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吗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吗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吗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吗?

__________地理教材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内容

江西省丰城市第一中学漆艳萍

地理课程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具有动态性,现存的地理事物是过去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会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化。所以我们的地理教材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内容。

例如:有一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中第一课第二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有一句文字是“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认为这句话值得商榷。“最大”显然指的是国土面积,中国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美国面积99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但它是发达国家;俄罗斯呢?面积1707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那它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呢?俄的前身是前苏联,确是当时的经济和军事强国。而前苏联于1991年12月25日解体,苏联的解体,对各个前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俄罗斯的国家实力一直下降,欧洲国家的制约让俄罗斯经济发展矛盾加剧,俄罗斯的经济的恢复很慢, 所以,俄罗斯从经济上看,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从政治上讲,又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俄罗斯的国家地位是军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家,军事与经济的差距是俄罗斯国家地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是一只冬眠过四出寻食的熊。所以课本上“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句话有些不合时宜了。

又如: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北京申奥成功,这无疑是全国人民十分振奋的一件大事。2008年我国已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现在我们使用的教材还有“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课本与时代就脱节了。

还有在现有的地理教材中,有些数据、内容还是老黄历,但这些数据和内容已发生了变化,如:我国人口早已不再是12.96亿了,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亿人;世界人口也不再是60亿,而在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也不是河南省……这些数据和内容要及时更新。

许多教师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在上课时补充这些新的内容,如把地球上的一些变化的事物穿插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在讲课中把最新实例列举出来。但这仅仅是拾遗补缺的措施,不够系统,老师在这些内容上也要花费时间,让原本疲惫的教师更加辛苦。

所以说地理教材要与时俱进。

希望相关的出版社及编著教材的人员能关注到这个问题,及时更新相关内容。可能有些出版社已注意到这些问题,按新的课程标准设置的内容,与时代脚步一致。

未来的教材会与时代同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补充新知识,引用新材料,补充最新成果。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的与时俱进。

当前大国关系的新特点及趋势性影响

大国关系历来是牵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大国关系经历新一轮深刻调整。各主要大国因应全球战略环境深刻变化,着眼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纷纷推进对外战略调整,在政治上分化重组、经济上融合竞争、文化上交流交锋,形成既竞争制约又合作协调的大国关系态势,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和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的大国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加强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的关注。中国实力增强,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侧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当前的大国关系也产生了以下两个趋势性影响: 1、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多极”指的是世界上同时并存的3个或3个以上的这种力量。“多极化”则是用来描述国际格局从单极或两极向多极演化的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经历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短暂出现的单极主导或“一超多强”格局之后,当前正朝多极方向加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实力开始相对下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的尼克松和基辛格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说,即美国、苏联、中国、西欧、日本五个力量中心,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进入80年代,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著作《大国的兴衰》中指出,欧洲和日本已在经济上对美国构成了严重挑战。但从综合实力上看,当时美苏仍是两大主要力量,中国、西欧和日本虽实力上升,但与美苏相比,综合国力相距尚远,不能成为一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群体崛起,新兴大国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战略力量,世界多极化进程明显提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乌克兰危机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进一步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进程,突出表现在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从经济上看,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其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已从2008 的31.8%下降到2013年的22.7%。美国国债从2008的10万亿美元蹿升至如今的1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7%,相当于美国财政收入的7倍。从

南开大学毛概论文: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特期末大作业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 姓名:XX 专业:XXX 学号:XXX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XX (南开大学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家实力取得了瞩目的关注。一些西方国家开始质疑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仍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角色。纷纷抛出“中国责任论”,渲染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然而,无论是从人均GDP 、人类发展指数还是从国际法等角度来看,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中国责任论;人均GDP ;人类发展指数;国际法 1 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家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日本后以及2012年京津沪等地人均GDP 突破1万美元,于是国际舆论开始了新一轮热炒,突然开始大谈“中国责任论”,渲染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1] 。然而,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 西方国家否认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无论从国际通行的各项人均发展指标看,还是从经济和社会结构看,中国无疑属于发展中国家。然而,为什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近年来却在国际上成为一个问题,常常受到一些组织和个人的质疑,甚至要求中国按发达国家的标准承担国际责任。对这个问题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误解,也有利于我们把握国情特点,制定和实施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1) 中国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没有被外界充分了解 和重视。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内部的发展较为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较小。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是表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而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都不到城镇居民的1/3;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比率不到城镇的1/3;人均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不到城镇的1/6。从地区来看,以居民消费为例, 2009年中国东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西部地区的2.3倍。即使在同一省区内,如珠三角和粤北、苏南和苏北之间,人均GDP 、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都在2—4倍。即使 在同一省区内,如珠三角和粤北、苏南和苏北之间,人均GDP 、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差 距都在2—4倍[2]。 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但这并 非是中国成为富国的标志,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贫富差距拉大的佐证。从贫困人口数量看,以中国自身的贫困线标准衡量,2009年中国仍有3600万贫困人口;以联合国标准衡量,贫困人口约有1.5亿。如果对照发达国家的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会大幅度增加。 一些外国人士对中国发展阶段的误解,与中国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关系。大多数来华的外国人往往逗留时间较短,所居之处又多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再加上视野和语言的限制,使外国人全面认识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难度加大,产生误解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2) (2)西方的“中国责任论” 在2005年 9月21日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策略

