维语 的理解和运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方文化习惯下,人们常常倾向 于掩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以避免引起他人的嫉妒或误解。因此,在 接收到恭维语时,他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拒绝或反驳。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加注重个人表现和赞美,对恭维语的接受度相对更高。

结论启示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文化背景对英语恭维语的理解和运用 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注重对不同文化习惯的尊 重和认知,在使用和接受恭维语时应更加灵活和开放,尽量避免产生 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和社会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文化习惯下人们对英语恭维语的认知和使用,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提高人们在 多文化环境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局限性和展望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访者进行 了统计和分析。然而,由于受访者的人数和范围等限制,研究结果可 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如 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Brown, P., & Levinson, S. 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Gu, M. M. (1990).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2), 237-257.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 本文旨在比较英汉问候语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两种文化及其语言的理解。在跨文化交流中,问候语是建立友好关系的关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问候语使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了解英汉问候语的差异对于提高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对象 本文以英汉问候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包括英语和汉语的教科书、口语教材、电影、电视剧以及实际交际场景中的英汉问候语使用情况,来探究其差异。 差异分析 1.语音方面:英语中的问候语发音一般较为简单,通常是升调,而汉语中的问候语发音相对复杂,调型多变,有时甚至会出现降调。 2.词汇方面:英语中常使用“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词来表达问候,而汉语中则倾向于使用“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词。 3.用法方面:英语中通常在首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之间使用正式的问候语,而在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之间则使用非正式的问候语,如“Hey”、“Hi”。而

在汉语中,无论面对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一般的问候语都是“你好”,只有在特殊场合如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才会使用较为正式的问候语。 原因探讨 英汉问候语差异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历史、文化、语言地位等方面进行考虑。在历史方面,英语和汉语的发展历程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了问候语上。此外,英汉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也有所不同。英语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因此英语中的问候语使用较为简洁直接;而汉语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所以汉语中的问候语使用较为温和礼貌。此外,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地位也有所不同。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而汉语则主要在中国及海外华人社区中使用。这也导致了英汉问候语的差异。启示与建议 通过比较英汉问候语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首先,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和语言习惯。在交际过程中,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融入对方的文化环境。其次,教育机构在开展外语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法。最后,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掌握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法和词汇,还需要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中西方赞扬的差异

关于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对比分析 王焱 MF1020030 摘要: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其根本目的就是用来交际,而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有一种现象就是称赞语的广泛使用。不管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它,称赞语事实上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称赞语是交际的“润滑剂”,它使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关系。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跨文化交际随之升温。在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同样存在。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却蕴育出了不同的称赞语。了解中西方各自的称赞语及其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和外国人交流,减少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推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这篇论文首先介绍了称赞语的定义,特征、以及功能等内容,随后探讨了中西方各自的称赞语,接下来着重对比分析中西方称赞语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称赞语;差异;对比分析

一、什么是称赞语 称赞语,又称恭维话,我们先来看牛津大词典对它的解释:“Compliments, as a kind of speech act, is consider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eness.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praise, admiration, approval,etc”(Oxford Dictionary,1997:283)。牛津词典对它的解释用汉语来说就是:称赞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被认为和礼貌紧密相连,它是一种对别人赞扬,敬仰和支持的表达。下面再看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称赞和恭维的解释:“称赞---动词,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0:171)“恭维---动词,为讨好而赞扬”(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10:477)。关于称赞语的定义,可以说两个字典的解释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简而言之,称赞语是在一定的交际场合所使用的用来夸奖,赞许,支持和表扬别人的话语。 二、称赞语的基本特点 称赞语包括两部分:发话人发出恭维语和受话人作出相应的反应。恭维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使用积极的评价语言。称赞语不同于其他言语行为在于没有负面评价词汇的出现,出现在恭维语中的几乎都是正面评价语言。恭维语的运用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文化社团对恭维语的对象、内容、场合以及对恭维语的反应各有不同。恭维语运用的场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不同的,例如,虽然中国和西方恭维语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西方恭维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关心对方。对于恭维语的反应,西方回答恭维语的正确反映是“Thank you”,而在中国则是传统的自谦式。一般来讲,当受到恭维时,中国人常选择“不接受”“非同意”的方略,或回答“没什么”、“哪里,哪里”。 三、称赞语的功能

恭维语在中西方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From Compliments to Discuss Cultural Distinction in Dail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摘要 恭维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恰到好处的使用它能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避免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 ,它们起着问候、鼓励、致谢、开启话题及缓解矛盾等作用,同时由于中西方在社会结构,以及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恭维语在实施过程中的文化差异,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不仅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的使用恭维语,而且还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同时比较中西方恭维语在语言形式、应答、恭维目标几个方面的差异,指出跨文化交流中恭维和接受恭维造成误解的原因,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人一向内敛,奉行“慎言”“寡言”原则,在言语上自制而谨慎,对他人的语言又有高度的敏感性,相形之下,美国人则比较外向,惯于表达自己,也愿用语言表达内心世界。他们更相信语言的创造力,强调个人的外向延伸,要解决恭维语交流中出现误解这一问题,只有相互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和文化背景。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的,只有努掌握彼此之间的语言以及文化背景才能使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尽量少出错误,这不仅对恭维语,对其它言语行为也是同样重要的。 关键词: 恭维语;差异;应答;误解;跨文化交际。

Abstract Compliments are a universal social phenomenon. If we use it exactly, we can shorten the distance of our communicator and avoid pragmatic failure.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y play a role of greeting, expressing one's thanks congratulating and encouraging others, opening a conversation and loosing conflicts etc. At the same time, owing to the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such complications result in a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course of using compliment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can not only help one use compliments correctly ,but also can avoid cultural conflicts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b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liments in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analyzing the course of misunderstanding are the key to a successful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Chinese have always been reserved,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udence and reticence, obeying the principle of self-control and carefulness when communicating, having a high degree of sensitivity toward other’s languages. By contrast, the Americans are outgoing. They are prone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willing to use language to express their inner world. They also believe the creativity of language, emphasizing the outward extension of the individual. So only if we understand each nation’s cultural backgrounds can we have a goo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only do we strive to master the language as well as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s can minimiz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rrors. This does not only aim at the compliment language, but also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speech act. Key words: compliment; difference; response; misunderstanding;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