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① 【摘要】试图通过实际的经济数据及具体个例来证明发展中国家是能够在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同时探究发展中国家的追赶策略 【关键词】经济发展理论VISTA五国比较优势 就像不成熟的少年,犯了错往往会嘟哝几句外部环境的恶劣以及归因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常常抱怨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对其经济发展的桎梏。而又不像不成熟的少年,尽管常常抱怨和犯错,终究能长大成人,渐懂人生之真谛;这些发展中国家忙于内斗和抱怨,一边享受和依赖着“帝国主义”的援助和恩惠,一边蒙着眼睛,掌控着国家这辆大车的方向盘,还叫嚷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②”。呵,这越说似乎越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③了。 所谓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无非就是弱者对强者的控诉及抱怨,什么霸权主义啊、强权政治、掠夺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凡此种种,这总让我想起托克维尔所说的“弱者总是试图将强者扯到和他们一样低的位置上。” 旧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真是发展中国家取得发展的主要障碍吗?发展中国家真的如同菲利普·凯里④一样在不利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中茫茫然,永远试图而不能突破自身发展的枷锁吗?弱国永远只是强国的陪衬和附属吗? 想必不是。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繁华都市的衰亡与弱小城邦的崛起,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结论:好景从来不久长。”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伟大的成就往往都是由卑贱无名的弱者所创造,让我也“受雇于伟大的记忆⑤”一次,在此记录一下恒河沙数般弱者突破旧的政治经济秩序的逆袭:第一次统一中国的并非是强大的齐楚,而是默默无闻厉兵秣马偏居一隅的秦国;征服整个地中海的罗马人,原来也是不受重视的蛮族。让我们把历史的望远镜拉得更近一些:18世纪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兴起在英国,而不是当时最富贵繁华的法兰西;时间往后一个世纪,达到帝国兴盛顶点的英国却不得不将深入进行工业革命的领袖地位转让于过去一直处于沉睡之中的德国与遥远的美洲前殖民地——美国。让历史的长河再驰骋一会吧,叫嚷着“日本可以说不”⑥的日本携“亚洲四小龙”突出重围,首次证明了新兴国家的活力;紧接着,中国出现了,人们否定上述问题的信息也越加越足了。 从宏观方面:VISTA五国⑦ 中国的成功有目共睹,已经证明了发展中国家是能够突破旧的经济政治秩序,取得经济的发展的跳跃。BRIC四国情况类似,这里我将选取VISTA五国,在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大致情况不改变的前提下,观察这几个比较典型的发展中的发展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来得出相关结论。 两点说明: 1.由于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能很好的量化,我只选取几个关键的时点来考量大概的经济政 治秩序的变化:70年代石油危机;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1991年美国发动海湾 ①引自于刘瑜:《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②《诗经》:《蒹葭》 ③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④菲利普·凯里:威廉·毛姆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主人公。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⑤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七二年十二月晚》 ⑥盛田昭夫:《日本可以说不》 ⑦VISTA五国:及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是继金砖四国后,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新兴国家。

[大国战略]预言:中国未来的版图

[大国战略]预言:中国未来的版图 [图片] 『国际观察』 作者:00zhengjun提交日期:2009-5-16 2:17:00 访问:31995 回复:164 版图,在我看来应该分为狭义上的版图和广义上的版图,有现实地理空间上的实际版图,也有文化意识上的虚幻的版图。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版图指我们的陆地,海域,空间上的实际版图。历史上我们的地理版图不断变换,我们的祖先

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一带,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的版图根据地在这一带,我们的祖先们以这里为生命的摇篮,通过不断的努力,开疆扩土。使我们的疆域逐渐扩大,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疆域演变,更改。但是我们的疆域,总的来说是不断扩大的,特别到了元朝,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后代不断征战,使我们的版图达到了空前的广大,但是由于蒙古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思想文化,没有一种统一的意识观念,更重要的是没有象现代的高科技管理模式,仅仅靠在马背上的征战,还有一个不能让各民族一体化的价值观念,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等等,这一系列的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很快,使我们中华民族一度骄傲的蒙古帝国元朝很快的就土崩瓦解,直到明朝以至清王朝前期,也就是鸦片战争前期我们的疆域与现在相比仍然很广阔。但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列强对中国的领土瓜分,我们领土不断丧失,特别是沙皇俄国占领了我们大片的领土,以至与我们原先并不接壤的俄国,经过不断的领土扩张,最终形成了和我们共同拥有的最长边境国界线。清朝末期,由于少数蒙古贵族,王公大臣和沙皇勾结,沙皇为扩大在蒙古的影响,不断怂恿蒙古少数分裂势力闹独立,在抗日战争前期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为了以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为条件,与美国背着中国私下签定了承认外蒙古独立的协议,当日的南京政府没有承认蒙古独立,直到解放战争前夕,国民政府才迫于当时形式,承认了外蒙独立,解放后,由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式,中央政府也承认了外蒙独立,这样,外蒙最终脱离中国,这样,中国的版图进一步变小,也就是现在的版图。虽然,台湾还有少数岛屿还没有完全解放,但在国际上公认的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陆地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有接近400万海里海域。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主权范围! 那么,我们未来的实际版图会不会变动,将如何变动,我们很难预料到,但是我个人认为,预言我们未来的版图,是很乐观的,应该是鼓舞人心的,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虽然不停的开疆扩土,但是我们汉人政权基本上没有通过武力入侵外邦历史记录,虽然,有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侵略史,但是那是少数民族当时没有在汉族文化的熏陶下进行的,虽然,我们历史上不断有和周边民族的战争史,但那些基本上是由于少数民族对中原的骚扰,中央只是为了社稷稳定,为了保护中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被迫进行的自卫反击战,以至建立了赫赫有名的万里长城这样庞大工程,成为至今不解之迷的世界奇观,为的就是抵御外族入侵。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与兼容并包,由于不断的吸收外部优秀的文明因素,重要的通过中华优秀文明对各族的熏陶,教化,使这些民族不断容入到中华文明来,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形成今天的以汉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为点缀的中华文明! 那么,我们的未来实际版图前景如何,我想我们的版图会逐渐回归以前的辉煌历史时刻,可能恢复到清朝前期的版图,可能恢复到元朝最辉煌时历史版图,甚至更大,当然,我们未来版图的扩张,不是象以前那样以武力扩张为主,更不会象成吉思汗那样通过大规模的入侵达到目的,主要是通过我们的文化,文明,以及中国式意识形态,我前面说中国的文明,文化精髓在于兼容并包,我们吸收优秀民族的文明因素,使它自然的容入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中,自然的同化外族,使周边民族主动对中华文明有种最终归属和归宿的观念,接受中华文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到那时,我们就象前苏联那样建立一个以现在大陆为主体,周边民族为加盟共和国的大中华共和国!到时我们的国家可能超过前苏联的疆域,在吸收前苏联的亚洲部分国家为加盟成分以外,我们以前的附属国象越南,日本,朝鲜半岛也将是我们的领土一部分,也可能,这些国家继续象以前一样成为我们附属国,中国重新成为这些国家的尊主国!我们的领海领域将最终收回所有主权!进一步向远洋和平扩张势力范围,我的空间领域技术将达到高度程度,我们有自己的空间站,自己的太空航道,在外星上留下足迹,进军遥远的太空领域,甚至向如果能够适合人类生存的外太空移民!这,就是我对未来我们国家是未来实际版图的预想! 当然,还有就是虚幻的版图,这同样需要通过我们的文化,文明,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等来实现,在前面,我说了我们文明精髓具有兼容并包的特色,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与中华文明相比的功能,那就是中华文明,生来就有对外不断自行辐射的功能,比如,英国人把自己的语言——英语对外扩张,先前通过建立殖民地,在殖民地进行人为的强行推广,历经几百年才逐渐的把英语推广到世界各地,使英语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面积最广阔的语言!号称:“日不落帝国”当然,这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它以前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但我认为他们语言使用的面积范围,是它成为:“日不落帝国”。当之无愧!虽然英语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强势语言,但是他最初是人为强行推广的,而汉语的海外推广,主要是别人主动接受,虽然最近中国政府在海外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向外传授汉语和中华文化,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主动的要求在自己的国家建立这样的学习汉语机构,同时,海外许多国家也自己建立一系列学习汉语的机构,场所!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汉语和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这是任何一种外来语言,外来文化无法相比的!

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一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发展了,市场更加广阔,吸收外国商品和对外投资的能力增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就更大。 三是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按照公认的国际规则办事,对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通过集体磋商和谈判,以和平的手段和方式,谋求现存的不合理的规则和秩序逐渐得到改革和调整。 四是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在国外派驻一兵一卒,中国的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的发展。 摘要: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含的内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关键词:和平发展必由之路有利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紧紧把握世界进步潮流,分析总结了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利弊得失,深刻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选择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完美结合。这里所说的“和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内和平,就是国家内部的安定、有序;二是指国际和平,就是国家、地区之间不发生冲突、战争,至少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中国的发展既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又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谓“发展”,指的是摆脱贫穷、走向富强,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抓住世界总体和平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 姓名:林晞 学号: 201039488074 系别:电气工程系 班级: 10级电气一班 指导老师:冀早早 完成时间: 2011/4/10

当前大国关系与我国外交新挑战 电气工程系 10级电气一班林晞 24号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国际秩序进入新的调整以来,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战略环境、利益格局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这几大国的关系在不断的演变的进程中,合作的愿望持续增强,合作的领域仍在扩大,但大国之间也暴露出日益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国在继续推进与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合作同时,竞争和矛盾也在上升,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进入了新的磨合阶段。 关键词:大国关系合作伙伴中国外交 一、当前大国关系: 1、中美关系——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中美关系将会是矛盾重重的一年,用老话题来讲就是既斗争又合作。众所周知,中美两国是现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国家,在全球的话语权上有很大的分量。美国在加强与中国的沟通与协调的同时,也在遏制着中国的发展,因为美国认定了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勾画了最清晰的战略任务:防御中国,围堵中国,遏制中国。而中美之间又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相互对立相互依赖,例如哥本哈根会议,阿富汗动乱,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台军售,会见达赖,台湾问题,马六甲海峡,缅甸和巴基斯坦组成的C型包围圈,美国国债,中国制造,朝核问题,伊朗问题……所以如今的中美关系是历史以来中国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 2、中俄关系——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与中国形成了准同盟关系,中俄在上合组织,东亚、中东,乃至全球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所以美国想方设法要离间中俄关系,2009年美国放出风声,试图拉拢中国,共管世界,就是最好的证据。但是美俄与中美关系一样,是不可调和的战略竞争关系。只要美国不完全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俄罗斯就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中俄的立场会在上合组织内部得到协调和巩固,奠定了2011年甚至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和俄罗斯都会是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中欧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欧洲正在经历一个重新认识中国、重新定义对华政策的时期。中欧属于战略伙伴关系,尽管中间曾经出现过一些摩擦和波折,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中欧有摩擦,但是双方贸易上的互利合作仍然存在。而欧美是有事实上不同点的,比如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中国则是欧盟的战略盟友和贸易伙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中欧互相

中国被选世界最差国家!看完很服气

话说,最近又有外国网友在美版知乎Quora上搞事情了: 题主是一个匿名网友,他问世界上最差的国家是哪个,却偏偏罗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供挑选,呵呵…… 从3月4日至今,有30位网友回答了问题。在这些回答中,中国高票当选世界“最差”的国家。但理由却让人忍俊不禁。 翻译如下: @Denny Schh: 当然是中国! 中国人还生活在石器时代,非常原始。附上几张中国城市的照片: 对了,我觉得相比在美国干预下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中国人民生活得很幸福。 @Kunagisa Lain: 中国!我们的东部人民还在吃草和树叶,买不起茶叶蛋。相信我,中国真的很穷! 这样说你满意吗?我觉得这是你想要的答案。 我不知道什么是“最差”的确切含义,以及为什么中国要加入这个“最差”比赛的行列,而不是美国、英国、法国或者日本。你这么做对你提到的这些国家是不公平的。你的问题是赤裸裸的歧视,我不喜欢这种提问方式。 @匿名网友: 中国!中国!中国!肯定是最差的! 他们的语言2000年来都没怎么变过,太无聊了!在同一块土地上繁衍了好几千年,太无趣了!有着最强大的舰队、发明了火药的时候,却不去占领其他大陆,loser! 这是一个中国人写的答案,我们自己都嫌弃自己! PS.很多人没有get到我的点,不要觉得被冒犯了,其实我们是友军。题主的这种问题,其实是想让他罗列出来的那些国家的人生气。 你和他争论,或是想纠正他,都是没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一个尽可能荒谬的答案,告诉他,你这个问题很有趣哦,呵呵。 @Chen Xu: PS.微博网友@Jiuers青年用类似的方法搜美国,有惊喜哦~

@Lucas Nieh: 必须是中国。 我们中国人穷到吃不起茶叶蛋。在我的家乡江苏省,你几乎看不到活着的人了,到处都是鬼城。我们从西方国家窃取净化水资源的技术,谁让我们中国人太笨了呢,什么发明都搞不出来。庄稼也停止生长了,这造成了可怕的饥荒,我们没东西可以吃,就开始吃猫和狗,吃所有能吃的东西,直到没有东西可以吃……然后我们开始侵略其他国家,抢食物。 上面说的都是真的,你们西方媒体不是报道很多次了吗?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要帮助我们,不要侵略我们这种无用的民族。 @Jiayi Cui: 中国! 首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像美国、英国和日本那样的发达国家;其次,中国人竟然连钱包都没有!付账的时候也没有银行卡!他们到底是有多穷!就连老人都用智能手机支付;第三,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而现在,人民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了。所以有些公司建立了自行车共享系统,为个人提供公共交通工具,人们骑自行车上下班。 中国网友:看来战略忽悠局的同志们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地了啊! 自古以来,交广微贷易小编对网络上的各种“中国黑”表示很气愤,但是这一波我还是很服气的。只有无知才会有误解,一些国外媒体的弯曲报道让外国人以为我们是没解放落后的面貌,但是只有亲身来过这片土地,你才会见识到真正的中国。 前两天网络上一个韩国综艺节目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一个韩男星说自己在尼泊尔遭遇地震时无法获得本国政府的帮助,赞赏了中国外交部救援的迅速,第一个到达现场带领中国公民回家。视频下中国网友的评论满满的正能量,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觉得生活很安全。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利用好当前世界格局来发展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围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表现,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探讨与之应对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围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现代化进程。 第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及大国关系

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及大国关系 政治与行政学院2012级2班201203140240 杨皎 摘要: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的巨大转变之中,大国关系也显露出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冷战后,世纪之交的世界处于“一超多强”格局。美国凭借其超级大国的实力暂居主导地位,中美关系既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大变数,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虽然比较稳定,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潜在危险。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对的最大挑战有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日钓鱼岛主权问题等。 关键词: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战略互惠,朝核试验,六方会谈 中美关系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经济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繁荣的国际环境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发展好中美关系,以展开更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上的合作,以便发展自己。相比之下,美国处于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其政府更关心维护国家利益和他的霸主地位,美国现阶段的对华战略方针应该在大体上维持现状,尽量将中国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轨道,同时防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中美关系的现状似乎还跟一件事有关系——“911事件”。在911事件之后,布什似乎略有收敛,因为他推行的“单边主义”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甚至是盟国的不满。美国人也意识到:脱离整个世界,美国是无法生存与发展的。因此,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好转,以利用中国加强他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并帮助他进行反恐斗争。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 新的航程展现新的前景。只要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无论是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还是从地缘文化来说,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都是紧密相关的。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影响并制约着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发展,还影响着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日关系现存在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经济合作日趋密切,政治摩擦接连不断;二是重要性上升,信任感却下降;三是合作与摩擦并存,但双方都努力防止关系的破裂;四是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受制于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当前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划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使用三个指标计算,1,人口健康水平,主要用人均寿命来衡量。2,教育和知识水平,用文盲率,大学,中学,小学入学率等指标来衡量。3,生活质量: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欧洲非发达国家:东欧的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匈牙利,都算不上发达国家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水资源面临危机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80年代末全世界年淡水用量为万亿立方米。据专家测算,到20世纪末,全球年淡水用量将增至7万亿立方米,年人均可供水量将由90年代中期的30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根据关于一个国家如果平均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不足,其中26个国家(11个在非洲、9个在中东、6个在其他地区)的3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10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在今后30年,中东、北非地区的水源供应量将比60年代下降80%。 更为严重的是,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现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17亿人没有充足的卫生设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95%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不净水而引发的,水中的病菌和污染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 缺水问题还将严重制约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制约其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水,现在全世界每年用水的80%用于水利灌溉。 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强度加大,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会越来越多,海洋成为人们藏污纳垢的无底洞。当前,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元素,以及汞、铅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的重金属均被大量排入海洋。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几十亿吨。排入海洋中的油类达数百万吨,其中通过河流排入约500万吨,船舶排入约50万至100万吨,海上油田排入约100万吨。 大量的污染物毫无节制地排向诲洋,使沿海河口、海湾以及沿海大中城市毗邻的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海洋环境质量逐年下降,近海污染范围扩大。海洋的污染造成海洋环境灾害不断发生,海洋资源与生态破坏严重,海洋生物物种减少,一些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基本上不再形成鱼汛,对海洋的持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部分发展家都有或长或短的海岸线,也面临着海洋污染。例如赤潮五、六十年代只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沿岸水域,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灾害;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2.人口压力巨大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作为基础。1994年在开罗举行的联合国第三次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待续发展,把人口、发展、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呈现出哪些特点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呈现出哪些特点 计132-1 张玉昊201358502150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是地质板块式的变化”。世界迎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变化。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中国外贸出口需求萎缩,迫使已成为助推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调结构、转方式”。许多对人类安全和生存构成的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 二是合作和斗争同时存在于双边关系中。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谋求合作的势头越来越凸显,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等。但是,另一方面,大国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相互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由此引发的摩擦与斗争,在当前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斗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合作与斗争并重,合作掩盖不了斗争,斗争又保持适度,不致引发关系破裂,这是冷战后出现的大国博弈的新情况。 三是以议题为驱动的大国关系的各种组合方兴未艾。为了占据战略制高点,大国之间合纵连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竞相上演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牵制与反牵制、制衡与反制衡的大戏。一些大国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是合作伙伴,明天在另一个问题上又成为战略对手。无论是气候变化、反恐,还是伊核、朝核、叙利亚等问题,大国立场的变化或攻防角色的互换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运而生的“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机制”、“美日澳印四国战略对话机制”、“美日+1”、“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大国关系的各种排列组合,无一不是在新形势下大国外交纵横捭阖的新表现。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发展中国家的地理特征及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发展中国家的地理特征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 典例分析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表1 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 注: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 表2 粮食产量(万吨)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2)据图2、图3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巴西将于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图形解码 【解析】第(1)题,本题分析要抓住“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由表格1备注可知,巴西后备耕地比重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由表格2可知,巴西单产较低,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升潜力很大。第(2)题,由图例可以看出:巴西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巴西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量多;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第(3)题,大量游客来到巴西有利于促进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利于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但会给社会治安带来管理压力、造成疾病传播,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等等。 【答案】(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2)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有利: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 摘要 为了实现跨世纪我国教育的历史性任务,解决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难点,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呢?我认为,要着眼于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关键字教育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改革教育投入 一、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1.把增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加强教育投入,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新世纪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加强,人才资源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应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首先,应加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教育投入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但关键还在于有些部门和地区的领导同志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着“见物不见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新的世纪,应当在这个问题上迈出大的步伐,进一步调整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切实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当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一些最根本、最基础、不能立竿见影,然而是使国家的基础得到巩固,使子孙后代长远受益的事情,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注意。在这方面,更应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和行为。应当通过立法和各种政策措施,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 其次,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社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教育发展优势,建立并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教育投入,除政府为保证国防建设、基础学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艰苦行业、贫困地区和国家重点单位人才需求的必要投入外,应建立和加强教育经费成本由政府、用人单位、家庭、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在这方面,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根据不同类型教育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改革的力度。 为了调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投入教育的积极性,还应制订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的法规和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把对教育的捐资列入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在遗产继承法及有关税收等法规中制定有利于向教育捐赠的条款,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